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六講
05-31
各位師兄蓮友: 南無阿彌陀佛!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第十六講,這一講包括三願:就是第三十三「蒙光觸身獲益願」,第三十四「皆得法忍總持願」,第三十五「信樂永離女身願」。
我們首先看第三十三「蒙光觸身獲益願」,請看經文:「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體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大意是: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中,所有的眾生之類,仰蒙我的光明照觸其體,悉能獲得身和心的柔軟,其柔軟程度超過天人。如果這一願不能兌現的話,就不取正覺。
這一願,是特顯出阿彌陀佛「光明」的勝妙功德,如果蒙阿彌陀佛光明照觸身心,就能獲得殊勝的利益。我們回憶一下前面第十二願,就是「光明遍照十方願」,那裡是講的「體」,是阿彌陀佛光明之體是無量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是無量光。這一願,第三十三願「蒙光觸身獲益願」為「用」,就是彌陀光明的照用,能夠令接觸到光明的眾生,身心柔軟,趨近於佛心。
首先經文表述「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就是談這一願所被的根機很廣大,被機廣大。「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就是十方所有的世界,沒有一個世界被遺漏在外面;「眾生之類」就是不僅是人道,也包括九法界所有的眾生。這一願的對境是非常廣大的,是對九法界一切眾生所發的,阿彌陀佛運心廣大,彌陀的光明是平等普照九法界一切眾生的。
下面經文「蒙我光明觸其體者」,這就是在講接觸到彌陀的光明。這裡「蒙」就是仰蒙阿彌陀佛光明的注照。「光明」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光明,就是包括日月星三光,以及燈光等等。世間光明是有障礙的,比如牆壁就能夠擋住光線;而且世間的光明不是靈明覺性的表現,不能消除無明煩惱,不能顯發佛性。另外的一種光明就是彌陀的光明,彌陀的光明是真如法性的體現,是「無礙光」,不僅物質不能障礙,就連眾生的無明煩惱,也不能成為障礙。彌陀光明能夠伏煩惱、破無明、顯佛性,能解脫一切痛苦,具有修道上的勝妙利益!所以,這裡「我光明」就是指的阿彌陀佛的光明,彌陀光明是載體,運載著四十八大願的慈悲信息,平等普照到十方世界,由這個光明來向十方世界傳送著阿彌陀佛拯救九法界一切眾生的威神願力。
我們再看「觸」字,就是接觸、覺受的意思。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境」時,就會產生六「識」,那麼根、境、識的和合,就生起了覺受,這個覺受就是「觸」。雖然彌陀光明是平等普照的,但是眾生怎麼樣地能夠接觸、覺受到這個光明呢?這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在《觀經》中講:「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這段經文的微言大義就是說:彌陀光明普照一切世界,但是攝取的是「念佛眾生」,而不是攝取「所有的眾生」。當修行人稱念佛號的時候,彌陀光明就能跟他產生對接、感應,這樣就能夠接觸到彌陀光明了。接觸到彌陀光明之後,這個光明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力場,對這個念佛眾生就攝取不舍,就像磁力場緊緊地吸攝鐵針一樣,把這個念佛眾生攝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不去都不行!就「不舍」!「不舍」就是不再被舍到六道輪迴裡面去了。所以,由這一段經文可見,能接觸到彌陀光明的條件,就是要信願稱名!我們再看「體」字。很多的版本,這裡都是說的「蒙我光明觸其身者」,但是在大正藏中是說的「蒙我光明觸其體者」。可能「體」字更確切一些,就是不僅包括身體、肉體,而且包括更深層次的心性之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平等之心就是心性之體。那麼以深信切願之心,念佛就跟真如體性是溝通的,所以一定要深信切願,稱念名號!這樣我們的身和心,才能夠接觸到彌陀的光明。
