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光輝時代的復興史詩:唐太宗鐵血戰胡虜!

目錄

序幕

一、北伐(上):滅東突厥,驅除北虜

二、北伐(下):滅薛延陀,收服漠北

三、西討(一):滅吐谷渾鮮卑,光復河西

四、西討(二):滅高昌,光復西域

五、西討(三):滅焉耆、龜茲,擊潰西突厥,劍指中亞

六、東征:擊潰高句麗,光復遼東

七、南下(上):擊潰吐蕃,收服雪域

八、南下(下):滅印度,走向南洋

結語

 核心提示:

「今中華強盛,徒兵一千可敵夷狄數萬,夷雖眾,有何懼哉! 」——唐太宗外戰宣言

一個受到震驚的亞洲從他身上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史詩般的中國。決不向蠻族求和,也不以重金去收買他們撤兵,唐太宗扭轉形勢,戰勝他們,使他們害怕中國。」--(法)勒內.格魯塞

「天命聖智,率其雄傑,補其裂,紉其絕,續其歇,益其竭,東西南北,張再造之乾坤,春夏秋冬,皎重新之日月,功有如是之大者,唐太宗文皇帝者哉!文皇未起兮四維如毀,文皇既位兮八荒如砥,文皇之跡兮炳如丹青,文皇之功兮配於天地!」--宋朝祭唐太宗昭陵  

「英略唐皇近古無,文垂灑藻武攘胡!」--明朝祭唐太宗昭陵

為鼓舞抗戰,成本俊1935年《民族英雄唐太宗之精神及其事業》寫道:「漢族之衰微,國威之不振,於是掃蕩群雄,拯斯民於水火,大張撻伐,揚國威於域外,則有待於民族英雄唐太宗之崛起焉。 唐太宗精明果斷、神武勇敢之英姿,懷仁民愛國禮賢下士之精神,削平內難,征服四夷,使唐人威聲,遠播域外,漢族勢力,震爍古今,斯誠吾民族史上最具聲色之一頁,太宗亦千古不朽之英雄矣! 」 

序幕: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意氣風發的時代,邊疆戰爭之頻繁和戰勝次數之多,在中國古代史上非常罕見。所以只有唐朝才能誕生專門的邊塞詩派,誕生像「年年戰骨埋荒外」這樣的詩句。而至於「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此生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種豪言壯語。由於後世朝代偃武修文的風氣,甚至成為了古代史上中國人尚武精神的絕響。尤其是貞觀年間,大唐帝國全面擴張,四面出擊,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隋朝時期,突厥曾經遭到隋軍的沉重打擊。隋末動亂,中原分裂殘破,損失很大,突厥復振。唐高祖在位的時候,唐朝的國力難以對抗正處於興盛狀態的突厥。中原群雄一百三十餘部,大多向突厥稱臣,因為突厥的進攻和騷擾,李淵曾經一度考慮遷都,幸好李世民以民族大義勸阻李淵,並逐一擊潰了突厥的傀儡軍閥,多次計退突厥。唐太宗這個鐵杆大鷹派即位後,再也不想向外來壓迫屈服了。於是唐朝開始了上百年的猛烈拓邊史,其結果是中國的領土和屬國總面積達到了歷史性的頂峰。 

  貞觀年間是唐朝拓邊最猛烈的時期,也是獲勝最大的時期。貞觀年間,唐朝依次取得了對東突厥、吐蕃、吐谷渾、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麗、龜茲甚至還包括印度用兵的勝利。這些勝利奠定了唐朝300年的基業。

      唐太宗面對危機空前嚴重,但他撫民以靜,更從突厥傀儡軍閥手中,奪回晉、冀、魯、豫、皖、陝、甘、寧、青,突厥手中奪回內蒙,鐵勒手中奪外蒙南俄,吐谷、高昌、焉耆、龜茲、西突厥、車鼻手中奪回西域,高句麗手中奪回遼東,且勝天竺吐蕃。

    無論孤軍安內,削平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突厥傀儡軍閥,還是登基攘外,橫掃東突厥(滅國)、西突厥(驅逐)、鐵勒(滅國)、吐渾(滅國)、高昌(滅國)、焉耆(滅國)、龜茲(滅國)、吐播(驅逐)、印度(滅國)、高句麗(驅逐),無一例外全勝,真正做到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還不算貞觀之後,大唐繼續的對外戰功。現在有人一說大唐,就開放包容融合,但是, 大家注意了,大唐「包容開放」是建立在掃滅東西南北所有侵略、光大華夏文明與主權基礎上的,欺壓炎黃子孫的全部鐵蹄,從突厥到薛延陀,從吐谷渾到高昌,從高句麗到百濟,從中天竺到小勃律,三十餘國,終唐一代全部掃滅!

一、北伐(上):滅東突厥,驅除北虜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驃姚。」--李白《胡無人》

「自五胡慘禍,及唐而太宗始大振!」--熊十力《與友人論張江陵》

「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書竹帛。靖以騎三千,蹀血虜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輩,足澡吾渭水之恥矣!」 --唐太宗滅突厥宣言

就在李世民執政的第四個年頭,亦即貞觀四年(公元630年),一個威震四夷、功蓋八荒的時代就在他的憧憬和仰望中訇然降臨——這就是令無數後人熱血沸騰、心馳神往的「天可汗」時代。

  第一個被唐朝征服的對手,是曾經盛極一時的東突厥。

  從南北朝時代起,東突厥就是歷代中原王朝最強大的敵人。到隋大業年間,東突厥在始畢可汗執政時期臻於全盛——「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屬焉。控弦百餘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視陰山,有輕中夏之志」。

  大業末年,中原板蕩,天下分崩,東突厥的百萬鐵騎伺機屢屢入寇。其兵鋒所到之處,城郭宮室焚毀殆盡,財帛子女為之一空。而當時的逐鹿群雄如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高開道等人,都曾依附在東突厥的羽翼之下。就連唐高祖李淵晉陽起兵時,也不得不忍辱負重,向其周旋。

