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死」了三年的孩子他爸復活了
家裡有個不會帶孩子的爸爸,請不要過早放棄他。
作者:宛清(爸媽精讀主筆)
我有一個閨蜜群,年齡相仿,經歷相當,吐起槽來也格外有共鳴。
早些年談戀愛的時候,還是相互喂狗糧,甜死人不償命的模式。
過了兩年,相繼結了婚,又生了娃。畫風就不太對勁了,除了買買買,就是煩煩煩。
煩啥呢?孩子還小,還沒到被嫌棄的階段,當然男人才是永恆的槽點。
自從生了娃,餵奶、換尿布、洗澡、陪睡,他一樣不會,一樣不做。
在家就是刷手機、玩遊戲、上網。還老是惹我媽生氣,把孩子弄哭。跟你們說,老公就像智齒,除了讓你痛,什麼用也沒有。
每天都說忙,半夜不回家,周末有安排,上個醫院還要自己打車。
好不容易逮著他在家,喊他抱會孩子,沒十分鐘就說有事要出門一趟。
每次吐槽男人,群里就異常活躍。以前讓人頂禮膜拜、感覺無所不能的男朋友,當了爸後就像換了個人,懶惰、遲鈍、逃避、不負責任。
每次看到他的種種表現,都讓人懷疑智商。對,是懷疑自己當初選男人的智商。
家裡有個「隱形爸爸」,媽媽既累又委屈,還擔心對孩子成長不好。
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只好賭氣說:我就當他死了,免得把自己氣出病來。
雖然婚前談了七八年,感情也一直不錯,但我也沒能逃過此劫。
生了娃之後,孩子爸完全沒有進入狀態。初為人父,雖然也有抑制不住的喜悅,但看到那個皺巴巴的小傢伙,他都不敢伸手。
洗澡?換尿片?哄睡?別想了。那些可以自己帶娃一整天的,從來都是別人家的爸爸。
孩子十個月的時候,我們倆帶孩子去打預防針和體檢。
他拎個小小的媽媽包就下車了,我抱著孩子跑到一棟樓排隊打針,再去另一棟樓排隊驗血。
終於體檢完,手臂酸痛忍不住叫他抱會孩子。他從樓上抱到樓下,抱怨說:「實在太重了。」
回家路上,孩子因為剛抽完血吵吵鬧鬧,在我懷裡扭來扭去。在停車場停了車,他繼續拎個包包就下車走了。
我終於忍不住發飆:
你一個人大男人不知道過來抱娃嗎?你怎麼就不能體恤我一下。
他耷拉著腦袋過來,伸手把孩子橫抱過去,像拿著炸藥包一般,快步疾走,顫顫巍巍。
我內心簡直有一萬頭草泥馬飄過。
可他也委屈得不行,背三十斤米上樓可以,但這是抱著個會動的活物啊。
我這才知道,對於孩子爸來說,不是兒子真的太重,而是抱著兒子他的心裡壓力太大,小心翼翼覺得背負了千斤重擔。
不得不承認,男人和男人構造也不一樣。
有些男人孩子下地就父愛爆棚,有些男人就是慢一拍,面對這個又小又嫩,一不留神就大哭大鬧的「小獸」,他們根本沒轍。
有時候,男人不是不想帶孩子,而是,對於「當爸爸」這件事措手不及。
許多事都需要練習才能做好,做父母也一樣。
因為懷胎十月,做媽媽的預備期比爸爸長了很多,加上哺乳的關係,和孩子也多了更多天然的連接。
因此,在做父母這件事情上,男人的成長總是比女人要慢很多。
在《爸爸去哪兒》第五季中,陳小春帶著兒子jaspe參加節目。
雖然這時候的陳小春已經五十歲,兒子jaspe也已經四歲多,但在育兒上他仍舊像個「局外人」。
別人誇他兒子英文名好聽,他說采兒取的;別人誇jasper好乖,他說是采兒和岳父岳母教的。
在節目中第一次單獨帶兒子旅行,他脾氣暴躁,不會溝通,兒子只能委屈的坐在一旁想媽咪。
正是節目中一次次單獨帶孩子旅行,與孩子長時間相處,不斷的學習和總結,讓陳小春收斂了暴脾氣,學著去和孩子溝通,學著去表達愛。
最後,終於可以自豪的說:「我們是真正的父子了。」
我家兒子今年三歲多了,我有時候會跟別人開玩笑:
對比孩子剛出生的那會,那個「死了」三年的孩子他爸又復活了。
就比如昨天晚上,帶兒子出門散步,他玩了一會就不願意再走,撒嬌要抱,我讓他自己走。
他一轉身就抱上了爸爸的大腿,脆生生的喊:「爸爸抱,爸爸抱,我走不動了呀!」
孩子爸馬上就心軟了,轉臉跟我商量說:「要不我抱吧,孩子可能累了呢。」
我堅持:「還沒走多遠,讓他自己走走吧。」
他又說:「不是,我就覺得他缺鈣,腿沒力氣。」
好吧,面對這種「孩子一撒嬌,原則通通拋」的爸爸,我能說什麼呢。
晚上洗完澡,他和兒子在床上玩,一人拿一支玩具槍對打,他必須在兒子的槍聲響起時應聲倒地。
他配合的倒下,兒子便又跳又笑,像只嘎嘎嘎的小鴨子。一個小遊戲兩個人玩了又玩,爸爸和兒子都樂此不疲。
看到這個和諧的場景,又想起了曾經那個雖然很愛兒子,卻只敢遠遠看著兒子的新手爸爸,會感慨:幸好這一路,從來沒放棄。
