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忠:青銅器的鑒賞與收藏(圖)

賈文忠:青銅器的鑒賞與收藏(圖)

 

高仿青銅壺

樹脂貨

  編者按:2010年8月21日下午,芷蘭雅集藝術月談第十三講邀請賈文忠先生主講青銅器的鑒賞與收藏。賈文忠先生出生於文物鑒定修復世家,是著名的青銅器鑒定、修復專家,北京大學考古系研究生畢業,曾先後在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館、中國農業博物館從事文物保管、徵集、鑒定、修復工作。擔任文化部市場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金屬文物組執行主任、中國文物學會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委員會秘書長等。

  青銅器是中國的國粹,中國的藝術品當中只有青銅器是被全世界所公認的。從夏代起源,經過商周,秦漢至宋代金石學誕生,青銅器從單一的收藏,變為一種學問,一種研究對象。青銅器的價值被世界公認主要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的大門被打開,外國人進入中國,發現中國的青銅器造型獨特,做工精美。在西方國家裡,18世紀才出現抽象派和印象派的青銅器造型,在中國3000年以前就有了,所以外國人非常喜歡我們的青銅器。如今像牛尊、羊尊、馬尊等大部分流散在國外,中國青銅器的藝術地位在世界上可與西方的油畫、雕塑相提並論,在世界的各大博物館裡都有一個專門的中國青銅器館。世界各地博物館和美術館,無不把中國青銅器作為館藏重器,歷代收藏家更是把收藏青銅器作為鎮宅之寶,世代相傳。如今盛世興收藏,青銅器更是收藏家們競相追逐的寶貝。

  中國青銅器的歷史

  青銅,是指紅銅和其它元素的合金,如銅和錫的合金為錫青銅,銅和鉛的合金為鉛青銅,其他的還有鉛錫青銅、鎳青銅、磷青銅等等。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是錫和鉛的合金,即錫青銅和鉛青銅。其實當年剛生產出來的時候是黃澄澄的,經過時間、空氣和地下埋藏、腐蝕等過程才形成了後來的一層綠銹。

  中國的青銅時代從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經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大約經歷了15個世紀。在商的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銅的冶鑄作為生產力發展的標幟而達到高峰。在當時的亞洲大陸上,商周的青銅冶鑄業所產生的青銅藝術,是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春秋晚期是初期的鐵器時代,但是鐵器時代的到來並沒有立即導致青銅工業的衰退,相反,由於戰國時代生產技術的普遍提高,使得青銅器的鑄造技術亦有新的發展。大約到了戰國晚期,高水平的青銅鑄造業由於冶鐵工業的突飛猛進而完成了歷史所賦予的使命,在產品的其他領域中,繼續發揮它的作用。

  漢代的青銅鑄造工藝,仍然呈現出美麗的餘輝。雖然青銅器走向了衰落,但是銅鏡在唐朝又走向了新的高峰。佛像從北魏開始,一直到唐、明、清,製作水平都很高。到了明代,又出現了宣德爐,這是銅器製作的最後輝煌。

  青銅器的分類

  農具和工具

  包括犁鏵、鋤、鐮、鏟、斧、錛、鑿等。中國是農業大國,生產工具是最重要的。青銅工具的出現,帶動了整個手工業、製造業的發展。但至今發現的青銅工具的量很少。因為銅是稀有金屬,回爐熔化後製作成其他器物,可以反覆使用。

  禮器

  青銅器歷代都被稱為國之重寶。它的製作對象是皇帝或者王公大臣,地位非常高。國家有大事的時候都要用青銅器作為禮器,所以青銅器以禮器為主。最主要的器形包括鼎、鬲、簋、簠、豆、敦、爵、斝、觚、觶、觥、尊、卣、彝、壺、盤等。這些名稱在宋代就已經定了,主要來源於青銅器的銘文,沒有銘文的就約定俗成,一直流傳至今。比如彝字,泛指各種青銅器,具體到某種器形就是指造型似小方房子、帶蓋的銅器。

