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游潮汕,看庵寺(揭陽市)

游 潮 汕,看 庵 寺(三)揭陽市.榕城區雙.峰.寺揭陽市榕城東門馬山巷的雙峰寺,是古代與潮州開元寺、潮陽靈山寺並稱潮州三大名剎。「雙峰晚鐘」為揭陽八景之一。創建於南宋紹興十年(1140),歷經興廢,於1991年12月10重建竣工並開光。1988年被批准開放,1993年被列為市首批文物保護單位,規模宏偉,文物豐富。它也是市佛教協會辦公所在地。該寺由僧法山,在南宋紹興十年創建於磐溪都雙山的石母山(今揭東縣桂嶺鎮政府北側)得名。按民間相傳,紹興十年重建揭陽縣城時,地理家認為,「地龍」從蓮花山脈的龍頸一直行到雙山,共99峰,再往東就是平川,而玉滘村正是「靈氣所鍾」,所以作為第99峰的石母山,也就成了風水寶地,而建起了雙峰寺。它是古揭陽文化的一種綜合積澱物。景炎元年(1276),寺被毀,32年後才規劃重建,又2年動工,年余告竣。後又被盪廢,經多次重修。1958年9月19日,政府將榕城夏布社與寺合併為榕城分社夏布廠。寺院為廠,僧尼全部還俗為工人。1966年7月3日,在「大破四舊」狂潮中,數百紅衛兵進寺開「聲討大會」,佛像全毀,宣布寺為二輕紡織廠。19976年10月「十年文革」浩劫結束,結古剎帶來生機。1986年4月,縣政府決定復寺,由釋又瓊尼師(1923-1991)等成立修建雙峰寺理事會,得海內外善信慷慨解囊,於1986年10月25日動工,經歷五載,終於在1991年12月10日落成開光。復建一新的雙峰寺,佔地3200平方米,其中建築物2400平方米,坐北向南,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泰佛廳(與藏經樓同體異層)等主體建築所組成,輔以觀音閣、地藏閣、東西兩廊等。全寺設計精巧,集閩、粵、浙各大佛寺特色,具明代風格,融古今建築藝術於一體,佛像龕座乃出自名工而雄奇博大,匾詩聯碑系來自濡星而騰芳競秀,紅牆金頂,朱甍雕梁,龍斗花拱,鉤檐斗角,鏤金煥彩,難怪香客摩肩接踵,遊人絡繹不絕。侶.雲.寺侶雲寺,位於揭陽市榕城之東北,即東山區仙河村黃岐山南麓左下方的竺崗岩上。創建於明末崇禎二年(1629),系縣令馮元飈祭祀其愛妾黃月容之所,1988年9月被登記開放,1993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1995年農曆潤十月廿七日重建開光,為聞名遐邇的古剎、遊覽點。侶雲寺前身稱「竹岐岩」,後築為北極古庵。該寺歷經滄桑。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光緒二十一年(1895)再修,改稱「庵」為「寺」。1952年大受破壞,後全部倒塌荒廢。從1987年2月起,在海內外善信慷慨捐款下,重建侶雲寺、鳳崗岩、竺崗岩、晚翠亭,新築玉琴亭和修路。至1995年8年間,共投資230多萬元。寺於1995年農曆潤十月廿七日舉行重建開光儀式。今侶雲寺佔地4畝多,其中建築面積約2千平方米,坐北向南,分為前廳、庭院、大雄寶殿(奉三如來)、東側觀音閣,西側月容殿、客廳、素菜館(二層樓,位於寺西)。寺前闊埕,東築迎客廳及小型「天地父母」龕,埕擺古寺和「玄天上帝」石爐。大殿內供三大如來佛、十八羅漢、黃月容神位(神牌寫「皇明奉佛信女、揚州黃氏夫人之神位」由馮縣令所書)及掛像,月容夫人殿位於西側,建築50多平方米,內奉1米多高、裝飾華麗的泥塑坐像,兩側牆有對聯,上方牆掛一幅敬錄馮縣令《鍾銘》書法。後廳供玄天上帝。該寺所在的黃岐山,西南離榕城僅5公里,海拔300多米,周圍25公里,古木參天,層巒重迭,岩洞眾多,勝跡競秀。南宋時有「九庵十八岩」,今則有四大名地、十大名跡、八大勝景,故「黃岐晚翠」為古揭陽八景之一,歷來為遊覽勝地。慈.雲.禪.寺揭陽市東山區黃岐山鳳內嘴口慈雲禪寺,原名觀音堂,明萬曆年間(1573—1620)由知縣潘應龍創建,原址在榕城東門南河之濱,1997年在今址重建,至2001年完成了首期工程,依山而築,規模壯觀,氣勢雄偉,令人讚歎。寺名由原中國佛協副會長、詩書家釋茗山(1913—2001)所書,古剎添輝。原址之寺,是三進的中式寺院,有三廳八房二走廊,建築面積600平方米,空地200平方米。清康熙三十三年(1619)知縣蔡端修建。乾隆十五年(1750)知縣顧彝重修,二十年(1755)僧達雲建造堂外石橋。1959年揭陽僑中擴建,寺被改建為學生宿舍,住持釋純就移居揭陽市內雙峰寺。1983年12月,縣政府同意歸還寺地產權給佛教。1996年10月起由善信捐資修建,並築飄水亭3座。劈山炸石,三通一平,構築殿宇,壘砌堤欄,塑造佛像,雕刻石木,美化環境,至2001年首期工程告竣。重建成功之慈雲寺,精工構築,規模、氣勢十分宏偉,背靠青山,面朝平原,令人矚目。它坐北向南,依山而立,建築面積已逾千平萬米,分為山門、大雄寶殿、藏經樓(位於大殿樓頂)、觀音殿、消災殿、僧舍樓(三層)、普同塔院,豎立4米多高的釋迦牟尼佛與1米多高的觀音站像各1尊。2001年該寺舉行大雄寶殿、藏經樓落成開光儀式。紫.峰.古.寺紫峰古寺位於揭陽市榕城區南部紫峰山北側梅雲鎮境內的湯前山。坐西南朝東北,依山而建,高低錯落,紅牆黃瓦,掩映於「卧獅銜劍」的茂林綠海之中,「紫峰春曉」為揭陽古八景之一。1989年重建一新。古寺的主要建築物有山門、正門、大雄寶殿、地藏閣、觀音閣、准提閣和齋堂等。總佔地面積達6666平方米。古寺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居寺的正中,殿宇歇山頂高眺,巍峨壯觀,高脊中央繪佛號「 」,兩旁嵌瓷蓮花和四大金剛,線條簡潔明快,閃閃生輝。殿內金碧輝煌,莊嚴肅穆,正中供著釋迦牟尼佛,兩旁坐列十八羅漢,鐘鼓佛器,琳琅滿目,殿前銅爐高聳,香煙繚繞。大雄寶殿前方兩側,地藏閣和觀音閣遙相對望,兩閣均是石壁佛龕,雕刻精美。地藏閣右邊為先師廳,供奉本寺歷代住持神位。觀音閣兩邊則為客廳和禪房。准提閣在大雄寶殿後面。稱為後樓。這是一座三廳並排的高台基庭院式的建築,高台邊沿均有欄杆防護。中央供著准提觀音,兩旁列供十八觀音,廳中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名家名聯,林林總總,壁上還懸掛諸名家書畫精品。准提閣的左廳為學經堂,右廳為大峰祖師堂,兩邊還有廂房,均為禪房。齋堂在大雄寶殿右側觀音閣之後邊,自成一個單元,環境清幽安謐,是佛門善信聚會和悟禪修行之所。紫峰古寺的歷史悠久,它原稱紫峰庵,始建於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歷代屢經修葺。據考,明代的弘治、萬曆、天啟和清代的順治、康熙、乾隆年間,都曾進行修葺。明弘治十四年(1501)湯前村人史智(弘治二年巳酉舉人)倡修擴建,改庵為一進三廳。清代乾隆年間,住持僧通順同僧徒數年往外募捐,採用碧瓦朱甍拓修。後因長年失修,風雨剝蝕,瓦圯牆坍,至「文革」期間更被毀殆盡,遂成廢墟一片,雜草叢生,金相無存。1989年人們認識到文物古迹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呼籲重建紫峰庵,並更名紫峰古寺。得到有關部門的批准。在重建古寺理事會的主持下,海內外各界善信慷慨解囊捐資,歷時數載,終於使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古剎重光。隨著紫峰古寺的重建,以紫峰古寺為中心的「卧獅銜劍」旅遊區已初具規模,前來古寺進香禮佛和遊覽的海內外人士接踵而至。這裡將以更加豐富多彩的景觀和保留古迹原有特色的面貌來迎接八方遊客。明.崇.岩明崇岩位於揭陽市榕城區梅雲鎮湯前村南面1里許的紫峰山邊。據《揭陽縣誌.山川》以及《揭陽文物志》載:「......湯前山,山有岩。有『明崇岩』三大字刻於石。......山峰秀拔。」近年來編寫的《梅雲區志》稱:「明崇岩建於怪石磷峋之中,有一巨石覆蓋其頂,下分一廳二房。洞口朝北。幽谷隱靜。後一石,狀若紗帽,曰:『紗帽石 』。明崇岩風景區,其實不單有這樣天生的自然,而且有「奇、險、美」之譽。因為紫峰山較大的山嶺之一蜈蚣嶺峙其左;象鼻山、石獅湖、白嶺石、嶺龍頭逶迤居其右。蒼翠、巍峨、陡峭、險峻的寨仔崬于山顛。且左側有平坦如床的「戲棚石」;右側有常年山風陣陣的「風櫃石」。有如此一對姐妹巨石,酷似兩座哨所,兀立監衛。岩後諸峰參差排列,如屏障環護。在朝霞映照時刻,若玉珠紛陳,彩雲繚繞,氣象萬千,更顯得巍然壯觀。明崇岩建於明代天啟元年,為明皇族宗室朱清所建。岩西一里許,有一山,名曰「朱厝山」。原為朱姓之私山也。這一山名,一直沿用至清代同治年間,才更名為「鄭厝山」。悠悠風塵,斗轉星移。時至今天,已歷三百餘年。明崇岩邊,一些勝景尚在,遺迹猶存,不少景物,在「文革」期間,已遭受到嚴重毀壞,顯得有些荒涼、凄清寂寞了。幸逢盛世,祖國日見繁榮昌盛。原駐南華寺的釋新靜大師,在此普結善緣,已建起二進的典雅禪院。有如此清秀之山水,仍有遊人接踵而來,絡繹不絕。龍.珠.寺位於揭陽市榕城區以南10公里,離206國道僅約700米,紫峰山脈南部的仙橋區古溪西岐山的龍珠寺,原名「龍珠馬寺」,創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1983年開始重建,1990年由榕城雙峰寺調來釋新正住持,並於10月落成開光(釋定持法師主法),後又擴建下堂。該寺原為道教之觀,故今之建築風格為道教的「四點金」形式。現已成為規模可觀的佛教梵宇。未至寺,遠遠就可見到高達13米的白色石雕觀音像,腳立龍頭站於湖中。在登寺的石階旁邊,又有一尊送子觀音石雕像,高7.5米,屹立於七八米高的巨石上,左手托一小孩,體現送子的慈悲之心。進入山門,兩旁各有一座佛光亭和龍輝亭。寺坐北向南,現建築面積已逾千平方米。正中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寶殿,殿後左上方是觀音閣。