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妙門修法--佛陀的教育

                    

 

 

六妙門屬於天台宗圓教的不定止觀,不同根性的人在修法時可獲得不同的果證。本通於世出世法,但據圓人修法無法不圓之意,故謹就向上圓門論此止觀。

「六」即數、隨、止、觀、還、凈的六法,「妙」是涅槃的果證,「門」為能通;以此六法能通涅槃,故稱為六妙門。智者大師在《六妙門》一書中,立有十章妙門之法,可賅攝一切禪法,是非常完備的法門。茲總結數位恩

師的教授,並參照《六妙門》一書的內容,以一門賅攝諸門的善巧方法,設立步步深入的圓修次第。藉此以報師恩、以餉同好,並請諸位佛門大德慈悲法正。

第一節 初善的修法

一、修前的準備

1、休息——打坐前先要注意身心的休息,不能疲勞後入坐,否則身息心三者均會因不調和而出現偏移正位與不適感,於是無法進入輕安。因此,睡眠要足,坐前不幹重活,不過度用腦,飲食不飢不飽,呼吸要使之緩和,心裡應無負擔,坐前還須排泄。這樣身心輕鬆地去打坐,就容易與道相應,很快便能獲得禪悅的受用,就如同科學家進入實驗室一般,如果身心疲憊,就難以獲得成功。

2、環境——選一清凈的環境,最好在房間內,如房間內人多,可選屋外的樹林里或空地上,但不要坐在有人來往的路旁,以避免各種干擾。坐處的空氣應通暢而不當風,光線宜適度而不耀眼,不燃點有刺激性的香;不可坐在密紋帳里或屋頂低矮之處,這會因沉悶感壓迫呼吸而使心情煩悶,不利於入靜。初修者如選擇一個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的地方打坐,就容易進入禪定境界,因而對打坐修道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利於長期堅持。反之,因環境的干擾,易產生不良的身心反應,就會厭煩與苦悶,如勉強坐下去,可能會出現各類偏差,不僅會因此而退失修道之心,且於身心健康也很不利,所以要十分注意環境的選擇。這就如一個完善的實驗環境,對科學家順利實驗極有幫助一樣。

3、時間——初修者每天打坐的次數要多些,一般二至四次,打坐的時間須短些,一小時左右為佳。用功時間一般取早晨三點至五點為最佳,因陽氣剛升,精力充沛,頭腦清明,有利於進入禪境。臨睡前應小坐一次,不管時間長短,養成習慣,對功夫的連續與睡眠的安寧,均有好處。在初級具體的修法中,打坐時間可分為三種:第一階段,半小時至一小時;第二階段,一小時至一小時半;第三階段,一小時半至二小時。這三種時間的安排,是一般初修的情況如果修行已有基礎或進步較快者,可不受此限制。尤其是已有定力者,可以自己把握時間,運用自如,不再受時間的影響與支配。

4、坐具——坐在床上或方凳、蒲團上均可,坐墊須鬆軟舒適,后座應墊高一至二 寸,保持安穩,冬寒季節應特別注意保暖,兩腿應用棉被包嚴,以防膝蓋受風寒。

5、思想認識——打坐前應思惟自己今日打坐修法究竟是為了何事?是為開發智慧、成就佛道,還是為名利私慾、貪圖禪味或求神通奇蹟?如果摻雜氣功意識、外道邪見以及不正確的知見,一概不能進入正修。應先明確方向,樹立正知正見。當經過一番反省,真正具備了為了生死大事、成就自他的大志願,一心精進求道,方可進入正修。如或未然,應先通過學習,觀察事理,辨別真偽,取捨得當,除去各種執見,圓解佛法真義,然後以此正確的思想認識去打坐修法,就可免去許多障礙,不致誤入魔窟、偏離正道。

做了以上的五點準備,已經具備了修法的基礎,接著就可進入初善的修法。

二、初善的修法

1、審氣——坐處等準備完畢後,先繞幾圈,應注意腳步輕慢,呼吸緩和,然後做如下思惟:我應到哪裡去打坐,距此約有多少步。思畢,緩緩行小步,此時更宜注意呼吸,不使粗急。許多人因在打坐之前不注意呼吸,或匆忙散亂,或高聲說話、開玩笑等,致使心粗氣浮,打坐時心息便無法相依,很難入靜。因此,在這時要凝神貫注,不生粗亂。當走到坐位前時,應慢慢安放身體,輕輕地坐於座上,此時住氣漸漸轉換行氣,入坐時便氣安禪定,自然能獲得輕安。

