標籤:

青出於藍勝於藍:十部續集勝過前作的影片

不知從何時起,續集佔據年度電影市場的半邊天,在新劇不斷湧現的同時,續集也尾隨著前作的光輝,鋪天蓋地的一路捲來。續集的出現,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被改編而來的小說或者動漫,啃的是原著的老本,在第一部反響均衡及以上的情況下源源不斷,比如《哈利波特》系列,《魔戒三部曲》,《復仇者聯盟》,《飢餓遊戲》;第二種是完全因為第一部票房爆棚,或者滿足了片方的心理需求,就想把它的光輝榨乾凈,續集是少不了的,甚至出現衍生劇、外傳、小說,比如《星球大戰》,《電鋸驚魂》,《終結者》,《木乃伊》。雖然也很遺憾,儘管都是為了滿足觀眾胃口,有些續集也確實成為了狗尾,口碑、票房陣亡者大有所在。但巨大的電影市場一直吸引影人們前赴後繼,層出不窮的續集年復一年,就在百年電影歷史上,亦有不少續集鋒芒堪比前作,甚至蓋過前作,成為廣大影迷心中的二次經典。

本盤點特別篩選十部質量絕對上乘的續集,比起第一部絲毫不差,甚至因為有前作鋪墊顯得更完美。請不要被文題的「勝」字迷惑,為了更好說明所以取了這樣一個題目,並不是說第一部就一定一般了,當然第一部不乏佳作,但跟隨首部誕生的續集,絕對也是對得起片方、對得起觀眾、對得起電影本身的優秀電影!從續集回頭看前作,具有指導意義,而研究續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成功,更是對電影的側面深度分析。隨性而寫,排名不分先後。一、《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前作:《星球大戰:新希望》

縱使當年的拍攝過程絕對苦不堪言,資金嚴重短缺、場地屢次不宜,甚至弗朗西斯·科波拉一直表示嘲諷,喬治·盧卡斯還是克服一切困難,完成了《星球大戰:新希望》。成功給了有敏銳嗅覺和堅毅品質的新人導演,結果證明一切都是值得的。最開始無論哪一方人都不報以希望的《新希望》,居然成為永恆的科幻經典,開啟了名為「星戰」的新世界大門。最初以捆綁形式上映的電影,拯救了20世紀福克斯,吸引了世界影迷的目光。伴隨音樂響起的「A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far away」,讓所有人為之沸騰。如果你現在有時間去看看關於星戰當時上映盛況的記錄影像,即便在2014年的今天,絕對能夠感受到37年前的那份熾熱。「星戰」首部曲,《星球大戰:新希望》的巨大成功讓喬治·盧卡斯堅定了信心,一開始就寫得比第一部故事內容多得多的劇本,也終於有了存活的「新希望」。有了錢,有了市場的支持,喬治·盧卡斯反而決定不再執導第二部,而把導演一職交給了其在南加州大學時的老師厄文·克什納。也許是因為第一部太成功而壓力太大,也許是忙於其他事分身乏力,抑或是拍攝第一部太累而想歇歇,盧卡斯的心態我們不詳細琢磨,不過厄文·克什納的鴨梨絕對是不小的,既有盧卡斯的無比信任,也有在前作巨大光環下的可能失敗的不可逃避壓力。

《時代》對續集《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的評價是:本片在很多方面優於第一部《星球大戰》,影片畫面更激動人心、更精美、更注重細節。《芝加哥太陽時報》更是不吝讚詞,誇獎《帝國反擊戰》是「星戰」系列的靈魂。那些年,《新希望》獲得主要是技術類的奧斯卡6項大獎,而《帝國反擊戰》雖然基本沒拿到什麼獎,不過《帝國反擊戰》始終被認為是三部曲最好的一部,在後來的幾十年,被越來越多的星戰迷和普通影迷深切認可。因為《新希望》的開拓,有了後來更為出色的《帝國反擊戰》,再有了第三部《絕地歸來》,有了新的《星戰前傳三部曲》,更有了明年即將上映的《星球大戰7》。不僅僅是風靡當年電影市場,成為幾十年不衰的科幻經典,更因星戰的拍攝才成就了好萊塢著名視效公司「工業光魔」,為促進電影發展提供了全新技術。所以從任何一個方面來說,《星戰》系列永遠是原作+續集最好的系列,影迷心中的不二經典,電影史上的豐碑。二、《指環王:國王歸來》前作:《指環王:魔戒現身》,《指環王:雙塔奇兵》

