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心智成熟的旅程~~

最近在拜讀《少有人走的路》,感覺閱讀的時候極具認同感,在合上書的那一刻卻心中空空如也,也許這就是作者命名「少有人走的路」的緣故吧。它所提出的問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看到的,應該引起深入思考的。

    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

    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一)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自律)

  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激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為解決問題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斷成熟。

  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問題就慌不擇路,望風而逃。有的人不斷拖延時間,等待問題自行消失;有的人與麻醉藥和毒品為伴,想把問題排除在意識以外,換得片刻解脫。我們總是規避問題,而不是與問題正面搏擊;我們只想遠離問題,卻不想經受解決問題帶來的痛苦。

  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解決問題原則(自律原則):

  1. 順受(尊重事實)

  首先接受現實,不要去對抗現實,對抗只會傷害自己,也可以說是一種自虐吧,接受現實需要勇氣。

  比如抱怨服務員服務態度差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自虐,我們可以通過其它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導致我們用餐不愉快。

  順受的最高境界是老子的「無為」,就是「順其自然,不妄為」。順著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不對抗,不胡作非為。

  2. 承擔責任

  承擔責任意味著不因為我的情況而怨天尤人。意味著對目前這樣一個情況的創造性的應對能力。

  3. 不做辯護

  辯護就是想證明自己多重要,而這個重要從來不會因為辯護而獲得。當我們謀求權力和對他人的控制或者企求他人的認可時,我們就是在浪費精力,而這些精力沒有任何有效的產出。

  4. 保持平衡

  失去生活的平衡,遠比放棄更為痛苦。不管是誰,經過人生旅途的急轉彎,都必須放棄某些快樂,放棄屬於自己的一部分。比如你想去看電影同時又想聽音樂劇,但是它們是在同一個時間,你就必須選擇放棄某樣,然後盡情地享受所選擇的,而不是選擇之後還在思考自己是否選錯了,如果選擇另一樣會怎麼樣,這種思考方式帶給你的只有痛苦。

  失衡的表現比如:我們常常依賴別人,讓自己「忙」,不願去面對挑戰。再比如:男女朋友關係的失衡,一方在拚命的付出,另一方在沉重地接受。又比如:我們不懂得如何生氣,其實恰當地表達生氣的情緒:有時需要委婉,有時需要直接;有時需要心平氣和;有時不妨火冒三丈;如何生氣是我們需要掌握的本領。

  5. 推遲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自尊自愛的感覺,是自律的基礎。自律的核心,就是學習自我照顧,承認自我的價值的重要性,並採取一切措施照顧自己,這是走向自立的關鍵。

 

(二)愛

  出於愛而去做的事情最省勁,因為大自然是靠愛的能量聚集起來的。

  愛是進入另一個人最深人格核心的唯一方法。沒有一個人能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本質精髓,除非愛他。

  愛的定義:愛,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

  當事人的意識思維和潛意識思維的目標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愛。

  愛,能夠幫助他人進步,也會使自我更加成熟。

  愛的本質是自我完善,所以愛從某個角度來說是自私的。如果說一個人不懂得自愛,那麼就不會存在愛。自私與否,不是判定愛的標準,唯一的判斷標準是:愛------永遠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以外,都不是真正的愛。

  完善自己的同時完善了別人,完善別人的同時完善自己。這讓我想起老子的一句話:「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思就是說:所有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後面,反而能贏取愛戴;把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所以說愛自己與愛他人的界限模糊不清,甚至最後泯滅。

  我們常見的愛情中,良性的愛情就能促使雙方更加成熟,使彼此成為天使。而惡性的愛情就促使彼此成為魔鬼,走向墳墓。

  1. 愛與自律

  前面提到自律的原動力是愛。

  自律是將愛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過程,所有的愛,都離不開自律。真正懂得愛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約束,以此促進對方心智的成熟。

  2. 愛與依賴性、獨立

  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去愛別人,他們「愛」的只是「寵物」。我們看重的,是寵物對我們的依賴性。

  這個世界沒有誰離不開誰,依賴本身不是愛情,那隻能算是一種懦弱。

  沒有別人就無法生存,意味著你是個寄生者,而對方是寄主。你們的關係和感情,沒有自由的成分。你們是因為需要而不是愛,才結合在一起的。真正的愛是自由的選擇。真正相愛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選擇一起生活罷了。

  只是苦思如何獲得他人的愛,甚至沒有精力去愛別人,就如飢腸轆轆者只想著向別人討要食物,卻不能拿出食物幫助別人。他們寂寞和孤獨,永遠無法體驗到滿足感。

  母親把孩子永遠當成嬰兒來愛,同樣也是一件可悲的事。

  至高境界的愛,必然是自由狀態下的自主選擇,而不是亦步亦趨、墨守成規,也不是被動、消極地抗拒心靈的呼喚。  

  3. 愛與自我犧牲

  不合理的給予以及破壞性的滋養,都有一個共同特徵:給予者以「愛」做幌子,只是想滿足自己的需要,卻從不把對方心智成熟當一回事。

  愛得過分,還莫如不愛;該拒絕時卻一味給予,不是仁慈,而是傷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顧有能力照顧自己的人,只會使對方產生更大的依賴感,這就是對愛的濫用。

