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太極拳不用力的認識 2
三、「不用力」是太極拳沾粘連隨的需要
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和《楊氏老譜》中,都明白地強調了包含有「不用力」的被稱為「隨屈就伸」、「緩應急隨」、「人剛我柔」、「不丟不頂」、「捨己從人」等的「沾粘連隨」是古太極拳也就是「十三勢」拳的根本。因為沾粘連隨具有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所說的「牽動四兩撥千斤」至「人背我順」的效果,這種效果主要就是體現在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令人「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和「如捕風捉影,處處落空」之中。這「處處落空」顯然是「終不得力」的進一步,所以沾粘連隨的效果主要就是體現在令人「終不得力」之中。雖然現在練太極拳者不少人都講「沾粘連隨」,然而在許多人的理解中,「沾粘連隨」是主動的、用力的、動手的技巧。當然,對照包括《楊氏老譜》的太極拳經典拳譜和近代太極拳家的著作等來看,這種主動的、用力的、動手的所謂「沾粘連隨」根本不是太極拳的「沾粘連隨」,根本原因之一就是這樣的所謂「沾粘連隨」都是「用力」的,而太極拳的「沾粘連隨」是必須具有「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的特徵的。這是因為只有與人接觸的手臂「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才能使得對方「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這手臂也才能如吸附在對方的肢體上,就像搭乘在便船上一樣,不需耗費自己的體力而船快我亦快,船慢我亦慢,因此可能比船更快。沾粘連隨能夠「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地「牽動四兩撥千斤」至「人背我順」,這難道可能做到嗎?確實,按照一般武術的思維,哪會有這樣的事情? 因而有的人認為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不可思議的胡言亂語。正如一本叫《拳經洞微》的書中的觀點:《太極拳譜》是「由於對於武術知識的欠缺與無知,故而編造出來的」,因而是被不少人「至今對之不屑一顧」的。然而,太極拳尤其值得珍貴之處卻正是在於太極拳先人在這普遍被認為的不可能與不可思議中,逆向思維地突破了「不可能」與「不可思議」,發現了「可能」和「可思議」。這一「可能」和「可思議」,是可以由最簡單的太極單推手來加以證明的。當然,這單推手必須是「 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真正沾粘連隨的單推手。現在不少人所「從事」的單推手是「用力」、「主動」、「動手」的,是表現為「力的對話」和「雙方配合」,這樣的推手想要有「牽動四兩撥千斤」至「人背我順」的效果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太極平圓單推手,當一手的腕部接住了對方攻擊的手,對方向我推按來時,如果自己隨即發生了太極拳沾粘連隨的反應,這一手就是「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的。當然這「不用力」包括了由於自重等因而形成的勁,功夫高者自然會給對方如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純粹太極其臂如綿裹鐵,柔軟沉重」。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畫蛇添足地將太極拳吹噓為與人接觸能夠「松空」得使人感到什麼也沒有接觸一樣,這在現實和近代太極拳家的著作中是沒有根據的神化渲染,網上有的文章和視頻對這種神化渲染都有揭穿和以事實為根據的否定。這種「松空」必然可以使得別人的攻擊長驅直入,確實可以認為是沒有武術實用價值的。