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害怕老師提問,怎麼辦?培養孩子自信心,這事兒父母真要注意!

最近有幾位家長留言:自家的孩子特別害怕老師突然提問,他們因為這個問題頭疼的要死。

強強媽媽:強強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小男生。上學期期末前,強強每節課上課前都要上廁所,下了課也要上一次,一天6 節課下來,他至少要上12 次廁所。

新學期開始,強強的這一情況更加嚴重了,上課期間都要向老師「請假」上廁所。時間久了,老師擔心強強是否身體出了問題。強強的父母知道情況後,趕緊帶他去醫院,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

小玲媽媽:小玲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女生,性格內向乖巧。上學期,她的數學成績不錯。新學期第一次測試,她的成績突然間出現了下滑。

為了幫助小玲提高成績,數學老師上課時會有意叫小玲回答問題。但小玲很怕被老師叫到,導致她上課非常緊張,甚至還緊張到咳嗽。咳得厲害時,滿臉通紅不說,還大聲氣喘,這樣的情況竟持續了一周時間。

說起上課提問,這是讓小學家長頭痛的一大難題——

每逢上課提問,很多孩子會全身肌肉緊繃,大腦一片空白,明明會的問題,有時候也因為緊張也答不上來……

1、孩子本身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自己。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開朗且樂於表現自己,很多孩子性格內秀,不善於表達自己。因為這部分孩子在課堂上就比較抗拒老師的提問。

2、害怕回答錯誤遭受老師的懲罰或者同學的嘲笑。

追根究底,這是面子問題。有時候熊孩子回答的問題會比較出乎意料,往往引發哄堂大笑,這時候孩子往往面子上掛不住,可能導致孩子害怕被提問。

3、學習難度增加,真心不會。

真的不會,真的不會,真的不會。不是每個人都能完全消化老師所講的知識,而且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老師提問的問題可能真的是孩子不會的。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內向的孩子往往內秀,心中很有主見,只是不擅長表達自己。父母可以多多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也要多鼓勵孩子在公開場合展示自己。某種程度上,可以以身作則。

曾經有一位外國爸爸,為了讓自己內向的孩子更加勇敢,並不擅長演講的他走上了演講台,經常在公開場合進行各種各樣的演講,慢慢地,孩子也受到了影響,越來越開朗。

2、模擬訓練。

可以在家裡模擬訓練,平時在家和他溫習功課時,也學學老師提問題,不要太呆板,讓他覺得回答問題也是一種樂趣,多開導,多鼓勵,培養他接受失敗的承受力。

3、和老師溝通,請老師鼓勵孩子。

要和老師溝通一下,請老師對他的發言多給鼓勵,幫助他克服障礙,這在今後的學習中受用無窮。請老師先提一些較簡單的問題,答對了,給予鼓勵,錯了,也不要直接否定。總之要給予積極的引導,培養回答問題的興趣。

4、正確看待同學的「嘲笑」。

這時候一定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同學的「嘲笑」。很多同學的笑是善意的,並沒有嘲諷的涵義,而且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幽默基因,能夠引全班人發笑,也是一項不一般的能力。

5、好好學習。

以不變應萬變,以一法破萬法。任老師怎麼提問,只要把基礎打好,總有一天能夠戰勝老師們的提問,「哥全會,怕啥。」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如何培養孩子勇於探索、不畏困難的精神呢?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去做。

1. 鼓勵孩子去嘗試

這一點看似容易,其實做起來不簡單。在兒童遊樂場里,經常看到有些家長小心翼翼地跟著孩子,一旦孩子想去挑戰一下有難度的器材或者動作,家長的臉上就會寫滿擔心,要麼阻攔孩子,要麼勉強答應但嘴裡不停地囑咐,最後孩子玩得意興闌珊。當然,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能不能鼓勵孩子多去嘗試一些新鮮事物?能不能放手讓孩子去做一些有挑戰性的事情?這可能是讓一些家長糾結的地方。

 