  唐帝國建立之後,頡利可汗(始畢可汗之子、處羅可汗之弟)「承父兄之資,兵馬強盛,有憑陵中國之志」,多次傾巢南侵,深入唐朝腹地。「高祖以中原初定,不遑外略,每優容之,賜與不可勝計」,而頡利卻越發變本加厲,「言辭悖傲,求請無厭」。(《舊唐書·突厥傳》)

  如此強大的外患一天不剷除,大唐王朝就一天也不得安寧。

  有道是風水輪流轉,從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起,曾經兵強馬壯、囂張跋扈的東突厥終於露出了衰亡的徵兆。

  一方面,其境內連續幾年遭遇空前嚴重的自然災害,「其國大雪,平地數尺,羊馬皆死,人大飢」。另一方面,頡利可汗又寵信佞臣,引發了政治上的動蕩,導致原本臣屬於東突厥的薛延陀、回紇、拔也古等北方諸部相率反叛;此外,頡利和他的侄子、封藩於幽州北面的突利小可汗又素來不睦,雙方的矛盾衝突日趨激烈,最終甚至刀兵相見,致使突利不得不於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四月向李世民呈上密表,請求歸降。

  在此情況下,以杜如晦為首的許多大臣紛紛主張趁此機會蕩平東突厥。可李世民卻沒有大舉出兵。因為他考慮到,自己登基未久,當務之急是內政建設,還不宜發動大規模對外戰爭。但這並不等於李世民會無所作為。

  他決定,趁東突厥自顧不暇之機,先用最小的代價斬斷其左膀右臂。

  為此,李世民一邊派兵接應突利,一邊命夏州長史劉旻、司馬劉蘭成攻擊盤踞在朔方(今陝西橫山縣)的梁師都。

  梁師都是隋末群雄中割據時間最長的一個。自從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起,他就在東突厥的支持下長期活躍在唐帝國的北部邊境,而且不遺餘力地充當東突厥的打手,始終是唐王朝的肘腋之患。

  劉旻和劉蘭成接獲任務後,第一步是派遣輕騎兵深入梁國境內,不斷進行襲擾,並摧毀其農田莊稼,使其人心惶惶;第二步,他們發動了「間諜戰」,派出大量間諜潛入朔方,造謠生事,上下攛掇,成功離間了梁師都與群臣的關係,致使其文武官員紛紛叛逃,歸降唐朝。

  二劉意識到時機成熟,遂上表請求出兵。李世民當即派遣柴紹和薛萬均率部進圍朔方,於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四月末平定了梁師都。

  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冬,叛離東突厥的北方各部共同推舉薛延陀的首領乙失夷男為可汗。李世民得知後,隨即採取「遠交近攻」的戰略,立刻遣使對其進行冊封,並賜其「鼓纛」(巨鼓和大旗),正式承認了薛延陀的獨立。

  很顯然,李世民這麼做目的就是要讓東突厥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面對如此不利的戰略形勢,頡利可汗大為惶恐,遂於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遣使向唐朝稱臣,並要求迎娶唐朝公主。

  然而李世民已經不給他機會了。

  這一年十一月末,李世民任命兵部尚書李靖為北伐統帥,率張公瑾、李世、丘行恭、柴紹、薛萬徹、衛孝節等人,兵分六路,共計十餘萬人,從各個方向大舉進攻東突厥。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正月,年屆六旬的李靖冒著嚴冬大雪,親率一部精銳騎兵長途奔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搗頡利可汗的王庭——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頡利猝不及防,被李靖一舉擊潰,只好率餘眾逃往陰山,不料半路又遭到李世的阻擊,部眾傷亡殆盡,最後與殘部逃至陰山以北的磧口(今內蒙古四子王旗西北)。

  隨後,頡利一邊召集逃散的部眾,一邊遣使向唐太宗謝罪稱臣,企圖以此麻痹唐軍,等實力恢復後伺機再戰。

  對於頡利可汗的詐降意圖,李世民當然是洞若觀火。他一邊派遣使臣唐儉前去與他周旋,一邊密令李靖繼續進兵,不讓頡利有絲毫喘息之機。

  就在頡利以為他的緩兵之計已經得逞之時,唐軍前鋒蘇定方火速進抵磧口,突然殺進突厥大營,李靖大軍亦緊隨而至。頡利被迫再度逃亡,前往靈州(今寧夏寧武市)西北,投奔他的侄子沙缽羅。

  三月,唐軍張寶相部進逼沙缽羅大營,生擒頡利。

  至此,東突厥徹底覆滅。北起陰山、南抵大漠的廣袤土地,全部歸入唐帝國的版圖。此次出征,唐軍前後斬殺突厥騎兵數萬人,收降部眾數十萬。自五胡亂華、北朝以來數百年間一直對中原王朝構成強大威脅的邊患,至此宣告終結。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三月,四夷君長齊集長安,一起向唐太宗敬獻了史無前例的尊號——天可汗。

  一個彪炳千秋的天可汗時代從此拉開序幕。

二、北伐(下):滅薛延陀,收服漠北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唐邊塞詩人盧綸《塞下曲》

「昔唐太宗撥亂反正,貞觀盛世,自古罕論。」--明成祖永樂 

「獯獫強暴,歷代憑陵,前王弊其貪殘,中夏憚其薦食,百王靡服,千古不賓。朕載懷慷慨,命將出師,旗鼓一臨,沙漠大定。雪涇陽之周恥,報白登之漢讎,截瀚海以開池,籠天山而築苑!其餘醜類,軫余遐念,將奮鈇鉞,受命上元。」 --唐太宗討薛延陀詔

在唐朝經營西域的時期,太宗李世民也一直沒有放棄對帝國北疆的經略。

  儘管東突厥早在貞觀四年(公元630年)便已被徹底平滅,可是代之而興的薛延陀卻趁「北方空虛」之機強勢崛起,雄霸漠北,麾下足足有「勝兵二十萬」。

  李世民知道,如果不採取措施對其進行遏制,薛延陀必將成為唐帝國的一大勁敵。

  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九月,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命他的兩個兒子分別統轄其國的南部和北部,李世民立刻意識到這是分化其勢力的一個良機,隨即遣使冊封他的兩個兒子為小可汗,並「各賜鼓纛」,「外示優崇,實分其勢」。(《資治通鑒》卷一九五)