2、趺坐——於座位上,解衣緩帶,然後結跏趺坐;初學單跏趺(單盤),久後應以雙跏趺(雙盤)為佳;將薄棉被或毯子包好兩腿及膝蓋,務令一切用具調適安穩。

3、調身——調身的動作有好幾種,這裡介紹二種。初學的先用第一種,功夫有進步了即可用第二種。

第一種是七支調身法。此法調身時,動作一定要緩慢,用意不用力,眼睛微開,呼吸任其自然,也可想像自身在虛空之中。

第一支:頭向下低,再抬起向後仰。

第二支:頭向右傾轉,再反過來往左傾。

第三支:頭向右後轉,再反過來向後轉。

第四支:頭順著時針方向,前、右、仰、左,輕輕旋轉;再反過來向逆時針方向,前、左、仰、右,輕輕旋轉。

以上各式,頭部活動而身體不動,肌肉與神經應放鬆,要自然。

第五支:身體以腰為中軸,先向順時針方向,前、右、仰、左,慢慢旋轉;再反過來逆時針方向,前、左、仰、右,慢慢旋轉。

第六支:以脊柱為中軸,身體向右後轉,再向左後轉,兩肩擺動幅度應大些。

第七支:身體向前方往下傾,再提起往後仰。傾前應低些,後仰幅度應小些。

以上每個動作各作三至七次,如果覺得身體已是輕鬆,做一次也可。

第二種調法只須做深呼吸,當吸氣時,全身上聳,把全身舒展開來;呼氣時,全身松下,覺得失去重量一般。如此做幾口氣即可調至安適。

調身完畢後,將身體向前一靠,然後豎直背脊,並以松靜自然來維持住,不可用力挺起,但也不使它彎下去,要恰到好處地平直而住。腰要松,腹要沉,胸須略向內含,兩肩自然松下來,頜輕壓喉結,舌頭輕抵上顎,兩耳垂肩成一條線,鼻對臍輪,頭要自然地安住,不可有後仰前俯及用力支撐感。身位調正後,以左手置於右掌上,兩大拇指輕輕相觸,放在臍輪之下二寸處,貼近小腹,形成橢圓的形狀,此即法界定所,有助道的功能,易入禪定。然後,放鬆兩臂,使稍離身體,此時,應縱任身體,鬆散四肢,布置骨節,不倚不曲地正直端坐。如覺得有不適不松之處,應微微運動,調令輕利。

4、調息——先稍開齒,微舉舌頭,輕輕地吐出胸中濁氣,正吐之時,覺氣從全身呼出,想百脈不通處,隨著呼氣而通順無滯。氣出盡後,閉口合齒用鼻吸清氣,覺一股清氣從鼻一直吸入臍輪,然後稍停,再將氣照前法呼出。如此做一至三次。

調息畢,細細閉目,勿使眼瞼太緊張,應朦朧見座前二、三尺處的微光,如果見光覺得疲勞或頭重不適,則可輕閉雙眼斷其光感。

調息後如果出息中有聲、結滯不順、呼吸不細長等三不調相,應繼續用以下方法調攝,直到出現正常的息相為止。

一是忘掉呼吸,意守臍輪或腳底湧泉穴,意守時應注意不可著意太重,應似守非守,若有若無。注意不可有氣的意想,否則會執著成偏。因繫心下部,浮氣即能下降,上部變得虛輕,息道就能恢復正常。

此法也可作為專修,如久久功純,心念停住,即入凝心止;如進一步身心泯然,任運自寂,即是入定止。因此專修此法也可以達到入定的目的。

二是用意寬放身體,一次乃至百千次,漸漸覺得身心輕快,息道自然便能恢復正常。

三是想呼吸遍全身毛孔出入,完全無障,如是百千次,直到呼吸輕細為止。

四是觀想自身坐在蓮花上,鮮潔莊嚴,蓮花處在無際的澄清大海之中,此時海天一色,在冥冥之中,感到輕安無比,逐漸化為高大之身。也可同時觀大海上無數修行者在蓮花上安禪入定。

此法也可作為專修,到了泯然之際,則一切消亡,惟覺一片空明,則入定開慧,成就妙用。

以上四種方法應選用一種用以調息,如果有效,應繼續深入,無效則改用另一種,不可三種同時用。經過調息後,息道出入綿綿,若存若亡,深長細勻,資神安穩,情抱悅豫,即成就了數息修法的正確息相。當息相出現後,不應再修調息及起分別之心,應無心應之,否則又會重新出現不調息相。

如果未有調至息相,應一直調下去,無論多少座,直到息相出現,然後再修以下各法。不然的話,因息道不調的干擾,不僅不可能進入靜境,反而會產生妨礙,影響進步。

5、調心——調心法以趨入正念與不昏不沉為根本,根據初心的需要,分為以下四個程度:

一是默念三皈依: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思惟:佛果菩提究竟功德與凡夫因地性具功德不一不二;體解大道在於覺悟,不於心外求法。)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思惟:無量法藏,一切真理,乃是引導眾生入佛的方便,不能死在句下,被文字縛;若能攬教照心,深明心法不一不二,則能善用心法開發本有智慧。)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思惟:一切僧眾乃我良師益友,當和合依止,無喜無嗔,無憎無愛,平等一如,共同辦道;心清凈故一切清凈,一切若僧若俗,均作聖人想,不起是非分別,心中廊然無礙。)

二是默念發願文:

「願我速得成就文殊菩薩之大智。」

「願我速得成就地藏菩薩之大願。」

「願我速得成就觀音菩薩之大悲。」

「願我速得成就普賢菩薩之大行。」

「願我遠離二執,速滅三障,得定開慧,具足方便,利樂有情,早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發願文也可根據自己的願望編選。

三是觀想;觀想自身坐在蓮花之上,蓮池寬廣,虛空無盡。自覺此時身心輕安,歡喜內充。片刻後,反觀四大漸漸分離,散向虛空,不見內外,不覺能所。如此觀想後,身覺虛微心念無系,即可進入修法的佳境。

四是通過以上的三法的調心後,應放下一切,無取無舍,然後默默諦觀此刻的心念,如覺仍有妄念浮動,散亂過多,則應似守非守地把心意放在臍下;如覺昏沉過重,精神不振,則應微用意觀在鼻端,並略開眼見光。也可用放下與提起之法來調治。如沒有過重的散昏,則不再去理會它,而轉入正修中去。

第二節 中善的修法

中善是修法中最重要的部分,這裡因以坐中為主,故先圍繞數隨二門作為入手功夫,其中亦貫攝止觀等意。至於其餘四門,另在後文中述之。

一、數息法

當氣息已調至深長細勻後,息相綿綿虛微,此時心念便隨呼吸出入,不可太著意,要若有若無地無心觀察,入內至於臍下,出外則至虛空。心念隨著一出一入,開始安祥地徐數,從一至十,不使間斷,要一句接著一句地數下去,心攝在數的內音上,不令弛散,同時要注意控制內音的響度,不可太響而亂心,也不可太輕而失照,要根據昏散與心的明暗情況,調至恰到好處,使安靜清晰為佳,此為入靜關鍵。若數至中間妄念干擾,忘記所數的數字,則應從一開始再數,不能尋找自己剛忘的數字。體虛者可單數入息,可補元神;體實者可單數出息,可泄實火。不可出入都數,否則緊迫成病。