從大雄寶殿左邊偏門出去,又是一番景緻。左邊是放生池,供香客放生龜鱉等野生動物。池中立有滴水觀音石雕像,高3.5米。沿石級而上,就是觀音閣,內供一龍一馬一雕像。龍口含珠,原名龍珠馬寺即由此而得。觀音閣旁邊供有宋大峰祖師。今殿宇庄業,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觀音高聳,山水秀麗,香火頗旺,它成為揭陽市一處旅遊佛教勝地。明.本.堂位於揭陽市榕城區新馬路八房祠後,由比丘尼釋澄肇(1905—1999)重興,創建於民國十七年(1928),女信徒百餘名。明本堂為佛堂,祀釋迦牟尼佛和西方三聖。建築面積78平方米,二層樓,各一廳一房,上層禮佛,下層朝聖。堂雖小,卻有特色。堂北為揭陽縣衙和考院,西為繁華的政宣街(今名中山路),處鬧市間而獨保留幽靜之禪韻。鎮堂之物為水晶觀音菩薩一尊,晶瑩如月騰雲海,高0.4米。堂藏經籍原頗豐富,有《涅槃經》等,惜佚於「文革」,現存《百丈清規》等。寶.瓊.庵寶瓊庵,位於揭陽市榕城區下義村南側,面積1200平方米。寶瓊庵(南海陳景舒題匾)的名字,它有著不平常的因緣。自又瓊大師修建雙峰寺後,六年伊始,即由僧人進駐,尼眾分散。當時下義村這片荒僻地,大師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因地清凈嚴坦,是布植菩提種子,弘法度生,廣結善緣的好地方。發如是殊勝宏願未竟師寂,使徒眾悲痛無依,苦不堪言!揭陽轉市後,下義村於1993年劃為丹鳳城開發區。當地部份佛教徒懷念大師心切,根據該地原系一老祖墳地無人敢開發的實況為由,發願倡建寺庵堂宇,弘揚佛法,以承先師遺志,得到鄉親父老的認可同意,出具證件將地無償交給佛教管用,並由大師的弟子新銘尼師等接管進駐,誠為快事。當即塑佛菩薩聖像升座供養,金色晃曜,極為壯麗,真是因緣殊勝。為了紀念這塊寶地和又瓊大師的懿德,故曰「寶瓊庵」,本文的標題繫心印法師為本庵撰書的鶴頂聯,意義深長,萬古流芳!揭陽市.揭東縣石.母.古.寺揭東縣桂嶺鎮半村石母(古稱磐溪都雙山之一)雙峰古寺,是潮汕三大名剎之一的今揭陽市榕城雙峰寺之前身,創於宋,後湮廢。1992年起,聘釋耀瑜為住持,開始重興,至2000年10月已建成大雄寶殿、鼓樓、鐘樓,一座宏偉莊嚴的寺宇不久將聳立在石母山腰上。古寺於宋紹興十年庚申(1140),由釋法山禪師創建,香火興旺,造福四方。南宋景炎元年(1276)寺被毀,32年後規劃重建,又2年動工,年余落成。元末又毀於戰亂,至明初遷建於揭陽縣城東門(1991年12月10日重建落成開光。)1992年,有關部門找揭東縣廣安寺住持釋耀瑜,商議在石母雙峰寺舊址上,創建福利廠。住持提議,不如恢復古剎。此議得到政府有關部門批准,並聘其為住持,主管重修古剎。於是,由村裡捐獻地皮15.71畝,雞年雞月雞日奠基,動員海內外善信樂捐,至2000年10月止,共耗資約500萬元,已完成重要部分的建築如下:1、大雄寶殿。1999年初竣工,面積約400平方米,坐北向南,高大雄偉,雕樑畫棟,閂門刻花,欄干石雕。棟樑上木刻:「佛歷2539年、公元1995年,住持釋耀瑜暨十方善信敬建」。主奉三如來,脫沙,各高米余。東側龕供文殊菩薩,西側龕供普賢菩薩,也各高逾米。牆邊擺十八羅漢,脫沙,惟妙惟肖。2、鐘樓、鼓樓。在大雄寶殿前數十米東、西兩角,各高約6米。兩樓前面闊地上,擺著一個高達7.5米的寶鼎,高度為潮汕佛門所罕見,上鑄「佛歷2544年三月、公元2000年3月,住持釋耀瑜,求菩薩保佑全家平安,吳漢龍諸事一帆風順」。此外,在寶鼎前方,2000年八初六日動工興建天王殿,規模也壯觀廣.安.寺揭東縣錫場鎮後圍、東倉二鄉之交的廣安寺,創建於民國時期,1998年冬由住持、今省佛協常務理事、揭陽市佛協副會長、揭東縣佛協會長釋耀瑜募資重建告峻,1997年3月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又建頤養院3幢,雄偉壯觀,美輪美奐。該寺弘法利生事迹突出,深受干群讚揚。釋鏡賢(1892—1976,俗家磐東)住持向旅泰僑胞和當地善信募化,經歷2年,即於1915年告竣,在原有一間狹小善堂上,重建擴大為廣安寺。「文革」中被佔為竹器社。1990年7月,釋耀瑜師應邀來察看,遂挑起重興此寺重任。歷經8個寒暑奮鬥,重建的廣安寺終於在1998年11月28日舉行重建落成暨佛像開光典禮。寺總投資約1千萬元,建築面積2千平方米(總佔地8畝),坐東北向西南,分為三進,有大峰殿、大雄寶殿(400多平方米)、藏經樓(下層正中玉佛殿,南側為觀音閣,北側為地藏閣),莊嚴堂皇,佛燈長明。藏經樓內有佛教經典著作近萬部,如台灣佛院基金會所贈《中華大藏經》巨著很有價值。大雄寶殿前建置照壁、停車場、山門等。該寺弘法利生,碩果累累,非常感人。騰.龍.寺揭陽市揭東縣玉窖鎮官碩騰龍寺,位於潮州市與揭陽市交界處公路旁,背倚大脊嶺,是一座名聞遐邇的千年古剎。始建於唐朝貞觀(627—649)後期,屬唐代二類寺院。1993年3月獲縣宗教局批准登記,1999重建告竣,規模壯觀。1997年3月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始建於附近騰龍塔南側。據清雍正九年(1781)刻本,陳樹芝纂修《揭陽縣誌》卷一的山川第31頁記載,大脊嶺在揭陽縣東北面四十里,海揭分界處,其山高聳如屏,楓江水經其下半程,橋由寺前而過。西南山簏有石嵯峨聳立,名曰騰龍塔,故由此而得寺名。原寺為三進廳,廟堂式,石木結構。後有一巨石高6米多、寬10米多,頂端有仙交椅、仙腳印、仙桶、仙人放尿等勝跡,民間也引出了「深坑沉船,騰龍寺出米」的傳說。到了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因寺破舊,而遷於今址重建。1941年被日寇拆毀,僅存四面佛石像一座。該四面佛是彌陀佛經恆河沙數諸佛組成,是罕見的文物。石像高0.84米,上下四周邊長各0.54米,安放在0.7米高的基石上,東面刻阿閦鞞佛,西刻無量壽佛,南刻日月燈佛,北刻焰肩佛。這古剎之重建,住持釋達貞(1922-健在)作出了重大貢獻。1990年8月15日,倡儀成立了以官碩鄉李坤孟等為成員的騰龍寺復建領導小組,後在宗教、佛協部門支持下,於1993年3月8日重新籌建。現該寺佔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千多平方米,坐北向南,是四直巷四進式建築,分為山門、放生池、四面佛祖亭、天王殿、大雄寶殿、後面建九間二層藏經樓。採用中軸座堂式結構,雕樑畫棟,紅楹綠角,琉璃瓦飾。它仿潮州開元寺建築格局,保持宋代建築風格,結合當地藝術特色,使之更加莊嚴美觀。鳳.山.寺揭東縣新亨鎮鳳奎村羅山(又名琅山)東麓的鳳山寺,原名鳳奎庵,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1981年起修建,1989年至1993年擴建。1988年9月獲登記開放。古剎倡建者是清代海陽縣(今潮安縣)黃雲師,後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其胞妹明春募捐擴建,再由黃聖蓮、徐聖香繼承常住。1981年,潮陽靈山寺釋光輝法師至此,不忍古庵荒廢,發起募化修建前座。1989年,經當地政府批准,鳳奎村施地2畝,由釋光輝、潮州開元寺釋弘澈法師合力發起,蒙海內外善信樂捐,而擴建大雄寶殿、兩側厝包等,至1993年完成。佔地2畝多,建築約1千平方米。大殿雄偉壯觀,嵌雙龍奪寶、八支楚尾凌空。飛.鳳.寺飛鳳寺在揭東縣埔田鎮南湖村背面,屬揭陽市黃岐山名勝古迹保護區的保護點之一。於1988年9月獲登記開放。飛鳳寺古稱蘭岩。《揭陽縣誌?古迹》(乾隆版)載:「蘭岩,在黃岐山後。康熙初,有跛足僧愛其幽翳,巨石磷剛可為岩,披捧而入,得古人所藏鐵鎚、鐵斬,因殳荊棘,鑿石為堂,高2丈余。」幾度滄桑,到八十年代前夕,寺已荒廢,僧人、居士遠走他山,只有「蘭岩」石刻與天地共存。八十年代初,承四方善男信女捐款,由僧人主持重修和擴建,遂使古寺煥然一新,佛堂金碧輝煌,始名為飛鳳寺。如今的飛鳳寺,大雄寶殿佛像肅穆莊嚴,十八羅漢排列兩廂,昔日跛僧所鑿的蘭岩洞天,也已修葺一新,新建僧舍清雅幽靜。僧人、居士,暮鼓晨鐘,梵唄清聲,伴著蘭花香氣,飄入心懷,令人氣爽心清。飛鳳寺四周,流水潺潺,令遊客置身忘歸。紫.林.庵紫林庵位於揭東縣小北山玉湖鎮東寮村東升山麓,以周圍紫竹茂密而得名。該庵建於清乾隆四十八年。紫林庵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為鋼筋水泥結構。庵前屏風圍牆,正面東西兩側廂房。後是佛殿,分中、左、右三殿,正中大雄寶殿,供佛祖塑像。左、右側偏殿分別供觀音娘、准持菩薩塑像。庵門兩側一概裝飾洗石,配上嵌瓷。整座庵堂顯得莊嚴肅穆,清幽聖潔。古.山.寺古山寺,位於揭東縣炮台鎮北側6公里的浮崗鄉古山。臨近公路,東南離汕頭市區32公里,西北距揭陽市區1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潮陽縣谷饒鄉高僧靜修開創,化池厝渡池氏施地,屢廢屢興,至今已600餘年。自上世紀四十年代毀後未復。1992年起籌資擬重建。寺原二進四廳二伙巷。後廳正座為大雄寶殿,供華嚴三聖。前廳正面供彌勒佛,背供韋馱菩薩。右廳正中供觀世間菩薩,兩旁十八化身。左廳供地藏王菩薩,兩邊十殿閻君。兩巷各有五間,右廳巷供歷代祖師,左廳巷供鑒齋菩薩。建設規模壯觀。古寺依山,草木豐茂。山形如魚躍水,天然嬈雅,素有「鯉魚聽經」美妙的傳說。山前河通潮州。寺前右有十畝蓮池,映日妖艷,長夏清涼。寺前左有明代古井,泉水甘清,歷歲不竭,山川郁秀,阡陌縱橫,花香鳥語,紫氣氤氳。登斯境也,煩惱皆凈,福慧頓增。古今善信,植福香盛,歷代墨客詩人,留寶題詠。然而滄桑易變,自1942年香燈已寂50載。「文革」結束,國運遐昌,政通人各,佛教恢復。