因為不用力的直接結果是肌纖維鬆開,而肌纖維鬆開的結果是陳微明先生在《太極答問》中所說的「蓋鬆開則兩臂容易沉重,不鬆開則兩臂仍是輕浮」;正因為這手臂是由於不用力而放鬆的,所以這手臂在沾粘連隨中的主要表現必然是柔軟沉重的;而也只有手臂柔軟沉重,才能對於對方的推按既具有一定的緩衝阻力作用,便於我的身體能夠從容地借對方之力發生位移,又能使得對方的推按遇不到頂抗,從而沒有力的著落而感到「終不得力」。由於不用力放鬆而被推動的手臂是「不動手」的,人小臂的長度又總是小於大臂的長度,並且小臂被對方推動是以肘為軸呈弧線活動的,這樣,小臂一經被推動,對方用力的方向就註定已經被改變而被破壞了,最終除非適可而止停止推按,如果繼續推按,不論對方是不是向前動步,都不可避免地形成攻擊落空和我的幾乎小半個身子位於對方的身後了,從而對方由於其自己的用力而形成容易被我就近攻擊的「背勢」。這一結果的形成,我的「不用力」、「不主動 」、「不動手」缺一不可,如果手臂稍微主動一下,也就是稍微地用一下力,上述結果就難以形成了,而且必然會發生雙方力的對抗,「人剛我柔」、「以弱勝強」 也就都不存在了。手臂被正向、側向地向上和向下攻擊無不都是如此。在這樣的情況中,我就像是一扇可旋轉虛掩的門,有人猛一推門就會跌到門內去;然而這門本身顯然並沒有為了旋轉而用過力。體現了「不用力」的「不主動」、「不動手」正是這太極拳沾粘連隨的化解與置人於背勢能否成功的關鍵,其中的置人於背勢其實就是攻擊,可見太極拳的沾粘連隨兼有化解與攻擊的作用,而這種作用的實現都是必須基於「不用力」的。一個人遭到攻擊,所受到的攻擊方向不外於可以概括為正向、側向的水平、向上和向下,如果中華武術中絕無僅有的太極拳所獨有的沾粘連隨,在防止被擒拿的前提下,再有嫻熟、輕靈的步法配合,能夠「不用力」地將所有的攻擊化解掉並且在瞬間置對方於背勢,顯然就更容易了。這樣,被許多練習非太極拳武術者認為是不可能的、至少是極其困難的、認為是「對於武術知識的欠缺與無知」的太極拳的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小敵壯、以老敵壯也就能夠實現了。顯然,這「不用力」的沾粘連隨是古代太極拳先人在武術技藝中成功應用逆向思維,從而發明能夠典型地以弱勝強之拳術的產物。太極拳沾粘連隨技高者能夠「不用力」地使得別人始終打不著自己,而自己卻可以隨時容易地打著別人,立於不敗之地也就有了老實的基礎了;至少如孫祿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說的「雖不能取勝於敵,亦不能驟然敗於敵也」。所以,「捨己從人」的沾粘連隨才被王宗岳稱為是「十三勢」之「本」。而「不用力」正是沾粘連隨基礎性的內容,由此可見「不用力」對於太極拳是具有 「本」中之「本」性的。 太極拳的沾粘連隨顯然是要絕對消除一般所謂之「用力」和「快」的,所謂是「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因為這一般所謂的「 用力」和「快」是由主觀所決定的主動的、局部作用的。如李雅軒、陳微明等先生在其著作中所說的往往其「用力」和「快」不適時,反被人制,央視「武林大會」 擂台賽中這種實例可說是不勝枚舉。太極拳的沾粘連隨由於不用力,因而可以有效地養精蓄銳,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為年齡差距相對發生的體力不支;還由於沾粘連隨的速度是」乘便船」性的,所以,既可以不先不後.恰到好入的快,又可以比對方無論怎麼快還更快.由於耗費體力極小而能有效保存體力,速度既可以不快過頭, 又可以比別人的快更快,這樣也使得以弱勝強就有了可能.
當然,沾粘連隨是很不容易掌握的。因為這一技法既極為簡單又極為複雜。說簡單,沾粘連隨雖然千變萬
化,卻不是主動技巧,中心就是一個「隨」,其原理可以概括為《楊氏老譜?太極圈》中所說的「能如水磨催急緩」。就是與敵人搏鬥一經與其肢體相接觸,就把敵人攻擊的肢體當做以水磨心為軸轉動的磨柄,我則或不動步或動步地不讓這轉動的磨柄撞到自己的身體,或讓敵人由其自己的活動形成背勢,或繞到敵人的背向打擊敵人。這樣的原理實在扯不上什麼複雜和玄秘。說極複雜,從理論上講,肢體活動由局部肌肉收縮引起骨槓桿變化而形成,這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無條件反射的本能,是王宗岳所說的「非關學力而有為也」的「先天自然之能」,要改掉這種有生以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習慣,顯然是很困難的,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的。