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與夢系列之六一特輯(下)小兒睡眠問題
05-31
即便家長努力為孩子創建其溫馨舒適的睡眠環境、儘力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小兒睡眠問題任然常見。據美國聯邦睡眠基金會(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NSF)一項調查發現,每3個10歲及以下孩子中約有2個經歷過某種類型的睡眠問題。小兒睡眠睡眠問題可分為兩大類。
推薦閱讀:
第一類是睡眠異常(Dyssomnia ),包括:入睡困難;限制設定睡眠障礙;睡眠衛生不良;睡眠不足綜合征;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
入睡困難指孩子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晚上入睡或者夜間醒來後再次入睡困難。限制設定睡眠障礙是指孩子拒絕執行父母或監護人制定的睡眠作息時間。常發生於學齡前和學齡階段,原因可能是原先制定的睡眠「紀律」執行不夠嚴格,加之孩子開始進入「叛逆期」而開始挑戰父母和監護人的權威,通常表現為各種「耍賴」的手段,如要吃要喝、要都講一個故事、多一個擁抱或親吻等各種「拖延戰術」,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表現為對抗。
睡眠衛生不良則屬於父母或監護人沒有建立起良好的睡眠習慣。以上三種睡眠障礙均與睡眠習慣的養成和執行有關,解決方式就是家長必須從孩子出生後不久就要給孩子建立溫馨舒適的睡眠環境,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並且一以貫之地的嚴格執行,詳見上節內容《小兒睡眠(中)》。睡眠不足綜合征是指孩子睡眠剝奪和睡眠不足引起孩子生理和心理性問題。常發生於學齡兒童和青少年。這個時期的孩子每天至少需要9小時睡眠,由於各種原因會造成孩子睡眠時間不足或者睡眠質量不佳。睡眠不足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和白天表現都有負面影響,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下降;急躁易怒,甚至表現為對抗和攻擊行為,甚至某些表現與兒童多動症難以鑒別,而且有研究發現糾正睡眠問題也有助於多動症癥狀的控制,也提示這兩種情況存在誤診的可能;還可以表現為反應遲鈍,因而更容易造成意外事故和傷害。
打鼾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打鼾,大約每10個孩子中會一個存在睡眠中打鼾(我們通常說的打呼嚕)。打鼾是由於睡眠中上呼吸道肌肉放鬆導致咽喉部位呼吸道狹窄,氣體通過時發出的聲音,常見於肥胖兒童,其他如慢性鼻塞、腺樣體腫大、扁桃體腫大等也是引起打鼾的原因。通常情況下打鼾對於孩子並不產生明顯危害,但是經常性發生也可以導致睡眠質量差,表現為睡眠不安、頻繁醒轉,引起睡眠不足綜合症表現。而有少數孩子會並存呼吸暫停,稱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是一種危害較大的疾病,應該引起重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雖然多見於成年人,但是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生。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常見於肥胖兒童,表現為打鼾、張口呼吸、呼吸暫停以及白天嗜睡,這種疾病最大的危害在於,當睡眠暫停時,血液中氧分壓會出現明顯降低,可以嚴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偶爾甚至引起猝死(見附錄嬰兒猝死綜合征)。OSA另一個常見原因就是腺樣體和扁桃體炎性腫大,必要時可以進行手術切除。如果以上各種干預無效,可以進行經鼻持續正壓通氣治療。第二類睡眠障礙是異睡症(parasomnias),包括:夢遊;夜驚;惡夢;睡眠相關節律性運動障礙。夢遊
