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問答(120-168):腦血管病防治

腦血管病防治部分(120-168)

120.什麼是腦血管病?

121.人腦有幾條主要血管分布?

122.腦血管病分幾類?

123.什麼叫腦動脈硬化症?

124.什麼叫腦出血?

125.腦血栓形成如何診斷?

126.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如何診斷?

127.腦血管病有哪些先兆癥狀?

128.什麼叫偏癱?

129.如何診斷昏迷病人有無偏癱?

130.何謂動脈硬化性腦梗塞?

131.腦栓塞的診斷要點是什麼?

132.怎樣診斷腔隙性腦梗塞?

133.如何自我監測腦動脈硬化?

134.低血壓會引起腦血管病嗎?

135.眩暈時為何要警惕腦血管病發生?

136.突然頭痛為何要警惕腦血管病發生?

137.肢體麻木為何要警惕腦血管病發生?

138.老年性痴呆有哪些表現?

139.高脂血症與腦血管病有何關係?

140.高血壓是腦血管病的最危險因素嗎?

141.糖尿病患者易發生腦血管病嗎?

142.心臟病患者易發生腦血管病嗎?

143.飲茶可以預防腦血管病嗎?

144.吸煙易促發腦血管病嗎?

145.飲酒與腦血管病有何關係?         

146.性格與腦血管病有何關係?

147.飲食與腦血管病有何關係?

148.情緒與腦血管病有何關係?

149.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現場怎樣急救?

150.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怎樣治療?

151.腦出血或腦栓塞未確診前如何急救?

152.有人突然發生腦血管病如何救治?

153.經常一過性腦缺血如何治療?

154.常用的擴張血管藥物有哪些?

155.哪些藥物可以引起腦血管病?

156.腦血管病如何防治?

157.高血壓病人為何睡前應慎服降壓藥?

158.腦血管病人為何禁忌血壓驟降?

159.腦血管病人為何不能突然停服降壓藥?

160.常用腦代謝活化藥物有哪些?

161.鈣拮抗劑治療腦血管病有何好處?

162.腦血管病人發生尿瀦留怎麼辦?

163.腦血管病人發生便秘怎麼辦?

164.高壓氧可以治療腦血管病嗎?

165.治療腦梗塞的中成藥有哪些?

166.魚油可以防治腦血栓嗎?

167.針刺可以治療腦血管病嗎?

168.哪些中藥可以降血脂? 

120.什麼叫腦血管病?

腦血管病是指腦部動脈或支配腦的頸部動脈發生病變,從而 引起顱內血液循環障礙,腦組織受損的一組疾病。臨床上常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語不利和偏癱為主要表現。

腦血管病按其進程,可分為急性腦血管病和慢性腦血管病兩 種。急性腦血管病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栓形成、腦栓塞、高血壓腦病、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腦血管病包括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病性痴呆、腦動脈盜血綜合征、帕金森氏病等。我們通常所說的腦血管病,一般指的是急性腦血管病,發病急,常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也易引起人們的重視。而慢性腦血管病病程長,易被人忽視。

121.人腦有幾條主要血管分布?

人腦的重量為1400克左右,只佔人體體重的2%,但它每分種的血流量為700-1000毫升,佔全心輸出量的20%,耗氧量佔全身耗氧量的25%,如果腦的血液供應減少, 腦的功能就隨之下降,甚至發生功能障礙。當血流量減少到臨界水平時( 約為正常水平的50%以下),腦細胞僅能維持幾分鐘,所以,人腦的正常生理功能,必須依靠良好的血液供應來維持。而供應大腦血液的血管有兩對,一對是頸內動脈,組成頸內動脈系統;一對是椎動脈,組成椎-基底動脈系統。

頸內動脈系統,在頸部左右兩側各有一粗大的動脈,我們用手就可以觸到它的搏動,叫做頸總動脈。由頸總動脈分支通往顱內的一條動脈叫做頸內動脈,進入顱內後,分出五大分支通往顱內的一條即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眼動脈、後交通動脈及脈絡膜前動脈,它們供應眼部及大腦半球前3/5的血液,包括顳葉、頂葉和基底節區等。

椎-基底動脈系統 椎動脈由鎖骨下動脈發出,左右各一,穿過頸椎兩側五個橫突孔,經枕骨大孔上升到顱內後,兩條椎動脈在腦橋下緣匯合在一起,形成一條粗大基底動脈,即我們通常所稱的椎-基底動脈系統。基底動脈至中腦又分成兩條大腦後動脈,供應大腦後2/5的血液,包括枕葉、顳葉的基底面及丘腦等。椎-基底動脈在小腦和橋腦的分支通往顱內的分支,供應小腦和橋腦的血液。兩條大腦前動脈之間有前交通支連接起來,兩側頸內動脈與大腦後動脈之間,有後交通支連接起來,構成腦底動脈環。當此環的某處血液障礙時,可互相調節供應。此外,頸內動脈通過眼動脈,還可以與面、上頜、顳淺等動脈吻合。椎動脈還有許多途徑與大腦表面的動脈吻合。側支循環非常豐富。因此,有時某動脈發生阻塞時,可由側支循環代償,臨床上可不出現癥狀。

122.腦血管病分幾類?

腦血管病通常分為缺血性腦血管病和出血性腦血管病兩大類。

缺血性腦血管病包括:(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簡稱TIA,其病因與腦動脈硬化有關,是腦組織短暫性、缺血性、局灶性損害所致的功能障礙。(2)腦血栓形成,多由動脈粥樣硬化、 各種動脈炎、外傷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腦血管局部病變形成的血凝塊堵塞而發病。(3)腦栓塞, 可有多種疾病所產生栓子進入血液,阻塞腦部血管而誘發。臨床上以心臟疾病為最常見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傷後脂肪入血;蟲卵或細菌感染;氣胸等空氣入血,靜脈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腦血管所致。

出血性腦血管病包括:(1)腦出血,系指腦實質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傷性腦出血。多由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腫瘤等引起。(2)蛛網膜下腔出血,由於腦表面和腦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網膜下腔所致。常見原因有動脈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液病等。

據國外資料統計,腦血管病以缺血性為多見,腦梗塞佔59 %-85%,腦出血除日本外,一般在20%以下。我國1996 年農村調查新發現完全性卒中450例,蛛網膜下腔出血佔3.9%,腦出血占 44.6%,腦血栓佔46.4%,腦栓塞佔2.5%,難以分型者佔2.9%。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我國與外國情況不同,腦梗塞雖然發病率較多見,但腦出血所佔比例為44.6%,顯然比國外高, 其原因尚待進一步探討。

123.什麼叫腦動脈硬化症?

所謂腦動脈硬化症是指腦動脈的管壁由於脂類物質沉積和內 膜受損,血小板、纖維素等物質積聚在損傷的血管壁的內膜上,使管壁結締組織增生,內膜粗糙,彈性減退,管腔狹窄,以至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和供氧,而引起臨床癥狀。

腦動脈硬化常發生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 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長期吸煙、飲酒及精神緊張的人多見。

由於腦部長期慢性供血不足,而引起大腦功能減退,表現頭 痛、視物昏花、耳鳴、聽力減退、肢體麻木或睏乏無力及睡眠障礙等。病人早期以失眠為主,入睡淺而易醒,到後期則表現為嗜睡。

記憶力減退,特別是近事遺忘,病人對剛說過的話和做的事遺忘,記憶不起來。但對很早以前發生的一些事情尚能回憶。同時,病人往往思維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懶散。到疾病後期,遠記憶也有障礙。

由於腦組織長期缺血缺氧,神經細胞退行性變化引起腦萎縮, 可發生動脈硬化性痴呆,病人的理解力和判斷力障礙,缺乏綜合判斷的能力,計算困難,精神渙散,工作效率低下,嚴重病人吃飯不知饑飽,出外不知歸途,以及二便障礙,生活不能自理。

腦動脈硬化還可出現精神癥狀,表現煩躁、恐怖、抑鬱、幻覺、錯覺或妄想,說話顛三倒四,語無倫次,臨床上稱為動脈硬化性精神病。

若病變損害兩側皮質腦幹束,病變常表現假性球麻痹的癥狀, 表現飲水發嗆,吞咽困難,聲音嘶啞,肢體活動笨拙以及強哭強笑等。

124.什麼叫腦出血?

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出血稱為腦出血,又叫腦溢血。不包括外傷性腦出血,多發生於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

腦出血的常見原因是高血壓。有資料表明80% 以上的腦出血 病人有高血壓病史。由於長期的高血壓,腦內小動脈形成粟粒樣大小的瘤體擴張,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當血壓突然升高時,就會使微小動脈瘤破裂而發生腦出血。長期的高血壓,還可使腦小動脈內膜受損,脂質沉積,透明樣變,管壁脆性增強,更易破裂出血。此外,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畸形也是腦出血的常見原因。凡是能使血壓驟然升高的因素如情緒激動、劇烈活動、飲酒過度、大便用力等,都是腦出血的誘發因素。

腦出血可以發生在腦實質的任何部位,可以單發,也可以多 發。但大多數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多為單發。其好發部位為內囊、基底節,其次是外囊、額葉,腦幹和小腦較少見。

腦出血發病多較突然,病程進展迅速,嚴重時,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惡化。病人出現意識障礙、偏癱、嘔吐和大小便失禁,並可有頭痛和血壓升高。

腦出血的臨床表現大致分為兩種:(1)全腦癥狀, 多由腦出 血、水腫和顱內壓升高所致,表現頭痛、嘔吐、嗜睡、昏迷等。(2)局灶癥狀,為血破入腦實質後所致的定位癥狀, 如中樞性偏癱、面癱、失語及偏身感覺障礙。

125.腦血栓形成如何診斷?