  樂器

  包括鐃、鍾、鉦、鐸、鼓等。

  兵器

  包括戈、鉞、矛、戟、劍、刀、弩機等。兵器是青銅器製造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但現在發現的兵器的數量不多,也是因為青銅器可以回爐熔化後繼續製作使用的緣故。

  車馬器

  包括轄、銜、軛、鑾、當盧、馬具等。車馬器原來屬於雜器。這兩年隨著青銅器市場的活躍,收藏車馬器的人也多了。現在車馬器見到最多的地方是內蒙古,以赤峰、通遼、包頭這一帶為最多。這裡的埋藏環境比較乾燥,容易保存,流傳的車馬器也非常多,價格普遍上漲。

  度量衡

  度量衡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非常,收藏意義重大,包括尺子、量具、詔版、權等。

  雜項

  過去把俎、禁(承放酒器的專用器座)、爐、燈、洗、鏡等都歸入雜項類,現在銅鏡、錢幣、佛像都已經獨立出來成為專項。

  收藏角度的分類

  青銅器有三種實用功能,禮器、實用器、冥器。禮器價值最高,最具收藏性,實用器價值低於禮器,冥器價值最低。

  青銅器的收藏自古以來就有,商代王和天子的東西在周代就開始收藏,周代的器物到春秋戰國又被收藏,到漢代漢武帝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圓鼎,漢武帝就因為發現了這個圓鼎,就改年號為元鼎,可見當時青銅器的重要性。自古以來玩青銅器被奉為一個非常高雅的藝術,從事的人大多數是文人、士大夫、官僚,沒有學問的人也玩不了青銅器。民國時期青銅器收藏達到頂峰,從宋代金石學到民國時期出版過上百本書,那個時期沒有一本是寫中國藝術品方面的專業書籍,唯一例外的是青銅器。

  青銅器的收藏似乎還不是普通收藏愛好者可以輕易涉足的,尤其是商周時期青銅禮器不是一般人家可以做到的,首先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還要有相當的眼力和經驗,所以我覺得一般人還是不去觸及青銅器為好,但是檔次稍低的春秋、戰國、秦漢的青銅類物品,價格並不高,廣大收藏者都可以試試身手。

  青銅器的紋飾和銘文

  中國青銅器的紋飾自成一體。常見的獸面紋以饕餮紋為主,其次最多的是龍紋,鳳紋也比較多,其他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紋、獸面變形紋、火紋、幾何紋、人物畫像等。人物畫像在戰國以後才出現。

  夏晚期的青銅器基本都不帶銘文,到商代中期以後出現了一個字或一個族徽的銘文,字數逐漸增多,到西周達到幾十字或幾百個字,西周中期出現了二百多字、三百多字的銘文。字數最多的是西周中晚期的毛公鼎,將近四百個字。銘文的內容一般包括王室的祭典、戎事等。

  青銅器市場行情

  新中國成立前的古玩商以賣銅器為主,青銅器的價值非常高。民國時期,口徑一尺左右的圓鼎能在北京換一個四合院,大約相當於300大洋。

  改革開放以後,大家開始重視收藏。國內沒有形成自己的市場,國外的價錢相對高一點,但也不是它應有的價值,青銅器的價位總體來說還是比較低的。

  2001年3月,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了一件商代晚期盛酒器「皿天全」方罍(器口有「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銘文,故名「皿方罍」),以924.6萬美元成交,創下亞洲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最高拍賣記錄。這件青銅器於上世紀20年代在湖南出土,拍賣的是器身,器蓋現藏湖南省博物館。當時國內也有博物館籌集了一筆巨款,赴美參加競買,卻終因拍賣會上一位法國買家出價超過我方預算近四成惜敗,這件青銅器只能身首分離了。

