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起靈"盜墓:清朝王爺後代的挖祖墳熱

借"起靈"盜墓:清朝王爺後代的挖祖墳熱

http://book.sina.com.cn/  2012年05月02日 10:28  新浪讀書微博   文章摘自《民國盜墓史·內幕卷》

  作者:倪方六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本書簡介:官賊、民賊、兵賊、洋賊爭相盜墓,推動民國進入中國最瘋狂的盜墓時代。本書披露了洛陽東周王陵、寶雞鬥雞台先秦遺址、壽縣楚王墓、赤峰遼代帝陵、北京明十三陵、新鄉明封王陵、河北清東、西二陵、北京王爺墳、西……[連載內容]

睿親王多爾袞

  「起靈」風潮

  民國時,清朝王爺後代挖祖墳,有一個很好聽的借口——「起靈」。

  起靈,本是過去中國民間二次葬風俗之一,是將棺材,或是屍骨從老墳里挖出來,另葬他地。究其原因,要麼是後人移民,要帶著祖宗一起遷走,圖個心安;要麼是原葬地不好,請風水先生重新找塊風水好的地方安葬,圖個吉利;也有的原墓地被佔用,不得不遷走……清朝王爺的後代紛紛將自己祖墳「起靈」,原因多與此無關,主要動機是圖財。

  在大清江山未倒時,這些王爺的後代威風十足。辛亥革命之後,這些人便失勢了,再沒有丫鬟侍候,男僕相擁,一下子沒落了。有的迫於生活壓力,要活命,乾脆去蹬三輪車。如以前極受恩寵的慈禧太后娘家那一族——克勤郡王家族,最後一代郡王宴森,日子沒法過了,只好去當人力車夫,被人戲稱為「車王」,其位於門頭溝馮村一帶的祖墳,也因此而得名「車王墳」。

  沒了財路,又沒有謀生本事,這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過慣了的富家王爺後代,便開始倒騰祖產家藏。像宴森這樣的王爺後代能自食其力的,還是不錯的。但大多數的人在賣光祖產後,便開始「賣祖墳」:先賣墳樹再賣地,最後便是「起靈」,直接挖出隨葬品換錢花。

  北京學者馮其利先生是研究王爺墳的專家,他曾對北京周邊的王爺墳分布情況作過比較系統的調查,著有《清代王爺墳》一書。在書中,馮其利先生提及了許多王爺墳被盜的情況。

  京西田村北邊的克王墳,1913年(民國二年),其後人將墳地上樹木放倒,接著賣掉了大部分墳地。看到這情形,盜墓賊很快便光顧了墳地。再後,克王的後代賣光這裡的磚瓦石片,到了1924年(民國十三年)便來了次「起靈」,把祖墳給徹底刨了。

  位於十三陵區內仙人洞前的「藍旗王」墳地,是鄭親王府輔國公奇通阿次子經納亨及其後人的墳地,有「東宮」、「西宮」兩處。1930年(民國十九年),昌平發生旱災,鬧起了蝗蟲,王府的一位六哥子便將墳地上的樹賣掉後,又拆牆賣磚瓦石片,最後「起靈」。

  昌平縣半壁店的儀親王墳,系乾隆第八子、親王中的老壽星儀親王永璇的墓地,這王爺活了87歲。1925年 (民國十四年) ,後人賣了他墳地上的樹、磚和石,後又「起靈」。據說打開地宮時,看到了兩口棺材,屍體保存得很好,有許多隨葬品。

  北京東直門外「十二陵」,系康熙皇帝第十二子允祹的墳地。1929年(民國十八年),鎮國公溥植等後人將「十二陵」地上建築全部拆除,磚瓦和木料賣給了東直門裡「窩頭劉」。接著「起靈」,挖開地宮後發現石床上放置了三口棺材,起出後埋到了小望京村,而隨葬品自然是留下了。

