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1月同題15] 知己最難,知己最少

 

知己最難,知己最少

 

文/空餘浩嘆

 

有人問:「你有知己嗎?」我一愣,三秒後回答:「沒有」。後來想,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一說到知己,很多人會立即想到異性的親密朋友,其實不然。知己知己,就是知道自己。自己知道自己,是知己;別人知道自己,也是知己。所以,還得從兩個方面來看。

 

《孫子兵法》上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裡的知己,指的是了解己方的情況,就是「經之以五,校之以計,以索其情」。具體到個人,知己就是正確地認識自己,搞清「我是誰」、「我怎麼樣」。人最難的就是認識自己。管住自己,天下無敵;認識自己,天下無敵。

 

距雅典不遠有一座古希臘的聖城叫德爾斐,這裡是傳說中的太陽神阿波羅的駐地,但現在這座古城最有名的卻是哲人塔列斯刻在太陽神聖殿外的一句傳世名言:「νθισεαυτν!」翻譯成中文就是「人啊,認識你自己!」一定意義上,這是人對神的挑戰,是歷史的巨大進步。蘇格拉底也說過,「認識你自己」。這麼高深的哲學命題,中國古人也早就講過,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不用去想「人的發現」的偉大意義,還是關照一下自身,對自己的性格、愛好、專長、能力、品德等,作一個準確的判斷和定位。誤判,往往導致辦錯事。工作生活中,出現那些「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的事情,多是因為誤判。我覺得,認識自己,一要知能,二要防傲,三要勤省。

 

知能,就是知道自己能耐的大小,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1915年,袁世凱醞釀稱帝最熱鬧的時候,二公子袁克文作了兩首詩,強烈反對「乃父竊帝位,改元洪憲」,其中有句:「山泉繞屋知深淺,微念滄波感不平。」可能是袁公子說得太委婉了,袁世凱最終沒聽,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鄧拓說過,越是沒有本領的就越加自命不凡。袁世凱可能算一個。

 

王陽明有句話: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現在好多人很喜歡「笑傲江湖」,信奉「老子天下第一」,誰都看不起,誰都瞧不上,唯我清醒,唯有厲害,唯我獨尊。有的雖無傲氣,但也自命不凡,往往固執己見,不會見賢思齊。小孩子啟蒙,往往少不了「龜兔賽跑」的故事。可是,大家卻常常學兔子,沒人學烏龜。自負是愚蠢的,驕傲是不幸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職場,還是「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為好。毛主席說得好: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自我省察,是正確認識自己最有效的辦法。現在沒人監督你,你聽到的多是表揚吹捧的話。有了自省,人才會有所畏、有所敬、有所止、有所求。《大學》中有句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思是說,知道停止才有定力,有定力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達到至善的境界。有人尋找華為發展的秘訣,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自我批判」。任正非是個敢於自我批判的人,他嚴厲表示過,凡是不能自我批判的幹部,原則上不能提拔;只有通過自我批判,使幹部思想洗涮,心胸開闊了將來才能夠經得起別人批評,成就大事業!我始終記得,農村有句話——撒泡尿照照,看看自己啥德行。話糙,理不糙。

 

一方面,知己最難,需要在意,需要清醒,需要努力。另一方面,得一知己,也不容易,需要機緣,需要靜心,需要考驗。古語講,「士為知己者死」。我查了一下,可能不細,沒發現誰為知己而死的,殉情除外。高適與別董大離別,臨行送上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董大感激涕零,高高興興地走了。走了之後呢,不知道。這明顯是一次語言賄賂!當然,人總喜歡聽好聽的。

 

何謂知己?我以為,就是懂得你的、欣賞你的、支持你的,投入真感情的朋友。我們常引用魯迅先生的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實際上這話不是魯迅說的,是清代學者何溱(號瓦琴)說的,魯迅手書落款上就有。魯迅比瞿秋白大18歲,但他很欣賞這個年輕人,軍統曾以2萬元大洋懸賞瞿秋白的人頭,魯迅4次讓他在自己家中避難。瞿秋白編《魯迅雜感集》,寫了個15000字的長序,魯迅讀後頗有知音之感。魯迅從日文轉譯《毀滅》,請瞿秋白提建議,瞿秋白寫了長達6000字的回信,魯迅稱作是真正的「批評」。1935年瞿秋白遇害,魯迅十分悲痛,決定編訂瞿秋白的譯文集以紀念,這就是《海上述林》。病重期間,他仍然堅持編輯校對,魯迅日記中常見「夜編《述林》下卷」、「夜校《述林》下捲起」等話。由此可見二人友情之深。魯迅用「知已」定位,名副其實。