夢遊其實並不發生在夢中,腦電圖記錄發現,夢遊其實是發生在NREM睡眠期,是一種睡眠異象,英語Sleepwalking,翻譯成夢遊會誤導人們認為是發生在夢中。。夢遊常見於 8-12歲的孩子,通常表現為夜間睡眠中突然坐起,雙眼睜大,口中或許會念念有詞,也有部分兒童會下床在房間中漫步。癥狀通常會隨著青春期的到來而自行消失,因此不需要加以特別干預,所要注意的是,在此期間應該加強安全防範措施,以防意外傷害的發生。如果你的孩子經常出現夢遊,你可以用定時喚醒的方法來進行干預,通常可以減少或者消除這種發作。惡夢
惡夢很常見。往往見於18個月到3歲的孩子。惡夢通常是你的孩子對於白天的經歷產生擔心或者恐懼,如恐怖情節的故事、電視劇等。噩夢中警醒的孩子需要家長的安慰,但是不會有嚴重不良影響,因為睡醒之後孩子不會記住這些。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經常受噩夢的困擾,你又找不出原因,則你需要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夜驚可發生在一歲之前,但最常見於3~8歲的兒童。通常會發生在孩子已經睡過幾個小時以後,孩子會尖叫,拚命掙扎,他們可能會坐起來,說話或看起來很恐怖的樣子。但是,你必須明白,其實你的孩子仍然處在睡眠中,所謂夜驚不過是睡眠過程中的一種「異象」。通常情況下,你完全可以沒有必要驚慌,更沒有必要去打攪他,幾分鐘就會自然過去。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每天晚上在固定的時間出現夜驚,你可以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前的15到30分鐘前喚醒他,讓他保持幾分鐘清醒,然後在讓孩子重新入睡。如此,當清晨醒來時,你的孩子完全不記得夜間發生過什麼。睡眠相關節律性運動障礙指睡眠中發生的重複、刻板、有節奏的運動行為(震顫)。如涉及大肌肉群,可表現為撞頭和頭部或身體的搖擺或扭動;發生在咀嚼肌就是人們熟知的磨牙。可以發生在睡眠的任何階段,在嬰幼兒發生率高,隨著年齡增加會逐漸降低。睡眠相關節律性運動障礙是可以影響睡眠質量引起孩子日間功能障礙,而且有引起自殘性傷害的可能,因而需要家長注意防範。睡眠相關節律性運動障礙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療法,但是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抗抑鬱藥物,行為干預,催眠和睡眠限制顯著改善顯著改善癥狀和睡眠質量。小兒睡眠問題發生率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趨於減少和消失。一項針對2.5歲到6歲兒童的睡眠問題調查發現,研究期間各種睡症的總患病率如下:夢遊 14.5%,夜驚 39.8%,夢囈 84.4%,遺尿 25.0% 磨牙,佔45.6%,節律性運動障礙 9.2%。而頻繁的夜醒來的兒童佔比從2.5歲時36.3%,6歲時下降到13.2%。同樣地,入睡困難的比率由3.5歲時的16.0%,到5歲時下降為4?10%,到6歲時進一步下降為7.4%。說明小兒睡眠問題與中樞神經發育的不完善有關,隨著孩子發育成熟,這些問題的大多數都可以緩解和消失。 附錄:嬰兒猝死綜合症(雖然嚴格來說不屬於睡眠問題,但是嬰兒猝死卻更常發生於睡眠期間,因此一併做出簡單介紹) 嬰兒猝死綜合症Sudden Unexpected Infant Death (SUID)指未滿一歲的嬰兒,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因為死於SIDS的嬰兒通常被發現死在自己的嬰兒床上,因此也有人稱之為「搖籃死亡」。SIDS常發生於2~4個月嬰兒,雖然目前上不明確導致SIDS的原因,但是研究者已經發現了一些相關的危險因素,並給出了預防這一嬰兒意外死亡的措施:趴著睡眠是危險因素之一,因此,專家建議嬰兒睡眠必須保持仰卧,哪怕是白天的小睡;嬰兒床墊應堅固、平坦的、防水,床罩不宜過厚;不應給寶寶用羽絨被等過厚的覆蓋物,而且只須覆蓋到肩部,千萬不能覆蓋寶寶頭面部,以防造成窒息和妨礙散熱;嬰兒房溫度不能過熱;頭六個月內寶寶可以與你睡在同一房間,但是不能跟孩子同睡一張床,尤其是你飲酒或者服食藥物之後;不要讓寶寶在沙發或扶手椅上睡眠;嬰兒房內嚴禁吸煙。 (作者:掙脫枷鎖的囚徒)推薦閱讀:
※幫助改善睡眠的5條建議
※室友晚睡。我有點神經衰弱了。?
※夜貓子真的會早死嗎?
※為什麼在高數課的嘈雜環境中能睡著,在宿舍即使有一點點響聲也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