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二十四節氣養生之——冬至

http://tieba.baidu.com/p/3481056159【養生】二十四節氣養生之——冬至

節氣.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它的由來和曆法有著直接的關係。古有:「斗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古稱「日短」、「日短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也就是說,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過了冬至後,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我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意思是說,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被認為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八卦中,此時為地雷復卦。卦象中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徵陽氣初生,稱「冬至一陽生」。按地支來說,十一月為子月,古時還把冬至定為一年的開始。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冬至之時需要向象徵著「陽」的天和祖先表達恭敬之情。《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陽氣初生時,要像農民育苗、婦人懷孕一樣,需小心保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冬至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一般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它的由來和曆法有著直接的關係。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過了冬至後,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從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 。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歌謠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時間的季節變化,也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其中三九是天氣最冷、地面積蓄熱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說法。在我國長江流域更有「天雖寒,獨有臘梅來爭妍」的迷人景觀。養生.在如此重要的節氣,我們今天把養生的重點放在中老年朋友的身上,人到中年如果能夠科學地運用養生之道,調理得當,是可以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止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下面我們先來說一說中年養生的關鍵:.一、靜神少慮養生的重點是養心,冬至也代表新生的開始,這要求中年人:精神暢達樂觀,心態平和,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還要注意合理用腦,有意識地發展心智,培養良好的性格,尋找事業的精神支柱;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工作、學習之餘多聽音樂,它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還要注意您的儀容儀錶,在不同的場合裝束要得體,心態要年輕化,就可以振奮精神,增添生活的樂趣。.二、勞而勿過這是說要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以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還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生活節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另外,還可以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適當的運動,有句諺語是「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這就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善於養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堅持鍛煉,以取得舒筋活絡,暢通氣脈、增強自身抵抗力之功效。鍛煉時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三、節慾保精1.欲不可縱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節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節,勞倦內傷,損傷腎氣。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充足,五臟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強,身體健壯則人能長壽。