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萁山的許由
作者:納蘭_秋 提交日期:2010-01-05 16:16:06 訪問:247 回復:8 樓主一個小部落酋長自從黃帝打敗炎帝,統一黃河流域之後,中國北方的老百姓就開始過上了和平安定的日子。黃帝的子孫後代一個不如一個,據說黃帝一個孫子,號稱玄帝,雖然沒有啥政治才能,但卻做了一件讓男人們大快人心的事情,那就是他頒布了一條千古奇聞的法令:如果在路上女人碰到了男人,女人必須要低著頭,恭恭敬敬的站到一邊,讓男人先走,否則就要被流放三千里。社會發展到了今天,事情卻要倒著做了,女人碰到了男人,不是女人讓開,而是男人讓開,因為男人要做紳士。假使玄帝老先生在天有靈的話,不知道有何感想呢。黃帝的子孫們默默無聞、昏昏噩噩的干著,到了黃帝王朝第五代君主堯帝的時候,事情有了很大的改觀,並不是說堯帝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人,只是後來的史學家們再也找不出除了黃帝之外比他更好的君主了,於是只好把他拿出來誇耀一番,把他捧上了聖人的寶座,以供後人頂禮膜拜。我們從「堯帝」這個謚號可以看出,堯帝是一位心腸太軟的君主,因為心太軟的緣故,才有了後代史學家一直津津樂道的「禪讓制」,也因為心太軟的緣故,堯帝把我們的許由先生害慘了。我們現在說許由先生。許由先生的童年生活大概和納蘭秋的童年生活差不多,穿開襠褲,下河摸蝦,上樹掏鳥蛋,在外面玩耍的時候常常忘記回家。只是到了青年時期,孤獨二少先生還在苦讀聖賢書,許由先生已經當上了部落酋長。那時候的部落就相當於村,部落酋長就是村長了,許由先生是怎麼當上村長的呢?不是他聰明,也不是他很有力氣,也不是他很有關係,而是他做了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情。我們知道堯帝在位的時候,黃河時不時發一通脾氣,打擾百姓的生活。堯帝想破了腦瓜子也沒有想出對付黃河泛濫的法子,只好叫鯀,也就是大禹的老爹去治理黃河。可是鯀也拿黃河沒有辦法,在野心家舜的堅持下,只好把已經流放羽山的鯀一刀結果了性命。這一天,當老百姓還在睡夢中的時候,黃河又發脾氣了,半夜起來方便的許由先生看見自家的屋子已經成了一個池塘,大驚之下立刻跑出門外,挨家挨戶的敲門,告訴大家發洪水了,趕快起來逃命。洪水來勢洶洶,等許由先生跑到原部落酋長家裡的時候,洪水已經漫到了他的胸口。酋長家的門已經被洪水沖開,酋長的女兒站在床板上僅僅抱住一根柱子,而老酋長已經不知去向,老酋長的女兒以為自己的老爹被洪水沖走了,一邊痛哭,一邊叫著老爹的名字。許由先生看到這一幕,不用說,接下來就發生了英雄救美的故事。老酋長的女兒被許由先生背到了安全地帶,洪水終於退去,更加幸運的是,老酋長沒有死,原來當他知道洪水來臨的時候不顧自己女兒的性命,跑去救他的子民去了。洪水退後,父女倆相見,激動萬分。這時候,女兒想起了一個人,於是就把許由先生如何救她的事情告訴了老爹,這時候不止女兒一個人,老酋長聽到很多人都在盛讚許由先生的美名,也就從這一刻起,老酋長做出了兩個決定:第一個決定是把酋長的位置讓給許由先生;第二個決定是把女兒嫁給許由先生。這真是天下掉餡餅了,不僅掉餡餅,還掉下一個林妹妹!任何人遇到這樣的好事還不喜暈了頭?可是許由先生不但不喜,反而愁眉不展。他既不想當什麼酋長,也不想娶什麼酋長的女兒。為什麼?因為他深知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他沒有能力管好一個部落大大小小的事;不娶酋長的女兒並不是她長得不好看,相反酋長的女兒是部落裡頭號大美女,而是許由先生已經有了意中人了,那就是和他青梅竹馬的鄰家女孩。這可急壞了許由先生,自己只不過是在洪水來臨之際充當了一回跑腿的差使,卻不曾料到惹上這兩個巨大的包袱。老酋長不是一般的人,他的兩個決定不可能一個也不答應吧?那也太不給老酋長面子了。正在為難之際,好好先生堯帝在聽說許由先生的義舉之後,親自慰問下屬來了。