  ……

  民國年間,這類賣樹賣地挖祖墳的事,許多王爺的後人都干過,出現了一波「起靈」風潮。特別是賣樹現象,最為嚴重。墳地上的樹木,在以前是絕對賣不得的,栽樹是為了護風水,這些樹俗稱「風水林」,砍伐便破壞了風水。不過想想也是,清政權都倒掉了,「龍」都亡了,墳地還講什麼風水。

  本家盜「老屋」

  在北京西郊白石橋有一處鄭王墳,是清代鄭親王府在北京的第一塊墳。這裡最早葬入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三弟舒爾哈齊第六子鄭獻親王濟爾哈郎,濟爾哈郎的墳俗稱「老屋」,後來的世子墳為「二屋」,再後來的敏郡王墳為「新屋」。

  鄭王墳地上古樹參天,有的大樹三四個人都抱不過來。後代們生活不濟時,便開始賣樹:1926年(民國十五年),鄭親王昭煦把這裡的樹賣給了木廠,他叔父樂泰不願意要錢,放樹時每個王爺墳旁象徵性地留了四棵樹,有兩棵上了「古樹名木」目錄的大白果樹,因此得以保存下來。

  賣樹後又拆建築材料賣:1927年(民國十六年),昭煦將馱龍碑和磚瓦石片賣給了張學良。東北軍前來拆除王爺墳時,還布置了崗哨。

  1931年(民國二十年),鄭王墳地上發現有人盜墓,這些盜墓賊將葬在濟爾哈郎「老屋」附近的側福晉、庶福晉墓挖了好幾座。有人覺得不對勁就報了官,警方將正在挖「老屋」的盜墓賊抓住,審問得知,原來盜墓的人竟然是窮窘的鄭王府本家。

  「老屋」後來並沒有保住。1945年 (民國三十四年) 日本投降前,一夥便衣盜墓賊把「老屋」盜挖了。日本投降以後,國軍一名大官又派人前來盜墓,盜得許多隨葬品。看墳戶修補墳頭時發現,盜墓賊是用炸藥炸開「老屋」,然後從頂上打盜洞,鑽進地宮的。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鄭王的後人乾脆什麼也不留了,來一次「起靈」,起出的骨灰罐系青花瓷,後被北京文物部門作價收購了。

  多爾袞後代挖祖墳被媒體曝光 

  名為「起靈」,實則盜墓,雖然盜的是自家墳地,但這也是社會倫理所不允許的。當年媒體不時曝光王爺後代「起靈」事件, 「王爺後代刨祖墳」一時成為社會熱議話題。

  1931年(民國二十年)3月10日《世界日報》第七版,以「前清睿親王墓被盜」為題,報道了一起盜墓案,隨後的11日、14日兩天,又作了連續報道,一時轟動京城。這起盜墓案,便是睿親王后代乾的「起靈」活動。

  睿親王一系,在清初極為顯赫。其始封祖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民間傳說中「太后下嫁」的男主角多爾袞,始封於1636年(崇德元年)4月,當時清軍尚未入關。受封后,多爾袞於1644年(崇禎十七年)指揮清軍入關,問鼎中原。史學家認為,沒有多爾袞就沒有大清王朝。雖然多爾袞死後被順治皇帝追論有謀逆罪,被去封削爵,墓也被挖了,慘遭「鞭屍」,但在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為其平反,恢復「睿親王」的封號。

  睿親王位世襲12世,除去追封的,共有8位。其家族墳地之一在今北京朝陽區梆子井村一帶,1931年(民國二十年)2月7日上午8時至下午2時,由睿親王十一世孫指揮看墳戶「起靈」,挖開了一座祖墳,弄出了不少珍寶。

  當時媒體報道,被挖的是多爾袞墓,後據馮其利調查考證,這個說法不對,多爾袞未葬在這邊,此處是睿親王墳家族墓中的第六處墳地,葬有第八輩睿親王瑞恩、第十輩睿親王德長、第十一輩睿親王魁斌、第十二輩睿親王中銓等王爺。被挖的是第十輩睿親王德長的地宮。

