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中瑩:如何解決婚姻中的四大難題?

發布時間:2013-03-04 13:51:21 編輯:PSYCOFE-Nicole

關鍵字: 李中瑩婚姻愛情心理學

心理引言:李中瑩教授指出了今大的社會環境里,最常出現的5大婚姻問題。通過研究問題背後的心理因素,他試圖找出一些能夠預防、消減、解決這些問題的思想和行為技巧。   ——心靈咖啡網

 

婚姻的誓言里,不論中外,總有「相互照顧,至死不渝」的話。兩人結婚時,也的確有這個念頭。能夠做到當然很好,世界上的確有很多這樣幸福的夫妻。只是,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模式的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和信念也在改變。中國的離婚數字正在以每年增加200萬對的速度提升。而在沒有離婚的夫妻關係里,雙方真正都感到滿意幸福的有多少?

我個人的猜想是不出一成,其他的都有某種程度的不滿,而在不想婚姻破裂的前題下勉強忍受而已。中國人是很願意忍受痛苦去維持表面和諧的。其中很多對夫妻,在終於忍受不了,發生衝突時才說出心聲:「我忍受了20年,受夠了!」由此可見,勉強忍受不是辦法,更不能解決問題,而只能製造空間讓問題繼續滋長,直至不能再忍而爆發出來。這樣看,勉強忍受是保證日後關係破裂的方法了。從另一個角度看,20年綿長歲月都能夠忍受了,為何不能夠再忍下去呢?由此也可見:忍受的確不是辦法。

李中瑩教授會和大家討論一下今大的社會環境里,最常出現的5大婚姻問題。我們會研究問題背後的心理因素,找出一些能夠預防、消減、解決這些問題的思想和行為技巧。

一.「自己提升了,而對方尚在原來的地方」


這個問題,在中年夫婦里出現最多。外國有一個名詞:中年危機(mid age crisis),指的是人到中年,發覺歲月消逝,失去青春的容貌,活力也不如過去,看到年輕人的旺盛精力,快速步伐,而自己面對的是「下山的路」,心中產生一份焦慮:我得好好地為自己的未來做點策劃工作了。內心會感到再沒有遊戲人間的時間了,自己必須急起直追、努力奮發、更新圖強。忽然間,對待所有事物的標準都提高了很多。在這個階段里,中年人會變得很沒有耐性、很不耐煩、容易對事情不滿,而且少了容忍的度量。他對身邊的人、事、物懷有諸多批評,常有「放棄過去,重新來過」的念頭。

如果他對配偶一向便看不順眼,在這個時候便很容易爆發出來,一些細小的事,都可以成為劇烈衝突的導火線。假如配偶也處於這個階段,不能諒解和容忍對方,婚姻關係便開始出現破裂的跡象了。

在年輕人中,「自己提升了,而對方尚在原來的地方」的問題也會出現。戀愛、新婚的狂熱過後,兩人共同生活的挑戰開始出現。對方本來吸引自己的地方開始褪色,而性格和行為模式中不盡完美的地方開始呈現,如果兩人之中,有一個人固執地堅持「我就是這樣的,沒有什麼不對」,另外一個人即使熱心學習,也很快便會對配偶產生「自己提升了,而對方尚在原來的地方」的感覺。年輕人本來就是耐性比較差,因此兩人之間很容易便產生衝突,使關係漸漸惡化。

結婚多年的夫妻,已經被生活磨練得平和了,除非有其他的原因,不容易出現這個問題。其他原因包括對宗教或心靈修鍊的嚮往,個人內心部分未曾充分成長,或者生活環境巨大變化,例如移民、子女問題等。

「自己提升了,而對方尚在原來的地方」的情況,絕大部分出現在平時很少進行溝通的關係里。這就像早上睡醒突然發現旁邊的人跌下床了般的意外,問題是: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你去哪裡了?對方去哪裡了?造成今天的情況,兩個人都有責任,為了對自己這邊的責任負責,自己應該做點事,而不是抱怨對方。