  上海崇源2005年秋季拍賣會上,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周宜壺」以2640萬元(含10%買家傭金)創下了內地青銅器拍賣的最高記錄。它與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周宜壺是一對,早年均為清宮舊藏。器身有二十多字的銘文:「周宜作公己尊壺,其用享於宗,其孫孫子子子萬年永實用。」

  2007年3月20日,紐約蘇富比拍賣了一件由美國水牛城Albcenter-Knox藝術館提供的中國商代青銅酒器青銅鴞紋方斝,以810.4萬美元被英國康普頓?弗尼博物館拍得,創下歷年來青銅器拍賣的全球第二高價。

  2007年3月9-18日在荷蘭馬斯垂克(Maastricht)舉行的歐洲古董博覽會上,倫敦著名古玩商「Littleton & Hennessy Asian Art」 推出一隻戰國時期的「青銅錯金嵌綠松石貘尊」,此尊工藝精湛,華美異常,保存完好而且流傳有緒,終以1200萬美元的天價成交,成為目前成交價最高的中國青銅器,為中國藏家所拍得。

  國際市場青銅器高價的輪番出現,震動了國內收藏圈,很多人因此開始收藏青銅器,但目前國內青銅器的藏家數量遠遠低於瓷器和書畫的藏家,還沒有形成大的氣候。

  青銅器鑒定的幾種術語

  科學鑒定

  科學鑒定通常是指利用現代化的儀器進行元素分析、放射性元素的年代測定等

  眼學

  根據系統知識進行綜合判斷,俗稱「眼學」。「眼學」的依據是考古發掘的標本、標準器形成的類型學、器形學、圖案學等,運用了大量系統知識的經驗。例如,對於青銅器上銘文的鑒定常常成為對於有爭議器物的強有力的證據,特別是數十字以上的長銘,今人很難編出可考卻未見著述而又文意通暢的上古銘文,很難刻寫出古意燦然、毫無造作且不出錯誤的古文字,這絕不是儀器可以解決的。又如,早期范鑄法的錯范痕迹和分隔內外范的墊痕與偽造的痕迹,目前的儀器還無法判斷,但專家、有經驗的文物工作者和收藏家只要藉助肉眼或放大鏡就可以判斷。所以,積累經驗、掌握青銅器的一般性特徵和內在規律性的東西,是收藏活動必不可少的。

  生坑、熟坑、水坑、「臟坑」「發坑」和「半發坑」

  「生」或者「生坑」,是指新出土與早些年出土,但保持了出土時的本來面貌,沒有經過出土後的進一步處理,沒有受到生活中油垢等污染和長期直接用手把玩形成的表層變化,銹色和土沁色燦然的器物。

  「熟」或者「熟坑」剛好相反,譬如明清時期出土,甚至宋代及宋代以前出土,經過了「傳世」的經歷,器物表面已經表現出自然的「熟」「老」。特別是清代中期,藏家喜歡將青銅器除銹、擦光、上蠟等,加之常年把玩,形成了「黑漆古」。

  俗語中的「水坑」「臟坑」「發坑」和「半發坑」則不僅是指器物呈現的表面特徵,還特指出土地相應的土壤環境以及器物呈現的品質特徵。

  「水坑」器的出土地點多為湖南、湖北以及浙江,通常表現為色彩鮮亮、表面大多光潤如鏡。或綠得湛然,或黑得油亮,就像剛剛從水裡撈出來的。因此,常與「水坑」器伴隨出現的俗語還有「綠漆古」和「黑漆古」。

  「臟坑」器的出土地點在北方一些地區,表現為銅器表面銹色斑駁而雜亂,並伴有大量「有害銹」,甚至使得器物嚴重受損。

  「發坑」和「半發坑」則指出土物不僅表面,而且質地本身都受到嚴重侵蝕,呈現出一種類似發酵、發泡狀的疏鬆、漲裂。大部出現這種墳起、鼓泡、漲裂現象的俗稱「發坑」,部分或局部出現的古玩行里習稱「半發坑」。

