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酷評】《餘罪》火了,國產罪案題材劇的春天到了嗎?

來源:影藝獨舌

微信號:yingyidushe

在粉絲界,有一個著名的「公交車理論」:粉絲對某類作品的迷戀,就像坐公車,年輕的時候觀看、消費上了車,但年紀大一點很快就會失去興趣,下公交車了。尤其對於科幻、魔幻、青春這些類型而言,這種公交車效應尤其明顯。

如果對照當下的IP風潮,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而危險的現象:現在批量開發的IP,多屬於「公交車效應」明顯的類型——比如玄幻、比如青春……IP聲稱是做「粉絲」生意的,然而一窩蜂圍擁的卻是受眾流動性大、趣味變化快的類型,這邏輯實在有點想不通。

其實,IP開發看中的根本不是具有社群效應的粉絲群體,而是統計學上的受眾群。「粉絲」這個詞如果不放在社群動力學中進行理解,幾乎毫無意義。既然要的是點擊率,看的是流量數據,就該大大方方的談受眾群大小的問題。

現在回到罪案劇上。昨天,《餘罪》第二部已經提前上線了。這篇文借《餘罪》一劇,想說的其實只有一句話:相比玄幻、魔幻、青春,網劇如果要改編IP,其實罪案推理是更理想的選擇。

不是說不要張嘴就嘲諷斥責,要給問題的解決辦法嗎,今天聊的就是一個思路。

源頭:罪案推理有通俗文學兩百年基礎,因為有真擁躉才有真IP

IP天生帶有粉絲文學的基因。現在我們所謂的IP,用人話說其實就是網文。而網文從本質上來說,本並不是專業作家的陣地,而是粉絲生產的天堂,或者說是同人文的聚集地。

順著這個邏輯推理下去,如果哪個類型聚集了數量最多的高質量粉絲,就越可能存在數量眾多的優質粉絲創作(也就是成熟IP);進一步反推,這類IP也最能吸引高質量受眾——高智化、高忠誠度、高消費力的受眾。

罪案推理類型是符合這一要求的。

如果從愛倫·坡算起,罪案推理小說從古典推理到變格推理,再到社會派、硬漢派、心理懸念派甚至科學派,已經有了200多年的發展基礎,並始終佔據著通俗小說的半壁江山。

老少通殺的寬受眾群不用論證,罪案推理粉還一直有高智化、高忠誠度的好名聲。高智化與從古典推理一直延續下來的講究邏輯嚴密、智力遊戲化的類型特徵不無關係;高忠誠度則來自於成人化的類型審美——罪案推理小說從來不會有魔幻、青春類小說經常面臨的「熟齡作品不夠多」的尷尬。

優質粉絲多了,優質粉絲創作自然更多。其實在科幻、推理小說領域,由粉絲變作者似乎是一個傳統,甚至不少大師級作者也都是半路出家——比如電力工程師出身的科幻大牛劉慈欣,再比如說電氣生產技術工程師轉行的日本推理大師東野圭吾。

紙媒時代尚且如此,何況到了網文時期?有了粉絲熱情,還有祭奠深厚的流派營養任吸收,還愁不出好IP嗎?

從雷米的《心理罪》、蜘蛛的《十宗罪》,到法醫秦明的《屍語者》《第十一根手指》,再到常書欣的《餘罪》,邵雪城的《活著,再見》……心理懸疑、本格推理、科學派、中國社會派的緝毒卧底,各個流派都有可圈點之作,已改編的IP也少有狗血、低等的風評。

改造:只要中國腔調不走音,美英日韓劇風格任吸收 

《餘罪》一出,張一山讓不少觀眾路人轉粉。截至6月12日,《餘罪》第一季的播放量已到5.4億。

要說這部劇成功,關鍵有三點:一在於滿口京片子、腦袋轉得溜快的餘罪(張一山),賤兮兮又惹人愛;二在於卧底心機戲寫得巧,傅國生(張錦程)和餘罪兩人飈戲火光四射;三在於青年群像畫得真,一群警隊學員能嚴肅能活潑,不裝不撕不弱智。

請注意,談《餘罪》的成功,我沒有用它夠本土化、夠中國氣質這類詞。

這倒不是說《餘罪》這部劇不接地氣。相反,主角餘罪從小夢想當片警,卻陰差陽錯成了「特情」的平民英雄設置其實煙火氣十足,影像風格更可以說紀實到極點,真實得都有點「尷尬」了。

只是作為網路劇,足夠本土並不見得一定叫座,同題材、同樣優秀的《活著,再見》便是一個很好的反例。

其實,在《餘罪》中能找到很多國外罪案劇的元素。比如青年警員特訓的橋段,原本在特工題材中比較常見,警匪劇中也有《菜鳥警察》這樣的先例;再比如劇中把毒梟傅國生設定為一個高中英文老師,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絕命毒師》的人設;更不用說張一山對鏡自白的手法,也和《紙牌屋》中惡凱文·史派西如出一轍。

這種元素不是抄襲,是真正的互文,是意義的放大。當劇中的元素喚起你對另一個作品的記憶,讓你感到有點像又不那麼像,那種好似get到點的會心一笑,是一種無法取代的觀看樂趣。

對於罪案推理劇而言,可以互文的資源是異常豐富的。可以是像《暗黑者》那樣,遵循美式罪案的節奏;也可以是向《心理罪》那樣學習日韓罪案的影像風格;當然也可是《餘罪》這種披著絕對質樸賣相的高級借鑒。只要是故事不走腔調,能讓觀眾感覺到是在用中國的邏輯辦事說話,共鳴就不成問題。

退一萬步說,現在觀眾的口味很大程度上都是美英日韓劇慣出來的,那還怕什麼呢?

終端:排播不受限制,電視口壓抑的需求網路端得以釋放

電視端對涉案劇政策性控制已是短期內不能改變的事實,從客觀條件來說,罪案推理劇也是網路端四兩撥千斤的空檔。

前面已經提到,罪案推理類型的巨大受眾群。被收緊壓抑的缺口總得找個地方釋放,以前國產電視劇沒有的時候,觀眾只能到美劇、英劇、日劇中找補,現在網路平台不受時段、頻道限制的排播方式給了涉案劇生存空間,只要做得不太差,觀眾並不挑肥揀瘦。畢竟在國產劇中找通感,總比在國外劇集中找共鳴直接得多。

事實上,各個平台也都在嘗試著在自製罪案劇上發力。

除了愛奇藝昨天上線的《餘罪》第二季,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值得關注的罪案推理新劇還有愛奇藝的本格派推理劇《滅罪師》,優酷土豆的美式特案劇《十宗罪》,以及搜狐視頻的科學派罪案劇《法醫秦明》。

究竟這些罪案劇為各家圈粉的能力如何,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文/鐵皮小鼓】

版權聲明: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請回復「轉載」,了解具體要求!)

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台


推薦閱讀:

餘罪2因為什麼被禁播?
《餘罪第3季》要上映了,真的假的?
餘罪1中女主角你了解嗎?
餘罪第二部中是誰救了傅老大?
餘罪2的結局是什麼?

TAG:國產 | 餘罪 | 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