我們要了解感應之道:就是信願持名為我們的「能感」,彌陀的光明為「所應」。所以一定要深信切願,就能夠使「能感」和「所應」相對接起來,這樣才能夠成就「觸」字。如果只是泛泛悠悠地念佛,那是不行的!所以我們看,這就是阿彌陀佛施設救度眾生的一個巧妙的機制:就是「光明」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慈悲願力的一個載體;那麼把「光明」的德能凝聚在「名號」裡面,當行人念這句「名號」的時候,阿彌陀佛的「光明」就能夠跟這個念佛行人產生對接、互動、感應,這樣阿彌陀佛的光明就過來了,這樣就能夠接觸到彌陀的光明了。所以可見,彌陀的「名號」和「光明」,乃是阿彌陀佛拯救眾生所施設的不可或缺的兩大要素。
我們再看蒙光明照觸,能夠獲得殊勝的利益,就是「身心柔軟」。當念佛眾生接觸到阿彌陀佛清凈的法性光明的時候,他的整個的身心就會改變,心會變得慈悲柔軟,身體也會柔軟,他的免疫力就能夠增強。這就意味著,彌陀光明能夠消除貪嗔痴慢疑的煩惱雜質,使我們從煩惱的剛硬狀態,變得清凈柔軟,就好像去除了黃金中的雜質,黃金就會由硬變軟一樣。而且,當三惡道的眾生接觸到彌陀光明的時候,他正在遭受的苦刑也會馬上終止。當人天眾生接觸到彌陀光明的時候,會增上凈土的信心,那麼當下在極樂蓮池中,就會出現一朵標上他名字的金色蓮華。
他這種柔軟程度是「超過天人」。一般來說,天人的身心比我們人間要柔軟得多,因為天人是修十善業或四禪八定,就使得他們的身心比較柔軟。但是,天人的禪定也還是世間的禪法。而阿彌陀佛的光明是佛果地上的光明,是法性之光,極為清凈,這個光明跟我們眾生的阿賴耶識深處的法性之光是相對接的,所以彌陀光明是出世間的善法,是上上禪定顯現的光明。那麼一個念佛人接觸到這樣的光明,這個光明作用在我們眾生的身心,當然就會令我們身心的柔軟程度遠遠超過天人的柔軟程度。
下面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來看,蒙光照觸,獲得殊勝的利益。在《印祖文鈔續編》裡面,講了一個女居士叫仁顯的,她念佛從虎口脫難的故事。就是在江西贛州有一位女居士叫仁顯,她曾經與她的丈夫一起,去求受過五戒。後來她的丈夫往生了,瑞相很好,這就令她念佛的信心更加堅定!有一天,她上山砍柴下山的時候,看見前方蘆葦叢中,有一頭像牛一樣很大的動物,正在咬著一隻豬,她就趕緊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佛號一念,那個很大的動物馬上就把豬給放下了,然後轉過頭來把她看到。這時候她定睛一看,嚇了一跳,原來是一隻老虎,這個時候正盯著自己。她本能地就想逃命,可是嚇得都跑不動,只好拚命地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閉著眼睛也不知道念了多久。這個老虎,還看著她念佛覺得很奇怪,看了一陣,然後就掉頭走了,也沒有撲向她;那隻豬正好趁老虎不注意的時候趕緊就跑了。然後這個仁顯居士她也閉著眼睛,不知道念了多久,等她睜開眼睛一看,太平無事,老虎也不見了。可見這個佛號的功德多麼大!老虎本來是很兇暴的,它飢餓的時候是把其它的物命包括人,是作為食料的;但是一聽到這個佛號,老虎兇殘的心竟然平息下來。肯定是仁顯居士,念佛召喚過來的彌陀光明照射過去,然後老虎接受到了光明,虎心就變得柔軟了,它就不會再去撲咬人了。有這樣的一個公案。 所以我們天天念佛的時候,念佛是能夠放光的!可能我們自己的肉眼是看不到這個光明,但是鬼神道裡面是能夠看到的。例如蕅益大師講過,他自己有一個同參,也是那個時代的高僧,他當年出家之前有一個經歷。就是這個同參道友他出家之前是做生意的,有一次他跟一個同伴到外地去做生意,那個同伴忽然就病死在異鄉了,他就只好把他埋葬了,然後把剩下的遺物和錢財就帶回家來,交給他的妻子。但是,那個同伴的妻子就產生了懷疑,她想:「你們兩個一起到外面去做生意,結果我的丈夫死了,而你就帶回那麼一點兒錢。