  「綠漆古」和「黑漆古」

  「綠漆古」是銅器綠銹生成之後,由於水文地質條件變化或者墓葬、窖藏常年浸水,器物表面的浮銹自然脫落,卻因年代久遠,綠色牢牢地浸染在器物表層上形成的,好像罩了層薄薄的綠漆,故俗稱「綠漆古」。

  「黑漆古」的道理與「綠漆古」相似,主要是取決於當地水質和土壤的酸鹼度等,有器物長期傳世形成的自然「包漿」,也有青銅器本身合金成分差異造成的原因。一般來說,器物出土時即黑亮如墨,表面幾乎沒有綠銹者,多為春秋、戰國、兩漢時期,而且戰國、西漢的情況更加普遍,其中約90%屬於戰國時期鑄造的。紅、藍色銹斑大多也出現在晚期青銅器上,尤以漢代突出,當為青銅中雜入鐵等成分造成的。這種情況商周時期絕對不會發生。

  棗皮紅

  有些青銅器綠銹下呈現的暗紅色,琉璃廠習語稱之為「棗皮紅」。

  包漿

  「包漿」是指沒有浮銹,器物表面卻通體呈現一層均勻、柔亮的氧化層的特殊現象,有時也用於泛指器物表面「生」「熟」情況與呈色情況。所以,可以用於出土器,也可對傳世品而言。「包漿」通常是鑒別青銅器的重要依據,當然也有人故意做上去,而且可以做到神似。例如新鑄的銅香爐,經過不同的混合液體浸泡,然後烘烤,會出現各種呈色的「包漿」。反覆浸泡、焙燒之後,甚至會出現非常美麗的厚厚「包漿」。這在近些年蘇州仿「宣德爐」上被廣泛應用。

  水銀浸

  「水銀浸」亦稱「水銀古」,也是一種青銅器的自然「包漿」現象,有局部的,也有通體銀白的,多見於銅鏡。主要為戰國到漢代時期製品,其中又以戰國為多見,大多出土於中原地區。近年以河南仿為最高境界,幾可亂真。

  「泛金」

  「泛金」與「水銀浸」的情況相仿,並非器物鑄造之時鍍了水銀或者黃金,而是青銅器在特定的土壤環境中形成的特殊氧化層,舊時也稱「返金」或者「返銅」。這種現象通常只出現在剛剛鑄造完成尚沒有使用過就入土的青銅器上,而且幾乎全部出土於河南安陽附近的商代地層中,陝西只存在個例,其他地區從未見到類似情況的報道。所以,非典型安陽類型的「泛金」器,大可直指其假。

  品相

  「品相」是對文物自身質地與完殘情況的綜合評價的習語。以金屬鑄幣為例,「祖錢」或「雕母」的品質註定優於脫胎而成的「母錢」;「部頒樣錢」或「進呈樣錢」的品質註定優於「初爐錢」;「初爐錢」則優於一般流通幣,在這裡「品相」是一級高過一級的。但是,除了自身品質之外,保存狀況的優劣也是決定「品象相好壞的評判標準。也就是說,鑄造精美的普通流通幣保存如新,「品相」自然是絕好的;「雕母」若損傷嚴重,也會被斥為「品相」不好。

  近幾年銅器市場呈現的幾種情況

  迴流青銅器數量增多,但其中真假混淆。

  有很多人從外國買回來的銅器,實際上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和改革開放初期工藝品公司出口換外匯的產品。這種迴流的銅器99.99%是假的,只有千分之一是真的。市場上能見到的多為中下等水平器物,真正意義上的青銅上品幾乎沒有出現。迴流的青銅器真品優質優價,以北京古玩城、書畫城、正庄古玩城為例:中號,品相中等以上的商周時期鼎價格在40萬-50萬元以上,春秋、戰國一尺上下銅鼎均在10萬元以上。商周青銅爵在10萬-20萬元左右。