老酋長趁機把自己的兩個決定跟堯帝說了,堯帝很爽快的答應了,對許由先生的義舉大加讚賞,對老酋長的禪讓也大加讚賞。這下可好,許由先生不答應也得答應了。皇帝老爺的旨意誰敢違抗?就這樣許由先生很不情願的做了老百姓的老爹老娘官,做了一酋之長。第一次出逃做了酋長的許由先生,開始忙碌起來,由於本來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因此許由先生做了官之後沒有一點架子,很多人都不把他當酋長看待,只是在有事情的時候才把他當酋長看待。總之一句話,許由先生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人緣極好。在他管理下,其實啥也沒有管理,老百姓安分守己,不偷不搶,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許由先生不曾想到,啥也不管也會有這樣的效果,這個酋長當不當都是一樣,於是他決定辭職,不想徒有虛名。這個酋長的職位一直是許由先生心中的一塊石頭。許由先生的辭職報告還沒有打到堯帝那裡,堯帝卻親自來找他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堯帝也是沒有架子的,事必躬親。許由先生端茶倒水之後,心想,來了也好,省得我再跑一趟。許由先生以為,堯帝只不過是來看看老百姓,順便旅遊一趟,沒有什麼大事。然而,當他得知堯帝此番前來的目的之後,渾身嚇出了冷汗。堯帝是一個直爽人,也不打什麼馬虎眼,開門見山的說:「許由先生啊,我老了不行了,聽說你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很高,是個有德行的人,你就接替我治理天下吧。」許由先生倒退一步,簡直不敢相信這番話出自堯帝之口,想也沒想就推辭說:「皇帝老爺啊,這萬萬使不得!天下之事,別說我不想,就是我想也沒有這個能力啊!我就是一個庸人,酋長這個職位,你知道不,我當得好辛苦!如果你今天不來,我還打算去找你老人家呢。我不想幹什麼酋長啦,讓那些更有能力的人做吧!」許由先生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治理天下這樣的事情即使一百個許由加在一起也是干不來的,更何況堯帝的兒子丹朱先生,堯帝的女婿姚重華先生都對皇帝寶座虎視眈眈呢,他才不去捅這個馬蜂窩呢。但是堯帝卻反問許由先生:「你不要太謙虛了,過度謙虛就是虛偽了。你說你沒有能力,那我問你,為什麼你管理下的部落是最好的呢?」許由先生不慌不忙的說:「這不是我的功勞,這全在於老百姓自身。他們個個都像你老人家一樣,心腸好得不得了,根本就不需要我管啊。」堯帝被許由先生拍了一下馬屁,無話可說了,起身告辭。但是堯帝並沒有善罷甘休,隔三差五的來慰問許由先生,一見面,堯帝就說,你幫我治理天下吧。如此下去,許由先生受不了了,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做夢都夢見堯帝對他說,你幫我治理天下吧。不得已,許由先生只好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逃跑。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可是逃跑並不順利,首先就是他的老婆反對,這位曾經是老酋長的女兒現在是酋長的老婆的女人對許由先生的做法很不理解:「為啥要跑?做皇帝不好嗎?那麼多人想做都來不及呢,可你卻像大禍臨頭似的。做皇帝多好啊,吃好的穿好的,我做夢都想當皇后呢。」許由先生用一句話算是回答了老婆的疑惑,做酋長我心裡憋的慌,更何況做皇帝了。好一句「憋得慌」,這就是性情中人,不違背自己的真實意願,不為名利和外界的輿論委屈自己,這是大智若愚。可是,許由先生的老婆智商和情商都不高,無法明白這些,無論許由先生怎樣對她這頭牛彈如何美妙的琴聲,她都一口回絕:「要走你走,打死我也不走!」