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更能夠成為你的靈魂伴侶?!

在中國有的少數民族有這樣的一個奇怪的習俗,就是有「女書」的現象,當地的女孩從出生起,就和另一個女孩「結盟」終身,兩個女孩都會擁有各自的婚姻和家庭,但同時,彼此之間又是十分親密的依戀關係,生活中大小事情都會彼此照顧、扶持和影響。這種「女書」與同性戀是完全無關的兩個現象。

相對於男性而言,女性的確更容易從同性身上感受到類似伴侶般的親密和依戀。通常,男人之間的友誼多是「肩並肩」式的,基於雙方共同面對一個相同的目標而產生(比如,一份榮譽、一場戰役);而女人之間的友誼,在更多的情況下則是更為簡單的「面對面」式,不需要那麼多轟轟烈烈的大背景,一壺茶的陽光午後,就足以見證女人之間的情誼。而這種非目標指向的關係,與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伴侶」關係,有更多的相似之處。

對於女性之間的這種粘膩的親密關係,心理學界的一個解釋認為:男女友誼形式的不同,主要是因為無論男女,我們每個人在生命最初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親密關係的對象都是身為女性的母親。因此,對於男孩子來說,在他們的生命早期,父親(也就是同性)都是以「愛的競爭者」的身份出現的;而對於女孩子來說,同性則更多意味著「愛的提供者」,因此,她們自然而然地就習慣了與同性之間保持彼此「依賴與被依賴」的關係。當然,這種親密幾乎與性完全無關,更加符合「靈魂伴侶」的意義。

我們對於這些女性「靈魂伴侶」的驚訝和不解,也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們的生活方式與我們頭腦中所以為的「正常的」、「應該的」理念有出入,似乎女人的親密伴侶就應該是她的丈夫,而絕跡不可以是另外一個女人。

可是,如果我們把所謂現代文明背景下的「夫唱婦隨」式生活模式,放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去考量,就會發現它所佔據的時期並不久遠,它僅僅是在伴隨著生產力發展過程中,父權社會的「標準倫理模板」。在曾經的母系社會中,孩子通常是「知其舅,而不知其父」,女人們就好像支撐一個家族、一個部落這顆大樹的枝丫,彼此之間相互扶持、相互關愛。

對於這樣一種似乎有些復古的生活方式,如果當事人本人和她們身邊的親友們都可以予以尊重和支持,我們這些旁人實在是沒有必要給出意見的。而且,在我看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多元的輕體力,甚至零體力工作的大量湧現,職業的性別分工的模糊化,社會主流所認可的男女關係的內容和形式,一定也會相應地漸漸發生改變。我們所認為的「傳統」的「圍著一個男人」的關係模式,也一定不會成為每個女人必須參考的模板。

現代文明下的婚姻關係,結合了男女雙方的優勢,為我們人類的繁衍和生育提供了最理想的制度基礎,但它在規範了伴侶之間性的排他專屬權利之外,並沒有限制我們必須把心靈需要的滿足也控制在婚姻之內。而且,由於男女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之間存在的差異,如果一個妻子把自己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寄托在唯一的男人身上,就算對方沒有惡意的對抗和忽視、竭盡全力地試圖去滿足她,結果也未必會是很好。所以,我到是覺得,現代女性在婚姻之外也擁有一、兩個同性作為彼此的「靈魂伴侶」,大概也是一件好事。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定要和另一個女人「捆綁一生」,一切隨其自然才是最好。(文章來自:心理學空間)[心靈咖啡網微信賬號:psycofe]


推薦閱讀:

我為什麼從來不偷看伴侶的手機?
值此皮囊共此生
擁有以下五點的伴侶更幸福
選擇伴侶: 身高對女性心意影響甚大
可以得到伴侶相助的手相

TAG:靈魂 | 同性 | 伴侶 | 靈魂伴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