  熟坑賣不過生坑。

  這和古代完全不同。新中國成立以前,古玩商賣青銅器主要是賣熟坑的,生坑沒人要。因為熟坑流傳有緒。現在的收藏者認為熟坑容易造假,生坑銹開門,所以就產生了熟坑賣不過生坑的現象。

  插幫貨抬頭。

  用舊銅部件拼湊成整器,或用舊簿銅片貼在器物上,使收藏者認為銹開門,這種類型的假貨成交量可佔到真貨的8成上下。大多數購買者花的是真品價格,買來的卻是拼湊的假貨。移植銹銅器特別是銅鏡增多,主要表現為在假銅鏡上栽真銹。凡是正面一個顏色,側面是另一個顏色的都是貼皮子的。陝西和河南都有專門貼皮子作偽的村子。

  高仿品技術提高。

  過去認為紅銹斑不能造假,因紅銹斑里由結晶體組成,目前也已突破,同時水銹斑、藍銹都已達到真假難辨的程度。

  水坑不被收藏者認可。

  湖南、湖北出土的水坑青銅器不被收藏者認可,特別是戰國時期的兵器,青銅器皿等。由於水坑青銅器長期在水中侵泡,產生了一層與其他地域不同的銹色,顏色單調,只有黑黃紅色等,不受收藏者青睞。而且這種銹色容易作假,真假難辨。所以也導致這類器物不受重視。現在在湖北荊州地區做水坑的東西的工廠很多,做得很像,每年賣到北京的有不少,比如升鼎、越王勾踐劍等。

  贗品大路貨很多,是造假市場的暢銷貨,主要是大多數購買者有撿漏心理,經不住賣家的忽悠。

  臆造品流行。

  臆造品就是混編亂造的、歷史上根本就沒有的東西。很多收藏者有獵奇心理,故宮都沒有的東西他有一個,這種可能性有沒有?有,但是太少了,上當的概率太高了。

  青銅器造假新動向

  新聞造假:假借專家名義,製造假國寶新聞屢屢出現。

  出版物造假:按圖賣物,古玩出版物真偽難辨,收藏家將自己的藏品說成是國寶,編成書或插圖魚目混珠,誤導讀者。有以下幾種情況:

  仿造民國出版物:將現代贗品造在民國書刊中做插頁或整本造假。偽造六七十年代期刊雜誌封面、插頁,賣現代贗品。

  仿造專家出版物:過去出盜版書,現在將各種書中有關內容合一,在專家本人不知曉的情況下借用專家的名譽,為專家出書。

  專家證書造假:鑒定證書泛濫,有不負責任的專家開出的,也有假冒專家的偽證書。

  現代科技檢測造假:採用所謂的現代科學儀器,得出所謂成份相同的報告。

  青銅器造假地域

  蚌埠貨

  蚌埠仿古銅器作坊,大大小小有上百家,銅坯多在山西訂做,也有自家鑄造的,主要以電解腐蝕與化肥腐蝕為主,水坑、干坑均有,從商周到漢代造型齊全。特點是胎體厚重,銹色松而鮮艷,沒有藍銹,器內做不好,有的帶范線,但不做墊片,絕大多數不過關。各大古玩市場地攤都能看到。鑒定這類器物,主要看銹色。古代真器的銹色顏色豐富,銹色有陳舊感,而且底子和銹色是分開的。仿品銹色鮮艷,手觸容易鬆動脫落。

  荊州造

  大體可分為兵器和器物。這裡的仿戰國青銅兵器,幾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有整體造假,也有真器錯假金銀文字、臆造紋飾的,並且採用出土的棺木做劍鞘,漆鞘做出長期掩埋的腐爛效果,有些劍柄上面還有纏絲線或包裹絲綢的痕迹。這類兵器佔到了荊州流出青銅兵器的九成以上。這裡做的越王勾踐劍,一年出幾千把,一把賣兩三萬元錢。

