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五)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五)
(2010-03-01 19:38:05)
轉載▼
標籤:
教育 |
分類: 名人與歷史 |
[奧地利]卡內蒂 1981年
艾利亞斯·卡內蒂(EliasCanetti,19O5~)其國籍問題,至今眾說紛壇,這與他一生遊蹤不定有關。他生於保加利亞北部魯斯丘克(今魯塞),祖父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猶太人,父母以經商為業。8歲喪父,隨母遷至維也納,先後在蘇黎世、法蘭克福等地求學,大學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由於從小就酷愛藝術,對猶太教、商業活動深感厭惡,卡內蒂潛心研究文學、歷史,並開始寫作。1938年,德國法西斯侵佔奧地利,卡內蒂流亡法國,輾轉至英國,定居倫敦並加入英國國籍,但他一直用德語寫作。我國翻譯界傾向於把他歸屬於奧地利或英國德語作家。卡內蒂自幼受母親影響頗深。德國文學,尤其是歌德對他一生的創作影響很大,乃至被稱為「一個生活在2O世紀里的18世紀的作家」。此外,卡夫卡也給他很大影響,他們是至交。卡內蒂早年攻讀過自然科學,這又使他喜好以冷峻的態度表現精神與現實的衝突,特別喜好剖析那些無足輕重的「邊緣人物」,如異鄉客、怪人以及精神反常的各種小人物。他善於從文化史角度洞察社會與人生,從現代社會的各種現象、人物和事件中去探索全面的解釋,表現了一個嚴肅的思想家和藝術家所獨有的個性、智慧和才能。迄今為止,卡內蒂發表了ZO部著作,散文最多,戲劇次之,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政論《群眾與權力》(196O)。這是一部讚揚者多,閱讀者少的輝煌理論著作。瑞典學院稱它為一本「權威性的著作」,此書使作家得到普遍的尊敬。戲劇《虛榮的喜劇》(195O)和《婚禮》(1964)在地方舞台上贏得了大膽觀眾的喝彩,也招來一些人的起鬨。雜記《人的省分》(1973)反映了作者的心靈歷程,書中耐人尋味的警句比比皆是,處處閃爍著一位天才的智慧的光芒。自傳三部曲《得救之合》(1977)、《耳中火炬》(198O)、《眼的遊戲》(1986)在西方博得一片喝彩聲。長篇小說《迷惆》是他唯一的一部小說,西方評論界一再把它與喬伊斯的《尤利西斯》相比,並曾多次獲獎。1981年,在他獲得卡夫卡獎金的同時,以「作品具有寬廣的視野、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力量」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虛榮的喜劇》、《婚禮》、《人的省分》、《得救之合》、《耳中火炬》、《眼的遊戲》、《迷惆》、《尤利西斯》等
[哥倫比亞]馬爾克斯 1982年
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Garcla Marquez1928~)哥倫比亞作家。生於馬格達萊納省的阿拉卡塔卡鎮的一個醫生家庭。8歲前,一直生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位受人尊敬的上校,參加過兩次內戰。外祖母是位勤勞的主婦,很會講神話故事。這段充滿幻想和神奇色彩的童年生活,為他後來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中小學學習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經典作品。18歲入大學攻讀法律,因政局動蕩而中途輟學,進入報界,並開始文學創作。1955年,第一部長篇小說《枯枝敗葉》問世,引起拉美文學界重視,頗受好評。1962年他發表了《惡時辰》,小說獲得美國埃索石油公司在波哥大舉辦的埃索獎。1967年,他的《百年孤獨》轟動了西班牙語文學界並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壇上的地位。由於這部小說的成功,他先後榮獲哥倫比亞文學獎、法國最佳外國作品獎和拉美最高文學獎—一委內瑞拉「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文學獎。1975年他的反寡頭小說《家長的沒落》的出版在西班牙語文學界再次引起「地震」。1982年,「由於其長短篇小說以結構豐富的想像世界,其中探混著魔幻與現實,反映出一整個大陸的生命矛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後,他又推出長篇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和《迷宮裡的將軍》(1989).短篇小說集《我的上校外祖父的故事》(1989)、《異國故事十二篇》以及報告文學《米格爾·利了回國曆險記》(1986)等。馬爾克斯把反映現實生活作為自己藝術追求的目標,他的作品荒誕神奇,但無不植根於拉丁美洲民族的土壤上。馬爾克斯在運用魔幻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上獨具特色。他早年受哥倫比亞先鋒派創始人愛德華多·薩拉梅亞·博爾達的熏陶,後來接受了喬依斯、卡夫卡、福克納等西方現代派作家的影響,在創作中又採用了阿拉伯神話故事和印第安民間傳說的技巧,兼容並蓄,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他善於把現實主義的場面、情節和完全出於虛構的幻想情境有機融為一體,通過光怪陸離的魔幻世界的折射,表現活生生的社會現實。 代表作《枯枝敗葉》、《惡時辰》、《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迷宮裡的將軍》、《我的上校外祖父的故事》、《異國故事十二篇》、《米格爾·利了回國曆險記》等
[英國]威廉·戈爾丁 1983年