都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許由先生的老婆就是不隨自己。這咋辦呢?老婆不義,自己不能不仁,絕對不能拋下老婆的,雖然老婆沒有什麼感情,估計老婆對許由先生也沒有什麼感情,那麼只有最後一條路了:離婚吧。走之前先把婚離了,一了百了。讓許由先生大跌眼鏡的是,老婆聽說許由先生要跟她離婚,不但不生氣,反而拍手叫曰:「好呀好呀。我終於等到這一天了。」許由先生嘆了一口氣,唉,這可惡的包辦婚姻,害了兩個人的愛情。許由先生拿起了筆,寫了一封修書,一日夫妻百日恩,想到自己的老婆即將要成為寡婦,心中難免有點愧疚和悲傷。寫完後,許由先生說:「分手了,我們還可以做朋友嗎?」許由先生的老婆奪過修書,斬定截鐵的說:「不要再來傷害我!」好在許由先生還沒有孩子,否則就麻煩了。就這樣,許由先生逃跑了,似乎有一種力量在呼喚著他,他逃跑的時候沒有一點害怕的感覺,而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意。他很激動,因為他馬上要過自己的生活了,因為他馬上就可以拋棄功名利祿的束縛,就像一直關在籠子里的鳥兒突然飛向了天空,許由先生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和愜意。原來逃跑的感覺這麼好。隱居萁山去哪好呢?跑著跑著,許由先生輕鬆愜意的感覺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陣茫然。必須找一個落腳的地方,當然是離堯帝越遠越好,但問題是身上帶的盤纏不足以支持他逃到天涯海角,左思右想之後,許由先生把目光停在了前面不遠處的一座山峰。這座山峰後來名聲大震,被稱為隱者之山,因為自許由先生以後,很多隱士都在這座山上隱居。但許由先生不知道,在他跨入這座山之前早已經有另外一位大隱士捷足先登了,這位隱士在許由先生的生命里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不僅是他的朋友、知己,還是他的仇敵,他最終的一句話影響了許由先生的晚年生活。這就是萁山了。這裡雖然離首都,離自己的部落沒有千里,但至少有好幾百里,堯帝那幫人應該不會找到這裡來了吧。再加之,萁山風景秀麗,流水淙淙,鳥語花香,正是隱居的好地方。於是許由先生在萁山腳下一農戶人家住了下來,當然不是免費的,這裡可不是自己的家鄉,沒人知道許由先生是何等人物,當然也沒有免費的房子給他住。許由先生付給了農婦一兩銀子,先住一陣子再說。在一個沒有世俗干擾的地方,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不看別人的眼色,不患得患失,追求內心自由的體驗一直以來是許由先生的夢想。如今他的夢想就快要實現了,在這個異鄉之地,他沒有憂愁,只有快樂。這一晚,許由先生睡得很踏實。可是第二天發生了一件讓許由先生苦笑不得的事情,他早上起來的時候,不經意間看到女房東在慌慌張張的藏東西,那是這個屋子裡唯一值錢的東西,一頂皮帽子。女房東要出門,知人知面不知心,何況還是一個陌生人,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於是為防止許由先生把帽子偷走,女房東得把它藏起來。許由先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還是第一次被別人當作小偷一樣對待,既然我的存在對他人造成了妨礙,給他人帶來不安,那麼留在這裡還有什麼意思呢?於是,許由先生收拾了下行裝,離開了農婦的屋子,多餘的房錢也不要了。女房東很過意不去,不久以後就發現自己誤會了他,他哪點像小偷啊,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好人。在女房東愧疚的目光之下,許由先生走進了萁山。萁山並不怎麼高,許由先生正值壯年,很快就登上了山頂。這是許由先生第一次登上萁山山頂,站在山頂上,可以遠遠望見五嶽之一的嵩山,當然那時候許由先生還不知道嵩山是啥玩意兒。