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咖啡:女人到底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比較好?

2014-07-18 08:00 | 來源:心靈咖啡網編撰 | 編輯:Wayne

穿紅衣的女人容易被同性敵視


在1939年經典電影《The Women》中,女人們紅色的指甲油是異常誘人的存在,到今天為止紅色在女人心中「誘惑」的定位還沒有改變。

近期發佈於《人格和社會心理學學報(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的研究發現,一女性身上的紅色裝飾品確實散發著性信號,這信號不只是男人收得到,女人也有相應感知。研究主要成員、羅切斯特大學心理學家Adam Pazda在報告中寫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穿紅衣不止是對男性的性暗示,女性也會感受到並給出她們的態度。」

Pazda和他的同事在報告中列出了他們在兩大洲所做的三個實驗,顯示出穿紅衣會敲響了其它女子的警鐘。

首先,網上的196名參與實驗的女性看了一張長相一般的、快30歲的女子照片,一半人看的是穿白色裙子照片,另一半看的是穿紅色裙子。照片上的女子除了衣服換了之外,表情和動作都沒變。後者看完照片給出的回復雖然表述不太一樣,但都傳達一個意思「這個女子有性趣」。正如研究人員所期望的一樣,穿紅衣果然給人一種更性感的感覺。

另一個實驗邀請的參與者是斯洛伐克大學的143名女學生。研究者先給她們看了一個20多歲女人照片,衣服分別為紅色和綠色。除了問她們對她的性趣看法之外還加了一個問題:你願不願意把她介紹給你男朋友認識?看到女子穿紅衣照片的實驗對象都表示,該女子看起來對性的態度更開放,並且表示出更強烈的抗拒意願,不希望自己男朋友跟她接觸。

研究員最後提醒道:「當然,不是所有穿紅衣服的女性都在表明自己對性的開放度。對那些穿衣沒有特別講究的女士來說,有必要了解她們的穿衣風格在別人(不論男女)眼裡的暗示意味。」所以當你看到男同事意味深長的眼神和女性的審視性目光時,請注意你的服裝色彩(包括指甲油),或許你正在給別人傳達一種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曖昧信號。

日媒揭示男性最討厭女生穿粉色衣服


據日本livedoor新聞網7月11日報道,大多女性認為提高桃花運的顏色莫過於粉色。的確,身著粉色衣服會給人一種親切可愛的感覺。但是另一方面,對男性來說也是最棘手的顏色。身穿粉色就會受到歡迎,恐怕也只是一種幻想。

即便粉色會對初次見面產生積極影響,也必須要注意粉色的「度」。否則,使用過多粉色會被認為是「難纏」、「輕浮」「依賴性太強」的人,而加深負面影響。另外,近來男性更傾向「中性」「平等」的女性打扮,一味穿著粉色會令男性有種「太女人」的負擔感,從而拉遠了距離。

從色彩心理學講,男性會對身著自己喜歡顏色的女性產生好感。而一般男性偏愛的顏色是藍色、白色和灰色等商務顏色。受歡迎的顏色往往具有乾淨利索、有能力、能勝任工作的印象。而粉色的感覺恰恰與之背離。人們看到自己不喜歡的顏色總是會產生反感心裡,與男性顏色對立的粉色更加深了這種厭惡情緒。

雖然過度穿粉色會弄巧成拙,但是如果恰到好處地運用「一點紅」也會適當地營造「有女人味」的良好氛圍。如果是約會著裝,推薦最多只穿兩件粉紅,例如,如果穿粉色上衣,那手提包等飾物就用普通顏色。衣服顏色樸實的話,包包、鞋或者圍巾就用粉色吧。如此,給人留下親切加陽光的溫柔女性的印象。

雖說是粉色,但粉色也分很多種。比如粉紅色,米色,深粉色,以及櫻花瓣的淡粉色等。即便是反感粉色的人,遇見米粉色和灰色也會覺得自然。配合自身形象合理使用粉色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以下介紹了不同粉色所表現的人物形象:珊瑚粉——可愛善良;鮭魚粉——成熟;玫瑰粉——優雅性感;墨紅——活躍。調查一下你的他喜歡什麼樣的類型,選擇合適的粉紅色一定會增加好感度。任何粉色都是化妝的底色,所以不妨從唇膏和腮紅著手。

認真親和的人,更可能傷害你?