1991年,眾善信決定重興古剎,特聘釋行佛法師來主此事。同年舉行重建奠基儀式,禮請省佛協副會長、汕頭市佛協會長釋定持(1921—1999)主法。多年來,已作了籌備工作新貌將會出現。吉.祥.寺揭陽市揭東縣吉祥寺,位於汕揭公路206國道旁,與汕頭市金平區蓮塘交界附近的地都鎮烏美村,是汕頭、揭陽、潮州、潮陽鼎立匯聚之桑浦山南麓,面臨榕、韓、練三江交匯之側畔,可謂外三江之要衝,便四市之交通。相傳創建於北宋(960—1127),1988年春起重建,現初具規模。住持釋明興(耀志)胸懷大志,規劃宏圖,把它變成一座宏偉壯觀的大叢林據鄉老所述,這千年古剎原在小坑西北山麓,坐東北向西南,一進二廳二伙巷,毀於清代。1988年春開始移今址重修。現寺坐北向南,面向公路,依山而建。佔地50萬平方米,已建築面積3千平方米。進門,平地開闊,築有300多平方米蓮花池,內豎瓷製觀音站像和蓮花。東側築有二層大樓(下層為五觀音堂)、思恩堂、延生堂等。西側築有四單三層大樓(居士樓)。從右向左登石階而上,就到達山腰上劈山而建念佛堂(原稱大雄寶殿)和兩側的文殊殿(原觀音閣)、普賢殿(原地藏閣)、文昌閣、客堂、僧舍等。主殿堂石木結構,立石柱36根。前廊壁肚有8幅「降龍伏虎」、「勸世積善孝道」圖。殿內諸佛、菩薩巍巍金身,妙相莊嚴。玻璃櫥內,供奉高大的袒胸露乳的彌勒佛坐像。內面正中敬奉釋迦牟尼佛坐像,左奉藥師佛坐像,右供阿彌陀佛坐像,共三如來,皆高3.2米、寬1.5米,十分高大。牆邊有觀世音菩薩、善財童子、龍女、仙童。後牆兩角供奉騎獅的文殊菩薩、騎象的普賢菩薩。前牆兩角各奉韋馱菩薩、緊那羅王菩薩,都是護法菩薩,披盔帶甲,手提金剛杵和寶劍,威風凜凜。屋脊上嵌瓷「雙龍戲珠」,後垂脊嵌「雙鳳朝牡丹」,前垂脊豎著四大天王塑像。豐.化.寺豐化寺原名長壽寺,座落在揭東縣白塔鎮元聯村的西南部,宋紹興十年(1140)築於啼雞嶺山,座西向東,寺前有兩個目鏡池,寺里建有一百間禪房,寺院分兩層,地板是活動的,地道用磚塊砌成,可通啼雞嶺山頂。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該寺被毀。清同治十年(1871)重建,名曰:「豐化寺」,廟落方向有所改變,寺內北面設有字祖廟,門前鑲有「豐化寺」三個字。佛廳里有釋迦牟尼,如來三尊大佛,兩旁還有十八羅漢佛,寺院前面有三棵高大木棉樹,兩旁還有身圍五米多的古榕樹。抗日戰爭時期,揭陽國民黨法院為避日寇,搬遷至此,並把廳內兩房作為監獄,高屋之處設有瞭望所,監視犯人。如今字祖廟牆壁上還殘留著許多革命志士仁人的詩詞手跡,建國後人民政府接管該寺,該寺從始創到被毀,及後來重建,共經歷14代禪師。林家貴先生贈二幅詩給第十四代士開(最後一代禪師),一幅是:「士開大禪師,如來西國佛。普照到中華,為救一切苦。勞悴去出家,全身見寺內。超度及近遁,和尚能說法。山門葉煙霞。」別一幅是:「一片雲山裡,旦夕鼓鐘聲。覺世誰人曉,澄心我自清。林泉留靜景,山明助幽清。領得真空里,無燈夜自明。揭陽市.揭西縣天.竺.岩天竺岩位於揭西縣城河婆鎮南面4公里的明山東麓,創建至今800多年。奇石突起,以天然石洞為佛殿,今增新宇,風光如畫。1989年7月1日列為縣級文保。1995年被批准開放。岩所處之明山,是著名三山之一,與毗鄰的巾山、獨山成為隋代創建三山國王廟之神話出處,馳名兩岸,堪稱「揭西第一洞」。清《廣東通志》載:「招仙觀在揭陽縣西明山(今屬揭西縣),宋嘉定中(1208—1224)建,相傳有羽士隱此。」至明朝成化八年(1472)秋月,由住持慧釗和尚募資,鳩築成寺,佛殿僧舍初具規模。清乾隆十六年(1751)十二月初一日,揭陽縣正堂顧,接受九月十六日生員黃鷹揚等12人呈文,稱其祖楊蘊有糧田12畝,於康熙十八年(1679)施岩為香油資 ,為防被變賣,須勒石之求,故立下《廉明縣主顧批准勒石示禁》碑(今存)。乾隆五十二年(1787),密證禪師住持此寺,遍題十方,修葺擴建,殿舍僧院更加完備(今存碑記)。1950年後,寺被廢止。1989年7月1日,中共揭西縣委批准修復,列為文保護單位。岩山門高大瑰麗,設正門和左、右偏門,上飾澄色琉璃瓦,嵌瓷楚尾和動物、花草,光彩耀眼。門柱石刻對聯,橫批刻「翼善開賢」。 又擺大石獅、大石鼓各一對,使山門顯得更為壯觀。再進,正對面是一個長方形車庫,上飾澄色琉璃瓦,與後山翠林青黛相映成趣。登其旁石台階而上,便抵達石洞前所築佛廳正面。新建佛廳美輪美奐,並建兩「伸手」。廳脊嵌瓷雙龍朝法輪,隨帶嵌入物,古色古香。作為主殿的自然洞頂巨石,高過廳脊,勢凌青天,於緊連的綠林中分外顯眼。佛廳門匾石刻著:「天竺古岩」。走過佛廳,便抵達石洞內主殿。它有350多平方米,可容數百人,三面為天然石壁,底面有石龕,前面用石條砌成精緻的殿門。天然巨石蓋中,有一小孔,深不可測,被稱為「出米孔」。殿後有迂迴遂道,中有石室,如入迷宮。由暗道穿越出門,到達山谷,清風吹拂,迎面忽見10米高天然石雕大佛,巍然端坐,笑逐顏開。舉目眺望,滿坡蒼松翠竹,奇花異草,嫣紅奼紫,綠滴凝香,亭台掩映於綠海之間。廣.德.庵該庵座落在揭西縣城之東約三公里的老虎峰山腰上。廣德庵建於明代,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是河婆古鎮佛教名庵。廣德庵巨石壁立,嶙峋千姿,奇異百態,變化無窮。入門處有一雷打石,巨石為雷電所擊,裂為二片,甚為奇特,又稱為仙石。廣德庵建於懸崖之上,背倚石壁。寺後有仙人石,上面大石突兀,寬、長各約四、五米,裡面石板平坦,約二十多平方米,有石床、石椅、石凳供遊人歇息,是一處巨石迎賓室,避暑乘涼寶地。庵之南側有一巨石,高與屋齊,上小下大,有如米瓮,稱為米瓮石。米瓮石下有碑石數片,依次林立。在寺後不遠的地方,還有一處「醴泉石」,巨石高懸、凌空欲飛,水從岩出,得天獨厚。泉清味甘。周圍石路層層,台階級級,石梯向上,直插雲天。在一處濃陰絕隙處,書畫家楊之光在巨石題下的「浩月」二字,只有在這裡才能看到浩潔的月亮,此情此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惟妙惟肖。在寺的東北側,楊之光又在一塊巨石上書「觀山」二字,在這裡居高臨下,飽觀山色,別具一番滋味。水是廣德庵最俱行色的產物。庵後有「千古流泉」,水質極佳,清純爽口,被譽為醴泉水,從醴泉岩流出。廣德庵的四大奇趣,即山奇,石奇、水奇,洞奇。這是妙造自然的奇觀,是天然的景色。花.果.寺揭西縣棉湖庵前街27號花果寺,相傳創自明清代(1644)之前,乾隆丁卯(1747)重修,1991年起由住持釋新成為主捐資100餘萬元,修葺、擴建,由趙朴初會長重新題名作外門匾額,1988年10月被批准登記開放,1990年5月24日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坐北向南,總建築面積約2千平方米,分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地藏閣、功德堂、客廳、齋堂等。寺倖存兩件重要石刻文物。1990年修建天王殿時,挖地基時發現清重修「花果古寺」石匾,今嵌於大門額。同年在附近紅衛小學發現古代寺中的古老四面石佛,其高0.75米,正方形邊長0.5米,四面各刻0.45米高之坐佛,不知多少年前之石刻,有所風化,十分寶貴,堪稱「鎮寺之寶」。揭陽市.普寧市盤.龍.禪.寺盤龍禪寺(原名盤龍閣、盤龍閣寺)位於普寧市流沙西南面約20公里的梅林鎮轄區內,方圓4平方公里。它既是粵東十方名剎之一,又是重點旅遊景區。2002年10月17日(農曆九月十二日)重建落成開光。盤龍閣是名聞國內外的佛教聖地,歷史悠久的盤龍閣古廟就在這裡。廟宇始建於清光緒(1875—1908)初期,規模不小,是觀音菩薩和元天上帝顯聖道場。據清《普寧縣誌》載,這裡有「六山十八景」:「盤龍山』虎山、象山、獅山、龜山、鷹山,綠水浮舟,龍閣雲海、佛閣龍泉、鯉躍龍門、仙人萍蹤、百鳥朝陽、杜鵑泣月、雄獅銜啼、蟾蜍望月、仙湖彩虹、跑象馱日、元天卜褂、龍泉琴聲、金雞報曉、涅槃洞、晨鐘石、暮鼓石、回頭獅。」1990年省、市政府和省宗教局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佛教活動場所。聘請住持釋光鎮主持擴建工作。他肩挑重擔,率領廣大善信著手按禪寺格局復修和擴建。修擴建後的盤龍閣寺主副配套工程設施共有二十幾項: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樓、觀音閣、地藏閣、翻新的盤龍閣玄天上帝廟、圓通庵、七層千佛塔、五層法堂樓、功德堂、左右長廊、內外山門、三層樓僧舍、迎賓館、市佛協辦公室、拱辰亭、將軍亭、觀音亭、供水塔、城門樓、金石結構福德廟、盤古石橋、停車場等,總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還有五公里雙車道水泥路面公路二條,總投資人民幣2千多萬元。寺坐南朝北,以龍珠金山為中心,四周名勝古迹星羅棋布,稱謂「六山十八景」。內局神獸六山環繞,外有九龍盤朝,是名符其實的龍盤虎伏盤龍閣。諸景點中尤以佛閣龍泉、盤龍溫泉、拱辰留跡,蛤蟆頂印、盤古石泉、緣水浮舟、九龍潭(水庫)等天然奇觀令人流連忘返。特別是疊疊嶺上峰,巍巍千佛塔,登塔遠眺,九龍戲,惟妙惟肖,令人回味無窮,堪稱潮汕小五台之寶地。寶.龍.寺普寧市大南山鎮益嶺村西南側,「佛仔坐斗」之幽境的寶龍寺,創自清末宣統年間,1989年以來重修,宏偉壯觀。它距流沙市區5公里,流(沙)前(埔)公路寺前貫穿而過,交通便利,成為禮佛、遊歷的熱點。1994年11月獲登記開放。寺始建於宣統年間(1909—1911)由鄭真亮大師(後人尊稱為師公)倡建,並修行於此,他自稱為「汕頭裡洋外人」故也被稱為「汕頭公」,是位虔誠有為、德高望重的佛教居士。該寺後因時局變遷,僧眾星散。又因歲月滄桑及人為因素,原寺內建築物僅存殘牆斷瓦。改革開放後,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居士陳漢輝於1989年春,得到有關部門批准,作為古剎重興人,集資復建寶龍寺。