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張都是壁紙級!「入遺」一周年,一起走進中國最美「二十四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首節氣歌,記錄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田間耕作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
去年的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過去這一年裡,中國政府網(ID:zhengfu)、國務院客戶端已推出了24期節氣欄目,在每個節氣的清晨,與你一起賞析何「節」何「氣」。今天,我們將24期節氣作品彙聚成集,為你呈現春夏秋冬里中國節氣之美。
點擊圖片 進入節氣
立春
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
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
雨水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驚蟄
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農諺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春分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後忙耕田。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
清明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清明掃墓習俗由來已久,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四月清明,春回大地,也是人們郊遊的好時光。
穀雨
谷得雨而生,夏天要醒了。
穀雨前後,天氣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於春作物播種生長。
立夏
立夏,四月節。
立,建始也。
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小滿
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
小滿時節,大江兩岸水稻小麥有「江南沃野過插秧,江北麥麩便灌漿」之句。
芒種
芒種一到,長江流域「栽秧割麥兩頭忙」,華北地區「收麥種豆不讓晌」,是一年中最忙的季節。
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小暑
暑,表示炎熱,小暑為小熱,但未到最熱。
小暑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大
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也是夏天最後一個節氣。
立秋
「秋後一伏熱死人」,立秋後一時暑氣難消,很多地區仍處於炎熱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稱,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對水分要求迫切,民間有「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的說法。
處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
白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進入白露,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秋分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按照中國傳統的農曆二十四節氣,秋分意味著真正進入秋季。
寒露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寒露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部分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
霜降
「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霜葉紅於二月花」,霜降過後,楓樹、黃櫨樹等樹木被秋霜「染」成了紅黃色,漫山遍野,如火似錦。
立冬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
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民間有「交」子之時吃餃子的說法。
小雪
小雪節氣,北方最低氣溫多在零下,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讓冬天的味道更濃。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的天氣正好適合加工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享用。
大雪
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為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冬至
冬至日是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
冬至起進入「數九寒天」,每隔九天數作一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 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開河,八九燕來;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寒
小寒節氣正處於「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段。
進入小寒年味漸濃,人們開始忙著寫春聯、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等,陸續為春節作準備。
大寒
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收藏二十四節氣
點贊中華智慧
推薦閱讀:
※立秋|一葉落而天下知秋
※『知識小科普』二十四節氣白露,防秋燥,慎「秋凍」
※穀雨將應候,行春猶未遲
※【節氣大全】霜降:草木一歲一枯榮,早晚已有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