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藝術欣賞:圖解古代佛經之美

 

    漢地自從發展出以紙本書寫開始,佛經就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佛教徒傳播佛法的熱忱,佛經的書寫成了最重要的圖書類別。佛經由卷軸裝到線裝發展的曆史,也正是漢地紙本圖書裝訂的曆史。

 

 

  

  佛經的裝幀

 

    裝幀形式的演變,取決於製作材料的進步和閱讀者對翻閱方便的要求。

    佛典讀者多是僧侶及佛教徒,基於對佛法的尊重,誦經時端坐正念;因此,「易翻便誦」成爲佛經裝幀形式演進的最大因素之一,並與世俗書籍裝幀交互影響,形成中國書籍裝幀史重要的內容。

 

 

 

 

    卷軸裝──卷軸裝又稱卷子,早期的佛經都是卷軸裝。

    沿襲古代帛書形式,把紙張接成長條,在卷尾黏上木軸,以便於展收。

 

 

 

    葉子──文字多的,裝成長卷;簡短的咒語,則使用單葉紙張,稱爲葉子。葉子方便、廉價,在印刷術發展初期,頗爲流行。

 

 

 

    經折裝──卷軸裝誦經不便,唐代後期,佛教徒將長卷的經紙,按一定行數,連續左右摺疊,前後加上硬板封面,稱經折裝。其在清代以前,一直是佛經最主要的形式。

 

 

 

    冊裝──至五代初期,由於經折裝的折處易斷裂,遂發展出冊裝形式,依序有蝴蝶裝、包背裝、與線裝的演變。

 

    蝴蝶裝:所謂「蝴蝶裝」,是以書葉的版心爲中心,將印有文字一面朝內對折疊起,再將各葉折縫對齊,黏在包背厚紙上。此種形式在翻閱時,葉的兩端有如蝴蝶展翅,故稱爲「蝴蝶裝」。

 

 

 

    包背裝:因蝴蝶裝的書葉與書葉間有完全空白的一面,翻閱不便,後來就將向內對折的書葉改爲外折,以書葉兩邊的余幅固定,外面再加上一整張紙黏連書背,包裹書的前後,即爲「包背裝」。

 

 

 

   線裝:將包背裝黏連書背的方式改爲對齊打孔穿線,即爲「線裝」。

    線裝有四眼﹙孔﹚、六眼、八眼的穿線之別。佛經以線裝訂起源甚早,在出土的遼代﹙907-1126﹚佛經中就有;然正式的線裝,是出現於約明代中葉(15世紀)以後。

 

 

 

 

   方冊褶裝:這是一種采書畫冊葉對折的裝幀形式,每半葉略成正方形,佛經中比較少見。

 

 

 

    佛經的形式

 

    佛經一開始主要靠手寫流傳,後來有了刻本大量印刷流通,隨著裝幀的演變及不同時代獨特工藝及藝術風格等因素,佛經內容的形式與版式逐漸走向規範化、藝術化,除了宗教上實用的目的,也因著刊寫佛經的功德目的,同時要求內容的華麗美觀,特別是宮廷版本,極其精緻莊嚴。

 

 

 

    書衣:又稱封皮、夾板;質料有木板、厚紙、織宓齲包在佛經或古書最外層,較厚,用以保護全經﹙書﹚。

 

 

 

    題簽:爲方便人們檢索取閱,佛經、古籍、書畫的書衣或卷首,

都貼有一張小紙片書寫作者及作品名稱、卷次等,稱爲「題簽」。

 

 

 

 

    附圖:「佛經附圖」則是佛經中所附的插圖繪畫,其形式如同石窟經變壁畫般,概要呈顯經中義理或說法場景。從附圖畫風及其中元素,可見曆朝畫師的不同風格及佛教藝術價值。

 

 

 

    扉畫:第一種是位於佛經最前面的附圖,稱爲「扉畫」或「卷首畫」,這種附圖通常畫「佛陀說法」,以表明經文內容即爲佛陀說法的內容。

 

 

 

    拖尾畫:第二種是位於佛經最後面的附圖,稱爲「拖尾畫」,通常畫威武兇猛的「護經天神」,取其保護經書、護持佛法之意。

 

 

 

 

    經中插圖:第三種則是位於經文之中的附圖,稱爲「經中插圖」,通常是依每段經文之意繪圖。

 

 

 

    題記.序跋文:佛經在經文卷前或卷後,通常會刻有一些文字題記 、序文 、跋文 ,通常記載募資者、書經者等功德主,及刊刻源由;另外,還有一種皇帝所作的禦制序 。

 

    題記

 

 

    序文

 

 

    跋文

 

 

    功德主

 

 

    禦制序

 

 

 

    經牌贊:還有一種題記資料,稱爲「經牌」,乃是襲自古書的「牌記」或「木記」﹙外形類似碑牌﹚,亦是記載刻書時間地點等數據;其中又有一種內容是頌揚佛法或功德主的贊文,稱爲「經牌贊」。

 

 

 

    音義:通常置於佛經卷末,標示經中某一字詞讀音、意義的文字。

    佛經音義不僅促進了佛教義學的闡釋與研究,而且也爲宗教、哲學、語言、文學、藝術、中外交往史等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佐證資料。

 

 

    經文;經文是佛經的主體。卷首標題經名、卷次、編譯者姓名;屬於大藏本叢書的佛經,會有千字文帙號。

 

 

 

    邊欄:佛經或古籍一版所刻內容的四邊,通常有欄線框起,種類有單欄、雙欄,講究點的附圖還會以金剛杵等花紋裝飾。由邊欄可知一版的大小,是判定版本的重要依據。

 

 

 

    註:欣賞著這些古韻悠然、彷佛飄出淡淡墨香的佛經, 也領略到古人的感受:能請到一本佛經不是容易的事啊! 讓我們珍惜今生的佛緣,珍惜手上的佛經和學到的佛法!

 

 


推薦閱讀:

讀佛經20年開解證悟佛之見
觀無量壽佛經講記(第六集)
學佛的真相(二)佛到底什麼樣?
佛說正法之衰變因緣(1)佛陀鼓喻正法衰變【原創】
大乘入楞伽經(4)

TAG:藝術 | 佛教 | 藝術欣賞 | 古代 | 佛經 | 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