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幸福站不住腳的12個心靈禁令

發布時間:2013-02-21 10:44:17 編輯:PSYCOFE-Wayne

關鍵字: 心靈禁止令不要像個孩子不要長大陶思璇

心理引言:我們大約在三到五歲時開始接受禁止令。禁止令的發生最初是父母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而形成的,因為孩子不懂得死亡,不了解生命裡面存在著許多的不安和危險,他們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充滿了新鮮、好奇和極度想要前去探索的興趣。影響我們非常深的有下列十二個心靈禁止令,建議大家認真去覺察這些禁止令對你目前生活的影響有多深。   ——心靈咖啡網

 

心靈禁止令形成的原因是小時候我們從內在發出自然的需求、慾望或感情時,卻受到父輩們的禁止,常常陷入一種不自由、被束縛的狀態。我們大約在三到五歲時開始接受禁止令。禁止令的發生最初是父母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而形成的,因為孩子不懂得死亡,不了解生命裡面存在著許多的不安和危險,他們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充滿了新鮮、好奇和極度想要前去探索的興趣。

影響我們非常深的有下列十二個心靈禁止令,建議大家認真去覺察這些禁止令對你目前生活的影響有多深。

1. 不要存在


這是第一個要命的禁止令。不要存在的禁止令,來自孩童時期被體罰、羞辱、忽視的經歷。在他人面前被罰跪、斥責、感受到羞辱時,會恨不得有個地洞可以鑽下、希望自己消失。甚至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你乾脆死了算了!養你這個孩子實在沒用,我應該在你出生時就把你弄死的!」父母親用冷漠、不關心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會使你覺得自己的存在對父母而言無足輕重。在心理上,父母親給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漠視。

當意識里有這個「不要存在」的禁止令時,是造成個人想要自殺的最主要根源,或者常常覺得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點意義,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還要繼續活下去……而在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中,總是覺得自己無足輕重,害怕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認為自己的存在是多餘且不必要的。每當做錯事情而影響別人時,心裡會有很深的自責,並且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當然,也有一些反動力量特彆強的人,為了要抗拒這種宿命或避開那種令人無法忍受的自我批判,會將自己震蕩到另一個極端而刻意凸顯自己的重要。

見證:學員分享(男,25歲,工程師)

從小,因為我們家兄弟姊妹眾多,父母又忙於做生意,使我覺得自己的存在對父母或對整個家庭而言一直是可有可無的,在成長過程里我一點也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對父母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我記得在中學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關於生命與存在的事情,那個時候我常常想,也許有一天我自殺了,父母才會真正注意到我存在的寶貴和重要。長大之後對我的影響是:我經常在團體里、人群中將自己隱藏起來,我總認為自己的存在是多餘且不必要的……

2. 不要當自己


有些人並不是被期待地來到這個世界上,比如父母原本想生男孩,結果卻生了個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有很高的期許,所以每當你展現自己的時候,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看過你、正視你的需求,他們總是用自己理想中孩子應該表現的樣子來評斷你。還有當你流露自然的情感與需求時,父母會用應該來要求你。在這樣一次次的互動過程中,這個「不要當自己」的禁止令,就漸漸進入了你的生命,為了要得到父母的讚美和誇獎,你愈來愈遠離本來的自己,而成為父母所期待的樣子。

這個禁止令對我們的影響是,每當你真實的情感和需求浮現時,心裡便會有很深的恐懼感同時出現,你覺得自己如果表達出內心真正的需求,別人一定會變得不再喜歡你,而破壞了你與對方之間原本和諧、自在的關係。於是,在你的生命中,你漸漸懂得去迎合、討好別人。也有一些人因為感覺這樣刻意壓抑自己實在太痛苦,而選擇將自己反動到另一個極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變成一個不在乎別人感受的人。其實,用心理學的眼光來看,這兩種極端的內在根源是源自於同等的傷害。

見證:學員分享(女,28歲,企業主管)

我的母親是典型的教育媽媽,因為我是女孩子,她要求我要注意每一個細節,例如拿筷子的姿勢、走路的樣子,因為從小被要求慣了,變成我也很在乎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人際關係上很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過得很不快樂,我曾離家出走,也曾自殺過,小時很希望自己快點長大,有獨立自主權,而長大後對自己及周遭的人要求都很嚴苛,仍然有很大的挫折感。