  為了更有效地防範薛延陀,李世民冊封東突厥降將阿史那思摩為新可汗,命其率部返回漠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阿史那思摩北渡黃河,建牙帳於定襄故城。同年十月,真珠可汗命其子乙失大度率二十萬人橫穿大漠,直撲定襄。阿史那思摩無力抵擋,一溜煙逃回了長安。

  十一月,李世民迅速作出了反擊薛延陀的戰略部署。唐帝國一共出動十幾萬兵力,在東起營州、西至涼州的數千里戰線上,分成五路出擊,與薛延陀拉開了決一死戰的架勢。其中,兵部尚書徐茂公(李世績)率部進駐朔州,迎戰薛延陀軍隊的主力。乙失大度擔心被圍殲,立刻掉頭北逃。徐茂公選了六千精銳,在背後緊追不捨。

  乙失大度逃至諾真水(今內蒙古艾不蓋河),發現徐茂公兵少,隨即列陣迎戰。兩軍開戰後,唐軍一度失利。可李世卻鎮定自若,一面與敵交戰,一面派薛萬徹率數千騎兵繞到敵軍後方,襲擊他們的備用馬匹。薛延陀軍的士氣頓時一落千丈,人人無心戀戰。唐軍乘勝追擊,砍殺三千餘人,生擒五萬餘人,大獲全勝。

  乙失大度率殘部穿越大沙漠時,又碰上了暴風雪,結果又有大部分士兵與馬匹活活凍死。逃回王庭時,二十萬大軍只剩下不到兩萬。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九月,真珠可汗卒,兩個兒子為了爭奪汗位大打出手,結果嫡出的小兒子殺了庶出的長子,自立為多彌可汗。

  多彌可汗為了穩定政局,大肆清除異己,培植個人勢力,弄得舉國上下人心惶惶。不久,回紇、仆骨、同羅等部落一起發動兵變。多彌可汗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薛延陀陷入空前混亂。

  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六月,李世民命李道宗、徐茂公等人數路並進,大舉北伐薛延陀。薛延陀舉國震恐,諸部大亂。多彌可汗逃亡途中被殺。至此,這個繼東突厥之後稱雄大漠十餘年的薛延陀,終於在唐帝國的致命打擊下徹底滅亡。

  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正月,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在漠北設立六個羈縻都督府、七個羈縻都督州,合稱「六府七州」。

  同年四月,唐朝設置燕然都護府(治所在今內蒙古烏拉特中旗),統轄六府七州。

  大唐帝國從此走上了全盛的道路。

  在大唐帝國開疆拓土的過程中,我們看見了一種強悍而勇武的英雄血性,也看見了一種自強不息、拼搏進取的民族精神。

  天可汗時代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可它卻變成了一座歷史的豐碑。

  無論世事如何變遷,無論歲月如何久遠,唐太宗李世民的精神必將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脈中傳承,天可汗時代也永遠是大漢民族記憶中不朽的驕傲與榮光!

三、西討(一):滅吐谷渾鮮卑,光復河西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唐邊塞詩人王昌齡《從軍行》

「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嘗不自行,朕何敢偷安!」--五代民族英雄周世宗柴榮

「吐谷渾蕞爾小蕃,負固河右,訓導積年,凶頑未改,剽掠邊鄙,略無寧息。今上書傲很,拘我使人,內外百僚。華夷兆庶,同心憤怨,咸願誅討。宜乘吊伐之機,以展鷹鸇之志,長驅剋期,窮其巢!夷凶息暴,稱朕意焉。」--唐太宗討吐谷渾詔

在唐朝與西域諸國之間,有一條地形狹長的交通要道,稱為「河西走廊」。從長安往西北方向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出玉門關,可到達西域;再穿過西域,可直抵中亞、西亞諸國,甚至遠抵歐洲大陸。這條貫穿歐亞大陸的重要交通線和貿易通道,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

  吐谷渾就位於河西走廊的南側,扼守著絲綢之路的咽喉。

  貞觀初年,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年事已高,將朝政大權委於宰相天柱王,對其言聽計從。天柱王是一個鷹派人物,傾向於對外擴張。在他的影響下,吐谷渾採取了陽奉陰違的做法,表面上經常遣使朝貢,背地裡又頻頻入侵唐朝的西北邊境,曾先後縱兵大掠蘭州、鄯州(今青海樂都縣)、廓州(今青海化隆縣西)等地,嚴重威脅唐朝邊境與絲綢之路的安全。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五月,李世民遣使對慕容伏允嚴加譴責,並命他親自到長安朝見。慕容伏允不僅拒絕入朝,而且再度縱兵入寇,甚至扣押了出使吐谷渾的唐朝使臣。李世民連續派遣多批使者與吐谷渾交涉,「諭以禍福」,但慕容伏允始終置若罔聞。

  這一年十月,忍無可忍的天可汗終於出手了。

  李世民命段志玄出兵,對吐谷渾發動突然襲擊。段志玄迅速擊潰了吐谷渾的邊境部隊,並向縱深追擊了八百餘里。然而深入吐谷渾的國境之後,段志玄卻擔心糧草不繼,於是下令撤兵。

  唐軍的第一次西征。

  如此結果當然令李世民很不滿意。貞觀九年,李世民再度任命六十四歲的李靖為西征軍統帥,以李道宗、侯君集擔任副統帥,下轄六大兵團,大舉進攻吐谷渾。

  慕容伏允很清楚,以吐谷渾的國力和兵力而言,絕對不可能與強大的唐軍抗衡,如果硬著頭皮與其正面對決,無疑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唯一的辦法只有一個字——拖。

  他採取的具體戰略就是:首先,大幅度向吐谷渾西部的山區和沙磧地帶後撤,保存實力,避敵鋒芒;其次,利用吐谷渾國境的廣袤和縱深拖長唐軍的戰線,讓唐軍在尋找對手主力的過程中疲於奔命,使其行軍作戰和後勤補給同時陷入困境;最後,憑藉高原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挫盡唐軍的銳氣,再利用各種複雜地形進行阻擊,並從各個方向出動小股部隊進行襲擾,最終拖垮唐軍。