你是不是謀財害命,害死了我的丈夫呀?」然後他就覺得很委屈,也說不清楚,所以他就跑回到那個同伴的墳墓面前,就去哭泣,說自己很清白,但是被冤枉了,希望同伴的魂魄,是不是能夠回去幫他辯白一下?可能人剛死,那個鬼魂可能還在,就是同伴的鬼魂還真的說:「好,我跟你一起回去,幫你來洗除這個冤屈。」他們兩個就一起回去,好像還能對話。在途中碰到一個很大的野獸,他就趕緊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然後那個鬼魂就說:「哎呀,你剛才幹什麼呀?嚇了我一跳。」他說:「我怎麼嚇了你一跳啊?我又沒幹什麼。」那個鬼魂說:「你剛才胸口放著五色的光,有十多丈呢!」他說:」我就念了幾句佛號,難道這個佛號能放光嗎?」然後他又趕緊念了幾句阿彌陀佛,那個鬼魂馬上說:「哎呀,不行了,我受不了,你自己趕快回去吧,讓我的妻子到我的墳前來,我跟她講。」就這麼一回事,他這下就覺得:「哎,念佛還能放光啊!」就是因為這個因緣,他就對念佛法門一往情深,就出家了,然後一門心思地念佛,就成為了那個時代的高僧。 我們再看《凈土聖賢錄》裡面講有個故事,就是老鼠蒙佛光注照往生的一個公案。就是有一位福建的老居士,她每天都在閣樓上念佛,這是一位女居士,她很精進。她就發現自己經行的時候,有一隻老鼠也跟著她在經行,她坐下來念佛的時候,那個老鼠也蹲在那坐下,很聽話的樣子。她就經常對著這個老鼠念佛,老鼠在她的念佛聲中,也顯得很歡喜、安詳的樣子,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好幾年。忽然有一次,她坐著念佛的時候,老鼠又坐在她面前,好像是點點頭也在跟著念佛的樣子。念了一個時辰,等她起來經行的時候,這老鼠卻沒有動,她覺得很奇怪,再仔細看,老鼠已經在她的念佛聲中坐化了。所以「念佛能夠放光」,蒙阿彌陀佛光明照觸到眾生的身體和心裡,那麼不僅是人能夠得利,動物也能夠得到利益,乃至阿鼻地獄的眾生,也都能夠得到利益!總之,只要我們眾生至心稱念名號,阿彌陀佛名號內具的光明,就能夠照觸到他,就能夠令這個念佛人身心柔軟,趨近於佛心,正像古人所說的:念佛的心即是佛,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們再看第三十四願「皆得法忍總持願」,請看經文:「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意思是:如果我成佛時,十方無量不可思議所有諸佛世界中,一切不同種類的無量眾生,聞信我阿彌陀佛的名號,都能夠得到菩薩的無生法忍,以及諸多的甚深總持。如果這一願不能兌現的話,就不取正覺。
這一願,是令一切聞信名號的眾生,都能蒙阿彌陀佛名號的引導,入到大乘實相之門,得到大乘的核心利益,就是得「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而不是僅僅得到枝節的利益而已。所以這一願是對九法界眾生髮的,是要特顯出彌陀「名號」的功德超勝絕妙,就是只要聞信彌陀的名號,都能夠得到菩薩的無生法忍和諸多的甚深總持。
我們首先看「聞我名字」,這就是在講聞信阿彌陀佛的名字。要得到前面講的大乘的核心利益,就有一個條件:一定要聞信我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名號是以實相作為「體性」的,名號就是「無量光壽」,它是以實相作為「體性」的。實相的「體性」直接與眾生現前一念的「體性」是高度吻合的,因為眾生也本具著無量光壽的性德。所以能念之心(就是眾生的無量光壽的性德),與所念的名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光壽的名號),是同構相符的,所以叫做「函蓋相符」,也比喻為「以空印空,似水投水」。就是能信之心,和所信之名號,是同構相符的。那麼把佛果地上的名號,投到眾生修行的因地心中,就能彰顯眾生本具之「無量光壽」性德,這個叫做「托彼名號,顯我自性」。所以能夠「聞信」,就是毫不懷疑,那麼就能夠跟名號的功德相應,就能夠「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以「聞信」(聞我名字的「聞信」),它的意義是很深的!