該寺建築面積約3千平方米,辟山築宇,氣勢恢宏,坐東北向西南,已建成了天王殿、師公殿、大雄寶殿、鐘樓、鼓樓、觀音閣、地藏閣、功德堂、客堂、芳名長廊、300多平方米放生池及其露天滴水觀音(高約3米,泥塑)、4層半共1300平方米的綜合大樓(1997年六月初八竣工)、涼亭、長3公里水泥公路(1997年竣工)。(2001年農曆八月又在西側峻工300餘平方米蓮池海會堂)等等。寺處風水寶地,阜崗群抱,背倚巍秀屏障,前有清雅寶蓮池(放生池)、「穿天蠟燭」、「佛仔坐斗」、「獅象捍門」、「羅星擋水」勝景,東南面「文峰」聳峙。周圍奇花異草,郁馥芳香,松柏凝翠,四季如春,妙處天成。真是風光靈秀聖地,更是香客遊人禮佛、覽勝、陶情的好去處。馬.嘶.岩馬嘶岩,位於普寧市城區流沙之西約6公里的池尾鎮馬山東麓,即在長嶺口、山湖村中間,按當地相傳系唐朝高僧釋天顛(732—824)所開創道場,1961年10月10日就被普寧縣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9月27日被批准開放,現已擴建一新。寺坐北朝南,北靠獅山主峰,西臨深澗,周圍老樹,古榕冠岩巨傘伏蓋主座大雄寶殿,根凸盤旋,若群龍護駕。寺前深澗,若蹲若立之巨石,迭壘起伏,似僧眾聽經。群石之下,有神秘莫測「無底洞」。寺左有似駿馬嘶鳴巨石,謂之「石馬嘶風」。寺右深隧狹谷,清泉注入僧廚,甘洌地比,謂之「洗缽流泉(石刻今存)」。寺東天然石室,深二丈,寬一丈,相傳及大顛祖師打坐處。佇立寺前遠眺,大南山望天石似通宵天梯,小北山鐵峰拱繞如屏;近觀岩壑之下,後山水潭,浮光躍金,山青水秀,宛似仙庵。師木石與居,白云為侶,弘法利生。創寺2年後,即貞元七年(791),大顛師轉往潮陽縣西幽嶺下倡建靈山寺,故相傳亡靈者有「靈山拍牒,馬山蓋印」之說。「文革」十年浩劫,寺殘破不堪,面目全非。1979年「三中」全會撥亂反正,落實宗教政策。釋新就法師(1925—1995)於1982年受縣宗教局及西隴村委會特邀來寺住持。1992年初籌劃修葺、擴建,於1995年建成主殿樓三層(約680平方米),又建成祖師廳、廚房及極僧舍樓二層(約520平方米)。至1996年秋全面告竣,總投資約110萬元。總建築面積1千多平方米,規模壯觀。華.嚴.寺普寧市洪陽鎮水吼鄉北側慧花岩高山上的華嚴寺,相傳創自唐代,清潮州總兵、洪陽西村人方耀及其弟方勛等遊歷於此。「華嚴幽探」為古代普寧八景之一。1988年10月20被縣政府頒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6月1日起被批准登記開放。據乾隆十年(1745)縣令蕭麟趾主撰《普寧縣誌?文藝》載,該寺相傳系1千餘年前唐朝高僧釋大顛所肇趾。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重修,後毀於颱風,存下斷牆殘壁。至清中期,在寺前建慧花岩,稱「新庵」,即今之華嚴寺。其大雄寶殿供釋迦、藥師、彌陀三聖佛祖,殿前供彌勒、韋馱,伽藍三菩薩,左殿萬德莊嚴供達摩祖師,右殿萬家生佛供大顛祖師,左右兩旁殿供十八羅漢,後廳大殿福慧慈悲供准提菩薩、桃花公主。環境清幽,山泉迷人,故「華嚴探幽」古為普寧八景之一。因歷史多故,古寺遭破壞嚴重。1988年10月,普寧縣政府把華嚴寺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並同意復建,在眾善信資助下陸續小規模修建。如今,寺宇坐東向西,總建築面積1千多平方米,典雅堂皇。分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奉三如來及達摩祖師、大顛祖師),後廳(奉准提菩薩並桃花公主塑像)、兩側設觀音閣與地藏閣(旁設佛母殿記念佛祖之母)。1998年10月22日(即九月初三)重建開光,又修通車大路並築路亭5座,成為莊嚴禮佛地、旅遊區。龍.慶.庵普寧市老縣城洪陽鎮東村東畔街龍慶庵,創建於明萬曆年,在1986年由港胞捐款重建,1988年10月被登記開放,吸引周圍不少佛教徒前往禮佛,正法久住。該庵於明萬曆年間(1368—1644),由厚嶼鄉第13祖、生平仁善的李有實,夢見龍盤柱而捐資創建。其子李榮祿秀才活到127歲,足證仁德有報。「文革」中被佔為工廠。自1983年,該庵原比丘尼釋又素(1918—1996)向有關部門申請要求落實宗教政策,讓庵歸還出家管理,終於在1985年實現願望。1986年得到各界善信慷慨解囊資集,重建了門樓和大雄寶殿。庵坐北向南,單進大雄寶殿,東側尼舍,齋堂等,總建築面積126平方米,另有28平方米尚被人佔用。大雄寶殿內主奉釋迦牟尼佛、迦葉尊者、阿難尊者,龕東側供觀世音菩薩、西側供地藏王菩薩。現存有一幅清光緒戊寅年(1878),達摩祖師墨水畫。蓮.花.寺在普寧市府所在地流沙鎮老河溪73號,有一座由中國佛協會長趙朴初題名、門樓高聳、寶殿雄偉、四周樓層式嶄新的蓮花寺,1988年9月被批准為宗教場所登記開放,1999年12月13日隆重舉行重建竣工慶典,萬人空巷,尤以全國首座購得鎮寺寶典《中華佛教二千年》大型畫冊而聞名遐邇。在「文革」十年洗劫中,它也難逃厄運,一片荒蕪凄涼。1976年10月「四人幫」垮台後,宗教逐步恢復自由,釋又德等尼師歸寺主持修建工作。1986年,普寧縣(1992年起改為市)成立佛教協會,設址於蓮花寺辦公,重視、支持修寺。在普寧市黨政部門重視下,請設計師精心策劃,結合現代化城建格局和旅遊事業需要,對佔地1600平方米的蓮花寺,全面重建為向空中發展的叢林式寺院,坐北向南,總建築面積約2千平方米,布局為:天王殿(大門樓)、大雄寶殿(墊高3.8米,辟一地下室為功德堂),除寶殿外的大門和兩廂皆為二層樓建築,大門樓頂設藏經樓、祖堂,東廂設齋堂、客堂、念佛堂、尼舍,西廂設觀音殿、地藏菩薩殿、往生壇、消災壇。佔地雖不寬但利用空間,廊環院合,高大典雅,布置齊全,裝飾堂皇,令人讚歎。仙.泉.寺(嵩峰岩)在普寧市麒麟鎮樟崗鄉,與潮陽、揭陽兩市相偎而立的仙泉山腰上,有座巨石蓋洞、泉甘山青的古剎仙泉寺。它因曾是彭湃、陳魁亞等革命烈士活動點,於1988年10月20日被普寧縣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並被批准開放。自1980年起重建、擴建一新。寺又名嵩峰岩、樟崗岩,創建於清初。大革命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裡的天然石洞,成為紅軍、游擊隊活動之地。1925年,彭湃、陳魁亞等同志,來此點燃農民抗租減息的烽火,配合著南山老區、洪陽八鄉等地革命鬥爭。敵人多次對寺圍剿火燒,但戰士們在民眾支持下,與之周旋,保住了力量。後來,敵人把寺及山下媽宮,都燒成灰燼。形勢安定後,民眾又把它修復起來。「文革」中被當作「封、資、修」而再遭摧殘,正殿被全拆,古木被砍盡,甚至烈士留下的「蘇維埃政權萬歲」等石刻也被毀。「三中」全會後,從1980年起,民眾先按當年格局修葺再擴建,全寺換了新顏。「仙泉寺」門匾石刻系自古傳下來。入門左進,就是大雄寶殿。內奉泥塑三如來、十八羅漢,兩旁供達摩祖師、伽藍菩薩。它坐北向南,殿前東側建客堂,殿東側建祖師殿。殿後山腰三塊巨石重疊,形成一大一小自然石洞。大者洞內面積30多平方米,闢為觀音殿,石壁上自古刻有「慈雲廣復」。小者洞內面積約20米平方米,設為大聖佛祖殿。東側建一座准提菩薩殿。洞後有地藏殿。石洞西側約20米遠,新建一座規模於全寺最大的二層長方形大樓,頂為僧房、會客廳,下為齋堂。20年間,逐步建設,使這山腰古剎目前總建築面積已達近千平方米。石巨洞幽,花香撲鼻,鐘磬悅耳,令人留連忘返。湖.山.古.寺位於普寧市廣太鎮湖內鄉的湖山古寺,創自明朝萬年曆四年,於1986年至1999年由住持、比丘尼釋光慧(1932—2000、4、28)主持下重建,1993年11月被批准開放。雖處僻壤,但以其有成噸重的泰佛像,400多年桂花樹而引人矚目。寺於明萬曆四年(1576),由開同祖師釋普照(俗名陳凱英,邑人)創建。清乾隆乙酉五十四年(1789)釋歸樂重修,大門頂嵌「湖山古寺」石刻匾今存。同治二年(1863)民國十五年(1926)劉賜小修,自此持續60年沒有修葺,以致破爛不堪。(現在後樓仍存有「同治癸亥年(即二年、1863)住持僧乘經丘募化十方善信重修」碑刻)1986年,是「文革」浩劫結束後10年,由於當地黨政部門、佛教協會重視,支持比丘尼釋光慧為首,成立籌建理事會,得各方善信樂捐,聚沙成塔,艱苦奮鬥,至1999年共建成大小房16間,510平方米,寺前大圍埕240平方米。共投資數十萬元。寺周圍是山地、田園,坐東南向西北,分為大圍埕、大雄寶殿、泰佛殿樓、兩廂。大雄寶殿內,奉敬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三如來,各高米余。南側供文殊菩薩,西側供普賢菩薩。寶殿後面建一座泰佛殿樓,供奉一尊1千公斤重的銅鑄泰國佛像,居潮汕泰佛像重者行列(有1200公斤者奉於汕頭市證果寺)。它是潮陽市井都鎮福田古寺住持釋光悟,於1998年把泰僑所贈轉贈來寺的。南廂有「臨濟正宗。比丘凱英、妙德、歸樂、乘經祖師,歷代祖師之蓮座」碑。朱.山.寺普寧市廣太鎮新寮鄉朱厝山坡的朱山寺(原名朱厝山庵),是創自清光緒元年古剎,已於1998年重建了大雄寶殿,1996年被市宗教局批准開放,成為鎮內十二鄉和潮汕、港澳台善信禮佛之所和遊覽山水佳景之處。光緒元年(1875),由眾多善信創建朱厝山,佛光普照,聖德廣被。「文革」浩劫中被當作養豬場。1985年揭陽縣榕城許寬琴女居士籌資2千多元,來寺修葺3年。後在釋常隆法師主持下,於1993年農曆8月動工擴建,於近處山坡重建大雄寶殿,至1998年農曆十月十六日竣工慶典,總投資約120萬元。重建一新的大雄寶殿,坐東向西,位於舊址東側山坡上,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規模壯觀,氣勢雄偉。