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家」的家國文化傳承

「江南第一家」的家國文化傳承

作者:陳海紅 來源:學習時報 字數:2534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國法大於家規,家規先於國法,國法與家規共同構成了人們做人做事的規矩。這一由家而國的「家國文化」的核心也可以說就是一個「禮」字。古人云:「禮者,天地之序也。」禮就是秩序,就是規矩,就是文化,就是中國。禮的內涵可能因時代而不同,但禮的秩序意識、規矩精神則在我們民族漫長的文明史中起到了凝聚社會人心、調節社會關係、培育民族品性的重要作用。表現為社會之禮的規矩文化,是傳統中國本質的文明底色,也是傳統政治現實的社會基礎。

  習近平在浙江任省委書記的時候,曾十分重視浙江金華浦江「江南第一家」的鄭氏規範,多次提及並向人推薦鄭義門及《鄭氏規範》。2015年,王岐山在浙江考察時對浙江金華浦江縣鄭宅鎮鄭義門的「鄭氏家規」給予了高度評價。同年5月,中央紀委網站推出「中國傳統中的家規」專欄,首期推薦「鄭義門:孝義傳家九百年」。被譽為「江南第一家」的鄭義門以「鄭氏家規」傳世。「鄭氏家規」為我們提供了傳統社會「家國」規矩文化的鮮活實例。其文化內涵與民族智慧,不僅有學術價值,而且極具現實意義。

鄭義門裡的規矩

  經天惟一禮,治家莫若孝。被明太祖朱元璋親賜「江南第一家」的鄭義門,能夠「同財共爨」三百多年並影響至今,一個重要原因是這個家族無處不在的透露著深刻規矩意識的家儀、家禮與家風,那就是孝義忠信的倫理精神;耕讀傳家的家族理念;清廉報國的社會追求;行規步矩的制度理性。

  成文法典——《鄭氏規範》。宋初借三代之禮以重建社會秩序的理想,在《鄭氏規範》里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部《規範》既從制度層面也從精神層面奠定了鄭氏家族成員尊制懷遠、同財共食、孝義相處、清廉自守的日常行為準則。《規範》168條對族人言行舉止、持家為官、稼穡經營、婚喪嫁娶、生老病死等等均進行了嚴格的規範。它是鄭氏家族合族而居三百多年,賢才屢有、良臣輩出的良好家風、家族文化的文字表達,傳遞著鄭氏家族守規矩、有秩序、敦禮讓、尊和諧的人際關係與家族生活場景。

  處理日常事務、保證規矩有效運轉的家庭組織機構。根據文獻記載,鄭義門的管理組織以家長為核心設置了18種職位,由26人來承擔。職位的設置與人員的選擇,既顧及了親情之誼也考慮到了人慾之惡。而且,它既承認家長的絕對權威,也保存著適當的民主精神。也就是說,鄭氏家族是在一個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的組織架構里得以管理、運行與傳承的。

  與當時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相適應、相協調的規矩。《鄭氏規範》168條,深刻體現了鄭義門以「孝義」為核心的道德倫理精神。其家儀、家禮既全面體現、尊崇中國傳統社會的倫理、價值,又具體而細微地強化了這些倫理、價值。三百多年的合族共聚,從文化上看就是三百多年傳統道德倫理價值規範的精神傳承,從人格上看就是一代又一代居家孝親、為官清廉、處世忠義鄭氏子弟的瓜瓞綿延。尤為可貴的是,一個鄭義門的文化傳承、人格彰顯,在更大的範圍內被社會群體所認同、所推崇、所強化,潛移默化地形成了人們日用而不知的行為規矩、思維方式與生存模式。

當代啟示

  不可否認,鄭義門畢竟是傳統宗法社會的產物,其治人理家的理念與作法有其歷史的局限與時代的烙印。但是鄭氏義門作為中華文明的社會載體,其家規里矩本身還是體現了許多我們民族重要的精神稟賦與價值個性。有國才有家,因國而家興;有家才有國,因家而立國。國是家的保障,家是國的基石,這是我們民族傳承千年的文化心理基因。一定意義上,傳統家規是制度化的國法之縮影,而傳統家族則是家規的生命化與實踐者。「鄭義門」里的規矩精神,洋溢著我們民族獨特的「家國」情懷,反映了傳統中國獨特的理政智慧。

  強化規矩和秩序意識,從嚴治黨,依法治國。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與弘揚者,黨風關乎世風。家規是規矩,黨紀、國法其實也是規矩。鄭義門將規矩文化深深地烙在每個鄭氏子弟的心理與行為上,也就是將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應該遵循的原則刻畫在每個人身上,從而形成了良好的鄭氏家風、培育了優秀的鄭氏子孫。綜觀鄭義門三百年歷史,其傳家守業之本說千道萬隻有一條,就是:樹立了一個規矩、堅守了一個規矩、踐行了一個規矩、傳承了一個規矩、鮮活了一個規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規矩,王歧山同志到浙江調研提出「要喚醒黨章黨規意識,把紀律挺在法律前面,挺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最前沿」,並特別提到鄭義門的168條家規。由此告誡我們,治黨務必嚴紀,治國終須依法。

  積極弘揚傳統文化中建立在家族基礎上的尊祖守制、誠信惟善,遵規守矩、命運與共的群體精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百姓生活之中,成為人們自然而然、行之不覺、信之不疑的精神規範。鄭義門「以量容人」「儉素是準是繩」「奉公勤政,毋踏貪黷」的家規教育,成就了一代又一代鄭氏子弟,從而形成了「善治家」「尚節儉」「重教育」「睦鄉鄰」「崇清廉」的良好家風。鄭義門以「孝」「義」為基礎,塑造了家族成員財產共享共有,榮辱共享共有,祖先共享共有,命運共享共有的共同體意識。這些共享共有意識,最終都必須服從於國家、民族的利益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小康社會、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指引,是當代中國人行為規範的價值內核,需要我們將其落實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之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踐行,有一個與個人道德、家庭倫理、社會倫理相協調、相促進的過程。藉助充滿民族特色、親情內涵的家庭倫理,可以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進民眾生活之中。

  紮實培育千千萬萬個人格完善、家風和順的家庭,塑造社會和諧、國家進步的社會基本單元,以現實化的良好家風推進社會風尚的好轉與社會治理的進步。後人認為「豈惟家哉,雖達之天下可矣」,是可以用來治理國家的。家規、國法是善治的共同資源。法律提供了剛性的行為依據,而家規則提供了柔性的人倫遵循。藉助於充滿親情、溫情的家規里矩,傳統治國理政者因之減輕了朝廷與百姓間利益衝突的緊張壓力,提升了治國理政的實際效率,也緩和了廟堂之上與江湖之中的可能矛盾。「家國」思想、制度、文化的傳承是國情所在、鄉愁所系,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強大的精神感召。塑造完善人格的家人,就是塑造完善人格的黨員,就是塑造完善人格的普通國人。形成和順家庭,就能形成和順社團,就能形成和順社會。

  (作者單位:浙江省委黨校)

推薦閱讀:

宗族思想在文化傳承中起到的作用?
人人都罵大V,人人都想做大V
小說《三體》中有很多名言,哪句最能觸動你?
你聽過最好聽的名字是什麼?
像蘇秦、張儀這樣的縱橫家,到底是戰國時的局勢成就了他們,還是他們左右了天下大勢?

TAG:文化 | 文化傳承 | 傳承 | 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