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金剛經》

白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勇士 參照中英文多版本翻譯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正如我阿難所聽到的那樣,從前,如來世尊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註:祇樹給孤獨園,亦稱舍衛精舍,是祇陀王子栽種花木並賣給大臣須達多以供養釋迦牟尼佛的場所),有一千二百五十名了卻煩惱、證悟生死的僧人云集於此。那時,到了世尊吃飯的時間,世尊穿好衣服,拿上食缽,進入舍衛大城化緣。在城中依次化緣後,回到園中。世尊吃完飯,收起衣缽,洗凈雙腳,鋪好座位,盤腿而坐。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這時候,坐在眾人當中年老德高的須菩提站了起來。他袒露右肩,右膝著地,合雙掌恭敬地對世尊說:「真是稀有!世尊!如來善於護持關心各位菩薩(註:指業已覺悟為菩薩之眾生),還善於託付叮囑。世尊!如果善男善女發願想要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註:原文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您說(心)應住於何處(註:「住」通「駐」、「注重」),怎樣降服其心呢?」世尊說:「善哉,善哉。須菩提!正如你所說的,如來善於護持關心各位菩薩,還善於託付叮囑。你現在諦聽!我為你解說。善男善女發願想要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應當依照我所講的這樣駐其心,這樣降服其心。」「當然,世尊!我們很高興也很想聽您開示。」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世尊告訴須菩提:「各位菩薩及三乘大菩薩應當這樣降服其心!所有一切眾生有以下幾類:比如卵生、胎生、濕生和化生(如毛毛蟲化生為蝴蝶,眾生化生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佛土、彌勒佛之兜率宮等);比如有色界和無色界的;比如有想天(註:亦稱廣果天)、無想天(註:在廣果天旁邊)和非非想天(註:亦稱有頂天,有微細想)的,我都令其進入如來常住、常樂我凈的大涅磐,從而滅除一切苦得到解脫(註:原文為「滅度」,脫離生死輪迴)。如此滅度無數眾生,其實沒有任何眾生是我直接滅度的。什麼原因?須菩提,如果菩薩有我相(註:我即自我、自私。相為對內境及外境之心識,如概念或精神狀態)、人相(註:他人相,可引申為他人的看法)、眾生相(註:一切有情眾生相)、壽者相(即當下未意識到諸行萬事無常、都是暫時的),有此四相即為有我執,就不是菩薩。」

  (註:諸法無我,所有的法都是依託其它而存在;諸行無常,諸行包括一切所謂規律,不是永遠不變的,會演化、進化。宇宙已經無量億劫,亦將演化無量億次而無終止。)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其次,須菩提,關於佛法,菩薩應當無所注重地行布施。也就是不注重形色而布施,不注重聲香味觸法而布施。須菩提,菩薩應當這樣布施,不駐著於相(註:相指概念和精神狀態)。為什麼?如果菩薩不駐著於相去行布施,其福德是不可思量的。」「須菩提,你意下如何?東方的虛空可以思量么?」「不可以,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以思量么?」「不可以,世尊!」「須菩提,菩薩不住相布施,功德也像這樣不可思議。須菩提,菩薩就應當像我所教化的這樣無所駐著,保持自性之清凈。」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從身相看見真實的如來么?」「不可以,世尊!不可從身相看見如來。什麼緣故?如來此處所說的身相,是其外在之表相,如來之無相法身才是真。」佛告訴須菩提:「所有的相,都是虛而不實的,是虛妄的。如果看出各種相都是表相,都是虛妄的,即得見如來。」

  (註: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即法身,無色無相;報身是眾生因果報而獲得的可思議或不可思議之身體;化身是佛展現給眾生的種種世俗形象,眾生的化身就是其善惡行為,既可以化身為菩薩,也可化身為惡魔。除了上面的三身,眾生從去世後到轉世投胎前還有一個不可見的「中有身」,在49天內轉生佛土或投生天界、人間,藏傳密宗佛教從第4天開始算。中有身具有微細神通,不受世間法的約束。)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須菩提問佛:「世尊,那麼多的眾生,聽到這樣的章句,能產生真實無虛的信心么?」佛告訴須菩提:「不要這樣說!如來去世後,在末法時代的最後五百年,有持戒律修福德的人,能夠對這些話產生信心,認為是真實不虛的。可知這些人,不只是在少數幾位佛那裡種下了善根,而是已經在無量無數的佛那裡種下了善根。聽到這些章句,即使一念之間凈信不疑,須菩提,如來也全都知道全都看到。這些眾生,得到這樣的無量福德,為何如此?這些眾生,不再有我、人、眾生、壽者之相;不執著於對於法的(個人)認識,也不執著於對於非法的(個人)認識。」「為什麼?這些眾生,如果在心中執取這些對內外境的認識,就是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如果取法相執著於對法的認識,就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何故?如果取非法相執著於對非法的認識,就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所以不應當執法,也不應當執非法。」「因為這個道理,如來常說,你們這些僧人,應當知道我所說的法,就好比是渡河的船;渡過河後,就要捨棄如船之法,更何況非法呢。」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