(1)多發生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病前常有高血壓、動脈硬 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

(2)可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史。

(3)起病相對較緩慢,呈進行性加重,1-3天達高峰,但亦可表現為突然完全性卒中。

(4)多在安靜狀態下發病。

(5)全腦癥狀輕,多無明顯頭痛、嘔吐, 意識清晰或有輕度障礙,生命體征及下丘腦植物神經功能多無異常變化。

(6)無腦膜刺激征,腦脊液檢查正常。

(7)CT檢查顯示密度減低區,大面積腦梗塞可伴有腦水腫和 佔位效應。

(8)腦血管造影可顯示病變動脈狹窄或閉塞。

(9)局灶體征明顯,由於受累血管不同,而臨床特徵各異。

126.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如何診斷?

(1)多在50歲以上發病,常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或糖尿 病、心臟病、頸椎病史。

(2)起病急驟,常突然起病,數秒鐘或數分鐘癥狀達高峰。

(3)多呈發作性,病程短,常呈一過性,每次發作持續時間, 通常為數分鐘或數小時,最長不超過24小時。

(4)反覆發作,多則每天發作數次,少則數月或數年1次,但每次發作的癥狀和體征基本相同。

(5)無顱內壓增高,多無意識障礙。

(6)臨床表現,以偏癱、失語,偏盲,偏身感覺障礙, 或伴有精神癥狀者為頸內動脈系統缺血性發作;若表現頭暈, 面癱,吞咽困難,共濟失調及交叉性癱瘓者,為椎-基底動脈系統缺血發作。

(7)腦CT檢查:正常或可見腔隙性梗塞灶。

127.腦血管病有哪些先兆癥狀?

腦血管病雖然起病急驟,但很多病人,在發病前1-2 天或前 幾小時,都有一些早期信號,醫學上稱為「中風先兆」。這時如能及時識別,並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多能使病人轉危為安,防止腦血管病的發生。

腦血管病的先兆癥狀有哪些呢?

(1)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說話不清,吐字困難, 失語或語不達意,吞咽困難,一側肢體乏力或活動不靈活,走路不穩或突然跌倒。這是由於腦血管供血不足,運動神經功能障礙所引起的。

(2)突然出現劇烈的頭痛,頭暈,甚至噁心嘔吐, 或頭痛頭暈的形式和感覺與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間斷變成持續性。這些徵兆表示血壓有波動,或腦功能障礙,是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預兆。

(3)面、舌、唇或肢體麻木, 也有的表現眼前發朦或一時看不清東西,耳鳴或聽力改變。這是由於腦血管供血不足而影響到腦的感覺功能的緣故。

(4)意識障礙,表現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覺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態,突然變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動遲緩或多語易躁,也有的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這也和腦缺血有關。

128.什麼叫偏癱?

偏癱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癥狀。輕度偏癱病人雖然尚能活動,但走起路來,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癱瘓的下肢走一步劃半個圈,我們把這種特殊的走路姿勢,叫做偏癱步態。嚴重者常卧床不起,喪失生活能力。

急性腦血管病人為什麼會發生偏癱呢?主要是大腦半球皮層 運動中樞受損的緣故。從人的大腦半球分工來講,右側大腦半球通過運動中樞管理著左側肢體運動;左側大腦半球,通過運動神經管理著右側肢體運動。任何一側發生病變,都會導致對側偏癱。兩側大腦半球最易發生病變的部位是內囊。因為這裡主要是由一個叫豆紋動脈的小血管供應血液,而豆紋動脈是從大腦中動脈垂直分出,管徑小,壓力大,受血流衝擊時,容易破裂出血。所以,又叫做出血動脈。是發生腦出血的好發部位,但當血壓下降,血流緩慢時,又容易發生血栓形成。而內囊區神經纖維排列很緊密,上行和下行的纖維都從此處穿過,一旦受損,便產生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偏盲,即所謂「三偏征」。

按照偏癱的程度,可分為輕癱、不完全性癱瘓和全癱。輕癱:表現為肌力減弱,肌力在4-5級,一般不影響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癱較輕癱重,範圍較大,肌力2-4級,全癱:肌力0-1級,癱瘓肢體完全不能活動。

129.如何判斷昏迷病人有無偏癱?

昏迷病人有無偏癱,是區別腦血管病與其他昏迷疾病的主要 依據之一。但是由於病人意識障礙,無法取得合作給判斷帶來困 難,而作以下檢查,有助於偏癱的診斷。

(1)頭面部 病人有面癱時,可見偏癱側鼻唇溝變淺, 眼裂增寬,口角下垂。呼氣時,偏癱側面頰鼓起;吸氣時,癱瘓側面頰下陷,此稱為「船帆征」。患者常有頭及眼向一側偏斜。在中腦以上病變,則是注視病灶側,頭也略偏向病灶側;中腦以下、橋腦部位的病變時,則是注視偏癱肢體,頭也略偏向偏癱肢體側。用手翻開雙側眼瞼時,偏癱側阻力小或無阻力,口角偏向健側,如用力壓迫眶上切跡,引起疼痛反應,正常側面肌收縮,使口角歪向健側更明顯。

(2)肢體 正常人平卧時,雙足與床面呈垂直位。有偏癱者,偏癱一側的下肢呈外旋位。將兩腿屈曲90度時,癱瘓肢體很快被動伸直,且往外倒。把上下肢放於不自然位置時,未癱瘓的肢體將逐漸移到自然位置。同時,還常有舉手、拉被、摸胸、下肢伸屈等動作。而偏癱側肢體則無此反應。抬起雙側肢體,然後鬆手讓其自然下落,可見癱瘓側肢體下落較健側快。如用同等力量刺激雙下肢的對稱部位,可見健側肢體伸縮、迴避,而癱瘓側肢體無此反應。偏癱側肌張力也較健側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昏迷程度較深時,偏癱側病理反射為陽性。

130.何謂動脈硬化性腦梗塞?

動脈硬化性腦梗塞,又稱動脈硬化血栓形成性腦梗塞。是腦部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腦血管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急性腦供血不足,引起局部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患者可出現偏癱、失語等腦局灶性損害癥狀,屬缺血性腦血管病,以老年人多見。高脂飲食,糖尿病,吸煙等患者中發病率較高。

引起腦血管阻塞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腦血栓形成,它是由於腦血管本身的病變,常因腦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內膜粗糙,管腔狹窄,在某些條件下,如血壓降低,血流緩慢,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等凝血因子在血管內凝聚成塊,形成腦血栓。另一種是腦栓塞,這是身體其他部位的血栓脫落,隨血流到腦堵塞血管,引起腦栓塞。這種栓子可來自風濕性心臟病的贅生物,也可能是骨折時的脂肪栓子,或空氣進入血液引起氣栓,或腫瘤細胞脫落形成腫瘤栓塞等等。

腦血栓形成所致的腦梗塞,起病緩慢,常在睡眠中或安靜休息時發生,這可能與休息時血壓較低,血流緩慢有關。從發病到病情發展至頂峰,常需數十分鐘甚至數天時間。而腦栓塞引起的腦梗塞,起病多較急驟,常在數秒鐘或數分鐘達高峰。

131.腦栓塞的診斷要點是什麼?

(1)起病急驟,癥狀多於數秒鐘或數分鐘達高峰。

(2)既往有各種類型的心臟病,如風心病、 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心房纖顫,心肌病,心肌梗塞等病史。

(3)全腦癥狀較輕,神志多清晰或有短暫的意識障礙, 多無頭痛、嘔吐及生命體征改變。

(4)局灶體征明顯,多表現頸內動脈受累的癥狀, 尤以大腦中動脈受累者較多,椎基底動脈栓塞較少。栓塞後的體征,視不同動脈受累而異。

(5)多伴有其他器官發生栓塞的癥狀,如腎動脈、 視網膜動脈栓塞等。

(6)腦脊液透明,內不含血。

(7)CT檢查,可見與動脈分布一致的低密度區。

(8)腦血管造影可見血管閉塞。

132.怎樣診斷腔隙性腦梗塞?

(1)多在50歲以上發病,常有長期高血壓、動脈硬化、 心臟病史。

(2)起病較緩慢,癥狀在數小時或數天達高峰。

(3)臨床癥狀較輕,多無頭痛、嘔吐及意識障礙。

(4)神經系統體征較局限單純,如純運動性偏癱, 純感覺性卒中,共濟失調性輕癱,吶吃-手笨拙綜合征等。

(5)腦電圖、腦脊液、腦血管造影等輔助檢查無異常。

(6)CT可確診:常有3-10毫米的低密度區,小於2毫米的病灶 CT不能顯示。

133.如何自我監測腦動脈硬化?