  所以,當李靖的主力兵團剛剛抵達鄯州(今青海樂都縣),慕容伏允就丟棄了他的王庭伏俟城,帶著軍隊一撤二千里,輕裝進入了沙磧地帶(今青海柴達木盆地)。

  臨走之前,慕容伏允下了一道命令,把青海湖沿岸的廣袤草場全部焚毀,給唐軍留下了千里赤地和一片焦土。

  這是一記狠招。

  他想把唐軍的戰馬活活餓死。

  對於慕容伏允這種自作聰明的打法,李靖不禁冷笑。

  針對敵方的圖謀,李靖制訂了一個「兵分兩路、迂迴包抄、大舉掃蕩」的宏大戰略——北路由他親自指揮,率領李大亮兵團和薛萬均、薛萬徹兵團,沿青海湖南岸由北向南作戰,掃蕩盤踞在大非川(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平原)一帶的吐谷渾主力;南路由侯君集、李道宗兩路兵團組成,直插吐谷渾的大後方,進攻黃河源頭的吐谷渾各部落據點,最後在大非川與李靖兵團會師,完成南北夾擊、包抄合圍之勢,全殲吐谷渾軍隊的所有主力。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艱苦卓絕的遠征。按照李靖的戰略部署,唐朝的兩路大軍必須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區——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深入吐谷渾國境數千里,克服種種惡劣的自然條件,穿越複雜而陌生的地形,在缺乏糧草和後援的情況下進行遠距離作戰,其艱難和危險的程度可想而知。

  這對於所有出征的將士——上至六十四歲的統帥李靖、下至每一個普通士兵來說,都是一場勇氣、耐力和意志的考驗。

  由李靖率領的北線兵團,先後在曼頭山(今青海湖南岸日月山)、牛心堆(今青海湖南岸)、赤水原(曼頭山西)大破吐谷渾軍隊,而後又長驅直入,連戰連捷,一共俘虜了二十個親王,繳獲各種牲畜二十多萬頭;稍後,執失思力又在居茹川(茶卡鹽湖附近山川)擊退了吐谷渾軍隊的反擊。

  北線兵團在李靖的指揮下,以所向披靡之勢橫掃青海湖南岸,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悉數殲滅了盤踞在這一帶的吐谷渾主力。

  在南路,侯君集和李道宗兵團遭遇了比北路更大的困難。因為南面都是高海拔地區,平均海拔起碼要比青海湖沿岸高出1000米以上。將士們不但要克服嚴重的高原反應,而且所經之地都是荒無人煙的千里冰川,將士們只好「人吃冰、馬啖雪」(《資治通鑒》卷一九四),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辛苦總是有回報的。

  南線兵團進抵烏海(今苦海,位於鄂拉山口西南)時,終於發現了一支吐谷渾的大股部隊,其首領是吐谷渾的親王梁屈怱。

  好些日子沒打過仗的唐軍將士大為興奮,於是人人奮勇爭先。經過一番激烈廝殺,生擒梁屈怱,同時繳獲了大量牲畜。

  獲得充分的補給之後,唐軍繼續向黃河上游挺進,從星宿川(今黃河源頭的星宿海)一路打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連戰連捷,徹底摧毀了吐谷渾在黃河源頭一帶的軍事力量。

  最後,南線兵團勝利班師,與李靖兵團會師於大非川。

  此次遠征,兩路大軍歷盡千難萬險,奔襲數千里,大小几十戰,終於將吐谷渾軍隊的有生力量殲滅殆盡,完全實現了李靖預期的戰略目標。

  此時,慕容伏允已經穿過柴達木盆地的戈壁荒漠,越過阿爾金山脈,一口氣逃到了突倫川(又稱圖倫磧,今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唐軍稍事休整之後,李靖就發出了追擊的命令。前鋒將領率一千輕騎直奔突倫川。時值盛夏,沙漠地帶又嚴重缺水,唐軍將士個個嘴唇乾裂、頭暈目眩。最後沒辦法,只好殺了心愛的戰馬,生飲其血。

  就是靠著這種堅毅頑強的精神,唐軍再次跨越數千里,追上了慕容伏允。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五月,走投無路的慕容伏允被親兵所殺。

  至此,吐谷渾宣告平定。

 四、西討(二):滅高昌,光復西域

「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手自消滅!」--唐邊塞詩

清末革命家陶成章《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寫道:「我中國紹基於皇古(黃帝),蔥蘢於唐、虞,而光耀於漢、唐」,更獨譽唐太宗締造了「全亞聽命時期」,奉貞觀為「中國民族冠冕第一時期」。

「三苗負固,虞帝所以興師;鬼方不恭,殷宗所以薄伐。自隋季道消,天下淪喪,衣冠之族,疆場之人,或寄命諸戎,或見拘寇手。朕受命上元,為人父母,禁暴之道,無隔內外,董率眾軍,宏宣廟略,乘驛進路,同會虜庭!」--唐太宗討高昌詔

唐朝平定吐谷渾後,李世民又把目光投向了西域。

  「西域」是一個統稱,泛指今天的青海、新疆以及中亞的東部地區,涵蓋的範圍十分廣闊。在西域之內,分布著大大小小數十個國家和部族,諸如西突厥、吐谷渾、党項、高昌、焉耆、龜茲、疏勒、于闐、罽賓、康國等等,其中勢力最為強大,唯一能夠與唐帝國抗衡的國家,無疑就是西突厥。

  貞觀中期,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市東)在西突厥的支持下,屢屢攔截西域各國入唐朝貢的使者、以及絲綢之路上的過往商旅,並多次出兵侵掠鄰國焉耆。李世民在多次警告無效的情況下,於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命侯君集出兵攻滅了高昌。

  同年九月,唐朝在高昌故地設置西州,並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市)設置安西都護府,從而確保了絲綢之路的安全與暢通。