威廉·戈爾丁(William Golding, 1911~ 1994)英國小說家。生於英格蘭康沃爾郡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自小愛好文學。1930年遵父命入牛津大學學習自然科學,兩年後轉攻文學。1934年發表了處女作——一本包括29首小詩的詩集(麥克米倫當代詩叢之一)。1935年畢業於牛津大學,獲文學士學位,此後在一家小劇團里當過編導和演員。194o年參加皇家海軍,親身投入了當時的戰爭。1945年退役,到學校教授英國文學,並堅持業餘寫作。1954年發表了長篇小說《蠅王》,獲得巨大的聲譽。1955年成為皇家文學會成員。1961年獲牛津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辭去教職,專門從事寫作。戈爾丁是個多產作家,繼《蠅王》之後,他發表的長篇小說有《繼承者》(1955)、《品契·馬丁)(1956)、《自由墮落》(1959)、《塔尖》(1964)、《金字塔》(1967)、《看得見的黑暗》(1979)、《航程祭典》(1980)、《紙人》(1984)、《近方位)(1987)、《巧語》(1995)等。其中《航行祭典》獲布克·麥克內爾圖書獎。此外,他還寫過劇本、散文和短篇小說,並於1982年出版了文學評論集《活動的靶子》。戈爾丁在西方被稱為「寓言編撰家」,他運用現實主義的敘述方法編寫寓言神話,承襲西方倫理學的傳統,著力表現「人心的黑暗」這一主題,表現出作家對人類未來的關切。由於他的小說「具有清晰的現實主義敘述技巧以及虛構故事的多樣性與普遍性,闡述了今日世界人類的狀況」,198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蠅王》、《繼承者》、《品契·馬丁》、《自由墮落》、《塔尖》、《金字塔》、《看得見的黑暗》、《航程祭典》、《紙人》、《近方位》、《巧語》、《活動的靶子》等
[捷克斯洛伐克]塞弗爾特;1984年
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 Jaroslav Seifert,1901~1986)捷克斯洛伐克詩人。生於布拉格郊區一個工人家庭。少年時期經歷了奧匈帝國的統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民族獨立和俄國十月革命。中學沒畢業就投身新聞工作和文學事業。19歲發表處女詩集《淚城》(1921),這部反映城市人民痛苦生活的詩集,使他成為捷克詩壇上年輕的無產階級詩人。1922年,任捷共黨報《紅色權利報》編輯,並不斷發表詩作。詩集《只有愛》(1923)和《無線電波》(1925),代表早期創作風格,即熱情洋溢的匯歌生活、春天和愛情。3O年代,詩人進入創作的成熟期,發表了《裙兜里的蘋果》(1933)、《維納斯的手臂》等大量的愛情詩。1936年以後納粹德國的威脅和慕尼黑協定的簽訂,激發了詩人的愛國主義熱情,他創作了《別了,春天》(1937)、《滅掉燈光》(1938)、《披著光明》(1940)、《石橋》(1944)、《陶土的頭盔》(1945)等富有革命性、戰鬥性的詩集。戰後至50年代,他發表了許多優美的抒情詩集,其中最著名並代表詩人一生創作最高成就的是《媽媽》,曾獲哥特瓦爾德國家獎金,在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中廣為傳誦。6O年代中期,詩人又以高昂的熱情和旺盛的精力進入晚期創作。詩人彷彿回到了青春時代,再次從心底喚起了對愛情、春天和美麗的布拉格的讚歎。《島上音樂會》(1965)、《哈雷慧星》(1967)、《鑄鐘》(1967)、《皮卡迪利的傘》(1979)、《避瘟柱》(1981)等是晚期優秀詩集。其中前三部獲得哥特瓦爾德國家獎金。他一生出版詩集達3O多部。1982年,又出版了洋洋數十萬言的回憶錄《世界美如斯》。1966年,詩人獲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1984年,「由於他的詩充滿了新鮮感、敏銳的感覺和豐富的創作力,為人類不屈的意志與無盡的智慧描繪了一幅自由奔放的圖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只有愛》、《無線電波》、《裙兜里的蘋果》、《維納斯的手臂》、《別了,春天》、《滅掉燈光》、《披著光明》、《石橋》、《陶土的頭盔》、《島上音樂會》、《哈雷慧星》、《鑄鐘》、《皮卡迪利的傘》、《避瘟柱》等
[法國]克勞德·西蒙 1985年
克勞德·西蒙(ClaudeSimon,1913~)法國小說家。生於馬達加斯加的首府塔那那利佛。他出生幾個月後,身為騎兵軍官的父親就死於戰場。西蒙被母親帶回法國的佩皮尼揚接受小學教育,後來又到巴黎一所著名中學就讀,畢業後赴英國牛津和劍橋大學讀書,他還曾隨法國立體派畫家安德烈·洛特學過繪畫。1936年,他曾到西班牙共和軍與佛朗哥部隊激烈爭奪的巴塞羅納協助起義者,這場殘酷的戰爭在他的心中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西蒙應徵入伍,在騎兵團服役。194O年春,他參加了著名的牟茲河戰役,受傷被俘,不久又逃出德軍集中營,回國參加地下抵抗運動。戰後他到蘇聯、歐洲、印度、中東各地旅行,歸來後在鄉間從事葡萄種植業,同時進行文學創作。西蒙的創作道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處女作《作假者》(1941)到《草》(1958),這階段的作品雖然還未能擺脫美國小說家福克納的影響,但已試圖探索一種像巴羅克體藝術的螺旋形結構代替傳統的直線形敘述,以表現內心活動中不斷變動的感覺、回憶、想像的「混雜體」。第二階段從獲「快報」文學獎的《弗蘭德公路》(1960)到獲「麥迪西」文學獎的《歷史》(1967)。這一階段的作品,體現出詩與畫結合的特色,奠定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第三階段從《雙目失明的奧利翁》(1970)到帶有總結性的,足以使作者進入世界文壇第一流作家行列的《農事詩》(1981)。這階段的創作已不再是「敘述一場冒險經歷」,而是一種「敘述的探索冒險」。作者幾乎完全排除傳統小說敘事中追索時間的方法,而是探索小說的空間組合,展示多層次的畫面描述。西蒙雖然是「新小說」派主要代表作家中唯一沒有發表過系統創作理論的作家,但他卻以自己的作品贏得了「新小說」派主要柱石的稱譽。這位沉默寡言、不善社交、甘於寂寞的老作家,以其頑強的探索精神和成功的創作,贏得了「以詩和畫的創造性,深人表現了人類長期置身其中的處境」的評價而獲1985年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作假者》、《草》、《弗蘭德公路》、《歷史》、《雙目失明的奧利翁》、《農事詩》等
