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香 ︳醫生該如何指導糖尿病患者吃出健康

又到一年端午節,粽子飄香,引人垂涎。

每每此時,身邊的糖尿病患者總會問:「醫生,我能不能吃粽子?應該怎麼吃?吃了會影響血糖嗎?」。面對患者一連串的提問,咱們能不能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呢?

粽子,到底能不能吃? 

有些醫生或者科普文章告訴糖尿病患者,血糖必須控制在一定水平,比如空腹血糖 ≤ 7 mmol/L、糖化血紅蛋白 ≤ 7.5% 時,才能吃粽子。其實這樣一來,有些過度剝奪糖友品嘗美味的權利。

先來看看《2012 中國 1 型糖尿病診治指南》列出的食物交換份表——25 g 大米,25 g 糯米和 25 g 大黃米含有的熱量相當,均為 90kcal,屬於一份谷薯類食物交換份。糯米和大黃米是粽子的主要組成食材,所以粽子可以和大米一樣看作主食類食品。

這裡還要引入一個大家熟悉的概念——食物血糖指數(GI)。作為評價碳水化合物的一個生理學參數,GI 用來衡量食物引起餐後血糖反應程度高低。GI 因食物成分、烹飪方法不同而不同。研究表明,低 GI 的食物使得葡萄糖吸收速度減慢,餐後血糖高峰值和胰島素水平降低,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率增加,從而改善血糖控制。長期的高 GI 飲食,可增加胰島素抵抗及胰島素需要量,久而久之使胰島β細胞耗竭、功能喪失,加重病情。

一般認為,GI<55 為低 GI, 55~75 為中等 GI,>75 為高 GI。《2012 中國 1 型糖尿病診治指南》告訴我們,糯米飯的 GI 值為 87.0,大米飯的 GI 值為 83.2,二者相差無幾。

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點沒有包陷兒的「裸粽」(如果是自家包的粽子可以放少許瘦豬肉、冬筍等)。前提是沒有嚴重的糖尿病性胃腸功能紊亂或其它胃腸疾病,消化功能尚可。對於市售的肉粽、豆沙棕、棗泥粽、蛋黃粽等,總熱量和 GI 值均明顯提高,容易引起血糖波動,不適合糖尿病患者。

如果能吃粽子,該如何吃才對路?

首先,食用粽子的時間應安排在餐時或餐與餐之間,粽子不能完全替代主食,只可淺嘗輒止。一隻市售的「裸粽」重約 120 g,熱量約 200kcal,根據食物交換份,與 55 g 生大米的熱量相當。所以吃一隻這樣的粽子,需要減少 55 g 生大米煮熟的米飯。

那麼,有沒有辦法盡量把食用粽子後的血糖控制在最低呢?這裡又要引入一個混合膳食 GI 的概念。它是指由多種單個食物混合後的膳食 GI。如果以為膳食 GI 就是各個食物 GI 值簡單相加得到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單個食物的 GI 值並非一成不變,在烹飪方式、食物搭配比例、營養素交互作用等條件下會發生變化。

在混合膳食中,除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也影響 GI 值。膳食纖維 GI 較低,與碳水化合物一起攝入,可延緩食物吸收,改善高胰島素血症,減少餐後血糖水平的波動。豆類、富含纖維的穀物類、水果、蔬菜和全麥食物均為 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所以在食用美味的粽子時,可注意搭配一些涼拌或做湯的蔬菜(最好不放油),如涼拌黃瓜、西紅柿、白菜湯,或者搭配一些粗糧也是可行的,還能幫助促進消化。但這些搭配需在控制全天總熱量的基礎上進行。

有粽子了,那可以有酒嗎?

節日期間,並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飲酒。若必須飲酒,應計算酒精中所含的總能量。按照指南要求,女性每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 15 g, 男性不超過 25 g(15 g 酒精相當於 450 ml 啤 酒、150 ml 葡萄酒或 50 ml 低度白酒),且每周不超過2次。

酒精會和胰島素、磺脲類藥物起到協同降糖作用,誘發低血糖,空腹飲酒,所以要避免空腹飲酒,飲酒前應適當進食碳水化合物。節日期間,也盡量不要吃高熱量食品比如油炸、甜食、膨化食品,可以吃一些堅果,比如西瓜子仁、杏仁、花生等,可在餐與餐之間食用,每天不要超過 15 g,約 15 g 此類堅果相當於 25 g 生大米的熱量,進食後需減少主食以保證熱量平衡。

最後要說的是,別忘了叮囑患者,在享受美味同時,適度增加血糖監測的頻率,如血糖升高明顯,及時就醫。


推薦閱讀:

基層部隊健康教育:健康的生活方式(上)
怎樣防止久坐造成的屁股扁平?
在霧霾天氣下,室內空氣是否比室外空氣還臟?
長期飲用格瓦斯健康么?
要想孩子長得高,身體棒,睡眠原則不能忘!

TAG:健康 | 醫生 | 糖尿病 | 指導 | 患者 | 病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