讓我們分折一下說「自己提升了,而對方尚在原來的地方」這種話的人的心態。很明顯,說話的人覺得與配偶的距離增加了,而且已經大到不能夠接受了。問題是,說話的人是否就是「高」而配偶就是「低」呢?有這樣差距的婚姻是否就不能維持呢?一些男人事業成功了,富有了,每天接觸的人不同了,會覺得自己的太太還是「鄉下婆」,開始覺得她配不上自己了;也有一些成功女人自己創業或者在工作單位做到很高的位置,手下數百人,天天口裡說的事都會影響很多人,便開始對做教師、技術人員,或藝術家的丈夫不滿了。懂得怎樣吃西餐、喝葡萄酒的人不一定就是比只愛吃中國菜的人高一些,知識和權力也不能決定對方是否便不如自己。說到底,不是自己高了,而只是自己「不同了」:以前的一套價值觀和信念改變了,因此對配偶的要求也就不同了。試想想,假如經過香港1997年的金融風暴和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風暴,男的事業財富沒有了、女的權力地位失去了,他們或許會覺得自己的配偶很好了。

我知道很多學者、教授,他們的太太從外表看來都很平凡,但是他們很恩愛,感情很好。很多從政的知名女性、大公司的女性高層管理者,也都有很好的婚姻生活?他們都懂得不把事業財富與婚姻愛情混在一起。所以,回到家裡,最好還是不要帶著在工作環境中的心態和要求。

如果不是事業財富使人看不清,出現這樣問題的人多會是因為喜歡追求心理狀態提升和心靈修鍊等的學習,例如參加一些課程而改變了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而配偶則仍是維持本來的一套。在這個情況里,應該做的事不是指責或批評對方。很多人都說自己能夠接受批評,但是,別人給自己的批評還可以接受,配偶說同樣的話則覺得特別刺耳。這是因為在夫妻關係里,內心的身份定位是兩人平等的,同時對對方是絕不設防的。如果沒有允許兩人共同討論的預設機制,突然出現的批評會使對方把關注焦點放在維持對等身份上,從而做出抗拒反應。抗拒的不是對方說的話,而是那些話背後的身份改變:我不願意你一下子變得比我高了。

在我的課程里,學員常常告訴我有很大的收穫,會回家幫助配偶也做出好的改變。我問他們會怎樣做,他們會告訴我:「我會教他怎樣想、怎樣說話、怎樣做事啊!」我便告訴他們這個道理,並且提醒他們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什麼都不說,因為你一開口就顯示出你懂得一些好東西而他不懂,馬上便給自己製造一個高於對方的地位了,你應該不說、只做!把你的改變在行為上呈現出來,慢慢對方就會感到你不同了,比以前好了。終於,對方忍不住開口問你,這時,你不可以像打開水閘似的源源不絕地說!因為這又會使對方感受到對等身份受到威肋。,你會前功盡棄。你應只說一點點,輕描淡寫地說。這樣,對方會越來越有興趣,這時你可以引導對方看看你的課程講義—這是為了讓他產生『自己學回來』的感覺,然後才與他討論。」

在平等的溝通討論之前,應該做的事是:

(1)先製造兩人之間的和諧氣氛,例如利用晚餐、散步等活動,在這時絕口不提批評的事。然後,

(2)在那樣的氣氛里,兩人共同商討建立一個機制:如果有矛盾衝突出現,應該如何討論解決。目的是不傷害兩人的融洽關係,要在不引起爭吵的前題下,共同討論一些看法不一致的事情。

(3)找一些小事情,例如討論下一個周末去哪裡吃飯,去測試那個機制,使之完善。

(4)這時,才找一個自己狀態較好的時機(也就是心境平和,思維敏捷的時候),去提出你對他/她的一些看法。

二.「對方失去了吸引力」


是對方本來吸引你的東西消失了,還是那些東西不再能夠吸引你?這是兩個問題,需要分開來看。

(1)對方本來吸引你的東西消失了。

人總是在不斷地成長和改變,初遇和新婚時的他/她與今天的他/她是無法相同的。最明顯的例一子就是外貌的改變,隨著歲月的流轉,無論怎樣美麗的外貌都一定會改變、消失。而自己同時也是天天在改變;吸引對方的東西,也與當初不同了。要求對方永遠不變,是不成熟的想法。有這個想法的人,所愛的不是對方,只是白己心中一幅照片,因為活生生的人是天天都在改變的。