沾粘連隨還需要全身十分有序地協調,能夠靈敏變化的動態放鬆,除了能夠借人之力,自身還要有能夠不需要活動肢體局部肌肉收縮緊張的傳遞的力量。經驗顯示,這些絕對不可能由於有「高手拆招」而可以馬上明白或短時問內體驗到和模仿成功;即使將沾粘連隨所有的細節要領都反覆交代清楚,悟性佳的要學會、掌握、能夠體驗到,恐怕至少也需要數年時間。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無論對於是快是慢的攻擊,老師都能十分從容地化解並立即置對方於背勢的動作反應,學生學練了幾年,儘管也完全知道原理,也能部分化解,可就是不能完全掌握。而如果遇到「濫竽充數」的老師、或者老師不願合盤托出,或者表達不清,學生悟性又差,幾十年、甚至一輩子掌握不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實上也確有跟隨明師幾十年的人仍沒有明白和掌握沾粘連隨的;所以說又是極為複雜的。而要掌握沾粘連隨合格的「隨」,最關鍵的也就是「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如李雅軒先生所說不能上也動、下也動。太極拳每一個動作似乎腳引起手之動是沒有時間差的,其實,每一個動作都源於「頭頂懸」與「氣沉丹田」,是有序.有先後順序過程的由腳至手的動,是「其根在腳」的;每一部位的動相對於先動的部位都是被動,或者說每一動既都是全身有序之動的結果,又都是全身不動的結果。所以,手臂對於別人和自己而言,任何時候都是被動的,發勁時也是如此。這就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這種情況也就是《十三勢歌>>中所說的令人「神奇」的雖「動猶靜」。這樣的技法沒有一定的悟性和鍥而不捨、孜孜以求的精神是極難掌握的。太極拳的每一個拳式都包含著這樣「雖動猶靜」或稱為「以靜御動"的沾粘連隨,因而有人說太極拳的每一個拳式都是「不是高難度的高難度動作」,這樣的說法令人拍案叫絕。而這「雖動猶靜」和「以靜御動」的中心就是「不用力」。可見太極拳兼具化解與攻擊功用的沾粘連隨是以「不用力」的存在而存在的,「不用力」是太極拳沾粘連隨絕對不能脫離的根本需要。 四、「不用力」是太極拳「極堅剛」發勁的需要造成了「人背我順」,甚至到了使人「落空」失足,顯然還沒有完全達到武術制人的目的。從《楊氏老譜》與楊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極拳家的著作中可以了解到太極拳制人的手段主要有兩個,那就是點穴與使人向遠處重重地跌倒。電視和互聯網對武術點穴這種已經瀕臨滅絕的技術都有反映,如2007年9月21日江西衛視「傳奇故事」報導了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的張維波教授,對得到過武當內功傳授的張建光先生點穴術的測試,有一位自認為具有很強抗擊打能力的張雲來先生堅持要求親身體驗被點穴的感受,結果被在腹側章門穴幾乎是輕輕擦過似的一點,立即癱軟在地處於半昏迷狀態而完全喪失了抵抗能力.江西新聞欄目《第五社區》記者採訪觀察了據說能夠點穴致人和動物立即死亡的江西萍鄉市一位點穴高手謝啟平先生,謝先生用手指輕輕地在雞的背部一點,不僅使得活蹦亂跳的雞慢慢地瀕臨死亡而奄奄一息,而且可以用解穴法使即將死亡的雞即刻恢復常態。張維波教授通過儀器測試,當人的肢體被點穴後,被點穴部位有線狀紅外的延伸移動異常。這些都反映點穴是一種不需要耗費很大體力,而能立即致人在一段時間內完全喪失抵抗能力和立即或逐漸致人傷殘、死亡,現代科學不了解及尚解釋不了的武術技法。太極拳在置人背勢時施展點穴,顯然是以弱勝強的最重要手段。然而,這種太極拳技法的威力和可怕之處,除了在《楊氏老譜》中還可以極膚淺地被了解到以外,由於傷人實在太兇險,還可以說在中國近代太極拳的傳承中已經失傳,仍然保存下來的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發人如脫彈丸」的使人向遠處重重地跌倒。而要發生這樣的結果顯然是必須要有很強大的力量的,這種力量古代太極拳經典稱之為「如放箭」、「極堅剛」的「勁」。從《楊氏老譜》中可以知道古代的太極拳先人將這種「勁」與一般的「力」做了嚴格的區別,學練太極拳必須分清「力」與「勁」,必須抑制「力」而追求「勁」。「力」與「勁」是不同的,這種概念是太極拳的基本常識,這種概念在真正的太極拳傳人中是十分深刻和明顯的。 