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針灸】節氣灸——秋分

導讀

        公曆9.7-9.8正是白露時節,小編為大家推出了「節氣灸」這一概念,如今已是二十四節氣之秋分,我們又該如何選穴施灸呢?

        秋分(公曆 9 月 22~24 日) 防燥涼。《黃帝內經》:「肺主宣發肅降,肺是水上之源,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諸多憤郁,皆屬於肺,在志為悲,在液為涕,在體合皮毛,在竅為鼻。」艾灸氣海、中脘、關元、天樞、足三里、三陰交可保養肺陰、護肺和養陰。

     舟山市中醫院針灸科應海舟主任指出:「秋分過後,天氣逐漸轉涼,此時艾灸可以扶助陽氣,提高機體免疫力,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反覆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艾灸更為有效。」

     天灸療法是以溫熱藥物穴位貼敷,使局部皮膚充血潮紅來治療疾病的一種非火熱中醫外治方法。「三伏」天灸在每年的7-8月,而「三九」天灸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1月。這兩次施灸的時間間隔比較長。如果能在此期間增加「春分灸」和「秋分灸」,能夠加強「三九」和「三伏」天灸的功效。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在秋分時,根據節氣的陰陽變化,施以「溫熱」的灸法,能有效溫通陽氣、祛風散寒、扶助陽氣、增強免疫力。

       秋分灸與三伏灸、三九灸一樣,也屬於節氣灸。不同的是,由於秋分處於陰陽消長的轉折期,最利於調節陰陽平衡,所以秋分灸相對溫和,是對三九灸、三伏灸的補充。

      秋分灸治療選取肺俞、脾俞、腎俞、關元俞等足太陽膀胱經之背俞穴為主,以調節相關臟腑和有關組織器官的病證,對呼吸道及消化道等疾病尤為顯效。

      艾灸可以採取懸灸、溫灸器灸、溫灸筒灸等方式,每個穴位可因個人皮膚情況施灸5-10分鐘,可於節氣時間範圍內隔天選取穴位進行施灸。

       以下是秋冬常見虛證的秋分灸法,可以自己在家操作:

1、灸足三里

適合於脾胃虛寒的患者,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虛寒性胃腸病等,灸法一般以溫補脾胃為主,兼溫腎陽、助肺氣。

2、灸膻中

適合於肺虛的患者,包括寒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寒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還有反覆的呼吸道感染。灸法一般是疏通經氣、溫肺,操作時,選取兩乳中點的膻中,第七頸椎棘突的大椎作為施灸的部位。

3、灸湧泉

適合於腎陽虛之虛寒內生的患者,包括虛寒性的腰腿痛、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還有凍瘡等,一般灸兩腳底湧泉穴。

推薦閱讀:

段氏臟腑針灸歌訣
[轉載]子午流注針法---傳統針灸的「雞肋」
按摩4個穴位 有效預防老年痴呆
出診日記(一)急性腰扭傷

TAG:針灸 |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