很多人找尋一伴侶時都在心裡有這樣一幅照片,但是成熟的心態是當兩人在一起時,就慢慢地把注意力移向現實生活中的這個人,而在這個人身上找出新的好處,也就是吸引人的地方。也可以通過不斷的溝通,努力建立新的興趣,一同發展出兩個人都喜歡的事情。雙方一起參與到這些喜歡的事情中,便是很好的吸引力了。

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一個人愛的是心中的照片,抑或是現實的人。愛心中照片的人,總是對對方有很多的不滿,而愛現實的人,則無論對方有多少缺點,總是找出一些好處去給予肯定。就算對方是個罪犯,一個女孩子還可以這樣說:「他是吸毒,但他對我是真心的;他偷東西也只不過是為了籌錢買東西給我。」    

堅持愛心中照片的人,是拒絕長大的孩子,他不會有美滿幸福的婚姻生活,與他在一起的伴侶,也註定婚姻會失敗。有一些有了財富便堅持要有美麗妻子的男人,有了地位權力便需要俊男常伴的女人,都是這樣的例子。

(2)那些東西不再能夠吸引你。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兩人在婚後有沒有發展出新的吸引力!很多人錯誤地以為結婚後兩人的關係自然會越來越好,但如果:本來吸引人的地方慢慢消失,同住後又發現對方的缺點,再加上生活工作等的壓力,那麼很快兩人便會陷入失望的處境了。有人這樣的描述:結婚後男的不再送花,女的也不再打扮。再過兩天你去問他們為什麼變了,他們的回答是:「老夫老妻,不需要這一套了!」

新婚的女士們問我有一什麼好建議,我說:「繼續扮靚!試想一想,你的丈夫有那麼好的條件,很多女孩子都會爭著要他。他挑選了你是因為你是100分,而其他的女孩子是90分、80分不等。我不知道你丈夫給你的100分里,你的美麗佔多少,就假設80分吧。現在,結了婚你便不再扮靚,馬上減少為70分,那些女孩的90 ,80分都比你高,你馬上便有威脅了。美麗不能永遠維持,在它慢慢減少的同時,你建立其他給你分數的東西,你便不會失去你的丈夫了。」

想要婚姻關係不會發展出「對方失去了吸引力」的問題,需要從新婚開始便有良好的溝通,並且懂得培養出共同的愛好和活動。

三.「對方不了解自己」


對說這種句話的人,我會問:「你跟他/她結婚的時候,對方了解你嗎?」如果回答是:「那個時候對方了解我,現在不了解。」我會跟著再問:「結婚後的一段時間裡,是你改變了還是對方改變了?這段時間裡,你倆做了些什麼去增加對對方的了解,或事實上是減少了對對方的了解?」人總是在不斷的改變,如果兩人結婚後沒做任何事去增加相互了解,而只是「順其自然」地發展,那麼就像兩塊樹葉重疊地落到流水上,假如沒有什麼力量把他們連結在一起,流水很快便會分開它們。「順其自然」會給它們多大機會再次重疊?

事實就是: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了解另一個人。連你自己都不完全了解自己,如何能夠有入了解你呢?就像廣東人吃蛇,上海人吃臭豆腐,他們難以理解對方為什麼會喜歡吃這麼難以接受的東西。所以,真正相處之道不是「了解」而是給一予對方「空間」。我不了解,但是我接受你是這樣的,並且在接受的同時找出能夠愉快相處的方式。也許丈夫去吃蛇宴。

此外,不要相信「順其自然」的方式能夠使兩人關係更好。「順其自然」是任由流水把兩人拉遠,直到遠得無法聯繫才忽然覺醒。兩個人結婚後,需要不斷地、刻意地安排時間去維持良好的溝通:把焦點放在討論和提升兩人的關係上面。同時製造一些新的共同愛好和活動,發展出更多促進相互了解的空間。

