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完美女孩的100個細節(二)

編輯怡爽

文/培養完美女孩的100個細節(二)當寶貝女兒告訴父母她遇到的問題,或遇到的困難時,父母常常會馬上就告訴她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父母還會為自己的做法而洋洋得意,然而這些小女孩卻常常不領情,有時還會大發脾氣。當女兒哭泣或心情不好時,我不想聽她訴說,而是直接告訴她我的想法,直接給她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女兒卻告訴我:「我在這件事情中解脫出來需要一段時間。」如果我不理會她說的這些,繼續給她講一些我認為很有效的方法,女兒就會不理我,或者沖我發脾氣。現在我已經學會了盡量讓她傾訴自己的感覺和想法,並且我還學會了對此不做任何評價。當她基本平靜下來之後,我再告訴她我的想法。這樣,我就努力從一個說教者轉變為了一個傾聽者。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時常會扮演救苦救難的大英雄的角色,似乎不顯顯自己的身手,父母的自豪感就會受到損害。然而,每當父母扮演「救世英雄」時,女兒的情緒卻會更糟糕,有時甚至還會引起親子間關係的衝突。一天放學後,10歲的梅子哭著跑回了家:「媽媽,體育老師說我身體協調性不好,他不允許我進入學校體操隊。」「他怎麼可以這樣呢,我馬上打電話問問他是怎麼回事。」說著,媽媽開始找電話本。但讓媽媽很驚訝的是,梅子對媽媽的「打抱不平」並不領情,她哭著對媽媽說:「既然你決定這樣做,那就隨你的便吧!」說完跑進自己的房間里,「砰」的一聲把房門關上。媽媽被女兒這種激烈的情緒著實嚇了一跳,最終也沒有給女兒的體育老師打電話。後來,梅子向媽媽如實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不想知道解決辦法。媽媽,我只是想發泄一下。」在與梅子多次的溝通中,媽媽也意識到女兒並不喜歡自己「救世英雄」的角色。於是,每當女兒再向她傾訴某件事情時,媽媽總是這樣問:「你是想聽聽我的建議和想法,還是只想向我傾訴一下呢?」當這種方法採用之後,媽媽很少再與梅子產生衝突。當女兒漸漸長大,摔門事件對於父母來說可能是很平常的事情。也許父母對此傷心、難過,甚至生氣過,但在不了解女兒情緒的情況下,父母做出的任何幫助女兒的措施都是無力的。但當父母了解了女孩的情緒之後,也許並不需要語言,僅僅是父母一個認可的眼神、一個關愛的動作,就能使女兒從不良的情緒中擺脫出來。對於正在不斷成長的女兒來說,她不僅有很多情緒需要向父母傾訴,更多的時候,她還需要父母認同、肯定並接納她的情緒。對於敏感的女孩來說,如果父母肯定她的情感,她就會感覺到自己被重視,即使正在受壞脾氣的干擾,父母對她情感的認同和肯定也能很快使她從這種壞情緒中擺脫出來。但如果女孩的感覺沒有得到父母的肯定,她就會有種不被重視的感覺,也正是這種感覺在促使著她繼續傷心、哭鬧,甚至是摔門、大發脾氣。並且情感一直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小女孩最終會有一顆悲觀的心。其實,當女孩向你表達自己的情感時,尤其是負面情感,如悲傷、憤怒,父母與其給孩子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如接受她的情緒,並對讓她產生負面情緒的遭遇表示同情。媽媽:「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任性,不就是一隻小白免嗎,我不是說再給你買一隻了嗎?」對於敏感的小女孩來說,如果她的情緒得不到認同,一切家長看似合理的道理、建議等,她都會聽不進去。而且,有時正是因為父母不認同她的感覺和情緒,而使她的情緒越來越壞。那些摔門事件幾乎都是因此而造成的。媽媽:「是呀,你很用心地照顧你的朋友,真的很可惜,或許你可以問問獸醫這是怎麼回事!」女兒好像恍然大悟,不再哭了,而是認真地對媽媽說:「我一定要去問問。媽媽,你能再給我買一隻小白免嗎?」當父母同情孩子的遭遇時,孩子過分激動的情緒就會因為父母與自己產生共鳴,而漸漸緩和起來。當情緒緩和後,孩子會很容易採納父母的建議。其實,父母認同孩子的情緒就是向孩子傳達了這樣一種信息:你的感受是正當的。這能使孩子激動的情緒很快平息下來,也會使孩子聽進所有安慰的話。學校組織看電影,琪琪從電影院回來,顯得非常生氣。她看到桌子上的晚飯,禁不住大聲抱怨:「媽媽,你又做胡蘿蔔!你知道我不喜歡胡蘿蔔!」「而且在我前面是一個高個子男生,他幾乎擋住了我的全部視線,而且他的頭還不停地晃來晃去!」「那更是雪上加霜了。一直坐在後面,還有一個坐不住的高個子男生。太糟糕了!」「確實夠糟。」琪琪慢慢平靜了下來,「媽媽,你今天做的胡蘿蔔餡餅好像比以前好吃。」這位媽媽的做法簡直太棒了,我們可以為這位媽媽的溝通方式打100分!當女孩情緒激動的時候,父母最需要做的是接納她的情緒,並對她的情緒表示同情,而不是火上澆油。如果媽媽這樣說,「我辛辛苦苦做了晚飯,你卻不知道感激!」這勢必會引起母女倆的爭執。或許爭執到最後,兩個人都筋疲力盡,媽媽覺得女孩不懂事,女孩覺得媽媽不體貼。「這一天真是糟透了!」琪琪可能會為這亂七八糟的一切而沮喪之極。還有一種可能是,媽媽覺察到琪琪生氣的原因,卻給予了指責:「琪琪,我知道你沒有看好電影,但你不應該責怪我做的胡蘿蔔!」媽媽說得沒錯,琪琪沒有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但是這種直接的指責通常會引起女孩的排斥,「喔,你說的沒錯,可是我覺得很不舒服!」女孩在心裡這樣說,「我覺得你並不體諒我!」然而,當媽媽體諒並接納女孩的情緒後,女孩氣憤的心情就會消減了一大半,並且她還會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衝動。所以,女孩用「媽媽,你今天做的胡蘿蔔餡餅好像比以前好吃。」這句話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歉意。絕大多數的女孩對於自己的外表都不滿意,她們總是覺得自己的外表有缺陷,比如她們常常會說:「我太胖了」、「我的鼻子太大了」、「我的胸太平了」、「我討厭我的大腿」、「我胳膊上的毛髮太重了」……一次又一次的統計表明,女孩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這幾乎成為了公理。例如:在一項對8~10歲兒童的研究中,半數女孩子都說她們對自己的體型不滿,希望自己再瘦一點。每4個女大學生中就有1個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如不停地節食或狂吃減肥藥。其實,作為女孩的父母,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女兒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關注自己的外表了,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剛剛2歲的小女孩就會抱怨自己的襪子上沒有花。愛美是小女孩的天性,但太過於關注自己的外表又會給這些小女孩帶來很多麻煩。靖靖10歲了,是個胖嘟嘟很可愛的小女孩,但她自己卻不這樣認為,她認為自己的體型讓她很沒面子。尤其當班裡的調皮小男孩們叫她「胖妞」之後,她就開始拒絕吃晚飯,因此小小的年齡便得了胃病,而且心靈也常常處於極度自卑之中。因為外表而使女孩的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使女孩的心理處於極度自卑之中,這對女孩來說是極其殘忍的一件事情。那麼,做為女孩的父母,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她呢?4歲的小女孩睛睛看到媽媽正在鏡子前化妝,她也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你也給我化化妝吧!」看著女兒期待的眼睛,睛睛媽媽知道,自己的回答將對女兒產生很大的影響,她想了想這樣回答女兒:「寶貝,你是最美的,你不需要化妝了。媽媽每天都要見很多客戶,化點淡妝是對客戶的尊重。」如果有人問正在化妝的年輕媽媽,你為什麼每天花大量的時間來化妝呀?也許大多數的媽媽會回答:「完美的外表讓我更自信!」但如果你對女兒說這些話,就容易對女兒產生誤導:自信來自於外表。那女兒以後也肯定會更加關注自己的外表。睛睛的媽媽是聰明的,她知道自己的回答決定著女兒對自己外表的態度,於是用「化點淡妝是對客戶的尊重」來回答女孩。媽媽的這句話向女兒傳達了一種這樣的思想:化妝是美的,但化妝也是要分場合的,經常與客戶打交道是必須要化點淡妝的。這樣既不會對女兒產生誤導,使她過度關注自己的外表,又培養了女兒的審美品味,使她懂得了在什麼場合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外表。很多家長,尤其是媽媽,經常會對著鏡子抱怨:「歲月不饒人啊,又老了!」她們常常會因為又過了一個生日而煩惱,或不願意告訴別人自己的年齡,似乎它是令人忌諱的秘密;她們經常因為發現一絲白髮或一條皺紋而哀聲嘆氣……其實,媽媽的這一態度是錯誤的,它傳達給了愛美的女兒一種這樣的觀念:衰老是可怕的,衰老會失人失去一切,包括自尊。然而,聰明的媽媽卻不同,她會給女兒做一個自我肯定的榜樣,她會讓女兒知道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應該得到別人的尊重。8歲的女兒看到媽媽手上突出的青筋,便問媽媽:「媽媽,你的手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呀?」媽媽神秘地對女兒說:「女兒,你知道嗎,這是人體中血管的一部分。你不要小看這小小的血管,它能把血液運輸到人體的各個部分,正是因為它們不停地工作,人們才能生存。而且它的運輸速度比最快的飛機都要快。你說這小小的血管神奇嗎?」如果媽媽是這樣回答女兒:「人年齡大了都會變成這個樣子。」那女兒肯定會從媽媽的話中聽到對衰老的不滿,而她自己也會對衰老產生恐懼感。因此聰明的媽媽從來不在女兒的面前抱怨自己的年齡、體重和外表。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但因為美麗的外表而獲得的自信卻不是真正的自信。父母應該在女兒小的時候就給她傳輸這樣的觀念,尤其是那些對自己身體不滿的女孩。不像一般的胖女孩那樣畏畏縮縮,總想把自己藏在人群里,10歲的晶晶也是一個胖女孩,但無論做什麼事情她都充滿自信,自報奮勇當班長、報名舞蹈班學舞蹈、積極與老師討論自己的解題思路……當老師問起晶晶的父母是如何讓晶晶如此自信時,晶晶的爸爸說起了那段經歷:晶晶剛上學的時候也非常自卑,因為她覺得同學們都因為她胖而不願意跟她交朋友。她常常以「不餓」為理由拒絕吃飯,我怕她這樣下去身體和心理都會受到傷害,便用她的偶像——楊瀾來激勵她:「你知道楊瀾阿姨為什麼這樣優秀嗎?」「你不是收集過楊瀾阿姨的很多資料嗎,你認真地回答我,楊瀾阿姨是漂亮還是有氣質?」「是因為她自信,她對任何事都滿懷著信心、用最積極的態度去做,所以她成功了。也正是她的成功又增加了她自信的氣質。不信你可以看看她的自傳。」女兒真的讀起楊瀾的自傳來,就是從那時起女兒不再那麼關注外表了,並且也變得自信並積極起來。小女孩關注自己的外表並不是壞事,但過度關注外表就很容易變成壞事。因此做家長的在女兒小的時候就應告訴她,真正的自信並不是來自於外表,而是來自於充實的內心。面對雜誌、電視、電影等媒體上的那些美女,女孩們常常幻想:我要是擁有她們那樣的身材該多好呀!有時這種幻想真的會讓女孩們變得不現實起來:她們為了讓自己瘦一點,瘋狂地節食或吃減肥藥;有時為了讓自己的胸不至於那麼平,她們甚至去關注隆胸廣告……這時,父母很有必要把女兒拉回到現實中來。14歲的露露常常看著雜誌上或電視中的美女發獃,她常常對媽媽說:「如果能讓我變成她們那樣,讓我幹什麼我都願意。」媽媽意識到了女兒生活在幻想中,她應該為女兒的健康成長做點什麼了。一次,露露又在出神地盯著電視上的模特發獃,媽媽對她說:「她們的身材和外表都很完美,但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像她們這樣呀!想想你們班的同學,有擁有這樣完美外表的嗎?」以後每次露露出神地盯著那些美女時,媽媽都會跟她開玩笑:「又在羨慕全世界只有8位的超級名模呢?」這樣說次數多了,露露還是喜歡這些美女,但已經不再幻想自己也變成她們那樣了。對於整天拿自己與那些媒體上的名模、名星作比較的女孩來說,父母應該給她們換一面鏡子,讓她用現實當作鏡子,而不是讓媒體打造出來的完美形象誤導了她。小女孩萱萱一直為自己臉上的雀斑而耿耿於懷,她認為因為這些雀斑,自己顯得很醜。也正是因為如此,她的心情每天都處於沮喪之中。爸爸看出了女兒的心思,便翻出一些老照片讓女兒看,邊看邊給女兒講:「看看你的爺爺、你的叔叔、你的姑姑,他們的臉上都有雀斑。這些雀斑是我們家族的象徵,也是成功的象徵。」「看看你的姑姑,雖然她的臉上有雀斑,但她還是那樣的漂亮,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位很成功的女士,她現在已經擁有了兩家屬於自己的公司。你看,你長得多像姑姑,尤其是那些可愛的小雀斑,這說明你以後肯定會像姑姑一樣成功。」從此小女孩再也不討厭自己臉上的雀斑了,有時,她甚至還會因此而感到驕傲呢!在女孩小的時候,她往往不能分辨什麼是美、什麼是丑。這時,家長就要給女兒一個值得信任的理由,讓女兒堅信它,並為此而感到自豪。當然,女兒懂事之後,父母還要告訴她,外表美並不一定是真正的美,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媽媽帶女兒坐公交車外出,一位衣著華麗的美女坐在「老幼專座」上,照著鏡子擺弄自己的髮型。這時,一個老人上車了,美女裝做沒看見,繼續弄她的頭髮。這時售票員開始提醒大家:「哪位給老人讓個座?」這時坐在離門口比較遠的一位女士站起來,攙扶著老人邊走邊說:「老人家,您坐這吧!」「孩子,人美不美並不是看外表,要看內心。那位給老人讓座的阿姨才是最美的。」如果在女孩小時候,她就能把握「真正美」的標準,那麼,她長大後就絕不會再因為自己的外表而怨天尤人,而是把大部分心思用在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美化自己的心靈方面。我們的女兒生活在信息化的現代社會,而某些商家正是抓住了孩子們對廣告沒有抵抗力這一特點,而在媒體上大肆地做廣告。於是,我們的女兒進入超市之後就再也不想離開:「媽媽,我要吃那種薯片,在電視上都做廣告了!」「媽媽,我想喝這種奶,電視上的小朋友們都喝這種奶!」