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我國茶具發展史(一)
(2012-10-02 11:07:24)
轉載▼標籤: 轉載分類: 陶瓷鑒賞原文地址:圖說我國茶具發展史(一) (我國美輪美奐的茶具)作者:耕朴齋閑話圖說茶具發展史(一)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詞最早在漢代已出現。據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里初處可見,諸如唐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說:「客至不限匝數,競日執持茶器。」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床,旁邊洗茶器。」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詩》有「蕭疏桂影移茶具」之語,宋、元、明幾個朝代,「茶具」一詞在各種書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禮志》載:「皇帝御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將「茶器」作為賜品,可見宋代「茶具」十分名貴,北宋畫家文同有「惟攜茶具賞幽絕」的詩句。南宋詩人翁卷寫有「一軸黃庭看不厭,詩囊茶器每隨身。」的名句,元畫家王冕《吹蕭出峽圖詩》有「酒壺茶具船上頭。」明初號稱「吳中四傑」的畫家徐責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對飲時,他趁興寫道:「茶器晚猶設,歌壺醒不敲。」不難看出,無論是唐宋詩人,還是元明畫家,他們筆下經常可以讀到「茶具」詩句。說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茶具按其狹義的範圍是指茶杯、茶壺、茶碗、茶盞、茶碟、茶盤等飲茶用具。我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茶愛好者青睞。由於製作材料和產地不同而分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屬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幾大類。一、茶具的來源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事實上現代茶具的種類是屈指可數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範圍。按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指採茶者,如《茶經》說:「茶人負以(茶具)採茶也。」「茶具」一詞最早在漢代已出現。據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茶籯」是箱籠一類器具。唐陸龜蒙寫有一首《茶籯詩》「金刀劈翠筠,織似波紋斜。」可知「茶籯」是一種竹製、編織有斜紋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詩》日「陽崖忱自屋,幾日嬉嬉活,棚上汲紅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後,中婦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滿山月。」詩詞描寫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勞的制茶過程。古人煮茶要用火爐(即炭爐),唐以來煮茶的爐通稱「茶灶」,《唐書·陸龜蒙傳》說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與流俗交往,雖造門也不肯見,不乘馬,不坐船,整天只是「設蓬席齋。束書茶灶。」往來於江湖,自稱「散人」,宋南渡後譽為「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壓波堂賦》有「筆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詩人陳陶《題紫竹詩》寫道:「幽香入茶灶,靜翠直棋局。」可見,唐宋文人墨客無論是讀書,還是下棋,都與「茶灶」相傍,又見茶灶與筆床、瓦盆並例,說明至唐代開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備之物了。古時把烘茶葉的器具叫「茶焙」。據《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錄》記載說,茶焙是一種竹編,外包裹箬葉(箬竹的葉子),因箬葉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葉烘黃,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溫度小火烘製,就不會損壞茶色和茶香了。