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人要貼門神?~鬱壘神荼:兩位門神的傳說 | 讀故事學文化

隨著電影《小門神》的播出,很多大小朋友對中國文化又有了濃厚的興趣。那麼,電影中提到的兩個神仙,大家是否知道他們的故事呢?門神,在中國又代表著什麼呢?

點擊 ↓↓↓ 播放鍵,邊聽邊看

門神的來歷

門神老爺是漢族民間傳說中守衛門戶的神。門神來源於鬼神信仰。是鬼神世界中的小神之一。這些小神與天地祖先之神不同,它們與人們的衣食住行有著密切關係。《禮記·祭法》鄭玄注說:"……此非大神所祈報大事者也,小神居人之間,司察小過作遣告爾。"又引《樂記》說:"幽則有鬼神,是幽暗之處有細小之鬼神。"這些小神遍布在人們周圍,監察人們的言行。是故舊時漢族民間風俗,把門神的畫像印出來,貼在堂屋前面左右兩扇大門上,逢年過節須敬門神老爺,以保護一家人一年四季平安無事。

門是房屋的臉面,在整個房子中占重要的地位。所以古時家庭祭祀,門為五祀之首。五祀是古代家庭中門、戶、中溜、灶、行五種主要祭祀。門主出入,後世演變為門神。"門神"一詞,最早見於《禮記·喪大記》鄭玄注:"君……釋葯、禮門神。"《類說》卷六引《荊楚歲時記》雲:"歲旦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讀作shēn shū),右鬱壘(讀作yǔ lǜ),俗謂之門神。"是鎮邪驅鬼的神。

貼門神的風俗最早可追溯到漢代以前。漢代王充《論衡·訂鬼》雲:"《山海經》又曰: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凶魅。"貼門神的風俗蓋自此始。漢族民間傳說神荼、鬱壘像貌兇惡丑怪,但沒有固定的畫像。各地不一樣。所以更多的地方以桃符代之。《荊夢歲時記》載:"正月一日,……帖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五引《皇朝歲時雜記》雲:"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長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畫神像狻猊白澤之屬,下書左鬱壘右神荼。或寫春詞,或書祝禱之語,歲旦則更之。"這就告訴我們,門神的畫像,貼的方位、大小規格都是有出入的,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大年初一太陽升起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上換上新的桃符以祝新年。王荊公《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中古以前漢族民間相傳的門神。

唐代以後,又以秦叔寶、胡敬德(尉遲敬德)為門神。傳說唐代宮中鬧鬼,太宗夜不能寐。《三教搜神大全》卷七雲:"……寢門外拋磚弄瓦,鬼魅呼號……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寶出班奏日:"願同胡敬德戎裝立門外以伺。"太宗准其奏,夜果無警。"因此唐太宗令人畫秦、胡二將形象貼於官門左右,自此鬼魅邪崇以息。貴族之家大書"秦軍"、"胡帥"字樣貼在門上,以為門神。漢族民間傳言二人畫像能鎮邪驅鬼,將其畫像作門神,故相沿為習至今。

《燕京歲時記》載:"門神皆甲胃執戈,懸弧佩劍,或謂為神荼,鬱壘,或謂為秦瓊、敬德。其實皆非,但謂之門神可矣。"這段話就很明確的告訴我們,門神演化到後來,就沒固定是神荼鬱壘,還是秦瓊、敬德了,只要能驅鬼鎮邪就謂之門神。形象和名稱逐漸模糊。因此,有些地方把鍾馗也當作門神。