在數息的時候,除了略覺有呼吸及數字音響外,沒有我能數的思想,沒有呼吸被我所數的念頭,沒有用功想,沒有功德想,一切均無想。因此,此刻沒有我、世界及身心的一切,只是隨著呼吸的自然慣性,不斷地數著從一至十,反覆如斯,則漸入忘身忘心的佳境。

假如從一至十的順數法用久之後,因太熟而與妄心相雜,此時應反過來用逆數法,從十至一,或內數至三,外退為一等方法調轉,以增加覺察心。

如果數至中途出現各種干擾,氣息重新出現不調,應立即放棄數息,用第一節中的調息法調勻後,方可再數,否則會因氣悶不適,久久成病。數息法的功能可以歸納以下幾點:

一、能證聖道:《六妙門》中說:「一者依數為妙門。行者因數息故,即能出生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若於最後非非想定,能覺知非是涅,是人必定得三乘道。」(《六妙門》第二頁)

二、能治報障:《六妙門》對治門中說:「云何坐中知業障起相?云何對治等」分別覺觀心散動攀緣諸境無暫停住故,名業障起,浮動明利,攀緣諸境,心散縱橫,如猿猴得樹,難可制錄。爾時行者應用數門,調心數息,當知即是真對治也。佛言:『覺觀多者,教令數息。』」

三、自體相攝:《六妙門》相攝門說:「如行者善調心數息之時,即體是數門,心依隨息而數故,即攝隨門。息諸攀緣,制心在數故,即攝止門。分別知心數法及息,了了分明故,即攝觀門。若心動散,攀緣五欲,悉是虛誑,心不受著,緣心還歸數息故,即攝還門。攝數息時,無有五蓋(貪、嗔、睡眠、掉悔、疑)及諸粗煩惱垢,身心寂然,即攝凈門。」

四、勝進相攝:《六妙門》相攝門中說:「行者初調心數息,從一至十,心不分散,是名數門。當數息時,靜心善巧;既知息初入、中間經游至處,乃至入已還出,亦如是,心悉覺知,依隨不亂,亦成就數法從一至十,是則數中成就隨門。複次行者當數息時,細心善巧,制心緣數法及息,不令細微覺觀得起,剎那異念分別不生,是則於數中成就止門。複次行者當數息時,成就息念巧慧方便,用靜鑒之心,照息生滅,兼知身分剎那思想,陰入界法,如雲如影,空無自性,不得人法,是時於數息中成就息念巧慧觀門。複次行者當數息時,非但成就觀智,識前法虛假,亦復善巧覺了觀照之心,無有自性,虛誑不實,離知覺想,是則於數息中成就還門。複次行者當數息時,非但不得所觀能觀,以慧方便,亦不得無能觀所觀,以本凈法性如虛空,不可分別故。爾時行者心同法性,寂然不動,是則於數息中成就凈門。」

五、數息念佛門:數息如與念佛法門結合,即是數息念佛門,修法如下:數息進入常規後,在呼出時念「阿彌」,吸入時念「陀佛」;反過亦可。念佛時的速度應隨順呼吸,不可與呼吸逆。總以不急不緩,聽其自然為宜。

以上五種功能修數息,如果進入一門,即可深入,不必再轉修。如果是次第依數至隨門進入,則應具如下方便:

修數息法至純熟後,覺得心念能任運不作意地從一至十自然而數,完全處於無心的狀態。此時心住息緣,覺息虛微,心相漸細,覺得有一個數息的字音在,仍是粗動,心中有輕微的負擔感,因此心數不相再數。至此,已完成數息的功夫,即所謂證得數息法。這時應放棄數息法,很自然地轉入第二階段的隨息法,以求進一步的深入(如果已證入禪定諸境,則應放棄一切法)。

得了證數法後,應注意平時的保護,注意息道的緩和,不令粗急,以免又會失去。

二、隨息法

數息法入下手,心念便更為輕安自然,此時一心依著出入的虛微呼吸,呼出是虛空不可得,吸入是虛空也不可得,內外一體,無身心世界,無能所對待,無動靜取捨,只是無心地將微細的心繫在息緣里,不生分散等意。這樣一直隨息出入,覺得心息相依,漸至微細虛豁,身體如同浮在虛空或呈高大之身感,內心異常輕快愉悅。此時可能會出現種子影塵及諸變化,不管是何種境況,只是一切不住,不取不舍,仍然隨息下去,直到心息雙亡之際,豁然證入真空心體,此時湛然一片,靈知了了。如未證入,則應續修止觀等法。

隨息法如與念佛結合,即是隨息念佛法門。以四字洪名隨息出入,可以速證一心不亂。

隨息功夫純熟後,心念已至微細,內靜不亂,此時覺知氣息或長或短,在虛微之身中,遍身出入,沒有質礙的阻隔。心息能夠任運相依,意慮恬然凝靜。此刻覺得隨息仍是粗動,無心再隨,像是一個人在疲勞時只想睡覺休息而不樂眾務一樣。當然,這時不是疲勞或昏味,而是融融熙和,全身心沉浸在輕安之中,就像坐在三月的花園裡,百花盛開,清新的空氣,溫煦的陽光,浸透了每一個毛孔,這時什麼也不願想,什麼事也不願去做,只是沉浸在暖洋洋的歡喜與恰悅之中,昏昏欲睡,又明白如斯!隨息成就的覺相就是這般恬然凝靜。在此時,不可再起分別心,不可回顧前境,更不可有意追求定境,應一切放下,把隨息的心也放下,把放下的心也放下,一切無住,內心湛然,自然地證成隨息而入於禪定之境。