「得菩薩無生法忍」,我們就來看得無生法忍。「無生」就是不生不滅,涅槃自性。「無生法」就是真如涅槃之法。「忍」就是慧心忍可、安立的意思。「無生法忍」,就是真智安住於無生無滅的實相理體之中。「菩薩無生法忍」,就是指的大乘菩薩道的無生法忍,它區別於二乘的無生法忍。
那麼,眾生隨其不同的根機,蒙這一願的加持,聞信阿彌陀佛的名號,是可以得到三個層次的無生法忍的。第一個層次,就是十信位的無生法忍,是凡夫層面得到的無生法忍,比如《觀經》中的韋提希夫人,就是得到的信位層次的無生法忍。第二是解行以上的無生法忍,是三賢十地的無生法忍,這是通途大乘菩薩道所講的無生法忍,是要經歷十住、十行、十迴向的修證位,至少要到達破一品無明的水平,就是「阿鞞跋致」不退轉的菩薩,才稱為初得無生法忍。這樣的菩薩叫做「同生性菩薩」,是屬於圓教初住、別教初地的水平。第三是究竟的無生法忍,這是八地菩薩以上的水平,叫做深位菩薩;乃至成就佛果,那就是究竟圓滿的無生法忍。那麼,為什麼聞信名號能得到不同層次的無生法忍呢?因為名號的功德就像大海一樣,能在名號的無盡藏海中得到多少利益,是跟念佛人現前一念的「聞信」之心有關的,是跟「聞信」之心的信心的程度、信心的功德成正比的,就是跟「能信」的心成正比。就好像舀大海水,如果是個小容器,當然就舀一點水;如果是大容器就可以舀很多的水;如果是巨大的容器,舀的水就更多;甚至氣魄宏大,一口氣就能夠把大海水吞干,把大海水全部吞下去,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就可以隨著眾生自己根機的不同,可以得到這樣三個層次的無生法忍。
我們具體來看,《觀經》中講的韋提希夫人,她得到無生法忍的例子。《觀經》講,韋提希夫人見到西方三聖住立在虛空,放出熾盛的光明,這個時候韋提希夫人「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就是韋提希夫人,當下就逮得了無生法忍。那麼善導大師站在凈土宗的本位,把韋提希夫人所得的無生法忍,剖析為「喜忍、悟忍和信忍」。就是第一,她得到了能往生極樂世界的信心,這叫做信心歡喜,叫「喜忍」;第二,她覺悟到阿彌陀佛的威神接引之力,能令眾生往生,這叫「悟忍」;第三,她深信只要信願稱名,就能夠往生,這是「信忍」。所以,韋提希夫人所得到的無生法忍,是十信位的無生法忍,是屬於凡夫層面得到的無生法忍。我們看這一幅圖,這是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親眼得見「西方三聖」的情景,這邊是「釋迦牟尼佛」,這裡是「西方三聖」,這位是韋提希夫人…… 我們看這個場面,非常地恢弘。
蒙這一願的加被,實際上,深位菩薩聞彌陀名字可以直接成佛,得究竟無生法忍,這就是前面的第三種「究竟無生法忍」。我們看,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講:「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說,釋迦佛在五濁惡世得成佛果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可見,聞信彌陀名號是可以直接成佛的。然後「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竟,非九界眾生自力所能信解也。」就是說,這句名號是果地覺,是諸佛所行的境界,唯佛與佛方能了知其奧妙,所以九法界眾生如果靠自己的信解之力,是不能理解和相信的。的確,如果說「一句彌陀名號,是釋迦太子成佛之法」這樣的話,眾生是很難相信和理解的。但是結合這一願來看:釋迦牟尼佛示現的是化身佛,他是從兜率內院下來的護明菩薩,是一生補處菩薩,以他的心量、菩提心以及他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的心性,他對彌陀名號的功德的「契入」、對彌陀名號功德的「相應」,都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比擬的!所以,「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是釋迦太子成佛之法」,這個雖然是很難理解的,但我們結合這一願就可以理解,因為,彌陀名號確實有這麼大的功德!