  「須菩提, 你意下如何?如來得到具體的無上正等正覺了么?如來說了任何佛法么?」須菩提說:「如果我理解佛所說的真義,沒有一個具體的法叫做無上正等正覺,如來也沒有具體的佛法可說。為什麼?如來所說的法,都是無法直接取來的、也無法說明,相空而實不空。所以,一切聖賢,都是因不可直接為之的無為法而有差別。」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果有人用裝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這人所得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說:「很多,世尊!何以故?此福德並非不可估量的真福德,所以如來說福德多。」「如果另有人受信奉持此經之章節,即使只是其中的幾句話,為他人解說,他的福德也勝過前面這個人。為什麼?須菩提,所有的佛,及其無上正等正覺法,皆以此經為出發點。須菩提!所謂佛法,並非具體,一切善法都是佛法。」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你意下如何?須陀洹能覺得自己證得聲聞之初果須陀洹而斷三結(註:指我見、疑見、戒禁取見,相當於法執,執著於儀式、戒律、禁條等法之表相)、不墜法、正定聚么(註:決心獲得正覺)?」須菩提說:「不能,世尊!什麼原因?須陀洹,其義雖為入流(註:入聖人流),但心無妄念、不入三界見惑。不為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所染,所以才能稱為須陀洹。」「須菩提,你意下如何?斯陀含能覺得自己在須陀洹基礎上淡薄慾望成就第二果斯陀含,死後做一世天人一世凡人便可得度么?」須菩提說:「不能,世尊!什麼原因?斯陀含,其意雖為一往來,但其實已沒有什麼慾望加以執著,心無反覆,所以才能稱為斯陀含。」「須菩提,你意下如何?阿那含能覺得自己在須陀洹基礎上斷盡慾望和嗔忿成就第三果阿那含而證涅磐不再返還欲界么?」須菩提說:「不能,世尊!什麼原因?阿那含,其義雖為不來,其實無欲而不來之心亦已斷滅,所以才能稱為阿那含。」「須菩提,你意下如何?羅漢能覺得自己成為斷盡我執、無餘涅槃的羅漢么?」「不能,世尊!什麼原因?如果羅漢認為自己是羅漢,那就是有我、人、眾生、壽者,就不是羅漢。」「世尊,佛說我證得了無分別正定無所住的無諍三昧,是人中第一,是第一無欲羅漢。世尊,我不認為我是毫無慾望的羅漢。世尊,如果我認為自己是羅漢,世尊就不會說須菩提樂於無諍三昧(註:原文阿蘭那,原意為森林,引申為寂靜,稱為無諍三昧)正定寂靜之修行。」

  第十品 莊嚴凈土分

  佛問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如來過去在燃燈佛那裡,得到了任何佛法么?」「沒有,世尊!如來在燃燈佛那裡其實沒有得到任何佛法。」「須菩提,你意下如何?菩薩令佛土莊嚴么?」「沒有,世尊!什麼原因?所說的莊嚴佛土,並非莊嚴之相,是稱其為莊嚴佛土。」「所以,須菩提!各位菩薩、大菩薩應當這樣生清凈心:不應將心駐於形色而生喜愛或厭惡之心(註:分別心),不應駐於聲、香、味、觸、法而生分別心,應當無所住,保持自性寂靜清涼六塵不染之清凈。須菩提,比如有人,身如眾山之王須彌山,你意下如何?這個身大不大?」須菩提說:「很大,世尊!什麼原因?佛所說的不是身相,是稱其為大身。」