 

同性的知己,我們不得不提到馬克思與恩格斯,他們前後合作了40年,共同創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列寧說:「古老的傳說中有非常動人的友誼的故事。歐洲無產階級可以說,它的科學是由兩位學者和戰士創造的,他們的關係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動人的傳說。」這裡,共同的信仰,是他們偉大友誼的基礎。現在談信仰,似乎有點另類了,但志趣還是可以講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共同的志趣也是成為知己的前提。與高尚者為伍,你也會高尚起來。與土豪做朋友,你最多是個小丑。選擇朋友,尋求知己,要守住一個道德底線。

 

毋庸諱言,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或多個異性知己。但異性知己真的有嗎?我是持懷疑態度的。異性朋友,往前走,要麼是愛情和婚姻,要麼是路人和仇人,此外無他。平常所謂的異性朋友,其實和男性朋友差不多,平平淡淡,一年半載不會聯繫一次,因為你不會時刻牽腸掛肚、「為伊消得人憔悴」,偶然見面,也就是說些不痛不癢的話,即使是關心,也不會達到愛情的那個層次。

 

最近,微信中關於張愛玲和林徽因的文章比較多。這兩個女人的經歷都涉及到「知己」。張愛玲與胡蘭成,一個是當時上海最負盛名的女作家,一個是汪偽政府的要員,他們的愛情已成「傳奇」。張愛玲出身名門,但父親嚴厲、母親出走,她從小沒有感到過一絲溫暖。在遇到胡蘭成之前,她儼然一個性格孤僻、遺世獨立之人。胡蘭成是一個很有女人緣的傢伙,風流成性,他的最大能耐就是懂得女人心。胡蘭成通過蘇青找到張愛玲,展開追求攻勢。他懂得她貴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貴優雅,也懂她因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時行樂的思想,正好「對症下藥」。一個簡單女子哪能經得起一個情場老手的「強攻」?悲劇,從胡蘭成踏入張愛玲家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文學的共識,特別的言行,竟然讓張愛玲萌生了知己之感。孤獨的張愛玲,這時真的需要一個男人,愛人也好,父親也好。這一年,胡蘭成38歲,張愛玲24歲。張愛玲認真地寫道:「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在愛情的漩渦里,女人的智商是值得懷疑的。對一個女人來講,也許能有這樣的感受,已是很好的了。然而不得不說,張愛玲因為「草率」和「執著」,付出了太大的代價,當初「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理想終成泡影,真是一年愛、半世苦!

 

關於林徽因的知己,似乎比較複雜。她是美女里的美女,才女中的才女,是個喜歡被男人追捧的女人。徐志摩是她的初戀,初戀一般是知己。林徽因說,「他變成一種Stimulant在我生命中,或恨,或怨,或Happy或Sorry,或難過,或苦痛,我也不悔的。」實際上徐志摩人品並不咋樣,他們打得火熱的時候,他的妻子張幼儀還懷著孩子。徐志摩飛機失事後,林徽因發表悼文寄託哀思,更讓梁思成揀來一塊飛機殘骸懸掛在卧室,一直到死。真是有點過分了!金岳霖因為在林徽因懷孕時給予了悉心「照顧」(梁思成經常外出考察),二人萌生感情。當梁思成考察回來,林徽因竟哭喪著臉說,她苦惱極了,因為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如何是好。金岳霖知道後,選擇了退出,但卻一直愛著林徽因,後來幾乎一直和梁家住在一起,終身未娶。在林徽因的追悼會上,他為她寫得輓聯格外別緻,「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真是描摹準確,情深意重!如今,一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故事,已經成為歷史。從感情生活來講,梁思成先生的一輩子真夠苦的。

 

知己,是個神聖的字眼,不容褻瀆。茫茫江湖事,悠悠知己茶。一句話語、一個眼神、一聲問候,能給人以欣慰、給人以寄託、給人以鼓舞。但知己,可遇不可求,需要緣分。相識滿天下,知己有幾人?有了,要萬分珍惜;沒有,也不必亂找。

 

 

 

 


推薦閱讀:

在大學找不到知心朋友怎麼辦?
已婚男人怎麼向傾心的妹子表白愛慕之情且不越軌?
沒有性的異性知己是個偽命題 (轉)
[轉] 擁有一個異性知己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淺說紅顏知己和男顏知己

TAG:知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