3. 不要親近


這是第三個禁止令。有些父母本身非常不善於和孩子有親密的肢體接觸,如擁抱、親吻。小時候,父母親愈少與你有肢體上的接觸,這個「不要親近」的禁止令對你的影響就愈大。很多時候我們周遭的父母長輩們不自覺地就讓我們接受到這樣的信息,成人在焦慮狀況下無心的呵斥,孩子可能詮釋為「不要親近」的信息。

這個「不要親近」的禁止令對我們長大之後的影響是:我們會有與人接近或接觸上的困擾,尤其是那些你愈喜歡或是愈有權威的人,你在與他們接近時,心中會感到十分害怕和緊張。

見證:學員分享(女,19歲,學生)

我總是感到我跟爸爸或哥哥之間一直很難親近,也許是因為我從小就被要求要像個男孩,我心裡對於這個部分一直感到很憤怒、很抗拒,因此也造成了我和父兄之間一直有解不開的心結與距離感。這個不要親近的禁止令對我現在的影響是:我不管是在兩性或同性關係上總是一再地卡在親近後又想疏離的問題上,我無法與人在心理上或肢體上真正地親近。

4. 不要屬於我們


第四個禁止令是「不要屬於我們」。如果小時候你的父母比較偏心,而你剛好又不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那個人,小時候你甚至曾經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爸爸媽媽親生的?否則的話為什麼有時父母也許只是開一些玩笑說:「你根本不像我們的孩子。」也或許你小時候有被兄弟姐妹、其他小朋友排斥的經驗。你的生命里就開始會有這個「不要屬於我們」的禁止令。

長大之後,這個禁止令對我們的影響是:我們很難有歸屬感。在團體里、人群中,或是在你與別人的互動關係上,你總是感到與人格格不入。

見證:學員分享(女,24歲,會計)

從小我就覺得在我們家中爸爸媽媽最疼、最重視的人是哥哥,因為他是唯一的男孩子,所以他在家中一直都很受寵,他似乎不必擔負什麼責任就可以得到父母對他的注意和關心。我發覺這個部分影響到我進入社會參加工作時,很難真正地融入一個團體或公司裡面,儘管我在那裡已經工作三四年了,而我卻還是覺得與同事之間格格不入……

5. 不要長大


這是第五個禁止令。有些常常被誇為天真、可愛的人,尤其是老幺特別容易有這個「不要長大」的禁止令。另外有些父母很需要孩子需要他們,這種被需要的感覺,才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生命很有價值,所以,每次你要自己獨立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你就會被否定。可是,當你選擇倚賴父母、聽從他們給你的意見、照他們所安排的路走時,反而能夠從父母那兒得到肯定和認同。

這個禁止令對我們長大之後的影響是:我們會比較倚賴、比較優柔寡斷,遇到問題時,很容易選擇逃避退縮的方式,害怕承擔責任與面對問題。但是,有一些人當他內在的力量造成反動時,他會變得承擔過多的責任,什麼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攬。又因為他很討厭自己內在優柔寡斷的部分,所以在作決定或作決策時,往往變得很衝動、草率。

見證:學員分享(男,27歲,服務業)

在家中我排行老幺,我覺得我的父母有時會要求我要成為一個行事成熟、獨立自主的人,可是,每當我要為自己作決定時,他們卻對我有許多的不信任和擔心,我覺得他們很不信任、很不肯定我的能力,所以現在當我面臨一個比較重大的抉擇或決定時,我很難信任自己的判斷,總是要一再地詢問很多人的意見才敢下決定。

6. 不要像個孩子


第六個心靈禁止令是「不要像個孩子」。這個禁止令看起來跟第五個禁止令好像是互相矛盾,但如果這兩個禁止令同時都很明顯地在你身上出現的話,請不要懷疑,因為在你家庭中的父母長輩們可能給你不同的管教方式,以至於你心裡同時擁有這兩個長不大的孩子。可是,你的父母卻常常要求你不要像個孩子般的讓他們操心,他們希望你能夠長大、成熟一些。這是形成兩個禁止令同時存在的原因,請不用擔心。

這個「不要像個孩子「的禁止令,形成在你童年時期,每當你展現出孩子般活潑、自在、好動的本性時,卻遭到父母嚴厲的斥責與喝阻,於是,這個禁止令就開始進入你童稚幼小的生命。通常,父母親會經常告誡家中的老大要懂得料理家事、照顧弟妹,或是要當弟弟妹妹的榜樣……