……引導我們的女兒盲目去消費,這還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有些媒體對我們女兒的誤導和殘害更嚴重。我和6歲的女兒一塊看動畫片《小淘氣》,正看到起勁的時候,一條關於整容醫院的廣告插播進來。廣告里幾個學生模樣的女孩正在抱怨自己身體上不滿意的地方,這時,一個女孩竟然說:「整容可以讓女孩變得更漂亮、更自信、自我感覺更良好!」相信每一位家長看到這樣的電視廣告,肯定都氣憤得直想把電視機砸爛。在這一方面,中國政府控制的還算可以,最起碼在孩子常看的少兒頻道不允許插播那些亂七八糟的廣告。但是,誰也不能保證我們的女兒只看少兒頻道,當我們女兒漸漸長大後,她不再喜歡看少兒頻道了,是不是又要繼續遭受媒體的殘害呢?那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女兒呢?女孩生活在媒體轟炸的社會裡,這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卻可以避免媒體對她的誤導和殘害,這就需要父母們給女兒打一支「媒體廣告免疫針」,使我們的女兒對媒體廣告免疫。在女兒小的時候,我就給女兒講了《皇帝的新衣》的故事。後來,每當電視上的廣告鋪天蓋地播放時,我就告訴女兒:「寶貝,你看到了嗎,這些商家又企圖給我們穿『皇帝的新衣』呢!就拿這個洗髮水廣告來說吧,他們說用了這個洗髮水後就會使頭髮發生改變。其實這都是騙人的,就像故事中的裁縫一樣,他們創造了一種感覺、讓皇帝自我感覺良好,其實皇帝什麼也沒有穿。寶貝,你說我們信了這些廣告,是不是也會變得像故事中的皇帝一樣傻?自從我給她講過這些之後,每次電視里再次播放廣告時,女兒都會對著電視搖搖她的拳頭並大聲喊道:「我不會信你們的,因為我不想穿皇帝的新衣!」多聰明的媽媽呀,相信接受媽媽的這一觀點後,女兒不但會對電視廣告免疫,而且她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也將不會受到別人的欺騙。媒體如猛虎,它會把我們女兒對信息的抵抗力一點點吞噬掉。那麼,作為女孩的父母,我們應該如何為她們打好這支「媒體廣告免疫針」呢?如果父母因為不喜歡韭菜的味道,就告訴孩子:「韭菜不好吃,以後不要吃韭菜。」也許父母的這一建議就是徒勞了,孩子不會採納。但如果父母親口品嘗了多次韭菜,然後又告訴女兒:「韭菜不僅味道不好聞,口感也不好,而且吃多了還容易拉肚子。」這樣一說,孩子就很容易採納父母的這一建議,並且真的不再吃韭菜了。同樣的道理,父母從沒有認真研究過女兒所接觸的媒體,就一直在試圖說服女兒放棄她正在接觸的媒體、放棄她正在聽的音樂,這很容易遭到女兒的反感。相反,如果父母和女兒一塊坐下來,嘗試著看一看她喜歡的媒體,父母的體會就會更深刻,對媒體的看法也就更有說服力。隨著女兒的漸漸長大,很多父母開始學會在和女兒一塊看電視時,評論電視里的角色:「我不喜歡這個廣告片,因為它太歧視女性」、「我不喜歡這位女主角,因為她太自以為是」……也許很多女孩對此很反感,她們會對父母的這一行為表示抗議:「媽媽,你不要這麼挑剔好不好!」「爸爸,你還讓我看電視嗎?」……女兒的這種反應也許會使我們很受傷,但這至少讓女兒知道媒體所傳達給她的那種思想是不正確的,父母做出的這一犧牲是值得的。「讓女兒知道你的觀點」,這很重要,因為如果沒有不一樣的聲音,這些小女孩很輕易地就會接受媒體所傳達給她們的聲音。所以,在與女兒一起接觸媒體時,父母要勇於把不同於媒體的觀點亮出來。當然,父母如果能夠養成與女兒定期交流對媒體看法的好習慣,這將極大提高女兒對媒體及媒體廣告的免疫力。在女孩的成長中,《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童話都是她們最喜歡的,並且她們還幻想著自己能變成故事裡的公主,被英俊的王子吻睡,從此改變自己的命運。我的女兒從2歲起就喜歡聽《睡美人》之類的童話故事,她希望我一遍又一遍地講給她聽。這些童話故事是美麗的,但我真的怕她這麼小就接受故事裡的思想,等待王子來吻她,等待王子來改變她的命運。於是,當同樣的故事再講第二遍的時候,我就會自己改編故事的經過和結局。如當巫婆向美麗的公主施展魔法時,勇敢、聰明的公主憑著自己的勇氣和能力打敗了巫婆,從而自己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位爸爸說的不無道理,如果女孩從小就相信童話故事裡所說的,她的白馬王子能改變她的命運,那她長大後就有可能放棄努力、放棄提升自己,從而把精力全部放在尋找白馬王子上。所以,當父母給年幼的女兒講童話故事時,也要注意童話這種媒體對她思想的腐蝕。如果你的女兒真的相信了《睡美人》之類的童話,那父母一定要像上面事例中的那位爸爸一樣,用改變故事結局的方式,讓女兒相信自己的命運可以自己把握,把沉睡的睡美人喚睡。女孩的氣質,是由內而外散發的一種馨香,來自她優雅的舉止、來自她的禮貌、來自於她的博覽群書、來自於她的琴棋書畫無所不知……父母如果在女兒還小的時候,就注重對其氣質的培養,那麼女孩長大成人之後,勢必會成為一位高貴、文雅、知書達理的優秀女性!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年輕一代的審美觀如何變化,女孩父母們的觀念也不會變化,他們最希望看到的依然是——孩子,還是要有女孩子的樣子!舉止優雅帶給女孩子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它不僅賦予了女孩柔性、大氣、得體之美,更為女孩成長為小淑女奠定了最強有力的基礎。進入成人世界的我們更是深深明白,舉止優雅將會為長大後的女孩子帶來怎樣的無窮魅力。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性格外向的女孩子,卻給父母帶來了眾多關於「舉止優雅」教育的挑戰。人家小姑娘說話嗲嗲的,衣服穿得乾乾淨淨,但我女兒就是個「皮大王」。唱歌大喊大叫,把玩具弄得「身首異處」,喜歡和男孩子在一起瘋,小裙子上總是髒兮兮的。我怎樣才能培養出一個小淑女?如果一個女孩,處處盡顯如男孩一般的陽剛之氣,像男孩一樣好動、淘氣,這的確是讓父母感到頭疼的一件事情。如果父母順其自然,那孩子勢必會變得日益失去女孩子的風範,毫無優雅可言;如果父母嚴加管束,又極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的天性。那麼,身為父母,我們究竟應當怎樣去約束女孩子不當的言行、一點一滴地培養起她們的小淑女氣質呢?女孩和女孩也是不同的,有的女孩子天性好靜,有的則天性好動。因此,要想將自己的小公主培養成真正的小淑女,父母最少要準備兩套方案。一套方案,用於那些精力過剩、個性外向的女孩;一套方案,用於所有女孩子,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培養她們的淑女氣質。雖然由於女性荷爾蒙的作用,很多女孩子都會表現得很安靜,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教養方式的變化,像男孩子一樣精力過剩的女孩子,開始變得越來越多了。9歲的小冉在班裡有個外號——小喇叭,一到下課,第一個衝出教室的一定是她。翻單杠、爬雲梯,那些男孩都不敢玩的器械小冉通通不懼怕。一天,原本蹦蹦跳跳的小冉突然變得穩重起來,做事慢條斯理。下課時,她走在全班同學後面,課間活動時,別人在一旁玩耍,她卻安靜地坐在台階上看。當老師問她怎麼了時,她從口袋裡掏出一枚生雞蛋,告訴老師:「媽媽告訴我不能弄破它。以後我要做淑女了。」讓女兒每日揣個生雞蛋,就能培養孩子的淑女氣質嗎?這種教育孩子的方法正確嗎?想必所有看完故事的女孩父母們,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父母們的擔心是正確的。用強制的手段,硬讓一個性格外向、精力充沛的孩子,變成一個安靜的小淑女,並不是一個好的辦法。這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也遏制了和破壞了孩子童年的快樂。此外,淑女的含義除了穩重外還包括知識、禮節、寬容、善良等等,這也不是一個雞蛋所能解決的。隨著女孩年齡的增大,父母可以逐步引導孩子做一些安靜的事情,例如摺紙、下棋、畫畫、釣魚、照相、集郵等,這些活動有利於培養女孩安靜專註的性格。對於精力旺盛的小女孩,父母可多為孩子提供一些體育用品,如小皮球、兒童劍、小自行車、溜冰鞋等,這些都是好動孩子十分青睞的物品。當孩子滿腔熱情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不僅從此多了一種有益的興趣愛好,還可達到以動制動的目的。別以為小孩什麼事情都不懂,她可都看在眼裡呢。有一次她沖我發脾氣,我就說她,「小姑娘不可以這麼大聲說話」,結果就聽到她小聲嘟囔:「媽媽和爸爸不開心的時候也這麼大聲說話的。」聽到女兒這麼說,從那以後,我盡量剋制自己的急性子,暗自發誓要給她樹立一個優雅媽媽的好榜樣。無數事實證明,母親的一言一行對女兒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母親說話大嗓門,那女兒講話也必然不能細聲細語;媽媽行為無所顧忌,女兒自然也會大大咧咧……所以要想培養出真正的小淑女,媽媽必須先做優雅女人。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會在自己女兒的眉宇之間,看到自己優雅言行的影子。優雅舉止是有一定標準的。在日常生活中,女孩父母們不妨參照以下標準,對孩子提出合理正確的要求。1.儀容儀錶。儀容儀錶的整潔對女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父母應對女兒做出如下幾點要求:要把臉、脖子、手都洗得乾乾淨淨;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注意口腔衛生;經常洗澡,保證身體沒有異味;衣著要乾淨、整潔、合體。2.行為舉止。父母應對女孩子的站、坐、行以及神態、動作等方面提出一些明確的要求。例如,優美的站立姿勢要求身體直立、挺胸收腹、腳尖稍向外呈V字形;要避免無精打采、聳肩、塌腰,千萬不能半躺半坐;走路要昂首挺胸,肩膀自然擺動,步速適中等。3.表情神態。父母要教育女兒,與人交往要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要面帶自然微笑,千萬不要出現隨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癢、摳腳等不良習慣動作。4.言談措辭。父母要讓女兒養成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的好習慣,如經常說「您好、謝謝、請、對不起、沒關係」等。父母還應告訴女兒,沉默寡言、啰嗦重複,都是不正確的語言表達方式。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向孩子講解優雅舉止的標準時,不要用教訓、命令的口吻,而是要循循善誘、諄諄教導。當優雅舉止成為孩子一種不自覺的習慣,孩子卓爾不凡的氣質也就形成了。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為往往出於考慮少,而不是有意冒犯。因此,如果父母此時嚴厲斥責、制定規矩,往往會使孩子產生反感和抵觸情緒。母親帶女兒去一位阿姨家做客前,她用提示的口吻對女兒說:「我們去看阿姨的時候,如果你能和她握手,並且用餐的時候主動為她拉出凳子,我們會為你感到驕傲。」做客回來後,母親這樣表揚了自己的女兒:「我和阿姨今天都很高興,我們真喜歡你和阿姨握手,並為她拉椅子的樣子。」一般來說,當父母對女孩子有所提示,女孩子往往會牢記並努力實現父母的期望。而父母適時的表揚,則可以讓孩子的這種好習慣得到延續。經常這樣提示和表揚,用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你已經不再需要提示、只需適時表揚就可以了。此外,父母還可以制定一些家庭內部的基本原則,來引導孩子舉止文雅。比如,如果你想說「你這個沒教養的孩子,把胳膊肘從桌子上拿開!」可以換成這樣說:「我們家的規矩是吃飯時,胳膊不放在桌子上。」這樣孩子比較容易接受,因為你是在說一種制度、一種行為,而不是在批評她。針對孩子靦腆、害羞的問題,國外的兒童心理學家曾在多所小學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5個小學生中就有2個靦腆的孩子,程度會因年齡不同而略有差別,其中60%以上為女孩子。女孩子更易害羞,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想必很多女孩家長們對此也深有體會。因此,在我們的耳邊,也經常響徹著父母們不解的聲音:「女兒很靦腆,如果讓她在親朋好友面前唱歌、跳舞、講故事,她總是低下頭,緊張得半天開不了口。」「女兒從小就害羞,家裡來了生人(包括不經常往來的親屬),她會很快躲到了媽媽的背後,把臉藏起來。」「女兒在幼兒園從不主動表現自己——回答問題不積極,不主動找小朋友玩……我問她為什麼?她總是說不好意思。可是她在家表現的卻總是很活潑。」在日常生活中,女孩父母們經常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家中活潑大方、能說會道,可一旦到別人家裡或碰到生人,就會局促不安、膽怯怕生,做什麼事都要成人代勞。對此,父母們也很是無可奈何:「這孩子,在家裡挺能的,怎麼出來就變樣了?」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孩子在1~2歲時都要經歷正常的害羞期。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出現的害羞是屬於一種正常現象。但當孩子過了這段害羞期,甚至到了學齡期仍然過分害羞靦腆,父母就應對此多加關注、多加引導了。因為這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靦腆和害羞,雖和天生的生理因素有關,但也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著莫大的關係。一般來說,當孩子表現出害羞或靦腆時,父母常犯的錯誤有這樣兩個。每次帶樂樂出去,媽媽總會提前給女兒打「預防針」:諸如見到認識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要主動問好,人家問什麼要好好回答……但十次有十次女兒拿她的話當耳邊風,偶有巧遇她也會把臉扭向一邊根本不看人家;如果對方是高高大大的男性,她就乾脆趴在媽媽身上給人家一個後背。