[奈及利亞]索因卡 1986年
握雷·索因卡(WoleSoyinka,1934~)奈及利亞劇作家、詩人、小說家、評論家。出生於奈及利亞西部約魯巴族聚居的一個小城。父親是當地教會學校的校長,這使他從小就受到了西方和非州傳統文化的教育。18歲時考入奈及利亞最大城市伊巴丹大學,求學期間發表過詩歌作品。1954年獲獎學金赴英國利茲大學攻讀文學,研究古希臘戲劇理論並廣泛涉獵莎士比亞、布萊希特和貝克特等戲劇大師的作品。畢業後在倫敦皇家宮廷劇院任劇本編審。該劇院是歐洲第一流戲劇活動的中心,索因卡在這裡觀摩了眾多名劇的導演和舞台設計,同時編導演出自己創作的戲劇。196O年回國,創建國家劇院,組織著名的「1960年假面」劇團、奧里森劇團等,探索融合非洲傳統戲劇和西方戲劇的方法。索因卡的戲劇創作大致分為兩個時期,196O年以前屬於早期創作,主要作品有《沼澤地的居民》(1958)、《雄獅與寶石》(1959)和《裘羅教士的考驗》(196O)等。這時期創作多半是喜劇,風格單純、明朗,富於幽默與諷刺。196O年後,他的創作進入高峰期,主要作品有《森林之舞》(1960)、《強種》(1964)、《孔其的收穫》(1965)、《路》(1965)、《瘋子和專家》(1970)等。這時期風格逐漸轉入低沉、隱晦、荒誕,諷刺十分辛辣。特別是後兩部作品表現尤為突出,被稱為貝克特式的荒誕派戲劇佳作,其中的《路》曾獲得1966年非洲藝術節大獎。索因卡的詩和戲劇一樣,風格多樣,現實針對性很強。主要詩集有《伊當洛及其他》(1967)和《地窟中的校》(1972)等。他的小說也很著名,長篇小說《解釋者》被評論界譽為可與喬伊斯和福克納的作品相媲美。該作品曾獲1968年英國的《新政治家》雜誌頒發的文學獎。1995年,索因卡又出版了隨筆集《藝術、對話與憤怒:文學與文化隨筆集》等。索因卡不僅在文學藝術方面顯示出才華橫溢,在政治上也是一個難以抑制自由呼聲的拜倫式人物,為此曾兩次銀抽入獄。《瘋子與專家》便是獄中之作,《死人:獄中雜記》(1972)是其追述鐵窗生活的回憶錄。索因卡傑出的創作活動使他獲得過國內外眾多獎勵和頭銜。1986年,由於他「以其廣闊的文化視野和富有詩情畫意的遐想影響了當代戲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沼澤地的居民》、《雄獅與寶石》、《裘羅教士的考驗》、《森林之舞》、《強種》、《孔其的收穫》、《路》、《瘋子和專家》、《路》、《伊當洛及其他》、《地窟中的校》、《解釋者》、《新政治家》、《藝術、對話與憤怒:文學與文化隨筆集》等
[美國]布羅茨基 1987年
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Brodsky,1940~1996)蘇裔美籍詩人。生於列寧格勒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攝影師,布羅茨基自小酷愛自由,因不滿學校的刻板教育,15歲便退學進入社會。他先後當過火車司爐工、板金工、醫院陳屍房工人、地質勘探隊的雜務工等。業餘時間堅持寫詩,譯詩。布羅茨基從1955年開始寫詩,多數發表在由一些青年作家和藝術家所辦的刊物《句法》上,並通過詩朗誦和手抄本形式流傳於社會。卓異的詩才很快使他嶄露頭角,被稱作「街頭詩人」,並受到阿赫瑪托娃和其他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賞識。1963年發表的著名長詩《悼約翰·鄧》是他早期創作的代表作。1964年,布羅茨基被法庭以「社會寄生蟲」罪判處5年徒刑,送往邊遠的勞改營服苦役。服刑18個月後,經過一些蘇聯著名作家和藝術家的干預和努力而被釋放,獲准回到列寧格勒。從此,布羅茨基的作品陸續在國外出版。從1965年起,布羅茨基的詩選陸續在美國、法國、西德和英國出版,主要詩集有《韻文與詩》(1965)、《山丘和其他》(1966)、《詩集》(1966)、《悼約翰·鄧及其他》(1967)、《荒野中的停留》(1970)等。1972年,布羅茨基被蘇聯驅逐出境。不久,他接受美國密執安大學的邀請,擔任住校詩人,開始了他在美國的教書、寫作生涯。1977年,加入美國國籍,現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和全國藝術與文學學會會員,巴伐利亞科學院通訊院士。僑居國外期間,布羅茨基又以十多種語言出版了他的選集,其中尤以《詩選》(1973)和《言語的一部分》(198O)影響為最大。此外,還有散文集《小於一》(1986)、《論悲傷與理智》(1996)等。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間,布羅茨基聲譽鵲起,成為當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對生活具有敏銳的觀察和感受力,思想開闊而坦蕩,感情真摯而溫和。他的詩充滿了俄羅斯風味,特別是在流亡國外之後,懷鄉更成為他的重要詩歌主題之一。在藝術上,他始終「貼近兩位前輩詩人,阿赫瑪托娃和奧登」,追求形式上的創新和音韻的和諧。1987年,由於他的作品「超越時空限制,無論在文學上及敏感問題方面,都充分顯示出他廣闊的思想和濃郁的詩意」,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悼約翰·鄧》、《韻文與詩》、《山丘和其他》、《詩集》、《詩選》、《言語的一部分》、《小於一》、《論悲傷與理智》等
