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曆法概述(三)中國農曆(二)
介紹本期內容前,我們先問一個問題:
農曆是陰曆嗎?
有朋友可能會說是,因為一般很多人都說農曆是陰曆,這是相對於公曆說的,因為公曆是太陽曆,也就是說,公曆是完全按照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規律來制定的,和月球可以說是基本沒有關係。但是農曆看似就是完全按照月球公轉的規律來制定的,所以稱之為陰曆。但這種說法只說對了一半,事實上,農曆是同時參照了地球與太陽和月亮的運行關係而制定的曆法,何以見得?我們先從我國先民留下的重要遺產講起。
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
我國古代先民經過長期的觀測,結合到農業生產中,創造了一套一年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系統。今天,七十二候很少用於生活中,而二十四節氣中的主要節氣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部分節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例如清明節有法定假期,而立春、冬至等節氣則有重要的習俗流傳下來。
二十四節氣與七十二候表,摘自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辭海》
我們今天知道,二十四節氣中在曆法上最重要的是四個節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這四個節氣是按照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角來測定的。
春分:約在公曆年(很奇怪吧?二十四節氣居然和公曆緊密相關)的3月21日前後,當天晝夜平分。根據今天我們所了解的地理知識,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
隨後的幾個月里,太陽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不斷趨向北緯23°26′,北半球進入夏天,南半球進入冬天。
夏至:約在公曆年的6月22日前後,當天(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北半球)晝長達於一年(太陽年)的極點,北極圈內甚至會發生極晝現象,也就是全天太陽不落(南極圈內則發生極夜現象,全天沒有太陽升起)。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
隨後的幾個月里,太陽直射位置逐漸向南移動,不斷趨向赤道。
秋分:約在公曆年的9月23日前後,當天晝夜平分。和秋分一樣,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
隨後的幾個月里,太陽直射位置逐漸向南移動,不斷趨向南緯23°26′。
冬至:約在公曆年的12月22日前後,當天(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北半球)夜長達於一年(太陽年)的極點,和夏至完全相反,這時的南半球則和北半球夏至時情況相同。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
中國古代以冬至作為一個回歸年的起止點,冬至也是重要的節日。故宮的太和殿在冬至這一天,日光照射過南面的窗孔,在大殿的地面反射,能夠映到正中的「建極綏猷」匾額上。
2004年12月21日冬至(農曆甲申年十一月初十)的北京故宮太和殿匾額,央視2005年紀錄片《故宮》
隨後的幾個月里,太陽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不斷趨向赤道。
然後周而復始,回到春分。
需要注意的是,古人對部分節氣很重視,從不同角度來說,冬至、立春等節氣也被認為是一歲的起止點。
歲始或冬至日,産氣始萌。臘明日,人衆卒歲,一會飲食,發陽氣,故曰初歲。
正月旦,王者歲首;
立春日,四時之(卒)始也。
《史記》
冬至以後,晝長逐漸增加,夜長逐漸減少,因此古人認為冬至次日是回陽之始,因此這一天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曾被認為是歲始。
正月初一則是王者的歲首,也就是說,農曆中的正月初一是政治意義上的一年之始,是古代帝王用以紀年的開端。
立春則是四時,也就是今天的春、夏、秋、冬四季的起止點。
由於太陽年長365-366天,因此兩節氣間的相隔約在15日以上。於是就有了這麼一首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前兩句是二十四節氣的順序,這裡就不贅述了。後兩句需要注意,因為後兩句說的都是公曆而不是農曆。上半年的節氣多為公曆月份的6、21日,下半年多為8、23日,且與這些日子最多相差不超過一二天,例如2016年12月21日為冬至。類似的,清明節也不總是一般認為的4月5日。
那就有朋友要問了,講了半天我國先民發明出這麼個和公曆有關的東西,和農曆有什麼關係呢?這就要講農曆裡面最複雜的幾個概念了:
中氣、節氣和閏月
前面我們曾經講過,一個朔望月約為29.5日,而一個太陽年約有365.2422日,這樣一年就約有12.38個月。因此一年並不總是十二個月。在最近的2017年,我們發現農曆就有一個閏六月。那麼,農曆為什麼會產生閏月?農曆不能夠被簡單地稱為陰曆的根源何在?