你的人格特質是什麼類型的?在心理學上,五因素模型(Five Factor Model)通過宜人性、認真性、外向性、神經質和開放性五個維度描述大多數的人格特質。在大五人格中,「親和(Agreeableness)」和「認真(Conscientiousness)」都是廣受讚許的好品質。然而,法國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University of Grenoble-Alpes)的勞倫特·貝格(Laurent Bègue)和同事發現,在權威者向親和、認真的人布置違背良心的任務時,他們更容易服從命令,對他人施予電擊。

「服從」在社會性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既可以維持社會秩序,也可能導致悲劇的社會疾病。心理學對服從現象的探究起源於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拉姆(Milgram)的疑問:納粹分子是否僅僅出於對權威的服從而犯下兇惡的大屠殺罪行?他設計了服從實驗的經典範式「米爾格拉姆實驗」——讓被試在權威的威嚴下給他人施予電擊。在1963年米爾格拉姆進行的第一次實驗中,40名參與者中有26人對實驗人員假扮的受刑者施加了最大的(450伏特)電擊懲罰。米爾格拉姆實驗展示了情境因素(他人)對服從行為的強大影響,社會心理學家們也普遍認為傷害性的服從是環境的複雜力量作用的結果。

然而,參與者在實驗中的反應並不一致,行為的變異很大。事實上,正如米爾格拉姆寫到的:「我確信服從有著複雜的個人傾向,但我沒有找到它。」因此,人格因素對服從的影響在行為科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中依然十分火熱。

在貝格的研究中,80名被試由一個進行民意和市場調查的獨立公司選出,其中4名由於熟悉Milgram範式被篩除。最終,40名男性和36名女性(平均年齡39.7歲)在一個電視演播室進行實驗。被試被告知自己將與另一位參與者(實為研究人員)一起拍攝一檔電視遊戲節目。被試作為「提問者」,另一名參與者作為「選手」。「選手」每回答錯一個問題,「提問者」要向「選手」施加電刺激,電刺激的強度從20伏開始,每次增加20伏,直至460伏。按照事先計劃的,「選手」會答錯27道題中的24道。

規則宣布後,「選手」被綁在電擊椅上推入「提問者」不可見的小房間,「提問者」則坐到20~460伏的電擊把手前。如果被試表現出猶豫,「主持人」(權威)會進行5次干預,例如對被試說「繼續你的問題。」、「繼續,不要讓自己不安。」等等。與米爾格拉姆範式一樣,達到80伏時,「選手」事先錄製好的反應——先哼哼,然後大聲哭泣要求停止實驗——會被被試聽到;達到380伏時,「選手」將拒絕回答問題;如果超過420伏,「選手」會完全沉默,不發出任何聲音。當問完全部問題,或者被試仍堅持終止遊戲時,實驗結束。

大五人格的早期研究者,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科斯塔(Costa)和麥克雷(McRae)把「服從」視作親和性的一個本質方面:有親和性傾向的人會避免打破規則或使他人不安,同時也極易受到他人影響、服從社會期待。在研究者的假設中,另一個與服從有關的特質是「認真性」——一種表現自我管理、責任感和成就動機的傾向。認真的人具有很好的衝動控制能力,偏好秩序和規範,但靈活性較差,這可能使他們走向教條主義。曾報導納粹罪犯艾遲曼(Eichmann)受審訊的德國記者艾倫特(Arendt)提及,艾遲曼對親人和朋友的態度「不僅是正常的,而且還令人稱讚」。包括艾倫特在內的不少觀察者眼中的艾遲曼都是「親和」和「認真」的。而以往的研究表明,大五人格模型的另外三個維度——衡量想像力、思維開放程度和藝術敏感性的「開放性」、衡量經歷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的「神經質」以及「外向性」都與預測服從沒有什麼關聯。

在服從實驗進行8個月後,貝格和同事聯繫了曾參與服從實驗的其中69名被試,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接受20歐元的獎勵參與一個調查。這些被試沒有意識到這項調查和之前服從實驗的聯繫,89%的被試接受了調查。調查測量了大五人格特質、政治理想和政治行為三方面的內容。政治理想測試會調查被試如何看待自己的左派和右派觀點(1=極左,10=極右);政治行為測試則調查被試參與簽署請願書、參加合法的遊行示威、參加非官方罷工、佔領建築或工廠四種行為的情況,參與者需要選擇「已做過」,「可能做」或「一定不會做」。

研究結果表明,被試所施加的最大刺激的確與親和性和認真性有關,與大五模型中剩下的三個因素則並無關係。此外,研究者發現,人們在政治上越左,他們所給的電刺激強度越低。反叛性的社會活動與服從行為在女性中負相關,在男性中互不相關。貝格表示,雖然相隔了8個月,但人格的測量往往是穩定的,而8個月的時間也足以消除實驗造成人格測量的變化,因此人格傾向對服從行為的影響的結論應該是可靠的。

這些結果都提示,儘管情境性環境對行為起著重要作用,但並不能掩蓋個人特質對行為的影響。有趣的是,被廣泛認為會帶來積極結果(如健康的心理狀態,親社會行為,減弱的攻擊性)的人際領域適應性特徵,如「親和」和「認真」,也會有黑暗的一面,比如更容易做出毀滅性和不道德的服從行為。

另外,政治行為和服從行為的相關性,暗示著遊行示威等有可能擾亂社會功能的行為,事實上表現的恰是一種對整個社會至關重要的個人傾向——至少在一些重要的關頭如此。在權威的壓力下,親和、認真的「好人」們可能更容易服從不人道的命令。反過來,我們也許也要重新審視「暗黑三合一」:馬基雅維利主義者、自戀癖和非臨床精神病的人。社會服從傾向的醬缸,或許需要這些具備「壞」特質的人來打破。

如果完全沒事做,人會無聊到什麼程度?