反之,腎精匱乏,則五臟虛衰,多病早夭。《泰定養生主論》曰:「三十者,八日一施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施泄,其人弱者,更宜慎之,人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施泄。……能保持始終者,祛疾延年,老當益壯」,這說明嚴格而有規律地節制性生活,是健康長壽的必要保證。2.養血固精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以「男子貴在清心寡欲以養其精,女子應平心定志以養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用,來說明節慾保精的重要性,而東漢醫家張仲景則以「凡寡慾而得之男女,貴而壽,多欲而得之男女,濁而夭」闡述了節慾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優生優育的首要保證。.以上都是中年人養生要注意的。那麼老年朋友的生理變化又是怎樣的呢?《靈樞·天年》篇:「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卧;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這種臟腑氣血精神等生理機能的自然衰退也會影響到心理的變化,表現出常有的孤獨垂暮、憂鬱多疑、煩躁宜怒等心態,正是這種生理、心理上的穩定性、自控性降低,使老年朋友更容易發生疾病且不易恢復。所以,保健養生方面應提倡精神攝養、飲食調養為主;順時奉養、起居護養、藥物相助為輔的方法。.一、(精神攝養(知足謙和,老而不怠)保持「謙和辭讓,敬人持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心態,即處世要豁達寬宏、謙讓和善,生活知足無嗜欲,做到人老心不老,熱愛生活,保持自信,勤於用腦。宋代醫家陳直在《壽親養老新書》中載詩一首:「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詩中告誡我們,只有進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絕情志疾病。.二、飲食調養(審慎調食)1.食宜多樣 谷、果、豆、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2.食宜清淡 針對老年人脾胃虛弱的特點,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食品。用現代營養學觀點,老年人的飲食應「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3.食宜溫熱熟軟 老年人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故宜食溫熱之品保護脾腎。由於年老齒鬆脫落,咀嚼困難,故宜食熟軟之品。4.食宜少緩 「尊年之人,不可頓飽,但頻頻與食,谷氣長存」。主張老年人少量多餐,以保證所需營養又不傷脾胃。三、順時奉養(順四時而適寒暑)告誡老年人要「依四時攝養之方,順五行休王之氣,恭怡奉親,慎無懈怠」也就是說,天地、四時、萬物對人的生命活動都會有影響,要想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順應自然規律,順應四時氣候變化,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只有這樣才能老當益壯,益壽延年。.四、起居護養(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老年之人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盡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卧不極疲」。.五、藥物相助(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是先天稟賦的強盛和後天營養的充足。由於老年人機體功能減退,除進行其他方面得調養外,有些藥物是可以幫助其強身健身的。藥物養生應以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為主。所謂「先天之本」即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氣充盛,機體代謝能力強,人的衰老速度緩慢;所謂「後天之氣」指脾胃為後天之氣,又是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靠脾胃供給。所以,老年人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用藥原則應遵循:多補少瀉;葯宜平和,藥量宜小;注重脾腎,兼顧五臟;分類論補,調整陰陽;掌握時令,觀察規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湯劑;葯食並舉,因勢利導。如此用藥方能補偏救弊,防病延年。習俗.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後,陰氣漸消,陽氣漸長。冬至,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北方地區有冬至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以及赤豆粥、黍米糕、蕎麥麵等年節食品的習慣。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起居.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有晨練習慣的人群應注意,晨練時間不宜過早,以免誘發呼吸道及腦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複發。.