周圍設置石欄杆,大門兩側各有一個精雕的大法輪為窗。大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三如來佛,兩邊擺十八羅漢,皆木雕。南側奉文殊菩薩,北側奉普賢菩薩,並各設達摩祖師、伽藍菩薩。三如來佛像背後,奉注生娘、童男、玉女。寶殿地處朱山,殿後巨石迄立,峰巒聳翠,松竹參差,水潭清碧,秀美如屏。寺背靠巍峨朱山,巨石壁立,水庫蕩漾,翠木映襯,風景秀麗。白.水.岩白水岩,位於普寧市梅塘鎮泗坑山,「獅象把水口」的山脈內圍,離流沙鎮僅8公里,汽車可達。創自明永樂十年(1412),於1982年至2000年重建擴大,1988年10月20日被普寧縣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被宗教局批准為登記開放,1994年10月16日開光,加之有八景故成為風景旅遊勝地。岩寺始建於明,已有580多年歷史。清康熙二年(1663),普寧知縣程遠初命僧擴建前岩,嘉慶二年(1797)楚香文帶比丘建大雄寶殿,光緒十年(1884)比丘岳師建僧舍6間。1950年後,失修倒塌,滿目荒涼。1985年,由旅港林影平女士發起,重建了前岩,並獨資捐建注生娘殿。接著在各部門支持和海內外善信樂捐下,又建成觀音殿。1990年,泰僑黃炳章、黃木聲、黃武成、黃詩哩、官振樂、陳戊慶六先生捐建五觀堂。1993年,港胞洪建生先生捐建大雄寶殿,並捐塑大佛、十八羅漢像及購香爐等費用。1994年10月16日(農曆九月初二)舉行開光典禮,隆重熱烈。重建一新的古岩,至2001年總投資約300萬元,總建築面積逾2千平方米。寺前有放生池、廣場,上方是觀音寶殿,內奉觀音菩薩聖像,莊嚴慈悲。踏上兩側走廊樓梯,直上就是大雄寶殿。殿內主奉三聖佛,前面兩側擺十八羅漢,左旁供金剛薩埵,右旁供救度母(梵文「多羅菩薩」,俗稱「慈悲娘娘」)。後者左手持缽羅華(青蓮),右手作施無畏印,造型優美,體態妍娜,如法莊嚴。再往上,於右側約百米處,聳立一座規模在粵東罕見,八角三層的「千手千眼觀音寶殿」。這裡磬聲悠揚,綠水青山,古樹環繞,果林蒼翠,風景獨秀,尤有八景:石豬戲水、銀牛觀日、金龜聽鍾、玉橋天成、琴蛇聞鼓、皇冠大石、仙人古洞、飛瀑懸潭,故善信、遊客趨之若鶩。圓.通.庵普寧市後溪圓通庵前身是員潭仔庵,位於後溪山嶺的員潭山上。後溪山嶺自北而南,重巒疊嶂,綿亘數十里。沿山河谷的後溪水道,是龍溪河的支流。古代山間原始森林密布,是獼猴野鹿棲息之地。據《建庵碑記》說:「員潭山高雲宵,登是山者,不啻往西域天竺。」惠來建縣前,後溪山屬海豐縣之龍溪都(後溪山於解放之後屬普寧縣)當年的龍溪都南自甲子港,北至大南山的望天石,西自後溪山(包括雲落崩坎梅林高埔大坪和整個山體),東至總鋪洋雨亭與惠來都接壤,橫直逾一百華里。嘉靖四十三年(1564)萍鄉知縣陳元謙(陳梅峰第五代孫、任滿回鄉至員潭庵)與僧人商議改建,僧告以昨晚夢見山頂小湖有群鹿卧眠,陳元謙認為這是好兆,便在鹿眠湖附近(即員潭故庵之上)「擇吉興工,梁棟美材,本山所產,經營締造,閱月而成。取清凈無滯之義,名庵曰圓通庵,斯時外觀,高山聳翠,上山雲宵,遠水細流,下舒碧澗;內視顯佛,應求神靈保佑,人咸道為小西天雲。」不久,致仕回鄉的鉅野縣令陳雪坡(陳元謙從侄)邀游庵中,僧人將建庵經過相告,次日,同登山遠望,果有群鹿卧眠湖邊。於是建議將山腳員潭上下田地一頃零八畝拔入並加以擴建,「奉諾佛,祀祖先,敲金戛玉,煌煌乎可觀也。」《碑記》圓通庵湖光山色,規模壯麗由此可知。圓通庵為岐石陳姓祖先創建並屢廢屢修,七百年的風風雨雨過去了,解放後後溪山區屬於普寧縣轄地,圓通庵舊址仍在,前年陳梅峰裔孫港商慈善家陳權記先生巨資委託友合、希石等十三人主持復建,煥然一新,現普寧市計劃擴建,並發展旅遊事業,圓通庵古迹和附近景物將妝扮得更加美麗壯觀。藏.蓮.寺普寧市大南山鎮灰寨鄉寨後山谷中的藏蓮寺,原名百貳丘田庵(庵前有山田大小120丘故名),離流沙鎮8公里,處於「生態公益林保護區」、「三坑水資源保護區」內。創於明隆慶四年(1571),1981年起重建,2001年秋獲市政府宗教局批准開放,已利用主峰向前面東、西側各延伸山峰形成深谷的壯觀形勝建成一系列亭、閣、殿、樓,修路辟園,以山青石奇水甜景美,尤其是遐爾聞名的觀音菩薩道場而朝拜者甚眾。明朝創建時,僅石屋一間,開創者住于山顛獨角麒麟大石下洞穴。清同治年間(1862—1874),惠來縣人嚴氏住庵,擴建為石屋3間。民初,有石頭圩商人陳竹頭(普寧占隴鎮石港人)樂於善事,歷2年多奔波,發動眾信捐資,改建成一廳二房,定名為「藏蓮居士林」。1950年後香火頗旺,後遇極左政策推行而致庵被毀壞,香火熄滅。「文革」結束,宗教信仰自由,古庵喜獲新生,從1981年起,在各位善人慷慨樂捐下,不斷復修擴建。比昔更多姿多彩,壯麗迷人。寺坐南向北,總建築面積3千多平方米,有車可通,依山而上,分為放生池,南天門伯公廟(後有400多年古榕和新建增壽寺)、紫竹園、芝琴亭、萬壽鍾亭、寶山亭、齋堂樓、祗園樓、慈悲娘殿(即觀音菩薩道場,俗稱「大石娘殿」)三聖殿、滴水觀音石像、獨角麒麟石洞(奉地藏王菩薩)、半天娘殿、珍秀閣。穿插於翠綠茂林間,橙色琉璃分外惹眼美麗。深山藏古寺,風景真迷人。勝.恩.寺這個庵寺位於潮陽與普寧交界處石港山旁的勝恩寺(屬普寧市佔隴鎮)。據明朝隆慶年間《潮陽縣誌》載:「勝恩院,在洋烏浮嶼村,宋祥符年間(1006-1010年)創」勝恩院即今之勝恩寺。「建隆」為宋太祖趙匡胤的年號,「建隆初」大約是在公元960年。院原建於今寺右側山麓,是一座頗具規模的禪林,共有僧舍100多間。可是有一天,整座院突然倒塌,後來再也在原地興建不起來。當然,這僅是傳說,上世紀50年代在勝恩院舊址興建的糖廠,至今仍不會倒牆。今日之勝恩寺,乃是宋朝中葉所重新興建,並且改院為寺。寺有兩處與眾不同的地方。一是寺內有鼓無鍾,相傳是當年院倒之後,鼓便依存,而鍾卻飛往今之銅盂鎮,化成銅缽盂潭,故後人再也不敢重新設置鍾。一是寺的後堵牆正中延至後山,每隔一小段便有一凸出地面的半球狀石,大約有10顆,直延至後與主龍脈貫為一氣,而這些石塊不僅不是人為的,而且近些年在拓建花圃時才發現的。從勝恩寺的特點,也可過濾出潮汕人文的特殊文化積澱。改革開放以來,在海內外善信人士捐助下,勝恩寺周圍已拓建成初具規模的文物景點。勝恩寺的主體是一座三進廳兩天井的大院,面積約500平方米。寺前豎有兩塊方形柱石、石高約0.8米,橫截面略呈正方形,邊長約0.5米。兩塊柱石共八面各雕刻著8尊屈膝盤坐在蓮花上的金剛,民間稱兩石為「八大金剛石」。金漆佛像法相莊嚴、栩栩如生;周圍亭台樓閣流光溢彩,奇花異卉瀉紅盪綠。馨.香.寺普寧市佔隴鎮玉溪村的馨香寺,創自南宋景定四年(1263),1952年後荒廢,1986年4月18日修建竣工開光,後擴建,2001年8月被批准登記開放。寺位於流沙鎮附近,玉溪村東側,三都書院西側,觀音峰南麓,公路暢通,前埕開闊。原平房土木結構,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民國時期有亞賢、亞美諸僧住寺。約1952年起荒蕪。1980年起,恢復宗教信仰自由,在海內外信眾支持下,玉溪、下村、龍秋等村善信,重修寺宇,建成主殿310平方米、兩側厝包準菩薩殿與注生娘殿共438平方米。1986年4月18日諸佛菩薩聖像開光。寺前空地很大,擴建牌樓式大山門及天地亭、涼亭、大老爺殿、放生池等。寺坐東北向西南,佔地面積2535平方米,其中建築811平方米。龍.溪.寺普寧市流沙溪心村龍溪寺,創自明(1368—1644)末,由住持釋覺蓮募款於1992年至1997年重建擴大,現殿宇雄偉,聖像莊嚴,香火興旺。寺處於流沙平原中部。先由齋姑創居,旋開山祖釋常福取名「龍溪庵」,自此一直住比丘尼至今。1992年春,住持與各鄉賢士商議,並獲上級有關部門批准,決定重建擴大古剎,同時把「庵」改稱為「寺」,列入市旅遊勝地。同年十一月初三日,成立了以「下七鄉」為主各鄉領導人組成的「龍溪寺擴建理事會」。歷經13個月奮鬥,至1993年十一月,首期重建工程大雄寶殿竣工,並於十二月初二日開光。1994年十月,繼續擴建寺院。至1995年十月初八日,全寺諸佛菩薩開光。寺坐東北向西南,總建面積約800平方米,分為大雄寶殿、藏經樓、觀音閣、地藏閣、功德堂、兩廂尼舍、長廊、放生池等。天.閣.寺座落於普寧市梅塘鎮石鳥鄉靈山腳下的天閣寺,由法國華僑李秀玉(祖籍普寧洪陽)居士為首,於1994年起創建。該寺所處的石鳥鄉,地名有一傳說。從前,這裡祖先請來了一名地理師看風水。他從山下走到山上,觀顧前後左右,然後相告道:「這是一塊寶地,山上那塊奇石乃是一隻神鳥。此山龍脈起伏,兩傍有陰陽福地。山雖不高,水雖不深,有神則靈,有光則明。」事有湊巧,隨著「文革」浩劫結束,改革開放、太平盛世的到來,旅居法國的李秀玉(約1935—1995)前來倡建寺宇。總建築面積逾千來方米,坐北向南,分為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所奉釋迦牟尼佛像約1.7米高,由越南塑造,莊嚴美麗,別具一格。又有漢白玉石刻四面佛,高米余,分外奇妙。摩.天.石.庵普寧市摩天石古庵,位於摩天石山麓,由朱存元師創於清末光緒戊申三十四年(1908),民國丙子(1936)經普寧鯉湖林益華善士修復。一個甲子之後的1996年丙子,由潮普惠善信奠基,復建。為潮普惠之古迹,也是地下革命活動點,以峰頂有紫雲洞名勝而聞名遐邇。據今倖存「光緒二十九年(1903)十二月二十日」《普寧縣主給示勒石碑記》所述,「朱復初等,稟稱伊等淡泊,與人無爭,現於縣屬摩天石山,創建紫雲一洞,藉可養靜潛修。」5年後,再由朱存元師在山下,創建摩天石庵。1950年後,社會變革,古庵倒塌,聖跡荒涼。1976年「文革」亂歇,1994年由潮普惠善人捐資,於1996年七月重建古庵奠基,至十一月初五佛像升坐大殿,1997年又修山巔紫雲洞口感天大帝(伯益公)廟及南天門石步級,築山門,造八仙亭,復土地廟,還造庵前埕台,至2000年底已全面基本告竣。