這時,媽媽往往會以「這孩子害羞」敷衍過去,覺得這樣才能在熟人面前挽回點面子。和樂樂媽媽一樣,很多家長在孩子給自己「丟面子」時,都會趕緊向對方解釋,「我女兒太靦腆」或「她是我們家臉皮最薄的」。可家長殊不知,這種當著孩子的面說孩子害羞是十分不妥的。這就好似給孩子貼上了一個「害羞」的標籤,當這種「我是害羞的」的意識深深植入孩子的內心,她就會認為自己就是這個樣子了,以後她還會利用這個標識來逃避不喜歡的人——這時,害羞就成為了小女孩一種有意識的行為。曉曉是個害羞的孩子,每次遇到熟人一逗她,她不是支吾著說不出話來,就是哭著跑開了。因此爸爸每次帶曉曉出門,回家後都少不了批評曉曉一頓:「你怎麼這麼不爭氣,連句完整話都說不出來。」這以後,為了避免尷尬,爸爸越來越少帶樂樂出門了。孩子之所以會形成靦腆內向的性格,與父母的少鼓勵、多指責有很大關係。靦腆的孩子一般都會自信心不足,父母一味的指責只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再次受到打擊。可以想像,一個自信心嚴重受創的孩子,又怎麼可能變得開朗大方呢?此外,故事中父親為了「不丟面子」而少帶孩子出門的做法也是十分錯誤的。試想,一個很少與人接觸的孩子,又怎麼做到待人接物自然不扭捏呢?靦腆、害羞是很多女孩子都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對此,父母們千萬不要著急。只要面對孩子的害羞行為,我們不犯「貼標籤」的錯誤、「不體貼反指責」的錯誤,採取循循善誘、增加鍛煉機會等教育方法,我們的小公主自然會成長為一位大方不忸怩的優秀女性。要想讓女孩子告別害羞、告別靦腆,父母就必須給予她更多與人接觸的鍛煉機會。這其中,做客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方式。1.帶女孩子多做客。做客前父母應先向女兒介紹一下造訪的對象,讓孩子有必要的心理準備;其次還要幫助女兒樹立一定的信心。比如,可這樣鼓勵孩子:「王阿姨特別想見你,她們家還有一個小哥哥,有很多玩具,一直都想跟你玩。」諸如此類的話,可以幫助孩子消除陌生感,樹立信心。2.把客人請進來。父母也可經常請親戚朋友到家中做客,給女兒創造當小主人的機會。這時,對那些在生人面前易膽怯的孩子,父母不必急於求成,可按以下步驟循序漸進地教她們:(1)向客人問好。(2)為客人送遞茶水;幫助大人招待來客。(3)鼓勵孩子與客人交談或為客人表演節目。父母應在孩子做好前一步的前提下再提高要求,不要強迫孩子做她不能勝任的事。等孩子習慣了前一種做法,可自然過渡到下一步。客人走了之後,爸爸對女兒樂樂說:「女兒,你今天真棒。客人都誇你了,爸爸媽媽真為你高興。」樂樂剛還在為自己的害羞表現而惴惴不安,聽了爸爸的表揚馬上顯出高興的樣子。爸爸接著說:「明天爸爸要把你一直很喜歡的那個娃娃買給你,做為你這次優異表現的獎勵。」樂樂高興地抱住了爸爸:「謝謝爸爸,其實……我下次還可以做得更好。」在做客之後,父母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哪怕孩子的表現還沒有達到你的要求,也要力求表揚到位。父母的表揚、父母的禮物,不僅是對孩子的認可和鼓勵,更可促使孩子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靦腆的孩子往往自我感覺差,在社會活動中有一種「被拋棄」感。因此,父母要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長處。媽媽曾對10歲的女兒很擔憂——欣欣不僅不愛與同齡人交往,而且一個知心朋友也沒有。但細心的媽媽發現,欣欣雖然朋友很少,但她對年齡比她小的孩子卻很熱情而且滿懷愛心。於是,媽媽幫女兒找到了一個表現的機會——輔導鄰居的一個小孩學習。欣欣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這個工作恰好可以發揮她的特長。沒過多久,附近很多的小孩子都慕名而來,請她幫忙輔導功課。「事業」的成功以及周圍小孩子們的「崇敬」,大大增加了欣欣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漸漸的,欣欣開始變得越來越開朗大方了。每個孩子都有其閃光的一面,父母的教育就是要將孩子閃光的這一面繼續發揚光大。當孩子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時,大方不扭捏的個性自然會水到渠成地形成。在《培養了不起男孩的100個細節》一書中,我們曾經提到,男孩的父母如果不注重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那麼淘氣、莽撞的男孩很容易就會變成不講禮貌的「壞小子」。而與男孩不同,對女孩進行禮貌方面的教育,家長們往往會感到輕鬆很多。很多家長也都對自己教育女兒懂禮貌的方法、成果頗有自信:「女兒收到他人禮物忘記說謝謝,我一個眼神過去,她就會心領神會地連聲道謝。」「女兒做客時亂翻人家的桌子抽屜,還隨便跟人家要東西吃。回家後,我嚴厲地批評了她,從此以後她再也不敢犯相同的錯誤了。」「一次女兒出去玩沒有準時回家,我就罰她不準吃晚飯。從這以後,女兒再也沒有不準時回家過。」女孩父母們可以想一想,你是否也曾這樣教育過自己的小公主要懂禮貌呢?我想,這會是很多中國父母在教育女孩時的一種常態。在前面的章節我們已經介紹過,小女孩更注重父母以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更注重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問題」。所以,當父母對女孩進行嚴格的約束和管制,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父母在教育女孩子的時候,往往會採取最偷懶的一種方法——直接告訴女孩,這不可以、這樣不對!例如,當小女孩打斷了大人們的談話時,作為父母的你會怎樣教孩子要懂禮貌呢?我們給出這樣兩個種答案:1.生氣地說:「不要無禮,打斷別人的談話是很不禮貌的。」2.平和地說:「我希望能把話講完。」生活中,想必很多父母都會採取答案1中的方式。可父母在制止孩子插話的同時,卻恰恰忘記了打斷插話的人同樣也是不禮貌的。而答案2則是不同的,父母在制止了孩子插話的同時,還告訴孩子這樣一個信息:「每個人在說話時都不喜歡被別人打斷,請你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一下。你這樣的行為是大家所不喜歡的。」當父母粗暴阻止孩子的不禮貌行為,更易順從的女孩子,大多不會向父母詢問「為什麼要這樣做」,她們會直接選擇遵從父母的意願。於是,表面看來,在父母的嚴格約束和管束下,女孩的確漸漸學會了禮貌。可實際上,在她的內心深處,她並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懂禮貌、禮貌待人究竟有什麼好處。無數事實也證明,那些小時候在父母粗魯、強迫的教育下學會禮貌的女孩,往往在長大成人後會產生叛逆心理,故意說髒話、不講禮貌。在她們看來,講禮貌更多是父母對自己的一種要求和需要,而並非一定要去遵守的做人準則。女孩父母可以想想看,女孩小時候,100%都是乖巧可愛,講文明、講禮貌的。可當這些小女孩子長大成人後,為什麼有的女孩子繼承了自己禮貌文雅的好習慣,而有的女孩身上卻一點不留小時候懂禮貌的痕迹了呢?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父母在小時候的禮貌教育,是否深入女孩子的內心。總之,父母們應牢記這樣一個教育真理:讓禮貌教育進入女孩子的內心,才會形成一種持久的氣質!身為成人的我們都知道,禮節和禮貌,這是女孩最起碼的教養。所以,很多父母也都十分注重培養女孩子的禮貌習慣。可是,父母應當注意了,任何強制女孩學會禮貌的行為,都終將是毫無成效的。所謂的禮貌教育,應當是如春風化雨一般,深入女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她學會體味他人的情感、懂得感恩,這才是正確而有效的氣質教育。女孩子的父母,帶著自己的小公主在外交際時,常常會十分注意提醒和鼓勵孩子使用敬語,如「請」、「謝謝」、「對不起」等等最常見的禮貌用語。而回家之後,很多父母卻都放鬆了對孩子的要求,認為在家裡使用不使用敬語是無所謂的事情。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恰當的。女孩子良好氣質的形成,並不在於她在他人面前表現如何,而在於這種良好的表現是否是她的一種習慣。所以,父母教育女兒講禮貌、懂禮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女兒在外、在家的表現保持一致。當第一次從女兒口中聽到「笨蛋」這個詞時,我震驚了,並開始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格外注意。於是在生活中,我和孩子的爸爸約定都儘可能的用「請」、「好嗎」、「謝謝」、「對不起」這樣的言語來表達我們的需要或者歉意。沒有多久,我就很欣喜的聽到女兒這樣對我說:「媽媽,幫我拿一下玩具好嗎?」以前她是這樣命令我的:「媽媽,你去給我拿那個玩具,快點。」更主要的是,當我給女兒洗了手或者給她削了水果的時候,她會說「謝謝媽媽」了。現在,女兒不管是在家中,還是在外面,我再也不用為她的禮貌問題而費心了。孩子小的時候,往往分不清什麼話當講什麼話不當講,她會將最親近的、接觸最頻繁的父母作為模仿的對象。所以,在家中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讓「運用禮貌用語」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是對為人父母者的第一要求。有時候,女孩子就像是一棵小花苗小樹苗一樣,她們的成長也同樣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培養。當我們強制地讓她們執行禮貌行為,就好比是一種揠苗助長的行為,表面上看是成功了,實際上卻是失敗了。所以,教育女孩子學會禮貌,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導她去體味他人的心情,帶領她去感悟禮貌所能帶來的更加美好的東西。6歲的佳佳剛收到姑媽送給她的一件包裝好的禮物,她滿心好奇,趕忙用力打開,想弄清楚裡面包的是什麼。媽媽在一旁看著,開始變得焦躁、緊張起來。其實,佳佳的媽媽大可以不必這麼粗魯地教孩子學習禮貌,而效果恰恰會更好。相信這時候,更懂得察言觀色的小女孩會跟著媽媽的話,表達自己的感謝。如果女孩沒有那麼做,則媽媽可以在事後,就她們兩個人時這樣處理:「姑媽很體貼,也很周到,給你買了這麼好的禮物。我們給她寫一封感謝信或者打一個感謝的電話如何?如果她知道我們也惦記著她,她一定會很高興的。」這種教育孩子要懂禮貌的方法,雖然比直接訓斥要複雜,但卻更具有長遠的成效。媽媽不僅給了孩子更多感悟的時間,同時還引導孩子要多考慮他人的感受,讓女孩子明白「自己的感謝,會給對方帶去快樂」。這樣,讓女孩子從小就擁有一顆感恩之心,顯然要比單純地學會說「謝謝」要更有益得多。在教育孩子對待客人要有禮貌時,如果用道理不能說明的話,我們不妨讓孩子真正體會一下做客人的感受。我與小侄女關係很親密,有一次家裡來了客人,小侄女卻一個勁地吵鬧,不理會客人的招呼。第二天,小侄女到我家來做客時,我沒有像往日一樣用果凍、薯片等好吃的來招待她,而是對她不理不睬。看到我這樣對待她,小侄女委屈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這時我才對她說:「姑姑不理你,你是不是不高興了?那昨天來的那位客人跟你說話,你不理睬她,客人是不是也不高興呀?」小侄女似乎聽明白了,以後家裡來了客人,她不但會主動打招呼,有時還會將自己的水果拿出來招待客人呢。當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禮貌問題自然也就不再是什麼教育難題。孩子到了3歲後,開始對自我和環境有審美要求。尤其是女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會對自己的衣著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些孩子甚至更早就在這方面有了敏感性。對此,女孩的父母們常常抱怨說:「我們家的小姑娘才2歲多啊,那天可冷呢,可她說什麼都要穿裙子。」「我家那個更過分,背著我拿我的口紅當眼影,塗得整個像個花旦。」正如父母所描述的一樣,處在審美敏感期的女孩子,會突然對美產生很多的想法,比如有的女孩子喜歡有「寶石」(亮片)的衣服、有的喜歡穿裙子、有的喜歡扎漂亮的辮子……所以,如果父母發現你的小公主有追求美麗的傾向,那我們就要恭喜您了,因為您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已經到來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從審美敏感期開始,女孩子的一生都會一直處在一種對美麗的探索之中。所以,在這個探索的初期,如果父母經常粗暴地干涉、阻止、限制,孩子的審美髮展就會停滯,並遭到破壞;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審美觀形成進行正確的指導、引導、鼓勵,孩子就極有可能成長為一位審美能力極高的美麗女孩。值得注意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在引導孩子樹立正確審美觀方面,態度、方法不正確的女孩父母並不在少數。一位父親就曾這樣悔恨地寫道:女兒3歲那年冬天,突然發了神經,每天起床非裙子不穿。她頑固地認為裙子是世界上最美的服裝,別的無異於垃圾。任你怎麼跟她講道理她都毫不妥協。她用驚天動地的嚎叫逼迫你就範,每天早上起碼有40分鐘時間糾纏在這個問題上。我無意干涉女兒的審美趣味,若是夏天這不成問題,春秋我也會讓步。可天寒地凍怎麼穿裙子?實在沒有辦法,我只好啟動「緊急狀態法」,抽她屁股:「你這小妖精!這麼大點兒就臭美,長大了還不變成個狐狸精!再嚷要穿裙子我就把你從窗口扔出去!」女兒立即安靜了。狂風暴雨之後,妻子又輔之以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妻子的諄諄教誨也基本上是我的思想:一個女孩子從小就把注意力集中於外在的修飾上,長大後就會成為花瓶,甚至是壞女人。女兒好像隱約聽懂了,也可能是暴力和恐嚇的作用,總之她再也不提裙子的事了。甚至到了夏天該穿裙子的時候,她也拒絕穿裙子。這以後,我給女兒買了無數條漂亮的裙子,但卻再也沒有看到她欣喜的笑容。