假如過去沒有這樣做,如今有「對方不了解自己」的感覺出現,你需要明白:造成今天的局面自己也有責任,最低限度,應該先嘗試一下補做過去沒有做的部分。

如果回答是:「那個時候對方不了解我,現在也不了解。」這個人就是屬於「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手」的一類了。的確有人是這樣的,他們很瀟洒地結束一次感情關係,很快又跳進另一次(以為學聰明了、自己明白了),結果很快又失望地結束。這些人會經歷好幾次痛苦的分手,卻仍然沒有真正明白問題在哪裡。

所以,不要以為上次因為對方不好而要分手,下次自然便會更好,或者「希望」會碰上一個理想的新對象。沒有在上一次經驗里學習,明白自己需要有些怎樣的不同,下次只會重蹈覆轍。這樣的人很多,他們只知道責怪別人,或者埋怨自己的運氣、命運不好,而不懂得從過去的經歷中獲得一些經驗。

兩個人的確有可能因為不能在一起生活而要分手。我的建議是既然決定要分手,自己亦有責任,無需再指責對方。通過平心靜氣的交談幫助雙方找出問題所在,對方的話能夠讓自己看清楚需要提升的地方在哪裡。如此,給對方真誠的意見,也許可能挽回這次婚姻。

就算不能挽回婚姻,以如此方式分手後可以仍是好朋友,兩人都可以有新的機會。有了孩子而離婚的父母,用這個方式分手,能把對孩子的傷害做到最小。所以,我說:不要因為誤會而分手,而應該是因為了解(無法在一起的原因)才分手。

  

四.「意見不合」


一份準備擁有一生的感情關係值得你花多少心血去維持和改善?一個你準備陪伴一生的人值得你花多少時間去了解和溝通?這些問題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可惜的是很多人沒有花足夠的心思去了解伴侶,改善與伴侶的關係,卻只知道在與伴侶關係惡化的時候投訴兩人「意見不合」。沒有做該做的事而只在抱怨對方不適合自己,就像沙灘上玩耍的孩子:不斷地用沙堆砌塔,然後又不斷地摧毀它。這樣的人生,到頭來只落得一無所有。  

為什麼結婚時對方那麼適合自己,而現在兩人卻意見不合?從結婚到今天的一段路上你做了些什麼,還有什麼是該做而沒有做的?

有些人認為配偶的性格與喜好應該與自己一致,所謂志趣相投。也有些人說應該找一個剛好填補自己不足的人,即「互補不足」。若看法不一致就是「意見不合」,世上哪還會有「互補不足」的情況?那些與配偶做到互補不足的人,怎麼沒有「意見不合」呢?

事實就是任何兩個人之間必有一致的地方,同時也有不同的地方。一致的地方使兩人感到對方的支持;而兩人不同的地方,卻能使雙方共同學習和成長。因此,兩人「不合」的「意見」,可以成為兩人的突破與提升,也可以變成兩人衝突的理由。問題在於:

(1)兩人之間有沒有保持足夠的溝通;

(2)兩人有沒有準備放棄一些個人的信念價值,建立更多的共同信念和共同價值?用另一個方式說:他倆有沒有準備減低「我」的地位去提升「我們」的地位。

我認識一對夫妻,他們的業餘愛好是:男的喜歡研究蝴蝶,女的喜歡看書和寫作。婚前說好兩人結婚後保持自己的生活空間,去繼續自己的興趣。兩年後兩人發現感情疏遠了,在一起時沒有什麼話題,他倆注意到這樣發展下去,婚姻會出現問題。他們運用戀愛時期便已建立的一個處理模式:有什麼問題時兩人坐下好好的談,每人只說自己的需要和願望,絕不批評或要求對方什麼(不說「希望對方怎樣」的話),然後雙方說出自己可以針對對方的需要和願望做些什麼。經過三次談話之後,兩人做出決定:幫助對方發展他/她的興趣。一年後,兩人的感情關係比婚前更好。只要有空閑的周末,不是太太跟丈夫去郊外捕捉蝴蝶,便是丈夫為太太寫的東西做評稿人。太太發展出遠足游山的興趣,而丈夫也培養出對文學的愛好,兩人都感到因為願意支持對方而使自己的生活也提升、擴展了。