今庵坐西南向東北,一廳兩廂,總建築面積約700平方米,分為大雄寶殿,圓通寶殿、會客廳、齋堂等。既奉佛像,也供道像,佛道共處。揭陽市.惠來縣榕.石.永.福.寺榕石永福寺,位於惠城北郊半公里處榕山,古稱「榕石庵,」創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崇禎十七年(1644)和清康熙九年、乾隆五十五年、光緒二十二年(1896)修建,1989年至1999年重建一新,規模宏大,並改稱「榕石永福寺」。1987年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登記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是惠來名勝之一。據今倖存於寺內、清乾隆六年(1741)方世濱《員門碑記》所載,明萬曆八年,縣太學方秉臣,因向倚榕石而建的「九子母(一胎生九子)祠」,求子有驗,遂將榕山之糧地捐獻,當年便創建榕石庵。又據清《惠來縣誌》記載:「榕石庵在縣城一里處,崇禎十七年知縣沈煌建,寇亂頹圯,清康熙十一年重修」。民國時,庵坐東向西,分為首座祀庵主、施主和玉皇大帝,第2座祀大顛祖師,第3座大雄寶殿祀三如來,第4座祀諸佛,后座為禪房、齋堂,懸一鑿空木雕敲魚進膳。1950年後庵宇破敗,幾將倒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宗教政策得到落實,經縣委統戰部研究後決定,將東柵永福寺移至榕石庵合併一處,並易名「榕石永福寺」,特請釋宏悟師為主持,偕徒釋惟銘來此興寺,於1989年破土改建,得到海內外眾善信全力支持和資助,歷經十年,一座坐北向南,總建築面積逾千平方米之梵宇聳立,新建成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閣、地藏閣、大顛祖師殿、宋禪祖師殿,闢建碑廊,及配套設施,初具規模。寺旁建二層樓,是縣佛協會會址,成為全縣佛教徒活動中心。2002年1月4日,舉行縣佛教協會成立掛牌暨榕石永福禪寺擴建落成慶典。該寺今有二處頗有歷史價值、觀賞作用的文物點,一是碑廊,另一是榕石。佛.光.禪.寺(玄德古寺)在惠來縣城之東17.3公里,溪西鎮曲溪村與魯洋村之間,旅遊名勝黃光山上,有創自800多年前南宋建炎元年(1127)的佛光禪寺(原稱玄德古寺),在縣、鎮、鄉政府重視和潮汕海內外善信支持下,它重建、擴建一新。1985年2月8日被縣政府列入文物保護單位,批准開放。1993年在寺後竣工粵東最高的石雕大佛站像,1994年獲緬甸所贈1.9噸重漢白玉佛像,2001年1月辟成通寺大道、停車場,同年9月重建宏偉的大雄寶殿全面竣工,使這名山古剎更為迷人。1993年,古剎因有一次放光,白光衝天,尤其是在寺後建立石刻大佛,故易名為「佛光禪寺」,得到縣宗教局批准。寺創於南宋開始的建炎元年(1127)(約1984年在地下發現建炎古錢及瓷器),位於北宋釋黃光所住洞旁,明、清多次修建,是清代曲溪武舉練武之處,現代革命活動地點。在大革命時期被國民黨隆江聯防隊拆毀,經群眾捐款修復。「文革」時再被毀。自1983年起,在縣宗教局支持下,重建古剎。全寺坐北向南,總建築面積3千多平方米,開闢進寺登山水泥路面公路2條,停車場1個,氣勢雄偉,規模壯觀。大雄寶殿。在古寺前大埕下方山坡上,前有天王殿地基待建,再往前是放生池(原稱蛇地湖)。1994年奠基並動工,越年遇颱風而牆倒,1996年二月再動工,越載十月十九日告竣,增加配套至2001年八月全面完工。建築面積670平方米。內奉三如來石雕皆高5.3米,近旁奉伽葉、阿難二侍者石雕像,各1米多高,兩旁是十八羅漢石雕。在古寺大門前闊埕,南面築一高約10米,寬30餘米的護山石壁。大埕中間,暫時安放著一尊緬甸漢白玉釋加牟尼佛像,2米多高,重1.9噸,它臉容莊嚴慈祥,全身潔白,左手放於膝蓋,右手安貼前胸,線條分明,雕藝高超。此為古寺一寶。庄.嚴.禪.寺百花山莊嚴禪寺,位於惠來縣城以東三十里處周田鎮施家村,俗稱「百花尖」。它創建於宋,明、清均有葺修和擴建,規模宏大。1983年10月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8月被批准登記開放。系嶺東名勝之一。古往今來,年代變遷,幾度葺修。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宗教政策得到落實。重修古剎。辛酉年(1984)以來,搜集失散碑刻、名人詞賦,集名句勒於盤石之上,重展古范,供遊人欣賞。1988年開始籌劃於寺前建大雄寶殿,經精心設計,於1993年擇吉鳩工,破土運後,填坑壘堤,以興建大殿,劈山攔壩以造祖堂,並在大殿兩邊建二層樓為會議廳、客堂、禪房及其它配套設施。至乙亥年(1995)蒲月竣工。新建成的莊嚴禪寺,在百花石門內,坐北向南,面闊70米,進深30米,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總投資100多萬元。由上下傍山築宇八組單體構成,為四合院建築,廳堂均以木石結構,蓋金黃色琉璃瓦,屬歇山頂及硬山頂。石.壁.寮.庵惠來縣神泉鎮角林鄉石壁寮庵,因處於蛤蟲九 石壁下搭寮所成而故名,位於縣城之南約5公里,面對文昌古塔,旁有通往縣城古道。相傳創自明末,以鳳陽僧來此傳來傷科醫術等秘方救人無數而古今揚名。1985年5月1日獲縣宗教局登記開放,1997年九月初一日至新千禧元旦由惟明師籌巨資而擴大重建一新,恢宏莊嚴。2000年10月27日隆重舉行重建落成開光慶典。相傳系明代(1368—1644)末,安徽鳳陽府籍僧人來此見蛤蟲九 石壁下甘泉澄清,榕根盤虯,青巒拱搶,藏風聚氣,故留下搭寮修持所創。清嘉慶十二年(1807)沙彌昌光亮為尋師至此而駐錫,於道光年(1821-1850)初重建。文革」浩劫,古庵遭殃。1968年,在所謂「清理階級隊伍」中,公安人員疑庵中暗藏有潛逃的「特務」的幹部而查抄,當搜不到之後,就把兩袋古時用毛筆所抄的一擔記載青草藥書籍,付之一炬,萬分可惜。1973年,造反派對反對「封資修」而把古庵拆毀,文物蕩然無存。1997年,即極左政策結束一年之後,宗教自由政策開始落實,惟明師返庵。從1980年起,艱苦奮鬥籌資重建,17年後築有小房20間。至1990年底,幸縣長戎鐵文高度重視,親來庵參加勘地,劃界立碑,由國土部門發證,解決了歷史糾紛,使古庵能放心建設。1997年九月初一日,第二次重建開工,古庵新貌,金碧輝煌。它坐東向西。總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共28間,分為大門樓(天王殿)、大雄寶殿(300平方米)、兩廂各有二層樓(全長26米、寬6米、高6米,設立祖堂、念佛堂、客堂、齋堂、藥房、尼舍等),另闢一個築有圍牆、二山門的水泥面大前埕,2000年元旦又在庵前開工挖築長75米、寬4米、深3.1米的大放生池。大雄寶殿內,主奉2.1米高(含蓮座)釋迦牟尼佛、各1.8米高(含蓮座)的文殊與普賢菩薩,連同兩旁地藏王、觀音菩薩和十八羅漢像,皆為漢白玉、石雕、十分貴重西.來.古.寺西來古寺,(原稱「祖師寺」),位於惠來縣隆江鎮西岸的溪西鎮上鄉,系紀念唐朝高僧大顛祖師來此求雨濟民而於明朝嘉靖四年(1525)創建的。寺背後隆江流瀉,西鄰公路車馳。自1983年起經歷代住持籌資修葺、擴建一新,使古剎更加壯觀。1988年8月獲登記開放,1990年12月3日被縣政府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據清《惠來縣誌》載:「僧大顛(732—824)姓陳,得法於石頭希遷,入羅浮瀑布岩。唐元和初,游龍溪至溪西,遇鄉人禱雨,願自焚,雨至。後人稱其為「活佛」。千餘年來,鄉民世代紀念他這位俗名「寶通」的潮陽藉高僧。明嘉靖四年(1525)邑仕楊孟訓在此建精舍,塑大顛聖像,稱「祖師寺」,「屢降法雨,以營焦種。」順治丁酉年(1657)陳萬權(碣石鎮守將)增建前亭,至康熙丙申年(1716),邑侯冬世俊為之修整,乾隆壬戌年(1742)知縣楊宗象、游府馬錫寧增其垣牆。戊戌(1778)正月十六日祖師出遊時,龍江守府陳登揚與眾共倡重建之,於同年九月十九日拆御,二十日興工,至越年巳亥(1779)告竣。大革命、解放戰爭時期,是紅軍活動點。寺今正中是大顛祖堂,內豎大顛祖師大型塑像,法相莊嚴。堂內善信跪拜,香煙繚繞。楹聯頗多,皆傾大顛師濟民恩德。堂前東牆上,嵌著乾隆巳亥(1779)邑貢生蔡士江所撰《重建隆江溪西祖師廟序》,石刻碑記,行書端秀。堂東側是大雄寶殿,旁有會客室與僧舍。堂西側,是歷代祖師堂。全寺建築面積逾千平方米。鎮.江.寺惠來縣城西15公里隆江鎮市尾山龍溪東堤旁的鎮江古寺,創自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龍溪襟帶」為古代惠來八景之一,已修建一新,由趙朴初會長題匾,1989年1月10日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6月修復開光,1995年10月1日被批准登記開放,系惠來一處名勝。創寺時屬潮陽縣龍溪都,嘉靖三年(1524)冬十月惠來置縣遂屬惠來。嘉慶十三年(1808)、道光三十年(1850)孔美鄉捐資修建。光緒十九年(1893)接著重建山門,潮邑魏阿福資助,刻石匾「鎮江寺」。1945年日寇洗劫龍溪時毀掉寺內文物,1948年武工隊以此為據點開展對敵鬥爭。1950年以後,因整理龍溪,拓寬江堤,拆去寺之前亭。1952年,潮陽縣靈山寺方丈釋寬鑒,行腳惠來縣百花山莊嚴禪寺時,來此傳教。1981年落實宗教政策,釋宏江、宏遠、傳性返寺管理。但見木朽牆傾,貝葉凋殘,賴海內外善信解囊,癸亥(1983)籌備,乙丑(1985)興工,於戊辰(1988)修復。1991年6月恭請汕頭市佛協會長釋定持(1921—1999)主法開光。寺坐北向南,今東面近處有重建一新大峰祖師廟。