當這個禁止令進入我們的生命,對我們長大之後的影響是,我們會變得很難快樂起來,因為在孩子時期,內在那個快樂的本質已經一點一滴地被這個禁止令給扼殺了。

見證:學員分享(女,38歲,小學教師)

小時候因為父母忙於做生意,所以每當我下課放學回家時,還必須幫忙煮飯、做家事,因此在我的感覺里,我一直覺得自己的童年都被這些煩瑣的家事給剝奪了,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鄰居的小朋友在外面玩遊戲。而這個禁止令對我現在的影響是:我覺得自己不是很容易感到快樂,整個人總是悶悶的。

7. 不要健康


這是第七個禁止令。你以為你身體上的不健康完全是因為生理的關係嗎?也許是你的父母在你很小的時候就給了你不要健康的暗示。因為當你身體健康時,他們很少給你注意和關心,可是每次你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你特別好,陪在你身邊說故事給你聽、削蘋果給你吃等。你為了獲得父母對你持續的注意和關心,你可能選擇讓自己成為一個體弱多病、欠缺生命活力的人。成長之後,尤其在人生面臨困境、挫折、失意、難題時,各種不同的病痛都會逐一地浮現。

見證:學員分享(女,20歲,學生)

由於我們家小孩子很多,所以從小我就學會用生病來獲得父母的關心和注意。我還記得自己五歲時,有一天晚上發燒,結果媽媽在床邊照顧我一整個晚上,我感覺到她細心的照顧和母愛的溫暖,從此以後我便立志要做個常常生病的小孩。母親因為我的身體不好,會要求哥哥姐姐特別照顧我,不要和我爭執,讓我享有很多特權。

8. 不要正常


第八個禁止令是「不要正常」。小時候,每當你表現得很正常,卻得不到父母的照顧和關心,可是每一次你歇斯底里或情緒表達比較強烈時,你就會被注意、被關心。事實上,有許多孩子早就知道該如何「利用」自己的憤怒或情緒來控制父母。

如果我們有「不要正常」的禁止令,對長大後的影響是:會比較情緒化,也會比較喜歡以誇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在生活中有這個禁止令的人,會比較容易被某一種情緒抓住,並深深地沉溺其中而無法自拔。

見證:學員分享(女,37歲,保險營業員)

從小,我就是一個比較會壓抑自己情緒的人,我總是一再地累積不舒服的感覺,直到我真的忍不住就一次爆發出來,而這個時候,我覺得不管是父母或是我周遭的朋友都會變得比較注意我的存在和我的感覺。在我的前一次婚姻,我也是百般隱忍種種不滿,在一次情緒爆發後,前夫用掌摑我,我就再也沒有回頭了。

9. 不要成功


第九個禁止令是「不要成功」。我們常以為自己到現在為止一直沒有成功完全是因為機運不好,其實可能是「不要成功」這個禁止令進入了你的生命,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使你一輩子都徘徊在成功的門外。在孩提時期,當你很得意地完成了一件作品,得到的卻是父母對你的批評與苛責時,你內在那種需要被讚賞、被肯定的感覺無法被滿足,就在這個時候,這個禁止令便開始進駐了你的心靈。一個完成一件事就充分被讚賞的孩子,會對人生、對成功充滿希望和喜悅。相反地,如果一個孩子在努力用功之後,換得的卻是父母的批評、責罵,在潛意識中,他會不自覺地去拒絕生命中任何一個可能成功的機會,當然,這個部分是絕對無法用頭腦覺察到的。

而這個禁止令對我們往後人生的影響是:我們愈渴望、愈努力想要成功時,卻總是缺少臨門一腳,或者是你徹頭徹尾地覺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成功,一事無成就是你的宿命。

見證:學員分享(女,28歲,設計人員)

我記得四年級時,有一次數學考了九十八分,我得意揚揚地跑回家告訴媽媽這件事,結果我媽卻指責我怎麼那麼不小心……從那次之後我便不再把自己認為得意的事告訴媽媽了,其實我一直想得到她的肯定和讚賞,可是每每接收到的卻是她對我的苛責。長大之後對我的影響是:我會很努力地企圖去完成一件作品或一件事情,可是每次到了快要完成的時候,不知怎的,我便突然開始想要停頓下來,覺得自己一點想去完成的動力都沒有。