又一「商業+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由半個多世紀前的奇幻原著改編而來,能達到如此成就,實在不容小覷。本人早已經閱讀過原著作者JRR托爾金的其他小說,譬如《羅佛蘭登》,《胡林的兒女》等等。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羅佛蘭登》和《小矮人歷險記》,原本只是托老創作給自己孩子的睡前故事,純粹的童話。沒想到隨著零零散散的講述,故事的格局越來越大,可以講訴的內容越來越多,後來便成就了《霍比特人》。當然,從《霍比特人》這篇故事本身上看來,還只是個很適合小孩子看的童話讀物,到了二戰期間斷續十多年寫就的《魔戒三部曲》手稿,完全就成了20世紀奇幻文學巨作。對於本人最愛之魔戒,我不會吝惜任何一個能想到的用詞來稱讚它。我寫過很多隨筆,最後一段貼出來,望與大家交流。諸多作家在模仿,但一直無力超越。即便看起來同樣很完美的幻想小說,但肯定也達不到魔戒原著中擁有獨立的世界體系、語言體系的深度。改編經典著作,一直都有很大風險,要知道你不是在玩翻拍,PK的不是一部老的掉牙的多年舊作,而是一部世界聞名的經典小說,而且被譽為奇幻小說鼻祖的《魔戒三部曲》,難度可是大了去了。視效是少不了的,如果還過度改編情節,絕對會被認為是渣渣導演一個。但是受1933年版《金剛》影響,這個從小就玩攝像機的小孩,出生於紐西蘭惠靈頓一個小鎮的彼得·傑克遜就是有這麼魄力。

我想稱呼彼得為「造夢者」。「造夢的人」,不僅僅是為自己造夢,還造就世界的夢想。他翻拍了《金剛》完成了自己的夢想,還以《指環王三部曲》為廣大魔戒迷創造了中土世界的夢想。老實說,《指環王》三部曲對於魔戒迷來說,並無區分,但奧斯卡把天秤偏向了第三部《指環王3:王者歸來》。對於貓頭而言,我既喜愛《護戒使者》初識美麗中土純粹而細膩的感覺,亦愛《雙塔》熱血賁張的戰鬥和劇情,更感懷《王者歸來》歷經艱難天涯永訣的哀傷。奧斯卡大贏家,獲得最多獎項的單部影片共有三部,同列第一,分別是《賓虛》,《泰坦尼克號》,《指環王3:王者歸來》,均獲得11項奧斯卡獎。縱觀三部曲,無偏頗客觀來說,《王者歸來》當然更為優秀,它從前兩部延續而來,通過積累,在最後將「魔戒」的人文主題升華到了巔峰。愛情、友情,一個都不缺;勇氣、榮耀,全是主旋律;喜悅、憂傷,影人同感懷;審思、展望,經典永無眠。最美好的續集,是一直把故事延續。《霍比特人2》即將登陸國內,也有消息說,人物傳記片《托爾金》也開始籌拍。最完美的三部曲,夢永恆未完。三、《教父2》前作:《教父》

和上面介紹的《指環王》一樣,最了不起的前作+續集都是來自原著改編,這充分證明上上之作是一定有堅實的基礎和底蘊的。IMDB上的TOP250,排名第二《教父》,排名第三《教父2》,已經很多年沒有被動搖。第一部和第二部,都是奧斯卡的寵兒,前作獲得1973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3項大獎,續集獲得1975年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原創配樂等6項大獎。