寺佔地1200多平方米,其中建築600多平方米,二進雙包廂,琉璃瓦奇頂,典雅輝煌,磬聲悠揚。寺處前江後壠,大海北望,山環水抱。昔寺前津渡三榕如蓋,畫舫盪江,浮橋飛架,遊客如雲。普.陀.岩惠來縣惠城北面雞心嶼的曾陀岩庵,俗稱「虎頭岩」,相傳創於唐,大顛植荔百株,南宋「宣教公」方元順重興,1986年10月25日由縣委落實統戰政策領導小組發文批准為佛教活動場所之一,1988年8月縣宗教局發證開放。1989年至1998年重建。以峰奇谷幽,深數十丈岩洞,高數丈出米石,巨石似鍾等奇景而分外迷人。系惠 來八景之一。它離縣城約5公里,背靠大南山,面對南海,處於6300畝山地的雞心嶼之中。據清《惠來縣誌》載曰:「在縣西北十里五朝山之西,兩石夾峙,岩祀普陀佛,有飛來鍾與石香爐,專口有澤,歲旱禱雨即應,前後荔枝百株,實頗佳種,傳唐僧大顛所植。相傳唐貞元五年(789)(另一說元和二年即807年)高僧釋大顛雲遊至此修持,植荔百株,自此成佛門,今存大石圓柱畔、大石香爐等遺物。山房內尚存明萬曆辛卯年(1591)知縣林正康《普陀岩碑記》、雍正十一年(1733)和清乾隆乙酉(1765)臘月重修碑記。岩左側有「出米石」高數丈,刻有詩。岩倚巨石,石洞深邃,前面左有瀑布,右有西湖山景,山腰聖龍泉潺流不息,峰頂遠眺景更美。近有成千上萬石頭構成的天然石洞,稱「十八石寨」,可容千人居住,世上罕見。又有一巨石似鍾,相傳從浙江普陀山飛來,被古榕檔住,「絲線掛金鐘」。還有「雲崖瀉珠」、「石潭煙霞」、「龍船舟」、「八抬橋」等景點,美不勝收。1989年起,東隴籍台胞釋如志禪師(俗名方競武)有見及此,在台灣募資來修建,至1991年土建基本完成。1992年,再修復飛來鍾、石佛、三聖寶殿等。1993年竣工「宣教公紀念堂」為后座,以緬懷南宋方元順興岩功德。清.水.岩在惠來葵陽關外葵和公路北側、金剛山之陽,周田鎮崎岎,有一處著名的古迹,這就是清水岩。創自宋,近10年來已修葺並擴建,佛光普照,遊客不絕。岩寺居關門山正中,背靠懸崖峭壁,下臨千仞徒坡,依山憑險,環路曲徑銜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裡尤以甘泉、奇林、怪石、香茶而聞名於世。有株裂石樹,是黃色小樹,根植于堅硬花崗岩上,在石罅中越深截止粗而竟把大石撐裂。還有「飛來石」、「神鷹石」、「仙女瀑」。古岩始建於宋熙寧年間(1068—1077),至今已逾900年。清同治十年(1871)重建。1990年起,由住持慧靜師辛苦募化善資,得到海內外善信樂捐,對古剎全面修葺。今寺分二進,坐北向南,依山而築,土木結構,總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畫棟雕欄,紋飾拱柱;大殿後殿,規整有序。南北兩側,各設台階七級,連接天井通道。黃瓦朱牆,高層台階,尤其頂上雙龍戲珠,更令人處在詩畫中。大雄寶殿內法相莊嚴。羅漢堂上,群像儀態萬方,無一雷同。荊.山.古.寺荊山古寺,位於惠來縣仙庵鎮京隴鄉,即潮陽市之南。創於元朝延佑三年(1316),1986年至越年另擇址重建一新,1988年8月被批准開放。寺由開山祖師古峰和尚創建,原名荊山院。據現僅存《重建荊山古寺碑記》載,清乾隆二十年(1755)重建,咸豐七年(1875)重修。1950年後遭佔用,被破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於1986年農曆二月初二日起,另劃地為寺址動工重建。1987年農曆八月廿五日,落成開光。古剎重輝,磬聲再傳。重建之寺,總佔地面積近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千多平方米,坐北向南。計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樓及兩廂僧舍、功德碑亭、梵天香界亭,奉敬有玉佛等。銘.湖.岩惠來縣前詹鎮銘西村的銘湖岩,創建於南宋咸淳元年(1265),歷代有修建,1987年復建,越載獲登記開放,是惠來八景之一,1989年1月19日被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以岩洞奇特而古今聞名。民間相傳,唐朝釋大顛,涉足於此,因聽不慣海嘯之聲,遂徒往潮陽靈山創寺。南宋咸淳元年先建大殿,後代有續修。1987年1月,因發生山火,被燒成廢岩。鄉親父老立即聚會,發動內外善信集資,在歷經7年奮鬥中,同時修築水庫內之道路,配套涵閘,方便遊人往來,還新建玄天上帝廟,為岩添景。岩內有3塊天然巨石壘疊,形成石門,刻有明洪武(1368—1398)武進士林遜所題五言絕句。門前有巨石似獅象,稱「獅象把水口」;又有大石似龜鱉,稱「龜鱉攔水溝」。還有香風洞、掃葉泉、出米臼等勝景,歷代遊人絡繹不絕。大革命時期,這裡是地下中共黨組織的活動場所。西.林.庵惠來縣周田鎮獅石鄉西林庵,創於南宋,距今約800年,是鄉中最古老佛門。1987年起修建。1988年8月獲縣宗教局登記開放。庵坐北向南,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分二進、兩廂,有小型外山門。後進中大雄寶殿內,供養三如來泥塑像。前進西牆上嵌丙子至丁丑年(1996—1997)《西林庵復建樂助芳名》。住持釋惟賢,俗姓名林賽娥,於1987年起,為主募資,在鄉內外善男信女慷慨布施之下,克服困難,修建古庵成功,今仍青燈古佛,苦行弘法。天.福.寺惠來縣周田鎮獅石鄉天福寺,自乾隆年間(1736—1795)創建,開山祖媽林賢德,同治年間(1862—1874)重修,佛歷2536年(1992)重建。1988年8月獲登記開放。寺坐北向南,總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分二進、兩廂。後進大雄寶殿奉三如來泥塑像,各高米半;旁列十八羅漢。東廂祖堂牌上,寫著「曹溪法乳」。在第一進牆角,豎著一塊古碑記,惜年久風化,字難辯,僅認出:「自乾隆年間創建,迄今不下百年,......開山祖媽賢德林氏。置為庵,佛祖香燈......同治口年三月十一日,獅石......」。振.德.精.舍(庵)惠來縣周田鎮獅石鄉的振德精舍(庵),創建於清末光緒六年(1882),原稱「振德善堂」,1988年至2000年在釋傳正法師、林水河居士等資助下,修葺擴建,有中國佛協副會長釋茗山(?—2001)題匾和緬甸玉雕佛像。1988年,由縣宗教局批准,振德善堂改為比丘尼弘法的振德精舍(庵)。因房宇狹窄,對修持和佛事活動不便,鄉中林水河居士,急公好義,帶頭捐獻私蓄,並發動諸善信布施,共同擴建東面厝包,初解住宿之急。1996年,又在鄉政府重視支持下,與庵旁土地主權者協商而換地,由眾善信慨捐再建成西面厝包。庵坐北向南,總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分前座、后座(即大雄寶殿)和東西兩厝包。大雄寶殿內奉敬1.5米高的緬甸玉雕釋迦牟尼佛像和各高0.8米的文殊、普賢兩木雕菩薩像。殿牆上嵌著《重修振德精舍記》碑刻。寶.德.庵惠來縣成田鎮獅石鄉寶德庵,創建於清末光緒丙午年(1906),1991年至越載重建,恬靜清幽,系脫俗禪修勝地。1988年8月獲登記開放。庵背倚北山峰,面朝筆架山,遠山蒼鬱,清溪如鏈。光緒丙午年,優婆姨林寬純,自幼素食,皈依三寶,盡出財帛,肇建寶德庵。至1991年,由佛教徒林傳濟,弘法募資,得眾善信響應,復建古庵,佛堂重輝,令眾向德揚善。庵坐北向南,總建築面積200餘平方米,分二進並兩廂。後進大雄寶殿,內奉三如來泥塑像,各高1米多。第一進牆上,嵌有酉癸年(1993)《碑記》、《各界人士虔誠捐資芳榜留名》。東.山.禪.院東山禪院俗稱東田坪庵,是惠來古文化聚點之一,位於東田坪山麓,距惠城約十華里。東山禪院的前身是東山精舍(古代山間的學舍,為名士隱居講授生徒之處)。東山禪院的歷史,可追溯至萬曆初期,至今已三百餘年了。明末清初,東山學舍頹廢,至清嘉慶七年由翁有儀重建。翁有儀為嘉慶四年已末科進士,曾任砂縣知縣,辭官後在東山精舍舊地擴建為「東山禪院」廟宇,翁進士邀才子宋湘來此居住,門額陽刻「東山禪院」四個巨字為宋湘親筆,名匾左右分別陰刻「嘉應州宋湘書」和「翁有儀庵主題」(雕刻其額並涅以丹青叫題)。解放後東山禪院被毀,1985年住持釋耀元募化重修,煥然一新,廟宇寬可50步,依山建築,前殿祀觀音菩薩,上層大雄寶殿奉祀三聖佛等,兩旁十八羅漢,鑲金飾玉,神態儼然,兩側有廂房客廳,覆蓋面積達900平方米。由於「東山禪院」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又遺有名家書刻詩賦,故慕名來此進香憑弔者日增。仙.井.古.岩惠來縣東隴鎮赤嶺村的仙井古岩,以其寺內有一口天然的終年不竭、泉水甘冽的古井而遐邇聞名。岩創於明,距今500多年,曾有惠來名人謝正蒙等在此讀書,遺迹供人緬懷。從1980年至1984年修建一新,1988年8月被批准登記開放,並被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寺處山中,環境清幽,古迹引人。岩坐東北向西南,總建築面積800約平方米。分二進、兩廂、雙亭,依山而上。那前座正中奉華嚴三聖,右側是石井即仙井,左側設伽藍菩薩、達摩祖師龕。寬各約3米,高約半米,略呈正方形的大石上面,中間天然下凹似大堀,下生一小石縫,縫下清泉上涌,終年不竭,真是鬼斧神工。那泉水,似玉液瓊槳,甘甜異常,比礦泉水還純凈。因泉從石縫冒出而存於石堀,井上方又有屋頂護蓋,天造地設,故毫無污染,世上罕見。后座大雄寶殿,地勢比前座高得多,其正中供三如來,左旁設觀音菩薩龕,右旁設地藏王菩薩龕,兩側牆邊擺十八羅漢。前座右廂地勢高,築有七聖娘殿,其前豎一「謝正蒙讀書處」碑。左廂建有僧舍。后座右廂築大峰祖師殿,牆嵌小碑記。殿前有一石冒出,據說是下面仙井石同一體向後延伸之上部。旁建六角亭。其左廂築陳氏祖堂,以紀念清咸豐元年(1851)當地庠生陳耀祖施厝地之功德。