[埃及]邁哈福茲 1988年
納吉布·邁哈福茲(NajibMahafuz,1911~)埃及作家。生於開羅,父親曾經過商,後來當公務員。邁哈福茲自小立志作一個社會改革家,1930年考入開羅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又攻讀碩士學位。他長期在政府部門工作,先後在宗教基金部和文化部供職,直至擔任文化部顧問,1971年退休,成為《金字塔報》專職作家,編委會成員。邁哈福茲是從3O年代中期開始投身於文學創作的。早期創作從歷史汲取題材,主要作品是三部歷史小說《命運的嘲弄》(1939),《拉杜比斯》(1943),《塔伊拜戰爭》(1944)。二次世界大戰後,他轉向寫作以開羅都市生活為中心,抨擊社會時弊的社會小說,如《新開羅》(1945),《赫利利市場》(1946),《梅達格衚衕》(1947),《始末記》(1949)等。其後,邁哈福茲被一種表現幾代人生活的「家族小說」所吸引,傾注了全部心血完成了他的著名家族小說《兩宮之間》三部曲,通過家庭的歷史變遷,反映出20世紀上半葉埃及社會的風雲變幻,新與舊的鬥爭。邁哈福茲是一位嚴肅的有政治責任感的作家。1952年推翻法魯克王朝的革命勝利後,他站在祖國和民族正義事業的一邊,觀察現實,思考人生,總結歷史發展進程,推出一批面貌嶄新的作品《小偷與狗)(1961)、《道路》(1964)、《乞丐》(1965)、《尼羅河上的絮語)(1966)、《我們街區的孩子們》(1969)。70年代又發表了《傘下》(1971)、《卡爾納克咖啡館》(1974)、《尊敬的閣下》(1975)、《平民史詩》(1977)等,著力探索人生的真諦與追求理想的途徑。80年代,他又以其多產著稱於世。1980年一年中,就有三部小說《愛情的時代》、《圓頂下的歡樂》和《戀愛之外》問世。半個世紀他奉獻了47部作品。在藝術上,邁哈福茲勇於借鑒西方現代派的觀念和技巧,博採眾家之長,既帶有濃重的埃及伊斯蘭風格,又不斷隨時代的前進而發展變化,把埃及長篇小說創作推向新的發展階段。如今,「邁哈福茲作為阿拉伯散文的一代宗師的地位無可爭議」(頒獎詞)。1988年,由於「他通過大量刻畫人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實主義,喚起人們樹立雄心—一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言藝術」,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95年又獲法國文學藝術領袖勳章。 代表作《命運的嘲弄》、《拉杜比斯》、《塔伊拜戰爭》、《新開羅》、《赫利利市場》、《梅達格衚衕》、《始末記》、《小偷與狗》、《道路》、《乞丐》、《尼羅河上的絮語》、《我們街區的孩子們》、《傘下》、《卡爾納克咖啡館》、《尊敬的閣下》、《平民史詩》、《愛情的時代》、《圓頂下的歡樂》、《戀愛之外》等
[西班牙]卡米洛·何塞·塞拉 1989年
卡米洛·何塞·塞拉(CamiloJosê Cela,1916~)西班牙小說家。出生於西班牙加利西亞省的小鎮帕德隆。父親是西班牙人,母親是英國人。塞拉在馬德里念完中學後,先後學過醫學、哲學和法學。當過軍人、鬥牛士,也做過官員、畫家和電影演員。1957年當選西班牙學院院士,稍後又擔任國會參議員。6O年代曾在英、法、美大學作巡迴講學。1936年,塞拉以詩集《踩著可疑的陽光走》踏上文壇。成名作是長篇小說《帕斯誇爾·杜阿爾特一家》(1942),這部作品開「戰後小說」的先聲,奠定了作家在西班牙文學史的地位。塞拉的代表作《蜂房》由於對佛朗哥政府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因此尚未出版就遭到查禁,它的第一版是在阿根廷首都出版的,該小說被算作西班牙當代第一名著,評論家們認為,要談西班牙戰後文學,第一要談《蜂房》。塞拉是位多產作家,在他從事文學創作的50多年裡,出版的作品已達40多部,其中重要的還有《靜心閣》(1943)、《小癲子新傳》(1944)、《考德威爾太太與兒子的對話》(1953)、《金髮女人》(1955)、(193年的聖卡米洛節》(1969)、《早待第五集》(1973)、《為兩個死者演奏的瑪祖卡舞.曲》(1983)和《聖安德烈斯的十字架》(1994)等。此外還有大量的短篇小說、散文、遊記、詩歌和劇本等。在西班牙文學史上,塞拉是繼塞萬提斯、加爾多斯之後又一個里程碑,是當今西班牙最負盛名的作家。他在創作上受流浪漢小說影響較大,他的現實主義既是對西班牙古老文學傳統的繼承又與先輩大不相同,顯得極不「規矩」,被稱為西班牙的新浪潮派。他的作品暴露了佛朗哥政權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對反動統治發出了抗議。在藝術上,多用譬喻,語言隱晦,曾有人專為他寫了一部辭典:《塞拉用詞的奧秘》。1989年,由於他的作品「帶有濃郁情感的豐富而精簡的描寫,對人類弱點達到的令人難以企及的想像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95年,塞拉又獲塞萬提斯文學獎。 代表作《踩著可疑的陽光走》、《帕斯誇爾·杜阿爾特一家》、《靜心閣》、《小癲子新傳》、《考德威爾太太與兒子的對話》、《金髮女人》、《193年的聖卡米洛節》、《早待第五集》、《為兩個死者演奏的瑪祖卡舞.曲》等
[墨西哥]奧克塔維奧· 帕斯 1990年