10. 不要重要


這是第十個禁止令。如果在長大的過程中,父母很少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也沒有讓我們了解我們對他們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就可能會產生「不要重要」的禁止令。

長大之後,這個禁止令的影響是:我們會經常覺得自己十分渺小、微不足道,尤其是有機會擔任重要的角色或負擔更大的責任時,內心會感到非常恐懼、膽怯,害怕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並很難坦然接受別人的讚美與誇獎。

見證:學員分享(女,33歲,家庭主婦)

我父母都是那種很傳統的人,他們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幾乎不曾對我表達過他們對我的關心和在乎,所以,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很渺小的。這個禁止令對我長大之後的影響是:我並不是很習慣站在人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為我心裡很害怕成為別人注意的對象。我也不認為自己有權利去爭取我喜歡的東西,在婚姻中吸引的是一位個性霸氣的先生,任何事都必須通過他的同意,使我更加深了自己微不足道的感覺。

11. 不要思考


這是第十一個禁止令。你覺得自己不夠聰明或沒有創造力是天生的嗎?其實,也許在你還是個小孩的時候,你曾經非常好奇,對什麼事情都很用心、很認真地去思考和探索,可是當你在思考或發問的時候,卻沒有得到父母給你的鼓勵和回應,於是,在往後的生命歷程里,你漸漸地就陷入了這個「不要思考」的禁止令當中。

在你長大之後,這個禁止令對你的影響是:你變得不太使用腦筋,一旦有人要求你動腦去思索一些較為細密或周嚴的計劃時,你一想到這些就會開始頭痛並心生抗拒。

見證:學員分享(女,22歲,服務業)

記得很小的時候喜歡問父母:「為什麼?」父母總回答:「想那麼多幹什麼?你就照著爸媽的說法去做就沒錯了!」而學校的老師也只是要求我們背東西而不必去理解,養成我凡事不會深入探究的個性,結果現在碰到狀況時常感慌亂,不知該如何解決問題,邏輯與因果概念很差。

12. 不要感覺


第十二個禁止令是「不要感覺」。20世紀末期最大的反諷,就是人類終於發現感覺比理性重要,但在過去幾百年的歷史裡,幾乎都認為「感覺無用論」,有情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許多人從小在表達感覺上備受挫折。有些父母把情緒視為毒蛇猛獸,他們沒有辦法自然地接受孩子內心真實的情緒展現,所以每當孩子自由表達內在的感覺和需求時,他們會用各種方法去扼殺或阻止孩子將真實的情緒流露出來。

根據一項心理學家的統計,孩子與父母親的對話中,有百分之八十二在表達感覺:喜歡、討厭或生氣;父母親回應孩子的話中,有百分之四十四在否定孩子的感覺,這是很可怕的一個數字。

這個禁止令最大的影響,就是限制了我們感覺的能力,感覺的敏銳度及察覺力都被限制住,很難對自己的真實感覺回應,當很多感覺出現時,只感到莫名的煩悶、焦慮,很難仔細分辨其中的感受,甚至只想刻意忽略,這樣的禁止令在男人身上特彆強烈,因為擔心自己變得太有感覺、太過娘娘腔。

見證:學員分享(男,42歲,人事主管)

我爸爸是一個什麼情緒都往肚裡吞的人,所以我記得自己小時候不論是在哭或是在表達自己的憤怒時,他總會要我忍住自己的情緒,不准我哭出聲來。長大之後對我的影響是:每當我心裡有一些情緒產生時,我總會用批判的方式不讓那些情緒宣洩出來。在別人眼中我是一個理性的人,可是我的陰晴不定會在家中表露,造成妻子兒女與我的疏離。

心理專家陶思璇:你的生命中究竟有多少個深深影響你的心靈禁止令?這個禁止令形成的原因是什麼?父母曾經用怎樣的言辭和態度對待過你,使你的內在形成這樣一個禁止令?而這個禁止令對你現在的人格、工作或人際相處又有什麼影響?

倘若你童年時的記憶大部分都已經遺忘,就將覺知的重點放在這個禁止令對你現在人格的影響上。(文/陶思璇)

推薦閱讀:

美句品讀(觸及心靈)
心靈動畫<永遠之法><黃金之法>_<太陽之法>
【心靈雞湯經典勵志語錄】
你是心靈深處那一抹溫暖
為安身為立命更為心靈駐足

TAG:幸福 | 心靈 | 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