我們再看得諸深總持,就是「諸深總持者」,經文是這樣說。「總持」:梵語是陀羅尼的意思,就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就是能持善不失去,持惡就使惡不生起來;「總持」是以念與定慧為體的。總持有四種:第一是法總持,就是於佛的教法能夠記住不忘;第二是義總持,就是於諸法的深義能總持不忘;第三是咒總持,就是於咒能夠總持不忘;第四是忍總持,就是安住於諸法實相而不忘失。那麼經文中的「諸深總持」,就是由於「六字洪名」是總持陀羅尼,那麼透過念佛人信願稱念這句名號,通過名號的「總持」的特質,就能夠得到一切菩薩法的「甚深總持」。
下面我們再看第三十五願「信樂永離女身願」,請看經文:「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大意是:如果我成佛時,十方無量不可思議所有的諸佛世界中,有些剎土是有女人的,當這些女人聞信我的名號,就能生起歡喜信樂之心,能發起菩提之心,進而她們的智慧就能夠現前,就能厭惡自己的女身。這樣,這些女人臨命終的時候,就能夠轉女成男,永遠脫離女身。如果這一願不能兌現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為什麼要發這一願呢?因為法藏菩薩在因地考察十方世界的時候,發現一切的穢土都有女人,有些凈土也有女人(西方極樂世界是沒有女人的)。許多女人的煩惱業障很重,痛苦很深,所以有些女人就想轉女成男,但是想靠自力來轉女成男是非常難的。所以,法藏菩薩就專門為女眾發起了這一願,就要加被所有苦惱的女眾,通過信願念佛,臨命終時,就能蒙阿彌陀佛的接引,神識到蓮台中去,在蓮台里,實現轉女成男,永遠擺脫女人身。
我們看,女人聞信名號在現生所得到的利益。經文講「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就是首先,女人聞信阿彌陀佛的名字,就能從內心深處生起歡喜之心,生起信心,生起好樂之心,那麼由此,就能夠開啟她的善根,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之心。這樣,她的心量就打開了,就具備著轉女成男的初步的心理條件了。
然後就是「厭惡女身」,這樣就環環相扣了,進而這個女人的智慧就能得以顯現,就能夠厭惡自己的女身。雖然說「厭惡女身」是有智慧的表現,但是,一般的女人往往都很難做到「厭惡女身」。一般的女人都會很愛自己的身體,對於作女人還很沾沾自喜,很自豪、很虛榮的樣子,想著:「瞧,我在街上這麼多回頭率,這麼多人在關注我,多有面子啊……」所以她每天要梳妝打扮,很珍愛自己的身體。但是,我們女人要對這個女身有清楚而正確的認知。在《法華經》裡面講,女人有五種障礙:第一是不能作大梵天王,因為大梵天王要清凈離欲,而女人很垢染,欲心很重;第二是不能作忉利天王,雖然忉利天王也是在欲界,但是他的慾望很少,女人的慾望很多;第三是不能作魔王,因為魔王要很剛強,意志力很強才能作魔王,而女人的性格比較柔弱、怯弱;第四是不能作轉輪聖王,因為轉輪聖王要仁愛一切,而女人嫉妒心很強;第五,不能作佛,因為成佛要萬德莊嚴,而女人是以煩惱來莊嚴的。所以這些我們要常常地來觀照。