除了上述例舉的茶具之外。在各種古籍中還可以見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甌、茶磨、茶碾、茶臼、茶櫃、茶榨、茶槽、茶憲、茶籠、茶筐、茶板、茶挾、茶羅、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種茶具呢?據《雲溪友議》說:「陸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學家《茶具十詠》和《雲溪友議》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種。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與今是有很大不同的。二、中世紀後期煮茶茶具的改進古人飲茶之前,先要將茶葉放在火爐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飲茶方法,是先將茶葉碾成細末,加上油膏、米粉等,製成茶團或茶餅,飲時搗碎,放上調料煎煮。煎煮茶葉起於何時,唐代以來諸家就有過爭論。如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說:「於茶之見前史,蓋自魏晉以來有之。」後人看到魏時的《收勘書圖》中有「煎茶者」。所以認為煎茶始於魏晉。據《南窗記談》「飲茶始於梁天監(公元502年)中事。」而據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之語,說明煎煮茶葉需要一套器具。可見西漢已有烹茶茶具。時至唐代,隨著飲茶文化的蓬勃發展,蒸焙、煎煮等技術更是成熟起來。據《畫謾錄》記載:「貞元(公元785)中,常袞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謂研膏茶,其後稍為餅樣,故謂之一串。」茶餅、茶串必須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後才能飲用。這樣無疑促進茶具的改革,而進入一個新型茶具的時代。從中世紀後期來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種銅製的「茶罏」。據《長物志》記載:宋元以來,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稱「風罏」。陸遊《過憎庵詩》日:「茶罏煙起知高興,棋子聲疏識苦心。」依此說,宋陸遊年間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鑄茶罏」,《遵生八箋》說:「元時,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鑄法,名擅當時。」這二家鑄法主要精幹罏面的拔蠟,使之光滑美觀,又在茶罏上有細巧如錦的花紋。「製法仿古,式樣可觀,」還說「煉銅亦凈……或作。」實指鍍金。由此可見,元代茶罏非常精製,時至明朝,社會也普通使用「銅茶罏」,而特點是在做工上講究雕刻技藝。其中有一種饕餮銅罏在明代最為華貴。「饕餮」是古代一種惡獸名,一般在古代鐘鼎彝器上多見到這種琢刻的獸形。是一種講究的琢刻裝飾。由此見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藝十分突出。我國中世紀後期,除了煮茶用茶罏,還有專門煮水用的「湯瓶」。當時俗稱「茶吹」,或「銚子」,又有「鐐子」之名。最早我國古人多用鼎和鑊煮水。《淮南子·說山訓》載:「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高誘註:「有足日鼎,無足日鑊」。(明清時期,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把「鑊」叫鍋。)從史料記載來看,到中世紀後期,用鼎、鑊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漸被「湯瓶」取而代之。過去一些作家認為,我國約在元代出現「泡茶」(即「點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為之一變(指改制用湯瓶)。但據筆者所收集的史料來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這裡順便摘引兩條史料為據。