高昌王麴文泰早在貞觀四年就曾親自到長安覲見唐太宗李世民,貢獻方物。後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國通過其境向唐入貢,並發兵襲擾內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員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國。由於高昌位於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唐太宗決心除掉這個障礙。十三年,唐太宗徵召麴文泰入朝,文泰稱疾不至。十二月初四,詔令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左屯衛大將軍薛萬均為副總管,率步騎數萬及、契苾之眾征討高昌。麴文泰以為唐離高昌有7000里之遙,沙磧闊約2000里,地無水草,氣候異常,唐朝不會以大兵相加。及唐軍在熟悉當地地形的契苾何力引領下抵達磧口時,麴文泰憂懼而死,其子智盛即位。十四年八月,唐軍攻下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魯克沁),俘男女7000餘人。侯君集命中郎將辛獠兒為前鋒,直趨高昌城。麴智盛率軍迎戰,被擊敗後退保都城。侯君集命將士填塹攻城,又造高5丈可以俯瞰城內的巢車,對城內動靜了如指掌。奉命前來救援高昌的西突厥軍畏懼唐軍威勢,也在可汗浮圖城(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投降。麴智盛見大勢已去,被迫於初八開門出城投降。侯君集繼續分兵略地,共攻下3郡、5縣、22城,得戶8046,人口3.77萬,馬4300匹,佔地東西800里,南北500里。唐在其地置西州,在可汗浮圖城置庭州。二十一日,又置安西都護府於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北雅爾湖村附近),留兵鎮守。

五、西討(三):滅焉耆、龜茲,擊潰西突厥,劍指中亞

「虜騎胡兵一戰摧,萬靈回首賀軒台。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馬來。」--李商隱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明太祖朱元璋

「朕年十八便為經綸王業,北剪劉武周,西平薛舉,東擒竇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內乂安。古來英雄撥亂之主,無見及者。」--唐太宗自述

唐帝國在西域的強勢介入自然引起了西突厥的惱怒和不安。西突厥一貫將西域諸國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絕不甘心就此放棄這個經營已久的「後花園」。

  所以,圍繞著西域諸國的控制權,唐朝隨即與西突厥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較量。

  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九月,西突厥突然發兵入侵伊州(伊吾)。唐安西都護郭孝恪將其擊退,並重創處月、處密二部落。

  兩年後,原本一直親附唐朝的焉耆與西突厥重臣阿史那屈利聯姻,從而倒向了西突厥。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八月,郭孝恪徵得朝廷的同意之後,率部討伐焉耆,生擒其國王龍突騎支。但是阿史那屈利不久便在焉耆重新扶植了一個親突厥的傀儡政權。

  此後的幾年裡,唐朝接連對高麗和薛延陀用兵,暫時無暇顧及西域。到了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隨著一個新契機的出現,李世民當即決定大舉出兵,徹底解決西域問題。

這個契機源於西域的另一個國家——龜茲。

  龜茲位於塔里木盆地的北部、焉耆的西面,有大小城池八十餘座,算是西域諸國中實力較強的一個國家。就像其他的西域國家一樣,龜茲一直在西突厥與唐帝國之間採取騎牆策略,一方面對唐朝「歲貢不絕」,一方面又「臣於西突厥」,打算兩邊討好,兩邊都不得罪。可是在郭孝恪討伐焉耆時,龜茲卻犯了一個嚴重錯誤,不但「遣兵援助」焉耆,而且「自是職貢頗闕」。(《舊唐書·龜茲傳》)

  龜茲之所以援助焉耆,很可能是出於唇亡齒寒的擔憂;而它之所以從此對大唐的朝貢銳減,估計是對唐朝強硬的西域政策心存不滿。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九月,李世民命安西都護郭孝恪,阿史那社爾,共計十餘萬人,聯兵進討龜茲。

  十月,大軍兵分五路,以犁庭掃穴之勢橫穿焉耆國境,兵鋒直指龜茲。焉耆國王薛婆阿那支丟棄王城,望風而逃,將其捕獲,二話不說就把他砍了,另立其堂弟先那准為新國王,並命其對唐朝修藩臣禮、按時朝貢,從而在焉耆重建了一個親唐政權。

  焉耆不戰而敗,龜茲舉國震恐,各地守將紛紛棄城而逃,唐軍如入無人之境,順利拿下龜茲都城伊邏盧城(今新疆庫車縣),生擒國王布失畢。龜茲國相那利逃脫了唐軍的追捕,從西突厥搬來救兵,大舉反攻郭孝恪駐守的伊邏盧城。郭孝恪寡不敵眾,與長子郭待詔一起壯烈殉國。

  唐軍隨後重新奪回伊邏盧,擒獲那利。此後,大軍如同秋風掃落葉一樣,接連攻克了龜茲的五座大城,同時招降了七十餘座小城,徹底佔領了龜茲全境。

  唐朝成功征服龜茲之後,史稱「西域震駭」,「西突厥、于闐、安國爭饋駝馬軍糧」(《資治通鑒》卷一九九),以此表示對唐朝的臣服之意。

  此役的勝利,標誌著在與西突厥爭奪西域的較量中,唐朝笑到了最後。並且為唐高宗時代徹底滅掉西突厥,擴張至中亞裏海,奠下了決定性的基礎。 

六、東征:擊潰高句麗,光復遼東

「能兼漢月照銀山,復逐胡風過鐵關。」--唐邊塞詩人岑參

「唐之德大矣!際天所覆,悉臣而屬之;薄海內外,無不州縣,遂尊天子曰天可汗。三王以來,未有以過之……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司馬光《資治通鑒》

「歸語爾可汗,我父子東征,能寇邊者可即來!」「 若不誅翦遐穢,無以肅中華。前無橫陣,盪氛霧於五嶽,翦虎狼於九野,定海內,拯蒼生。北殄匈奴種落,有若摧枯,西滅吐谷渾、高昌,易於拾芥。包絕漠而為苑,跨流沙而為池,黃帝不服之人,唐堯不臣之域,並皆委質奉貢,歸風順軌。」--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手詔

下面就開始著手解決高句麗問題了,用太宗的原話是「為中國報子弟之仇」。貞觀十七年(六百四十三年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權臣、莫離支泉蓋蘇文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麗。次年十一月,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麗。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