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但爸爸的嚴厲體罰、媽媽的思想教育,卻無一不讓孩子的頭腦中產生了這樣一種錯誤的觀念:穿裙子的小姑娘將來必然會變成壞女人。父母可能是當時太著急了、也可能是太急躁了,但他們所提出的理由卻根本經不起推敲。誰說愛打扮就一定要變壞?誰說愛美就不能成才?父母們也許不會想到,這一次錯誤的審美教育,很可能就此阻斷了孩子成為時裝設計師、模特兒、美容專家或者演員的可能。因此,當你的小公主也表現出強烈的愛美傾向時,父母必須以客觀的態度,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只有父母更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愛來包容孩子,才能讓孩子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樂觀快樂、積極向上的陽光女孩。審美品味的高低,最能反映人的氣質。怎樣培養我們的小公主具備較高層次的審美意識,以便讓她們在富有個性的審美中建立自尊與自信呢?家裡的經濟條件很不寬餘,但女兒卻很愛美。看到一些小朋友著裝艷麗,或戴項鏈、手鐲,不免流露出幾分羨慕。她悄悄地問我:「園園塗紅指甲好不好看?」我意識到孩子開始越來越愛美了。但如果我只簡單地告訴她塗紅指甲是不美的、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允許,我想那是對孩子不公平的。而且,強制的態度也將不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一次,我花10元錢買了5公斤毛線頭,那是毛衣廠的下腳料。我把五顏六色的線頭一截截接好,給孩子織了十來件衣、裙、褲、背心,利用顏色俱全的特點,精心設計出富有兒童情趣的款式和圖案。女兒穿上這些衣服,平添了幾分聰穎、活潑。小朋友們羨慕極了,好多阿姨也都借她的衣服做樣子。後來,我再問女兒:「你還要貝貝的粉緞子棉襖和項鏈、戒指嗎?」她趕忙說:「不要不要,像個小大人,多俗氣!」孩子年齡還小,產生一些不正確的審美觀是十分正常的,比如認為穿得花花綠綠就是美、帶好多首飾就是美等。對此,父母千萬不要粗暴干涉和嚴格制止。這時候,父母應運用一些方法,適當去轉移孩子不正確的審美視線。就像故事中的媽媽一樣,當女孩穿上了人人都羨慕、誇獎的漂亮衣服時,她自然會認為自己才是最美的,不需要再效仿她人。美麗的最高境界就是擁有自己的個性,不隨波逐流。那麼,父母們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女兒擁有富有個性的審美觀呢?這裡,我們為大家提供一個好方法:和女兒一起製作一件獨屬於她的美麗衣服。一次,我對女兒說:「我們一起動手,為你製作一件世界上最美麗的衣服怎麼樣?你來設計樣式和圖案,媽媽幫你一起做。相信一定會很棒。」女兒立刻來了興緻,對我的建議表示贊同。沒過幾天,女兒就設計好了她所喜歡的衣服樣式——一件非常漂亮的小裙子,上面還有一個卡通小姑娘。接著,我和女兒又一同去購買了相關的材料,布料、扣子等。偉大的製作工程開始了。我和女兒一起動手,畫圖、剪裁、縫製……整整用了三天時間,才大工告成。我和女兒把這件美麗的裙子掛在衣架上欣賞,那奇特的效果,簡直令人心醉!美得我和女兒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這件衣服穿在女兒身上立刻有了轟動效應,路人多行注目禮。女兒也開始對自己的審美越來越自信了,她甚至有了自己的偉大理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不管小女孩長大後是否能夠成為服裝設計師,我們都可以肯定地說,長大後的她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具有審美能力的人。這次自己動手設計、製作服裝的經歷,不僅會給她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憶,讓她體會到創造美的過程比享受美更令人陶醉,更為孩子增強了審美自信心。雖然現代女性早已走出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藩籬,但女孩父母們卻不得不承認,讓我們的小公主從小就掌握一些樂器、愛好音樂,這無論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智力發育,都是有好處的。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遷、觀念的變化,很多女孩父母也都樹立了一種正確的音樂教育觀念:「現在,我給女兒報了芭蕾舞和鋼琴班,有空還會帶她去聽聽音樂會,倒不是希望她將來成名成家,就是覺得一定的藝術修養對女孩的成長很有好處。」「我讓女兒學樂器,並不是要求她一定要掌握什麼技能,只是想培養她的氣質和藝術修養。」音樂作為一種表達心靈感受的語言,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對情感的感受和體驗能力、陶冶情操,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修養。很多女孩子,也正是因為從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音樂教育,才擁有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靈動氣質。「花了血本買鋼琴,初學鋼琴時孩子很好奇,有很大的興趣去學。可是枯燥的學習使孩子很快產生了抵觸情緒。」父母們的困惑都是正常的。這也是父母們在培養女孩音樂才能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那麼,面對這些問題,父母應如何解決呢?希望下面一些科學的建議,能為您提供有益的借鑒。雖然天賦對於孩子學習音樂的成效影響巨大,但這並不代表,沒有天賦的孩子就應當放棄學習音樂。父母應當知道,學習音樂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享受到音樂所帶來的快樂,並提高孩子的藝術修養。此外,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1~6歲間,注重對孩子音樂天賦的引導,也可對孩子日後的音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培養女兒的音樂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會讓音樂伴隨著她的活動。如起床時,我會給女兒播放一些活潑、有力的樂曲;吃飯時,再播放一些優美、舒緩的樂曲;臨睡前,播放一些輕鬆、安靜的樂曲;即便是給女兒講故事,我也會選擇一些和諧的樂曲做伴奏,增強情感的渲染。有時,我還鼓勵女兒跟隨音樂的節拍有節奏地做動作,如打拍子、踏步、跳舞等。這位母親是智慧的。當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了美妙音樂的環境中,她的節奏感和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一定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小孩子學東西,最容易3分鐘熱度,要讓孩子有信心學下去,選擇樂器就很關鍵。在選擇樂器時,兒童音樂教育專家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第一:3歲以下的孩子,肺活量小,學習吹奏樂有困難,開始最好不要選擇這類樂器;第二:4~5歲可以開始學鋼琴、電子琴、手風琴等鍵盤樂器,而學習弦樂器,如小提琴、古箏等,應該在5歲半之後。一般來說,學習鍵盤樂器一年,基本掌握了音準和節奏感後,再轉學弦樂器會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在幫助孩子選擇樂器時,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孩子的學習動機主要來源於興趣。父母不能違背這一規律,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不問孩子是否願意,強迫他進行學習。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不僅不利於學習,甚至還會讓孩子對學習樂器感到厭倦。因此,幫孩子選擇樂器的正確方法應當是:父母引導為主,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欣儀還很小的時候,爸爸就有讓她學習一門樂器的想法。為此,爸爸經常在日常生活中對小欣儀進行引導:「你看,電視上那個彈電子琴的小姐姐好棒呀!她的手像是在鍵盤上跳舞。」「那個拉大提琴的小哥哥,竟然能奏出這麼美妙的樂曲,真是太神奇了。」此外,爸爸還經常帶著欣儀去各藝術學校、樂器行走走,讓孩子看看各種樂器,聽一聽、摸一摸、試一試……很快,小欣儀就迷上了電子琴演奏。很多家長都會抱怨說:「剛給女兒買了小提琴,她拉了幾天嫌太累就放棄了。後來,她又對學鋼琴產生了興趣,我也很快給她買了,可她剛學兩天卻又要放棄。孩子怎麼這麼沒長性啊!」其實,父母們的煩惱都緣於這樣一個原因——讓孩子的心愿實現得太容易。女兒看到別的小朋友有鋼琴,她也想要,於是整天纏著媽媽說這件事。聰明的母親沒有立刻滿足他,她不想讓女兒成為呼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小公主」。在她確認了女兒對學習鋼琴的確有興趣後,她認真地告訴女兒:「鋼琴很貴,要用掉好多好多的錢,媽媽要認真地工作一段時間,把錢攢夠後才能給你買,你得等一等。」一段時間過去了,女兒一直記著媽媽的話,當她再次向媽媽提到這件事時,母親故意麵露難色,十分抱歉地對他說:「對不起,鋼琴實在是太貴了,你能不能再等一等呢?」女兒雖然有點兒失望,但還是答應了媽媽的請求。到了向女兒履行諾言的時候了,媽媽拿出三萬元錢,故意叫工作人員將它們換成每張10元面額的,然後將一大堆錢帶回家擺在女兒面前,告訴她要花這麼多錢才能買到一架鋼琴。孩子看到面前的這麼多錢,驚訝得張大了嘴。就這樣,女兒通過媽媽的苦心,理解了一架鋼琴的價值,她不僅很自覺地愛護這架鋼琴,並非常認真地學習鋼琴。科學證明,越是讓孩子輕易就能實現的心愿,孩子往往就越是不會珍惜。因此,希望培養孩子音樂才能的父母,一定要學會延遲滿足孩子對樂器的購買要求。穿上薄薄的紗裙,戴上美麗的裝飾,在熒光燈閃爍的舞台上自由舞蹈……很多女孩子小時候都曾經做過這樣的「舞蹈夢」!現在,很多父母想把女孩子送去學舞蹈,並不是想讓孩子成為優秀的舞蹈演員,只是想讓孩子練練形體和氣質、培養培養興趣。可是,各種可靠或者不可靠的消息卻讓父母們有點猶豫:其實,父母們這樣的擔心都是不必要的。看看我們身邊那些能歌善舞的女孩子吧!舞蹈不僅塑造了她們的美麗,更在增添魅力、鍛煉體力、磨練毅力、豐富想像力等多方面,發揮出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感受到了這麼多舞蹈所賦予女孩子的優美氣質,身為女孩父母的您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具體來說,舞蹈帶給女孩子的好處是很多的,其特有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幾個重要方面:1.形體優美:正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時期的女孩子,經過舞蹈訓練(如挺胸、抬頭、收腹)能使她們站得直,形體優美,且能糾正駝背、端肩等形體問題。2.動作協調: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可鍛煉孩子的動作協調性,使孩子更有節奏感。3.增強肢體靈活性、柔韌性:經過舞蹈訓練,孩子的力量控制、穩定性、耐力等方面的身體素質都會得到提高。4.培養審美情感:舞蹈通過音樂、動作、表情、姿態表現內心世界,可使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到藝術表演的熏陶,使孩子們熱愛生活,並能欣賞美、體驗美。5.培養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養孩子表演的能力,使孩子們不怯場,表現力強,擁有更好的心理素質。形體的優美、肢體的靈活與柔韌、較強的審美能力……恰恰是女孩子形成優美氣質所必須的。因此要想讓女孩子成長為一個更為多才多藝、更具個人魅力的女性,父母應從小就注重培養女孩子的舞蹈氣質。即使不送女兒進入專業的舞蹈學校進行學習,也要讓女兒積極地加入班級或集體組織的舞蹈學習中。每個女孩子,都是天生的舞者,她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會用手舞足蹈、蹦蹦跳跳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就會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能成為美麗舞台的中心。那麼,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怎樣去引導孩子學習舞蹈,進而讓孩子擁有優美的氣質呢?一般來說,具有舞蹈智能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1~4歲)就會表現出其舞蹈的天賦。1.對舞蹈有強烈的興趣;2.動作協調、輕盈、優美、靈活;3.動作完全與音樂一致;4.腳的走、跑、行進、跳躍等動作,富有節奏且靈活自如;5.能利用手和手臂的結合,做出許多動作;6.喜歡模仿性動作;7.喜歡電視上的舞蹈節目;8.能伴著音樂的節拍律動;9.願意與小朋友一起表演;10.能根據自己學過的動作,創編一些簡單的舞蹈。如果孩子沒有表現出天生的舞蹈天賦,父母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培養孩子對舞蹈的興趣。例如,經常讓孩子通過電視觀看少兒文藝節目、歌舞表演等,讓孩子用感官直接感受舞蹈的美,引起孩子對舞蹈的注意和興趣。這時,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小公主喜歡「手舞足蹈」時,更要積極地加以引導。此外,父母還應鼓勵自己年齡較小的女孩子學習一些兒童舞。