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1914~)墨西哥詩人、散文家。生於墨西哥城。父親是記者、律師,曾任墨西哥革命中著名將領埃米里亞諾·薩帕塔駐紐約的代表。母親是西班牙移民的後裔、虔誠的天主教徒。祖父是記者和作家,祖母是印第安人,帕斯的童年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自由與宗教氣氛的環境中度過的。帕斯從5歲開始學習,受的是英國及法國式教育。14歲即入墨西哥大學哲學文學系及法律系學習,閱讀了大量的古典和現代主義詩人的作品,後來又接受了西班牙「二七年一代」和法國超現實主義詩風的影響。1931年開始文學創作,曾與人合辦《欄杆》雜誌。兩年後又創辦了《墨西哥谷地手冊》。當時他對哲學與政治興趣很濃,曾閱讀大量具有馬克思主義傾向的作品。1937年在尤卡坦米島創辦一所中學,在那裡他發現了荒漠、貧窮和偉大的瑪雅文化,《在石與花之間》就是那時創作的。同年他去西班牙參加了反法西斯作家代表大會,結識了當時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最傑出的詩人們。《在你清晰的影子下及其他西班牙的詩》就是在那裡出版的。回到墨西哥以後,帕斯積極投入了援救西班牙流亡者的工作,並創辦了《車間》和《浪子》雜誌。1944年赴美國考察研究。1945年開始外交工作.先後在墨西哥駐法同、瑞士、日本、印度使館任職。1953至1959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後重返巴黎和新德里,直到1968年為抗議本國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而辭去駐印度大使職務。從此便致力於文學創作、學術研究和講學活動。主要詩作有《太陽石》(1957)、《假釋的自由》(1958)、《火種》(1962)、《東山坡》(1969)、《清晰的過去》(1974)、《轉折》(1976)、《向下生長的樹》(1987)等。其中《太陽石》是他的代表作,曾轟動國際詩壇。散文作品有《孤獨的迷官》(1950)、《弓與琴》(1956)、《榆樹上的梨》(1957)、《交流》(1967)、《連接與分解》(1969)、《仁慈的妖魔》(1974)、《索爾·胡安娜·伊內斯或信仰的陷附》(1982)、《人在他的世紀中》(1984)、《印度紀行》(1995)等。在《翻譯與消遣》(1973)中,他翻譯了我國唐宋一些詩人的作品。帕斯的詩歌與散文具有融合歐美,貫通東西,博採眾長、獨樹一幟的特點。1963年曾獲比利時國際詩歌大獎,1981年獲西班牙塞萬提斯文學獎,199O年由於「他的作品充滿激惰,視野開闊,滲透著感悟的智慧並體現了完美的人道主義」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同年出版了《作品全集》。 代表作《太陽石》、《假釋的自由》、《火種》、《東山坡》、《清晰的過去》、《轉折》、《向下生長的樹》、《太陽石》、《孤獨的迷官》、《弓與琴》、《榆樹上的梨》、《交流》、《連接與分解》、《仁慈的妖魔》、《索爾·胡安娜·伊內斯或信仰的陷附》、《人在他的世紀中》、《印度紀行》等
[南非]納丁·戈迪默 1991年
納丁·戈迪默(NadineGordimer,1923~),南非女作家。生於約翰內斯堡附近一座名叫斯普林斯的礦業小城中,父親是立陶宛的猶太移民,母親是英國人。戈迪默從小就具有很強的獨立性,醉心於讀書寫故事。13歲時,戈迪默在約翰內斯堡《星期日快報》兒童版上發表了一篇寓言故事《追求看得見的黃金》,從此開始了筆耕生涯,至今已著有20多部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以及160餘篇雜文和評論。戈迪默的前期作品主要以現實主義筆法揭露南非種族主義的罪惡,著重刻畫這一社會中的黑人與白人的種種心態,控訴種族主義制度對人性的扭曲。她的第一個短篇小說集《面對面》出版於1948年,50年代出版的《蛇的低語》、《六英尺土地》,60年代出版的《星期五的足跡》和《不宜發表》等短篇小說集子都受到了評論界的高度讚揚。這一時期的長篇小說有《縹緲歲月》(1953),《陌生人的世界》(1956),《戀愛時節》(1963),《逝去的資產階級世界》(1966)。197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貴賓》,被評論界看作她前期和後期創作的分界線。她的前期作品中似乎短篇小說成就更大,作品結構精巧嚴謹,文字優美流暢,敘述生動細膩,表現了人物的痛苦與困惑,失望和迷茫,歡樂和愛情,揭示出平凡生活瞬間深藏的心理內涵。70年代以來戈迪默又先後出版了《自然資源保護論者》(1974,獲英國布克獎),《伯格的女兒》(1979),《朱利的族人》(1981,獲美國現代語言協會獎),自然變異》(1987),《我兒子的故事》(1990),《沒有陪伴我》(1994)等長篇小說和《利文斯頓的夥伴》(1972),《小說選集》(1975),《準是某個星期一》(1976),《士兵的擁抱》(1980),《影影綽綽》(1984),及《跳躍》(1991)等短篇小說集。戈迪默的評論文集有《基本姿態:創作、政治及地域》(1988),《寫作與存在》(1995)。戈迪默的後期作品除了繼續展現南非的社會現實外,明顯地加入了對南非未來命運的「預言」成份,創作手法也更為成熟和多樣,每部作品都各具特色。戈迪默的作品已被譯成2O余種文字出版,蜚聲世界文壇。納丁·戈迪默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提名單上列名10餘年,終於在1991年摘取了這頂文學桂冠。瑞典文學院認為她的作品「以直截了當的方式描述了在環境十分複雜的情況下個人和社會的關係……她的文學作品深入地考察了歷史的過程,同時又有助於歷史的進程。」「她的獲獎是因其壯麗史詩般的作品使人類獲益匪淺。」 代表作《蛇的低語》、《六英尺土地》、《星期五的足跡》、《不宜發表》、《縹緲歲月》、《陌生人的世界》、《戀愛時節》、《逝去的資產階級世界》、《貴賓》《自然資源保護論者》、《伯格的女兒》、《朱利的族人》、《自然變異》、《我兒子的故事》、《沒有陪伴我》、《利文斯頓的夥伴》、《小說選集》、《準是某個星期一》、《士兵的擁抱》、《影影綽綽》、《跳躍》、《基本姿態:創作、政治及地域》、《寫作與存在》等
[聖露西亞]德里克·瓦爾科特 1992年