最後略說隨息門中的觀意。虛溪大師說:「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亡即是中;忘境何曾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隨息的息相即是妙假之境,故有而非有,而隨息之心一切不住,不起分別執著,虛靈妙應,故觀為空。當隨息至能隨所隨頓時脫落時,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此時即證入中道實相。而修者不能有期待想,也不要以後總有一個先忘一個後忘,其實此時來到自己也不覺知,所謂因緣時節成熟,自然得個消息。而此中道實相現前之際,一心靈知融攝一切而又超越對待,故無蹤跡可尋。

《六妙門》旋轉門中說:「即息是空,非息滅空,息性自空。息即是空,空即是息,離空無息,離息無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息空故,非真非假,非世間非出世間。求息不得息與非息,而亦成息念。其所成就息念,如夢如幻,如響如化,雖無實事可得,而亦分別幻化所作事。菩薩亦復如是。雖無息性可得,而亦成就息念。」

這段觀法即是空假不二觀,可作隨息中參考。

第三節 後善的修法

一、坐畢收功法

1、放心——把收攝在緣的專註心放開,將知覺漸漸引至根塵現實中去,不再想用功時的境界。

2、調氣——將氣緩緩吸入臍輪,然後呼出並覺得散遍周身毛孔,似一個吹足氣的透明塑料袋。如此調一至三次,最後吸入臍輪,稍停,即放開不管。

3、迴向——合掌念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迴向文亦可自編或自選。

4、運動——緩緩運動腰身、背肩及頭、手臂各部關節,然後將手搓熱後放在雙眼上,片刻後,再睜開雙眼。接著以輕鬆愉悅的心情,慢慢地按摩面部、頭部、頭頸部、胸部、腹部、腰部、兩手臂等,均一一使之鬆軟適泰。

5、下座——放下兩腿,按摩至和順後,緩緩下座,慢行百步,也可禮佛及作些輕微活動。

至此,一座修法即告完成。(注意:正修中功法不是一次修習成就,因此須根據自己修法中的情況靈活掌握。)

二、下座後的注意事項

1、下座後不要立即吃食物,可喝飲料等。

2、十分鐘後方可排泄,不然真氣隨之而下,造成損失。

3、不要立即做強烈運動,以免逆轉氣機。

4、不要立即看書、聽音樂及一切用腦之事。

5、不要不經活動就立刻睡眠。

6、坐畢後最好保持一段時間不說話,以涵養精神。如一定要說時,則應小聲說,否則肺氣鼓盪,引起氣機不順,影響今後打坐。

7、不要回憶用功時的種種境界,但如在修法時有障礙,可以回顧檢查,設法找出原因,使下次用功時能過關。

8、不要與人談論修證境界,更不可誇張功夫,炫耀自己,這會使功夫一失永失,為修行之大忌。

9、不要觀察與猜測及詢問他人的境界,因分別他人境界會產生不良心理,如嫉妒、輕慢等,使自己功夫受到影響。

10、要延續和保持平靜的禪態,妥善調養,保護心念,不令打失,這對今後修持影響極大,不可不注意。

11、不要看有關功夫境界的資料,尤不可看氣功之類的書籍,因種子的作用,在用功時便出現許多不該有的障礙。

12、要放下心來養性,無為無欲,不能打坐一完,就把俗情雜事抬了出來;應於心無事,於事無心,平淡如水,自得法樂。(未完)

 

 

 

 

第四節止門修法

這一部分的修法以止觀為中心,前接於數息法門,後通於還凈悟證,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出現的境界及障礙也特多。因此在修止觀法門時,還須同時對教理進行深入的研學,平時的身心修養也要不斷提高,生活應符合於正道,這樣在修法時才能獲得進步。

止觀法門是通於靜坐修與動中修的,因此動靜宜結合而用,不可偏廢。因為有了數息的基礎,靜坐中的儀規可以適當簡化,到了一定程度,可以完全放棄儀規,隨時可以出入定,能自在地把握修法。

止與觀在圓教修法上原是一體同時的,但為便利初心入門,故以方便分為二系進行修習。學者在止觀法中,應認識分而不分,不分而分的道理,方能圓活應用,不被法門所礙。

修習者在證得隨息法之後,心境凝然清虛,安然靜住而無亂想。此時應歇下一切分別緣慮之心,不去體味當時的感知與境況,把身心世界及一切修行概念統統放下,但也不可故意起心來放下某某境界,而應在微細的心念中,無心地止去,凝然不動,不起覺觀,這就是最基本的無心修止的功夫。大部分人由於執著心重,業障深厚,知見偏多,往往在此時被卡住,伏下去又翻騰起來,出現各種生理、心理的變化,如正邪八能,善根與惡根,魔事與幻境等等,此時應加修密乘持咒法,如大悲咒、六字大明咒、准提咒等,配以手印,效果更好,但最好有人傳授,手印咒音才不致偏差。用持咒法破障後,心境已較為平穩,出現不同於前的一種寧靜,但偶爾還有妄念生起,此時應用制心正法,即在妄念起時,立即以「斷」、「放下」等微細覺照心制其妄念,令歸清凈。此時在日常生活中,也應經常練習,然後在坐中方能得力。雖然加修了以上兩種方法,但基本法仍是凝心止,所以在無心凝然修止的工夫到一定程度時,心念轉細,某一因緣時節到來,忽然身心凝然寂止,泯然入定,不見內外相貌,不知在何地坐,是何時,不知我是誰,此時伏能所之相,不見時空,離於分別,唯有寂靜之覺(因有此覺,故不是見性),即是進入了禪定(不要管它是哪一種禪定,不必分別對照),由於定法持心,任運不動,於是證得了止法的成就。

初次得禪定是不自覺的,而且有一段時間不怎麼穩定,因此盡量減少雜事,動靜結合練習,時時保護定心,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入定,就能趨於穩定,且能隨意把握,自由地出入禪定。