兒童舞動作簡單且富有韻律,孩子十分容易掌握。當孩子對自己的舞蹈充滿自信時,自然會對舞蹈產生濃厚的興趣。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女孩子進行專業的舞蹈訓練,第一要看孩子的興趣,第二要看孩子的身體條件。而且進行專業舞蹈學習時,孩子的年齡也不宜太小。運動專家建議:5~12歲是少兒身體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這時候進行舞蹈學習,將會對孩子的健康發育大有裨益。延遲滿足,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的應用。學習舞蹈是很苦的,很多孩子都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怕疼、怕累而最終半途而廢。因此,當你的女孩子向你提出學習舞蹈的請求時,父母一定要記得延遲滿足她的心愿。只有讓她知道自己的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她才能鼓起勇氣繼續堅持、繼續努力,最終學有所成。女兒一直纏著要去學舞蹈,可我知道學舞蹈是很苦的,孩子很容易會打退堂鼓,這樣會很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怎麼辦呢?於是,我故意騙她,說不讓她去學,理由是怕她打退堂鼓、怕她浪費錢。剛開始,女兒聽我這樣一說,有點猶豫,可馬上又說:「媽媽,我不怕苦,我會堅持到底的,我不會打退堂鼓的!」我又故意把她晾在一邊,不答應她,一來是調調她的胃口,二來是使她以後訓練時不敢因怕疼而不練。雖然我口頭上不答應她,可我卻經常有意帶她去看小朋友們跳舞,還經常在她面前誇哪個哪個小朋友跳得很好,我很喜歡她,很欣賞她。這一下女兒可急壞了,又不敢硬纏,便悄悄地觀察我,只要我一高興,就向我提起要去跳舞的事(其實我也在觀察她)。過了一段時間,我知道時機到了,故意很勉強地答應了,還對她提出不準半途而廢的要求。這時的她只顧著高興,就很痛快地答應了。果然,在日後的舞蹈學習過程中,女兒所表現出的努力程度、堅韌程度,要遠遠高出其他女孩子許多。由於小女孩的定力和吃苦能力都不是很強,她們學習舞蹈一段時間後,常常會產生退縮心理。這時,父母一定不要輕易改變自己的決定。父母可先對孩子的舞蹈學習進行一定的幫助,進而對孩子的成績給予及時肯定。當小女孩對學習舞蹈有了一定的自信以後,她自然會堅持下去。女兒的各種先天條件並不是很好,學舞蹈她體形偏胖,不是首選;學鋼琴,她指頭偏短,沒有潛力;學聲樂,她的嗓音有點啞。諮詢了有關老師後,我給她選擇了畫畫。但半年後的一天,女兒卻哭哭啼啼的跟我說:「媽媽,我不喜歡學畫畫了。我想學舞蹈」因為考慮到女兒從小就有很高的音樂天賦,再加上學畫畫也是我的一相情願,我答應了女兒的請求。但我對女兒提出了要求,學習舞蹈很辛苦,不可以再次退縮。女兒很爽快地答應了。可沒想到,改學舞蹈後,女兒又是一臉傷心,哭著跟我說:「媽媽,我不學舞蹈了。我太胖了,老師說我的腰太硬。」理由很充分,但我不能上當。本來讓她上特長班僅僅是為了培養一種愛好,多一點藝術修養,不是為了讓她學有所成,但現在看來,我更應該培養的是讓她學會負責,學會直面困難,學會挑戰自我。這以後,我給她制定了每天的練習計劃,利用晚飯前這一段時間陪她練習。很快練習就初有成效,幾個難度較大的動作女兒都順利過關了。伴隨著我的鼓勵和表揚,以及堅定的態度,女兒再也沒有和我說過要退縮的話。要想讓怕苦、怕疼的小女孩們學會一種技能,父母既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也要在孩子處處退縮的時候態度堅決。這不僅是為了孩子在長大後能擁有一份特殊的才能,更是對孩子意志力的一種強有力鍛煉。只有經歷過一定磨練的女孩子,長大之後才能真正做到有所堅持、有所成就。其實,繪畫並不僅僅是讓孩子學會畫畫,它更重視通過畫畫來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表現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繪畫還能讓我們的小公主敞開心靈,使她在繪畫中舒展自已內在的想像和情感,通過繪畫把自已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表達出來。從而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和修養,尤其是在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如毅力、耐力方面,更是功不可沒。「在女兒學習繪畫的同時,她也漸漸開始養成了細緻觀察的好習慣。無論花開了、燕子飛來了,她都會第一個發現。」「女兒不到4歲開始學習畫畫。現在,小小的她就有很好的審美能力,不僅自己很會搭配服裝,還經常指導我的著裝問題:『媽媽,你應該穿短裙,長裙把你的美都掩蓋住了』。」不難看出,在繪畫的過程中,女孩子卓越的個性能力、審美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為了在自己的畫紙上創作出美麗的圖景,她們學會了觀察美、體悟美、展現美……我們甚至可以對繪畫的作用這樣進行概括:繪畫,賦予了女孩子更多感悟美的能力!孩子的繪畫興趣,既緣於天性,也和父母的正確培養有關。在此,我們僅針對如何培養孩子繪畫興趣,給父母們提出了若干的建議。希望能為女孩父母們所參考、借鑒。一般來說,孩子到了三、四歲,大都會十分喜歡「到處亂塗亂畫」,而且女孩子的「塗鴉」意願往往會比男孩子表現得更強烈一些。其實,這也正是孩子學習繪畫的啟蒙階段。而父母在孩子繪畫的啟蒙階段,態度如何、採取的方法如何,將直接關係著孩子日後對繪畫是否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一次,老師正在教孩子們學畫水彩畫,菲菲的媽媽來接女兒了。菲菲馬上把自己剛畫好的畫遞給媽媽,媽媽拿著畫,掉過來轉過去地研究,還是沒有看出女兒畫了什麼。「這是什麼呀?」媽媽小聲問菲菲。「是貓呀。」菲菲話音還未落地,媽媽就連著誇獎:「是貓,是貓,畫得真像!我們菲菲好棒,貓畫得真好!」說著眉開眼笑地領著菲菲回家了。過了一段時間後,菲菲的這副畫獲得了某比賽的一等獎。評委們說孩子的線條大膽、有創意。當我們的女兒對某些活動有興趣時,父母如果能像菲菲的媽媽那樣,理解孩子,並不停地表現出由衷的讚賞,這就給予了孩子極大的鼓勵,可促進她能力的逐步提高。孩子在剛開始對繪畫感興趣,往往會停留在形象片面、單調的層面上。這時,家長應因勢利導地誘導孩子畫出更豐富的畫作來。這對提升孩子的想像力、增強孩子的繪畫興趣,都是十分重要的。這裡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如果女兒畫了一個瓜籽形狀的圖形,在圓頭處又畫了一條線,家長可以很感興趣地問她畫的是什麼,孩子回答是「小老鼠」,那麼大人就可以作以下順勢誘導:家長:嗯,女兒真能幹,想一想小老鼠的眼睛長在什麼地方?畫出來給我看一看(這時孩子一般都會自己畫出來)。家長:畫得真不錯,畫上眼睛的小老鼠就更像真的一樣了。再想一想小老鼠的耳朵長在什麼地方呢?這時可以再引導孩子說出《小老鼠偷米吃》的名字,或其它的名字。最後寫上畫畫的人名和日期。家長:那好啊!爸爸(媽媽)一回來就能看到,一定很高興,會說你是一個聰明的好孩子!孩子身邊的事物是五彩繽紛的,只有讓她們在大千世界和生活中學會感悟、學會觀察,才能讓孩子真正地愛上繪畫,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繪畫技術。為使我們的小公主學會觀察、感悟的本領,首先,父母應多帶孩子到大自然的廣闊天地里去尋找和觀察一切美麗的東西。名勝古迹、園林美景、潺潺溪流、爛漫山花、嘰喳小鳥,這些都是教孩子學習繪畫的最佳教材和最好課堂。為了讓學習繪畫的女兒更熱愛繪畫、精進畫技,父親經常帶她去動物園採風。有時,父親會和她一起坐在草地上,告訴女兒閉上雙眼,靜靜傾聽大自然的美、感悟大自然的美。有時,父親會給女兒安排一些明確的觀察任務。例如,帶女兒觀察老虎時,父親會對女兒提出這樣的觀察要求:老虎的皮毛顏色、條紋,眼睛的形狀、尾巴的長度以及老虎發怒時能露出幾顆牙齒……都要統統記錄在案。事例中這位父親的做法就很值得父母們借鑒。帶孩子接觸大自然、更深刻地感悟大自然的美,往往會引發孩子更多的創作熱情。而教會孩子學會觀察,則是提高孩子繪畫能力的最有效途徑。女孩家長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不管女孩子的相貌如何,如果她乾淨整潔地出現在大家面前,很快就會博得他人的喜愛,父母也會感到很驕傲;但如果小女孩拉里邋遢,頭不梳、臉不洗地出現在眾人面前,即使其他人沒說什麼,父母也肯定會感覺特別沒面子。當然,除了家長們的「面子」問題,不講究衛生、不注重儀錶美,還會對女孩子的生活帶來諸多的影響。例如,不講衛生的孩子更容易生病,肚子疼、長蛀牙、易感冒……;不講究儀錶美的女孩子,往往不被他人所接受,無法獲得好人緣兒;不注意乾淨整潔的女孩子,往往很難擁有優雅的氣質,不能成長為一個真正的淑女……雖然很多女孩父母都知道,講究衛生、注意儀錶的乾淨整潔,對女孩子來說好處頗多。但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卻很為培養孩子的乾淨整潔習慣而發愁。佳佳今年10歲了,長得很漂亮,但就是不愛乾淨。佳佳媽媽對此很煩惱:「我們家姑娘什麼都好,愛學習,又懂事,就是不愛乾淨,吃飯前讓她去洗手,她就沖兩下,有時連手背都沒濕;讓她刷牙,她也懶得刷。因為不講衛生,她常鬧肚子,還長了蛀牙,長期這樣下去可怎麼辦呀?」佳佳媽媽的煩惱,也正是許多女孩子父母共同的煩惱。對於女兒不講衛生的習慣,家長們常常嘗試使用很多方法,講道理、批評、責打……但孩子卻依然無動於衷,仍然是你覺得我的衣服該換了,我就去換;你覺得我該洗澡了,在你的三催四推下,我就去沖兩下……為什麼更易管理的女孩子也會如此不聽話呢?其實,這與父母的很多錯誤教育方式是不無關係的。很多女孩父母都會為自己的小公主制定很多的衛生規矩,比如不洗手就不能吃東西、衣服髒了要及時換、不能頭不梳臉不洗地往外跑……但規矩雖多,執行的效果卻如何呢?小女孩菲雨剛想用臟手去抓饅頭吃,就被爸爸呵斥道:「忘記不洗手就不能吃東西了嗎?你這樣會肚子疼的。」菲雨看到爸爸這樣嚴厲,立刻大哭起來,說什麼也不吃飯了。媽媽趕緊打圓場:「來來,不哭,不洗就不洗了。讓媽媽用紙巾給菲雨擦擦就好了。」規矩在執行的過程中,又被規矩的制定者——父母自己否定了。這樣一來,規矩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孩子自然也會更加漠視這個講衛生的習慣。一位爸爸告訴女兒:「你是大孩子了,去,自己把臉洗乾淨。」孩子乖乖去洗臉了,沒過一會兒就洗完了。爸爸一看,埋怨道:「這孩子,怎麼就洗了一小塊臉呀,臉的側面、耳朵後面都得洗。」孩子又去洗了一便,還是沒洗乾淨,爸爸著急了:「得了得了,就這樣吧。」告訴孩子要把臉洗乾淨,卻不告訴孩子如何才能把臉洗乾淨,這顯然不能讓孩子學會正確的洗臉方法。這位父親,顯然就是犯了有要求、卻不教方法的錯誤。這樣一來,孩子如何能夠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呢。乾淨整潔的儀錶不僅能夠體現一個人的精神面貌,還會讓人對自己充滿自信。因此父母們應首先明確這樣一個道理:女孩子不講究衛生、不講究儀錶美,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想讓女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父母就一定要嚴格執行衛生規則。在這方面,一位聰明的媽媽為我們做出了榜樣:雖然我為女兒制定了很多的衛生規則,但這小傢伙總是故意讓我為難。我和他爸爸都沒有理她,我們開始吃飯,女兒湊在餐桌前。但是,我們不給她拿餐具,也不給她盛飯。女兒眼睛裡開始有淚水,但是我們不為所動,不看她,繼續吃我們的飯。到最後,我們都吃飽了,該收拾桌子了,她這才可憐地對我說:「媽媽,我餓。」「去洗手吧,洗完手,媽媽就給你把飯菜熱一熱。」我仍然不忘規則。結果,那小傢伙乖乖地去洗手了。從此,她對我們訂立的規則深信不疑。對待這些執拗的小女孩,家長最重要的是堅持原則,當家長把女兒的「耍賴關」、「發脾氣關」、「哭鬧關」都闖過時,孩子無「招」可使,便會對訂立的那些規則深信不疑了。1. 物品歸位 。父母從小就應培養女孩子把脫下來的衣服、玩過的玩具放回原處等物品歸位的能力。這對孩子將來愛整潔,做事情井井有條都很有幫助。例如,每次孩子亂放衣服或玩具等物品,媽媽都要提醒孩子,「這些東西應該放在哪裡的?」2. 疊衣服 。事實證明,那些從小就能把衣服疊得整整齊齊的女孩子,往往會成為一個衛生習慣良好、個人儀錶良好的人。因此,父母一定要在女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讓她自己負責疊衣服,並做出適當的指導。例如,父母可讓孩子先從小衣服疊起,比如短衣、內衣、孩子自己的衣服等。熟練後再教孩子疊一些大衣服和厚衣服,如孩子的棉毛衫、媽媽的上衣、長褲等。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教給孩子一些技巧,例如如何才能把褲子疊得不出褶、如何才能把襯衫疊得更平整等。很多女孩的父母都對「男孩窮著養,女孩富著養」的理論深信不疑。他們堅信,只有從小就讓女孩子過奢華的生活,彈鋼琴、看畫展、吃山珍海味、穿高檔衣服,把她像小公主一樣教養長大,見過更多世面的女孩子才不至於被人騙走了。「女孩子就是讓人疼、讓人保護的。所以,即使父母省吃簡用,也要為女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父母們的良苦用心是可以理解的。但真的是讓女孩子吃好的、用好的,享有充裕的物質生活,女孩子就會擁有超高的品位、超高的審美能力,進而擁有高貴的氣質了嗎?其實,女孩父母們往往片面理解了「富」這個概念。「富」並不單單代表金錢的充裕、物質生活的絕對滿足,它還意味著父母要賦予女孩子自信、自強等強大的意志力量;父母要不斷開闊女孩子的眼界,豐富她的知識內涵;父母要賦予女孩子理性思考的能力、判斷的能力,讓她的眼光更高遠……金錢充裕的「富」,很有可能會培養出一個嬌縱、挑剔、禁不起任何打擊、不能自立的柔弱女性;而概念更為博大的「富」,才真的會帶給女孩子一生的富足、一生的幸福。家裡的經濟條件一直不好,看著自己可愛聰慧的女兒不能擁有漂亮的衣服、更多的玩具,我也曾經暗自垂淚。和其他同齡女孩子比吃穿的昂貴,我們是比不起的。於是我就暗自發誓,一定要把女兒培養成一個真正的小淑女,讓她具有其他女孩都不具備的品質與氣質。