夏季,徐世績(徐茂公)暗渡陳倉,突然出現在遼東城下,高句麗士兵大駭。營州都督張儉和優秀將領李道宗也率兵進入遼東,擊敗高句麗兵,斬首數千。四月,唐軍攻破高句麗蓋牟城,俘虜兩萬多人,繳獲糧食十多萬石。五月,另一路唐軍從山東渡海攻破高句麗卑沙城,俘虜八千人。上百年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得以在鴨綠江邊閱兵。 

  不久,李績和李道宗所部進逼遼東城下。高句麗軍數萬來援。有人建議說高句麗軍多唐軍少,應該堅守。可是李道宗說高句麗人仗著人多以為我們不敢拿他們怎麼樣,我們就是要攻擊他們,殺殺他們的銳氣。李績說我們被派來就是負責替皇上掃馬路的。現在馬路不幹凈,我們怎麼能躲呢。於是唐軍處於劣勢卻猛烈出擊,高句麗兵始料不及,被沖亂陣型大敗而歸。唐太宗大軍兵到後,把遼東圍得水泄不通,日夜攻打。乘著刮南風的機會,唐太宗指揮士兵點燃城池西南樓,順風放火。高句麗軍抵擋不住了,遼東陷落。唐軍殺高句麗兵一萬多人,俘虜一萬多人,此外還有百姓四萬多人。 

  光復遼東後,唐軍繼續向白岩城進發。烏骨城派兵一萬支援,被唐軍擊退(此戰唐軍只用了800人)。六月,白岩城不戰而降。唐軍繼續向安市進發。高句麗將領高延壽等人率領靺鞨、高句麗兵十五萬來救援,被擊敗。高延壽向唐軍乞降,來到唐軍軍營,一進門就跪下,挪動膝蓋向前,拜伏在地。(《資治通鑒》上說「延壽、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唐太宗對他們說:「東夷少年,跳梁海曲……自今復敢與天子戰乎?」高延壽等人「皆伏地不能對」。唐太宗將降軍中的高句麗軍官、酋長三千餘人虜往中原,其餘高句麗人悉數釋放。 

  張亮率水軍渡海襲占卑沙城;李績軍攻克遼東重鎮遼東城,斬俘兩萬餘人。六月,唐軍進至安市城(駐: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麗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唐太宗擊敗,餘眾歸降,高麗舉國震恐。七月,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安市城小而堅,在城主楊萬春的抵抗下,唐軍圍攻數月不克。長孫無忌以為:『天子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危徼幸。今建安、新城之虜,眾猶十萬,若向烏骨,皆躡吾後,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也。』」)而這種方式過去一直是唐軍克敵制勝的法寶。最終唐太宗決定暫時停止這次出征。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朝,沒有達到徵佔高麗的預期目的。這次征伐高句麗,攻克高句麗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遷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在唐軍,戰士陣亡的約2000人,損失最大是戰馬,損失了七八成。 

   此戰雖重創高句麗,卻未能滅亡高句麗。但這戰的意義還是比較重大的。這是自三國時期毋丘儉攻破高句麗屠王城以來上百年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戰勝高句麗人,收復了今天遼寧一帶很多南北朝時期被高句麗奪取的土地,為今後唐朝徹底征服高句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唐太宗回朝後,群臣建議對高句麗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太宗採取了這一建議。以後,唐軍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策略,共有以下幾次:六百四十七年,太宗命牛進達和李績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麗,拔石城,高句麗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六百四十八年,太宗派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率3萬大軍乘樓船渡海,入鴨綠水,於泊灼城(今遼寧丹東東北)大敗高麗軍;655年,因高麗與百濟、靺鞨聯兵入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兵擊高麗;658年,程名振攻克高麗赤烽鎮(約在今遼寧海城境),斬首3000級;659年,唐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今遼寧遼陽附近華表山)大敗高麗軍。公元660年,唐滅百濟,高句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次年,高宗下令對高句麗發動大規模進攻,發 35軍,水陸分道並進。蘇定方在壩江擊敗高句麗軍,屢戰屢勝,進圍平壤;契苾何力於鴨綠水大敗蓋蘇文之子男生,斬3萬人。時百濟舊將叛亂,而蘇定方圍平壤久攻不下,逢大雪天寒,高宗遂於662年二月命唐軍自高句麗班師。退軍時,左驍衛將軍、沃沮道總管龐孝泰在蛇水戰敗,龐孝泰戰死。這是高句麗滅亡前的最後一次勝跡。由於淵蓋蘇文在世期間一直未能採取明智的外交策略,導致唐朝與新羅聯合必欲滅高句麗而後快。蓋蘇文在世時雖然尚能以高壓控制高句麗政局,但高句麗內部已經危機四伏,當他死去時,高句麗已離覆亡不遠。

征伐高句麗,這個被某些人認為是錯誤的舉動,但是,就當時形勢來看,此征是必要的和需要的。第一,發動戰爭的責任是高句麗,高句麗悍然進攻唐朝附庸國新羅挑起戰端,為了維護權威,唐需要發動戰爭來保護自己的附屬國的利益。第二,戰爭中,唐軍是正義和人性的,這也是保證唐軍損失非常小的一個外在條件,在唐軍攻佔的城池中,均擁護唐軍。但是由於為了保持正義性和人性化,導致偏求穩,而使戰期拉長。第三,唐軍的撤退和後續戰爭,充分體現了李世民的胸懷和高超的戰略思想,唐軍以2000人的損失消滅高句麗四萬人,千古罕見。撤退之時,敵將城牆跪拜,也實屬罕見。唐軍後期的軍事騷擾和政治封鎖,使高句麗的實力每況愈下,最終高宗消滅高句麗、百濟、擊潰日本,徹底收復遼東故地。

七、南下(上):擊潰吐蕃,收服雪域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唐詩人李賀

「三代以後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明朝王志堅

「平寇亂,安黎元,灑洪災,攘大患,前史不載之鄉,並為州縣。朕於天下蒼生,可謂安養矣,道存物往,人理同歸,掩乎元泉,夫亦何恨矣。」--唐太宗遺囑

在大唐西部,昆崙山以南那片古老而又神秘的雪域高原上。一個此前的歷代中原王朝從來沒有接觸甚至從沒有聽說過的、嶄新的強大對手,正以驚人的速度悄然而迅速的崛起。而且包括一代天驕李世民在內,誰都沒有料到,這個新生政權會在而後近200年的漫長歲月中,成為大唐帝國最強悍、最難纏的宿敵--吐蕃王朝誕生了。