從獲獎情況上面看,顯然《教父2》更勝一籌。但是這僅僅是學院的評委們的個人口味綜合調劑而已,《教父》兩部,定然不分伯仲。根據馬里奧·普佐長篇同名小說改編,能在僅僅間隔一年的奧斯卡上兩次大放異彩,這種「前無古人」的榮譽,是科波拉和《教父》的另一加冕證明。馬里奧·普佐和科波拉三次合作一起改編劇本,電影既保留了原著精華,又做出了自己的創新,比某位自己寫小說自己再改編電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的郭比特人強到不知道幾光年星系外了。雖有獎項和票房之分,但無喜愛程度之分,很多人對於《教父1》和《教父2》的愛是均衡的。《教父1》對義大利黑手黨家族在美國興衰起落的刻畫,宛如靜默中的一聲怒吼,是極具敲擊人心的震撼力的。而《教父2》中則在延續刻畫黑幫家族興起沒落時代情感之外,更加偏重對人性的描繪。阿爾·帕西諾從第一部的繼承家族事業,到奮鬥之後迷失自我,悵然若失的遠望,使《教父2》主題更加廣袤深沉。《教父1》是馬龍·白蘭度代表作,也成就了阿爾·帕西諾。馬龍的「教父」經典銀幕形象已經深入人心,雖然帕西諾兩次提名一次未中,但我依然可以認為這是奧斯卡對「方法派」的致敬,對兩位方法派大師級演員的肯定。「教父」,永遠是一種情懷。四、《蝙蝠俠:黑暗騎士》前作:克里斯托弗·諾蘭,《蝙蝠俠:俠影之謎》

前面貼的那張IMDB排名圖,大家已經看到了,第五就是《黑暗騎士》,僅僅是08年的電影,就後來居上,躋身第五。要說電影史上的神作,《黑暗騎士》絕對可以擔當。所有超級英雄電影,都在挖掘續集的價值,包括成名已久的《超人》,《蜘蛛俠》,《X戰警》,以及新銳《鋼鐵俠》,《復仇者聯盟》等等,但至今沒有哪一部能與TDK媲美。說TDK成功,就我個人看來,與《指環王》系列一樣,是「商業+藝術」結合的典範,論票房,它是第一部過10億美元的超級英雄影片,論藝術,它能在商業爆米花大片中剖析人性,討論超級英雄存在關係。在廣大影迷看來,TDK之所以為好,就是好,就該為其歡呼。我心中只有有兩部完美的電影,一部是《泰坦尼克號》,另一部就是TDK。之所以冠其以「完美」,是因為只要看了這兩部電影,無論是誰都會被電影真正的魅力感染。諾蘭簡直是個鬼才,完全顛覆「蝙蝠俠」最初4部電影的所有風格,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神人共性」蝙蝠俠,開啟了超級英雄「暗黑」時代。諾蘭的三部曲,帶有強烈的「英雄主義回歸」色彩,是一個完整的環形敘事,即——「哥譚市本不需要超級英雄,世界需要的僅僅是一種體制,蝙蝠俠註定是一位凡人」。先毋論貝爾,本片配角均十分出彩,而希斯·萊傑是本片最大的亮點,可惜在未捧獎盃之時已經去世,實為遺憾。他飾演的蝙蝠俠夙敵——JOKER,是銀幕上最完美的反派,沒有之一。

《俠影之謎》和《黑暗騎士的崛起》的崛起,均比《黑暗騎士》遜色許多許多。但正因為有了前作和收尾,知其前世今生未來,觀其崛起奮戰回歸,蝙蝠俠,才真正被稱為「黑暗騎士」。五、《哈利波特234567》前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1994年,情感失意、生活困難的JK羅琳在一家咖啡廳創作一篇奇幻故事的手稿時,未曾料到它會在十幾二十年後掀起一股世界範圍的魔法潮流。「哈利波特」的故事簡直無與倫比,要說粉絲電影,它可以稱作獨一無二的粉絲電影。要說幻想電影,它絕對是奇幻電影的王冠代表。JK羅琳坦言自己亦從JRR托爾金學習模仿而來,但獨自創造的魔法世界卻另世界文壇和影壇震撼。小說從第一部紅到最後,電影也從《魔法石》火爆到《死亡聖器》,後來的效仿者,《飢餓遊戲》,《納尼亞傳奇》等等,無人能望其項背。當然,我把後面六部全部拿進來討論是否都是完美的續集,的確太籠統了。先單純就票房分析,《哈利波特》一共八部,沒有哪一部總票房不是在7億美元以上的,系列更是打破《星球大戰》的美國本土票房記錄,成為最賣座的系列電影。獲獎情況,「哈利波特」更是多次獲得奧斯卡技術類獎項提名,並贏得諸如土星獎、美國青少年選擇獎等青睞。因此,總體來說,《哈利波特系列》絕對是做得最長又最成功的續集。其有這樣的偉大成就,與JK羅琳堅實優秀的原著基礎是分不開的,與世界眾多數量粉絲的熱烈支持是分不開的,也是與每一集影片的精心製作分不開的。「哈利波特」的風靡,與30多年前的《星戰》是何其相似。它們都開啟了一種銀幕上從未接觸的幻想故事新篇章。而哈利波特引發的一種類似社會現象的討論,這充分證明了小說與電影聯手打造了一種經典。雖然會在很多年後看來,《哈利波特》的特效相當粗糙,可是我們依然會懷念它,如同我們懷念逝去的童年。那裡有我們最純粹最美好的回憶。

