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男女注意事項
05-31
首先,對於重新組織家庭要實際一些,不要太理想化。再婚以後,無非是希望從家庭中得到愛和關懷以及更多資源。但是,相愛和相處是兩碼事。婚前別帶著一種神話心態,對婚姻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要明白,適應婚姻生活已經不容易,若是再婚,挑戰就更大。 第二,要沉澱婚前經歷,重建自尊。離婚後若人到中年,不免希望儘快找個伴侶。數字顯示,男士的動作較女士來得快。但專家指出,離婚後別以再婚來填補空虛。有些人分居期間已拍拖,未辦好手續已跟新伴侶同居。其實離婚後需用一段時間重建自尊、價值觀,若未有充分總結前婚失敗的原因,難免再次出現同樣問題。 第三,別讓不快經歷影響夫妻相處。很多伴侶婚後「槍頭互對」,皆因夫婦倆未能在生活習慣上取得合作共識。再婚時,以為可增加資源,分擔經濟壓力,後來才發現「成家」後,雙方資源反會分薄,遂起爭執。婚姻關係建立於彼此的信任和欣賞,但前婚的不愉快經歷容易令人對婚姻抱悲觀態度,又或者將現任伴侶與前妻或前夫作比較。吳先生的遭遇便是典型的例子。這也是前婚創傷未處理好的後遺症。
推薦閱讀:
第四,對於孩子的教養必須達成共識。新婚後繼父、後母若急於取代子女親生父母的角色,親生父母若急著令孩子接受其新伴侶,都會導致問題重重。父母需體諒子女的矛盾心情——既擔心繼父母奪去父母的愛(不少孩子便與後母爭寵);又怕與繼父母關係好,彷彿對離開的生父母不忠。再者,父母再婚,孩子要搬家、轉校,都會令他們的情緒起波動,甚至引發像張家女兒的行為問題。要子女視繼父母為親生是不可能的。再婚初期,子女管教宜由生父母施行,繼父母則以朋友、導師的角色介入,建立互信關係、行為準則及賞罰標準後,方可實行共同管教。而對事不對人是相處的重要原則。
第五,與對方親人要和睦相處。雙方家人親友的有色眼鏡,絕對是再婚家庭建立和諧關係的絆腳石。「家人要明白,他們組織這個家庭,已經面對很大壓力。旁觀者別帶著歧視眼光,少些負面批評,少作新舊比較,已是最大的支持。」而夫婦倆亦要學會看開一點,既然別人的看法難以改變,夫婦更要同心協力,互相鼓勵、扶持,不要因為別人的三言兩語動搖彼此的感情。只要是真心相待,能夠在婚姻路上相知相惜,再婚,應該得到全世界的祝福。 第六,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父母的離異或喪父、喪母已經使這些孩子經歷了一次磨難,父母的再婚又使他們面臨更為複雜的生活環境。長此以往,兒童的身心很難得到正常的發展。所以,再婚家庭應加強與兒童的溝通,創造寬鬆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儘可能在精神上滿足他們,引導孩子減輕心理上的負擔,既給這些兒童一個完整的家庭,又給他們完整的父愛和母愛。另外,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貫性在再婚家庭中格外重要,補償式的愛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兒童的情緒異常。 從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再婚夫妻相處得很好。離異再婚的人,他們多是經歷過愛情和婚姻上的挫折,又多能從往昔痛苦的經驗中取得教訓,因而倍加珍惜再婚的幸福,這個珍惜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從這些再婚家庭來看,有的是夫妻雙方都是婚姻破裂者,有的是某一方為婚姻破裂者。前一種情況的夫妻都能認識到第二次愛情的可貴;後一種情況的初戀者,選擇了一個離過婚的人,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所以,這些夫妻能為新家庭的幸福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特別是再婚者的年齡比初婚者大,他們舉止更加穩重,感情更為深沉,能夠冷靜、妥當地處理好各方關係,彼此感情深厚,也會有幸福的。雖然,有些夫妻的某些特殊經歷及複雜的關係,使他們重建的家庭與初婚家庭在某些方面有些不同,但也有一定凝聚力,因為他們畢竟也是以愛情為紐帶而建立的婚姻關係。只要夫妻雙方切實按照「長相知,不相疑」的原則來協調彼此的關係,那麼,不論是初婚,還是再婚,都能融洽感情,使再婚的酒也是甜的。
再婚是婚姻形式中的一種,它不會讓人感到事事順心、處處如意的,它也要經受考驗。但當你認為值得為此付出時,就應與新的配偶同甘共苦,共同迎接新生活的挑戰,並從中品嘗愛的真諦。所以,再婚生活,也是一個再學習的的過程。推薦閱讀:
※服藥時要注意首劑劑量
※促排過程中我需要注意什麼,需要如何配合醫生?
※糖尿病患者注意並不是無糖食品就可以放心的隨意多吃
※想當老闆就要注意這些風水
※適合糖友適量食用的7大主食!您注意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