堅定的要求他參與育兒,幫助他一起學習;他體會到了育兒的快樂,兒子也因為爸爸的陪伴更勇敢開朗。
有天跟朋友們交流育兒心得,說到我們家的「爸爸復活記」。
朋友一臉羨慕,感嘆地說:
生了二寶之後,實在抽不出空帶大寶,就把大寶交給了爸爸。可是爸爸吼,兒子哭,只好讓外婆來接手。
回想這三年,要讓爸爸在育兒中「復活」,還真有些小心得:
1、懂得放手,不越俎代庖。
剛開始爸爸們肯定做得不好,也不太願意做,但是一定要放手讓他們嘗試。
在他們做得不好的時候,不要著急搶過來自己做。
一次做不好,多幾次就會了,如果總是不放手,爸爸們永遠都不會有參與的熱情和成就感。
在長輩們搶著幫忙的時候,要堅定的拒絕,告訴他們現在是爸爸育兒時間,不需要幫忙。
時機合適的時候,要選擇放手讓爸爸去承擔。比如獨自帶孩子去做客,一個人帶孩子在家。
在《爸爸去哪兒》中,陳小春、劉燁、郭濤等以前極少參與育兒的爸爸,都因為參加節目,通過獨自帶孩子,他們和孩子的感情迅速升溫。
2、循序漸進,不操之過急。
爸爸參與育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開始他可能只會洗個奶瓶,後來學會了給孩子洗臉,然後學會了抱孩子……不能一上來就要求爸爸們十項全能。
就像那個生了二寶就把大寶甩給爸爸的朋友,平時沒讓爸爸參與全過程,情急時把全部重擔都壓在爸爸肩上。
爸爸不知道怎麼帶,兒子不習慣爸爸帶,不鬧才怪呢。
操之過急,反而會讓爸爸有挫敗感;循序漸進,爸爸才能在點滴進步中獲得成就感。
3、及時鼓勵,感受育兒之樂。
做任何事,只有從中感受到快樂才能有持久的動力,帶孩子也一樣。
爸爸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時鼓勵他,也要把孩子的反饋告訴他。
只要孩子爸在帶孩子上有一丁點進步,我都會對他大加讚揚。
有時他出差不在家,我會帶孩子跟他打電話,聽到孩子在電話里奶聲奶氣地叫爸爸,說想他。爸爸覺得孩子和他親,帶起來更帶勁。
4、讓爸爸去參與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情,加深育兒的快樂。
同事家小寶最近在幼兒園講故事比賽中獲得特等獎,同事就讓老公去參加頒獎典禮。他覺得驕傲極了,跟孩子講故事也更積極了。
總之,當爸爸們在育兒上掉隊時,我們一定要多給一些時間、耐心和鼓勵,等一等,讓他們追上來。
小王子澆灌了玫瑰,於是那朵玫瑰變得特別,他馴養了狐狸,於是狐狸變得重要。
爸爸們參與了育兒,才能感受到育兒的快樂,才會在撫育和陪伴中加深對孩子的感情。
要是你面對一個還沒學會當爸爸的男人,一開始就憤而做出「當他死了」的決定 ,那就虧大了。
在孩子的世界裡,爸爸和媽媽是完全不同的,任何一方都無法替代另一方。
父親對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性格的塑造、人際關係的處理、思維方式的開拓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為一時賭氣或者不放心而不再讓爸爸參與育兒,最後承擔後果的卻是孩子。
總聽到身邊的媽媽抱怨「喪偶式」育兒,但有時候細想想,真的是爸爸們「死」了嗎?還不是媽媽們一邊抱怨一邊放縱,一邊想要得到幫助一邊又不敢放手的結果。
媽媽與孩子是生死之交,爸爸與孩子也是血脈相連的。家裡有個不會帶孩子的爸爸,請不要過早放棄他。
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假如錯過了,對爸爸和孩子都是遺憾和損失。
作者簡介:宛清,富書籤約作者,80後作者,職場媽媽,既可詩酒年華,又可家長里短,用文藝的心,過世俗生活,寫溫暖文字。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shenduwenhua)
推薦閱讀:
※當媽媽是種怎麼樣的體驗?
※【珍藏版】最能打動女孩子的真心話大全最能打動女孩子的真心話大全
※北大校長直言:孩子6-12歲,養成這些好習慣,將來肯定大有出息!
※小孩子一定要被強制叫人么?
※「畫不好」才是孩子繪畫的最大魅力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