  生坑器物假貨市場主要是湖北荊州、棗陽一帶研製的高仿水坑,有的高仿品范線墊片都有,器表還有絲織品腐爛的痕迹。工藝流暢,重量很輕,沒有脆聲,銅質也對,有的還做出輕微損壞的效果,足以亂真。主要仿戰國大尺寸器物,以淺浮雕工藝為主。銅坯成型後,經火燒薰黑,再埋入土中腐蝕。由於皮殼厚度不夠,器物易露銅,口沿油性重,花紋版模深淺不均。鑒定這類器物,主要看鑄造方法和鑄縫、鑄痕——古代為陶范鑄造法,現在均為蠟型製造,其紋飾、墊片、范線均有所不同。

  河南造

  河南造假青銅器歷史悠久,而且國內各地都有來自河南的造假者。其仿造的青銅器多以陝西、山西、河南出土器物為藍本,主要以做大路貨為主。真正的高仿者都是隱名埋姓的在地下生產。他們主要以假電解作偽銅器,藍銹以染色為主,水洗易掉色。河南的老銅改裝,多用樹酯漆做銹,火燒易燃。老銅器機械後刻工比較有名,多是素鼎素瓶,刻細小回紋,經局部腐蝕,容易蒙人,仔細看可發現機械刀削輪廓比較鋒利,多不過關。近年最多的是拼湊器,即用各種老銅、老銹拼接成的各種稀奇古怪的青銅器。對於這類器物不可有獵奇心態,器型特殊,歷史上沒見過的大部分都不可靠。對這種拼湊貨,主要看接縫處的銹色,多為後做上的。

  陝西錯

  陝西老銅後錯做的非常好,有的銹色處理可謂天衣無縫,不挑出金銀絲,幾乎看不出是後錯。還有一種錯銀方法更奇特,用鋁合金粉末壓縮到銅胎凹槽內。普通銅鏡,能雕出頭版,能改成戰國鏡,鏡背水銀沁做的也好。還能在老劍上鍍出幾何形花紋。鑒定這類器物,只要挑出一部分錯工,看縫線里的效果即知真假。

  阜陽工

  前幾年阜陽水坑銅器做的很好,現在基本是老銅貼工,素的老銅器貼上樹酯合成的戰國工,非常逼真。阜陽銅器修復也是全國一流,能將鎏金殘片拼成鎏金怪獸。鑒定這類器物,使用丙酮或稀料、酒精等擦、泡或火烤,即露原形。

  青銅器辨偽十法

  看器型。看完《中國青銅器全集》十六卷(文物出版社,1998年)之後,就知道器型對不對了。

  看范線。一般青銅器四個足邊都帶范線。有的經常使用的就被磨光了。

  看銅質。現在我們見到的作假的銅器都是用雜銅鑄造的,屬於雜質比較少的銅,鑄造出來的顏色和古代不一樣。古代的銅質地沒有現在的銅好,在顯微鏡下看有大大小小的窟窿。現在的銅質地過精。

  看工藝。古人製作花紋、紋飾有隨意性,現在專門仿造就顯得過於認真,感覺不是特別好。

  看花紋。前幾年有些造假的東西不倫不類,比如商代的器型搭配了春秋的花紋。

  看銘文。有的造假者照抄古代青銅器上的銘文,不通順。

  看重量。在地下埋藏的銅器,被腐蝕後,和原來剛鑄出來相比,手頭髮輕。

  看鏽蝕。現在做的假浮銹特別多,一碰就掉。老銹特別少。

  看墊片。商周青銅器由於是塊范拼合而成,故而不能保持精確的平衡。在內范、外范之間稍有不平衡,就容易造成器壁厚薄不勻,或者產生重大的鑄造缺陷。因此,商周時代的工匠普遍採用了厚薄相似的小塊銅片墊在內范與外范之間,使內范與外范之間的空隙保持穩定和均勻,提高鑄造質量。這在早期的絕大多數青銅器上都是可以發現的,只不過有的明顯,有的隱蔽而已。春秋以前的看不太清楚,春秋以後看的特明顯,都是方塊。