  當時指揮看墳戶挖墳的,也不是睿親王十一世孫,而是後來葬入此地的第十二輩睿親王中銓。

  警方在挖墓現場抓捕了11名「盜墓賊」,其中有一人系看墳戶。這次「起靈」最後被定性為盜墓,當地村民郭永祿等人因此受牽連。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第十一輩睿親王魁斌墳又被盜掘,不過這次不再是王爺後人乾的,而是社會上的盜墓賊所為。

  聯合官方挖祖墳

  「起靈」是挖自家祖墳,但這也是容易惹麻煩的,如果讓土匪知道了,問題便會很嚴重。有的王爺後代為了「安全挖祖墳」,維持好現場秩序,防止起出的隨葬品被哄搶,竟然聯合官方參與挖掘。

  在天津薊縣果香峪村附近,有三處清康熙帝第五子恆親王府的墳地,佔地方圓十里。家道興旺時,還設有守護王爺墳的「章京」,此官職比知縣還高,同州官相當。當年當地有「當縣官的還沒有看墳的權大」一說。最後一代章京李慶錫,人稱「三山總理」。

  雖然看墳的地位很高,但清政權倒了,盜墓賊便也不再怕了。1927年(民國十六年)農曆六月十五日,一夥盜墓土匪包圍了李慶錫家的大院,李家進行了頑強抵抗,僵持了幾個小時後,土匪不敢戀戰,放火燒毀了一些房屋後退走。

  墓地保住了,但在槍戰中李慶錫的侄子被土匪打死了。李慶錫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拼了老命保下來的墳墓,被恆親王后人自己給挖了。1915年(民國四年),輔國公毓森生活上入不敷出,把墳地上的松柏樹賣給了木廠,馱龍碑則賣給了日本商人。接著搞了一次「起靈」,由公府里管事的負責現場開挖。

  因為「起靈」這事敏感,大家心知肚明是盜墓,所以瞞不住人。為了防止意外,毓森在挖祖墳時,請出了當時在薊縣擔任縣長的白姓縣長安排衛隊警戒。

  這次「起靈」挖出了豐厚的隨葬寶物,具體是哪些東西現在搞不清了。但毓森並未能獨享,縣長首先拿走了四成,主要是珠寶一類,毓森僅得六成。實際這六成他也沒有完全到手,實得三成,管事的從中私吞了三成。

  昌平縣秦城西邊有個四爺墳,系乾隆皇帝第四子履郡王永成墳地。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冬,因大辛峰鄉盜墓賊侯顯文(其人盜墓事迹見本書其他章)勢力太大,後人鎮國公毓均擔心墳地不保,與其讓盜墓賊盜走,不如自己來挖,將隨葬品取出,這也可絕盜墓賊的念想。「起靈」時,毓均請來小湯山警察分駐所的警察警戒。

  挖開後,發現四爺墳地宮為棚板石結構,俗稱「天羅池」(很多清朝貴族墓使用這種結構。乾隆皇帝第八女在清東陵外朱華山建造的園寢,穴坑便是「天羅池」)。當中立有斷牆,內置一男一女兩口棺槨。棺旁放置柳木炭,中間用三合土夯實。

  據傳,當年下葬時地宮內四角各放一錠元寶,「起靈」時本想把四角的元寶一併取出來,因發現西北角條石斷了,擔心塌方,便沒敢繼續挖。「起靈」後留下了一個很大的廢坑。當年,有小孩從坑裡撿回了幾件殮衣帶回家,家長發現後趕緊叫扔掉,說是不吉利。

(編輯:點兒)

文章摘自 《民國盜墓史·內幕卷》 作者:倪方六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推薦閱讀:

岳飛後代結局
祖墳「冒青煙」,關乎後代子孫的興旺發達
人死後屍體埋在這裡能旺三代 詳解祖墳風水對子孫後代的影響
為讓子孫後代光大門楣,他選中一塊寶地,讓人把自己打死!
六親論子息後代

TAG:清朝 | 盜墓 | 後代 | 王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