但鍾馗不是門神,而是神話傳說中的打鬼英雄。宋·沈括《補筆談》記載:唐代開元年間。"明皇講武驪山,還宮痁(古代病症。即瘧疾)作,將逾月,忽一夕夢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繞殿而奔。其大者……捉其小者,刳目而啖之。上問大者日:爾何人也?奏日:臣鍾馗氏,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夢覺,痁若頓瘳(病癒)。而體益壯。"唐明皇因此命畫工吳道子按夢中所見形象畫成圖像,懸於宮中。"上大悅,勞之百金,批告天下。"傳至漢族民間,成為捉鬼驅邪的人物。併產生"鍾馗嫁妹"等傳說故事。成為小說、戲劇的題材。崑劇、京劇、川劇、滇劇等都有"鍾馗嫁妹"的劇目。明代煙霞散人所著《斬鬼傳》、雲中道人著《平鬼傳》,俱是寫的鐘馗打鬼的故事。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其近於呵斥全群者……取諸色人,比之群鬼,一一抉剔,發其隱情,然詞意淺露,已同嫚罵,所謂"婉曲",實非所知。"唐宋以前,漢族百姓在除夕時懸掛鍾馗像;唐宋以後,改在端午節懸掛。有的家庭,長年掛在家神側旁,四時供祭;有的則乾脆貼在大門上代替門神。其實非門神老爺。作門神之因,能驅鬼除邪也。

敬門神的風俗不僅漢族沿習,少數民族也有。如苗族、土家族在蓋房、換門、新家長在上任或家中發生災難時,都要舉行敬門神的儀式,以祈禱人財興旺,鬼不入門。解放後,敬門神的風俗逐漸消失。門神由門畫、年畫所取代。

鬱壘與神荼

鬱壘神荼是漢族民間信奉的兩位門神。一個叫神荼(音"shēn shū",或"shén tú"),一個叫鬱壘(音"yù lǜ "或"yù lěi")。神荼一般位於左邊門扇上,身著斑斕戰甲,面容威嚴,姿態神武,手執金色戰戢;而鬱壘則位於右邊門扇上,一襲黑色戰袍,神情顯得閑自適,兩手並無神兵或利器,只是探出一掌,輕撫著坐立在他身旁巨大的金眼白虎,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消災免禍、趨吉避凶的美好願望。

鬱壘的傳說

鬱壘是漢族民間信奉的神仙。古代人們為了驅凶,在門上畫神荼、鬱壘,亦有驅鬼避邪之效果。左扇門上叫神荼,右扇門上叫鬱壘,漢族民間稱他們為門神。

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每當清晨金雞啼叫的時候,夜晚出去遊盪的鬼魂就必須趕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門兩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將它們捉住,用繩子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懼神荼、鬱壘。這樣在民間就流傳開用降鬼大仙神荼、鬱壘和桃木驅邪、避災的風習。他們用桃木刻成神荼、鬱壘的模樣,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掛在自家門口,用以避邪防害。這種桃木板被稱做「桃符」。

這裡有兩個傳說故事:

傳說一

傳說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壽。桃下住著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鬱壘,他們為人正直,力大無比,兇猛老虎為他們護林看桃,野牛嶺上有個野大王,心狠手毒,喝人血,吃人心,殘害百姓。

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被神荼、鬱壘轟走,野大王氣得七竅生煙,一個黑夜,野大王帶領他的信徒裝扮成惡鬼前去報復,被神荼、鬱壘用桃條捆起來扔給了老虎,桃木辟邪說法由此而來,同時它也成為辟邪驅鬼的工具。

傳說二

傳說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每當清晨金雞啼叫的時候,夜晚出去遊盪的鬼魂就必須趕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門兩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將它們捉住,用繩子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懼神荼、鬱壘。這樣在民間就流傳開用降鬼大仙神荼、鬱壘和桃木驅邪、避災的風習。他們用桃木刻成神荼、鬱壘的模樣,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掛在自家門口,用以避邪防害。這種桃木板被稱做「桃符」。