得證禪定後,不管出現什麼神通功能以及種種變化,都不要理睬它,應一切放下,了知由禪所發的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要明白禪定的目的是藉以伏煩惱、除蓋障,然後以寂靜心而開發真正智慧。因此通過禪定的體驗,身心修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便有可能真正證入佛法,故為見道修道的基礎。

證入禪定後,經過保護,相對地穩定下來,但此時又易產生對禪境的一種貪愛,於是耽著禪味,產生禪執,如果執心粗重,則又將失去禪定;又執禪之心因無慧照故,則易落於愚定,使道業不成,所以在此時仍要起體真止的觀修方法。在禪定時或在平時生活中,時時觀察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因緣無性,即是實相。因此先應明了禪定的境界並非真實,只不過是五蘊假和合的感知而已,故仍是生滅法,本來如幻皆空,只不過是五蘊假和合的感知而已,故仍是生滅法,本來如幻皆空,因此不生執著,不受禪味,境空心亦空,故能觀之心自然不起。可見能所雙亡,根塵脫落,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真空之性自然現前,此時的寂靜不再是相待的感知,全體是心,全體是境,心境冥一,靈知不昧,這就是悟入真空,見於自性。如不用因緣觀,也可用返照法來修。如在禪定中,一心體達「受禪者是誰?」「知禪者是誰?」如此一直窮研返照,同時也不失禪定而起亂心分別,只是無心體究,綿綿任運,直到山窮水盡時節,(因-大+力)地一聲,根塵頓脫,靈光獨耀,親見本來,則入於見道位。

體入真性後,每天仍要堅持靜坐一至二小時,並以此親切的體悟,應用於人事,隨時隨處返照觀心,使靈明妙心不受六塵所染。如有習氣翻騰,則應隨時轉化,久之則愈趨清凈,自然空凈無染,而且心力極大,能成就弘法大業,此時即進入方便隨緣止。雖以種種方便教化眾生,以種種善巧施設利益有情,而其寂靜空明之心,時時如此,並不因境而遷。在方便隨緣止中,雖然定力不退,空明依舊,但如果事緣複雜,仍有偏重的執著,如靜中偏於空明覺照,動中偏於事緣覺照,還沒有達到寂照同時,雙照空有,雙亡空有的中道境,所以在久久歷境練心中,到最後就以息二邊分別止法來止息空有二邊的偏重,使動靜一如,空有不二,一心體入中道圓妙之境;破無明,證法身,便能在一百個娑婆世界八相成道,廣度眾生了。

止法的重點是寂止,故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是以止來出離,使之趨於更高一層的境界,而不在境上多加分別取捨,這是修止法最根本的道理所在。

第五節觀門修法

觀門的修法與止門修法不同,它要在禪定心中,以能觀的觀智,觀於所觀的諸境,層層深入,最後達於智境冥一,悟證實相。先述次第三機,次論覺意三味,最後論十乘觀法。

一、次第三觀

次第三觀是方便觀法,如練習者在止法中無法入門,即用次第三觀來修。

1、從假入空觀這一觀是入門的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應認真修習,反覆研磨。此法又分為二科,一是析假入空觀,屬於初步的練習;二是體假入空觀,觀力較強者方可進修。

(1)析假入空觀:練習者在禪定心中,以明了的心慧分別起觀,先觀定心中的微細出入呼吸的相狀,只覺此時息相,猶如空中之風一般,無內無外,了無實合格。次觀皮肉筋骨、五腑六腑等身體各種成份,猶如芭蕉之葉,也如夢幻泡影,無有實質。次觀微細的心念,無常變遷,剎那不住,沒有一個我的主宰。因此,一一遍觀身體、感受、心念、五蘊等一切諸法,令其消歸於空。久之,於觀心中,明見諸法皆無自性,沒有得禪之人,亦無禪境之法,既無人法,而此禪定依什麼而立?因此了達禪定的虛妄,其體本空。在定心中作如是觀時,便有功能與觀智的開發,如感覺呼吸出入遍及全身毛孔,心眼開明,透視身內的五臟六腑及經脈細胞與一切蟲類,因見到內外不凈的假相,及剎那變易的諸法,於是心生悲喜,證得無常、苦、空、無我的四念處智慧,破除凡夫常樂我凈的四顛倒。由此得相應的智慧,已深明無我的真理,但未入見道,未證本來。如果在修此法時,出現各種煩惱障礙,則應用對治觀來分別觀破,如(一)多貪的用不凈觀法;(二)多嗔的用慈悲觀法;(三)愚痴重的用因緣觀法;(四)業障重的用念佛觀,或用持咒法。

用析空觀修習後,雖未證入真空,但已得相應空,內心應是清明的,空覺應時時現前,身心輕快,頭腦清醒,精神爽朗而飽滿,執著明顯減輕,在生活中有一種異常的寂靜安寧感。

(2)體假入空觀:這種觀法也是在禪定細心中,或在析空觀的基礎上作進一步觀法。析空觀以思惟分析身息心三者皆空無性,而此法則以推理心境四性無體而悟入無生真空理性,故在觀智上要比前一步難一些。

四性即以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的四句模式,來推理心境諸法本自無性的真理。不過不能在四句上產生分析性的執著,而應借四句模式的推理,打破心境的執著。如在推理時冥然進入真空無生之境,則推理就可停止不用,因為當證入真境時,法亦應舍故。