德里克·瓦爾科特(DerekWalcott,1930~)出生於聖露西亞首都卡斯特里。母親是教師,父親喜歡繪畫。幼時喪父,他與姐姐和李生兄弟是在堆滿了書籍的房間里長大的。中學時代是在以傳統教育著稱的聖瑪麗學院度過的。畢業後,他考進了牙買加的「西印度大學」,1953年取得學士學位。婚後,曾在聖瑪麗學院和牙買加學院教過書,同時出版《詩集》(1953)和劇本《亨利·德爾尼》(1951)。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贊助下,他在1957年來到紐約進入瑟·金塔羅的導演學習班和鳳凰劇院的排演公司。1962年,他的《詩集:在綠夜裡》的出版,成為加勒比海地區英語文學的里程碑,獲得吉尼斯基金獎。此後,詩集《放逐及其他》(1965)獲得海涅曼獎,《海灣及其他》(1969)獲得肖爾姆德雷獎,戲劇集《猴山之夢》(197O)獲得奧比戲劇獎。1973年,他出版了自傳體長詩《另一種生命》,接下來幾乎是每兩三年就出版一本詩集:《海葡萄》(1976)、《星——蘋果王國》(1979)、《幸運的旅客》(1981)、《仲夏》(1984)、《自選集1948—1986》(1986)、《阿肯色的遺囑》(1987)、《奧梅羅斯》(199O)。這一時期,他的戲劇創作成就也很輝煌,繼《猴山之夢》之後,他接連出版了《查拉旦》(1974)、《塞維里玩笑》(1974)、《嗅,巴比倫》(1978)、《記憶》(1977)、《啞劇》(1980)、《小島聲音難入耳》(1982)、《最後的狂歡》、《牛排,不是雞》、《藍色尼羅河的支流》(1986)。當瑞典皇家學院在25O名候選人中挑選最佳作家時,《最後的狂歡》正在斯德哥爾摩上演。評論界認為,印第安題材的文學自它產生出《海華沙之歌》這樣的民族史詩之後,一直在企盼著自己的荷馬,而今終於在聖露西亞這個海島上找到了自己的大詩人。幾十年來,瓦爾克特先後獲得了許多文學獎,1988年他還獲得了英國女王金獎。這時,他正以荷馬史詩的人物和題材構思長篇史詩《奧莫羅斯》和劇本《奧德奧》。1992年,由於他的作品「具有偉大的光彩、歷史的視野,是獻身多種文化的結果」,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詩集:在綠夜裡》、《放逐及其他》、《海灣及其他》、《猴山之夢》、《另一種生命》、《海葡萄》、《星——蘋果王國》、《幸運的旅客》、《仲夏》、《自選集1948—1986》、《阿肯色的遺囑》、《奧梅羅斯》、《猴山之夢》、《查拉旦》、《塞維里玩笑》、《嗅,巴比倫》、《記憶》、《啞劇》、《小島聲音難入耳》、《最後的狂歡》、《牛排,不是雞》、《藍色尼羅河的支流》等
[美國]托妮·莫里森 1993年
托妮·莫里森(ToniMorrlson,1931~)美國黑人女作家。生於俄亥俄州鋼城洛里恩,父親是藍領工人,母親在白人家幫傭。1949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當時專為黑人開設的霍華德大學,攻讀英語和古典文學。大學畢業後,又入康奈爾大學專攻福克納和沃爾夫的小說,並以此獲碩士學泣。此後,她在德克薩斯南方大學和霍德華大學任教。1966年,她在紐約蘭多姆出版社擔任高級編輯,曾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傳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的作品的出版竭盡全力。她所主編的《黑人之書》,記敘了美國黑人三百年歷史,被稱為美國黑人史的百科全書。70年代起,她先後在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和巴爾德學院講授美國黑人文學,並為《紐約時報書評周報》撰寫過3O篇高質量的書評文章,1987年起出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講授文學創作。莫里森可以說是一位學者型的小說家。莫里森的主要成就在於她的長篇小說。自1970年起,她一共發表了六部長篇小說:《最藍的眼睛》(1970)、《秀拉》(1973)、《所羅門之歌》(1977,獲全國圖書評論獎)、《柏油孩子》(1981)、《寶貝兒》(1988,獲普利策獎)、《爵士樂》(1992)。這些作品均以美國的黑人生活為主要內容,筆觸細膩,人物、語言及故事情節生動逼真,想像力豐富。西方評論界普遍認為莫里森繼承了拉爾夫·埃利森和詹姆斯·鮑德溫的黑人文學傳統,她不僅熟悉黑人民間傳說、希臘神話和基督教《聖經》,而且也受益於西方古典文學的熏陶。在創作手法上,她那簡潔明快的手筆具有海明威的風格,情節的神秘隱暗感又近似南方作家福克納,當然還明顯地受到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影響。但莫里森更勇於探索和創新,摒棄以往白人慣用的那種描述黑人的語言。1993年,由於她「在小說中以豐富的想像力和富有詩意的表達方式使美國現實的一個極其重要方面充滿活力」,莫里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最藍的眼睛》、《秀拉》、《所羅門之歌》、《柏油孩子》、《寶貝兒》、《爵士樂》等
[日本]大江健三郎;1994年
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小說家。生於愛媛縣喜多郡大潮村。1954年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兩年後轉入法文科,並在薩特哲學和歐美現代小說的影響下開始從事創作。短篇小說《奇妙的工作》(1957)使大江一舉成名,獲「五月祭獎」,並為著名文藝評論家平野謙所盛讚。緊接著,《死者的奢華》(1957)又受到川端康成的稱讚。中篇小說《飼育》(1958)獲「芥川文學獎」。這一時期的作品大都表現青年學生厭惡現實卻又不得不以矛盾、孤獨的意識去思考現實及自身的精神狀態。1959年大學畢業後,大江作為青年左翼知識分子的代言人與開高健等一起訪問過中國。自60年代初期起,大江的創作進入鼎盛期,重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個人的體驗》(1964),獲新潮文學獎,《萬延元年的足球隊》(1967)獲谷崎潤一郎獎,《洪水湧上我的靈魂》(1973)獲野間文藝獎,《傾聽雨樹的女人們》(1982)獲讀賣文學獎,系列短篇《新人啊,醒來吧》獲大佛次郎獎,長篇三部曲《燃燒的綠樹》(1993)獲義大利蒙特羅文學獎。此外,還有隨筆集《廣島札記》(互964)、《沖繩札記》(1970),理論著作《小說的方法》(1978)、《為了新的文學》(1988)等。大江在小說創作觀念上提倡與傳統主流文化相對立的邊緣文化,並擅長從性意識的角度觀察人生,構築文學世界。1994年,由於他的作品「通過詩意的想像力,創造出一個把現實和神話緊密凝縮在一起的想像世界,描繪出了現代的芸芸眾生相,給人們帶來了衝擊」,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個人的體驗》、《萬延元年的足球隊》、《洪水湧上我的靈魂》、《傾聽雨樹的女人們》、《新人啊,醒來吧》、《燃燒的綠樹》、《廣島札記》、《沖繩札記》、《小說的方法》、《為了新的文學》等