腦動脈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是腦出血和腦梗塞的主要 發病原因。因此,中老年人應對腦動脈硬化經常自我監測,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到醫院檢查,以便早期治療。

腦動脈自我監測注意以下幾點。

(1)神經衰弱 腦動脈硬化早期出現神經衰弱的癥狀。 醫學上稱為「動脈病性神經衰弱」。患者主要表現頭痛,頭暈,耳鳴,嗜睡,頭部有緊縮和壓迫感,記憶力減退,容易疲勞。

(2)情感異常 患者早期易激動,缺乏自制力, 隨著病情加 重,逐漸出現表情淡漠,對熟人、朋友、老同志缺乏熱情,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且易激動,有時會無故悲傷或無故嬉笑,對工作有時消極怠工,有時歡快積極。

(3)判斷力低下 開始時常表現為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想像力降低,處置問題不果斷,多需靠別人協助處理;對突然出現的生活瑣事,表現驚慌和憂慮。

(4)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表現為皮膚劃痕試驗陽性(皮膚被 抓劃後,可發紅並隆起),手腳發冷,全身和局部出汗,頭髮早白,早禿。

(5)行動異常 腦動脈硬化的中後期, 患者可出現走路及轉 身不穩,表現步態僵硬、緩慢或行走不穩。

(6)癲癇樣痙攣發作 局限性癲癇是腦動脈硬化後期的常見 癥狀。主要表現為身體某部位發生陣發性、痙攣性抽搐,有時會出現帕金森氏病的癥狀,即隨意運動增強和震顫,面部缺乏表情,發音低而急促,站立時身體前彎,四肢僵直而關節略屈曲,行走時步態慌張不穩,腳步小而身體向前沖。嚴重時可因腦動脈硬化出血或腦血栓形成,而出現癱瘓、昏迷等。

134.低血壓會引起腦血管病嗎?

高血壓能導致腦血管病,已為人們所普遍掌握的常識,但對低血壓也能引起腦血管病,卻往往被忽視。實際上,低血壓引起的腦血管病並不少見。

臨床研究證明,過高的血壓和過低的血壓都會給血管帶來損害,血壓過高時,超過血管壁耐受度,就會破裂出血而發生腦出血。而血壓過低,不能使血管正常擴張,血液循環量減少,腦血管痙攣,使腦組織缺血、缺氧、梗塞。另外,血管壓力過低,管腔相對狹窄,血流緩慢,易於血小板聚集,血粘度增高而發生腦血栓形成。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一些人血壓並不高也沒有高血壓病史,睡前還是好好的,但當次日清晨醒來時,突然發生口眼歪斜、偏癱和失語。這是怎麼回事呢?主要是因為夜間血壓較白天更低,血液中的血小板、膽固醇、甘油三脂及纖維蛋白,容易沉積,血流緩慢,易出現腦供血不足,以致造成血管阻塞,而發生腦血管病。

由此可見,低血壓的人,特別是老年人,有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可能。故應調節血壓,使血壓保持在正常範圍內,以預防腦血管病的發生。

低血壓防治可選用中藥製劑,如生脈飲等。另外人蔘升壓效果明顯,蟲草、西洋參、黃芪、刺五加、三七等對血壓都有雙向調節作用。

135.眩暈時為何要警惕腦血管病發生?

眩暈也是腦血管病常見癥狀,是因腦血管病引起的使機體對 空間的感覺障礙和平衡感覺障礙,多為腦缺血影響了小腦與小腦 有關的結構所致。 據報道, 腦血管病眩暈約佔門診眩暈病人的 88%,中老年人佔90%,因此,突然眩暈要警惕腦血管病。

臨床上眩暈分真性眩暈和假性眩暈兩種。凡覺自身或周圍環 境有旋轉感、沉浮感、搖擺感、直線加速感者為真性眩暈。這種病人多伴有耳鳴、噁心、嘔吐和恐懼感。為了減輕上述癥狀,病人往往不敢睜眼。而體格檢查時,除了平衡障礙外,還可有眼球振顫,視物模糊,構音困難等表現。僅有頭昏、頭重足輕,沒有運動感者,稱為非真正眩暈,一般為生理性的,臨床檢查無明顯陽性體征。

眩暈的主要原因是腦缺血,尤其以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 起者多見,約佔75%,程度也較重,持續時間也較長。其次為頸椎病,佔54%, 比較少見的病因有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以及腦幹、小腦、基底節等部位的出血和梗塞。

椎-基底動脈供應腦後部2/5腦組織的血液, 其中包括腦幹 和小腦等部位。如果發生小的栓塞或痙攣時,就會出現所支配區的血液供應不足,臨床上表現眩暈,平衡障礙,走路蹣跚,口眼歪斜等癥狀。

頸椎病變引起的眩暈,常由椎動脈外段血流受影響所致。由於頸椎骨刺及退行性關節炎,使椎動脈受壓迫,血流量減少;特別是當頸部轉動時,這種受壓迫的現象更明顯,這樣就會產生眩暈癥狀。

眩暈的發生,還常與血壓的改變有關。

136.突然頭痛為何要警惕腦血管病發生?

頭痛是許多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而在腦血管病中頭痛更為 多見。一些中老年人,特別是伴有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的人,如果突然出現頭痛,往往提示腦血管病發生的可能。

眾所周知,腦出血是腦血管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多由高血壓引起。而絕大多數高血壓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頭痛。頭痛的程度與血壓的高低有關。血壓突然上升時,頭痛劇烈;血壓正常時,頭痛自然緩解。因此,頭痛可以作為血壓高低的「睛雨表」。如果高血壓病人頭痛的程度突然加劇,而且伴有血壓突然升高,常常是腦出血的先兆。據報道,80-90%的腦出血病人都是以劇烈頭痛為首發癥狀。其頭痛的原因,是由於血液直接刺激腦膜和腦的疼痛結構所引起的。同時,腦出血還往往導致顱內壓增高,顱內血管和神經受到壓迫和牽拉,也可使頭痛加重。

頭痛還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突出癥狀。因為顱內動脈和血管 畸形突然破裂,使大量血液流入到蛛網膜下腔,直接刺激腦膜而引起劇烈頭痛。頭痛部位以枕部為主,低頭時加重。頭痛嚴重時伴有嘔吐。頭痛減輕,提示癥狀好轉。如果頭痛又突然加重,往往是再出血的信號,應立即採取措施,進行搶救治療。

不僅出血性腦血管病可引起頭痛,而腦動脈硬化,腦血栓形 成,腦栓塞等缺血性腦血管病,也可引起病變局部疼痛,只是比較少見,痛的程度較輕,一般不伴有嘔吐。

可見,頭痛是腦血管病的常見癥狀,而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的病人,一旦出現劇烈頭痛要高度警惕腦血管病的發生。

137.肢體麻木為何要警惕腦血管病發生?

在臨床上常遇到有些中老年人,偶爾或持續出現半身麻木, 有 時還伴有口唇發麻、舌麻、面麻等,也未介意。自以為上了點年歲, 這點「小毛病」算不了什麼。直到麻木加重,甚至出現該側肢體無力或癱瘓時,才追悔莫及,到醫院檢查治療。

這究竟怎麼回事呢?主要是大腦的一側半球,支配著對側的 面部、肢體感覺功能和運動功能。如果該側的頸內動脈系統出現腦供血不足,影響了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便會產生對側肢體麻木,或有蟻行感,燒灼感等異常感覺。

一般來說,中年以上的人,多開始出現腦動脈硬化,而且常隨著年齡的增長,病情會進一步加重,使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或閉塞,而發生腦梗塞,如果梗塞灶較小,只損害了管理感覺功能的神經組織,則只能造成對側軀體某一部位麻木或半身麻木,若缺血性腦組織進一步擴展,病變動脈閉塞的程度進一步加重,對側面部、軀體麻木中由局部擴展到半身;由短暫性麻木演變為持續性。病損區域擴大並損害了管理運動中樞的腦組織時,便可產生對側肢體無力或癱瘓。因此,中老年人特別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患者,一旦出現肢體麻木,或同時出現面部麻木、舌麻、口唇發麻等感覺異常時,則預示腦血管病的先兆,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到醫院做相應的檢查,如經顱多普勒、腦CT等,並給予有效的治療,改善腦血液供應,以避免腦組織病變的進一步惡化。

138.老年性痴呆有哪些表現?

老年性痴呆起病多較緩慢,一般常難以確定起病的日期。通常最早出現的是性格改變,如有些人平時愛說愛笑,患病後卻一反常態,興趣減少,沉默寡言,獨自呆坐,隱居斗室,不與人交往;有些表現為煩躁易怒,好發牢騷,動則與人吵架,發脾氣;也有的放蕩不羈,揮霍任性,不能剋制。其次,是記憶力減退,最先受累的是近記憶力,記不起剛作過的事、說過的話,有的剛吃過飯,還說未吃過飯,經常遺忘東西,忘記自己許諾的事情;個別人為了彌補記憶缺陷,常出現錯構或虛構;嚴重者理解、判斷、計算等智能全面減退,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日益降低,情感反應幼稚,行為荒誕無稽。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常見語言障礙,口齒不清,言語雜亂無章,最終喪失言語能力;到後期終日卧床不起,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要診斷此病,還應作詳細檢查,其中CT掃描很有幫助。而最可靠的還是活體組織檢查。其病理改變為大腦細胞大量喪失,伴之膠質纖維細胞增生,大腦萎縮,腦室相對擴大。

139.高脂血症與腦血管病有何關係?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高於正常而言。正常人空腹 時血液中含膽固醇3.1-5.7mmol/l,甘油三脂0.56-1.7mmol/l 。 如果血液檢驗數值超過了這一標準限值,即稱為高脂血症。

一般認為血脂增高,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塞的危險因素。

應該怎樣看待這一問題呢?