穿著上,雖然不能給女兒買高檔時裝,但我編織的手藝卻是一流的。因此,女兒的服裝雖不昂貴,卻件件博得了眾人的羨慕。女兒也很為自己的「時尚而不庸俗」感到自豪。日常習慣上,我更是嚴格要求女兒。為了讓女兒養成乾淨整潔、有節制的習慣,我甚至定了這樣一條家規——寧可不吃飯也要乾淨!為了增強女兒的知識修養,我帶領女兒一同去圖書館辦理了一張借書卡,每個月我都會陪女兒一同去圖書館一次或兩次。在我的嚴格教育下,女兒不僅在學校是老師同學眼中的榜樣,更成為了左鄰右舍眼中標準的小淑女。看了上面的故事,您有何感想呢?因此,我們的女孩父母們,如果您想讓自己的女兒具有高貴的氣質、不同一般的品位,那麼請一定要記住以下教育原則:讓女兒過奢華的生活以提高品位,遠不如讓女兒擁有一個聰慧的頭腦;女孩子高貴的氣質,來自其桀驁不遜的內心,來自其知識的不斷累積。因此,要想培養女孩子的高貴氣質,就需父母多用心、多引導、多付出,真正實現概念寬廣的「富」著養!女孩子是否具有高貴氣質,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她是否擁有自信。一個自信的女孩子,她的言行舉止之間自然會蘊涵著超乎常人的堅定、果敢、驕傲等氣質,而這恰恰是形成高貴氣質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培養女兒的高貴氣質、培養女兒的自信,父母可為自己的小公主訂立這樣兩個對她們一生至關重要的原則:1.走路的時候抬頭,挺胸,收腹。女孩子是否高貴、是否自信,會很大程度地體現在她的形體展現方式上。因此,女孩父母一定要從小就讓孩子養成抬頭挺胸走路的習慣,這是培養女孩子高貴氣質的一個最基本要求。2.說話的速度要適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女孩子的氣質,很大程度上要通過語言展露出來。女孩子說話太快,會給人鼓噪、不安等不自信的感覺;說話太慢則會給人拖沓、無主見等柔弱的感覺……而適中的語速,恰恰是展現女孩子最佳氣質的最好方法。提升女孩子品位的最好方法,就是一定要增長她的見識。增長見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旅行、讀書、學習一些才藝等等。只有女孩子掌握的知識增長了、判斷能力增強了,她才真的不會被外界的種種所誘惑。女兒5歲那年,我在書店買了本介紹全國旅遊景點的書,每到一個地方旅行之前,我都會先在書上看一遍,然後用兒童容易理解的語言講給女兒聽,讓她先有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我想,讓孩子帶著問題去玩,不但鍛煉了身體,同時也可以增長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知識,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語言及寫作能力都有好處。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除了讓她準備該帶的物品外,還專門給她準備了一個能背著的小旅行包。其實我知道孩子所能承受的重量,裡面並沒有裝很多的東西,目的只是讓她有合作的意識和小大人意識。當我們在旅途中遇到不認識的路時,我會坐在一邊請女兒來幫忙問路,這樣孩子在旅行中不僅增長了許多的知識,還學會了與人交往的技巧,學會了如何處理問題。旅行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增長見識、增長能力的過程。因此,有條件的父母可以多帶你的小公主出去走走、看看,並可以像故事中的那位母親一樣,多給女兒一些鍛煉的機會。此外,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或工作太忙沒時間,父母還可以通過增加孩子閱讀量、給孩子更多獨自處事機會等方式,讓女兒見聞廣博。俗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這個獨生子女時代,面對自己聰明伶俐的小公主,家長們的心一天比一天軟——把自己的女孩公主一般百般呵護著。於是,談到自己在女兒心目中的威信,很多父母都是一肚子苦水:「都說男孩子不好管教,可我們家這個女孩子也是越大越難管教了。你說一句,她頂你兩句,好像還是她有理。」我們不得不承認,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的女孩子是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在獨生子女時代、物質生活充裕時代的她們,更自信、更獨立、更有自己的見解。再加上很多父母都會對自己的女兒愛護有加、寵愛有加,父母要想樹立威信,更是難上加難。可孩子畢竟還小,思想很容易陷入偏激,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給以權威的解答、嚴格的規範,女孩就很容易養成嬌縱、偏執、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個性。而這,對女孩子良好個性習慣的培養,無疑是十分不利的。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女孩能夠乖巧聽話,能夠成長為一個知書達理的小淑女。因此,樹立起父母應有的威信,讓小女孩懂得尊重父母、懂得信賴父母,進而與父母建立起一種積極配合的密切關係,就是當代父母必須要完成的一項教育功課!時代變了,管教孩子的方式也必須變化。對於現代的孩子來說,家長的威信並不一定是傳統意義上的孩子對家長的絕對服從,或是家長對孩子的絕對支配。父母新型的權威形象,應當是建立在理解、信任、尊重孩子的基礎之上,既讓孩子心服口服,又讓孩子理解父母對她的愛。對女孩子的教育,只有嚴與愛結合才能既起到教育效果,又不傷害女孩子敏感的自尊。而且,在寬嚴相濟的教育方式下,父母也更易樹立權威形象,讓女兒既敬你、又愛你。例如,父母平時可對女兒要求嚴格一些,對一些影響孩子個性發展的一點兒小細節、小錯誤也不能輕易放過。但每次嚴格教育之後,父母都應想辦法對女兒進行一下安撫和開導,使她感受到父母是愛她的。這樣,孩子既受到了教育,又不會對父母產生畏懼、抵抗心理。而且,當孩子懂事以後,也會對父母的嚴格教育心存感激。一次吃晚飯,女兒把一盤蝦端到自己面前說:「這是我的,你們不能吃。」我批評她,她不肯聽,我就把她的飯碗拿走不讓她吃,哪知她竟與我對著干,吃起電飯煲里的飯來。在這種情況下,我當然要對她進行嚴格管教了。我一面「請」她去衛生間面壁思過,一面叫她爸爸過10分鐘後進去做她的思想工作,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待事情過去後,我又為女兒準備了豐盛的飯菜,並把她拉到懷中安慰了一番,讓她明白我的嚴厲,是因為她這件事做得不對,並非媽媽不愛她。從那以後,女兒再也沒犯過類似的錯,有時還會主動把她愛吃的東西留給我們。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的威信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的。對孩子存在的問題,父親一種態度,母親一種態度;或者父母一種態度,祖輩一種態度;一方嚴厲,一方寬鬆;一方斥責,一方袒護,這些都是不可取的。長此以往,父母在女兒面前的威信就會蕩然無存。一對父母,在如何教育女兒方面,兩人的教育觀點和方法很不一致,常常是各執一詞。比如一個要求女兒自己穿衣服,另一個卻說,女兒還小呢,我來幫她穿還省點事;女兒犯了一點錯誤,一個很不以為然,另一個卻非要女兒道歉不可。父母兩人常常為這些事情發生衝突,搞得孩子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再後來,他們的女兒還學會了鑽大人的空子,總是一副很有理的樣子。當夫妻二人態度不一致時,切記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持相反的態度,提相反的要求。如,爸爸處理問題簡單粗暴,媽媽可以不表態,也不要當場反對,待事情過後,媽媽再說服爸爸,取得一致看法後再去安撫孩子。這時,孩子既不會感到委屈,又會從內心深處信服家長,接受教導。古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父母想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得更好。比如,要糾正女兒亂扔垃圾的壞習慣,僅靠一遍遍地說是不行的,必須要做給孩子看。孩子看到父母的行為自然會模仿,同時也就很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了。想想,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孩子去做,孩子又怎麼會聽你的話呢?很多當媽媽的都有這樣的感受:自己苦口婆心,天天對女兒進行教導,結果女兒根本不聽不怕自己;反而是當父親的,往往在關鍵時候一句話,就頓時挽狂瀾於瞬間。在家裡女兒是我管得多,但威信卻是她爸爸更高。就拿看電視來說吧,我一遍又一遍地催她把電視關掉,該做作業了,而她卻像沒聽到一樣,總是拖了又拖。而她爸爸說一句話,孩子就會馬上執行。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是我管得太多、管得太瑣碎,這樣女兒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反而會不聽話。而她爸爸雖然平時很少說她,但他卻能抓住一些主要問題一管到底,這樣反而更有效。這位母親的經驗總結,十分值得女孩父母們借鑒。如果父母每天都是絮絮叨叨,大事小事數落個沒完,孩子難免會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有時候抓大放小,反而更有效。獎勵與懲罰,常常被父母視為管教女兒的兩大法寶——通過獎勵可以調動孩子做事的積極性,激勵孩子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通過懲罰可以制止孩子的種種不聽話行為,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個性、習慣。「女兒有了進步,我就會獎勵她更多的零花錢,讓她買自己想買的東西」;當代的女孩父母,懂得女孩的心靈是脆弱的、敏感的,知道女孩往往會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愛,所以他們在生活中也十分重視獎勵與懲罰的藝術。但不可否認的是,父母們常用的一些獎勵和懲罰方法,仍然有著很多的弊端——無論是給更多零花錢,還是送禮物、買孩子愛吃的零食,其獎勵方法都太過偏重物質獎勵;無論是罰站、不允許吃飯、打手板,其懲罰方法都太過偏重體罰。其實,獎勵遠遠不是多表揚幾句、送給孩子禮物那麼簡單的事情,懲罰也遠遠不是打孩子屁股幾下那麼簡單的事情,獎勵與懲罰都是一門家庭教育的藝術。只要父母換一種角度、換一種方式去獎勵、去懲罰,教育效果往往會更佳!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獎勵和懲罰都是必不可少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敏感並渴望得到父母更多關愛的女孩來說,無論獎勵還是懲罰,父母都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一般來說,深受孩子歡迎的獎勵可分為四大類——精神獎勵、情感獎勵、活動獎勵和物質獎勵。精神獎勵包括對孩子的成長表示鼓勵、肯定、滿意、讚歎、尊重、佩服和欣賞等;活動獎勵包括與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一起玩,聽大人講故事,跟小朋友一起做遊戲等;很多父母常常認為,獎勵就是給女兒買她想要的東西,給她的獎勵越多,就越會讓她延續好的行為習慣。其實,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心理學家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事實上,孩子更看重精神上的獎勵,年齡越大的孩子越是這樣,相比男孩而言女孩更是如此。因此,獎勵女孩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堅持多樣化的原則,即精神獎勵、情感獎勵、活動獎勵、物質獎勵綜合運用。前段時間,女兒的老師告訴我,說女兒在班裡不愛讀書,也不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一天晚飯後,我把女兒叫到跟前,問她為什麼會這樣。女兒說,她不好意思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回答問題或者大聲朗讀,她怕答錯或讀錯了被別人笑話。為了鼓勵女兒克服心理障礙,我給她特製了一張日曆表,如果她當天在課堂上大聲朗讀或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就可以得到1顆星。如果一個星期她能得到3顆星,就可以在周末時得到獎勵,到商店去買她喜歡的文具或玩具。如果一個星期得了5顆星,她就可以得到最高獎勵,在周末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如看電影、到餐館吃飯、去遊樂園,全家人都得服從。此外,她還可以晚半個小時上床睡覺,多看一會兒圖畫書。事實證明,這樣的獎勵很有效,幾個星期後,女兒變得自信多了。在上例中,這位母親的獎勵方法就很科學,採用了多種形式的獎勵:精神獎勵——頒發進步小星星;物質獎勵——到商店買女兒喜歡的文具或玩具;活動獎勵——去遊樂園、多看半小時的書……隨著獎勵的不斷升級,孩子也在不斷地提升和進步。給孩子過多的物質獎勵,其危害是有目共睹的。當孩子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得到獎勵的東西上,她就會將良好行為與得到獎勵掛鉤,而不是將良好行為作為一種好的習慣、個性予以保持。所以,獎勵要多樣化是非常重要的,從長遠角度來講它能夠更好地達到鼓勵孩子的目的。同時,隨著女孩的不斷成長,父母更要注重情感和精神獎勵,一定要盡量避免把獎勵局限於「物質」領域,並少用「討價還價」的形式進行。此外,父母們還應知道,獎勵孩子的最高級別,就是給孩子一些主導權。