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有記載說:「茶經以魚目、湧泉、連珠為煮水之節,然近世(指南宋)淪茶,鮮以鼎鑊,用瓶煮水,難以候視,則當以聲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羅大經之意,過去(南宋以前)用上口開放的鼎、鑊煮水,便於觀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難以觀察到瓶中水沸的情況,只好靠聽水聲來判斷水沸程度,《鶴林玉露》又說:「陸氏(陸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為合量下末。」陸羽是唐朝人,是《茶經》的作者,被認為是我國唐代茶文化興起的奠基人。這樣一個茶家煮水都使用「鑊」,足可說明唐代還未曾使用「湯瓶」。又據宋代文學家蘇軾在《煎茶歌》中談到煮水說「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蘇軾的這段詩詞可以作為宋以來煮水用「湯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證。明朝,淪茶煮水使用「湯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湯瓶的樣式品種也多起來。從金屬種類分,有錫瓶、鉛瓶、銅瓶等。當時茶瓶的形狀多是竹筒形。《長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說,這種竹筒狀湯瓶好處在於「既不漏火,又便於點注(泡茶)」。可見湯瓶既煮水又可用於泡茶兩種功用。明代同時也開始用瓷茶瓶,可是因為「瓷瓶煮水,雖不奪湯氣,然不適用,亦不雅觀。」所以實際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還有奇形怪狀的作品。見《頌古聯珠通集》「一口吸盡江南水,龐老不曾明自己,爛碎如泥瞻似天,鞏縣茶瓶三隻嘴。」明朝竟有三隻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脫離生活實際的地步。無疑,這種怪異茶瓶只能作為收藏裝飾物,僅此而已。
南北朝青釉刻蓮花紋托瓷盞
蕭翼賺蘭亭圖 [唐] 閻立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南宋摹本;遼寧省博物館收藏北宋摹本畫面有5位人物,中間坐著一位和尚即辨才,對面為蕭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畫面上,蕭翼和辨才和尚神態維妙維肖。畫面左下有一老僕人蹲在風爐旁,爐上置一鍋,鍋中水已煮沸,茶末剛剛放入,老僕人手持「茶夾子」欲攪動「茶湯」,另一旁,有一童子彎腰,手持茶托盤,小心翼翼地準備「分茶」。矮几上,放置著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這幅畫記載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實,再現了唐代烹茶、飲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過程。
調琴啜茗圖卷 (聽琴圖) [唐] 周昉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畫中描繪五個女性,其中三個系貴族婦女。一女坐在盤石上,正在調琴,左立一侍女,手托木盤,另一女坐在圓凳上,背向外,注視著琴音,作欲飲之態。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聽琴,另一侍女捧茶碗立於右邊。
晚唐《唐人宮樂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圖軸,絹本,設色畫。縱:48.7公分,橫:69.5公分。本圖描寫後宮嬪妃十人,圍坐於一張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則負責吹樂助興。所持用的樂器,自右而左,分別為篳篥、琵琶、古箏與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還有一人輕敲牙板,為她們打著節拍。從每個人臉上陶醉的表情來推想,席間的樂聲理應十分優美,因為連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驚擾到!這件作品並沒有畫家的款印,原本的簽題標為「元人宮樂圖」。仔細觀察畫中人物的髮式,有的髮髻梳向一側,是為「墜馬髻」,有的把髮髻向兩邊梳開,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則頭戴「花冠」,凡此,都符合唐代女性的裝束。另外,綳竹席的長方案、腰子狀的月牙几子、飲酒用的羽觴,還有琵琶橫持,並以手持撥子的方式來彈奏等,亦在在與晚唐的時尚相侔。所以,現在畫名已改定成「唐人宮樂圖」。
岳州窯青釉褐彩「荼埦」高4厘米 口徑12.4厘米 底徑4.2厘米
長沙窯「張家荼坊」銘茶壺