敬請期待將在本月發布的《青出於藍勝於藍:十部續集勝過前作的影片(下)》,或許它們達不到上面五部的知名度,但同樣是無法替代的不朽經典。續集的存在是奇妙的,她是電影商業的產物,也是觀眾需求的產物,而且如今就實實在在地擺在了所有電影迷面前。有些質量粗燥人堪煩,有些經典再續惹人愛。前面為大家介紹了五部電影續集,《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根據原著改編的《教父2》,《指環王3:王者歸來》和《哈利波特》系列,雖然不可否認因為藉助了原著風它們一開始就在劇情上站穩了腳跟,或許故事在書中本為一體,但若沒有第一部的成功,哪兒有第二部經典的出現?綜合因素作用下,它們還是必然亦偶然地成了「電影」上的續集。

續集佔領半邊天的時代,2013年我們已經見識了《飢餓遊戲2》,《鋼鐵俠3》,《速度與激情6》,《金剛狼2》等電影續集,精神上得到大大的滿足。同時在伊始的新年,2014年,就已經預示著今年因為有諸如《霍比特人2》、《超凡蜘蛛俠2》,《X戰警:未來昔日》,《敢死隊3》,《變形金剛4》等影片上映而註定是票房戰爭激烈的不平靜一年。就算是動畫片也有《馴龍高手2》,《里約大冒險2》,前作口碑均上佳,希望續集也能受大部分觀眾喜愛。本次貓頭繼續為大家介紹五部經典續集,「經典」一詞,並不單單指票房、獲獎情況、網路評分或是其他,而是綜合上述情況,再結合片子思想精華、流行程度從而篩選出的幾部。其中含有個人口味偏頗,不喜勿噴。擴展閱讀:《青出於藍勝於藍:十部續集勝過前作的影片(上篇)》一、《終結者2》前作:《終結者》

在上部分盤點裡,部分朋友對指環王和哈利波特這種具有故事整體性和沾了原作光的電影續集入選,持一定的保留態度,這些質疑都是妥當的。而亦有朋友直接追問:為何沒有《終結者2》?以此看出,影迷心中對《終結者2》的態度,必定無疑都認可其為續集典範。當初看《終結者》時,還是個小學生,自然也是看的碟片,著實被T—800追殺莎拉不放的場面嚇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是科幻電影還沒有那麼大眾的時代。低成本的恐怖片渲染了最早的怪獸片和外星人片,雖然沒有那麼噁心的造型,但涉及到機器人和電子世界的《銀翼殺手》,《終結者》及《電子世界爭霸戰》等等,因為涉及到超前事物的設定,也都是觀眾心中的另類。說「機器人會夢到電子羊嗎」這個事,深究與否都非常有趣,但卡神奇異的構思卻是塑造了「終結者」這樣一個殺戮機器的形象,冰冷鋼軀,望之生怖。「終結者」將本片氣氛引向了絕望,張弛有力的劇情節奏、緊張急促的追逐打鬥戲充實了影片的結構。經典的「終結者」造型,取眼珠自我修復、被炸成斷片還能繼續迤動,這些畫面無疑成功將觀眾置於恐怖的劇情,但也成功地讓觀眾記住了施瓦辛格飾演的T—800,記住了《終結者》。從此,每一部續集都出現了T—800。1991年,《終結者2》上映,這一次T—800成為協助主角的正面角色,而重新添加的「人性化」元素設計讓T—800一脫前作形象而成為了連孩子們也喜歡的機器人。T—800自我銷毀時伸出大拇指說出的那句「I』ll be back!」更是成為了影史經典台詞。