公元638年初,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以唐朝拒絕賜婚羞辱吐蕃為由,率5萬鐵甲騎兵軍團大舉入侵唐朝保護下的吐谷渾。此時的吐谷渾經過早先唐朝毀滅性打擊後已經元氣大傷,根本無力抗擊強悍的吐蕃軍隊。在拚死抵抗無效後,吐谷渾王諾曷缽攜弘化公主等王室成員,率殘部數千人向東逃亡,進入唐朝國境請求庇護。吐蕃佔領吐谷渾全境,大肆劫掠人口、牲畜。松贊干布隨後分兵大肆攻略其他地區。"諸羌"中最強大的吐谷渾遂被擊潰後,在西北立即產生連鎖反應。党項、羌人等周邊民族在吐蕃強大的威脅下陸續投降。這最終導致唐朝在當地設立的三十多個州縣在短短數月時間內迅速淪喪。吐蕃勢力深入青海,逼近四川西部地區,而事情還沒有完。取得巨大勝利的松贊干布此時已經將刀鋒對準了當時唯一可以和他抗衡的強者--大唐帝國!

公元638年7月,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以唐朝收容吐谷渾王及其殘部為由,起5萬鐵甲騎兵軍團,對外號稱20萬,大舉入侵大唐帝國本土。於公元638年8月進抵唐朝在西部的重鎮松州,擊潰唐朝西部邊境駐軍。大唐帝國與吐蕃王朝歷史上第一次戰爭--松州之戰爆發了。

松州之戰第二階段,即唐朝大規模戰略反擊階段拉開序幕,這同時也是唐朝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出兵西征吐蕃。公元638年8月底,唐軍以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先鋒,正式出兵西征吐蕃。大唐5萬鐵甲騎兵猶如一條鋼鐵巨龍,捲起遮天蔽日的滾滾沙塵。浩浩蕩蕩殺向帝國西部疆土。拉開了中國歷史上中原本土軍隊和西藏高原內地武裝力量之間第一次大規模戰爭的序幕!

公元638年9月6日,唐軍前鋒牛進達所部5000騎兵進抵松州外圍。在他面前的,是由吐蕃開國雄主松贊干布親自指揮的,橫掃西部幾十個少數民族的5萬強悍的鐵甲騎兵。而他手下只有區區5000騎兵,兵力只有對手的十分之一。在這種局面下,部將建議切不可輕舉妄動,要等待主力到達後再做打算。但是,作為久經戰陣的沙場宿將,牛進達深知松州城中軍民的艱難處境和他們對祖國援軍的渴望。他斷定,吐蕃軍隊自從開國以來所向披靡,從來未有敗績。尤其是此前在松州外圍大敗唐軍,必然極為驕橫輕敵。決不可能料到,唐軍居然敢以區區5000人主動出擊。而且吐蕃軍隊此時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松州城,對外圍警惕性非常有限。於是,牛進達決定,趁夜色掩護主動出擊!

出擊前,牛進達向全軍將士表明自己必死的決心,前方是5萬強悍的吐蕃鐵騎,此去九死一生。不願前往者,或家有老人、幼子者皆可退出,他決不追究。面對統帥的無畏氣概和松州城內大唐軍民拚死抗擊侵略者的決心,唐軍5000將士士氣大振,紛紛表示願拚死力戰以拒強敵,決不苟活偷生。

公元638年9月6日深夜,唐軍先鋒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率大唐西征軍先鋒5000騎士,在夜色掩護下向吐蕃軍隊營地發起突襲。唐軍發起突襲後,一邊衝鋒,一邊用弓箭向吐蕃營地發射密集的火箭!吐蕃士兵看到這樣一幅"奇妙"的景緻:在他們營地遠方的樹林里,突然"裊裊"的升騰起一片紅色的亮點。這些亮點逐漸會聚成一條紅線,不久又擴大成一片火紅色的"火燒雲"。當這片"火燒雲"逐漸飛臨吐蕃營地的上空,他們終於發現,這是無數支帶著烈焰的死亡之箭!密集的火箭如同漫天飛舞的火色流星雨,裹挾著死亡的火焰和刺耳的尖嘯聲音,吼叫著遮天蔽日的砸向整個吐蕃營地,整座營地被籠罩在一片煉獄般恐怖的"火雨"之中,成為一片火海,濃煙滾滾,烈焰衝天!

到此,松贊干布再也沒心思打下去了,而且這次出兵,他得到的實惠也不少了。於是,他下令全軍相互掩護,立即撤退。包圍松州已經兩個多月的5萬吐蕃軍隊在松贊干布的率領下,迅速解除對松州的圍困,連夜向西逃竄而去。而唐軍指揮官牛進達考慮到吐蕃軍雖敗,但兵力並為受重創,而自己有限的兵力是靠突襲才取得勝利的,而此時松州解圍的戰略目標也已經達到。如果追擊,極有可能會前功盡棄,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於是,他拒絕了部將繼續追擊的建議,率軍進入松州城內以鞏固城防,等待主力到達。隨後不久,由侯君集率領的大唐帝國西征軍主力到達松州。在穩定局勢後,向周邊吐蕃侵佔的地區發起反擊,迅速收復大片失地。至此,松州之戰最終以大唐的勝利和吐蕃的失敗而告終。是役,唐軍以區區5000騎兵一舉擊潰吐蕃5萬重兵。殺敵近兩千人,自身傷亡不足百人,取得輝煌勝利。松贊干布最終以臣服身份受封西海郡王,雪域在形式上從此納入中國版圖。 

八、南下(下):滅印度,走向南洋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星旗紛電舉,日羽肅天行。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李世民詩《還陝述懷》  

「惟帝肇開鴻業,奠安生民,濟世之功,垂於永久。」--明成化祭唐太宗

「雪恥酬百王,除凶報千古!」--唐太宗勒石靈州受降宣言

我國古代有一段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故事,這段傳奇的創造者叫王玄策。王玄策:一個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個在歷史書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