[愛爾蘭]謝默斯·希尼 1995年
謝默斯·希尼(SeamusHeaney,1939-)愛爾蘭詩人。生於愛爾蘭北部德里郡毛斯邦縣一個虔信天主教、世代務農的家庭。希尼自小接受正規的英國教育,1961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於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英文系。畢業後當過一年中學教師,同時大量閱讀愛爾蘭和英國的現代詩歌,從中尋找將英國文學傳統和德里郡鄉間生活經歷結合起來的途徑。1966年,以詩集《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一舉成名。1966年到1972年,希尼在母校任現代文學講師,親歷了北愛爾蘭天主教徒為爭取公民權舉行示威而引起的暴亂。1969年,第二本詩集《通向黑暗之門》的發表,標誌著詩人開始向愛爾蘭民族歷史黑暗的土壤深處開掘。1972年發表的詩集《在外過冬》,則是詩人基於愛爾蘭的宗教政治衝突,尋求足以表現民族苦難境遇的意象和象徵的結果。迫於政治壓力,1972年,希尼攜妻移居都柏林。此後發表的重要詩集有《北方》(1975)、《野外作業》(1979)、《苦路島》(1984)、《山楂燈》(1987)、《幻覺》(1991)及《詩選》(1980)等。希尼的詩作純樸自然,奔流著祖輩們的血液,散發著土地的芳香。他以一種帶有現代文明的眼光,冷靜地挖掘品味著愛爾蘭民族精神。他雖有學院派的背景,卻絕無學院派的那種孤芳自賞的情調。希尼不僅是詩人,還是一位詩學專家。自1982年以來,他一直擔任美國哈佛大學修辭學的客座教授,1992至1994年還擔任過牛津大學的詩學教授。先後發表詩學散文集《專心致志》(1980)、《寫作的場所》(1989)、《舌頭的管轄》(1988)、《詩歌的糾正》(1995)等。1995年,由於他的詩「具有抒情詩般的美和倫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蹟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華」,希尼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門》、《在外過冬》、《北方》、《野外作業》、《苦路島》、《山楂燈》、《幻覺》、《詩選》、《專心致志》、《寫作的場所》、《舌頭的管轄》、《詩歌的糾正》等
[波蘭]維斯瓦娃·希姆博爾斯卡 1996年
[義大利]達里奧-福;1997年
戲劇作家,已創作了50多部諷刺劇、滑稽劇、黑色喜劇和荒誕劇,擅長以政治諷刺劇反映現實、針砭時弊、揭露黑暗。他集編劇、導演、演員於一身,自稱「人民的游吟詩人」。
[葡萄牙]若澤-薩拉馬戈 1998年
[葡萄牙]若澤-薩拉馬戈獲獎作品:《盲目》獲獎類別:小說 薩拉馬戈1922年生於里斯本北部一個名為阿金尼亞加的小村莊,父母都是農民。由於經濟原因,還在念高中的他就被迫放棄了學業,轉而學習為就業作準備的技術。之後,他輾轉於國內的各個服務行業,最後一個體力勞動者形象是焊機售貨員。1947年,他的第一部小說《罪惡的土地》出版,它讓薩拉馬戈從焊工一躍成為文學雜誌的編輯。 在接下去的18年中,他除了作為一名記者出版零星的遊記和詩集外,主要的精力花在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與已當權41年的獨裁者安東尼奧·薩拉扎的鬥爭上。他也為此付出了代價,1975年11月,因為政治原因被迫離開了所供職的報社。於是,在1975-1980年間,他不得不靠譯稿來維持生活。在此期間,他發表了《繪畫與書法手冊》和《從地面升起》,寫作風格逐漸成形。從此,他專心致力於小說和戲劇寫作。他真正的巨大成功是1982年《修道院紀事》的出版。這是一個豐富的多義的文本,包含了對歷史、社會和個人的種種看法。其他重要作品還有《里卡多·雷斯辭世之年》(1984)、《石筏》(1986)、《耶穌基督福音》(1991)和今年問世的《所有的名字》等。 最能代表薩拉馬戈創作風格的是《里斯本圍困史》(1989)和《盲目》(1995)兩部小說。 薩拉馬戈駕馭歷史的能力在《里斯本圍困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在書中,50多歲的老光棍、校對員雷蒙多·席爾瓦,用一個個「不」字,將葡萄牙首任國王阿方索一世在1147年請求十字軍的支援以趕跑莫爾人這一段陳舊的歷史,輕而易舉地改寫了。席爾瓦的膽大妄為使得同事們目瞪口呆,他的上司、比他年輕15歲的瑪麗婭·薩拉,也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敦促這位愛搗亂的校對員以惡作劇的方式講述具有他個人特色的里斯本的歷史。隨著他修正的歷史逐漸成形,他與薩拉的關係也在改變。 這就是薩拉馬戈別具一格的風格——句子和段落像一個永無止境的滾動著的背景,允許過去和現在、小說和歷史在紙上被來回涮洗。 很明顯,薩拉馬戈關注的是歷史的可改寫性,以及創造(made)與製造(made-up)令人驚訝的關係。 薩拉馬戈同樣關注理性和個人生存。1995年出版的《盲目》像一個失落、迷茫的寓言,道出了人類最醜陋的慾望和不可救藥的脆弱。 一位司機在繁忙的路口突然染上了盲眼病而無法動彈,一位「錯誤」的好心人開車送他回家,卻成了第二個犧牲品。