另外一個思考的方向是:某件事情的「意見不合」,與一份伴隨自己一生的感情關係相比,哪樣較重要?這需要自己做決定。人生其實是不斷地做取捨決定的過程。自己決定、自己承擔後果。

有很多時候,做事情與發展兩人的關係可以兼得,不要老是想著放棄哪一邊,試試想一下怎樣做可以兩全其美,或許能夠找到突破。

也有很多時候,兩人的衝突只存在「規則」的層面,即目標其實是一樣,但達到目標的方式則堅持要依自己定出的規則。若兩人願意暫時放下自己的堅持而給對方一些時間、聽聽對方語言背後的信念和價值觀,互相了解對方看法里自己可以接受的、以前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便有可能找到一致的解決方案。在這樣的過程里,兩人試試誠心地看看對方意見裡面好的地方,和自己意見未盡善之處,當兩人都能這樣做時,共識便會很容易出現。

五.「有了第三者的出現」


小時候看電影(1950一1960年的粵語片),每有第三者出現通常都是女的,而眾人都稱呼她為「狐狸精」。奇怪的是,我記得的那些「狐狸精」都是楚楚可憐的弱小善良的女人,而那個太太卻總是凶神惡剎,臃腫難看,加上態度不好,行為潑辣,得不到觀眾的好感。在現實生活中,我卻知道有不少的第三者往往不如那個太太!電影中「不忠」的丈夫,似乎總是追求美貌。在實際的情況里當然有這樣的事,但是也有很多個案,光憑外表旁人無法明白為什麼那個丈夫會垂青那個「第三者」。

我可以肯定地說:所有的第三者都是無辜的!必然先是夫妻兩人的關係破裂了,第三者才會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太太擺平了一個第三者,也會有另一個出現。

造成「第三者」問題的原因有三種。第一種是個人成長的間題,第二種是父母溺受的問題,第三種是兩人之間的問題。

個人成長的問題。未曾充分成長的人是不適宜結婚的,這點很多人都懂得說,可是內在的意思卻不是很明白。適宜結婚的人必須身、心都具備足夠的、良好的能力。生理上的能力有了,能夠生孩子,經濟上也可以獨立生活,於是結婚。但是如果心理的能力欠缺,而又生了孩子,孩子會活得辛苦、他們自己辛苦、身邊的人也辛苦。世人長期忽略了心理健康的重要,其實幾乎所有的婚姻問題都是由於心理能力不足造成,就算生理向題也往往只是由心理問題所引起。

所有的人在孩童時代,都必須在父母眷愛之下成長,成長就是有能力建立和照顧自己的人生。可惜的是,人類社會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一些有形或無形的規則,這些規則可能完全不管實際的情況,而只是武斷地去決定一個人是否「成長」。例如,18歲是成年,或者出外工作了便算成年。考慮孩子結婚的問題時,多數只考慮孩子的經濟能力。

一個成年之前沒有在心理上充分成長的人,成年之後仍需要繼續成長。這樣的人潛意識中有一個信念,就是成長必須在父母的眷顧之下,於是他就會在婚戀時去找尋「父母」,尤其是媽媽。他會把婚戀對象當做自己的媽媽,這樣,他的婚姻就永遠不會成功。他失望了,便去找另一個對象做他的媽媽。很多婚前很好、婚後很差的丈夫,都有這樣的問題。

沒有成長的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有一個特點,就是無須跟從一般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法則,例如公平合理。孩子可以說了不算數、輸了還要拿獎、不負責任、不守承諾。事情只做一半,有媽媽來善後;拿了東西就走,有爸爸來付錢。對媽媽有一份「媽媽是我的!」的獨擁心態,妒忌別人來分享母親(容易吃酷、不想伴侶與異性談話、擔心伴侶被人搶走等);媽媽總是應該無微不至、任勞任怨的(總是報怨伴侶對自己不夠好、老是要求對方為自己做得更多)。