旁也建亭,與右亭相對成趣。在后座殿前和亭下,俯瞰周圍,秀木麗園,清風吹拂,燃煙溢香,令人如置於神話中的仙山。沙.門.古.寺在惠來縣葵潭鎮溪沙鄉交通要地,大南山國營農場嶺門管區,有座重建一新的沙門古寺(俗稱「嶺門庵」)。1998年7月2日揭陽市宗教局給予登記,有著名詩僧釋定持所撰妙聯,系禮佛、遊覽好去處。寺位於大南山落脈,背靠嶺門徑,臨田見水,龍溪而襟帶奔流南海,故攬山水之勝。相傳創自南宋(1127—1279),南逃宋帝昺部將率軍駐宿,在燈下書「佛光永耀」(後木刻為匾,惜火災中燒毀)。清乾隆間(1736—1795),僧見宇殘梁蛀,募捐十方以修葺並擴建。民國時住僧10多名,百花岩高僧寬鑒巡視鎮江寺、西來古寺,並來寺開示,1927年彭湃率農軍從海陸豐來攻惠城時駐此,越歲古大存也駐此發動溪沙農民革命,成為地下活動點。1947年,遭國民黨軍隊燒毀。1950年後被廢而倒塌,雜草叢生,墾為茶園,寺跡湮沒。1994年甲戍二月,在寺址要建「百姓公媽墓」(埋歷代屍骨近千)管理處食堂,挖地基時發現明代銅鑄觀音像(重1公斤余)、香爐、石槽、清代水洗盆等文物10餘件,村老皆說乃佛寺遺寶,應籌資重建古剎。向揭陽市佛協會長、雙峰寺方丈釋光鎮彙報獲支持。在各地善信樂捐下,短短2年中,主體工程便基本完成。重建之寺,坐北向南,佔地10畝,其中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分為大門、大雄寶殿、後堂佛廳樓)(上層為觀音閣)及齋堂、客廳、僧舍等。內奉釋光鎮法師送來的漢白玉雕像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觀音四大尊,各高逾米,十分寶貴。全寺法器齊全,莊嚴壯觀。慈.航.古.寺惠來縣前詹鎮溝疏鄉慈航古寺,創自清嘉慶年間(1796—1820),「文革」中之1974年被拆毀,1979年起20年間逐步重建,1988年8月由縣宗教局批准登記開放。在「文革」大浩劫中的1974年,全寺被拆,僅存石柱。1975年,釋惟和被極左風雨衝擊得頻臨絕境。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慶幸佛教信仰政策落實,由比丘尼釋惟和、釋傳心發動廣大人民眾捐資,艱苦奮鬥,於1979年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薩聖誕)動工,至十月復建東側厝包完工。1983年初至年底,復建成大雄寶殿。1985年初至年底,復建成前廳。1987年初至年底,復建成西側厝包。1999年三月至九月建成中印亭。今寺坐北向南,總建築面積320平方米。大門兩側闊牆上,嵌著各高3.6米、寬2.3米,閃光的瓷磚壁畫。惠.鎮.寺惠來縣城西約11公里隆江鎮橋埔村惠鎮寺,俗稱「橋埔庵」,創自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現由主持釋惟信於1984年修葺舊寺,1995年10月1日由宗教局登記開放,1996年由中國佛協會長趙朴初題名,1999年創建規模壯觀的大雄寶殿,使這名剎更受海內外善信崇拜。寺處古時潮汕通往海陸豐、省城必經之道,前襟龍溪流,背靠牛地山。道光十六年(1836)時信僧10餘人,改並擴建之。該年冬月隆江林逸捐題「綠水西來」門匾石刻。第3至4代釋善福、為悟虔誠弘法,第5代釋賢尊修寺,第6至7代釋佳法、成光,處於清末國衰時期,寺宇殘破,僧人減半,成光法師遂隻身過番化緣擬修寺,然壯志未酬身先喪於異國。第8代釋寬明,逢辛亥鼎革,支持新政,後於1928年彭湃領導的工農紅軍攻縣城在此駐宿時,率僧燒水、煮飯勞軍。1969年見寺屋岌岌可危,便自往隆江鎮中化緣數條杉木來換掉屋頂蛀楹。「文革」浩劫中,寺內沉香佛、銅觀音、琉璃菩薩與古詩、賦等珍貴文物也被毀殆盡。1979年起,第10代住持釋惟信。於1984年把500平方米舊寺修葺完工。1985年往南華寺受戒,然後堅志苦行,省吃儉用,多方募化,歷時十餘載,終獲300餘萬元巨款,自1995年至1999年,創建僧舍樓近200平方米、築圍牆300米長;創建420平方米、雙層四垂、黃琉璃瓦的大雄寶殿基本竣工,並有緬甸白玉石雕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卧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十八羅漢等共33尊。龍.岩.禪.寺在距惠來縣城東北約3公里的東郊村,有創自宋代俗稱「西天佛」的龍岩寺。寺始建於宋代,倚正朝山面向百花峰,叢竹修篁,綠葉遮道,超脫出俗,令人有置身凈土之感受。整座寺院構築於一平頂山峰上。據說,早在700多年前的宋代,觀音就居此天然洞穴,廟食於此,以其十分顯赫而受到四方善男信女的頂禮膜拜。觀音腳下一角有一石突出地面,活象一隻朝觀音叩頭的神龜,形象逼真令人讚歎。龍岩寺建築面積總計2100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正殿供觀音、普賢、文殊三位菩薩。木磬聲傳,終年香客不斷,遊人接踵。隨著後續工程竣工,龍岩寺將以嶄新的面貌屹立,從天王殿到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樓、東西走廊等建築物,以其宏偉莊嚴,古色古香的風格重現,會更引人入勝。普.慧.岩普慧岩位於惠來靖海葛峰山,離南海2公里,距縣城26公里。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迄今已具600多年的歷史。該岩佔地面積300多畝,建築物和景點共6000多平方米,為惠來東南海邊一處規模較大的遊覽勝跡,是潮汕較為知名的岩寺之一。已被惠來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普慧岩風景秀麗,林木蔥鬱。古剎依山構築,坐東朝西。山門入口有奇石偎立,古榕蒼茂,形成天然門樓。從山下拾級而上,古剎前埕開闊,岩寺布局整齊,宏麗壯觀,建築莊嚴精緻。分前後兩進,前進叫「普慧岩」,後進稱「葛峰岩」(俗稱聖母岩),由一巨石覆蓋為廳頂,岩洞奇特,可容60人,系天然的石室。據傳說,岩寺是由虱母仙何野雲指點所建。寶殿分別供奉聖母娘娘,大佛和十八羅漢,精雕巧塑,神態儼然,栩栩如生。觀.音.古.寺惠來縣華湖鎮新地村觀音古寺,位於惠城東面五公里處。創自明朝(1368—1644)中葉,1986年9月14日被批准開放,1999年全部重建 、擴建告竣。相傳該寺系本村林氏十一世祖里夫公於明朝中葉,到浙江省普陀山朝聖,返後始建觀音堂。從此以後,該寺住持每年都到普陀山朝聖,至「文革」 時中斷。據清雍正八年(1730)知縣張韶美纂修《惠來縣誌》記載:「觀音堂一在城隍廟後今無其他,一在華灶,一在靖海所,一在東山今移東郊瞻雲庵」。華灶即華湖之古稱,該寺住持延嗣一十四世,迄今已4百餘年,為惠來縣較早的佛寺之一。1986年被批准登記開放後有修建。寺址在村效,分觀音古寺和下堂,和為「四點金」400多平方米,「騎山虎」80平方米,約1989年村建新房已把寺圍在中央,故經縣宗教局批准,擇址於村東面金釵山下,佔地四畝余。1993年12月25日動工重建,1995年9月19日觀音殿落成暨佛像開光。經大修而非常堅固的舊寺,改為村委會辦公場所。重建之寺,坐北向南,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分為前廳(奉彌勒佛)、中廳、後廳(即圓通寶殿,奉觀音)、碑亭、寶塔、涼亭、水榭、集殿堂、亭閣。永.福.寺惠來縣城永福寺,位於東門外東柵,系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由高僧釋超月創建,址尚存,而毗鄰宋祖師廟已於1989年重建一新。按宋祖師廟內,現存「同治丁卯年(1866)秋七月朔月權知惠來縣事周葆熙謹啟」碑、光緒二十五年已亥(1899)張增輝《宋祖師廟宇碑記》所記,創寺經過如下:清康熙九年(1670),惠來縣人高僧釋超月(號一鏡俗稱「宋禪師,1568—1702),偕徒釋國彌返惠城,居榕石庵,與吏部觀政進士張經,互相契合,諦參真禪。超月師擇得東柵,極為僻靜,擬建寺宇,謀之張經,捐資購地基。在眾信眾資助下,十一年壬子歲寺終建成,名曰「永福寺」。抗戰前,寺計有大雄寶殿、禪房、宋祖師廟、功德祠、十王廟等座,寺前遍植花果,周圍林木茂盛,善信瞻拜,騷客觀吟,僧人施醫,名聲遠揚。抗戰時,為避日機轟炸,縣立一小移寺上課,迨遷出則辦成私立誠信學校,1950年改辦為縣立三小,旋為東山小學,最後為英內小學(一些房宇被改建為學校宿舍)。1998年由宋禪師廟理事會贖回。2003年十月廿五日重建奠基,十二月十六日正式開工。玉.峰.古.寺玉峰古寺座落於惠來縣城西三十五里石母山(古稱玉峰山、玉冰山)南麓,始建於宋朝年間,歷史悠久,規模龐大。據史及鄉民傳述,古寺原稱「玉鳳寺」,座西北向東南。正座大雄寶殿環繞廳堂、僧舍九十九間,極為壯觀。明朝年間,古寺擁有僧田二百多畝。寺中僧人逾百,香火壯旺。明嘉靖年間,北哨賦首黃啟蔫據冰山為巢穴,寺廟被強佔為據點。順治癸巳年,官兵剿潮(惠來是原潮陽縣轄區),啟薦被剿滅,寺廟被焚,存下一片焦土牆垣。原僧田後因豪強爭寺,皆被官府所。後稱「學租田」,年繳租縣庫直至解放。解放前收租量具「栳」刻「玉鳳寺」。寺廟焚毀後,鄉民擬重建,皆因諸方條件欠缺未成。公元一九五七丁酉年,古寺石柱、牌匾等被當作石料,修建水渠退洪工程,從此長埋於地下,今僅存石香爐三件。一九七五乙卯年,三寶佛祖本著弳揚佛法、消災解難、抑惡揚善,普世民之宗旨,佛光普照,眾治子重祀香火於古寺舊址。一九八八戍辰年九月重建大雄寶殿、東西廂、僧舍房等,建築面積一千多平方米。投建資金壹佰多萬元。寺廟所轄範圍五十畝。
推薦閱讀:

TAG:揭陽 | 揭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