1987年,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了13件瓷器,其形狀規整,造型精美 ,晶瑩凝潤。釉色有湖綠、青綠、青灰、青黃和淡黃,其中兩件為銀棱金銀平脫鳥紋瓷碗。另有碗5件,盤4件,碟2件。這批瓷器,地宮《物帳碑》記載了一筆:「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兩。」七事指茶碾子、茶軸、羅身、抽斗、茶羅子蓋、銀則、長柄勺等。除七事外,僖宗還供有三足架摩羯紋銀鹽台、籠子兩枚,還有茶碗、茶托等。
五代定窯白釉瓷茶臼臼是最早的研茶具這件茶臼是與前文瓷風爐、瓷鍑同時出土於河北唐縣,也是一件隨葬的明器。宋代詩人蘇軾(1037—1101年)在一首題為《次韻董夷仲茶磨》七言律詩中寫道:「寢穹厥味臼始用,後計其初碾始出」,「計盡功猛至於磨」。東坡居士對研茶工具的發展,排了個歷史次序:臼是最早的,次是碾,再次是磨。但在陸羽《茶經》中只有碾,並無臼和磨。而唐代詩人柳宗元和袁高,在他們的詩作中都有寫茶臼的詩句。柳在一首題為《夏夜偶作》的詩中有句:「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袁高的《茶山詩》中寫有「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可見山中人還是用臼研茶的。到了北宋年間,茶臼起碼已經有了瓷、木、銅三種材質了。但這些茶臼是什麼樣式,惟一能作出答案的只有這件定窯白釉瓷茶臼。《茶經》講到的煮茶法,是先將采來的茶葉,用熱氣炙干,然後趁熱搗碎,務必做到「葉爛而芽筍存」。接著「假以力者」做成茶餅,並「承熱用紙囊包裹,保證「精華之氣」不致外散。等到飲用時,再將茶餅打碎,投入臼內研細後,就可以拿去煮茶。唐縣出土的定窯瓷風爐、瓷鍑和瓷臼都是供給這樣的煎茶法使用的茶具。
琉璃茶碗拓子
唐.青釉蓮花紋茶盞及茶托,高13厘米,盞高8.9厘米,蘇州市博物館。
越窯海棠式杯,唐,口徑13.2-8.2cm,足徑5.8cm,高6.6cm
晚唐定窯白釉唇口玉壁底碗
青釉花口高足杯,唐,口徑8.5cm,足徑4.5cm,高4.5cm
鞏義窯白釉弦紋匜,唐,高8.5cm,口徑19.3cm
邢窯白釉碗,唐,高7cm,口徑8.1cm,足徑3.8cm
五代 白釉鳳爐、茶鍑 規格:高15.6cm風爐即古代煮茶所用的炭爐,功用有點像從前冬天使用的火鍋(南方又稱暖鍋),但風爐煮的是茶,火鍋燒的是下飯喝的湯。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五代] 顧閎中繪畫充分表現了當時貴族們的夜生活重要內容──品茶聽琴。畫中几上茶壺、茶碗和茶點散放賓客面前,主人坐榻上,賓客有坐有站。左邊有一婦人彈琴,賓客們一邊飲茶一邊聽曲。
《卓歇圖》卷,五代,胡瓌作(傳),絹本,設色,縱33cm,橫256cm。該圖舊傳為五代契丹畫家胡瓌作。據畫中大多數人物髡頂、腦後垂雙辮的髮式和方頂黑巾等特點,當屬金代女真人的風俗,故極可能出自金代漢族畫家的手筆。
文會圖 [北宋] 趙佶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趙佶,即宋徽宗皇帝,1101年即位,在朝29年,輕政重文,一生愛茶,嗜茶成癖,常在宮廷以茶宴請群臣、文人,有時興至還親自動手烹茗、鬥茶取樂。親自著有茶書《大觀茶論》,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此畫描繪了文人會集的盛大場面。在一個豪華庭院中,設一巨榻,榻上有各種豐盛的菜肴、果品、杯盞等,九文士圍坐其旁,神志各異,瀟洒自如,或評論,或舉杯,或凝坐,侍者們有的端捧杯盤,往來其間,有的在炭火桌邊忙於溫酒、備茶,其場面氣氛盛大熱烈。
南宋劉松年《茗園賭市圖》。圖中的茶販有注水點茶的,有提壺的,有舉杯品茶的,這是宋代街頭茶市的真實寫照。
宋 天青釉盞托盤 口徑16.8CM英國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藏
宋代 汝瓷青釉盞與盞托
哥窯八方碗,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這裡所說的哥窯是指傳世的哥窯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為主
鈞窯月白釉紫斑蓮花式碗
耀州窯青釉盞托
耀州窯青釉六齣花瓣瓷碗
耀州窯青釉刻花瓷湯瓶
定窯白釉盞托,宋,高6.5cm,口徑8.6cm,足徑8.2cm
北宋 青白釉盞托規格:高 14.6cm瓷都江西景德鎮設窯燒瓷始於漢代,至唐、五代時,在東郊勝梅亭(楊梅亭)、石虎灣(白虎灣)、黃泥頭一帶生產青瓷、白瓷;宋代在湖田、湘湖燒制青白瓷和少量白瓷。青白釉瓷器由於含鈣量高,在1300℃高溫下燒制時,釉流動性大,遇有花紋等凹凸處便聚積較厚,這樣,使整器釉面厚薄不一,薄處顯白,
推薦閱讀:
※鑄鐵壺的價格怎麼差別那麼大,從幾十塊到上萬塊?
※「鐵壺(或者銀壺)煮水的沸點較高」有何依據?
※柴燒押窯我們應該賭柴燒杯還是柴燒壺?
※等知乎茶道大神給些中肯建議………
※你這是在壺說八道「You gotta be potting me」(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