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導演是「暴走」,還是突圍?
黃真真
《三城記》劇照
張艾嘉
張婉婷
許鞍華
羅卓瑤
送走了《一步之遙》,又一部發生在大上海的民國電影來襲,主打懸疑動作的愛情喜劇《暴走神探》即將在1月16日上映,阮經天、周冬雨、楊子姍的演員陣容鮮而不新了,但香港導演羅卓瑤的大名引人無限遐思。在徐克、杜琪峰等香港男導演憑藉《智取威虎山》、《單身男女2》口碑票房雙喜臨門之時,那些曾深深打動我們的香港女導演們都在做什麼?巧的是,近年她們都有新作即將公映或是已經公映引起了不小反響,她們可還好?
羅卓瑤
代表作:《誘僧》
新作:《暴走神探》
過去
香港大學英國文學系畢業後,她進入香港電台電視部工作,1982年至1985年赴英國電視電影學院主修導演及編劇,畢業後導演處女作《外國的月亮圓些?》。1988年,講述港人在「九七」回歸前後移民風的《我愛太空人》,讓她獲得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內的四項金像獎提名及此後相伴一生的愛人—方令正,他曾因執導《唐朝豪放女》極負盛名,卻為成全她的導演夢專職做起編劇、製作人。兩人一起合作了《秋月》、《女神1967》等片,其中根據李碧華同名小說改編的《誘僧》,還得到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
現在
在北上淘金的香港導演隊伍中,羅卓瑤其實很低調,2009年由吳彥祖、袁泉主演的《如夢》是她交出的第一份合拍成績單,堅持文藝電影的她與雲門舞集的編舞張曉雄合作打造了一部大多數觀眾理解無力的意識流電影,入圍了金馬獎9項提名,但顆粒無收。此次《暴走神探》主打民國懸疑風,阮經天、周冬雨、楊子姍都是當紅偶像演員,編劇仍是夫妻檔,講述了上海灘偵探范如一為自己洗脫罪名的故事,黑色幽默中夾雜著非常人的邏輯。對於這個從未涉及過的題材,羅卓瑤稱,自己終於完成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張婉婷
代表作:《秋天的童話》
新作:《三城記》
過去
在香港大學心理系畢業後,她又在英國布里斯託大學攻讀文學及戲劇、美國紐約大學攻讀電影碩士。《非法移民》和《秋天的童話》讓她分別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電影獎等多個獎項,聯合《八兩金》被稱為她的「移民三部曲」,並成為繼徐克、許鞍華之後第二代新電影作家。《我愛扭紋柴》、《宋家王朝》、《玻璃之城》……丈夫羅啟銳是她的御用編劇、製作人,張婉婷坦言兩人一起創作讓她很有激情,故事大框架上聽她的,細節和情感方面則由羅啟銳把關。
現在
是較早一批進入內地嘗鮮合拍的導演,但她一貫堅持自己的藝術取向,成為影片的質量保證,描寫北京搖滾青年生活的《北京樂與路》就是很好的證明。和羅啟銳合作的《歲月神偷》更是以其深厚的人文關懷獲得包括最佳編劇在內4項金像大獎。目前,新作是由湯唯、劉青雲、秦海璐主演的《三城記》,講述了發生在三四十年代戰火浮生中小人物的愛情故事,據稱取材自成龍父母的真實經歷,「我們的主角是從山東一直走到安徽、走到南京、上海、走到香港的。我不敢說它是《亂世佳人》,因為它是太好的電影,但是我希望能往這個方向走。」
黃真真
代表作:《女人那話兒》
新作:《閨蜜2》
過去
從香港演藝學院戲劇系畢業後,她前往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系繼續深造,自編自導畢業作品《雨果》獲選為該年度最佳學生作品。1999年,回到香港,拍攝了紀錄片《女人那話兒》,以關注香港女性性愛觀為母題,採訪內容頗為大膽有趣,一時間聲名鵲起,憑藉此片入圍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傑出青年導演獎」。之後,依託這個模式有了續集《男人這東西》,並順利進入香港商業電影,導演了《六樓后座》、《完美嫁衣》、《分手說愛你》等影片,發揮較為穩定,但已不見往日犀利。