從古代太極拳經典、《楊氏老譜》與近代太極拳家的著作中可以發覺太極拳的「勁」與一般所謂的力有本質性的不同。一般所謂的力是指由於肢體局部各肌群的不同收縮引起骨槓桿變化所發生的,其值大多表現為肢體局部的質量與速度的乘積。這種力對外打擊,局部肢體必然肌肉緊張,往往需要局部肢體明顯移動,移動肢體的體能必然明顯消耗。而太極拳的「勁」是被古代太極拳經典稱為「如練一氣」的、也就是在體內波浪形傳遞的力,屬於現代運動力學所稱之為的人體中的「動量傳遞 」。這種「勁」可以使得手臂等移動的肢體如同被揮動的鞭子,可以不用力而沒有體能消耗,甚至可以在肢體幾乎沒有位移的情況下向外發出強大的力量。因而陳炎林先生稱「力為有形,勁則無形」。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就多處提到了楊澄甫先生髮勁時往往僅僅是手掌「一抖」、「一鼓」、「一彈」,身子「 一坐」;這種發勁手臂幾乎始終是柔軟的,就像鄭曼青先生所說是像「斷臂」似的;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也反覆強調了太極拳的發勁手臂必須始終十分的放鬆柔軟。古代太極拳經典中因而有「極柔軟然後極堅剛」 之語。這一句話不僅反映太極拳的強大勁力可以由沒有緊張的很柔軟狀態中的肌肉驟然爆發,而且反映太極拳的強大勁力是以李雅軒先生所說的「大松大軟」為載體的。
當然,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所說的僅僅「大松大軟」了就能夠有強大的勁力發生,這是十分片面和錯誤的。太極拳由於「不用力」的「大松大軟」只是為腿腳的力量傳遞到手臂之「動量傳遞」的發生與傳遞創造了條件,或者說只是「動量傳遞」發生與傳遞的條件。現代運動力學指出人體發生「動量傳遞」必須有人體各環節「相向運動」反應的發生。就是說如果沒有「相向運動」的神經反應,僅僅「大松大軟」是不可能發生強大勁力的。不僅發勁必須要「相向運動」,引起太極拳沾粘連隨的「氣」也是必須要有「相向運動」的。古代的「意」包括了所有的精神和神經活動,這種「相向運動」的神經反應,顯然就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意」。所以,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說:「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以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楊澄甫先生的這種說法與現代運動力學關於人體中「動量傳遞」發生條件的介紹完全吻合。這句話中「不用力而用意」中的連詞「而」並不是表示轉折,而是表示並列。現代太極拳界許多人將這句話中的「而」理解為表示轉折,將這句話理解為「不是用力打拳,而是用意打拳」,這是很錯誤的。應該將這句話的「而」理解為表示並列,將這句話理解為「打拳既要不用力,而且又要用意」。用現代的語言表述,楊澄甫先生的意思就是練太極拳要追求全身始終放鬆不要主動用力,在這樣的基礎上,還要追求全身有序協調「相向運動」的神經反應;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太極拳所需要的引起動作的「氣」和「真正內勁」才不會被「以自縛束」而能夠發生。
何謂「相向運動」?運動力學指出就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具體地說就是身體「一個環節向下必然引起另一個環節向上,一個環節向左必然引起另一個環節向右,等等」。比如腳向下蹬,必然同時發生了向上蹬的力量。練太極拳就是要由自覺鍛煉至無意識條件反射地利用這種反應,具體地說,所有動作都要有頭頂懸引起氣沉丹田,引起孫南馨先生在《太極長拳》中所說的「足底的擰旋和蹬勁」、孫祿堂先生在《太極拳學》中所說的「足極力往上蹬勁(語云:『勁起於腳跟 』)」,同時又腰胯與肩下沉、小腹內收、命門後突、背後拔等等這些相互反向的反應。這種「相向運動」有剎車的感覺,不過剎車是車子行進中的停止,而「相向運動」卻是沒有行進的車子由於剎車發生了車子的行進。實質上太極拳的「相向運動」應該包括人體有關各關節、各椎體上下有序地交互相對擠壓與相反支撐,從而將全身向下松沉發生於腳的力量往上傳遞。李品銀先生更是將這種反應總結為「下大於上、後大於前、身大於手」,給人十分形象、生動的啟迪。實際體驗如果沒有這樣的反應,不論身體如何放鬆,身上也是不可能發生「氣」和「勁」的。實際還可以感覺到這種「勁」的發生似乎是有一個驟然瞬間的肌肉緊張,但是這一過程是難以體驗覺察的、僅僅一閃而已,而且這似乎一閃而已的肌肉緊張完全沒有主動的成分,完全是被動的、不由自主的。這種體會符合陳炎林先生根據田兆麟先生的傳授,在《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論勁》中所說的「手到勁發,未中之先無勁,既中之後無勁,惟中肯之傾,疾如閃電,一發便收,斂氣凝神,毫不費力」。