  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

  「須菩提,如果有像恆河沙數量一樣多的恆河,你意下如何?這些恆河中的沙,是不是很多?」須菩提說:「很多,世尊!即使這些恆河尚且無數,何況河中之沙?」「須菩提,我現在實言相告:如果有善男善女,以裝滿多如這些恆河之沙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得到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說:「很多,世尊!」佛接下來跟須菩提說:「如果有善男善女,即使只是受信奉持此經中的幾句話,為他人解說,那麼這些人得到的福德勝過前面那些人。」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另外,須菩提,如果有人隨緣而講說此經,即使只有幾句,那麼就應當知道,一切世間的天人、人、阿修羅都應當把此處當做佛塔和寺廟一樣來供奉,更何況有人能夠完全信受奉持、讀頌。須菩提,應當知道,此人在證悟成就無上的第一稀有之法!此經所在之處,就有佛在,應當像弟子一樣加以尊重。」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這時,須菩提詢問佛說:「世尊,應當如何稱呼此經?我們如何奉持呢?」佛告訴須菩提:「此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你們所應奉持的就是超越智慧(註:原文金剛般若波羅蜜。般若即根本智,波羅蜜意為超越、超脫、到達彼岸、得度。)。」「為何如此?須菩提,佛正在講授的般若波羅蜜,並未超越,並非真正的般若波羅蜜。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如來說任何佛法了么?」須菩提:「世尊,如來您沒有說任何佛法。」「須菩提,你意下如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塵,是不是很多?」須菩提說:「很多,世尊!」「須菩提,這些微塵,如來說並非微塵,另有其實,是稱其為微塵。如來說世界,並非世界,另有其實,是稱其為世界。」「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從如來的三十二相得見真實的如來么?」「不可以,世尊!不能從三十二相得見如來。為什麼?如來說:三十二相,並非是指其外觀表相,是以三十二相稱之。」「須菩提,若有善男善女,以數量多如恆河之沙的身命來布施;如果又有人,對於此經,即使僅僅受信奉持其中幾句,為他人解說,這些人得到的福德很多。」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當時,須菩提聽佛講說此經,深解佛法妙義,痛哭流涕,對佛說:「真是稀有啊,世尊!您開示了如此甚深微妙的經典,我從昔日得到證悟佛法的證智以來,從未聽到過如此精妙的經典。世尊!如果還有人閱讀或聽到此經,深信不疑而生自心(自性)清凈之佛性實相(註:自性清凈、寂靜常在之佛性是唯一真實),就應當知道這些人證悟成就第一稀有之功德。世尊!此所謂實相,並非有相,是清凈之佛性,不滅之法身,唯此為實,所以如來稱其為實相。」「世尊。我現在聽到了這部經典,相信理解並受持,這不難,如果在末法時代的後五百年之世界,如果有眾生,聽到此經也能相信理解並受持,此人就是第一稀有。什麼緣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相是不實虛妄之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是不實虛妄之相。何故?如果擺脫任何不實之相,就稱為佛。」佛對須菩提說「是這樣!是這樣!如果又有人聽到這部經,不驚、不覺恐怖亦不畏懼,當知此人非常稀有。何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並無具體,是自性根本智證悟得度,是稱其為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沒有具體的忍辱波羅蜜,是稱其為忍辱波羅蜜。何故?須菩提,正如我過去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我在當時,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何故?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必生嗔恨。」「須菩提,又想起過去於五百世中作忍辱仙人,在那些世,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須菩提!菩薩應當離一切相(註:相即概念或精神狀態)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不應注重形色而產生喜愛或厭惡之心,不應注重於聲、香、味、觸、法而產生喜愛或厭惡之心,心應當無所注重,保持自性之寂靜清涼六塵不染之清凈!如果心有所注重,就是沒有住在應該住的地方。所以佛說:"菩薩心,不應注重於相而行布施』,行布施應不為人所感。須菩提,菩薩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應當這樣布施。如來說一切相,並非實質。又說一切眾生,並非眾生之實。須菩提,如來說真話、實話、貼切之話,不說假話,不自相矛盾。須菩提,如來所得到的佛法,既非具體亦非虛無。須菩提,如果菩薩駐著於法而行布施,就好比人到了黑暗之處,什麼都看不見;如果菩薩不駐著於法而行布施,就好比人有眼睛,而日光照耀,能見到各種形色。須菩提,如果後世有善男善女,能信受奉持此經,讀誦此經,那麼如來以佛智慧全都知道,全都看見,這些人都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須菩提,如有善男善女,上午以多如恆河之沙的身命布施,中午又以多如恆河之沙的身命布施,下午還以多如恆河之沙的身命布施。這樣經無量百千萬億劫的時間以身布施。如果又有人聽到此經,信心不減,此人所得的福德勝過前人,更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之人呢?」「須菩提,總而言之,此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的功德。是如來為發大乘心普度眾生的人說的,為發最上乘心的人說的。如果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此經,如來全都知道、全都看見,都可能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這些人,就是承擔著如來的無上正等正覺。」「何故?須菩提,如果是樂於修行小乘佛法的人,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等法執,對於此經,則不能聽受、讀誦、理解、為人解說。須菩提,無論何時何處,如果有此經,那麼一切世間的天人、人、阿修羅都應當供奉;應當知道此經所在之處就是寶相莊嚴之佛塔,都應當恭敬,環繞施禮,用各種鮮花信香散布其處。」