在《玉耶經》裡面講:「女人身中有十惡事」。首先第一是初生父母不喜,就是出生的時候父母就不喜歡。自古以來一般都有重男輕女,如果是生個男孩,就叫他「弄璋」,就是在床上玩玉;如果生個女孩叫「弄瓦」,就是在床底下玩瓦片,所以都是重男輕女的。第二,養育視無滋味,就是父母養女兒覺得沒有什麼滋味,沒有什麼盼頭。從前傳統社會是養兒防老,女兒養了也都是嫁出去的,所以父母養育起來就覺得沒有什麼滋味。第三,女人心常畏人,就是女人常常畏懼人、害怕人。第四,父母恆憂嫁娶,父母總是擔憂自己的女兒能不能嫁得好。第五,在生時離別父母,總是要出嫁離開父母,就是生離死別的那種,很難受。第六,畏懼看夫婿臉色,就是出嫁之後又害怕丈夫的喜怒,看人家的臉色行事,不能自主。第七,懷妊生產痛苦,就是懷孕生孩子是很痛苦的。第八,幼年被父母管制。第九,中年被夫婿管制。第十,老年被兒孫呵斥。我們大多數女人在一生中,都能夠感受到這十種事情帶給自己的痛苦煎熬,所以我們應當憎恨厭惡這十種事情,由此生起深深地厭惡女身的心!但是我們女人的這十種苦難、值得憎惡的事情,都是由於女人自身,就是女身的煩惱業障的深重所導致的。《大愛道比丘尼經》中,就詳細地講述了女人的八十四態,諸如:女人梳妝描眉迷惑丈夫;女人貢高我慢,憎嫉他人,喜說別人過失;女人憎恨別人勝過自己,她就希望人家早點死;女人常常出言不遜;女人喜歡多多的積蓄、儲蓄,貪積不厭等等,這些都是女身的煩惱業障。所以我們要認清女身的苦患,對女身生起深深的厭離之心。
那麼這一願加被,如果女人能夠聞信阿彌陀佛的名號,臨終的時候就能夠得到轉女成男的利益。我們首先看,靠自力轉女成男是很難的,經典中講:「如釋迦因地,行菩薩道,積一大阿僧祇劫勤修,漸離女身。」就是,釋迦牟尼佛過去世也曾經為女人身,他是積累了一大阿僧祇劫修行菩薩道的精勤修行,才漸漸地擺脫了女身。所以可見,自力修行女轉男身,實非容易。我們再看《地藏經》裡面也講,地藏菩薩非常憐愍女人,地藏菩薩就發願:如果女人厭惡女身(注意首先要厭惡女身),只要供養地藏菩薩的畫像,頂禮地藏菩薩,稱念地藏菩薩的名號,她下輩子就能夠轉女成男;如果這個女人捨不得她的女身,還想成為女身,那麼由於她畫像、頂禮、稱念地藏菩薩名號的這些功德,地藏菩薩就隨順她的心愿,使她下輩子成為高貴的女人,再也不會成為醜陋的、有病的女人了。
我們再看,現身轉女成男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也有這樣的例子。在《經律異相》裡面記載,有這樣的一個公案。就是佛陀在世的時候,舍衛國有一位長者女叫善信,她只有十五歲,很有善根,為人很慈孝,智慧博達。她常常發大願,不好樂世俗生活,常常思惟一切法無常,她就不願意成家結婚,認為結婚是輪迴的根本,所以她一心發願要保持潔凈、要解脫。那麼帝釋天就要來考驗她,看她是不是真的有出離之心。帝釋天就變化成一個十八九歲的美男子,來誘惑這位善信女,這位善信女全然不為所動,一心正念,然後還呵斥男女淫慾的過患。帝釋天就說:「這個善信女是真的有出離之心。」那麼這樣,就感得佛與比丘大眾從空中飛到了善信女的家裡面,來為她傳授二十四條戒。善信女一看到佛從空中過來,就生起了大歡喜之心,馬上就證得了七住的位次,就在佛的面前,化身為男,現身就轉女成男了。這是發大菩提心,現身轉女成男的例子。世間上,也有這樣的一些很奇特的事情。清朝的袁枚寫了一部書叫《子不語》,裡面講,有一個世間的女子,女轉男身的故事。事情是發生在乾隆四十六年,當時長沙西城有一位姓安的軍官,他的女兒只有五歲,就許配給張守備家作童養媳了。這個張守備的官銜,可能比安姓的軍官還要高一些,所以他們家就在安姓人家面前比較趾高氣揚的。