  看包漿。有包漿的老,沒有包漿的新。

  影響青銅器價格的主要因素

  要流傳有緒,出處清楚。以周宜壺為例,在新中國成立前就有《西清古鑒》《商周金文集成》《三代吉金文存》等幾十個圖錄介紹過它,而且羅振玉、容庚、於省吾等人都考證過它的銘文。

  歷史年代要久遠。商晚期、周早期的青銅器是最有價值的,到春秋戰國以後,尤其是漢代的銅器就不值錢了。

  製作精美,造型獨特,工藝精湛,銅質要好。

  要有銘文。銘文內容與某王或某重大事件有關的最好。同樣一個鼎,有銘文的價值就更高。

  保存狀況要好。最好是沒有破損,也沒有修復過的。

  無惡銹。惡銹屬於銅器里的癌症,屬粉狀銹,去除之後容易複發,不易根除。

  青銅器收藏注意事項

  近幾年來,青銅器的收藏市場逐步升溫,加之國外拍賣市場中國青銅器的價格一次次打破記錄,致使當今的收藏界出現這樣一個說法:瓷器、書畫市場已經沒有什麼漏可以撿了,唯一剩下的就是青銅器。但投資青銅器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為了保護文物,國家限制青銅器的流通,對青銅器的市場尚未開放。如果今後仍不開放的話,就不會有太大的升值空間。

  2.收藏流傳有緒的或者迴流的青銅器,同時具備合法手續,這類物品會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投資回報。

  3.多學習、了解中國青銅器的發展史,掌握各年代青銅器的造型和紋飾,了解各地區青銅器的特點、坑口、銹跡。最簡單的可以看馬承源主編的《中國青銅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屬於國家文物局文博教材叢書之一。把本書通讀一遍,對中國青銅器的基本情況就都了解了。如果再想深入了解,就看《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青銅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如果再有力量的話就看《中國青銅器全集》十六卷,看透了,記住各個時代的器型,今後再看見任何一件器物馬上就知道它的時代了。另外,可以到山東、河南、陝西、山西等地的博物館看看,這幾個地方是青銅大省,每個地方的土壤和地下水環境都不一樣,從而造成了不一樣的坑口。

  4.多上手,多把玩,多看展覽,多到拍賣行、古玩市場看實物,增長眼力。

  5.不要單打獨鬥,要有一個小的團體,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多交流經驗。

  6.多請教老師和專家,給自己把關,少走彎路。    

  提問環節

  提問:是否可以通過聽聲、聞味來辨別新老銅器?

  賈文忠:老銅器在地下埋藏的時間長了,銅質沒有剛鑄造出來的時候脆。新做的器物有的有一股刺鼻的化學材料的酸味。老銅器基本沒有什麼味道。

  提問:青銅器的標本怎麼保存?

  賈文忠:首先房間的空氣不能太潮濕,盡量避免有酸味的地方,遠離化工廠。為了防止繼續氧化,放在玻璃罩里最好

  提問:生坑銅器如何清除附著的泥土?

  賈文忠:用蒸餾水刷,絕對不能拿自來水,否則會留下痕迹。上手時要戴白色純棉手套。絕對不要拿出汗的手去摸,否則兩年以後,摸過的地方就會開始長銹。

  提問:香港有沒有信譽比較好的賣青銅器的地方?

  賈文忠:摩羅街上有,但要有認識的人才會給你看。

  提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銅和鉛的比例是不是一樣的?

  賈文忠:不一樣,各個地區都不一樣。


推薦閱讀:

古代詩歌鑒賞知識、方法口訣歌(上)
詩歌鑒賞的八種模式及答題技巧步驟
含笑花的鑒賞與養護管理
古詩詞鑒賞方法
詠物言志詩鑒賞學案

TAG:收藏 | 青銅器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