  第十六品 能凈業障分

  「再次,須菩提,如果善男善女受持、讀誦此經,如果被人輕視作賤,是這些人先世有罪業,應墜入畜生、惡鬼、地獄三惡道;因為受到了今世人的輕視作賤,先世的罪業就被消滅了,將來可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我想起過去經歷的無量無邊劫(註:據《算學啟蒙》記載,1阿僧祇等於10104,表示無量無邊、不可計數),在燃燈佛前,能夠遇到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位佛(註:1那由他等於10112),我一一供養事奉他們,沒有遺漏任何一位。如果又有人,在將來的末法時代,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以我供養諸佛的功德與其相比,我不及此人的百分之一,千萬億分之一,甚至於用算術譬喻都無法表達其功德之多。」「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善女在將來的末法時代,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如果具體說出來,被人聽到,或許會心中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你應當知道此經之義不可思議,受持、讀誦的果報亦不可思議。」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這時,須菩提問佛:「世尊,善男善女發無上正等正覺心,您說應當如何保持?如何降服其心?」佛告訴須菩提:「善男善女,如果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應當發如是心愿:我應當使眾生滅除一切苦得到解脫。我滅度了一切眾生,但沒有任何眾生是被我直接滅度的。為什麼?須菩提,如果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之我執,就不能稱其為菩薩。為何如此?須菩提,其實沒有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具體方法。」

  「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如來在燃燈佛那裡,得到了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具體方法么?」「沒有,世尊!如果我理解佛所言之義,佛在燃燈佛那裡沒有得到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具體方法。」佛說「正是這樣,正是這樣!須菩提,確實沒有如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法。須菩提,如果有如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法,燃燈佛就不會給我授記說:"你在來世定能成佛,號釋迦牟尼。』正是因為確實沒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所以燃燈佛才給我授記說:"你在來世定能成佛,號釋迦牟尼。』何故?如來,即諸法真如之義,是真實如實之化名。(註:真如即法性、佛性、實相、妙有。法之真實超出人類邏輯,故宇宙不可理解。)」

  「如果有人說,如來證悟了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其實沒有佛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方法。須菩提,如來所證悟之無上正等正覺,既無具體又確實存在。所以如來說一切法都是佛法。須菩提,所說的一切法,並無具體,所以稱其為一切法。須菩提,就好比說人身長大。」須菩提說:「世尊,如來所說人身長大,並非具體可見之身相,是稱其為大身。」

  「須菩提,菩薩也是這樣。如果菩薩這樣說:"我應當滅除眾生的一切苦而使其獲得解脫』,就不是菩薩。為什麼?須菩提,其實沒有具體的菩薩之法。所以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都是涅磐寂靜而清凈。須菩提,菩薩如果說:"我應當使佛土莊嚴!』就不是菩薩。為什麼?如來所說的莊嚴佛土,並非莊嚴之相,是稱其為莊嚴。須菩提,如果菩薩證悟了諸法無我、無我執、無法執,如來才稱其為真菩薩。」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

  「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如來有肉眼么?」「是的,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如來有天眼么?」「是的,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如來有慧眼么?」「是的,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如來有法眼么?」「是的,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如來有佛眼么?」「是的,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你意下如何?比如恆河中的所有沙,佛說是沙么?」「是的,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假如有如同一條恆河中所有沙的數量一樣多的恆河,佛的世界就像這所有的恆河中的沙一樣多,這是不是很多?」「很多,世尊!」佛對須菩提說:「這些世界中的所有眾生的種種心思,如來都知道。為什麼?如來說種種心,都不是心,是稱其為心。為什麼?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果有人以裝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此人因為這個因緣,得到的福德多不多?」「是的,世尊!此人因為這個因緣,得到的福德很多。」「須菩提,如果福德是有相的,那麼如來不說得到的福德多,因為福德是無相不可見的,所以如來說得到的福德多。」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從圓滿具足的色身得見佛么?」「不可以,世尊!不應當從具足色身得見如來,為什麼?如來說:具足色身,並非色相具足之身,是稱其為具足色身。」「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從圓滿具足的諸般妙相得見佛么?」「不可以,世尊!不應當從圓滿具足的諸相得見如來。為什麼?如來所說諸相具足,並非表相之具足,是稱其為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說所說分

  「須菩提,你們不要認為如來會想:"我應當講些具體的佛法。』不要這樣想!為什麼?如果有人說如來講授了具體的佛法,就是毀謗佛,是因為此人不能理解我所說的。須菩提,說法的人,並沒有具體之法可以講說,是稱其為說法。」