《終結者》沒有拿什麼獎,而《終結者2》不僅獲得1992年第64屆奧斯卡六項提名,更是一舉拿下「最佳視效、最佳化妝、最佳音響、最佳音效剪輯」四項大獎。原因是因為雖然《終結者》是一部新奇、各方面都堪稱優秀的科幻電影,而《終結者2》追加的設定為影片增色、機器人角色人性反轉更是讓影片充滿了人文關懷,讓《終結者》系列真正成為了一部經典。在後來的續集中,卡梅隆退出,我不知道是因為沒有卡神才使後來的幾部無法媲美還是卡神已經知道輝煌已經止步,但很感謝我們的年代裡有這樣一部難得一見的機器人電影,一部名為《終結者》的科幻片。二、《大話西遊:仙履奇緣》前作:《大話西遊:月光寶盒》

《仙侶情緣》這部影片,乃至《大話西遊》的整個故事,我都有很多話想說,但我明白,跟很多內心愛它到發狂的朋友們相比,畢竟是小巫見大巫。但畢竟是有頗多屬於自己的感想,不敢妄言,唯懼褻瀆,淺談輒止。《大話西遊》承載了一個年輕群體的時代,經典是需要時間檢驗的,誰也無法預料到當初惡評如潮的爛片居然會在內地大受歡迎,不得不說是內地的一代年輕人為《大話西遊》奠基。其實第一部《月光寶盒》真的很一般,裡面是周星馳典型的「無厘頭」誇張表演,第二部的「至尊寶」和「紫霞仙子」的情感主線才讓孫悟空的整個故事生動起來。我有一個朋友說,我以前沒有看懂,直到大學後重溫才看懂。你我又何嘗不是。我初中時看,以為這就是一部喜劇;大學看,才知道是悲劇。多少遊魂看透時間情仇嬉鬧人間,連齊天大聖也不例外。同樣就充斥情節的元素來說,依然是一片無厘頭的亂燉,前面是喧鬧的,但是「孫悟空、至尊寶」的兩種形象深刻地闡述了一幕終究如神話故事般不可得的愛情,故事的結局是沉靜的。也是因為《仙侶情緣》,周星馳的影視生涯得以真正奠定基礎,他因此片拿下了香港影評人學會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

最是那一句「一萬年」,最是那一首「一生所愛」;最是那一汪臨訣淚眼,最是那一葉愁上蹙眉;最是那一刻城樓上遲來的相擁,最是那一刻夕陽下看著曾經自己的回眸永別。看懂了「仙侶情緣」的故事,跟著我們漸漸讀懂了青春,讀懂了這一隅的世界,讀懂了這片刻的愛情。如此便說《仙履奇緣》是《月光寶盒》後一部情動於心的完美續集,我想亦足夠。三、《玩具總動員3》前作:《玩具總動員1》,《玩具總動員2》

1995年,迪士尼和皮克斯合作推出的《玩具總動員》面世,時至今日依然被交口稱讚,因為它是少見的開始發掘孩子與大人相同的內心矛盾的動畫題材,也是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CG技術動畫,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1999年,《玩具總動員2》基本延續了前作的口碑,更成為動畫電影歷史上第一部續集票房超過前作的影片。在正式製作《玩具總動員3》之前,皮克斯幾乎召集了創作前兩部的全部人馬開了一次會議,這次會議在後來看來非常有前瞻性,因為它確定了「將三部影片整合成一個一體的大故事」的中心思想。我們先來看看導演李·昂克里奇的回憶:「我們的目的當然是製作出能和前兩部《玩具》相媲美的影片。在電影史上,能夠和第一部作品一樣好的續集屈指可數,更別提第三部續集了。我能想到的只有《魔戒3:王者歸來》,它看起來真正配得上一部巨作的第三部分。我忽然想說的是:我們應該讓這三部《玩具總動員》看起來像一個整體,一起構成一個大的故事。這也是一直以來鼓勵我們去創作《玩具總動員3》的動力。」

你大概能明白為什麼青出於藍的《玩具總動員3》,為什麼能成功延續前作輝煌的同時勝於藍了吧?創造團隊們一開始就確定了一個宏大完整的主題,來完善《玩具總動員》系列,而不是隨隨便便做一個有些票房號召力的剩餘價值產物。這種「電影造夢」的準則,最終使《玩具總動員3》成為了最成功的電影續集,它在許多電影網站上的評分也比前作高。創作者們在總結前作經驗之後,添加了更多能使人產生共鳴的情感主題,比如每個人童年時對玩具的體驗和真實情感,以致後來看到這部影片的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些遙遠卻彷彿近在咫尺的回憶,令人感到美好又心酸。隨著我們的長大,玩具也漸漸成了兒時的記憶,它們要麼被遺忘在滿是灰塵的儲物室,要麼在一次搬家中被丟棄。昂克里奇真正做到了使《玩具總動員3》相對於前作具有跟《魔戒3:王者歸來》一樣的價值。當你經歷了人生的坎坷成長、經歷了難忘的一次旅行,你還記得最開始的故事嗎?還記得踏上旅程的起點在何處嗎?第三部升華了「玩具與人」關係的主題,這是一部完美的續集,它成就了《玩具總動員》為真正的三部曲,我們看的時候,既有歡樂,也有感動和哭泣。四、《日落之前》前作:《日出之前》