反正,許由先生看到祖國大好山河後,心胸頓開,剛才被農婦誤解為小偷的不快煙消雲散了。當你在看別人的時候,別人在看你。當許由先生在看祖國大好山河時候,另外一個人卻站在他背後看他。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前文所說的捷足先登萁山的另外一位隱士巢父先生。如果沒有巢父先生,許由先生與萁山的緣份也就到了頭了,正是有了巢父先生,萁山很多關於許由先生的佳話才流傳了下來。巢父先生已經萁山隱居了多年,對這個不速之客感到好奇,當許由先生回過頭來,四目相對的那一剎那,他們已經成了對方的知己。當許由先生說明來意之後,巢父先生驚喜的說:「終於把你盼來了,兄弟我在這裡等你多時了。閣下不嫌棄的話,就住到我家裡去吧。」巢父先生所謂的家其實就是一個山洞,巢父先生把許由先生領到自己的家,許由先生嘆曰:「真是別有洞天!」許由先生就在山洞裡住了下來,後來這個山洞就被稱之為許由洞。這真是怪哉,照理說巢父先生比許由先生先來這裡,應該稱巢父洞才是。唯一的原因就是許由先生後來反客為主,風頭大大蓋過了巢父先生,一個山洞的名字只能有一個,只好叫許由洞了。當然,這些事情許由生前並不知道。惺惺相惜,英雄所見略同,巢父先生和許由先生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他們相見恨晚,幹啥都在一起,一起躬耕,一起垂釣,一起吟詩,一起遊山玩水,他們把對方當成自己,當成自己最親最信賴的人,照理說這是好事,哪個人不希望自己的朋友把自己當成唯一呢?然而也就是這深厚的友誼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隱士的生活是清貧的,但他們卻怡然自得,沒有山珍海味,但有粗茶淡飯,他們享受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納蘭秋先生把大魚大肉當成美味的時候,他們把從山上採摘下來的野菜當成美味,而且他們從野菜當中獲得的享受並不亞於納蘭秋先生從大魚大肉當中獲得的享受,以至於有時候納蘭秋先生一看到肉就想嘔吐,反而把陝西涼皮當成至高無上的美味。吃什麼,穿什麼都不重要的,關鍵是心情,心情好了,啥都好。可偏偏有人自作多情,看見許由先生用手捧水喝,以為他窮得連水瓢都買不起,就送他一隻木瓢。許由先生把木瓢掛在樹枝上,風一吹,木瓢就搖晃起來,這一搖晃影響了他的休息,於是就把瓢摔在地上。這就是許由棄瓢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很是蹊蹺,納蘭秋先生抓耳撓腮,怎麼想也想不通,瓢的處置有很多種選擇,他許由為啥要摔瓢呢?據說送瓢的人知道後大為光火,想要前去理論,後來被家人阻止了,於是許由先生因為一隻瓢成為人們眼中的怪人。大凡隱士都有些怪癖,孤獨二少先生也不去深究了,不管怎麼說吧,許由先生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他希望自己這一輩子就在萁山優哉樂哉下去,可是他的願望很快就落了空。潁水洗耳自從許由先生出逃後,堯帝一直對許由先生念念不忘,人就是奇怪的動物,你越不想做什麼他就越讓你做什麼,許由先生越不想做官堯帝就越要他做官。一條道走到黑的堯帝和一條道走到黑的許由先生簡直是絕配。堯帝命令手下的人四處打聽許由先生的下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堯帝快要忘記這件事情的時候,他的手下突然來報,他們發現許由先生了,他就在不遠處的萁山。堯帝大喜,二話不說,整理一番,親自去萁山請許由先生出山。堯帝趕到萁山的時候,許由先生正和巢父先生自彈自唱:「皇帝老爺啊,多麼辛苦,勞心九州,我們啊,多麼逍遙,無憂無慮。」唱著唱著,許由先生突然不唱了,因為堯帝和一大批隨從站在了他的面前。巢父先生還沒有見過堯帝,也不知道許由先生和堯帝有那麼多複雜的淵源。他很納悶,正想發問,這時候堯帝卻開口說話了:「許老弟啊,我找你找得好辛苦哇。你為啥要躲著我呢?