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IPO倒計時 欲轉型重回投行第一梯隊

  中金似乎也在幾年市場自由競爭後,開始深入地分析市場和梳理自己的長項。他們開始更多地針對海外資源和幫企業香港上市。在這一點上,他們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2014年他們承銷的10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在香港上市。參與的交易包括去年大連萬達 (Dalian Wanda)商業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 大唐發電6.38+0.508.50%
  • 建設銀行5.92+0.305.34%
  • 廣發證券14.09+0.201.44%
  • 華泰證券14.82-0.14-0.94%
  • 中國石油8.75-0.46-4.99%

地產部門和中國核電集團中廣核 (CGN)的上市。這兩宗交易是香港2014年規模最大的上市交易,加起來籌資77億美元。

  古語云「十年磨一劍」,在金融市場「鑄劍」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7月21日,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公司 」)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這個時點距離公司成立正好20年。

  中國人做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對中金公司來說,生日、香江畔、新帥三因素齊聚的當下,似乎是一個絕佳的上市時機。

  事實上,對於這家已經掉隊的中國第一家投資銀行來說,上市已經不容再等。

  金融界的冷與熱

  10億美元的融資額雖然比較保守,但從現在中金公司的體量和市場環境來看,這樣的策略比較穩妥

  「中金快上市了。」7月22日一大早,前中金公司員工唐雪(化名)在朋友圈轉發了中金公司招股書的截圖。短短几個字似乎無法完全表達她的喜悅之情。

  隨後,據說在「前任」同事群里,這則消息炸開了鍋。不是群中人似乎無法感受到個中複雜的情緒,不過,作為「前任」員工、現任米牛網聯合創人的吳小平卻把一群前任的「真感情」寫進了文章里。

  與前任的激動相比,現任員工的情緒相比而言更加平靜。近日,記者聯繫中金公司一位董事副總經理希望了解更多情況,但以「緘默期」為由婉拒了採訪。

  而比現任員工更加平靜的,則是香港的資本市場。

  「和媒體比起來,公司對中金公司上市的關注度並不高。」就職於香港大型外資投行的金融分析師陳浩輝(化名)表示,「儘管中金公司招股書還沒有公布具體的募資規模,但按照此前的消息,預計募資金額在10億美元,不足100億港元,這樣的規模很難引起機構的關注。」

  確實,今年赴港上市的大型券商 ,融資規模都在百億以上。4月,廣發證券登陸H股,募集資金280億港元,5月,華泰證券 H股上市,募集資金凈額超過339億港元,成為今年亞太地區最大規模的IPO.

  7月份剛剛上市的國聯證券 ,募集資金約為4.57億美元,這意味著,中金公司的募資金額只有國聯證券的一倍。

  「10億美元的融資額雖然比較保守,但從現在中金公司的體量和市場環境來看,這樣的策略比較穩妥。」一位接近中金公司承銷團隊的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從資產規模和業績來看,目前廣發證券和華泰證券的行業排名均在前五,而中金公司的排名則在30以外。

  此外,外界對於中金公司選擇7月下旬,內地股市和香港股市均出現大幅調整之時,提交IPO申請書充滿疑問。

  隨兩地大市一起,在香港上市的券商股紛紛破發。

  截至8月27日,廣發證券H股收報13.18港元,該股發行價為18.85港元;隨後上市的華泰證券和國聯證券收盤價為13.92港元和4.05港元,而兩家公司的發行價分別為17.88港元和5.17港元。

  陳浩輝認為,縮減融資規模可以確保發行的成功率,不過,要想獲得香港投資者的認可,還需要更多的因素配合。

  上述接近中金公司承銷團隊的人士則表示,按照香港聯交所IPO聆訊的流程,中金公司有可能在9月中下旬進行IPO聆訊,照此推算,中金公司H股發行和掛牌的時間則可能落在10月的某一天。

