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東林黨人而滅國,這是崇禎最大的敗筆

大明朝有兩位勤政的皇帝,一位是朱元璋,另一位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

大明朝,是漢族人在中華大地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它的建立,使中華大地的漢族人民擺脫蒙古貴族的殘暴統治,又一次贏得了民族獨立;它的滅亡,又讓漢族人民成為滿洲貴族奴役壓迫的對象,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舞台。

說到崇禎帝,他是什麼人呢?

話說咱們杯具帝滅掉魏忠賢這個無鳥人後,覺得自己很NB,也深知它的家產病入膏肓,於是起用大批賢能之人,希望改變明朝滅亡的命運。但我們的杯具帝太過急切,越急切國家沒得救。

於是他就殺人,殺了一批又一批。奸臣,殺;忠臣,殺;大臣進諫說出逆耳忠言,殺。

朱由檢在位17年,有人統計過,他換了50位內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殺死兩個內閣首輔,殺死或逼得自殺的督師或總督多達11人,殺死巡撫11人、逼死1人。這還都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被他抓進監獄關押、毆打、間接逼死、戰死、自殺、判刑的相當於現在省部一級的官員可能多達幾十人。

崇禎十四年,也就是亡國前三年,被關押在監獄裡的具有大臣資格的官員就多達145人,這個數字幾乎是當時具有大臣資格官員的1/10。

反正看不順眼的都殺,於是本來有希望的朝政沉淪在大臣們的沉默中,這個國家是徹底沒救了。就連崇禎上吊煤山時都在罵他的家奴(大臣)們誤國,是國家滅亡。所以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崇禎,是一個剛愎自用,生性多疑的人。這樣的人,怎麼可以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呢?

雄才大略的朱元璋、朱棣或許不會犯朱由檢那麼多低級錯誤。

比如朱由檢放任袁崇煥殺害悍將毛文龍;重用溫體仁冤殺名將袁崇煥;寵信楊嗣昌、高起潛逼死名將盧象升;盲目與皇太極決戰逼名將洪承疇投降滿清;放任孫傳庭殺害猛將賀人龍;盲目與李自成決戰逼死名將孫傳庭;聽信文臣的空話打腫臉充胖子不遷都南京;優柔寡斷遲遲不調吳三桂救援北京;山窮水盡的時候寧願國破家亡也不與李自成聯合抗清,等等。

最大的一件錯事就是重用東林黨人士

明熹宗臨死前曾專門叮囑崇禎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後時刻對魏忠賢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固然摻雜著個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認識到了魏忠賢在處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決,尤其是在維護大局、知人善任、賞罰分明的關鍵問題上。在事關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政治立場上,所表現出來的深明大義和遠見卓識。

崇禎即位之初,在幾番試探之後,不動聲色地以雷霆手段徹底肅清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

魏忠賢的倒台,給當時黑暗政壇帶來些許新鮮空氣的同時,也讓崇禎贏得了聖明之君的歡呼頌揚。

然而,十七年後,也就是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四日,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殺殉國前的第五天,崇禎在大兵壓境、大廈將傾的絕望中,竟然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下了秘旨,重新收殮魏忠賢的遺骨,墓址就選在了魏忠賢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雲寺。崇禎在國破人亡的慌亂絕望中,為什麼會突然改變自己打倒和否定魏忠賢的初衷,出人意料地為其收集骸骨、修墳立碑。

崇禎皇帝為何如此重用東林黨人?

朱由檢自認為自己會比哥哥高明些,能夠駕馭「東林黨」這匹野馬,為己所用,所以他一上台,立即「逐忠賢黨,東林諸人復進用」。重新上台的東林黨為了爭取民心,免了許多賦稅。可是,東林黨人的守遼,每年要耗去國庫九百萬兩白銀,幾年下來耗光了明朝的財政。

這些以倡談儒學為己任的東林黨人,也不過是一群擅長空談、治國乏術的文人儒將,呈上來的奏章大多大話、空話連篇的愚腐之見,紙上談兵之奇談怪論,國事無補的道德文章。

無論崇禎想如何改革,都遭到東林黨的反對,任何和東林黨政治主張相違背的都反對,這就是東林黨的獨裁。魏忠賢雖然跋扈,對政敵打擊,但是能體會到皇帝的主張,替皇帝辦事。崇禎任何事情都受到重重阻礙,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撤裁郵政人員,節省經費,結果出了個李自成。

因此,在崇禎皇帝臨終前,留下遺言:文臣人人可殺。


推薦閱讀:

TAG:東林黨 | 崇禎 | 東林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