現在
2011年,黃真真宣布正式進軍內地市場,拍攝由周冬雨、李治廷、任賢齊等兩岸三地明星主演的《傾城之淚》,三段愛情故事以煽情催淚為終極目標,風評略差,尤其是那張照搬韓國《悲傷電影》的海報;在2013年白百合、張孝全主演的《被偷走的那五年》產下1.44億後,成為炙手可熱的香港女導演,男主角在影片里大哭,觀眾在銀幕外大笑的奇景值得回味;2014年,在《小時代》系列帶火了好姐妹多角戀後,黃真真推出愛情喜劇《閨蜜》,有網友評價「本片質量和《六樓后座》隔著500個那五年」;2015年,續集《閨蜜2》又要上了,—有些人不再酷,路卻走得更遠了。
許鞍華
代表作:《女人,四十》
新作:《黃金時代》
過去
如果所有現當代香港女導演只能留下一個名字,那一定是許鞍華。出生於遼寧鞍山的她,父親是國民黨文書,母親是日本人,在香港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後,前往英國倫敦國際電影學院進修。後轉戰香港無線電視台,從師胡金銓拍攝了《獅子山下》系列片。1979年,執導的首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作品《瘋劫》獲得金馬獎劇情片獎,1982年,《投奔怒海》獲得金像獎最佳導演,之後的《女人,四十》、《千言萬語》、《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等片,都是質量絕佳的文藝作品,她關注普通人的市井生活,情感細膩又不失大氣。
現在
2006年,改編自海岩同名小說的電影版《玉觀音》,由於觀眾對原作、電視劇先入為主的印象,並沒有獲得較高評價,反倒是之後和內地編劇李檣合作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以黑色幽默後的人間冷暖寫出了女人六十的悲情。去年的《黃金時代》,不提扼腕的票房慘劇,但對於這麼一位已經年近古稀的女導演來說,勇於嘗試求新求變的創作態度著實不易,沒有人比她更勇敢。
張艾嘉
代表作:《少女小漁》
新作:《念念》
過去
在所謂港台才女屆,伊能靜、戴佩妮,不但是張艾嘉的後輩,在能力上更是望其項背,歌星、演員、導演、編劇、製片,張艾嘉涉及各個領域,光是表演就曾兩獲金馬獎影后、香港金像獎影后和一次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雖然出生在台灣,但她的電影重心多在香港,所以暫將她歸為本譜系中。根據維基百科資料,1981年的《舊夢不須記》是她的導演處女作,但1986年自編自導自演的《最愛》為她真正打響名聲,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6項提名,之後的《少女小漁》、《心動》、《我們這一家》等皆是口碑上乘之作。
現在
新作《念念》是繼《20.30.40》10年後,張艾嘉再度回到台灣拍片。講述三個平凡的年輕人的故事,一個是柯宇綸飾演的為生活奔波的導遊,一個是梁洛施飾演的總認為自己不夠好的畫家,另一個是張孝全飾演的落魄拳擊手。「一念之差」、「思念」和「念念不忘」這是影片的三個組成部分,也是她取名念念的原因,「我們每天都有很多念頭,人不就是每天都在念裡頭打轉嗎?念就是心,《念念》是一個關於心靈的故事。」
撰文/田穎
點擊查看原文
推薦閱讀:
※大陸去香港澳門辦通行證的理由是什麼?不都是中國領土嗎?這樣合理嗎?
※【獨家專欄】智庫報告:聚焦「一帶一路」中法律與實踐——案例研究「一帶一路」爭議——選擇香港作為仲裁地
※香港:送走激烈博弈的2014
※76字與18頁——香港歷史教科書也該改改了
※香港授課型研究生是否值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