桃符,顧名思義,以桃木為材料。在古代,桃木有「鬼怖木」之稱,桃木驅鬼辟邪的信仰由來已久,並且從來都關乎於門戶。

除《山海經》記載外,漢代諸書皆有記載。如《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括地象》中即說:桃都山有顆大桃樹,枝幹盤曲三千里,樹上有一隻金雞,太陽出來的時候就叫鳴。樹下有二神,一個名叫郁,一個名叫壘,均拿著葦索,看守那些不祥之鬼,一旦捉住便殺之。應劭《風俗通義》卷八則稱荼與壘是兄弟二人,生性能夠捉鬼,他們常在度朔山上的桃樹下,檢查百鬼,凡發現有禍害人類的就逮之喂虎。於是縣老爺常常在臘冬除夕,刻一個桃人拿著葦茭掛在門上,並在門上畫一隻虎,這都是仿效古人的做法。道教吸收了這種信仰,如晉葛洪《枕中書》即將鬱壘列入道教神譜,稱為東方鬼帝之一,其《元始上真眾仙記》中亦云:「今人正朝,作兩桃人立門旁,以雄雞毛置索中,蓋遣勇也。」此後,二神一直被人們所信仰,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用桃木板做門,叫做仙木,畫兩位神貼在上面,左扇門上叫神荼,右扇門上叫鬱壘,民間稱他們為門神。隋朝杜台卿《玉燭寶典》引《括地圖》稱神蒂、鬱壘於桃都山大桃樹下,為門神。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五引《皇朝歲時雜記》云:「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長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畫神像狻猊白澤之屬,下書左鬱壘右神荼。或寫春詞,或書祝禱之語,歲旦則更之。」《北平風俗類征·歲考》亦稱:元旦貴戚家懸神荼、鬱壘,民間插芝梗、柏葉於戶。《民間新年神像圖畫展覽會》:「所謂神荼鬱壘者,乃《山海經》神話中之人物。……上述最古門神之意,迄今尚未全部遺忘,蓋今人仍有書其名於門上者,以代較流行之將軍肖像。」可見二神信仰廣泛深入民間,祭祀的方法大致為:畫二神肖像張貼於門上,用桃木雕刻二神像,掛於門上,用硃砂筆在桃木板上寫上二神尊名,掛在門上,並畫上道符,不管用哪一種方法,人們都認為可以用來驅鬼辟耶。至於於二神的形象,《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有一幅畫,畫中即有二神的肖像。二神位於桃樹下,坦胸露乳,黑髯虯須,眉發聳互,頭生兩角,手執桃木劍與葦索,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難怪鬼見了都害怕。

《藝文類聚》卷八十六引《莊子》佚文:「插桃枝於戶,連灰其下,童子入不畏,而鬼畏之。」近年考古發現了證明這一古俗的寶貴史料,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書《五十二病方》有一條:「囗:禹步三,取桃東枝,中別為回回回之倡而門戶上各一。」囗,小鬼。藥方的內容是驅鬼,門上插桃枝。桃木驅鬼,也見於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

神荼的傳說

神荼是漢族民間傳說中能制伏惡鬼的神人。一般位於左邊門扇上,身著斑斕戰甲,面容威嚴,姿態神武,手執金色戰戢。故漢族民間稱他為門神。表達了漢族人民一種消災免禍、趨吉避凶的美好願望。

《山海經》里有這麼一則故事。傳說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

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間作祟,派了兩個神將去把守,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這兩個神的名字有特別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鬱壘要念「鬱律」。兩員神將專門監察鬼怪的行為。發現哪個鬼怪為非作歹,便用草繩捆起來送去喂老虎。此後,從這個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說。於是,那時候,人們每逢過年,便用兩塊桃木刻上神荼、鬱壘的像或寫上他倆的名字,掛在門的兩邊,叫做桃符,以示驅災壓邪。 神荼一般位於左邊門扇上,身著斑斕戰甲,面容威嚴,姿態神武,手執金色戰戢;而鬱壘則位於右邊門扇上,一襲黑色戰袍,神情顯得閑自適,兩手並無神兵或利器,只是探出一掌,輕撫著坐立在他身旁巨大的金眼白虎。 東漢應劭的《風俗通》中引《黃帝書》說,神荼和鬱壘原本是黃帝手下的大將,常在度朔山章桃樹下檢閱百鬼,對於無理害人的惡鬼,就用草繩把它捆起給白虎吃。當黃帝得道成仙后,手下的兩名大將聽說也入主神界,日後百姓將他們視為捉鬼神差,將他們一同繪在門上,以保家宅平安!這就是兩門神的典故。

