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


來源:中國教育報

▲  ▲  ▲

他被稱作「最牛中學校長」和「全國最有魅力的校長」,他快人快語,流傳很多經典語錄,他曾發表「家庭教育重要論」,是很多老師眼中的牛人。

他就是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不久前,劉長銘校長做客人民日報直播節目,談到了自己的家庭教育觀點。他說「好的家庭教育比上重點中學更重要」。

家庭教育這麼重要,那您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嗎?別著急,我們查找了多篇劉長銘校長的文章,給您整理出一篇「劉氏家教經」,快來先睹為快吧!

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責任和作用何在?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最主要的是態度和習慣,價值觀。在我的學校曾經做過一些調查,結果就是:孩子的習慣、對社會的看法,一些好的品德主要來自於家長,而家長的社會地位和聲望、經濟地位在孩子看來並不重要。

從這裡,我們引申出一個問題:家長的責任和作用是什麼?我認為,最重要的有兩點:

 

做好表率——「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為這樣的人」

我們曾多次在學生中做過調查,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影響道德和品格養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和家庭。

 

學習始於模仿,學習做人離不開榜樣。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一切行為都會暴露在孩子的視野當中,沒有絲毫隱藏。因此,父母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在孩子面前展現出一個真誠、真實、表裡如一的人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原則。

 

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為這樣的人。如果發現孩子身上有什麼不當行為的話,那麼家長首先要檢點自身。作為家長,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是教育者的時候,就要努力發現和挖掘隱藏於每一個生活細節中的教育因素,善於把生活中的小事變成引導和教育孩子學會做人的契機。

 

擺正位置——「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家庭,多半會導致悲劇」

多年來,我在許多場合表達這樣的觀點,一個家庭,在正常的情況下,一定不要把孩子擺在家庭的中心或最重要的位置上。

 

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夫妻關係,夫妻之間首先最珍惜的是對方,因為這是維繫家庭的基礎,當我們夫妻之間的關係非常牢固,夫妻之間相親相愛的時候,讓孩子體會出家庭的牢固,實際上是給孩子一種安全感,孩子看到這個家庭很牢固時,那麼他就意識到自己是在一個安全的一個溫暖的環境中去成長。

 

其實小孩子最怕的就是爸爸媽媽之間吵架,所以我覺得家庭關係最重要的是兩口子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冷落了對方,那麼這個夫妻之間的感情可能慢慢地就就出現裂痕。不要擔心關心孩子少了、將來孩子跟我不好,讓一個孩子在一個幸福的牢固的家庭中成長,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我目睹了許多「錯位家庭」的生活,絕大多數都是悲劇。原因很簡單:

 

首先,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錯位很可能導致孩子在社交生活中的錯位——自我中心、目無他人、缺乏互助意識、不會換位思考、缺乏合作精神,等等,這可能導致孩子變得孤僻、自私、少友、缺乏幸福感等,因為愉快的交往是人幸福感的重要來源。而孩子的異樣又常是家長產生焦慮的根源,這種焦慮又會成為破壞家庭氣氛的禍因。

 

其次,當一個家庭以孩子為中心的時候,夫妻關係被降到了次要的地位,家庭紐帶的牢固性受到威脅,家庭的基礎就可能會遭到破壞,而這則是產生悲劇的更直接、更重要的原因。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母以子貴」,這種傳統觀念至今還深深地影響著我們身邊的許多家長。但是我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極其要不得的腐朽觀念。如果家長總希望讓孩子給自己掙面子的話,那麼等待著這個家庭的很可能是不幸。

 

可以說,教育的智慧是生命時光雕蝕的藝術作品。對於許多從事非專業教育工作的父母來說,也許我們不必去掌握那些長篇大論的理論或原則,但是教育好一個孩子也是需要講求方法的。

好的家庭教育,比上重點中學更重要

我們可以舉出很多例子,很多人不是上頂尖的學校,但是發展非常好的。我在每一次講座之前,都要做一個調查,這個調查就是,當年你上的是什麼樣的小學,什麼樣的初中,什麼樣的高中,大學如何如何。我可以非常負責地告訴大家,孩子今天的發展和當年上的是不是重點小學,重點中學沒有任何關係,相反是家庭教育更加重要!

那麼我們的家長要怎麼做呢?

 

家長要從容地教育孩子,不要急躁

二十年前曾有一篇文章寫道,美國洛克菲勒家族把所有的家務勞動都明碼標價,按照我小的時候接受的教育,老師一定說資本主義缺少親情,一切都是赤裸裸的金錢關係,那時的我也非常相信老師說的。但是當我成為教師後再讀到這篇文章,我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洛克菲勒在灌輸的一個理念就是不付出是沒有權利得到的。在我們批評洛克菲勒的做法的時候,難道我們今天見到的那些現象:孩子跟大人要一個東西,如果大人不給,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然後得到,這樣的教育方式比洛克菲勒家族的教育更科學更合理嗎?我們需要反思。

教育不能缺少尊重

人們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藝術家、企業家、政治家等,成為歌星、影星、高考狀元、社會名流等等,希望孩子出人頭地,這根源於中國崇尚的文化是人上人文化。這是一種很腐朽的文化觀念,這種文化觀念毒害了很多的孩子和家庭。

我們在期待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時候,要重點關注哪些目標是最有可能實現的?我建議,培養孩子要基於概率最高的事情上,因為它更容易成功,通過努力更容易實現目標。熱情文明、舉止文雅,風趣幽默的人要比經過努力比得金牌的人要多得多。

 

當今社會存在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長輩、父母甚至隔代人的價值觀往往強制孩子們接受,但家長往往不考慮孩子是否真的按規定道路走下去,就真的一定能夠幸福嗎?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發展的路,中國的教育,包括家庭的教育、學校的教育最缺少的是尊重。西方的家長和中國的家長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很低,首先要做一個正常的、健康的孩子,他們從培養孩子健康開始,要孩子會玩兒,在野地里瘋跑,在草地里瘋跑,跑出健康的身體。和其他的孩子能夠相處,慢慢地能夠承擔一點事情、承擔一點責任,而不是著急地去讓孩子去學這學那。

 

家長優秀決定了孩子優秀

家長的優秀,並不是說家長具有多麼高的學歷,或畢業於多麼著名的學府,或具有多麼顯赫的社會地位,而是說優秀的家長身上要具有人的優秀品格——誠實、善良、寬容、樸實、勤奮、節儉、勇敢、堅毅、頑強、熱情、敬業、熱愛學習、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精益求精、熱心助人,等等。

教育本質上是人性、品格和精神的在下一代身上複製和遺傳的過程。因此,沒有優秀的家長,我們很難期望這個家庭能產生優秀的後代。孩子的成長受家長的影響,家長受上一代人的影響,祖祖輩輩代代相傳。

歸根到底,一個家族的所有成員,都是在一種家庭文化氛圍的熏陶中成長的。

對於家庭來說,教育是天大的事情,因為它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但是教育又源於小事,越是細節的地方越體現教育。

               原創內容轉載請標明出處



推薦閱讀:

吳丹青:北京四中素質教育觀察(三)
在北京四中談戀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孩子 | 家庭 | 北京 | 悲劇 | 北京四中 | 等待 | 校長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