  「目前來看,無論是宏觀經濟,還是金融市場,三季度整體都會比較樂觀。」該人士表示,「一旦市場企穩,對於發行很有信心。」

  曾經的輝煌

  中金公司幾乎從未缺席中國大型企業海外發行,牽頭了電信、能源、銀行、保險 、醫藥、基建、汽車等行業龍頭的海外IPO項目

  1995年-2015年,無論對中國經濟,還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說,都是最輝煌的20年。這20年中,有很長一段時間,作為國內頂級投行的中金公司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前華爾街日報駐京中國總編James McGregor撰寫的《十億消費者》中,曾描寫過一段中金公司的創立始末。在老外的筆下,中金公司是前摩根士丹利高管Jack Wadsworth尋找到的下一件大事。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1995年7月31日,中金公司成立,發起人為前中國人民建設銀行 、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和名力集團,分別持有42.5%,35%,7.5%,7.5%及7.5%的股權。

  外資的介入讓中金公司從最開始就具備了「國際范兒」。

  摩根士丹利給中金公司帶來了完整的華爾街投行體系,從組織架構到薪酬體系,甚至企業文化,都有著摩根士丹利的影子。更重要的是,摩根士丹利為中金甚至是中國資本市場培養了一批骨幹金融人才。

  中金的第一單業務是1997年3月北京大唐發電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香港聯合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11.2億股,融資31.35億港元。

  1997年,中金成功參與了中國電信 (現中國移動 )42億美元的海外發行,中金是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主經辦人、聯席保薦人。這是中金公司成立之後的首個大型項目,也成為中金公司的重要起點。至此,中金公司基本和國企上市形成了「捆綁銷售」模式。

  1999年5月,高盛集團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6900萬股,融資36.57億美元,中金是高級副主承銷商。2000年4月的中國石油 、新浪網,6月的中國聯通 ,10月的中國石化等等,都能看到中金公司身影。

  此後,中金公司幾乎從未缺席中國大型企業海外發行,牽頭了電信、能源、銀行、保險、醫藥、基建、汽車等行業龍頭的海外IPO項目。

  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10月,2010年前,在A股和中資企業海外IPO中,中金公司總承銷金額分別達6460億元和924億美元,佔A股和中資企業海外IPO總融資金額的36%和40%,排名第一,遙遙領先於其他境內外投行,並在前十大A股IPO和前十大中資公司海外IPO中分別主承銷了9家;作為財務顧問參與的兼并收購交易規模超過2000億美元,在中國市場也位列所有投行第一。

  用現在的話說,中金公司當時都是整個中國金融機構圈「高大上」的代名詞。除了投行業務只做大的之外,券商最傳統的業務——經紀業務,中金公司也只注重QFII、超大戶和大客戶。這也是在遍地開花的券商營業部里,極少看到中金公司營業部的原因。

  模式的變遷

  如果說業績波動只是平常事,冰冷的數字變動不代表核心競爭力,那麼大量員工離巢,對公司的打擊則不言而喻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競爭激烈的金融界,固守一種模式顯然不可持續。在市場環境轉變之後,「大單模式」成為束縛中金公司的發展桎梏之一。

  2005年中金公司的凈利潤還是行業第1位,2006年則下滑至第10位,2007年中金公司僅以12.29億元的利潤排在國內券商投行業第27位。

  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開市的鐘聲並沒有給中金公司帶來警示。相反,似乎是吹響了中小券商衝鋒的號角。在中小板和創業板掛牌數量增加的同時,與之相對應的是,中金公司不斷減少的承銷數量和投行收入。

  數字最能說明一切。

  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中金公司凈利潤僅約為0.26億元、3.07億元和3.70億元。雖然2014年凈利潤達11.18億元,但這是建立在國內重啟IPO業務,全行業實現了營收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

  與此同時,在IPO方面的裹足不前,加大了中金公司掉隊步伐。

  老牌券商中信、銀河、廣發、光大、國泰君安等券商紛紛完成上市掛牌;國信、安信、華泰近年來異軍突起,通過各種途徑實現了與資本市場的嫁接;西部、東興、中原等區域性中小券商也完成了上市。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如果按照收入排名,中金公司排名20,前五名則為國泰君安、中信證券 、海通證券 、廣發證券和國信證券 ,若按凈利潤排名,中金公司排名第42名。

  殘酷的競爭讓「頂級投行」的光環不在,還被外界冠上了「沒落貴族」的頭銜。

  如果說業績波動只是平常事,冰冷的數字變動不代表核心競爭力,那麼大量員工離巢,對公司的打擊則不言而喻。

  2010年,在中金公司任職超過10年的投行部董事總經理貝多廣跳槽去了摩根大通;不久後,中金投行部執行董事陸垠也離開轉任花旗集團亞太區金融機構董事;2010年年底,中金公司投行部主管丁瑋離開後擔任新加坡投資集團淡馬錫中國區總裁。