關於驅邪的禮器,有這麼個傳說:

中國最古老的人形門神是神荼和鬱壘,漢畫里有其圖象。王充《論衡·訂鬼》引《山海經》:「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凶魅。」釋譯:大海中有座度朔山,山上有棵大桃樹,樹枝彎曲逶迤三千里,東北方的樹枝間叫鬼門,所有的鬼都從這裡進出,門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鬱壘,負責看管所有的鬼。對兇惡的鬼就用蘆葦編織的繩索捆綁起來喂老虎。於是黃帝就制定禮節,根據時節驅鬼,又立起大桃木人,門上畫神荼、鬱壘和老虎,門上懸掛蘆葦索用來擋住惡鬼。 其實「神荼」最初是冶鑄匠師手裡神奇的工具。「荼」即「杼」,大致上是一種頂端尖銳的武器或工具。這就好象古代代表權利和地位的「笏」,最初也是一種農具。或說,「杼」和「笏」都關聯著同樣有尖端的「圭」,而「圭」最初也是利器或是工具。

《周禮·春官·典瑞》說,王晉奉(通假字,意思是捧著)大圭,執鎮圭,以朝日。玉圭被當做祭祀太陽的法器。「圭」最初與指向的箭矢一樣,都是武器或工具,後來才轉化為禮器或法器。鬼魔也不是好惹的,要打退它,需要武器和靈力。這就是鎮宅神、門神都手執利刃,與「饕餮(音「taotie」)一樣面目猙獰的原由。

「神荼」之「荼」是一種驅邪的禮器,那麼與「神荼」並列的「鬱壘」又是什麼東西呢?「壘」,古人雖讀「律」,但「鬱壘」一做「郁雷」(見《神荼戰國策·趙策》高注等),「壘」(壘字繁體)從三「田」,跟「雷」字所從一致;而「田」是雷車車輪之形(後來轉為「雷鼓」);所以懷疑「郁雷」本來是雷神,雷公正是邪惡與鬼魅最害怕的神。所謂「霹靂戩」,是雷神的「垂象」,是雷電的物化形式。「郁雷」既是雷神的卑化,又是雷神武器「霹靂戩」的人格化、人行化,與神荼、鍾馗的民俗本質相同。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秦瓊)和尉遲敬德(尉遲恭)所取代。《西遊記》第九十回記載,唐丞相魏徵監斬涇河老龍,老龍鬼魂夜間來向唐太宗索命,唐太宗十分驚慌,就派武將秦瓊(左,手執金裝鐧,左邊為尊)、尉遲恭(也叫胡敬德,尉遲敬德,右,持十三節鐵鞭)把守前門,黃龍鬼魂就不敢前來。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記載,李世民即位後因早年殺人無數,夜夜夢惡鬼「寢門外拋磚弄瓦,鬼魅呼叫,三十六宮、七十二院、夜無寧靜」,大將秦瓊與尉遲恭請求夜晚戎裝守衛宮門兩旁,後來唐太宗不忍心二位大將夜夜守衛的辛苦勞累,命畫師畫二將發威形像貼於宮門兩旁。結果後世沿襲,遂永為門神。

這部《小門神》看過嗎?的確不錯,希望將來中國的孩子們也可以通過這部動畫片愛上國學,傳承國學!

今日小調查(訂閱後投票有機會中獎):

你相信有神嗎?你信仰什麼?

投票後看結果

這篇文章有用嗎?


推薦閱讀:

(22)出格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月亮在哪?
打造特色小鎮為什麼有的小鎮一飛衝天, 有的小鎮成為「鬼城」
哪裡能買到正宗的普洱茶?
新教黑話教學豪華套餐

TAG:文化 | 故事 | 古代 | 傳說 | 古代人 | 門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