有人認為太極拳必須有柔有剛,有松有緊,不然不符合「陰陽相濟」。其實古代太極拳經典之「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就認為太極拳存在著「剛」和「緊」,「極堅剛 」就反映了「剛和「緊」;但古代太極拳經典同時又認為太極拳是「柔而無剛」的,就是說這「極堅剛」是如陳炎林先生所說「疾如閃電,一發便收」的,就連自己也是難以仔細體驗到的。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離不開「陰陽相濟」,但「陰陽相濟」在某些方面是表現為不對稱的。比如人的正常營養與微量物質、米飯與鹽都存在著陰陽關係,人體中的正常營養與微量物質能夠等量嗎?食用米飯與食用鹽能夠等量嗎?顯然,這些陰陽如果等量,人就活不成了。太極拳也是如此,如果別人和自己都能夠感覺到身上的剛和緊了,這種剛和緊就必然不是太極拳的了。只有主觀上始終追求「大松大軟」,也就是「不用力」,又憑藉「相向運動」反應,也就是「用意」,而客觀上瞬間一閃爆發由腳傳遞而至似乎沒有時間差的勁才是太極拳的「真正內勁」。而這種勁才體現了太極拳的「陰陽相濟」。因為這種勁的性質是全身的、傳遞的,不僅形成這種勁的爆發不需要大幅度地轉腰等預動、沒有先兆、可以由任何姿勢發生,而且手臂可以發出比手臂局部肌肉能夠發生的最大力量還大得多的力量來;另一方面,這種勁力爆發的體力消耗主觀感覺上要比使用骨槓桿性質之力的體力消耗小得多而似乎「毫不費力」。這種主觀感覺是符合運動力學理論的。運動力學指出一個人用不同方式所做的功,其體力消耗是不一樣的。比如慣性定律提示: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可以省力,而經常改變運動狀態相對就比較費力。《運動解剖學》中有個國外資料:兩個運動員都用了4分24秒跑完1英里,其中一個運動員用每秒20碼的固定速度即勻速跑,另一個速度不固定,結果發現兩個人的功率和付出的體能不一樣,勻速跑的功率和付出的體能都比速度不固定跑的要小。每個人也可以用實際試驗來驗證這樣的理論:分別用三種方式搬運重物上坡,第一種方式是重物全由一隻手提拿,第二種方式是重物分開來由兩隻手提拿,第三種方式是重物用繩分繫於一條扁擔的兩頭而用肩頭挑扁擔,結果雖然同樣時間完成了將重物搬運到坡上,也就是做了同樣的功,但卻會感到第一種方式體力耗費最大,第三種方式體力耗費最小。這是因為第三種方式中,重物是由全身較直接地來負擔了。太極拳所發的勁是全身肌肉所匯成的,所以才會感到體力消耗比較小。運動力學又介紹人體力量發生的一個因素是肌纖維的伸縮差,伸縮差越大,發生的力量就越大。而太極拳追求全身始終的不用力放鬆就使得全身肌肉隨時都具有很大的預伸長,因而隨時都可以因為驟然收縮而瞬間發生很大的力。太極拳的勁是全身所發生的借「相向運動」而由腳反饋上來的,因而臂力不大的人就可以發出很大的力量來,而且耗費的體力相對較小,這也使得以弱勝強、以小敵壯、以老敵壯有了可能。因而這種勁力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越不用力會越有力」、「要有力就要不用力」,當然,這兩句話中各自的一個「力」是指局部的骨槓桿性質的力,另一個 「力」是指由松沉引起的由下往上傳遞的力。當全身有了適當的放鬆,能夠有初步勁力傳遞的感覺了,就會發覺確實是這樣,發勁時身體和手臂越是能夠不用力,手臂能夠發出的力量就越大,驟然之間,腕、肘、肩關節會像要飛脫一樣,而胸腹則如葉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所說的會貼向後背像掏空一般,而所消耗的體力也反而感到越小。而發勁時如果身體、肩臂稍微有一丁點兒的主動和用力,手臂上的力量反而大大地減弱甚至沒有了,就如楊澄甫先生所說「以自縛束」了. 劍的習練尤其能夠明顯地反映這種情況,只要「相向運動」協調適當,比如手臂與身軀的運動趨向相反,肩臂越不用力,劍身上的力量就越明顯,向前刺時劍尖顫抖會尤其劇烈。顯然對於太極拳而言,不僅要掌握沾粘連隨,而且發勁也是必須「不用力」的,「不用力」也是太極拳發勁絕對不能脫離的根本需要。