在寒冬季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冬至養生在日常起居方面:1、首先要避寒邪此時陰寒之氣隆盛,大家外出時候要多著衣、注意防寒保暖,特別要注意頭部和足部的保暖。要及時增添衣物,但不宜穿得過緊、過多,以免影響血液流暢。要留意老人的居室。2、經常晾曬被褥冬至時節要勤曬被褥,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強烈的抑菌消毒作用,經日光曝晒後的被褥也會更加彭松、柔軟。3.保持良好的心境,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吸煙,不過度勞累。4.進行適當的禦寒鍛煉。.關於運動養生……1、運動時間冬在五臟應腎。 「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寒為六淫邪之一,故冬天應保暖避寒,適當早睡晚起,延長睡眠時間,可以養陰經,促進體力的恢復,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以後再起床活動。2、運動適量冬季運動,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襲,避免在嚴寒、大雪中鍛煉。其次運動前要做準備活動,運動量逐漸增加;而且運動量不宜過大。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3、揉搓穴位中老年人,冬至過後在養生保健上要注意經絡調理。據介紹,每天揉搓穴位可以起到調理經絡的作用:皮膚比較干、身體需要補水的人,可以自我按摩照海、太息、湧泉、曲泉等穴位,可以起到滋陰潤燥、滋補水分的目的;陽虛、需要補陽的市民,可自行按摩氣海、關元等穴位。按摩的時間最好是2到3分鐘,以穴位處有酸脹感為宜。回復7樓2014-12-22 07:56來自Android客戶端

ifichi小吧主12冬至如何養生防病.核心提示:冬天由於陽氣少,陰極盛,加上氣溫低極為寒冷,人體的心、腦、腎非常容易出現情況。專家教你如何在冬至時節防病養生!.何謂冬三極?冬三極就是在冬至前後天氣常出現三個極端,即寒冷之極,氣降之極和陰極,尤其在夜半子時,人體容易陽虛寒凝,血液容易凝固,從而引發心梗,腦梗,氣降之極就是氣虛陽虛的人容易發生脫證,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氣虛脫證,糖尿病人容易出現低血糖,寒氣通於腎,腎功能低的人易出現腎功能衰竭危證。.總之,冬天,氣降極,陰甚極,陽虛極,所以要嚴防心、腦、腎病。.寒冬季節,天寒地凍,氣溫低,氣降極,人體氣血緩慢,所以有心腦動脈硬化的人,易出現心梗、腦梗,尤其在夜半更易發生。.第一,防心絞痛、心梗。因為寒冷會刺激心臟冠狀血管收縮,從而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所以要注意穿暖防寒,多曬太陽。因為心絞痛、心梗容易發生在半夜,所以被褥要暖,睡前如感憋氣的,要服丹七片。心前區不適的要服速效救心丸等,可點按膻中、(兩乳橫線中點),極泉(腋下),郄門(手橫紋上四寸正中)較重者如出現面色蒼白,胸悶憋氣,冷汗淋漓,煩躁不安的,要立即送醫院。.第二,防腦梗塞。因冬至以後天氣寒冷,氣血運行緩慢,故腦動脈管腔阻塞的人易血栓形成。.帽子要暖和,避免頭部受寒,避免過勞。養生多吃蘿蔔、山楂、丹七片,盡量不吃高膽固醇的食物。避免血液濃縮,睡前一小時要喝一杯水。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水。血稠的人可服生三七粉1克(沖入溫水服)。如出現頭痛、嗜睡、腿腳不利、半身不利索的要趕快看醫生。.注意,冬天鍛煉的人,要在太陽出來後鍛煉。.第三,防腎病加重冬至,天氣嚴寒,寒氣通於腎,所以冬至前後,腎病易加重,那就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腰部避免受寒,褲子要穿暖。第二,避免感冒,有咽、扁桃體炎要積極治療。第三,避免過度疲勞。第四,鹽要少吃,肉最好不吃,水要少喝,以保護腎功能。第五,不吃有毒的食物。第六,平時可多叩腰後腎腧穴。飲食「秋冬養陰」冬至飲食要少食生冷,也不宜躁熱。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僅能滋陰養肺、潤喉去燥,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冬至是「冬令進補」的大好時節。.按照傳統的中醫理論,滋補通常可分為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補氣食品,是指具有益氣健脾功效,對氣虛證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藥、胡蘿蔔、豆漿等。.補血食品,是指對血虛證者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龍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蘿蔔等都有一定的補血作用。.補陽食品,是指具有補陽助火,增強性功能的功效,對陽虛證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核桃仁、枸杞子等。.補陰食品,是指具有滋養陰液,生津潤燥的功效,對陰虛證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銀耳、木耳、梨、葡萄、白菜等。冬至進補食譜冬令進補可選擇冬至開始,此時進補可發揮最大效應,促進人體陽氣的萌生,消耗相對減少。冬至時節的進補食譜如下:.【麻油拌菠菜】材料:菠菜1斤,食鹽、麻油適量。做法:菠菜洗凈,開水焯熟,撈出入盤,加入適量食鹽,淋上麻油即可。功效:通脈開胸,下氣調中,止渴潤燥。.【炒雙菇】材料:水發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黃酒、薑末、鮮湯、麻油適量。