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性少數人群的常見誤解,及多元性別名詞大全 | 世界不再恐同日特稿

舊文重發

5月17日,是一個特別的節日「IDAHO (The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的縮寫)」,中文經常把它翻譯成「國際不再恐同日」,但實際上,它的英文名包含的不僅是反對「對同性戀的恐懼」,也反對「對跨性別人的恐懼」

在世界範圍內,關於性少數人群(LGBTQ: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跨性別者Transgender、酷兒等對性別身份疑惑的人Queer/Questioning)有許多誤解,其中不少都源於「恐同者(恐懼同性戀者)」們的杜撰。無論是對行為的誤解,還是對同性伴侶之間的溝通、相處方式的誤解,都是基於將性少數人群標籤化的立場。

絕大多數時候,盲目的恐懼都來源於無知。事實上,包括同性戀在內的性少數人群,只是與人種、國籍、生活環境一樣,是一個人眾多特質中的一種,並非凌駕於其他性格特點之上的標籤。我們今天為大家介紹關於LGBTQ(Les女同性戀,G男同性戀,B雙性戀,T跨性別人,Q酷兒),最常見的14種誤解。另外,其實現在性別和性取向已經遠遠不止LGBTQ這麼幾種,可選的很多,本文最後做了一些羅列,來看看有沒有比「男」、「女」更適合你的性別定義。

誤解1、同性戀總是濫交。

儘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同性戀者總是擁有多個性伴侶,但他們其實並不比異性戀者的濫交頻率更高。一項針對12年跨度的長期研究表明,同性伴侶的分開幾率要低於異性伴侶;另一項研究則證明,同性戀和異性戀的性伴侶數量大致相當。

誤解2、Gay都熱愛肛交。

在外界看來,「後入」似乎已經成了男同身份的必備標籤。事實上,有很大一部分男同是不接受甚至厭惡後入的,而不少異性戀者也是後入的愛好者。也不要把GAY標籤化為「攻」或「受」。

誤解3、同性戀情總是不長久的。

誰說同性伴侶之間沒有長期穩定的感情?很多同性戀情都維持了10年以上,他們在這段關係里的承諾都是認真的。

誤解4、LGBT的性取向,僅僅意味著他們在「性」這件事上的取向。

性取向決定的是你和什麼樣的人會互相吸引,你本能地會和什麼樣的人在情感和身體上親密,而不僅僅是性

誤解5、LGBT是一種心理問題。

同性、雙性戀或跨性別者都只是反映了人類性取向的多樣性,並非有內在的病理學原因。

誤解6、同性伴侶撫養長大的孩子,也會變成同性戀。

研究表明,他們並不會比異性夫妻撫養大的孩子有更大可能變成同性戀。

誤解7、由同性伴侶撫養大的孩子,容易有消極和負面情緒。

美國國家縱向女童家庭研究中心(NLLFS)的研究發現,在自尊水平、性別角色、性取向及與性別相關的其他心理問題上,在同性家庭和異性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並未表現出差異。事實上,被女同家庭撫養大的孩子,在自尊、自信方面比異性家庭孩子更高,而且更少有破壞性和侵略性的行為。

誤解8、兒童性侵者中大部分是同性戀。

在戀童癖者中,gay並不佔多數,大約90%的兒童性侵者是異性戀。甚至許多對男童實施性侵的男人,在成人的親密關係中也是異性戀。

誤解9、Les都是因為和男人有過不愉快的經歷,才變成女同的。

從Gay和les所得到的信息表明,他們和異性的交往和性經歷往往都是積極和愉快的,只不過隨後發現,與同性的經歷會更愉快,更能產生本能的互相吸引。

誤解10、同性戀者擁有特定的生活方式。

事實上,所謂的「gay lifestyle」都是偽命題。對於同性戀人群來說,每個個體的人中、年齡、信仰、國籍、生活環境、價值觀都不同,每個人也都是獨立的存在。沒有什麼同性戀生活的一定之規。性取向只是他們身份屬性中的一部分,並沒有凌駕於其他身份屬性之上的。

誤解11、同性戀者見到每個同性都想「勾搭」。

直男/女們會見到每一個異性都想衝上去嗎?如果不是,為什麼同性戀就是人盡可夫呢?

