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法律職業教育 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

改革法律職業教育  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

何如一  賀志明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131)

   

[內容摘要]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司法改革的全面推進和不斷深化,必將對法學教育產生直接的影響並提出更高的要求。法學教育必須適應司法改革和法律職業的發展需要,改革現行不合理的教育體系,構建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需要的法學教育體制和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

 [關鍵詞]改革;職業教育;法學教育;應用型;法律人才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特別是WT0的加入,必將促使我國進一步從法制走向法治。司法改革的全面推進和不斷深化,必將對法學教育產生直接的影響並提出更高的要求。法學教育必須適應司法改革和法律職業的發展需要,改革現行不合理的教育體系,構建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需要的法學教育體制和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努力為各類司法機關和經濟行政管理部門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法律人才。

一、應用型法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大批高素質的應用型法律人才。如何及時對法學教育進行改革以適應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的要求,成了法學教育界和實務界共同關心的話題。   

法律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是根據應用型法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特點,制定符合應用型法律人才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形成科學的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模式,使法學教育真正承擔起適應社會需要的法律人才的重任。應用型法律人才同屬於法律職業共同體,他們具有共同的知識背景,共同的思維方式、共同的話語環境,甚至共同的符號特徵,因此他們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具有共同性。

1.有共同的業務特徵和知識理論。都是從事與法律有關的職業,需要掌握法律專業知識和從事法律實務工作所需要的其它專業知識。法律應用型人才首先是法律專業人才,現代法律人才應是複合型的法律人才,他們必須能夠綜合運用法律、經濟、管理、科技知識,獨立從事法律實務工作。應用性法律人才應是寬口徑、外向型的法律人才,他們應當掌握外語、計算機知識,具備現代人才一般性的知識要求。

2.運用法律分析和解決法律糾紛、法律問題的能力。需要受過專門的法律訓練,掌握應用法律的技術。這種技術不同於大眾技術和其它職業技術,非經法律教育和法律實踐經驗的長期訓練,是無法掌握的。這些技術包括法律解釋技術、法律推理技術、法律程序技術、證據運用技術、法庭辯論技術、法律文書製作技術等。

3.共同的法律職業素質。職業素質包括職業思維、職業語言、職業信仰和職業道德。法律職業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法律職業思維特徵具有特殊性,法律職業信仰是對法治的精神追求,法律職業倫理由法律活動的特性決定,比如法官在程序中不得對當事人有同情心,不得對犯罪嫌疑人表現出亢奮的情緒,又如律師明知委託人罪惡重大卻不得因此拒絕接受委託,律師不得就自己所了解的被告人的罪行向法庭提供,等等。因此法律職業語言的統一、法律思維的統一、法律知識的統一、法律技術的統一、法律信仰的統一以及法律職業道德的統一是法律職業的統一標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這些法律從業人員,不僅需要職業知識,更需要職業技能;不僅需要職業語言,更需要職業思維;而且,職業道德和職業信仰更是必不可少的。法學教育必須根據應用性法律人才的職業特徵要求進行改革。

 

二、構建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培養途徑在內的科學合理的法學教學模式的設計和選擇。因此,應重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培養模式的改革人手,構造適應21世紀法律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模式。

1.法學教學內容的改革是改革培養模式的關鍵。首先要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課程設置體系,培養出知識面廣、法學基礎紮實、素質高、能力強的人才;第二,要在法學教學的過程中全面落實教學實踐環節,使學生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切實有效的提高;第三,課程設置結構上要體現課程體系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外延上要加強專業課、選修課和任選課的比例,賦予學生根據個性發展、興趣及社會需要自由選課的權利;在課程內涵上應體現反映適應知識經濟挑戰及有助於培養具有現代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律思維方式人才的課程;第四,法律與其它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的密切聯繫決定了法律人才應具有廣博的社會知識和人文基礎。法學課程的設置應體現對法律人才人文素質的培養,可通過選修課形式開設政治學、經濟學、哲學、歷史等和社會科學相關的課程來達到這一目標。  

2,採用與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應該在教學思路上進行改革,採用與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法律人才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形成一整套有利於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法律人才的法學實踐教學方法體系;在法學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堅持多元化原則,根據理論學科和應用學科的不同,實體法和程序法的不同,選擇適合本學科性質和特點的方法,不僅包括案例教學法、模擬法庭教學法、診所教學法,也包括那些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各種教學方法,如小組討論、班級討論、布置作業、學生自學、練習法,多媒體輔助教學、遠程教學法等等。理論法學可採用講授法。案例教學應廣泛採用,還應輔之以一定量的課堂討論。對於訴訟法課程的教學可以採取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講解程序法基本知識,另一方面安排學生到公、檢、法、司等單位實際觀摩,接觸司法實際,增強對這些程序法的感性認識,使其所學的理論與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培養鍛煉學生依照程序法處理具體法律實務的能力,為將來的法律職業生涯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可以採用師傅帶徒弟式的實習法,給學生安排實踐性學習時間,到公、檢、法、司、法律服務部門以及相應的經濟、社會管理部門,輪流學習。總之,必須摒棄以傳統的灌輸式方法為主的法學教學方法,把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所有的教學方法中,案例教學法、模擬法庭教學法、診所教學法是經常採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中應根據情況加以採用。

3.改革培養途徑,建立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學校和行業單位應派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律師教員,共同制定教學、科研和實習計劃。通過產學研合作教育,學生的科研能力、實際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提高。必須依託行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同時應儘快推行診所教學方法,通過法律援助中心,為弱者提供法律幫助。診所法律教育可以使學生廣泛地參與法律實踐,在實踐中可以較多地與司法界接觸、需要司法部門的合作與支持。所以法學教育的校所合作、校企合作很重要,行業的支持更是必不可少。司法界以法律職業化教育為己任,加強與法學院的聯繫和合作,並積極地向學生傳授司法實務經驗及其基本技能。

當代中國法學教育正在醞釀著一次巨變,改革法學教育,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的法律人才,是社會生活與法治現代化的時代要求。展望未來,我國法學教育應當以培養法官、檢察官、律師等高層次高素質的複合型、應用型、專家型法律職業人才為培養目標,加強法學素質教育,重視法學教育質量,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輸送合格的法律人才。

作者簡介

何如一(1961--),男,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教授,中國職教學會德育研究會理事,研究方向:法律職業教育;

賀志明(1963--),男,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教授,省高職德育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研究方向:法學教育。

 


推薦閱讀:

票選優秀教師是否應該被叫停?
青鹿觀察室 | 3月教育行業投融資表現搶眼,我們理出了這8大看點
教育部稱教師整體隊伍是好的,你怎麼看?
育嬰師和月嫂哪個技術含量高?
怎麼學會大神們(彭小六、戰隼)的知識管理?

TAG:教育 | 法律 | 職業 | 改革 | 人才 | 法律人 | 職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