張家的公公婆婆對這個小女孩很嚴厲,經常打她,就還虐待她。小女孩不堪虐待,她到了十三歲的時候就逃跑回了娘家。張家的就要到安家來要人,但是這個女孩死活不願意回去,最後達成協議,說是等到出嫁的年齡再把她送回張家。這樣轉眼,安姑娘就到十七歲了,但是她卻日夜哭泣,堅決不想回張家,她寧死都不願意回去。她的母親看到女兒如此堅定,就憐憫地說:「你這樣徒然地哭泣求死,也沒有什麼利益,你倒不如求天神把你轉為男身,這樣就可以不出嫁了。」她一聽母親這樣提醒,真的就去求天神,很誠心誠意地求。真的是至誠可以感天!當天晚上她就夢到,有個老人手裡拿了三個藥丸子,兩個紅的一個白的,然後送到她的嘴裡就離開了,她就覺得吞下去了,這樣就醒過來。醒過來之後還真的有反應,就覺得自己的小腹(小肚子)非常熱,而且喉結的地方也很疼。這樣劇烈的反應之後,她就真的變成一個男人了。安家就趕緊把這個事告訴張家,張家的人不相信,懷疑安家是想賴婚,是不是撒個謊什麼的,然後就把安家告到官府里去了。官府一來就要驗身了,看是不是真的變成男人了,結果一看,還真的就是變成男人了。然後就宣判說:安家用原來準備給女兒作嫁妝的錢,再去聘一個女子來給張家作媳婦,這樣就可以了結。然後安姑娘,現在是安公子了,就換了一身男裝離去了。就有這麼很奇特的事情。但是實際上,佛教也告訴我們,男身女身都是業力的幻相。在《維摩詰經》裡面講,當時在維摩詰的丈室裡面,有一個天女過來散華。華落到菩薩的身上,自然都不沾身;但是落到聲聞的身上,就會沾在身上,不落下來。那麼舍利弗他們,就趕緊把身上的華往地上撥,天女就問:「你們為什麼要撥這些華呢?」舍利弗就說:「這些華沾在身上不如法。」確實,比丘法是不能帶華鬘的,所以華在比丘的身上就不如法。很有意思的是,天女就說:「不是華不如法,是仁者你有分別。如果你沒有分別,像那些菩薩一樣,華也不會沾在你的身上。正因為你想『華不如法』,所以華就沾在你的身上了。」就是當你害怕什麼的時候,這說明你有一個心性上的缺陷。所以天女兒跟舍利弗說了一通法上的事情,舍利弗就無言以對。然後舍利弗就把話題掉個頭來,想將這個天女一軍,想將天女的軍,他說:「你怎麼不轉成男身呢?」意思就說,你的女身很不清凈、污穢,你怎麼現在還是個女身呢?天女就說:「我求女人相不可得,叫我怎麼轉?」然後天女就用神通把舍利弗變成了一個女人,然後她自己變成一個男人,這樣她又對舍利弗說:「你何不轉女身為男身呢?」舍利弗說:「我也不知道怎麼轉啊?」天女就說:「男身女身了不可得。」實際上,男人和女人都是有同一佛性的,男身女身只是業力的幻相。
我們看經文裡面講「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就是這一願加被女人,只要信願念佛,臨終蒙佛接引,那麼,她的神識就能夠被攝到蓮台裡面去,蓮台是一個大熔爐,馬上就能夠讓她轉女身為男身;而且不是一般的男身,是得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紫磨真金色的大丈夫身,如佛之身。所以這樣,這個女人就頓然可以超越,以自己的修行,要修一大阿僧祇劫修行的功德。因為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她只是轉女成男,並不具備成如佛一樣的男身,並不具備得佛身的功德。然而一到西方極樂世界,不但是轉女成男,而且是能夠得到如佛的身體,這種大丈夫的身體。這樣的利益就很大了!