推理的方法是這樣的:①先以心法來推四性:如果是心法自生,應從心生心,那麼,能生所生,就有二個心了;又不對境時,心也應常生,但沒有境的存在,也就沒有心的反映,因此,心並非自生。如果心是從他而生,從外境產生的心,與我又有何干呢?又如從境生心,那麼聖人在對境時,也應該生心了,但聖人並不會在對境時生心,所以心並不是從他而生。如果是心境共生,那麼,到底與心境各有生性才成為共生呢?還是心與境各無生性才有共生呢?如果心境各有生性,為什麼還要依賴對方的共和才能生起?假如一定要心境共和時才能生起,那麼應有二個心共同生起,一個心從自心生,一個心則從境而生,但實際上又不然,因為假如心境各無主體沒有獨立的能生之性,那麼在共和之際怎能有所生呢?比如一粒沙沒有油,眾多的沙共壓又豈能壓出油來?所以心並非從共生而來。如果說無因而生的,既然是不因心生,又不因境生,心境的本體尚自沒有,又怎能產生心呢?不應該人虛空突然無中生有的變幻出心識來,所以說也不是無因生。這樣用四性來推理檢責,尋找不到一個心的生處,則悟知心本無生,因無生故,一切妄念當下止息,真空妙性全體顯現,便證入一空一切空的境界。

②如果用以上四性推檢心本無生仍未入門,就應用四性推檢境本無生的道理了。如果境是自生的,那麼應該從境生境,便有二境的重疊。又心不緣境時,境也該常常現前,而實際上心不緣時境便不現,由此而知境必待緣,是不能自生的。假如從他而生,那麼從心生境,此境還屬於心中之境,怎能說是境?又心念兔角,兔應生角,而實際上心念之時兔角是不可能產生的,所以不是他生。假如是共生的話,正如前面所說,各無能生的主體,又怎能從共和中而生呢?(注意:前面的二心並生,在此處應改為二境並生)假如說無因而生,就如在太陽之中,忽然出現月亮一樣,是不可能的。因此境的產生也不是無因而生的。如此用四性推理檢責,也尋找不到一個境的生處,則悟知境也是無生的。

因此,無論是心或境,在反覆的推理中,悟知俱如夢幻,求其生性了不可得,當體即是無生。這無生之理,今古常然,始終不改,故佛不能增,生不能減。悟入此無生性,即體達無生真空之道。《童蒙上觀》第十證果章中說:「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則體真止也(此與從假入空義同,法則略有差別,初入佛法,最難的即是體入空寂的真性)。爾時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查名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當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其人終不能發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若菩薩為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不應取著無為而自寂滅,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此即提示證空的情況。

2、從空入假觀證得空寂之性後,不取著空覺,而更從空寂之性上啟其妙用,廣施善巧方便,度化一切眾生,成就一切功德莊嚴,因此菩薩應進修從空入假的觀法。入假觀法須在了知一切諸法如幻、緣生無住的基礎上,進一步深明入假三法:①知病:深知眾生三惑等無量煩惱習氣之病,明晰無謬。②識葯:深悉一切佛法方便,八萬四千法門,諸宗善巧妙觀,乃至世間一切有用的學問,都應一一掌握。③應病與葯:深明病葯相治之法,對不同的眾生、方便施以不同的法門,使各得其益,符合於根機,善巧除其障難;在一一病葯中,沒有錯謬與顛倒,都能使眾生歡喜受益。菩薩如果不明了以上三點即是塵沙惑,能夠遍觀三點又能遍學精進,即是伏塵沙惑。如進一步能稱機啟用,深符葯病,即稱之斷塵沙惑。如所知病葯及應用之見未亡,即屬於菩薩習氣。如《童蒙止觀》中說:

「則當諦觀心性雖空,緣對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幻化,雖無定實,亦有見聞黨知等相差別不同。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眾生諸根,性慾無量故(病),則說法無量(葯)。若能成就無礙辯才,則能利益六道眾生(生病與葯)。是名方便隨緣止。乃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鍾智。住此觀中,智慧力多故,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菩薩雖復成就此二種觀(指入空、入假),是名方便觀門,非正觀門也。」

此即提示入假的情況。

3、中道第一義諦觀在入假觀的修習中,因為緣對偏多,慧照偏勝,所以對寂靜心有所影響,這也正是菩薩在眾生中所難避免的微細四相的執著,因此必須進一層打破偏執、融空有於一體,消真俗於不二,便可破無明、證法身,全體契入中道妙境。因此《童蒙止觀》中說:

「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中道果智)。若菩薩欲於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應修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云何修正觀?若體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為正;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則於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若能於自心見中道二諦,則見一切諸法二諦;亦不取中道二諦,以決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觀。」

通過中道正觀的修習,啟開大智慧,證入佛眼一切種智,因定慧力等故,了了見於佛性,獲得六根清凈,入佛境界,於一切法無所染著,一切佛法同時證入,具足真名二身,能於百娑婆界,八相顯示,廣度眾生。這就是中道觀初步成就的初發心時,此時的性質、功能與佛一樣,所以也稱為佛,不過仍未究竟圓滿,所以只是分證佛德而已。

二、覺意三昧觀

修習者在次第三觀法中,經過數月的練習而終未悟證中道,或毫無興趣,或初有進步,中途退轉,由於種種因緣與上法不契,則可改修覺意三昧觀法,以進一步開發善根,助成大道。

修此觀法,先要發大誓願,以此莊嚴自心,並要深明自性空寂、本具一切萬德,而我今被無明所覆,未能覺了,因此必須勤修正觀,真正行到此境乃能證知,一切知解均屬緣慮故,不能明悟佛法。因此以廣大真正之心,行六度法化轉六蔽,在修六度時,應一一了知三輪體空,善調其心,令意柔軟,然後隨心所起,以無住著之心,反照觀察四念細心之相。這四念即是所觀境:①未念:心未起緣境寂然狀態。因為此時心相已止,沒有對待,但心體空湛寂,靈明不昧,不過一般粗妄未歇,覆蔽重的人是看不見的。②慾念:心正想起念緣境的最初一剎那開端,是從細至粗,從弱至強的心相活動過程。③念:起一念一定有一個對象,心與對象相應,即有明了思惟的作用,念正是心與境相應的一個過程,這也有粗細不同,粗的心緣境較長而不自覺,波動較大;細的較短而能自覺,波動也小。不過未證空性的心會隨之而遷,如悟知心相心體不一不異,則即是明心見性的境界。④念已:一念緣境勢力盡的時候,但一般很短,所以平常不易察覺,如果慧照力強,即在念滅之時,頓了空相,然後又見念起,或者亦可以暫伏不起,但不能即認為無念為究竟,因為心念的作用,正是寂滅體上的妙能,所以無念無所不念,方是真正寂照同時的真境。我們的心念無論緣善緣惡以及行住坐卧語言行動等一切作用,都有以上四相的過程,因此把握住四相,即能自在地應用心的功能。假如能夠在行住坐卧、一切時處中,不斷地觀察四相,了達四相即是非相,便入一相平等,悟入無念真心。悟入後,又以了了分明的慧照,啟明用一切心能,善巧成就一切事業,廣度無量眾生。如果因根機較差而未能悟入,則應用推理四相以念轉念的方法,以冀悟入。