血脂在血液中既可單獨存在,也可與血中蛋白質結合在一起 成為脂蛋白,高脂血症又稱高脂蛋白血症。

脂蛋白按粒子大小,分為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三種。前兩種脂蛋白粒子小,含膽固醇和甘油三脂較高容易在動脈內膜中浸潤沉積,促使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造成動脈硬化。它的含量越高,動脈硬化的程度越重。相反,高密度脂蛋白粒子大,含膽固醇和甘油三脂較少,能將肝臟外組織中的膽固醇運到肝內,起到清除動脈血管內膽固醇的作用。這樣就能降低血液中脂肪的濃度,不但不引起動脈硬化,反而有保護血管的作用。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是腦梗塞的易發因素。糖尿病和長期吸煙的人,就常有高密度脂蛋白下降的現象。

以上現象提示人們,在飲食方面既不能片面限制高脂肪的攝 入,也不能過食肥甘厚味,要科學合理地安排飲食。

140.高血壓是腦血管病的最危險因素嗎?

據報道,美國高血壓患者腦梗塞的發病率是正常人的2-3倍。 日本是世界上腦血管病發病最高的國家,高血壓病人患腦血管病者是正常人的13.1倍。在我國,有人報道80% 的腦血管病人與高血壓有關,其中86%腦出血及71%的腦血栓形成都有高血壓病史,而沒有癥狀的高血壓,發生腦血管病的機會是正常血壓者的4 倍, 同時,研究中還發現,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升高,對腦血管病的危險性都很大。收縮壓>150mmHg(19.4kpa)者, 發生腦血管病的相對危險性,是收縮壓≤150mmHg者的28.8 倍。而舒張壓 >90mmHg(12.0kpa)者,是舒張壓≤90mmHg者的19倍,這些都充分 說明了,高血壓是腦血管病的首要危險因素。

高血壓加速腦動脈硬化。由於長期的高血壓,可導致小動脈管壁發生病變,管腔變硬,內膜增厚,當腦血管管腔狹窄或閉塞時,可使腦組織缺血、缺氧而發生腦血栓形成。高血壓還可引起細小動脈壁透明樣變性,纖維素樣壞死,進而形成微小動脈瘤,當血壓驟升時,可使這種已經變硬脆弱的血管破裂出血,而發生腦出血。

141.糖尿病患者易發生腦血管病嗎?

糖尿病易引起腦血管病,現已為人們所重視。據統計,約有 10%-30%腦血管病人患有糖尿病。有糖尿病者,患缺血性腦血管病者是一般人的2.8倍。 腦血管病已成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高達12-28%。

為什麼糖尿病和腦血管病關係那麼密切呢?因為糖尿病是一 種以糖代謝紊亂為主要表現的內分泌性疾病。主要是患者的胰島 β細胞分泌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不但可使血糖增高,而且還會使葡萄糖轉化為脂肪。特別是膽固醇增多更為顯著,形成高脂血症,加速了糖尿病人的動脈硬化。

有人報道,糖尿病人動脈硬化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的10倍,並 且發生年齡早,病程進展快。病變主要位於腦動脈、冠狀動脈和下肢動脈。由於動脈硬化,使動脈彈性減弱,動脈內膜粗糙,易造成血小板在動脈壁上附著,所以,容易發生腦血栓形城。

除了上述病理基礎外,糖尿病人的血液流變學異常,紅細胞異常,血小板粘附性聚集性增強,加上多尿引起人體內脫水等,均可造成血液粘度增高使微血管內血流不暢或栓塞。

此外,糖尿病人激素調節功能異常,生長激素增多,使血小板聚集粘附性增強,胰高血糖素增多,纖維蛋白原增加,血液粘度增高,血流緩慢,這些勻易導致腦血栓形成。

總之,糖尿病人是發生腦血管病的主要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治療,以預防腦血管病發生。

142.心臟病患者易發生腦血管病嗎?

有人指出,冠心病患者發生腦梗塞比無冠心病者高5倍。經心電圖證實,右心室肥厚的病人,發生腦梗塞者比無此病者高9倍。此外,風濕性心臟病、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病毒性心肌病、心房纖顫、心力衰竭等心臟病,都能增加腦血管病的發生率。

由心臟病引起腦血管病,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一是心臟自身的病變,或心臟瓣膜、心室壁及心室腔內的栓子,進入血液循環,阻塞了腦部血管造成栓塞;二是由於嚴重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導致心臟輸出量減少,腦灌注不足,腦部缺血,發生腦血栓形成。

據報道,風濕性心臟病是造成腦栓塞的主要原因,約40% -90%,而且容易複發,兩年內複發者佔30%,6年內複發者佔5% 。這是因為心臟贅生物反覆脫落,進入血液循環阻塞了腦部血管引起的。此外,亞急性心內膜炎、病毒性心肌病等,心臟壁上的栓子脫落,隨血液流動,進入大腦,阻塞了較細的腦血管,也容易發生腦栓塞。

心房纖顫病人,腦血管病的危險性也很大。這種病人血液瘀積於心房內,易形成栓子,一旦脫落即造成腦栓塞。而這種病人,由於腦血流量減少,又易發生腦血栓形成。

冠心病引起腦血管病的病因,主要由於冠狀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心臟缺血、心臟輸出量減少,腦部血液相對不足,造成腦缺氧和血液動力學改變,形成腦血栓。

充血性心力衰竟病人發生腦血管病,則是由於心排出量減少, 腦灌注量降低,血液瘀滯,容易血栓形成,而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

總之,心臟病易引起腦血管病不容忽視,應加強原發病的治 療,以預防腦血管病。

143.飲茶可以預防腦血管病嗎?

中醫認為,茶葉具有清心明目、清熱瀉火、消食提神之效。近年來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其中茶多酚、咖啡鹼、茶鹼、維生互C、維生素p、維生素B、 煙酸等含量較高。茶多酚不僅可收斂、凝固細菌蛋白質,起到殺菌消炎的作用,並可促進維生素C的吸收和提高其利用率, 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濃度,增強微血管壁的韌性,從而減少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的發生。飲茶所引起的興奮作用,是咖啡鹼的功效。由於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增強大腦皮質的興奮過程,從而達到振奮精神、消除疲勞、提高勞動效率的目的。茶葉中所含的茶鹼,可以幫助溶解脂肪,有解膩減肥之效,並能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和利尿排鈉的作用,故可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換言之,就是預防了腦血管病的易患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飲茶雖然對身體保健有一定益處,但一般不宜過多飲濃茶,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的人,更不宜飲濃茶,否則,可能會誘發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使病情加重。

144.吸煙易促發腦血管病嗎?

吸煙可增加腦血管病的發病率,目前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確 認。國內有資料表明,煙癮大,吸煙量大,吸煙時間長,其腦血管的發病率是不吸煙的2.5倍。美國報道, 吸煙與不吸煙對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相對係數為2.5倍, 並指出每日吸煙量的持續時間長短,與腦血管病成正比,男和女均是如此。

為什麼吸煙容易患腦血管病呢?煙草中含有一種叫做尼古丁 的物質,對人體有毒害作用,吸煙將尼古丁吸入體內後,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使血管痙攣,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而誘發腦出血。另一方面,由於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可使血中膽固醇增高,細胞間隙增大,脂肪沉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此外,吸煙的煙霧中含有一氧化碳,其濃度可達3%-5%, 經肺吸收到血液里,可與紅細胞的血紅蛋白結合成碳合血紅蛋白。碳合血紅蛋白失去了攜帶氧的能力,這樣會使血中的含氧量大大降低,因而會引起腦血管和腦組織缺氧。腦血管缺氧可使血管彈性降低;腦細胞缺氧,可使腦細胞壞死。還有,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促進紅細胞聚集,白細胞沉積,使血液粘度增高,血流變慢,這樣就容易引起腦血栓。

可見,戒煙也是預防腦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為了健康,為了預防腦血管病,要堅決戒煙。

145.飲酒與腦血管病有何關係?

腦血管病有許多致病因素,過量飲酒是致病因素之一。有資料表明,我國東北地區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全國之首,其原因可能與當地居民嗜酒者較多有關。日本也有報告指出,大量飲酒增加了腦出血的機會,因此有專家將飲酒列為腦血管病第七危險因素。

飲酒為什麼會誘發腦血管病呢?

(1)引起腦動脈粥樣硬化大量飲酒後, 血中酒精濃度半小 時可以達到高峰。酒精不但可以直接刺激血管壁,血管失去彈性,還能刺激肝臟,促進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合成,進而導致動脈硬化。硬化了的腦血管彈性減弱,管腔狹窄,容易形成腦血栓;而腦動脈硬化的病人,過量飲酒後,血壓突然升高,血管破裂,又容易發生腦出血。

(2)引起高血壓 飲酒引起高血壓,可能與酒精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心臟排出量增加,以及引起血管收縮物質釋放增多有關。而高血壓是腦血管病的易發因素。

(3)影響凝血物質和血小板 長期大量飲酒影響肝臟功能, 使肝臟合成蛋白質的功能明顯減退,進而引起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纖維蛋白質溶解活動增加,血小板生成減少,出血時間延長而發生出血性腦血管病。

(4)通過刺激腦血管平滑肌收縮,或改變腦代謝, 而降低腦血流量。

(5) 飲酒後利尿增強(抑制垂體抗利尿素分泌)而致脫水。由於脫水,血液濃縮,有效的血容量和腦血流量減少,血液粘度增加,促發腦血栓形成。

過量飲酒有害。不過,如果身體健康,若適量飲一些低度優質白酒、低濃度的黃酒、啤酒、葡萄酒也是有益的。

146.性格與腦血管病有何關係?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性格。人的性格區別很大,如有的人幹活乾脆利落,有的人幹活則緩慢拖沓;有的人勤勤懇懇,有的人則懶懶散散;有的人沉著穩健,有的人則草率冒失。這些都是每個人性格的具體體現,性格多種多樣,一般可把人的性格分為三個類型:A型、B型和X型。

A型性格者,性情急躁,爭強好勝,求成慾望強烈,辦事時間緊迫,固執,緊張,好爭辯,易衝動。B型性格者,辦事慢條斯理,不慌不忙,胸有成竹,無明顯競爭意識,高興和悲傷反應皆不強烈。X型性格者,是A型和B型的混合體。而眾多資料表明,A型性格的人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的3.5倍,被認為是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A型性格易發生腦血管病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 由於自身具有強烈的求成慾望,自己整日處於緊張的環境中,引起高級神經活動紊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體內腎上腺素及兒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質分泌增多,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而導致腦出血。同時,還可使血糖增高,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增強,又容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而促發腦血管病。刻板固執、性格內向的人,由於整日鬱悶寡歡,少言少語, 又極少活動,也常影響飲食和睡眠,使腦供血不足,長期下去, 機體血流緩慢,易發生腦血栓形成。

可見,性格與腦血管病關係密切,所以,對那些有害於健康的性格,要注意自我調整,培養生活情趣,加強體育鍛煉,使自己的性格適應健康的要求,以預防腦血管病的發生。

147.飲食與腦血管病有何關係?