眼科醫生聞訊趕來,成了第三個……疾病蔓延開來,城市一片混亂。於是,當局下令將所有的盲者都趕進一個廢置的精神病院,派武裝士兵把守,並開始開槍。此時,罪惡的因子也在倖存的盲者中萌芽,口糧被偷走,婦女遭強姦。所有的一切都落入一位婦女的眼中,她為了照顧失明的丈夫——牙科醫生——而偽稱自己也是瞎子。她帶領著七個陌生人行走在城市空曠的街道。這個奇怪的匿名團體——有先天盲人、戴黑眼罩的老人、戴黑眼鏡的少女、失去親人的男孩和流淚的狗——的結局和最終周圍的騷亂一樣離奇而又可悲…… 對這部幫他戴上桂冠的傑作,薩拉馬戈如是說:「盲目並非真的盲目,這是對理性的盲目。我們都是理性的人,但是沒有理性的行為。 如果我們做了,世界上就不會有飢餓。」《盲目》在西方世界受到多方讚揚。《出版家》稱,「在最近幾年出版的任何文字的小說當中,《盲目》都是最具挑戰性、發人深思和令人亢奮的作品。」《圖書館新聞》稱,「使人想起阿爾貝·加繆的《鼠疫》……在這哲學與隱喻交融的環境中,只有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永恆的。」《紐約時報書評》認為,「……既非憤世嫉俗,也非沒有主見,而是……一種誠實地以智慧命名的品質。我們應該感謝它把如此寬廣的世界呈獻給讀者。」 《科爾克斯》則將其與奧威爾的《1984》、卡夫卡的《審判》及加繆的《鼠疫》相提並論。
[法國]高行健 2000年
當地時間10月12日13:00(北京時間12日19:00),瑞典文學院宣布,將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高行健。他是第一位獲得諾爾貝文學獎的華裔作家。諾貝爾獎當局說,高行健的作品為中文小說和戲劇開拓了新的道路。 高行健是一名翻譯家,戲劇家,導演,評論家和小說家。高行健的作品包括《靈山》,法譯本在1996年出版時在法國獲得很高的評價。高行健將在12月10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在斯德哥爾摩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獎狀和大約一百萬美元的獎金。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生於江西省贛州,現為法國公民。高寫過詩歌、戲劇、文藝批評等作品。他父親是位銀行職員,母親是位演員。受母親的影響,高行健很早就顯示出對戲劇和寫作的興趣。高1962年從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畢業。1966年-1976年,他提著一箱子書稿進了幹校接受再教育。 高行健獲獎後在位於巴黎市郊的寓所內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對今次獲獎感到意外,亦是一項榮耀,但他未有足夠時間去消化這個消息。他並對傳媒開玩笑說,認為他自己並非熱門人選。 高行健的代表作《靈山》長達六七百頁,而且與中國小說的傳統寫作很不相同,它沒有連貫性的人物與故事,結構十分複雜,第一人稱「我」同第二人稱「你」實為一體,後者乃是前者的投射或精神的異化。第三人稱「他」則又是對第一人稱「我」的靜觀與思考。全書81章,便由這三者分為三個層次。除了結構心理複雜之外,文化內涵也相當複雜,它揭示了中國文化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即他所定義的中國長江文化或南方文化,換句話說,也就是被歷代政權提倡的中原正統教化所壓抑的文人的隱逸精神和民間文化。這部小說,上溯中國文化的起源,從對遠古神話傳說的詮釋、考察,到漢、苗、彝、羌等少數民族現今民間的文化遺存,乃至當今中國的現實社會,通過一個在困境中的作家沿長江流域進行奧德賽式的流浪和神遊,把現時代人的處境同人類普遍的生存狀態聯繫在一起,加以觀察。對許多讀者來說,《靈山》可不是那麼好進入的,閱讀起來非常費勁。而馬悅然,一個非中國人,卻能如此欣賞《靈山》,譯得非常漂亮,我相信,翻譯者如果沒有一種感情,沒有一種精神,是難以完成如此艱巨的工程的。《靈山》的法譯本在1996年於巴黎出版。出版時法國左、中、右各報均給予很高的評價。 高行健還有其他許多作品也已譯成瑞典文、法文、英文、德文、義大利文、匈牙利文、日文和弗拉芒文出版。他的劇作在瑞典、德國、法國、奧地利、英國、美國、南斯拉夫、台灣和香港等地頻頻上演。西方報刊對他的報導與評論近二百篇。歐洲許多大學中文系也在講授他的作品。他在當代海內外的中國作家中可說成就十分突出。 獲獎作品:《靈山》 獲獎類別:小說
[英國]維-蘇-奈保爾 2001年瑞典當地時間2001年10月11日13:00(北京時間11日19時),瑞典文學院宣布,將本年度諾貝爾文學將授予出生於中美洲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英國作家維-蘇-納保爾。瑞典文學院稱:「其著作將極具洞察力的敘述與不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為一體,是驅策我們從扭曲的歷史中探尋真實的動力。」 代表作:《米蓋爾大街》、《神秘的按摩師》、《河灣》、《島上的旗幟》、《在自由的國度》、《印度:當今的百萬嘩變》、《世俗之路》等,其眾多作品獲得毛姆獎、布克獎等。
[匈牙利]凱爾泰斯 2002年
瑞典文學院10日在這裡宣布,將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伊姆雷,以表彰他對脆弱的個人在對抗強大的野蠻強權時痛苦經歷的深刻刻劃以及他獨特的自傳體文學風格。
推薦閱讀:
※留學美國,如何才能獲得美國綠卡?|找法網(FindLaw.cn)
※崩壞3rd八重櫻怎麼獲得?
※您永遠無法獲得第二次機會, 以贏得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
※我曾身處絕境,精進放生獲得如意姻緣
※《古文觀止-伯夷列傳》這篇文章獲得了怎樣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