誤解12、同性父母的教育技巧和異性戀父母不同。

美國心理協會(APA)的研究表明,二者在教育技巧上沒有區別,同性父母的孩子也未表現出什麼不足。同性父母甚至會表現出更好的合作和平等,他們也會在撫養孩子上投入更多,孩子也因而表現得更加深情。

誤解13、同性伴侶之間的相處方式和異性伴侶大大不同。

針對已婚或同居的同性、異性伴侶超過1萬2千份的問卷調查和超過300個案例的採訪,同性伴侶和異性伴侶戀愛的相似性遠遠多於不同之處,相處方式和調節機制都非常類似。

誤解14、異性之間的關係「質量」比同性要好。

影響一段關係「質量」的因素是因人而異的,並受很多不同因素的影響。不過,樣本分析顯示,同性伴侶的關係與異性伴侶的確有一些微妙的差異(但並不能簡單地以好或壞來評價),比如,與異性戀伴侶相比,男同伴侶會更重視給彼此更多的自由空間,女同伴侶則在強調獨立性的同時會表現得更親密,更要求雙方平等。

性別、性取向相關名詞詞典

性別和性取向是兩個概念。性別是指「我認為自己是什麼性別」。性取向是指「我的性慾指向什麼性別」。以下是前沿的一些新的性別性取向名詞,總有一款適合你?

Androgyny: 同時表現出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人

Androsexual/Androphilic:被男性氣質吸引的人(包括展現男性氣質的女人、跨性別人等)對應的被女性氣質吸引的人是Gynesexual/Gynephilic。

Asexual: 對任何人都沒有性慾的人

Bigender/a third gender:認為自己無法被傳統男、女兩性中的任何一種定義的人。另外有Binary Sex,區別是bigender偏向心理社會性別,sex偏生理性別。

Closeted: 隱瞞自己性少數人群的人(藏在柜子里的人)

Cross-dressing: 愛穿一些不符合傳統性別形象的衣服的人,不一定是病態的,可能只是覺得有趣好玩,也有可能是性癖好,也有可能是跨性別人。也叫Transvestite。

Drag King: 無時無刻都表現出強烈的男性特質的人(誇張的程度)Drag Queen是對應的女性。

Dyke: 女同性戀的昵稱,是一種自豪的自稱。 Faggot是男同性戀自豪的自稱。

Fluid(ity):是性別認同和性取向有流動性的意思,可男可女可彎可直的同學們不妨用這個。

Genderless:不認同自己屬於任何性別的人。

Hypersex(ual/-ity): 性慾高漲的人,以前被看成一種病,現在已經被從美國診斷標準DSM5中取消了,現在已經不是一種病了。

Intersex:是指那些出生就同時具有兩性解剖結構的人。比如生殖器官的構成介於兩性之間,比如女孩有明顯較大的陰蒂,或者生來沒有陰道的開口。

Pansexual: 泛性戀者,會被所有性別的人吸引的人(包括被跨性別人等吸引)

Skoliosexual:只被那些性別認同模糊的、跨性別人等性少數人群吸引的人。

Transgender/Transsex:是指對自己的性別認同和生理性別不符的人。生下來是男性的生理構造,但是認為自己是個女人。兩者的區別在於,transsex的這種感覺更強烈,以至於她們通常會接受外科手術來改變性別。

Transitioning:性別認同或者性取向正在一個變化過程中的一個狀態。

另外介紹三個有政治含義的詞:

Cisgender:是指那些生理性別,性別認同,和對性別的表達是一致的那些人。又會引申出cis-man和cis-woman這兩個詞。用cis-woman舉例,生下來是女性,自己也認為自己是女性,自己所認為的女性形象和社會認為的女性形象一致。Cisgender這個詞是指在性別和性取向的世界裡,最有權力,最不受歧視的一批人。

Queer:即酷兒。是指所有那些突破傳統兩性二元性別和性取向結構的人。在這裡和大家解釋一下性別和性取向是兩個概念。性別是指我認為自己是什麼性別。性取向是指我的性慾指向什麼性別。我們現在已經熟悉的同性戀,雙性戀,以及今天介紹的上述這些不受限於男女的性別認同方式,全部可以統稱為酷兒。

Ally: 自己是異性戀,但是支持性少數人群的人

(最常用以前是LGBTQ,現在已經升級為LGBPTTQQIIAA+: Lesbian, Gay, Bisexual, Pansexual, Transgender, Transsexual, Queer, Questioning, Intersex, Intergender, Asexual, Ally。)

性別是虛構的。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之間的差異遠大於不同性別、性取向之間的差異。

願世界不再恐懼性少數人群,願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Cisgender們都能成為Ally,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沒有負擔、不需恐懼地,自由地做自己。

編譯並整理自Yourtango.com、Queereka.com及Mental Health上登載的Robert Kertzner、Ray Smith的研究

文藝連萌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推薦閱讀:

女性、女性意識與社會性別
中國式情人 | Aeon
香港高院否決變性人結婚申請 不認同變性後性別-搜狐新聞
當你被妖艷賤貨套上狗圈的時候
二胎懷兒子到底吃了啥?昆凌公開「生男孩」食譜

TAG:世界 | 性別 | 人群 | 別名 | 名詞 | 特稿 | 少數 | 少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