例如讓女孩來決定全家周末的活動、選擇到哪家餐館吃飯、請小朋友到家裡做客……讓孩子選擇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是最受孩子歡迎的獎勵。同時,這種給孩子更多主導權的獎勵,還十分有助於孩子多種能力的培養。自然懲罰法也就是自然後果懲罰法,這是由十八世紀法國著名的浪漫主義思想家、文學家和教育家盧梭提出來的。這種教育方法認為,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者犯錯誤的時候,父母不要給孩子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在不危險的前提下承擔行為過失或者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使孩子們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覺彌補過失,糾正錯誤。女兒去夏令營,媽媽問:「東西都準備好了嗎?」女兒說:「都好了,你就別管了。」媽媽一看,衣服帶得不夠,手電筒也沒帶,就問她:「那邊的氣候你知道嗎?衣服夠不夠?晚上活動的東西都準備了嗎?」女兒說:「沒問題。」這位媽媽就沒再說什麼。一個星期後,女兒回來,媽媽問:「玩得開心不開心?」女兒說:「挺開心的,就是衣服帶得不夠,沒想到山裡那麼冷。還有呢,晚上活動沒有手電筒很不方便。」媽媽說:「這可真是個教訓呀,那以後應該怎麼辦呢?」女兒笑了笑,說:「看來我以後得像爸爸一樣,出差之前列個單子,準備得再充分一些。」這位媽媽是智慧的,她的懲罰不僅讓女兒體驗到了自己過失的後果,更促使女兒想出了避免出現此類問題的具體方法。由此可見,讓孩子適當經歷一點麻煩、一點不愉快,是父母懲罰孩子的最有效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自然懲罰法並不是對女孩的所有行為都適用。一般來說,只有當過失後果不會損害孩子身心健康的時候,父母才可以讓她嘗嘗這種後果帶來的懲罰,如女兒挑食,父母可以讓她嘗嘗挨餓的滋味;女兒不好好穿衣服,父母可以讓她嘗嘗受凍的滋味;女兒固執,父母可以不管她,讓她感受到固執帶來的麻煩。如果過失造成的後果可能給女孩帶來心理上的折磨,父母就最好不要使用這種方法。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懲罰的運用是要遵循一定原則的,這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可以懲罰孩子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行為,但是不要懲罰失敗!特別是對於容易受傷、敏感的女孩來說,這個原則尤其重要。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父母常常會忽略這個懲罰的重要原則:欣欣看到媽媽工作很辛苦,就決定幫媽媽洗碗,但她卻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媽媽馬上跑過來說:「這孩子,你這不是添亂琳琳期末考試的成績很糟糕,班級排名也下降了很多,爸爸批評道:「我就知道你會考不好,平時就知道玩。罰你每天不許看動畫片。」以常人的心理來看,失敗了,女孩往往會感到特別沮喪、難過,並且自責、後悔,這個時候是她最傷心的時候,也是最脆弱的時候。這個時候,她需要父母的安慰、理解和鼓勵。如果此時,自尊心極強的女孩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只是一頓責罵,她心裡就會留下一個永久的陰影,並不再去做更多的嘗試與努力。其次,與懶惰、依賴等不良行為不同,失敗是一種可以讓人進步的學習過程。懲罰失敗很可能會挫傷孩子創造的動力,讓孩子變得怯懦和自卑。怎樣才能將我們的小公主教育好?怎樣才能讓女兒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對於這個問題,所有教女成功的父母們的答案都驚人的一致——和女兒做朋友!只有和女兒做朋友,你才能真正走進她的心靈,分享她的喜悅與哀愁,為她的人生之路出謀劃策;正如某教育專家所說:「如果孩子不願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父母,不願意與父母坦誠相見,那麼談論任何教育總歸都是可笑的。」隨著女孩漸漸地長大,如果父母還是一味地以家長的權威去管制孩子,孩子勢必會呈現「越來越難管」的傾向。但與男孩容易叛逆不同,更多的女孩會因為從父母這裡得不到應有的理解和支持,而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變得落落寡歡,甚至走向抑鬱。而如果父母採取開放的心態,將女兒當成一個平等的成人來看待,像對待朋友一樣去對待女兒,情況就大大不同了。一次,我給女兒輔導作業,一道數學題我講了半天,她卻心不在焉。我火冒三丈,桌子一拍,讓她到房間去閉門思過。女兒知道自己理虧,默默地走進房間,可我依舊火氣難消,真想跟以前一樣衝過去狠狠地抽她一頓。好半天,我才剋制住自己的衝動,推開房門,只見女兒正耷拉著腦袋抽泣著。我走過去,注視著她的眼睛,柔聲說道:「你心裡是不是很難過?媽媽態度不好,不夠朋友,媽媽向你檢討,以後媽媽一定改。原諒媽媽好嗎?」女兒抬起淚眼,不相信地盯著我!我向她笑了笑,她卻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我抱住她,為她擦乾了眼淚。她說:「媽媽,我不好,我一定認真聽!」我的眼淚也下來了,可心裡卻甜絲絲的,想不到,一句溫柔的話卻勝過了棍棒的威力,「柔」真的能克「剛」呀!回到書桌旁,女兒竟然說:「媽媽,這道題讓我好好想想,也許我自己可以把它做出來。」果然,女兒全神貫注地思考著,不一會兒就做出來了。從那以後,每當有分歧,我都會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口吻跟她商量。在朋友的關係中,女兒變得和我無話不談。我們在一起看書,交流心得體會;一起踢毽子、跳繩;一起寫作文,互相讀給對方聽;一起勾肩搭背地哼著歌曲上下樓……生活充滿了樂趣。故事中的這位母親,在放棄暴力教育之後,最終選擇了和女兒做朋友。由這個教育實例,我們不難看出,對於女孩子來說,「柔能克剛」、「一句溫柔的話勝過棍棒的威力」絕對是一條顛簸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學家們曾在一所小學裡做了一次調查,在這次調查中,有八成以上參與調查的女孩父母對自己的教女情況充滿了信心:比較了解女兒的個性、女兒有不高興的事會告訴自己、知道女兒的好朋友是誰、知道女兒愛看的書籍是什麼……但教育家們則表示,很大一部分家長自認為放下了父母的「架子」,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融洽,但實際上他們卻並沒得到孩子充分的信任。「爸爸媽媽是時常與我溝通,但他們的溝通內容僅限於「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之類的話題,他們與我溝通的目的性也太強了。還有,我不喜歡爸媽媽總是拿我與別的孩子做比較,什麼某某同事的孩子考上了清華、北大;誰誰又特別聽話懂事……一聽到這樣的話題我就煩。」一般來說,上小學的女孩子基本上已經懂事了。如果家長與她談話時,常常帶有很強的功利性、總拿她與別的孩子做比較等等,這樣不僅對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毫無益處,還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那麼,父母究竟怎樣做,才能真正走進女兒的心靈,和她成為朋友呢?父母要想與女兒交朋友,首先必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心裡在想什麼。但是,孩子的心理雖然不是深不可測,但很多家長常常也是琢磨不透。家長如何才能準確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呢?在我們家,有一個「親情寶盒」,俗稱「意見箱」。與女兒之間出現溝通障礙時,我們都是靠它來解決問題的。有一次,女兒突然不開心了,我很納悶,問她也不說,就寫了個紙條丟進「親情盒」里:「爸爸怎麼惹你不高興了,能給爸爸說嗎?」一會兒,女兒也丟紙條進去了:「你叫我寫字,說這個沒寫好,那個也沒寫好,還說我笨。」有時,女孩子的心理父母是很難把握的,就算是父母開口問她,她也不一定願意說出來。這時,「親情盒」便成了父母與女兒之間的溝通橋樑。當然,當女兒慢慢長大後,家長還可以用與孩子交換看日記的形式來解決,把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寫在日記里,同時也要求孩子用日記來回答。這樣,父母、孩子的心理、想法都白紙黑字地呈現在日記上,那父母與孩子之間有效地溝通,進而成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和女兒做朋友,就要隨時與她保持暢通的溝通關係,不要因為她的話題是你不能接受的、不能理解的,就拒絕交談或毫無顧忌地駁斥。只有父母能夠做到與孩子平等對話、無話不談,才能真正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引導她的思想漸漸步入正軌。一天晚飯後,女兒問我:「媽媽,假如愛情和事業只能選擇一個,你選哪一個?」我心裡一驚,14歲的小姑娘怎麼問了一個成年人的大問題?看來得認真對付,我說:「我選擇愛情,有了愛情才會有溫暖的家,即使事業不成功,也有個避風雨的港灣哪。」哪知女兒竟然胸有成竹地表示:「我選擇事業,事業成功了,愛情自然會來。」我思忖著說:「事業成功的喜悅也該有人分享啊……」一語道破天機,我知道她一直暗暗和一位男生關係忽冷忽熱,並且她正為這似斷非斷的關係而煩惱。這不,自己就嫌煩了,我又不便於捅破。於是,我借用了一句歌詞自編自唱:「愛情這東西,擁有了好麻煩,沒有了又拚命想,來早了添麻煩,來晚了又著急,不早不晚最香甜哪。」女兒會意地笑了。我覺得,學著與女兒交朋友,學著與女兒平等對話,我與女兒的心更加貼近了,交流也更容易了。當孩子向母親提出有關愛情的話題時,母親像朋友一樣與她各抒己見,並且在談話的最後,含蓄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可想而知,這樣一個開明、睿智的母親,自然會贏得孩子的信任和愛戴。此外,父母平時也應多抽一些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係的情況,以及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如果這時,孩子告訴你一些真實感受和想法,如對某男同學有好感,或某男同學對她有好感等,千萬不可指責她,要站在她的立場先去理解她,然後告訴她該怎麼辦。這樣,女孩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她們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對象,而不是保密對象了。當代的女孩父母,大多都知道表揚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但與此同時,很多父母卻也很是困惑——自己的女兒身上似乎沒有優點,我又怎麼去表揚呢?6歲的女孩小露,長得並不漂亮,小臉黑瘦,頭髮黃黃,個子也不高。而且,她的學習成績也很一般,總在班上二十名左右徘徊,在任何一門功課上都沒有表現出過人的天賦。在父母的眼裡,女兒太平凡了,平凡得讓他們沒有誇獎女兒的機會。爸爸媽媽對這個女兒幾乎失去了信心。每當小露不小心做錯了什麼,爸爸媽媽總會不約而同生氣地對她說:「我真懷疑你是不是我的女兒,怎麼這麼笨啊,長大了肯定沒出息!」作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這本無可非議。可父母也應看到,每一個孩子都有她的長處和優點,雖然孩子的天資有別、學習事物有快有慢、學習成績也有高有低,但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卻不能只取決於一個方面。就拿事例中的小露來說,也許她的長相的確一般,但她卻極有可能擁有一顆金子般的善良心靈;也許她的成績一般,但誰都不能否認她是個努力的孩子;也許她經常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但也許錯誤之中恰恰蘊涵著創造的火花……這也就是說,只要父母用心去觀察和體味,不用苛刻、挑剔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女兒的一言一行,他們就會發現:每個女孩身上都會蘊藏著無數的優點,以及許許多多值得表揚的地方。而如果父母對於女孩的這些優點,及時給予表揚,那麼,小女孩也必然會順著您的期望,茁壯而快樂地成長。5歲的女孩小小,在媽媽外出的時候,把房間整理了一下。媽媽一回來,立刻看到了房間的變化,她驚喜地對小小說:「真令人想不到。我的乖女兒越來越能幹了。」從此,小小就愛上了收拾房間,因為她想不斷帶給媽媽驚喜。母親只是發出了一聲讚歎,卻讓女兒在自己的讚美聲中不斷發揚著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表揚和讚美的作用,可見一斑。因此,女孩父母們,不管你的女兒是否優秀,都請用平常心來對待她吧!要知道,孩子的每一個第一次、孩子的每一次微小進步、孩子的每一個善意的舉動……都可以成為父母表揚和讚賞的理由。只要你發自內心地去表揚、去稱讚,注視著女兒的眼睛,溫和地對她說:「孩子,你是我的驕傲」,相信每一個更看重父母評價的小女孩,都不會令您失望!表揚是家長和老師常用的一種鼓勵孩子的方法,用這種方法來肯定孩子的優點,鼓勵孩子進步,非常有效果。但表揚要講方法,講藝術,如果方法不對就會適得其反。掌握鼓勵和讚美孩子的技巧,你就會成為天下最了不起的父母,你的女兒也會成為天下最幸福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信服賞識教育,並經常用表揚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女孩,但他們試過幾次後都搖著頭說:「我家女兒特殊,這種方法在她身上不管用。」真的是這樣嗎?這些家長都是怎樣表揚自己的女孩的呢?一位媽媽聽說「賞識教育」後,便決定改變以前的教育方式。回家後,女兒每做一件事,無論做得怎麼樣,她都說:「女兒,太好了,你太棒了!」整整一個晚上下來,女兒被他誇得莫明其妙。