  這時,慧命須菩提問佛:「世尊!有許多眾生在未來的世間聽說此法,他們會產生信心么?」佛說:「須菩提!眾生並不尋常,雖然是眾生。為什麼?須菩提!所謂眾生,如來說有超凡之佛性,並非常人所見之眾生,是稱其為眾生。」

  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須菩提問佛:「世尊,佛證悟了無上正等正覺,難道毫無所得么?」佛說:「是的是的!須菩提,我對於無上正等正覺,確實沒有得到一點具體的辦法,是稱其為無上正等正覺。」

  第二十三品 凈心行善分

  「其次,須菩提,此法平等,沒有高下,稱為無上正等正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行一切善法,就可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所謂善法,如來說並無具體的善法,是稱其為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分

  「須菩提,如果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像所有眾山之王須彌山一樣多的七寶放在一起,有人拿這些七寶來布施。如果有人受持、讀誦、理解、或為他人解說此《般若波羅蜜經》,即使只是其中的幾句話,那麼前一個人所得的福德不及後一個人的百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無法用算術譬喻來表達。」

  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分

  「須菩提,你意下如何?你們不要認為如來會想:"我應當度眾生。』須菩提,不要這樣想!為什麼?其實沒有被如來直接滅度的眾生。如果有眾生是如來直接滅度的,如來就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自我之相,虛而不實,而凡人以為自我之相真實存在。』須菩提,凡人,如來說並非凡人,有超凡之自性佛性,是以凡人稱之。」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從三十二相觀得如來么?」須菩提說:「是的,是的!可以從三十二相觀得。」佛說:「須菩提,如果可以從三十二相觀得如來,那麼轉輪聖王就是如來了。」須菩提問佛:「世尊!如果我理解佛所說之真義,就不應當從三十二相觀得如來。」此時,世尊即做偈曰:「如果想要從形色或者音聲中尋覓如來,此人所行的就是邪魔外道,是不能覓得如來的。」

  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

  「須菩提,如果你們認為如來不是因為諸相圓滿具足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須菩提,不要認為如來不是因為諸相圓滿具足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須菩提,你們如果這樣想,發心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人會說根本無法。不要這樣想!為什麼?發心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人,不執斷滅相,而認為無法就是執著空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如果菩薩以裝滿多如恆河之沙的世界七寶來布施。又有人知道一切法無我、無相,證悟無上正等正覺於忍,此菩薩所得功德勝過前一菩薩。為什麼?須菩提,因為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問佛:「世尊,為什麼說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不貪圖得到福德,所以說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靜分

  「須菩提,如果有人說:"如來這樣來、這樣去、這樣坐、這樣卧。』此人不理解我說的真義!為什麼?如來,無來處亦無去處,不生不滅,清凈常在,所以稱為如來。」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須菩提,如果善男善女,假設將三千大千世界無限破碎為微塵,你意下如何?這些微塵眾多不多?」須菩提說:「很多,世尊!為什麼?如果微塵眾有仍可破碎之實體,在佛的心目當中就算不上微塵眾。為什麼?佛說:微塵眾,無限破碎而不可思議,並非微塵眾,是稱其為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不可思議,並非世界,是稱其為世界。為什麼?如果世界實有,那麼就是眾相和合而成的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其實質並非一合之表相,是稱其為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是不能用語言來解釋的,但是凡人貪戀執著於諸相之事。」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如果有人說:"佛所說的是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你意下如何?此人理解我說的真義么?」「不理解,世尊,此人不理解如來所說真義!為什麼?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虛妄的法執,繫於一念之間,一念即有、一念即無,是稱其為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心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人,對於一切法都應當如此去知、見、相信、理解,不應執法而生相。須菩提!所謂法相,如來說就是非法相,是稱其為法相。」(註:就是要斷法執,不執著於法。)

  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須菩提,如果有人以裝滿無量無邊世界的七寶來布施,如果有善男善女發菩提心,信受奉持此經,讀誦、為人演說,即使只有幾句,這些善男善女得到的福德勝過前一人。應當怎樣為人講說呢?無我執、無法執等相,無所得心,無勝負心,無希望心,無生滅心。為什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是無常的,應當這樣看待。」

  至此,佛說完此經,長老須菩提以及眾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一切世間天人,人,阿修羅聽佛宣講此經後,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推薦閱讀:

《金剛經》系列開示 59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釋----(太虛)
「金剛乘」非佛教
陳家溝四大金剛小傳

TAG:金剛經 | 白話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