飲食成分的不同,可影響人的血壓、血脂、血糖以及鈉、鈣等離子的含量,這些都是與腦血管病發病密切相關的因素。

眾所周知,食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糖、脂肪、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它們與腦血管病都有關係。如食物中糖的來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過多地攝入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在體內轉化為甘油三脂,使血脂升高。長期的高血脂,可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所以,飯不可吃得太飽,可適當多吃一些含纖維素較多的新鮮蔬菜和含果膠的水果。

脂肪食物,尤其是動物內臟、雞蛋、魚子、肥肉等,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能使血中的膽固醇、甘油三脂升高,引起動脈硬化。對此也應有所限制,而豆製品、牛奶、淡水魚等,含膽固醇較低,可適當多吃一些。

蛋白質飲食可延緩血管壁彈性減退進程,改善中樞神經系統 對血壓的調節功能,降低血壓,促使鈉離子從尿中排出,從而降低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所以,對蛋白質飲食不必限制。

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如果膳食中含鹽量較高,則易引起高血壓,進而導致腦血管病。據報道,日本北海道地區,人們鹽的攝入量相當大,每天15-20克以上,84%的成人患高血壓,而且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也很高。在我國,對北方有些地區進行人群調查,也有類似情況。因此,在膳食中應注意限制鹽的攝入量,每天宜降低到10克以下,當然最理想的是保持5克右右。 而那些「口重」的人,更應注意加以限制。

總之,要科學合理地安排飲食,以便有效地預防腦血管病的發生。

148.情緒與腦血管病有何關係?

情緒包括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兩種。積極情緒表現為快樂、喜悅、舒暢等,這些好的情緒,可使人精神振奮、消除疲勞,增強抗病能力。而消極情緒則表現為憂慮、悲傷、煩惱、焦急等,若長期下去,可使神經功能失調,內分泌紊亂而發生一系列疾病,腦血管病就是其中的一種。

多年來,許多醫學專家經過反覆研究證實,一切憂愁、憤怒、悲傷、煩惱等不良刺激和精神緊張,可使大腦皮層及丘腦下部興奮,促使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及兒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質分泌增加,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已經硬化的動脈內壓增大,容易在薄弱處發生破裂,而發生腦出血。

臨床實踐還證明,許多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的發病,是由於長期精神過度緊張、焦慮所引起的。而一些經常急躁易怒、逞強好勝及性格孤僻、多疑善感的人,誘發腦血管病者要比一般人高得多,所以我們要注意控制情緒,避免不良刺激和精神過度緊張與疲勞,以預防腦血管病的發生。

149.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現場怎樣急救?

(1)降低顱內壓 降低顱內壓是治療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的 關鍵。目的在於減輕腦水腫,防止腦疝形成。目前最常用的是高滲脫水劑和利尿劑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高滲脫水劑以20%甘露醇為常用。通常以250毫升快速靜滴。藥物輸入後15-30分鐘顱內壓開始下降,2小時後達最低水平,維持4-6小時左右,反跳現象較輕。50%葡萄糖60毫升靜注,6 小時 1次,也有降顱內壓作用。但因葡萄糖參與體內的代謝過程,可為細胞利用,故反跳現象較強,現主要用作兩次輸甘露醇期間的輔助治療。利尿劑以速尿或利尿酸鈉等較常用,特別是伴有心衰時效果較好,副作用是易引起電解質紊亂。腎上腺皮質激素有抗腦水腫的作用。目前多用地塞米松10-40毫克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或20%甘露醇250毫升靜脈滴注。連用3次,可以減少感染等併發症,效果良好。

(2)調整血壓 腦出血的患者多伴有高血壓, 而適當調整血 壓,有利於出血部位血小板聚集而止血。但應該注意的是血壓不易降得太快,否則,若血壓降得太快會使本來已受損而有限的血管調節作用不能發揮;降得太低,會使病灶區的血液供應更趨減少,而使病情惡化。降壓幅度一般應降到比卒中前稍高水平,使收縮壓維持在20kPa-21.2kPa,舒張壓維持13.0kPa左右。對藥物的選擇也應注意。過去多用25%硫酸鎂和利血平等。 近年來又有人推薦,用鈣通道阻滯劑。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藥物在降壓的同時,也會使顱內血管擴張,從而加重顱內壓,甚至誘發腦疝。如心痛定、氯丙嗪等就可引起這種情況。而究竟用哪種降壓藥物好,值得研究。

(3)止血和防止再出血 一般認為止血藥對腦出血無效,但對蛛網膜下腔出血有一定幫助,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對血液流變學的深入研究,人們注意到腦出血急性期有纖溶系統亢進,故主張早期用5-7天為限,常用6-氨基已酸6-12克靜滴,每日1次,或止血芳酸400-600毫克靜滴,每日1次,合併上消化道出血時,加用雲南白藥、甲氰咪呱等藥物。

150.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怎樣治療?

(1)擴管擴溶治療 常用的擴張腦血管藥物有罌粟鹼、碳酸氫鈉、腦益嗪、尼莫地平、環扁桃酯等,可促進側支循環,增加缺血區的血流量。常用的擴溶劑有低分子右旋糖酐,706 代血漿等。

根據病理生理學研究,腦梗塞後可表現局部充血和局部缺血 等不同表現。局部缺血型一般發生在缺血的急性期,如發病3 日內,39%表現局部缺血,該病變部位的血管處於麻痹狀態。 這時使用擴管葯,對病變區的血管不發生反應。而且由於正常部位的血管擴張,使病變區的血液流向正常腦組織,病變區的血流量更少,即所謂盜血綜合征。故認為在腦梗塞的急性期,應用擴管劑非旦無益,反而有害。

對擴管藥物的應用時間,應根據病人入院時的不同情況而定。 如果腦缺血癥狀較輕,無意識障礙及顱內壓增高的表現,CT掃描證實病灶較小,無梗塞後出血,起病後即可應用;而對中重度腦梗塞,入院時有意識障礙明顯者及顱內壓增高表現者,CT顯示腦梗塞面積大,必須先行脫水治療,待病情穩定,癥狀好轉方可應用,一般可掌握在發病2-3周。

(2)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常用藥物有潘生丁和腸溶阿斯匹林。 小板具有粘附、聚集和釋放反應等生理特點,在生理上有助於止血和修復損傷的血管內皮;在病理上可促進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腸溶阿斯匹林和潘生丁,在體內能抑制血小板凝集,故常用於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常用劑量,腸溶阿斯匹林50-100毫克,每日1次;潘生丁25-50毫克,1日3次。

(3)抗凝治療 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急性期, 在無明顯抗凝 治療禁忌者,在嚴密觀察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活動度的條件下,可用肝素12500u加入生理鹽水1000ml中,緩慢靜滴,以20滴/min速度維持24-48小時,以後改用口服新雙香豆素等。但若不具備化驗條件,抗凝劑最好不用。

新型抗凝劑:藻酸雙酯鈉,能使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時間明顯 延長,並能使血粘度降低,血脂降低,延長血小板的聚集時間,改善微循環,可用於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常用劑量50-100mg,1日3次口服.

(4)溶血栓治療 尿激酶可作為激活纖維蛋白溶解酶的藥物, 以達到溶解纖維蛋白的目的。尿激酶每日5000-20000u 靜脈滴注 或頸動脈直接注射。精製蝮蛇抗栓酶具有抗凝、溶栓、抗纖、降低粘度、改善微循環的作用,並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臨床應用廣泛,劑量0.75-1.0μ加生理鹽水250毫升內靜滴,1日1次。 但用前需作皮試,陽性者不可應用。

(5)活血化淤的中藥製劑 復方丹參、川芎嗪等對缺血性腦 血管病均有療效。中藥補陽還五湯加減臨床應用也較多,且較安全。

151.腦出血或腦栓塞未確診前如何急救?