最後,這個小女孩摸摸媽媽的額頭說:「媽媽,你沒事吧?」表揚是種神奇的教育方法,是講究技巧的,如果媽媽不分場合、不分事情地一味表揚孩子,孩子往往就會被誇得莫明其妙。有時,甚至還會引起女兒的反感,她們會認為父母太「虛偽」。此外,有些父母認為鼓勵就是說好聽的,或者是簡單地戴高帽。而這樣做,也往往會引起孩子的反感。爸媽不在家的時候,女孩喬喬一個人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把傢具擺得整整齊齊的,她想給媽媽一個驚喜。媽媽一回來,高聲說:「我太愛你了,你很自覺嘛!」孩子為什麼覺得掃興呢?因為她得到的只是諸如「自覺」這樣乾巴巴的表揚,她會因此認為:媽媽之所以愛我,是因為我打掃了房間,如果我沒有這樣做,她還會愛我嗎?當女孩因此而懷疑媽媽的愛,後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由此可見,表揚孩子應該發自內心,從孩子本身出發。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長處、不斷進步,進而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某學者去一位在中國居住的外國朋友家做客,朋友家8歲的女兒拿出水果來招待他。他接過小女孩遞來的水果,很真誠地對她說:「你真漂亮。」當小女孩回屋之後,朋友很嚴肅地對他說:「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必須向他道歉。」「問題就出在這裡,你讚美她長得漂亮,這是她的外表,是父母給予的,並不是她努力得來的結果。而她和你打招呼,並給你遞水果,你卻忘了讚美她的禮貌了。」朋友一本正經地說。其實,很多父母也常常會犯這位學者所犯的這種錯誤。如當你下班回來感覺很累,女兒過來給你捶背,這時,你誇女兒「你真是個好孩子」,就不如這樣表揚孩子:「女兒捶得輕重正好,媽媽現在舒服多了,有你這麼孝順的孩子,媽媽覺得很幸福。」這會讓女孩明白,孝敬父母是一個人的美德,她也會為自己擁有這樣的美德而自豪。另外,家長還應該注意,對那些年齡比較小的女孩,當她的表現很不錯時,你的表揚一定要及時。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良好表現視而不見,會大大挫傷這些小女孩的積極性。很多父母在表揚女兒的過程中,往往會用「你真棒」一句帶過,並不對孩子的具體行為做出表揚。其實,這就不是一種正確有效的表揚方式。特別對於一些年齡尚小的女孩子來說,父母更應特彆強調孩子令人滿意的具體行為,表揚的越具體,孩子對哪些是好行為就越清楚。比如,兩個小女孩在一起玩,一個不小心摔倒了,另一個趕緊跑過去把她扶起來,幫她打凈身上的土。這時,父母就應表揚得具體一些:「你今天把小朋友扶起來,你做得真好,媽媽很高興。以後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就要像這樣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種更具體的表揚方法,既讚賞了孩子,又培養了孩子關心別人、助人為樂的良好行為。孩子以後再遇到相同的情況,也就更容易做出正確的選擇。芊芊的小姨是位事業有成的職業女性,芊芊很崇拜小姨。有一次,從小姨家做客回來,媽媽無意間提了一句:「今天你小姨誇你有禮貌了。」從此之後,芊芊遇到熟人打招呼、問好、幫助他人……變得越來越懂禮貌了。發現這一神奇的效果之後,每次從小姨家做客回來之後,媽媽都會神秘地告訴芊芊:「你知道嗎,你小姨偷偷地對我說,芊芊搶著做家務,是個懂事的大孩子了。」每個小女孩都會有自己崇拜的人,借他們的口來表揚你的女兒往往會產生很神奇的效果。即使她們沒有崇拜的人所誇的那樣優秀,她們會朝著那個目標去努力。因此,這樣的表揚對於女孩來說,就是成長的推動器。雖然和男孩相比,更注重父母評價、更為乖巧的小女孩會較少惹父母生氣。但面對犯了錯誤的女兒,女孩父母們卻普遍會遇到一個教育的難題:批評得重了,怕挫傷女兒的自尊心,輕了又怕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批評不到位,又怕女兒產生逆反心理。「我家女兒太脆弱,我一批評她、或說她做得不對,她就哭個不停,弄得我都不敢批評她了。」「每次對女兒嚴厲管教之後,她都會變得沉默寡言、鬱鬱寡歡,她甚至還曾邊哭邊問我:『媽媽,我還是不是你的好寶貝了?』搞得我不知所措。」「女兒總是很有自己的主意,任我怎麼說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她根本就不怕我。」家長們的苦惱,大體可分為兩方面:一是,女孩子太脆弱,禁不起嚴厲的批評;二是,因為家長在平時沒有樹立起權威,所以孩子根本就不認為父母的批評是正確的。以上這兩點,的確是很多女孩父母都要面臨的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對女孩的批評難問題,父母不僅要在平時的生活中注重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還要注重樹立自己做家長的權威。這兩方面問題的解決,父母可參照本書其他章節所述。此外,就如同表揚女孩是有竅門一樣,批評女孩同樣也有技巧可言。很多時候,女孩子所表現出的脆弱、自尊心強等特點,往往是她們更在乎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作為女孩父母,就一定要掌握女孩這種的心理特徵,順應其個性特徵進行正確的批評。雖然現在社會賞識教育很流行,但批評作為一種教育和溝通的方式,並不能因此而退出教育的「舞台」。對於女孩那些有意違反規矩等行為,還是要用到批評的教育方法。因為,正確、恰當的批評會使女孩更為快速地吸取教訓、更為快速地成長。事實上,批評男孩的方法與批評女孩的方法,差別是很大的。對於男孩子來說,父母需要重在讓他明白錯誤的原因,並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而對於女孩子來說,父母最終的任務卻是——在批評之後,如何讓你的女孩子既聽話,又能深切地體會到你對她的愛。對於女孩子來說,愛就是她所期盼得到的一切,也是讓她正確行事的唯一理由。所以,批評女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批評之後,告訴你的女孩:父母依然是深愛著你的!有個小姑娘性格非常叛逆,整天跟父母對著干。媽媽什麼方法都試過了,卻無法扭轉孩子的心。有一天,媽媽無意中翻出自己當年的育兒日記,那裡面記錄著女兒成長的一點一滴。她拿出來給女兒念,從她出生時的喜悅,到她得病時媽媽的恐懼,以及對孩子的美好期望,全都包含在這幾本日記里。剛開始女兒還似聽非聽,漸漸入了神,漸漸眼裡有了淚。終於,她忍不住撲到媽媽懷裡,哭著向媽媽道歉。愛可以感化一切。女孩子再叛逆,也對父母有著很深的愛。她之所以表現如此,是因為她覺得爸爸媽媽不愛她了。當她明白了父母對她的愛有多深,她就會用百倍的愛來回報父母。批評只是一種教育手段,其目的是通過懲罰性的措施,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避免下次再犯。因此,批評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最終目的。家長在教育女孩時,一定要做到賞罰分明,不要出爾反爾,否則女孩會不明白你的意思,從而達不要教育她的效果。一個小女孩向媽媽撒了謊,被媽媽識破後,媽媽狠狠地批評了她,小女孩傷心地哭了起來。看到自己的寶貝女兒哭了,媽媽馬上給買了一支冰激凌哄她不哭。這整個過程被一位教育專家看到了,他問女孩的媽媽:「你為什麼批評你的女兒?」「但是又為什麼給她買冰激凌,是表揚她的行為,還是給她受到批評的補償?」教育專家問。規則一旦制定,就要嚴格地執行,否則,以後所有的規則,都將被你的女孩打破。在批評女孩子的同時,父母最應做到的,就是讓你的女孩感觸到你對她的愛。這時,增加和女兒的身體接觸,就是最好的輔助批評的方法。例如,在批評女兒時,可以摟著她的肩膀說話,或拉著她的手講道理給她聽。這樣,即便父母說出一些指責的話,女兒也會坦然接受。因為她知道,父母是出於愛才批評自己的,自己並不會因為這次錯誤而失去父母的愛。女兒放學回家後,我發現她心事重重的。吃過晚飯,她忽然站起來說:「媽媽,今天我挨了老師很多批評!」我說:「沒事沒事,跟媽媽說說老師都是因為什麼事批評你的?」她就告訴我:「第一,上課時,我做小動作了;第二……第三……還有第四,老師說下課了,我就跟同學聊天,我們平常聊都沒事,不知道怎麼今天老師就批評我們了。」我就說:「媽媽還真不知道你是一個特能聊的孩子,這挺好的啊,說明你能說話愛表達。但是你聊天的時間卻不對。老師已經提醒不許聊天了,你還在那兒說話,就不對了。」在批評的過程中,媽媽既委婉地表揚了孩子的優點——善於表達,又對孩子的錯誤進行了有效的批評。女孩父母應當知道,批評女孩,切忌一味批評、全盤否定。當女孩感覺自己的行為一無是處時,她往往就會陷入深深的自卑,認為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是沒用的了。因此,女孩父母在批評孩子的同時,一定要善於發現她的點滴優點。將優點和缺點結合起來說,她們也才更易接受。廣泛的興趣、愛好,對人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而這對於我們的女孩來說,則更為重要。女孩子能有自己的愛好,並以此為樂,這樣她在以後的日子裡才不會因為一無所好而覺得孤單;女孩子興趣廣泛,並能夠為此付出努力,就等於掌握了走進成功大門的一把金鑰匙;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有很多父母已經注意到了,培養女孩的多種興趣愛好是多麼重要。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大一部分家長,仍然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愛好,為孩子安排未來發展的道路;或者因為某種固有的教育思想,強迫孩子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情,阻斷了孩子興趣愛好的萌發。一個小女孩,偶然發現蚯蚓斷成兩半後,兩半都在蠕動,感到特別好奇。她把斷了的蚯蚓分別擱進兩個有土的花盆裡,想觀察一下斷了的蚯蚓還能不能活。媽媽非常生氣,說:「一個女孩子,擺弄什麼泥巴,沒出息!」隨後,媽媽把有蚯蚓的兩塊泥巴扔出了門去。面對孩子興趣的萌發,媽媽卻以「小女孩就應該乾乾淨淨,做點小女孩該做的事」為由,強制阻止了孩子的觀察、探索行為。這位媽媽也許不會想到,她的這一罵、一扔,很有可能就此斷送了一位女科學家。在欣賞和尊重孩子的興趣,並以極大的熱情支持孩子方面,國際象棋大師謝軍的母親就做得很優秀。那年,謝軍面臨著要麼去棋隊,要麼繼續上學放棄下棋的選擇。她想上學更想去下棋,因為只有她自己知道,只要往棋盤前一坐,她就會無比地暢快、興奮。而媽媽,這位畢業於清華大學自控系的電子工程師,為獨生女兒考慮更多的是她的學業和前途。作為一個有文化素養的媽媽,既不願因家長干預斷送一個確有天才的棋手,也不願女兒為此耽誤一生。於是,母女間進行了一次很嚴肅的交談,那時謝軍才12歲。「你很喜歡下棋,對嗎?」小謝軍看著媽媽,從沒見媽媽這麼嚴肅過,有點兒害怕,但依然點點頭。「那好,不過你要記住,下棋這條路是你自己選擇的,既然你選擇了下棋,今後,就要對自己負責任!」試想,如果當年媽媽硬逼著謝軍讀書,壓制她對國際象棋的愛好,那麼,現在謝軍也許會坐在大學的教室里,而我國就會少了一位出色的棋手。不可否認,謝軍的身後,有一個偉大的母親!作為父母,不能只欣賞孩子的興趣,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並且,不管你對孩子的興趣持什麼態度,你都要以極大的熱情發現並支持,使其發展成為一種能力。要想培養女兒的多種興趣愛好、開發她的多種智能,作為父母,我們首先應當做到的就是尊重她的興趣愛好,並使之得到適當的滿足。例如,如果女兒喜歡撲蝴蝶,父母就不妨為她準備一隻撲蝶網,和她一起到大自然去抓蝴蝶,並趁此機會教她一些有關蝴蝶或其他昆蟲的知識。回家之後,父母還可以教她把蝴蝶製成標本的方法,然後和她一起對標本進行分類、存檔。有機會還可以為她提供一些圖文並茂的有關蝴蝶的書籍。說不定,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你造就了一位未來的昆蟲學家。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鼓勵。任何一件事情,孩子剛開始可能有興趣,可是時間一長就會感覺枯燥乏味,這時就需要家長的支持鼓勵,特別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和孩子一起去克服、度過難關。女兒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興趣班報名,她想報排球班,我和他爸爸都支持她,但我們心裡清楚女兒不一定能吃得了那個苦。果然,兩個星期後,女兒苦著臉跟我說:「媽媽,打排球沒勁。老師整天讓我們跑步、學兔子跳、做仰卧起做,太累了。」我笑著對女兒說:「女兒,老師那是在練你們的耐力和彈跳力,這是打好排球必備的基本功。我相信你是最棒的,別人能行的你一定也能行。」在鼓勵女兒加把勁兒的同時,我還特意為女兒買回了排球,鼓勵她和同學們一起玩。此外,我和她爸爸還常去看她的訓練、比賽,經常同她談排球。漸漸的,女兒成了球隊的明星,從一名二傳手到一名主攻手,最後成長為了學校的排球隊隊長。很多時候,孩子就像一棵幼苗,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這時,父母就應像幼苗上綁著的兩根結實的木棍,在孩子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幫助她、鼓勵她、教會她如何戰勝困難,使她能順利而健康地成長起來。在培養完美女孩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需要擬訂一份——才女培養計劃書!/
推薦閱讀:

《獵場》里有哪些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學命須知之四:學習八字的訣竅:現抓主脈,後鑽細節
女兒富養要注意的三個細節
新育嬰嘔心搜集總結母嬰護理經驗和細節,恭請姐妹們收藏!
喝茶的禮儀細節,你真正了解嗎?

TAG:美女 | 女孩 | 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