推理方法分四層,每層中有四句,如於其中一句相應,即能趨入妙道。

第一層諦觀推理法:

第一句:未念心為滅、慾念心生耶?

第二句:未念心為不滅、慾念心生耶?

第三句:未念心為亦滅亦不滅、慾念心生耶?

第四句:未念心為非滅非不滅、慾念心生耶?

第二層還轉諦觀推理法:

第一句:未念是心滅者,為慾念心生耶?

第二句:未念心滅,為慾念心不生耶?

第三句:未念心滅,為慾念心亦生亦不生耶?

第四句:未念心滅,為慾念心非生非不生耶?

第三層諦觀推理法:

第一句:念心生,為念已滅耶?

第二句:念心生,為念已不滅耶?

第三句:念心生,為念已亦滅亦不滅耶?

第四句:念心生,為念已非滅非不滅耶?

第四層還轉諦觀推理法:

第一句:念心心生,為念已心滅耶?

第二句:念心心灰,為念已心滅耶?

第三句:念心心亦滅亦不滅,為念已心滅耶?

第四句:念心心非滅非不滅,為念已心滅耶?

在如上四相的推理中,找不到一個生滅、不生滅、亦生滅亦不生滅、非生滅非不生滅的任何一種特定的心相,一切過程都是虛妄無實,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不在內外中間,也不自有,即是無名字。假如在推理中,深悟在生滅四句中沒有名字相,但也不離假名的遷流作用;因無名字,所以非假(即空故),仍有假名的作用,所以非空(即假故)。於是在一念妙觀心中,融通了真俗、世出世間、有漏無漏、生死涅等的二邊,不取不執,遠離一切結業障覆。正觀之心,猶如虛空,湛然清凈;因此中道正慧,朗然開發、雙照二諦,自然流入大涅海。

覺意三昧觀法的主要意義是通過推理等方法,返照心不可得,本然無住及畢竟空寂的心性原態,無論坐中修或動中的歷緣對境修,都無非是體悟四相本空的真境,從而返照真心,任運無礙。由此可知,這種觀法是較為親切的,與禪宗的參話頭有一定的相似處。因此在諦觀中,不能向外分析,而重在破其妄執,洞明心愿,一旦「翻身觸破太虛空」,則真常靈光,朗然現前!

三、十乘觀法

十乘觀法是天台宗最廣大、最圓滿的法門,它是在十境的觀境上,用十法構成非常嚴密的觀行系統。通過十法的修習,無論是哪一種根性,只要具備對諸法實相的圓解,都能悟證道果。現將十乘攝在六妙門的觀門下,一方面是由於六妙門的圓通性,另一方面是使學者通過最後這一道觀法,能有更深的體驗,得到親切靈活的受用。

在論十乘觀法前,先述十境,因為十乘觀法均是在十境上立觀的,所以一境有十觀,十境便有百觀法,而且,境中有境,粗細深淺等各有差別,故境智觀法便有無量了,這隻有在具體的修習中,方能真正體悟。

1、十境:(1)陰境,即色受想行識的五陰之境,取第五識陰中的第六意識作為入手的觀境,因為它時時現前,易於起觀故。(2)煩惱境,貪嗔痴等惱亂昏煩的心理現象。(3)病患境,四大增損等種種生理疾病。(4)業相境,過去所造善惡之業在坐中所現的善惡幻相。(5)魔事境,一切破壞寂靜善根的外在種種功能、境界,如天魔、精靈、鬼神及邪道功能等。(6)禪定境,一般出現禪定是色界中的四禪,屬於過去宿習的再現,極少數有更深一層禪的發現。(7)諸見境,一切不正確的推理與識識,由於在靜細心中不斷地思惟,久之似乎對人生宇宙的真理有所明悟,但因未斷分別意識的虛妄執著,所以這些認識皆屬邪見。(8)慢境,妄心暫息的人得悟相似智慧,因不了真境,以為已記聖果,於是產生自恃輕他之心。(9)二乘境,在靜寂心中,沉溺於偏空,不發大心利益眾生,這是宿習小志的發現。(10)菩薩境,雖發大心,且用覺悟之道廣益眾生,但悟解未圓,處處有偏執二邊之咎,因此應更進一步用圓教不可思議的理性,以超越其境。