急性腦血管病病因複雜,癥候多變,如果沒有條件作顱CT掃 描,病人或家屬拒絕作腰穿檢查時,一時無法肯定是出血性或是缺血性,應給予「中性」治療,並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1)除了一般處理外,可給予5%-10%葡萄糖或林格氏液,每日1500毫升左右,可使病人保持低顱壓狀態。

(2)若病人有嗜睡和嘔吐時, 要考慮有顱內壓增高的可能, 可給予高滲脫水劑,20%甘露醇250毫升靜滴8小時1次。

(3)保持血壓穩定,血壓較高時可口服降壓藥,不能口服時, 可肌注利血平或25%硫酸鎂。

(4)若臨床癥狀疑似出血性腦血管病時, 可酌情給予止血敏 或止血芳酸,而偏於傾向懷疑缺血性腦血管病時,可給予復方丹參或川芎嗪。

上述「中性」治療,一般只能持續2-3天,一經確診, 應立即轉入出血性或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特殊治療。

152.有人突然發生腦血管病如何救治?

當發現有人發生腦血管病後,不要心慌失措,應儘快請醫生到現場搶救。如無條件時,則應本著就近就醫的原則,將病人送往離發病地點最近的醫院。在運送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掌握正確搬運病人的方法。 不要急於將病人從地上扶 起,最好由2-3人協同,輕輕地將病人抬到擔架或平板車上,頭部略抬高,防止頭部過度扭曲,以減輕腦出血或腦缺血。對於嘔吐的病人,可將頭偏向一側,給病人解開衣領、褲帶以減少對呼吸的阻力。有假牙者取出假牙。口腔內有分泌物時,要及時清除。喉頭有痰液者,可用橡皮管接針管抽吸。如出現舌頭後墜,呼吸鼾聲大,可用手將病人的下頜托起。當病人有抽搐時,可用兩根竹筷纏上軟布塞入上下齒之間,以防舌被咬傷。

(2)轉運前,如有條件時,應先給予必要的治療,可用 20%-甘露醇250毫升或50%葡萄糖100毫升靜脈注射,以防發生腦疝。

(3)轉運途中,病人的頭部要有專人保護。 病人睡的擔架要墊得厚一點,軟一點,盡量減少搖擺、顛簸、震動,以免加重顱內出血及發生腦疝。救護車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時,車速不宜太快。

(4)由醫務人員護送時,要隨身攜帶急救藥物。 並應嚴密觀察病人的神志、呼吸、脈搏、血壓、面色和瞳孔的變化。如有異常時,應給予相應的處理。病人到醫院後,護送者應向接診醫生介紹病情及入院前的用藥情況,以便及時地進一步搶救。

153.經常一過性腦缺血如何治療?

據報道,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約有1/2-3/4 患者在3年內發展 為腦梗塞,經過治療可使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終止發作,或發作減少者佔79.6%,不治療自動停止發作者僅佔20.38%。因此, 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應當進行積極治療,降低血液粘稠度,調整血液的高凝狀態,控制維持血壓在正常範圍內,終止和減少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預防或推遲腦梗塞的發生。

(1)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釋放,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此類藥物安全簡便,易被患者接受。常用腸溶阿斯匹林50-100毫克,每日1次;潘生丁50-100毫克, 1日3 次。

(2)擴溶治療 低分子右旋糖酐及706代血漿具有擴溶、改善 微循環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 代血 漿500毫升靜滴,每日1次,14天為1療程。

(3)抗凝治療 若患者發作頻繁,用其他藥物療效不佳, 又無出血疾患禁忌者,可抗凝治療。常用藥物肝素、雙香豆素等。但在應用期間,要注意出血併發症。

藻酸雙脂鈉是一種新型類肝素類藥物,能使纖維蛋白原降低, 使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有抗凝,溶栓, 降脂降粘的作用。口服 50-100毫克,1日3次;靜滴2-4毫克加10%葡萄糖500毫升20- 30 滴/分,10天為1療程,可連用2-3個療程。

(4)擴血管治療 可選用培他定、腦益嗪、西比靈、喜得鎮、卡蘭片、都可喜、環扁桃酯等。常用劑量:培他定10毫克,每日3次;腦益嗪25毫克,每日3次;西比靈6毫克,每日兩次; 喜得鎮3毫克,每日3次;卡蘭片5毫克,1日3次,口服。

(5)中藥治療 銀杏葉(銀可絡)、步長腦心通、 維腦路通、脈絡寧、燈盞花素等,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粘度,對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有一定作用。

154.常用的擴張血管藥物有哪些?

(1)鹽酸罌粟鹼 對平滑肌有舒張作用, 尤其是對腦血管有 直接擴張作用。亦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腦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血氧供應。常用量30-60毫克,每日3 次口服, 或 60-90毫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內靜脈滴注,每日1次,7-10 天為1療程。

(2)環扁桃酯(抗栓丸) 作用類似罌粟鹼, 能鬆弛血管平滑肌,擴張腦、腎、冠狀動脈和四肢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其作用較溫和、持久。常用量100-200毫克,每日3次,口服。

(3)煙酸 具有擴張腦血管,增加血流量, 促進神經細胞代謝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常用量50-100毫克,1日3 次口服,或200-300毫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內靜脈滴注,每日1次,7- 10 天為1療程。

(4)鈣通道阻滯劑 如腦益嗪、氟桂嗪、尼莫地平等, 能作用於細胞膜上的鈣通道,阻止鈣離子進入細胞內,解除血管平滑肌痙攣而起到擴張血管作用。並可選擇性地作用於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部微循環。常用量:腦益嗪25-50毫克,每日3次口服;氟桂嗪8-12毫克,每晚服1次;尼莫地平20-40毫克,每日3次,口服。

(5)培他定 有較強的擴張腦血管, 尤其對椎基底動脈系統 擴張作用更強。常用理4-8毫克,每日3次,口服。

(6)碳酸氫鈉 可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增高, 造成代謝性 鹼血症而使血管擴張,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缺血,常用量5%碳酸氫鈉250毫升靜脈滴注,每日1次,7-10天為1療程。

(7)卡蘭片 可使血管平滑肌松馳,增加腦血流量, 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常用量5毫克,每日3次,口服。

(8)維腦路通 具有抑制血小板和紅細胞聚集, 降低毛細血 管通透性脆性,改善腦循環等作用。常用量200-300毫克,每日3次,口服,或400-600毫克加入5-10%葡萄糖500 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天為一療程。

155.哪些藥物可引起腦血管病?

腦血管病可有諸多因素引起,最常見的除有高血壓、心臟病、 動脈硬化及氣候異常外,目前,還發現一些藥物,如降壓藥、鎮 靜劑、利尿劑等,也是誘發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1)降壓藥 腦組織的血流量主要是靠血壓來維持, 若使 用作用較強的降壓藥或服用降壓藥劑量過大,致使血壓驟然大幅 度下降,從而影響了大腦血液供應,腦部血流緩慢,促使腦血栓形成。睡前更應忌服大劑量降壓藥。人在入睡後機體大部分處於休息狀態,新陳代謝減慢,血壓也相對降低,若再服用大量降壓藥,勢必會使血壓更低,心、腦、腎等器官供血減少,血流緩慢,血粘度增加,易發生腦血管病。

(2)鎮靜葯 一些作用較強的鎮靜葯,如氯丙嗪、水合氯醛、硫酸鎂等,也可使血壓在短期內急劇下降,使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導致腦血栓形成。

(3)止血藥 一般中老年多伴有血管硬化,血脂偏高, 血粘滯性增加。若使用大劑量止血藥,如安絡血、止血芳酸等可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使血液緩慢,促使腦血栓形成。

(4)利尿葯 中老年人應用利尿葯,如速尿、雙氫克尿塞等,由於大量利尿,失水過多,血液濃縮,粘滯性增加,也易形成腦血栓;發燒時過量使用阿斯匹林、復方氨基比林等發汗退熱劑,均可致大量出汗,乃至失水過多

而發生腦血管病。

(5)避孕藥 據報道, 一些避孕藥能增加血液的凝固性。口服避孕藥者腦血管病的發病率高於對照組5-8倍,其服藥到發病的時間最短者數天,長者5年,故在服用避孕藥的過程中, 應經常進行血壓和血液流變學檢查,發現異常者應停葯,對有腦血栓形成傾向者,則應停用避孕藥。

(6)抗心律失常葯 用劑量過大或靜滴速度過快,可使血壓下降,傳導阻滯,心動過緩,促使腦血栓形成。

可見,藥物引起的腦血管病不可忽視,而老年人在使用上述藥物時,更應慎重。一般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切忌血壓驟降,強烈鎮靜,大量利尿,發汗過度,以及過量使用止血劑,以預防藥物引起腦血管病。

156.腦血管病如何預防?

腦血管病發病較急,病情兇險,一經發病重則常死於傾刻, 輕者經搶救雖可脫險,但常遺留口眼歪斜、言語不利及肢體癱瘓等後遺症,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因此,預防腦血管病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那麼,如何預防腦血管病呢?

1.首先要注意控制情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因為不良刺激及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可使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導致腦血管破裂而發病。

2.要注意節制飲食,做到有規律、有限度、有範圍。祖國醫學認為,飲食氣辛而辣者,可助火散氣;氣重而甘者多助濕生痰,進而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誘發腦血管病。故應注意節制飲食,做到定時定量,不要吃得太飽和過咸,少吃肥肉、辣椒、生蔥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之品,多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

3.生活有節律,勞逸應適度,因為過勞則傷氣,過逸形肥而臟弱,均易發生腦血管病。從事腦力勞動及進入中老年之後,要注意勞逸結合,可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古云:「平人以勞為福,以逸為禍也」。「節飲食,慎起居,實為卻病之良方也。」

4.要注意節制性生活,保腎精。房事過度可致腎水虧虛,肝木失養,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而發生腦血管病。

5.要保持大便通暢。大便秘結,排便時用力過猛,可使血壓突然升高,而發生腦血管病。因此,血壓偏高或有腦血管病先兆的中老年人,應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大便秘結。

157.高血壓病人為何睡前應慎服降壓藥?