孩子對父親的感覺是,父親是力量的來源,孩子老是想證明自己有力量(經常換伴侶、男的喜歡追求不易追到的對象、女的喜歡給男朋友難題),包括做了壞事而沒有被發現(新婚期間仍在與其他異性胡混、青少年喜歡「出位」、挑戰法律等)、證明自己比爸爸更棒,不需要父親(不斷批評伴侶或身邊的人,例如上級或朋友)。無論怎樣,他的內心深處不能沒有父母,他不斷地找尋父母,當發現對象無法擔任父母的角色時便放棄,再繼續找尋下去(多次離婚或婚後不斷地抱怨)。他的配偶,無論怎樣嘗試,都不能做到他父母的工作,只會累死了卻仍然受他指責。這些,都是沒有充分在心理上成長的行為表現。

這樣重複沒有效果的找尋與分手,這個人會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和失望,除非他明白了失敗的原因,做出一些真正幫助自己成長的事。一些幫助心理成長的課程,例如薩提亞(Virginia Satir)個性擴展課程,NLP針對「身份」及「信念系統」上提升的課程等,都能幫助這樣的人有真正的成長。找不到這類課程,很多感到困擾的人,會企圖找心理輔導解決問題。如果輔導師不明白上述的道理,而只是用例如認知療法、行為療法等的傳統技巧去做處理工作,不會有多大效果。心理分析能找到問題的根源,但是可能要很長的時間,同時,解決的方法不大明顯有效。NLP療法和家庭系統排列等技巧則會快速產生效果。

2003年5月,我在德國的國際家庭系統排列大會中主持一個工作坊,一位女士找我處理她與男友的問題。她男友的表現就像一個孩子般,老是抱怨和製造麻煩出來,分手了又回來。她也很明白男友的問題,就是放不下她的男友。我對她說:「你做他的母親,永遠不會成功,你倆這樣生活在一起,兩人都會感到很痛苦。這樣地堅持下去你實在是妨礙了他的成長,因為他會錯誤地以為你能夠做他的母親。在兩個人的關係中,的確有些時候其中一個人會走得快一點。走得快的一個可以拉另外一個一把,但是另外的一個還得自己走路。如果另外的一個完全不走路,那麼如果兩人要繼續在一起就只得把他背起走路。這樣不對,因為這樣你倆絕對不能建立幸福快樂的關係。你的幸福快樂,可以跟這個人一起取得,也可以跟另外一個人一起而取得,更可以自己一個人生活而取得。人生總有很多選擇,你可以嘗試拉他,但是當你發現他完全不願走路而要求你把他背起的時候,你必須自己決定這是否是你願意擁有的感情關係。

第二種是父母溺愛的問題這個問題,在伯特? 海靈格(Bert Hellinger)的著作Love』s Hidden Symmetry(中文版《誰在我家—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一書中有清晰的解說。一個被父親溺愛的女兒,習慣了父親的寵愛遷就,當她成長後發展自己的感情關係的時候,她不會尊重男人,特別是她的男朋友。她會要求男朋友做出如她父親般的遷就,兩人便不能發展出一份平衡的、充分成長的關係。她會失望地看到對方終於因為受不了而放棄她,或者不願放棄而欺騙她。

一個在母親溺愛下成長的男孩亦同樣。他習慣了母親的照顧遷就,當他有了女朋友後仍會對其女友提出同樣的要求。她對女人也不會有充分的尊重。他也因此不容易建立滿意的感情關係。

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的出現,在女兒10歲一12歲的時候,應該把她交回母親的照顧之下,即是培養出與母親的親密關係。受到母親的影響會和諧良好她成長後便對男人有足夠的尊重,與男人的相處亦感情生活也可以滿意愉快。同樣理由在男孩11歲一12歲的時候,應該讓他發展出與父親的親密關係讓父親引導他產生對女人的正確態度。

中國的傳統思想和現代社會的現實情況,往往使男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與父親的接觸很少,父親能親自給孩子的正面影響嚴重不足。因此,中國人的社會裡,男人普遍地對女人的尊重不足,男人對伴侶的不忠也有很高的比例。在這些情況下,很多婚姻都名存實亡。