關於「Before三部曲」,我曾寫過一篇比較詳細的文章來分析這個完整三部曲的愛情故事。十八年的貨真價實的時間,導演和演員用來締造了一部真正的愛情電影。這在電影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本身就是一種偉大。很多資深影迷提到愛情影片,都離不開這幾部。而2004年的《日落之前》,承上啟下的一部,也是我認為最優秀的一部。《日出之前》無疑是一部很好的浪漫愛情電影,浪漫,又不乏淡淡憂傷。理查德·林克萊特很擅長拍這種以一個時間段講述一個故事的影片,《日出之前》這種純粹24小時的男女邂逅之旅被拿捏得太到分寸。在其大受讚譽之後,理查德·林克萊特也一直有拍攝續集的想法,事實上也和兩位主角——伊桑·霍克及朱麗·德爾比討論過。劇本本身花了五個月,拍攝只用了短短的半月,《日落之前》就此誕生。與導演不離不棄的兩位主角演技依然很棒,甚至比前作更出色,時間帶來的是影像里兩個人久違的愛情,也是兩位演員更優秀的演技。影片的色調是日落的熏黃色,與故事劇情的情感表達非常契合,即本已逝去的愛情即便歸來,彷彿黃昏時的夕陽美麗仍在,卻也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一聲哀婉。

第一部《日出之前》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浪漫,第二部《日落之前》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是現實,而2013年的《午夜之前》則最後使我們明白何為真實。就獲獎情況而言,《午夜之前》無疑是最成功的續集,但「日落時分」的現實,正是此刻你我身處的時刻,正是你我需要明白的時分。《日落之前》將浪漫愛情的糖衣褪去,一層層發掘出愛情與生活的本質,這種告別理想情懷照應現實的電影情感,是一種關乎生活的升華,這也是為何《日落之前》更為被愛情傷過卻又希望愛情仍在的人所推崇喜愛。擴展閱讀:《真愛在午夜時分悄悄到來》五、《007》系列

1月23號,走出前幾年破產危機的米高梅,放出一段2分鐘的90周年經典電影鏡頭混剪慶生,讓人激動並懷念。這短短的兩分鐘,一位名叫「詹姆斯·邦德」的角色出鏡率明顯很高。當然他還有一個更為被全世界範圍的影迷熟知的特工代號——「007」!若說這百餘年瞬變又冗長的電影史上有哪一部電影的續集最多且影響最大,《007》系列當之無愧。第一部007電影上映於1962年10月5號,到今天已經拍了累計23部正傳,2部外傳。經典的諜戰片,歷經五十年而不衰,恐怕只有「超人」這個名號能與其抗衡。米高梅最為得意的銀幕角色,以一種順應時代的前進姿態,打造了一部部經典影片,更讓我們記住了幾位不同時代007的名字——肖恩·康納利、喬治·拉贊貝、羅傑·摩爾、提摩西·達頓、最經典的皮爾斯·布魯斯南以及最新的丹尼爾·克雷格。有的嚴肅冷峻,有的嬉笑幽默,有的深沉老練,幾位演員在不同的時代,都詮釋出屬於那個時代最棒的007。伴隨著2013年《007:天幕殺機》獲得五項奧斯卡提名(最終獲得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原創歌曲)、並且超過10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007史上第一部10億俱樂部電影,走過90歲生日的米高梅再續經典,最新一部《邦德24》已經定檔2015年10月,在「史上最強大片年」里以雄風開戰!007,經典永流傳!


推薦閱讀:

【續集】你所不知道的《教父》(二)
唐代墓誌彙編續集12
坐象、戴象、截象、蓋象_平派八字剖象法(續集)
《戲說乾隆》拍了幾部續集?

TAG:續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