有些高血壓病人習慣睡前服用降壓藥,以為服藥後血壓下降, 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覺。殊不知,睡前服用降壓藥是不科學的,容易使腦血管病加重,並可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由於人體在「生物鐘」的作用下,血壓24小時內波動很大。人在入睡後機體大部分處於休息狀態,新陳代謝減慢,血壓也相應降低,至睡後兩小時即降至20%左右。 如果病人在睡前服用降壓藥,兩小時後也正是藥物的高效期,這可導致血壓大幅度下降,血流緩慢,腦組織供血不足,血液中的某些凝血物質,如血小板、纖維蛋白原等,也極易粘附在血管內膜上,聚積成凝塊。特別是老年人有動脈粥樣硬化時,血管內膜粗糙,則更易形成栓子阻塞腦血管而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而且血壓大幅度下降,也常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因此,腦血管病人伴有高血壓時。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服用降壓藥,除已知血壓過高外,應避免睡前服降壓藥,可將每天的末次服藥,安排在睡前3-4小時。

158.腦血管病患者為何禁忌血壓驟降?

腦血管病人血壓較高時,需降壓治療。但決不可驟降血壓,這是因為,人體的動脈血壓是血液流向各組織器官的動力,對保障各組織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意義。若血壓驟降,全身各組織器官的供血量都將不足,尤其是腦、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可因缺血缺氧而發生機能障礙,甚至造成嚴重後果。一般而言,收縮壓只能降1/4-1/5,舒張壓降至13.3-14.3kpa 或恢復到發病前的水平即可。舒張壓較低,脈壓差過大者,不宜用降壓藥。

高血壓性腦出血在用降壓治療時,應隨時注意血壓的變化,並密切注意病人的心功能,可常規定時作心電圖檢查,以防止由於心肌梗塞而引起心源性休克。血壓過低或伴有心律失常,也應及時處理。

159.腦血管病人為何不能突然停服降壓藥?

腦血管病人伴有高血壓者不乏其人,服用降壓藥物也是常有 的事。但有一點應特別注意的是不要突然停葯,這是因為長期服用降壓藥的患者,如果突然減量或停葯,可使血壓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應,稱為降壓停葯綜合征。主要表現:血壓突然急驟升高、頭暈、頭痛、乏力、出汗等;有的因血壓突然升高並發心腦血管痙攣,導致心肌梗塞、腦出血而危及生命。其發病機制:多數學者認為,這是由於部分降壓藥長期服用,可使機體產生耐藥性和依賴性,突然停葯可出現超射現象,血壓反跳升高所致。

160.常用腦代謝活化藥物有哪些?

腦血管病人在恢復期,除應進行必要的理療和功能鍛煉外,配合應用腦代謝活化藥物,以提高腦細胞對氧和葡萄糖的利用,改善和減輕腦組織由於缺血缺氧所造成的神經功能障礙,促進腦功能恢復有一定的作用。臨床上常用的腦代謝活化劑有以下幾種:

1.ATP(三磷酸腺苷) 是一種高能化合物,分解後可釋放能量供給機體,並能增加腦血流量,促進蛋白質合成。使受損而未死亡的神經細胞功能恢復。常用量20-40毫克,每日3次口服,20毫克肌注,每日1-2次;40-60毫克加入10%葡萄糖500毫升靜脈點滴。

2.胞二磷膽鹼 為核苷酸中間代謝產物,能促進卵磷脂的生 物合成,對抗磷脂酶A,消除遊離的脂肪酸,並具有增強腦細胞代謝和調節神經功能的作用。常用量0.5-1.0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內靜脈滴注,每日1次,或每次0.25克,肌注,每日1-2次。

3.腦復康 能增進大腦磷質的代謝和ATP轉換,刺激大腦核 糖核酸和蛋白質合成,增強腦皮質對缺氧的耐受能力,降低腦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量。常用量每次0.8-1.6克,每日3次口服。

4.腦復新 是維生素B6衍生物,能促進腦內葡萄糖及氨基酸 的代謝,調整流量。常用量0.1-0.2克,每日3次,口服。

5.喜得鎮 是一種腦代謝增強劑,具有增強腦神經細胞新陳 代謝,補償神經介質的不足和改善腦循環的作用。常用量1-2 毫 克,每日3次,3個月為1療程。

6.都可喜 具有增強肺泡與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提高腦組 織供氧,對抗腦組織缺氧,改善腦循環和腦功能的作用。常用量,每次1片,每日早晚各1次,療程不限。該葯作用緩慢,服藥1 個 月後癥狀多能明顯改善。

7.腦活素 是一種氨基酸混合物,其作用能改善腦內神經介 質的活性,增加腦對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腦細胞的缺氧狀態,促進腦細胞功能的恢復。常用量每次10-30毫升,加入生理鹽水250毫升內,緩慢靜滴,每日1次,10-20天為1療程。

8.細胞色素C 是存在於動物組織內的色素蛋白體。屬於鐵 一卟吩酚系。是應用已久的腦代謝活化劑。在缺氧時,由於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它能進入細胞,直接參加線粒體內呼吸鏈,起電子傳遞作用,加強細胞呼吸。並能增加腦對氧的利用率和葡萄糖消耗量,從而改善因腦血流障礙所引起的意識障礙,並可促進偏癱癥狀恢復,常用量15-30毫克加入25%葡萄糖20毫升靜注,或加入10%葡萄糖250ml靜脈點滴,每日1-2次。

9.輔酶A 是乙醯化反應的輔酶,對糖、脂肪及蛋白質三大供能要素的代謝起重要作用,常用量100單位,肌注或靜滴均可。

161.鈣拮抗劑治療腦血管病有何好處?

1.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充量 鈣離子拮抗劑能阻滯鈣離子 跨膜內流,從而可消除或緩解平滑肌收縮,腦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實驗證明鈣離子拮抗劑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等,能選擇性地擴張腦血管,增加梗塞區局部的血流量,限制缺血後腦細胞內鈣濃度,故用於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有較好療效。

2.保護腦細胞 腦缺血時鈣離子進入細胞內是細胞中毒死亡 的最後共同途徑,如能及時應用鈣離子拮抗劑,阻止鈣離子內流, 便可減少神經元中毒死亡,減輕腦損害。另外,鈣離子拮抗劑還能阻斷自由基引起的細胞坡壞,從而起到保護腦細胞的作用。

3.維持紅細胞變形能力 當缺血缺氧時,大量的鈣離子進入 紅細胞後,使紅細胞膜失去柔韌性,變形能力下降,使微循環阻力增加,血粘度升高。鈣離子拮抗劑能阻止鈣離子異常的跨膜內流入紅細胞,而維持紅細胞的變形能力,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環。

4.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 鈣離子拮抗劑能抑制ADT花生四烯 酸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從而起到降粘和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有效地控制血壓,可明顯的降低腦血管病的發病率。而降壓藥物,鈣離子拮抗劑,有擴張腦血管,保護腦細胞,維持紅細胞變形能力等作用,具有良好降壓效果,可根據病情選用。常用藥物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硝苯地平等。

162.腦血管病人發生尿瀦留怎麼辦?

小便解不出來,叫做尿瀦留。尿瀦留可有許多原因引起,而腦血管病引起的尿瀦留常見原因有兩個:一是病變波及了排尿的高級中樞旁中央小葉,影響了排尿功能所致。二是不習慣在床上排尿,扶下床後便可自行排尿。

治療尿瀦留可採用以下方法:

1.熱敷療法 用熱水袋或將食鹽炒熱用布外包(以免燙傷), 放置於膀胱區熱敷,可取得較好療效。

2.按摩療法 若熱敷無效時,可用手放在膀胱區,隨著病人的呼吸由淺入深徐徐按摩,按摩的深度以病人能忍受為度。切忌用力過猛,以免引起過度充盈的膀胱破裂。

3.針灸療法 針刺關元、水分、三陰交、陰陵泉等穴,每次2-3個穴,強刺激,或艾灸以上穴位。

4.穴位封閉療法 按上述穴位,每次選2個,用維生素B1或新斯的明注射液,每穴0.2-0.5毫升。

5.導尿療法 經上述治療無效時,可在嚴密消毒的情況下,導尿治療,留置導尿管,每周更換1次。在保留導尿管期間,用生理鹽水500毫升加慶大黴素40Wu沖洗膀胱,每日1次。

163.腦血管1病人出現便秘怎麼辦?

腦血管病人由於長期卧床不起,不能活動,進食量少,特別是吃含纖維素的食物較少,容易發生便秘。便秘雖然不算急症,但也常給病人帶來痛苦,或因用力排便,導致血壓驟升,誘發再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也應積極治療。

對輕症便秘者,可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多吃一些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或讓病人每天喝少量蜂蜜,同時按摩病人腹部。經上述冶療後一般便秘便會解除。必要時可給予藥物幫助排便。常用開塞露1-2枚,剪開口後直接擠入肛門內; 或將肥皂剪成長條狀,用溫水稍加浸泡,從肛門塞入,盡量保留,直至便意急迫為止。並可口服石蠟油30毫升。或用果導片2-3片口服。 中藥番瀉葉10-30克沖水代茶飲,或用麻仁潤腸丸及針灸治療, 對便秘有良好療效,可試用。

164.高壓氧可以治療腦血管病嗎?