我們最後再看,末法時代,女人更精進、更有道心。女人雖然有很多的煩惱,有很多的障礙,但是正因為女人煩惱、障礙、痛苦深重,所以女人的宗教感還可能更好一些,女人的痛苦會激發她一心歸命的信心。所以佛陀印證:末法時期,女人更精進、更有道心,於是女人往生的概率還更高,還很高。
我們來講幾個例子。首先是倓虛法師在《念佛論》裡面講的一個故事,這是倓虛法師親眼見到的一個往生實例。就是青島有一個貧窮的女居士張氏,她的丈夫是碼頭上幫人扛東西的,家裡面很貧窮。但是這個張氏很有善根,每次倓虛法師一講法的時候,她都要去聽,而且還在那裡做義工,跟大家一起念佛,這樣就經過了三年。有一天,張氏就對她的丈夫說:「我明天要回家了。」她的丈夫不信佛,是一個干體力活的粗人,所以他說:「這不是你的家嗎?你還回什麼家呀?」說完就不理她,到碼頭幹活去了。張氏自己就換了一件比較乾淨的衣服,然後對她的兩個孩子說:「媽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以後你們要聽爸爸的話。」這兩個孩子,一個十歲,一個五六歲的樣子,也不太聽得懂媽媽說的什麼意思,然後就「嗯,嗯」,答應了一下,就跑到外面玩去了。到黃昏的時候,這兩個孩子玩餓了,就回家來吃飯,看見媽媽坐在炕上一動不動的,然後就搖晃,喊媽媽,搖也搖不動,孩子就哇的哭起來了,趕緊跑到左鄰右捨去,鄰居來趕緊幫忙。等她丈夫回來,看見妻子真的走了,也大哭了一場。你看張氏這個女居士,她就是一個愚夫愚婦,當她人生很苦的時候,她聽聞到了阿彌陀佛的名字,就一往情深,非常懇切地來念佛。這種懇切就容易感應,阿彌陀佛還真的就把她「攝取不舍」,令她預知時至地往生了。我們再看《觀經》中講的,韋提希夫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韋提希夫人為什麼能夠往生?而且還是上品上生?她是一個國太夫人,養尊處優,生活得非常榮華富貴,如果是沒有經歷宮廷的政變,她兒子的惡逆,她是很難生起往生之心的。正是由於她的兒子忽然囚禁了他自己的父王,還想把父王餓死,所以韋提希夫人就悄悄地給她的丈夫(就是頻婆娑羅王),送一點飲食進去;然後被兒子發現了,竟然拔劍要殺他的母親。你想想,天下至親的人,無過於父母子女,這個時候她的兒子竟然要拔劍殺死她。這下子,韋提希夫人對這個世間徹底地絕望了,徹底地厭離了,一點留戀都沒有了。所以這個時候,她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是被兒子忤逆的逆緣給激發出來的。雖然韋提希夫人是一個穢質的女人,但從她的種性來看,她還比她的丈夫頻婆娑羅王還要強。頻婆娑羅王,當他被兒子囚禁起來的時候,也是遭到惡逆、很困苦的境地的時候,他只是向佛請求受八關齋戒,只是求聲聞果;而韋提希夫人卻是要求生凈土,這個求生凈土的心就是大乘種性的心。而受小乘戒,得小乘果,這個心是小乘的根性。所以,韋提希夫人求生凈土的心一發起來,就感得釋迦牟尼佛親自前來,為韋提希夫人講凈土之法。所以韋提希夫人就可以上品上生,逮得無生法忍。 我們再看《法華經》裡面講,八歲的龍女當生就轉女成男,成就佛果了。她是一個龍女,就是一個畜生女,而且只有八歲。在法華會上,連舍利弗都看不起她,把她看不上眼的。然而,這個龍女她的善根深厚,她把身上的一個無價珍寶,貢獻給佛,然後對舍利弗說:「我把珍寶供養佛這件事情快不快?」舍利弗點頭說:「快。」這個龍女就說:「我成佛的速度跟這個一樣快。」於是,她馬上就到了南方的無垢世界,一下子就變成了佛的身體。 所以,包括上面講的長者女善信,她是當生轉女成男的,而且證到了七住菩薩的位次,這些都是有多生多劫善根的女人,所以她今生能夠聞信凈土法門,能夠深信切願地念佛,能夠至心求往生。如果是沒有很深厚的善根,她是生不起這樣的心的。所以,雖然經教中描述了女人諸多的煩惱業障,但是這絕不是佛要貶低和棄捨女人,而是要令女人清晰地認識自身的煩惱業障,正視自身的煩惱業障,激發起厭惡女身之智慧心。其實,佛對女人更加了一份偏憐,就像父母對有病苦的子女,會更加關照一樣。所以我們要認清自身的業障。同時,女人也要看到自己的優勢,末法時代女人的信心更堅定,勇猛精神、韌性都更好,往生的概率還更高,有時候還能夠超過男人。所以,我們女人一定要專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臨命終時到蓮華中去,實現轉女成男、轉凡身成佛身。要仰靠阿彌陀佛這一願的願力,抓住當生往生的機會,千萬不要辜負了阿彌陀佛這一條慈悲的大願!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我們一起來迴向。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阿彌陀佛法王和顯教、密教的關係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組圖】轉載
※凈界法師: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怎麼念呢? 從此力修念佛行,決欲今生出樊籠!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的目的是什麼
※=賀農曆11月17日,阿彌陀佛聖誕!~
TAG: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