第三種是兩人之間的問題。當兩個人都以為結了婚同住一起,關係自然會越來越好,那麼,他們婚後就會什麼都不做,順其自然。但現實生活往往事與願違,兩人同住總是會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出現,而兩人之間又沒有處理問題和解決衝突的機制,關係便開始緊張。如果兩人多少都有不願低頭的心態,再加上中國人對情緒的普遍錯誤概念(不願談感受而只說道理、要求對方不要帶情緒回家等),那麼當任何一方懷著困擾情緒而碰到一個願意聆聽的對象,或者表示關心的異性,此時便為第三者的出場亮了綠燈。

一些懷有「託付心態」的女士。她們真的以為結婚是「找到了一個歸宿」,男的會遵守誓言,照顧她們一生。說老實話,絕大部分的男士在結婚時是有誠意想這樣做的,只是,做到一生與共,必須兩個人都做些事才能成功。如果女方在結婚後把自己的生活都交給丈夫照顧,那麼,結婚前丈夫看到妻子擁有的優點不是消失了便是打了折扣,妻子不好的地方又在婚後同住的環境里逐一浮現出來,此消彼長之下,再加上生活壓力、情緒衝突、兩人不懂化解緊張關係等,只要有機會出現,很容易便有第三者了。犯罪學有一句名言:「犯罪的出現,只是一分動機,九十九分機會」,不想見到有第三者出現,就需要堅持做提升兩人溝通和關係的事情,使得那一分的動機不會出現。

在戀愛時男的總是說「我給你一生的快樂」;結婚時的誓言總是男的說「我會照顧你一世」。帶有託付心態的女士,既然理直氣壯地認為丈夫有責任照顧她們一生,當丈夫有第三者時,當然認定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了。所以,每當丈夫有了第三者,做妻子的總是扮演了「受害者」的角色,表現得無辜可憐。其實,只要是兩個人的事,兩個人都必然有同等的責任:不是做了不該做的事就是沒有做該做的事,讓兩人關係出現了缺口,第三者才可以走進來。

在中國人的社會中,女方出現第三者的情況比較少,但是其原因亦如上述一樣。中國的男人在成長過程中被教育要多說道理、少理會感覺,對事情給白己的感受搞不清楚。男孩子更被教導要勇敢、像男子漢、「男兒流血不流淚」,所以往往忽視自已與他人的內心感受,更不願意討論內心感受。女子在心情不快時可以哭,哭引起別人的注意,去問候她。男子則有心事不願說、不懂得說、困在心裡,外表還裝做沒事。這樣的丈夫「不懂溫柔、粗心大意」,也許婚前還會學學別人買束花給心上人,婚後就忙於工作(或任何其他事)而忘記了妻子的需要。說得難聽一點,就像想盡辦法去捕捉一隻小鳥,捉到了就把它放在籠子裡面,只知給它吃喝,就不再理睬它了。碰_丘一個需要更多溫柔關懷的太太,而生活中又有了願意給她關懷的男人,便為第三者的出場亮了綠燈。

在大多數「有了第三者」的情況里,若兩人明白到雙方都有責任,同時兩人都仍然深愛對方,經過坦誠的討論,加上願意改變溝通及相處的模式的態度,採取這本書里介紹的方法,婚姻有挽回的可能。

這裡說的是兩人都承認有責任,夕昏姻才可以挽救。若一方擺出的態度是「我沒有錯,但我願意原諒你」,則挽救無效。因原諒者往往比被原諒者有一個超越的地位,這就破壞了兩人之間平等的身份。用這個態度處理一段「有第三者」的婚姻,原諒者地位永遠高於對方,這就使被原諒者對於做錯了事的記憶永遠不會消失。被原諒者必須抱著一份內疚去維持這份關係,兩人之間無法建立一個平等的相對位置,被原諒者遲早會再犯或出現其他問題而使這段婚姻終結。

如果一方堅持「曾經滄海難為水」,這段婚姻也不能挽救,怎樣做也只是延遲終結的出現而已。

(選自李中瑩《愛上雙人舞》)

推薦閱讀:

朱元璋殺了這個人,想給後代解決一大難題但卻適得其反
香港破解養老難題有新招(熱點追蹤)
全球當下最危險的難題,讓這部電影解決了
[轉載]徹底解決六十四卦的記憶難題

TAG:婚姻 | 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