在高壓下吸氧稱為高血氧療法。要完成這種治療,必須有一個密閉的裝置,這種裝置叫做高壓氧艙。病人就是在裝滿了氧氣,而且加了壓的高壓氧艙里進行治療,每次1小時,10次為1療程。這種療法可以治療很多疾病,而對腦血管病效果也較好。

高壓氧為什麼能治療腦血管病呢?這是因為不論出血性腦血 管病或缺血性腦血管病,均以腦循環和腦代謝障礙以及腦缺血缺 氧為基本病理基礎,而採用高壓氧療法:1.可提高血氧分壓,改善和糾正缺氧性腦組織損害。2.能增加腦組織、腦脊液的氧分壓,使出血灶或梗塞區周圍缺氧區供氧增加。同時,還能使正常腦組織血管收縮,出現反盜血,從而使缺血部位的血流量增加。3.能降低顱內壓,改善機體生命活動和醒覺狀態,有助於意識障礙的恢復。4.對急性缺血腦組織的PGL2和TXA2有明顯影響,使前列腺素明顯升高,血栓烷素降低,並能提高受損腦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使腦線粒體中H-ATP酶活性增加。

所以,高壓氧對腦血管病引起的意識障礙以及運動、語言功能的恢復有良好療效。但目前認為,高壓氧治療腦血管病是一種輔助方法。

165.治療腦梗塞的中成藥有哪些?

目前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中成藥很多,在防治腦梗塞中發 揮了一定作用,下面列舉幾種葯可供參考。

1.燈盞花注射液 用燈盞花單味草藥製成具有消炎止痛,活 血化瘀功效,對腦血栓形成及冠心病有一定作用。本葯能擴張腦血管、冠狀血管、外周血管、使血流增加,減輕心臟負荷,同時增加機體耐缺氧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曾有人報道240 例腦卒中(其中缺血性206例)治療一月, 病程在一年以內者顯效率達70%,效果明顯。用法為每次10-20mg稀釋靜滴。

2.脈絡寧注射液 由牛膝、玄參等組成,具有擴張血管,提高纖溶活性,改善血液高凝狀態。用於腦血栓形成、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靜脈血栓形成,據報道上述疾病的總有效率為88%、97%、100%,用法為每日10-20ml稀釋後靜滴,10-14天一療程。

3.夏天無注射液 本葯能擴張冠狀動脈和腦動脈,有持久的 降壓和明顯鎮痛作用。並有類似「士的寧」樣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尤具能興奮脊髓的反射機能。臨床報道用於腦血管偏癱有較好療效。對於高血壓病,頭痛,坐骨神經痛也有效。用法每次2 -4ml,肌注,每日1次,亦可口服片劑每次4-6片,一日三次。

4.金納多注射液 是一種銀杏葉提取液,能明顯擴張冠脈血 管、腦血管及周身末梢循環,有降血脂血粘、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對腦血栓的恢復及記憶力的增強、防治腦萎縮,都有比較理想的療效。常用劑量10-30ml加生理鹽水250ml稀釋後靜滴。也可片劑銀可絡口服。

5.醒腦再造丸 由黃芪、三七、紅花、人蔘、菖蒲、全蠍、天麻、珍珠等組成。本葯能擴張腦血管,改善腦血液循環,溶栓作用。臨床用於神志不清,半身癱瘓的腦血栓形成恢復期及後遺症期。報道100例腦血栓形成,服70-100丸後療效顯著, 表現頭痛、頭暈、迷糊癥狀減輕或消失,肌力明顯改善, 總有效率為94%。用法,每次1丸,每日兩次,25日為1療程。

6.人蔘再造丸 由人蔘、烏蛇、肉桂、當歸、穿山甲、牛黃、丁香、血竭等組成,功能祛風化痰、活血通絡。用於中風偏癱,手足麻木,對出血性、缺血性中風、冠心病均有效,每次8 克,每日2-3次。

7.中風回春片 由丹參、忍冬藤、金錢草、紅花、地龍、白花蛇等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鎮驚,舒筋通絡功能。用於中風偏癱。陰虛陽亢者療效較好。有報道129例中風患者, 總有效率為94%。用法,每次5-6片,每日三次,一月為一療程。

8.其他 腦塞通、清眩治癱丸(活血降壓,化痰熄風)、通絡活血丸(尤適用於頭痛,睡眠障礙,記憶力下降者)、化痰通腑飲(適用於偏癱兼便秘者)、腦血栓丸均可應用。

166.魚油可以預防腦血栓嗎?

1.抗動脈粥樣硬化,研究發現用膽固醇飼料餵豬以誘發動脈 硬化,飼料中加入魚油,豬的冠狀動脈硬化明顯減輕,未加魚油的動物冠狀動脈明顯狹窄。

2.降血脂,臨床研究發現應用MaxEAA(天然魚油濃縮劑)能使血漿甘油三脂、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

3.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魚油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功 能,延長凝血時間,使血小板減少及對腎上腺素敏感性降低,具有抗血栓作用,並能增加紅細胞變形性,降低血漿粘度。

4.降血壓,較大劑量的MaxEPA對正常人和高血壓病患者的收 縮壓和舒張壓均有降低作用,而以收縮壓降低更明顯。魚油以上四方面作用有可能使其成為缺血性心腦血管病防治的理想藥物。

目前已有魚油製劑供應臨床,如多烯康膠丸。

167.針刺可治療腦血管病嗎?

針刺療法是祖國醫學治療腦血管病的傳統療法之一。它主要 是根據中醫經絡學說,按照辯證施治的原則,選擇適當的穴位,運用一定的手法,達到疏通經脈,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目的。經過大量的現代科學研究證實,該療法是治療腦血管病,特別是後遺症的有效方法,其作用機理:

1.改善腦血流,增加腦供血。研究發現針刺療法能降低全血粘度及血漿粘度,加快紅細胞電泳時間,降低紅細胞壓積及血小板聚集率,從而有助於改善腦血流,增加血氧和葡萄糖供給,減輕腦組織受損程度。

2.改善腦電活動。提高大腦皮層細胞的基本電活動,改善大腦半球的抑制狀態,對大腦功能恢復有促進作用。

3.降低血脂。通過對腦梗塞病人針刺治療前後觀察,發現針刺有降低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並能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

4.改善微循環,有助於癱瘓肢體功能恢復。

5.針刺能增加肌肉收縮功能,提高肌電幅度。

6.能改變體內神經介質分泌及酶系統活動,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對物質的合成和處理能力。

7.CT掃描檢查證明,針刺能促進腦血腫吸收和腦水腫消退。

168.哪些中藥可以降血脂?

臨床研究證明,許多中藥都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如草決明、 澤瀉、何首烏、蒲黃、山楂、大黃、紅花、銀杏葉、虎杖、月見草、茵陳、麥芽等。

1.草決明 又叫決明子,是一種味甘苦微寒的中藥,主要含有植物固醇及蒽醌類物質,具有抑制血清膽固醇升高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作用,降血脂效果顯著。臨床上常用草決明50克,加水適量,煎後分2次服用。連服1月,可使膽固醇逐漸降至正常水平。

2.何首烏 氣味苦寒,含有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蘆薈大黃素等蒽醌類物質,能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膽固醇吸收,加快膽固醇排泄,從而起到降低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臨床常用何首烏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連用1-3個月,有效率可達89%。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通便瀉下等功效, 尤其適用於老年高血脂症兼有肝腎陰虛、大便秘結的病人。

3.澤瀉 味甘淡性寒,含有三萜類化合物,能影響脂肪分解, 使合成膽固醇的原料減少,從而具有降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脂肪肝的功效。常用澤瀉降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3 個月為1療程。

4.蒲黃 性味甘平,含有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能抑制腸道吸收外源性膽固醇,從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只有生蒲黃有作用,蒲黃漬及殘渣無此藥效。臨床上所用片劑或沖劑,每日量相當於生蒲黃30克,1-2月為1療程,有顯著的降膽固醇作用。

5.山楂 性味酸甘微溫,含山楂酸、酒石酸、檸檬酸等類物質。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增加胃液消化酶等作用。臨床上常用山楂片,每次2-3片,每日3次,1個月為1療程。也可用山楂果50克,加水煎,代茶飲。

6.大黃 味苦性寒,含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甲醚等蒽醌衍生物。具有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等作用。臨床治療高脂血症病人,口服大黃粉每次0.25克,每日4次,1個月為1 療程,降低膽固醇有效率84%,甘油三脂也有一定程度下降。 生大黃有攻積通便,活血化瘀作用。所以,尤適用於偏實證及大便乾結的高血脂病人。

7.紅花 味辛而性溫,含有紅花甙、紅花油,紅花黃色素、亞油酸等,其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以及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臨床上常用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口服,連續4-5個月,降膽固醇有效率為72%。

8.銀杏葉 含莽草酸、白果雙黃酮、異白果雙黃酮、甾醇等成分。實驗研究和臨床證明,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對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單用或配川芎、紅花。如銀川紅片,用量每日5-10克。

 


推薦閱讀:

古代刑法最讓人害怕的是哪一種?
能套路自己的女朋友的話有哪些?
為什麼有些人談了很多年的戀愛,最終還是沒能步入婚姻殿堂?
周易問答
幽冥問答錄(完整)

TAG:疾病 | 血管 | 腦血管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