  夫妻雙方以愛為出發點,為對方的成長盡心儘力,甚至適當做出犧牲,才會獲得同等乃至更大的進步。夫妻任何一方登上人生的頂峰,都可以大幅度提高婚姻質量,將感情和家庭提升到更高層次。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4. 愛與感覺

  愛,不是感覺。

  愛是實際行動,是真正的付出。

  真正的愛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慮,是奉獻全部身心的重大決定。   

  5. 愛與關注

  愛最重要的體現形式,就是關注。我們愛某個人,一定會關注對方,進而幫助對方成長。關注對方的心情,關注對方的成長,關注對方的工作。我相信大家都會去關注身邊的人,關鍵在於是否用「心」去關注。

  體現關注最常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傾聽」。一個出色的企業管理人員,每天大約用一個小時閱讀,兩個小時談話,八個小時傾聽。我們從小的教育只有閱讀和說話,沒有更多的傾聽。 

  6. 愛與衝突

  當我們和某人發生衝突,我們實質上是告訴對方:「你是錯的,我是對的。」

  衝突時問問自己:「我看清問題的本質了嗎?」「我的動機是為對方著想嗎?」

  富有愛心的人,經常處於兩難境地-----既要尊重對方的獨立性,又渴望給予對方愛的指導。

======================================

  人在不斷的自我心靈論辯中成長,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堅強的意志。人的本質就是在不斷地革自己的命。心靈論辯的核心阻力就是懶惰。

  懶惰與你多少時間工作,如何對別人盡職盡責沒有多少關係。懶惰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恐懼感。當我們面臨難題時,我們害怕做大量的工作,害怕改變現有的思維模式。這些抵抗顯示的動機,源於恐懼,而恐懼的基礎是懶惰。

  一個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察覺到自身的懶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懶惰的痕迹。

  愛是懶惰的對立面,一般意義上的懶惰,無非是消極地失去愛的能力。

  人人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病態的,一個是健康的;一個走向生存,一個走向死亡。人的進化過程就是健康的自我對抗變態自我的過程。

======================================

(三)成長與宗教

  對於世界的規律和本質,每個人都有特定的看法與信念,只是未必說出來而已。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信仰,只是不一定信仰有形的宗教,如佛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而是信仰自己組合起來的教派,它沒有名字,這對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對世界觀的定義。

  孩子對所謂信仰的了解,往往來自父母的人性------父母充滿愛心,悲天憫人,孩子們就會相信上帝充滿愛心、普度眾生。這樣,即便到了成年,在他們的心中,世界仍和童年時一樣,充滿愛和溫暖。假如父母言而無信、睚眥必報,孩子成年後,就會感覺世界充滿邪惡。從小得不到關心的孩子,長大後就會缺乏安全感,對世界和周圍的人充滿戒心和敵意。

  我們對於世界觀的認識,大多來自父母,所以是「二手」的,科學技術可以是「二手」的,因為它有標準答案;但是自己的信仰沒有標準答案,必須要通過自己的思辨和探索,因為這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想要真正地活著,就必須擁有自己的語言,擁有獨一無二的懷疑和挑戰的意識。

  要建立與現實相適應的宗教與世界觀,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心智的成熟,其實就是從家庭這個小宇宙進入社會這個大宇宙的歷程。

  最有活力、最適合我們的宗教,理應從我們對現實的經驗和認識中產生。經由質疑、挑戰、檢驗的宗教,才是屬於我們的宗教。

   

(四)神奇的力量

  作者在本書的第四部分,主要介紹了潛意識。潛意識佔了我們所有意識的95%,夢就是潛意識的一種表現,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利用好夢這個工具,夢是我們現實的寫照。對於這部分的具體應用,強烈建議大家讀一下佛洛伊德的《夢的解析》。

  潛意識是人類進化的本能,是我們生存中的自我防衛機制。

  

總結:心智的成熟之旅艱苦卓絕,無論是思考還是行動,你都離不開勇敢、進取和獨立的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誡,你仍需獨立前行。

 

喜歡的句子(有很多,不一一列舉了):

1。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2。智慧,意味著將思考與行動緊密結合。  

3。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放棄」。迴避放棄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永遠停在原地,不讓雙腳踏上旅途。  

4。最好的決策者,願意承受其決定所帶來的痛苦,卻毫不影響其作出決策的能力。  

5。真正相愛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選擇一起生活罷了。真正的愛的本質之一,就是希望對方擁有獨立自主的人格。

6。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7。誠實和謙虛,意味著有自知之明。善於自我反省的人,才會表現得誠實和謙虛。

 

 

 


推薦閱讀:

是火焰就當在海水裡燃燒
周杰倫談戀情:比女友大14歲,但心智差不多
陽志平:讀書與心智
一生只有24個小時——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與自己和解

TAG:成熟 | 心智 | 轉載 | 心智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