做法:香菇、鮮蘑洗凈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後,放姜、醬油、糖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後,放味精、鹽,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功效:補益腸胃,化痰散寒,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素羊腩燉蘿蔔】材料:白蘿蔔500克,素羊腩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做法:白蘿蔔洗凈,與素羊腩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再放入素羊腩、姜、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蔔入鍋至熟。功效: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睏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天麻燉素雞】材料:素雞1隻(約50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薑片5g,料酒10g,精鹽適量,香菜段少許。做法:將素雞切厚片,放人砂鍋內,中藥洗凈置入茶包袋,再加入薑片和適量水,燒開後用小火燉約1小時,放精鹽再燉約20分鐘至材料熟爛,撒上香菜段即可。功效:天麻、川芎、茯苓對神經衰弱的頭昏、頭痛、失眠等,均有輔助治療之效,既能平肝熄風止痛,又能滋養鎮靜安神。.【三紅補血益顏粥】材料:血糯米50克、紅棗10個、枸杞10克,紅糖適量。做法:將紅糯米淘洗清潔,用凈水浸泡4-6小時,紅糯米倒進砂鍋,大火把紅糯米煮沸後持續中火煮20分,再參加枸杞和紅棗,中火煮20分鐘後,改為小火熬1小時。煮好後,放進紅糖,即可食用。功效:有補血、養顏的功效。補冬《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這是因為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髮,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從立冬開始至冬至前後是對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大家稱為「補冬」。正確的「補冬」,能使身體強壯而又保持窈窕。.常用「補冬」葯膳處方1、八珍:當歸、地黃、枸杞、芍藥、白朮、茯苓、大棗、甘草。2、四神(又稱「四臣」):蓮子、芡實、、山藥、茯苓3、四物:當歸、川芎、芍藥、地黃。4、單方:人蔘、當歸、田七、杜仲等。.烹調方法:將準備好的漢葯,如八味、四味、二味或一味,放入大壺內。接著準備高湯或者適合煲燉的食材(比如老南瓜、地瓜、藕、蘿蔔、胡蘿蔔、海帶、素燉肉等等),經過處理後再放入大壺中,然後倒入水和酒,或僅使用酒來慢慢燉煮。煮好的補冬品,有效成分會滲出於湯中,湯中的各種食材會鬆軟到入口即化,漢葯獨特的味道則會令滿室生香。.注意:「補冬」最好在身體狀況良好時進行,患有感冒而發燒或咳嗽時應避免。然而,「四神」的藥性特別溫和,而且富有滋養又能強化腸胃,因此即使處於感冒體力衰弱的情況下,只要有些食慾,即應多加食用。.也有些人喜歡特製藥物的冬令進補。藥物養生應以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為主。所謂「先天之本」即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氣充盛,機體代謝能力強,人的衰老速度緩慢;所謂「後天之氣」指脾胃為後天之氣,又是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靠脾胃供給。所以,這個季節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比如膏方。膏方中加入不少甘甜滋潤補養藥物,服用時感滑潤爽口,既能進補,又能治病。有病治病,無病防病,所以冬季進補膏方在有些地方成為一種時尚。回復11樓2014-12-22 08:00來自Android客戶端

ifichi小吧主12冬季進補禁忌.一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1、是氣虛症,常見癥候有精神倦怠、語聲低微、易出虛汗、舌淡苔白、脈虛無力等。氣虛當益氣,此症可選用人蔘蜂王漿、補中益氣丸、西洋參、黃芪、党參、山藥等。.2、是血虛症,常見癥候有面色萎黃、唇甲蒼白、頭暈心悸、健忘失眠、手足發麻、舌質淡、脈細無力等。血虛當補血,此症可選用補血露、十全大補丸、歸脾丸、當歸、龍眼肉等。.3、是陰虛症,常見癥候潮熱盜汗、五心灼熱、口燥咽干、乾咳少痰、眼目乾澀、舌紅少苔等。陰虛當滋陰,此症可選用大補陰丸、參杞蜂王漿、六味地黃丸、銀耳、麥冬、沙參、黑芝麻等藥物。.4、是陽虛症,常見癥候有面色皚白、四肢不溫、陽痿早泄、納少便溏、舌淡嫩、脈微細等。陽虛當壯陽,此症常可選用金匱腎氣丸、龜齡膏、紫河車、冬蟲夏草、杜仲等藥物。服用補藥還須注意脾胃運化功能,如脾胃虛弱、胃納獃滯、胸脘滿悶者,需要加入醒脾健肝藥物,如陳皮、砂仁、木香、神曲、谷芽之類,以健脾助運。.二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VA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另外,補藥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推薦閱讀:

春天絕不能錯過的滋味(上):雷聲響,竹筍長
大 寒
二十四節氣細說
節氣 | 「春分灸」疏肝火養脾胃,四大穴位全搞定!
節氣讀詩丨這九場春雨,哪一場滴在你的眉間心上?

TAG:養生 | 節氣 | 冬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