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聆聽大海的潮音

聆聽大海的潮音

沈大力

《 人民日報 》( 2013年01月13日   07 版)

  19世紀中葉,法國文豪夏多勃里昂辭世時讓人將其葬在格朗貝島,石墓不系銘文,欲孤自「靜聽風聲與大海颯沓的喧響」。爾後,「風聲與大海的絮語」成了作曲家克洛德·德彪西交響樂《大海》的主題,呼喚法蘭西之魂,被譽為法國現代樂壇最傑出的作品。

  剛剛過去的2012年是德彪西誕辰150周年,徜徉巴黎街巷,在奧賽博物館音樂廳和維萊特音樂城,不時聽見《大海》的喧騰,追思逝者,沉浸於「德彪西的宇宙」氛圍。

  恢弘的尼采式交響音詩《大海》分三個樂章:《從黎明到正午》、《浪花的變幻》和《風與大海的絮語》。第一樂章由笛聲將聽眾引進音樂家通過寬闊大海波涌伸展出的茫茫天地,晨曦衝散黑暗,緩緩灑在滾動的浪花上,映襯全曲的循環主題。自進到第二樂章,海水在閃光的映像中汩汩作響,合奏美妙而神秘的音樂瞬間,漸漸轉向第三樂章,激化為大自然風生濤起的二元異質對話,衝破時空,融入宏觀氣象,流溢出宇宙創造無窮的玄奧涵義,契合了中國「上善若水」的古諺。

  《大海》令聽眾心曠神怡,堪稱德彪西最富音樂召喚力的交響樂,兼具印象派與象徵派兩方面的美學特徵。海洋深廣的藝術形態給人千變萬化的神奇印象,而其具象又表現一種特殊意向。在克洛德·德彪西眼中,那就是法蘭西民族的氣質,因此他在《大海》樂譜上署名「法蘭西的克洛德」。  

  法國人慣於將他們的心愿形象化,用瑪麗亞娜胸像代表共和國。而今,跟德拉克瓦的名畫《自由引導著人民》一起,德彪西的《大海》已經被高盧子孫視為自己民族的象徵引以為自豪。《大海》於1905年10月首次公演,《法蘭西信使》評論:「聽眾如臨深淵,出神地凝視默想莫測的幽邃。」此語道出了交響樂《大海》的真諦,肯定作曲家巧妙運用「聲色」與「節奏」探驪得珠,體悟大自然恆久的奧秘。由此,德彪西獨創了一個拓展審美領域的新流派:音樂印象派。與莫奈描繪的淺層《日出印象》和洛蒂刻畫的《冰島漁夫》平淡心境相比較,《大海》似乎更為深沉,韻致絕妙。

  德彪西曾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我摯愛大海,曾渴望美好的海員生涯。」足見作曲家鍾情大海由來已久,而他用音符譜寫大海喧聲,在靈感上則得益於英國拉斐爾前派特納的海洋風景畫。他覺得特納是最有創意才華的藝術家,特別欣賞其彩筆下動人心弦的大海神奇變幻。《海風》的作者、象徵派詩人馬拉美也給了他頗多啟迪。

  值得提及的是,《大海》明顯汲取了東方音樂的菁華。在1889年的「國際博覽會」上,德彪西接觸到遠東風情,眺望山外青山,聆聽異域天籟,為新穎的調式所吸引,感到需要擺脫西方音樂的窠臼,不必沿襲「大調」與「小調」的陳規。在涉及斯特拉文斯基時,德彪西強調:「爪哇音樂遵從另一種對位法,帕萊斯特里那的技巧與之比較只能是個兒戲。如果去除歐洲人的偏見來傾聽他們迷人的打擊樂,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一套不過是市集上雜耍藝人的蠻聲。安南人表演一種四步抒情劇雛形,受中國影響……只求滿足創造性的藝術本能需要。」

  德彪西迷上東方民間音樂的全六聲音階,要取法乎中國傳統的五聲音階和打擊樂節奏,來表現大海的潮汐和宇宙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十分明顯,《大海》中的打擊音響來自東方靈感,恰如巴黎桔園博物館所辦《德彪西:音樂與藝術展覽》組織者所強調的:「中國與日本的藝術佔據作曲家的內心,形成他靈敏的直覺世界。」為明示對東方藝術的借鑒和「墨樂之韻」,德彪西在《大海》總譜第一版封面採用了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知名畫幅《神奈川巨浪》。他按「藝術本能需要」,在《大海》里自如融會東西方文化,創作出他人難及的經典之作。


推薦閱讀:

[轉載]怎樣操練行功_抗癌志願者-面朝大海
【TY】面向大海 春暖花開。。。
黃蠟石海籽料—大海中的精美舍利

TAG: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