比如,四五歲的孩子很喜歡幫父母做一些事情,看到媽媽在做飯、掃地,孩子也要拿麵糰來揉,拿笤帚來掃,這時媽媽可能會覺得孩子做不好,還礙手礙腳的,就會拒絕孩子參與的要求,對孩子說:「你還是玩你的玩具去吧!」或者「去寫作業吧,這些事長大了你自然就會了。」但實際上孩子的每次參與,每次新的嘗試,對他來說都是一次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同時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到自己的價值感,能力也會逐漸提高,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自信。

 

在上面的例子中,當孩子幾次沒有做好時,爸爸或許可以這樣鼓勵孩子:「再想想有沒有其他辦法?再試幾次說不定就找到好辦法了!」這樣受到鼓勵的孩子就更有可能在困難面前不退縮。

2. 接納孩子的感受

正如月有陰晴圓缺,人的情緒總是有起起伏伏,孩子的情緒氣象系統就更不穩定。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大人有時會心煩、惱火,殊不知,孩子的哭泣和「胡鬧」實際上是在向我們發出信號,告訴我們他的某種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他需要得到關注來達到自己的某個目標。

 

同時,哭泣也為孩子的負面情緒提供了一種宣洩渠道,如果打斷或阻止孩子哭泣,就阻礙了孩子通過自然過程恢復正常情緒的可能。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地傾聽孩子,不忽視或者否定他的感受,而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感同身受地理解孩子的情緒,努力了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孩子就能感受到尊重和理解,從而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3. 給予孩子恰當的支持和指導

家長可能會覺得,指導孩子還不容易?畢竟我們成人潛意識裡有一種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孩子強大,所以當看到孩子做不好時,就很想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傳授給孩子,直接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覺得這樣就是在指導孩子了。比如孩子在玩一個樂高拼插玩具,家長可能會按照說明書一步一步地來做,當孩子想用不同的步驟操作時,家長會告訴孩子這樣做行不通,實際上家長的這種行為不僅剝奪了孩子嘗試的機會,甚至可能讓孩子失去繼續玩下去的興趣。還有些家長,當孩子犯了錯誤後,喜歡對孩子講一通大道理來教導孩子,但似乎孩子並不買賬。

其實,指導並不是「指教」,也不是「教導」,而是在孩子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為孩子提供恰當的支持和輔導。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在教育領域影響深遠,「最近發展區」指的是孩子在成人指導下藉助成人的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和孩子獨立活動中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之間的差異。父母需要觀察和發現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並給予孩子有效的支持和指導,這樣才能促進孩子的發展。

啟發孩子去思考,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完成,這樣才會有效地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當孩子的主動性增強了,又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同時接受了有效的指導後,就會更有信心去完成有挑戰性的任務。

當孩子的感受和情緒得到了接納,他就能恢復理性思考能力,願意去做更多嘗試;當孩子得到鼓勵去嘗試更多未知事物,他就能積累更多成功經驗,體驗到更多成就感;當孩子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他就會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期望做更多富有建設性的工作;當孩子得到恰當的支持和指導,他就更容易獲得成功,成為一個自信的孩子。

4. 肯定孩子的努力

我們都知道愛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想達到目標,就要付出相應的努力。當孩子嘗試向一個目標前進時,我們要看到並認可他的努力,即使他犯了錯誤,走了彎路,我們也要向孩子表達對他努力嘗試和辛苦付出的肯定和欣賞。當孩子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他就會有更大的動力去繼續努力實現目標,有更大的信心克服後面遇到的困難,去爭取最後的成功。

 

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肯定的是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孩子的成績,比如,我們最好不說:「孩子,你考了100分,媽媽感到很高興!」而是可以這樣說:「孩子,你認真複習了功課,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好成績,媽媽真為你感到高興!」

總結這幾點,孩子的自信心從小培養,不能太過,又不能不足,你有重視嗎?

來源:中小學家長慧 ID:chinaertai


推薦閱讀:

中國父母,請給孩子傳遞正確的三觀
為什麼有的父母喜歡否定自己的孩子?
父母不同意我和男朋友出國留學怎麼辦?怎麼勸?
作為一名大學女生,如何說服父母讓自己窮游或獨自旅行?
我賺錢,不就是為了讓父母炫耀的么!

TAG:孩子 | 父母 | 自信 | 上課 | 害怕 | 信心 | 怎麼 | 注意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