  2011年3月,中金公司投行部執行負責人、董事總經理王慶辭職,前往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任職。

  2014年6月,中金公司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凌瀚燊離開了中金,由凌瀚燊擔任顧問的巨額交易包括2010年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規模22億美元的香港首次公開募股等;2014年5月,在中金任職長達10年的公司董事總經理和投資銀行業務委員會執行主席蔣國榮辭職。

  2014年10月,中金公司宣布任命中金公司研究部負責人梁紅兼任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前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因個人原因已向中金公司提出辭職。「主要還是發展方向不明確,到底是做中小項目,還是海外項目,當時都沒有明確,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很多人都會走。」作為一位過來人,唐雪說起當初的離職,還頗有些傷感。

  最終,離職潮「傳染」到了核心高管層。

  2014年10月14日,任職中金公司16年的朱雲來辭去公司總裁以及管理委員會主席的職務,由首席運營官林壽康代為履行總裁職務。

  9天之後,中金公司官網當天宣布,金立群不再擔任董事、董事長職務,由中投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學東接任。

  轉型開始

  中金已經在有意強化自己海外業務方面的優勢,事實上,這塊業務的潛力巨大,而到目前為止,除了中信之外,還絕少能有券商在海外業務方面能與其競爭

  不破不立。

  核心高管離職之後,中金公司引來了一位「老兵」。外界對周圍「老兵」的期待非常高。

  3月16日,中金公司發布公告稱,董事會聘請畢明建為中金公司總裁及管理委員會主席。

  畢明建曾參與中金公司的組建,在2005年年底離職前,曾擔任公司副總裁、管理委員會成員、管理委員會代理主席、投資銀行部聯席負責人、聯席運營總監、高級管理顧問等職務。

  此外,畢明建在金融領域有非常廣泛的經驗,曾就職於世界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厚朴投資等金融機構。

  畢明建顯然是各方都可以接受的人選。他就職之後,中金公司的IPO明顯提速。

  6月1日,中金公司發布公告稱,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由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中金公司在H股IPO的道路更近了一步。

  兩個月不到,中金公司就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

  不過,上市只是第一步,如何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讓中金公司重回投行第一梯隊恐怕才是畢明建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今的金融界除了面對傳統金融機構競爭,還需要抗擊虎視眈眈的互聯網巨頭。中金自己在招股說明書里披露風險時就提及「面臨來自銀行商業、保險公司、信託公司、網路金融服務商及其他提供金融或配套服務公司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國證券監管逐步放寬中國混業經營的趨勢或會導致新競爭對手進入,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及使用低成本的電子交易系統客戶的增加已經導致我們的證券經濟傭金費出現下行壓力」。

  中金擬將募資資金凈額用於進一步發展股本銷售及交易和固定收益業務、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發展投資管理業務、用於國際業務以及用於運營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中金已經在有意強化自己海外業務方面的優勢,事實上,這塊業務的潛力巨大,而到目前為止,除了中信之外,還絕少能有券商在海外業務方面能與其競爭。」陳浩輝說。

  資料顯示,2014年中金公司承銷的10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在香港上市。參與的交易包括去年大連萬達商業地產部門和中國核電集團中廣核的上市。這兩宗交易是香港2014年規模最大的上市交易,加起來募資金額達到77億美元。

  儘管投行依然是最賺錢的部門,但同時,中金公司推出了對高端財富人群資產管理的創新業務。

  中金公司原代履總裁林壽康此前曾表示,與同行相比,中金公司規模相對比較小,通過上市獲得資本金補充,有利於公司擴展創新業務,形成涵蓋投行、研究、機構銷售、高端財富管理、自營、資管、PE、基金及海外市場的全方位布局框架。

  這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國投行,能否在登陸資本市場之後重新奪回自己的桂冠,答案揭曉或許不會等太久。

 
推薦閱讀:

快消品公館丨深度解析全球快消品巨頭為什麼會在中國日益衰落
轉型時期漢語法學向何處去
EMC:數字化轉型,諮詢先行
商業銀行網點(營業部)轉型的方向是什麼?

TAG:公司 | 轉型 | 計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