五、「不用力」是太極拳的生命特徵
太極拳的沾粘連隨在武術中是絕無僅有的,太極拳的「勁」也是一般武術所陌生的。有的人將經驗主義當做唯物論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讓不懂太極拳的學生去實踐體驗"勁從腳起」,結果這些學生自然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此他的結論就是"勁從腳起是不存在的」。按照這樣「實踐檢驗真理」的方法,讓不懂樂器的人用笛子吹奏樂曲,吹一整天也吹不出音樂來,於是也可以認為笛子是不能吹奏樂曲的;讓小學生去進行微積分計算,小學生當然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於是也可以認為微積分是不存在的。這種「實踐檢驗」難道不是很荒謬嗎?對於太極拳「其根在腳」的理論,好在現代體育對羽毛球擊球技術的研究已經證實,效果較好地利用"動量傳遞」的擊球法就需要全身放鬆、局部不要有主動、以及力量是從腳而始.的。太極拳的發勁與利用「動量傳遞"的羽毛球擊球法雖然是兩回事,但至少可以證明人體放鬆才能發生由腳而始.波浪形傳遞的力量在科學理論上是有根據的,並不是天方夜譚。必須明白.太極拳以「不用力」為基礎的沾粘連隨和發勁都是技術,是必須具有一定條件的人才能體驗得到的,而且程度不同,體驗到的感覺也是不同的。
太極拳這種特殊的勁力使用法在中華武術中也不是絕無僅有的。從有關的資料分析,太極拳的「勁」與高層次的心意拳、形意拳、意拳的勁力相比較,雖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有很多相同之處,本質上可能都是「動量傳遞」。如孫祿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記載形意拳家郭雲深先生說:「化勁……起落進退,皆不著力」、「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中華武術》2004年第7期中謝春成先生一文,記載的意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的弟子秘靜克前輩則說:「想勁不得勁,得勁須廢力。」這些都反映了武術中存在著以不同程度的「不用力」為手段來發生力量的技法。由於太極拳的這種「勁」與一般的用力是很不一樣的,因此雖然往往將這種用勁法的諸要領加以介紹,但有的人通過長期的鍛煉還是沒有什麼感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在於沒有改掉自己局部肌肉緊張用力本能的悟性。
既然太極拳包含化解、置人於背勢之攻擊的沾粘連隨和發勁攻擊都是以「不用力」為基礎的,如果抽掉了「不用力」,那麼太極拳的沾粘連隨和發勁自然也就沒有了,太極拳自然也就僅存一張「外皮」而實質不存在了,可見「不用力」是太極拳的生命特徵。而太極拳這「不用力」往往一般人是難以從外形上加以分辨的,這就像鹽和白糖都是白色的細粒,鐵鑄的模型和泡沫模型外形上可以一模一樣,漢語拼音字母與英語字母的字形是一樣的,外形上都是難以分辨的。所以,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例言》中說:「太極拳……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要知道中國近代全國各地的國術館中,太極拳是必設必學的課目,而兼學太極拳的非太極拳之武術學練者其中有數量很大的一批人其實練的不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純粹太極」,甚至是僅僅學得一個太極拳的外形,以至於有一句諺語說:「學太極拳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寥若晨星。」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指出:「內理不明白,雖姿式類太極,與外家拳無異也。」而這「不用力」就是一個根本性的「 內理」,如果沒有這一「內理」,太極拳的動態姿勢是不可能正確的。這種既不明「內理」,姿勢又不正確的太極拳即使練一輩子也是入不了太極拳之門的。正如馮志強先生在其著作中所說:「絕不是會練幾趟拳和會練器械就算會太極拳了。」可惜現在不少人僅僅學習了太極拳的外形動作就自以為精通掌握了太極拳,自認為是太極拳的資深人士或專家,而對太極拳橫加評議起來了。於是在刊物上就常常出現了諸如「勁從腳起是不可能」的這類「白糖的味道是鹹的」之評論了。