你喜歡啥也不幹,獨自琢磨事情么?如果是,那麼你挺特別的。弗吉尼亞大學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大多數人並不喜歡獨處思考。和獨處思考相比,人們更喜歡做點什麼——就算是做傷害自己的事情。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上。

「我們的初衷是去探究獨處思考是不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休閑活動。」文章的作者、弗吉尼亞大學心理系的戴維·萊因哈德介紹道,「但我們做完初期實驗後驚訝地發現,一般而言,人們並不享受思考的時光,並覺得獨處思考本身是件困難的事情。」

實驗要求參與者獨自待在房間里6-15分鐘,全程必須坐在椅子上,並且保持清醒。對照組的被試獨自待在小房間里,可以選擇看看書、聽聽音樂、看看照片等不需要與外部溝通的娛樂活動。如果你被分入實驗組,那麼恭喜了:實驗組裡——什麼都沒有!在沒有筆沒有紙沒有手機沒有任何娛樂設施的情況下,唯一的「娛樂方式」便是思考。有的房間里甚至都沒有鐘錶,被試需要自己估算時間。

首批被試為413名在校大學生,其中男性211名,女性162名,未做具體說明的則有40名。在事後報告中,他們大部分都說獨處思考的時間並不愉悅,而且「很難集中精力思考」。會這樣覺得的也並不只有年輕人。研究人員隨後調查了61名18 -79歲的參與者,結果與對在校大學生做的實驗並無差異。年紀大的人同樣不喜歡獨處思考。事後調查也顯示,智能手機的使用習慣對結果同樣沒有顯著影響。

也許是實驗室的環境讓人不自在,在進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讓被試在自己的家裡完成實驗。在收集到的169個有效數據中,「我們發現,實驗組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參與者承認他們在家裡偷偷地開小差了,比如聽聽音樂四處走走。」蒂莫西·威爾遜(Timothy D. Wilson)指出,「不管在家還是在實驗室,人們都不樂意獨處思考。」

「我們嘗試了各種干預方式,例如讓被試想像自己有超能力、去海邊度假等有趣的話題,期望可以幫助他們更加享受思考過程。但是遺憾的是,這些都並沒有奏效。」萊因哈德說,「不過根據事後報告,思考社交活動和未來生活的人擁有更愉快的體驗。社會關係對幸福感至關重要,所以在腦海中建立虛擬社會聯繫的人似乎更喜歡思考一點。」

既然和無事可做相比,人們更喜歡做點什麼,那麼,他們會為了找點事干而選擇做不愉快的事情嗎?在後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設計了新的實驗:在實驗開始前,參與者會體驗到一定強度的電擊。電擊強度使參與者表示寧願付錢也不願被電。在此前提下,參與者再次被關進小房間。這一次,除了思考之外,他們起碼有了一點別的選擇——電自己。結果發現,在獨處思考的時間裡,45名參與者中,有27名會主動選擇自我電擊。電擊自己的人中男性居多,占男性總數的67%,女性參與者中只有25%會這樣做。研究人員推測,產生這種性別差異的原因之一也許是男性比女性更尋求「感覺」。

人們有時享受自由自在的白日夢或者幻想,但這似乎只有在他們的思考是自發的情形下才比較愉悅。威爾遜認為,大腦天生為與世界溝通而設計。即使獨處,我們的注意力依然放在外部世界。冥想或思維控制訓練可以改善這一處境,但對一般人而言,思考仍然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目前,研究人員還未發現人們不願意思考的確切原因。這是人類本性還是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的產物?「二者也許是相互影響的,」萊因哈德表示,「一方面,人們總是想找點事做促成了電子設備的流行發展;另一方面,習慣了智能設備的現代人失去了自我娛樂的能力,這讓思考變得更加困難。」


推薦閱讀:

INS博主 | 秋冬男士基本款高級色
內衣的秘密 從顏色看女人的性格
紐約時裝週春夏 2018流行色報告
粉 灰、駝 白,這幾個顏色穿在一起叫「看起來很貴」!
你不是不好看,只是你還不會穿這三種顏色!

TAG:衣服 | 顏色 | 咖啡 | 比較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