我國先民創造了二十四節氣,是制訂曆法的重要準繩。如何制訂?我們在上一期干支中講過,現行的農曆是寅月為正月,那麼具體什麼時間的月份是正月呢?看中氣。
中氣是什麼?農曆正常無閏月的十二個月,每個月都有一個節氣與之對應,稱為中氣。漢代在制定《三統曆》之前,以立春為正月中氣,後改為雨水。另外十二個節氣,稱作節氣。最初,十二個中氣稱為氣,十二個節氣稱為節,後來通稱為二十四節氣。
這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分別是:
正(寅)月 立春(節)雨水(氣)
二(卯)月 驚蟄(節)春分(氣)
三(辰)月 清明(節)穀雨(氣)
四(巳)月 立夏(節)小滿(氣)
五(午)月 芒種(節)夏至(氣)
六(未)月 小暑(節)大暑(氣)
七(申)月 立秋(節)處暑(氣)
八(酉)月 白露(節)秋分(氣)
九(戌)月 寒露(節)霜降(氣)
十(亥)月 立冬(節)小雪(氣)
十一(子)月 大雪(節)冬至(氣)
十二(丑)月 小寒(節)大寒(氣)
如果某個月(朔望月)在其29或30天中有某個月的中氣,就稱之為某個月。舉例,2018年的農曆正月始於2月16日,終於3月16日,長29日,雨水在2月19日正月初四,因此這個月被稱為正月而不是十二月或是二月,也不是閏月。
接著,我們就要講講一種特殊的情況。某個月一個中氣都沒有。這種事情是可能發生的,而且經常(2-3年)就會發生。還真有這樣的月。2017年大暑至處暑之間,就有一個農曆月,這個月沒有任何中氣(前面的大暑被六月搶了,後面的處暑被七月搶了),但是佔有一個中間的立秋。這種情況就是閏月。
我國先民很早就發現了一年可能有十三個朔望月的情況,商朝的甲骨文中有「十三月」的記載,這說明當時是以一年的末尾來置閏。後來隨著曆法系統的嚴密,逐漸形成了按照無中氣定閏月的方法。漢代有「十九年七閏」之說。蘇武牧羊,天上月亮圓了235次(按蘇武牧羊於北方十九年,農曆有19*12 7=235個月)。按7/19約為0.368,與0.38近似。實際置閏情況則按照不同曆法有所不同。
因為有中氣的存在,使得農曆最後是一部陰陽合曆,而不是太陰曆,最終,農曆每年和太陽年都一一對應,而不是像完全的太陰曆一樣和太陽曆不完全對應(如嚴格按照一年12月的朔望月制訂的太陰曆,不置閏月,則十九年後將和公曆相差半年多),而且這就使得我國傳統節日春節(古代稱為元旦,一年之始)都在1-2月,主要在公曆1月下旬至2月中上旬,而不會跑到上一個公曆年的12月或是對應公曆年的3月,以此類推,元宵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等節日都有規律可循。這反映了我國古代先民對日月的崇拜,與農曆曆法之嚴密。
說到閏月,那麼就有另一個問題了。上一期我們講干支,每個月都有干支,而一年固定有十二個月的干支,那麼這個橫插進來的閏月怎麼辦?難道閏月出生的人沒辦法定八字了么?不用著急。我們不要忘了,這個閏月中間還有一個節氣。這個節氣以前的部分以閏月上個月的干支為準,以後的部分則以閏月下個月的干支為準。
理解了二十四節氣和閏月,我們就基本了解了農曆的規律,這對於閱讀古文獻是大有裨益的。舉個例子,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七月後面就是八月,八月後面就是九月,也許會有一個閏月在中間。
農曆發展的歷史是農曆不斷吸收科學成果的歷史。我們將在下一期介紹農曆的發展與其發展史中所吸收的科學成果,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03
歷史地理小知識公眾號
The Official Account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general knowledg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