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朱熹《朱子家訓》全文翻譯
05-31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朱子家訓: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夫之所貴者,和也。婦之所貴者,柔也。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有德者,年雖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於我,我必遠之。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隨所遇而安之。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勿稱忿而報橫逆,勿非禮而害物命。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詩書不可不讀,禮義不可不知。子孫不可不教,童僕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禮也;聽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於身體,飲食之於口腹,不可一日無也,可不慎哉! (錄自《紫陽朱氏宗譜》)朱熹朱子家訓翻譯作為國君,最重要的是懷有仁慈的心。作為臣子,最重要的則是忠誠。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愛;為人子,最要緊的則是孝道。作人的兄長,最要緊的是友愛弟妹; 作為弟妹,則要恭敬兄長。作丈夫的,最重要的是態度平和,作妻子的,則必須重視溫柔的作用。與師長相處,最重要的是合乎禮;與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則是講信 用。遇見老者,當有尊敬之心;看見幼者,當有慈愛之心。對品德高尚的人,雖然年紀比我小,我也應當尊敬他;對那些素行不端者,雖年紀比我大,我們也該離他 遠點。千萬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更不可以仗侍著自己的長處而自以為了不起。對人有很意,化解之道就在於檢查自己是否站在合於道義的一方;對於 那些自己所怨恨的人,則應以平直的心態,正常地對待他們。隨便遇到什麼樣的環境,都當心平氣和地接受。別人有小過錯,則應有包容之心;別人犯了較大的過 錯,則應將正確合理的作法明白告訴他。不要以為只是一件小小的善事而不去做,更不可以認為是小小的壞事而大膽地去做。別人的缺點,(面對他人時)我們應幫 他稍加掩蓋;別人的優點,則應該幫他宣揚。處世不應為了私事而與人結仇;治家更要注意不可因為私心而有不公平的作法。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不要有妒賢嫉能的心態。遇到不順的事情,切勿因氣憤而求一時之快;不要違背正常的行為規範而去傷害別的物體。遇有不合正義的發財機會,則應該放棄;遇到合情合理的事情, 則不妨從事。古聖先賢所流傳下來的經典,不可以不讀;待人的合理規範與處世的正當態度,則不可不知。對後代子孫,不能不重視教育;對僕人幫 佣,則必須能體諒關懷。數千年的文化傳統不可不尊敬;遇到災變打擊,則不可不相互扶持。謹守本分,必須有賴於了解做人的基本規範;而我們一生的命運,則是 由老天來決定。一個人能做到以上各點,則老天必定會來相助的。這些基本的道理,都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做的。就像衣服之於身體,飲食之於口腹,是每天都不可 離開,每天都不可缺少的。我們對這些基本的生活道理,怎可不重視呢?推薦閱讀:
※籃球英文術語科普 | 你緣何對籃球有這般執念?
※Families and work 家庭和工作,性別鴻溝仍待跨越
※漢英對照: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北風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開設這個日語專欄的內容簡介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