以上十境如從生起而言,應從五陰境入手,次第開發後九境;如從互發不定來說,則後九境的出現是無規則的,因各人的宿因根機不同,故境界的出現也有差異。

2、十乘觀法:(1)觀不思議境,現前第六意識的一念妄心,此心全真成妄,今達妄即真,因此了知此一念妄心具足萬法,無有缺減。這一念妄心不起則已,若起,則於十法界中,必落一界;若落一界,必具百界千如。以此墮落一界之心,不是心的少部分,而必然是心的全體,因為心外更無百界千如之故。如果能在一念觀心中,頓了這現前一念妄心,全具百界千如三千性相,無自性、無他性、無共性、無無因性,無性亦無性,則能頓證法身、般若、解脫的三德秘藏。則為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則是定慧平等莊嚴;則以遍破見思、塵沙、無明的三惑;則已了知一切諸法中、皆有安樂性;則已具足圓妙道品;則已到於事理彼岸;則為登於菩薩正位;則為永超十魔八難;則已心心流注薩婆若海。這是上根人,只於觀不思議境的一法,便能圓成菩提,同時也即具足了十法之乘。(2)真正發菩提心,上中根人在觀不思議境時,未能頓入,應思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道理,為什麼諸佛已悟、而我及一切眾生猶滯迷情?因此以無作四諦為所緣之境,思惟彼我,痛憫自他,殷重發起四弘誓願。因為緣至真理性發心故,豁然開悟,一發一切發,登於發心住,成就三德秘藏。(30善巧安心,如果行者在緣理髮心時,心仍散動,未能登位。應思惟心體本來寂照,善巧調試。或以即寂之照、令不沉沒;或以即照之寂,令不浮散。浮沉病除,心體明凈,則能破惑證真,登於初住位。這是上下根人在第三善巧安心中,得證三德秘藏。(4)破法遍,如修前法仍未安心入道,則心中對所觀一念三千之境猶存意解,未知當下即空假中。行者應以四性推理法逐步檢責,悟入無生,無生則無所不生,便圓顯中道,成就三德秘藏。這是中上根人在四性破法遍中,悟入中道的方便行法。(5)識通塞,中中根人在上法中,往往意執難忘,因破法而成塞,故應善識通塞,思惟一切諸法中,都有安樂性,但去其病,不去其法;如果是塞阻大道之法,則應破之,若是通順於大道之法,則應護持。由於善識通塞故,即塞成通。於是煩惱即菩提,菩提通達,無復煩惱;生死即涅,涅寂滅,無復生死。因此悟入,得證道果。(6)調適道品,中下根人在前法中未入,應觀現前一念三千性相不可思議,即是圓心念處(四念處)。一心念處,即是一切心念處。更以四正勤策發,緣四如意足,而生五根,使其增長,便成就五力;調停七覺支、使其懈於八正道;開圓三解脫門(空、無作、無相),而入三德秘藏,成就道果。(7)對治助開,下上根人,因有無始事障未除,所以在前法中被蓋障所覆,不能入位。因此須仔細觀察哪一障偏重,並以理觀為主,以對治事行為助;正助合行、勇猛精進,不惜身命,誓願證道,終不懈怠退轉。由此以事理二治,斷無始事理二種幻障,障除理現,豁然證入中道。(8)知次位,通過前面七個階段的修習,縱然是鈍根之人,也都能獲得利益,倘如不知次位,生起增上慢之心,以凡濫聖,招過不輕,所以必須在內心所證上,深入簡別觀察,到底是究竟即佛?還是分證、相似即佛?或者僅是小輕安的境界?通過觀察後,已知自己所入之們即不起上慢之心。(9)能安忍,在前知位後,或入五品觀行位中,障轉慧開,神智爽利,本不聽學,能解經論;欲釋一義,辯不可盡。於是名聲漸傳,外招名利,內動宿障,被信眾之所圍繞,講說弘法,廢損自行,不但正行不進,障道還可能時時出現。因此應在此刻好自勉節,對於名利安然無著;並慶忍耐內外榮辱,不動不退;策進五品,進入十信,證入六根清凈之德。(10)離法愛,行者斷除內外障後,愛著六根清凈、互用神通等中道相應法愛,不能進入初住之位。因此更應斷離法愛,而入分真中道,證入分真後,分得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遍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從知位到最後的三法,是下根人修前面七法未入中道。所以須加方便助道。當修完十法時,也就同證三德秘藏,得菩提果,圓顯中道了。

第六節止觀二門修習要義

止觀二門的修習是學人能否悟證的一個關鍵,如果修習的善巧,就不必繼續修還凈二門,因在止觀中已能直入大道故。修習止觀者,須遵照以下八條要義,方不致落於偏差:

1、時間次序:每日打坐二小時以上,堅持三年不懈。先修止門,次修觀門,然後止觀合用,靈活進修。

2、根本原則:用心之道一是無著,即「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二是時時返照真如本性,於自心清凈性體,生大信心,大隨順,念念不離,處處息妄。

3、自心修養:求學瑜伽菩薩戒,認真研明其義,處處以戒自律。每月初一、十五還應堅持誦成。

4、讀誦經典:每日應讀誦妙法蓮花經,如時間不夠可以分節讀之,時間最好在晚上臨睡前。讀誦時應同時修空假中的三觀。

5、研究經論:在三年內(或更長些也無妨)應研學以下幾部經論:《妙法蓮花經》、《楞嚴經》、《六祖壇經》、《永嘉集》、《教觀綱宗》、《漸次止觀》、《摩訶止觀》。同時應閱讀一些有關經論與高僧傳等。注意不執文字相。

6、講學:最後一年應作講學鍛煉,但不可次數太多,以輕鬆而應付之。在講學中應時時作觀,體現三輪空及妙假自在照。

7、參學:三年中慶安排幾次到各地參善知識,試以自己修習體驗印證自他。如遇真正明眼人,切須虛心受教,不可妄自驕慢。

8、為人:做事為人,應依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原則,故應放鬆身心,不妄生無謂的事情。不以師自居,不收弟子,但如有人需要幫助,應盡量給予方便,而不計較得失。

學人依止觀法修習三年,必有一定的成就,如果未能證體,還應繼續修還凈二門,在最後的二道門中,通至涅槃。

 

 

 

 


推薦閱讀:

出國旅遊如何防被坑?
於你而言,倉央嘉措的哪句詩最有意義?
「杭州保姆縱火案」家屬林生斌申請信息公開,杭州消防回應在法定期限內做出答覆
做國際對外漢語教師,再也耽擱不起了!
想讓孩子走國際化教育,為何越走越迷茫?

TAG:教育 | 佛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