既然太極拳的生命特徵是「不用力」,對於太極拳的學練,尤其是對於初學者而言,自然絕對不是有的人所說的「『用意不用力』是對高級境界來說的,初學者未必適應」,而是太極拳學練一開始就要進行「不用力」的鍛煉和「相向運動」神經反應也就是「用意」的鍛煉,不然就是還沒有開始太極拳的學練。因為太極拳引起動作必須是「氣」和「勁」,而不是一般的力,而正如《大道顯隱》中李經梧先生的再傳弟子楊慶豐先生一文所說:「在練拳的初中級階段時,勁與力是截然對立的,有我無你,互不相容,力乃勁之天敵,有力不生內勁,欲生內勁就必須不用力……一點兒力也不用地動……行拳不用力即是太極拳修鍊的第一要訣。」當然,一般來說,初學者是不可能將腳下的力傳遞至手臂的,那就必須從最簡單的以身帶手開始鍛煉,依次鍛煉用胸肌、腹肌、背肌的運動引起手臂的動作,逐步由上往下直至達到能夠用全身的沉和腳的蹬擰引起手臂的動作,最終連腳的蹬擰似乎也若有若無。《大道顯隱》中孫金星先生一文記載李經梧先生說:「你什麼時候把你胳膊和手上的勁練沒了,你就有功夫了」,這句話實在是很耐人尋味的。是不是「不用力」可說是檢驗太極拳功夫高低的一個標準,太極拳的「不用力」不是「不用多餘的力 」、「不用過頭的力」、「不用無謂的力」和「矯枉過正」,而是確確實實要追求一點兒不用一般所說的力,也就是要追求一點兒不用局部肌肉主動收縮引起的骨槓桿性質的力。
世界上的許多規律往往是由於逆向思維而發現的,而逆向思維的認識往往是絕大多數的人根本想不到的或者根本不認可的。近代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時,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是胡說八道;在上世紀30年代前,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相信宇宙中有帶正電的電子和帶負電的質子這樣的反物質存在;1820年,電流引起磁場的現象被發現而引起世界科學家濃厚興趣時,除了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外,幾乎誰也沒有想到磁場能夠產生電流;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證明在球體等曲面上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不是大於就是小於l80度之前,對於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度這個幾何定律幾乎誰都不懷疑等,這是因為很多人都習慣於正常思維,不善於逆向思維。所以從未接觸過英語的人對英語聲音可以表達意思會感到不可思議,只嘗過鹽沒有嘗過白糖的人不會相信白色細粒有甜的,沒有學過太極拳或者僅學得一個空殼太極拳外形而沒有太極拳體驗的人對於打拳可以「不用力」感到是不可思議的,因而認為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中的話是胡說八道,這也並不奇怪。然而現在有的人既認為自己是太極拳傳人,卻不懂得太極拳術語中的「勁」與「力」是截然不同的,認為「不要用力」這句話是有語病的,甚至直截了當地認為「不用力」是錯誤的,認為太極拳「唯不可不用力」,那確實是如同既自稱嘗過白糖,又認為白糖是鹹的一樣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了。坦率地講,我不認為這樣的人練的是太極拳。因為打拳如果沒有「不用力」就不可能是太極拳。當然這些人中有武林高手,如果上「武林大會」的擂台也可能進入四強奪冠,但我絕對不認為這樣的人懂得太極拳。總之,「不用力」是太極拳的生命特徵。
上一頁 [1] [2]
推薦閱讀:
※紫微14主星-認識 太陰星
※認識你們的敵人《Know Your Enemy》波西米亞森林
※認識佛教文稿-1
※此生不能不認識的一個人[視頻]
※如何認識架子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