大唐周邊蔥嶺南有國名叫天竺,現在改叫印度,其國民我們親切的稱之為阿三,時分東西南北中五大塊。姑且分別叫東、西、南、北、中印度吧。唐初,印度半島最強大的中印度統一了印度半島建立了摩揭陀帝國,並很快與唐朝建立了友好關係。 

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我想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會吐蕃王松贊干布,睦鄰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但此時印度發生了篡位,別忘了,那時候沒衛星,也沒手機,沒通訊手段,李世民再牛也算不到啊!於是照常上路。新王阿羅順那聽說大唐使節入境,竟派了2000人馬半路伏擊,除王玄策、蔣師仁外從騎皆遇難,王玄策被擒扣押。後來,王玄策、蔣師仁尋機逃脫,發誓要滅絕印度,以雪使者被殺之恥!兩人於是策馬北上,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了尼泊爾。在尼泊爾,王玄策與尼泊爾王談判,以吐蕃王松贊干布的名義,向尼泊爾借得7000騎兵,同時還檄召臨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外加吐蕃松贊干布派來了1200名精銳騎兵,人馬總數接近一萬。自命為總管、命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印度。 

當時吐蕃王松贊干布分別迎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國的文成公主為皇后。

在北印度茶博和羅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陣」一仗擊潰印度數萬象軍。阿羅順那大驚,守城不出,玄策一心報仇,拿出唐軍攻城的各種手段——雲梯、拋石車、火攻,狠攻月余。公元648年,茶博和羅城兵潰城破,玄策一路追來,斬殺印度兵將三千,印度兵將落水溺斃者超一萬,被俘一萬一千,阿羅順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勢攻入中印度,並發誓要盡滅印度。而印度兵將與唐軍(算是外籍軍團)一接觸便潰不成軍,阿羅順那棄國投奔東印度,求得東印度王尸鳩摩援兵,接著再招集散兵殘將準備反攻唐軍。玄策、師仁設分兵用計引阿羅順那上鉤,一舉全殲阿羅順那殘部,活捉了阿羅順那,餘眾盡坑殺。最後,阿羅順那妻子擁兵數萬據守的朝乾托衛城也被蔣師仁攻破,遠近城邑望風而降,中印度滅亡!

由於東印度援助阿羅順那,王玄策準備順勢再亡東印度。尸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唐師謝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國,王玄策方才罷兵回朝述職,同時將阿羅順那披枷帶鎖押回長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詔封賞玄策,授散朝大夫。 

殺印度兵數萬,俘虜數萬,憑藉借來的幾千雜牌軍就平定了印度,這個英雄就是王玄策,一個非軍事專業出身的使節,一個在國外毫無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夠完成這樣的壯舉。實在是世界軍事歷史上不二的奇蹟。只可惜當時的中國對印度知之甚少,在中國人眼裡那隻不過是一個化外蠻邦而已,而現代因為「中印友好」的緣故,對這段歷史教科書上也避之不提,所以王大英雄的名字沒人知道也就不奇怪了。從此,大唐擁有了安全的南方屏障,「木蘭舟」開始大規模出行南洋,南洋諸國稱臣,繼漢人之後,華夏民族又以唐人之名風行海外,成為後世多國「唐人街」之濫觴。

一人滅一國!

當真是:英雄風流不盡數,刀馬所至皆漢土。真應了漢朝大將陳湯那句話:示明萬里之內,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大漠狼峰孤煙直,天蒼地茫嘯西番。

鐵騎踏破極樂土,揚鞭異域蔑沙場。

壯哉王玄策!壯哉大唐帝國!

結語

唐太宗從軍閥百傀的亂世中仗劍奮起,締造貞觀之治,同時把東西南北侵略者全部掃平,光復漢朝舊疆,拓展三倍版圖,帶華人從四百年內憂外侮不見天日的谷底,一躍為犯華夏者雖遠必誅的世界領袖。向北,打敗突厥、薛延陀、車鼻,向西,打敗吐谷渾、高昌、焉耆、龜茲、西突厥,向東,打敗高句麗、靺鞨,向南,打敗吐蕃、印度,實現了最徹底的一次驅除胡虜恢復中華,讓華夏人的疆域、國際地位和文化影響力都達到史上最強;唐高宗、玄宗錦上添花,「東綜日本海,北逾西伯利亞,西被底格里斯河,南極印度及海洋洲,唐人威聲,遠播域外,漢族勢力,震爍古今」;在貞觀秉承軒轅「建屏萬邦」精神的十道節度使發展下,安史之後的中晚唐三次中興,北掃回鶻,西逐吐蕃,南平南詔,收復陰山、河西哈密、越南北部,漢疆唐土最終形成中國固有之版圖。 

唐太宗李世民,同時做到了漢高祖的撥亂反正,漢文帝的育濟蒼生,漢武帝的平定寰宇,且超而上之,拯危亡、登衽席、匡文教、復漢疆、樹帝范、立典章, 將500萬平方公里的疆土,一度收復開拓至1400萬,並執天下牛耳。華夏民族之光榮燦爛,於此完成,故貞觀成為漢唐的濃縮,繼軒轅黃帝之後,成為後世恢復中華、振興中華「千載可稱,一人而已」的旗幟。 

正如唐太宗《帝范》所言:「當經綸之會,斬靈蛇而定王業,啟金鏡而握天樞。然由五嶽含氣,三光戢曜,豺狼尚梗,風塵未寧。朕以弱冠之年,懷慷慨之志,思靖大難,以濟蒼生。躬擐甲胄,親當矢石。夕對魚鱗之陣,朝臨鶴翼之圍,敵無大而不摧,兵何堅而不碎,剪長鯨而清四海,掃槍而廓八紘。乘慶天潢,登暉璇極,襲重光之永業!」


推薦閱讀:

《中土》節選
粗俗火爆還是大氣恢弘?一部香港黑幫的史詩
劇本寫了6年,每一個細節都尊重歷史,中國終於有了遠古史詩片
偉大的人。
史詩│十二星座圖

TAG:華夏 | 時代 | 史詩 | 唐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