我有那麼恐怖嗎?看在我這麼辛苦找你的份上,你就跟我回去吧,你不想做皇帝,我答應你,你就做我的九州長官吧。這樣,你總該滿意了吧。」許由先生太不給堯帝面子啦,他聽了這番話之後,飛也似的跑下山,堯帝也跟著跑下山,巢父先生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也跟著跑下山。跑到山腳下的潁水邊,許由先生停住了,他捧起水,把耳朵洗了一遍又一遍。堯帝見此情景,驚問曰:「你這是幹啥?」許由先生高聲說:「剛才你那番話玷污了我的耳朵,所以我用水洗乾淨。」你——心腸再好的皇帝遇到這樣的事情都不免龍顏大怒,堯帝沒有發火,卻被許由先生的話氣得半死。他就不明白,世上哪有這樣的傻子呢,榮華富貴送到手中都不要!許久,堯帝一句話也不說,最後他似乎終於明白了許由先生的內心的感受,說了一句「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來打擾老弟你了」,然後就離開了萁山。堯帝說到做到,果真這以後再也沒有來騷擾許由先生。可是,堯帝走後,許由先生最好的朋友巢父先生卻不幹了,他突然指著許由先生的鼻子大罵道:「我有眼無珠結識了你這樣一個偽君子,原以為你是真的來隱居,沒想到你醉翁之意不在酒,你做的是沽名釣譽的勾當,目的是想把皇帝老爺引到這裡,然後把你請回去做官。如果你真的想隱居,為啥不跑到更遠的地方,而偏偏選擇這樣一個離皇帝不遠不近的地方隱居?」巢父先生說完這些話就拂袖而去,連給許由先生解釋的機會都沒給,他無法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他最好的朋友一直在欺騙他。天下最痛苦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如此,誰都可以不理解他,為什麼連自己最好的朋友也不理解自己呢?許由先生看著水底的魚兒在遊動,無不悲傷的說:「魚兒啊,你快告訴我,我是清白的嗎?如果我是清白的,就請吐一個泡泡。」巢父先生冤枉了許由先生,不單單是巢父先生,包括後來的很多人都冤枉了許由先生,他們認為許由先生洗耳朵是在做秀,如果不原意做官直接拒絕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還要做出那麼怪異的行為來呢?洗耳朵本身就是一個宣揚的過程,如果真正不在乎功名利祿,何必要弄得沸沸揚揚呢?納蘭秋先生來為許由先生說幾句吧,前面已經說過,大凡隱士都有一些怪異,而許由先生的洗耳行為不僅僅說明他的怪異,更說明他是一個簡單的人,他洗耳就是洗耳,他洗耳就是告訴堯帝他不原意做官,他根本沒有多想什麼,沒有想洗耳還可以起到宣傳炒作的效應。如果他真的想做官,想玩欲擒故縱的把戲,拒絕堯帝一次兩次就夠了,為啥每一次都拒絕呢?以至於最後一次,當堯帝說出那麼決絕的話來時,他依然不去挽救呢?至於巢父先生,許由先生完全可以用一句話來反駁他:「你也是隱士,你說我不選擇更遠的地方隱居,那你為什麼不選擇更遠的地方隱居呢?」但是,許由先生沒有這樣做,那一天,他沒有再回山洞,不是他沒有臉面回去,而是他要為他選擇的生活方式做最後一次努力,他要證明給巢父先生看,他沒有騙他。他隱居就是為了隱居,他隱居就是為了過自己的生活,絕對不是什麼沽名釣譽。於是,他決定去更遠的地方,去南方的蠻荒之地,去九嶷山。然而不幸的是,許由先生終究沒有到達九嶷山,由於年事已高,他餓死在了途中。悲哉。但民間傳說,許由先生是到了九嶷山的,現在的九疑山深處,還有個「許由村」,村邊還有一條「許由」河。據說許由先生還活了很久,甚至舜帝死了之後他還活著,最後騎著仙鶴升天了。
推薦閱讀:
※李子柒那樣的生活其實不遙遠
※這位澳洲小哥錄了19個視頻沒有說一句話,在Youtube上點擊量就突破千萬
※66年毛澤東隱居滴水洞 謎一樣的11天<3>
※想要去隱居?這本書幫你了解現代隱士的苦與樂
※論隱居在鄉村裡如何維持生計
TAG:隱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