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規》學習心得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三集) 2007/12/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51-0003
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規》學習心得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三集) 2007/12/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51-0003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弟子規》。我們昨天共同學習了「總敘」,今天我們從「入則孝」開始學起。「入則孝」是《弟子規》正文部分的第一篇,其中包括二十四則事情。篇名「入則孝」顧名思義,就是在家裡要懂得孝敬父母,因為孝是道德的根本,也是聖人教化大眾的根本。為什麼要教孝?因為聖人懂得宇宙萬物跟我是一體的,我跟一切的人、一切的事、一切的物都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體。這個事實聖人曉得,所以他看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是看待自己一樣,這種一體的觀念就叫做孝道。我們昨天有談到孝這個字就代表著一體,近的來講,父母跟兒女是一體,展開來說,老一代和子一代是一體,過去遙遠的祖宗跟未來無盡的綿延下去的子孫也是一體,這是從時間上說;從空間上說,整個宇宙、十方都是一體。真正證入了這種一體的境界,徹底認同了一體,這個人就叫做聖人。我們學習聖賢之道從哪裡入手?就得從學孝開始入手。所以這篇篇題叫做「入則孝」,這個入也可以引申解釋為入手處,聖賢之道從哪裡入手?從孝道入手。孔老夫子在《孝經》里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是這個意思,教德、教聖賢之道要從孝道入手。
聖賢之道就是培養我們一個一體的愛心,這個愛心裡頭沒有分自分他,沒有你我對待分別。有人說「愛人如己」,愛人如己這個觀念都已經隔了一層,因為還有個人、還有個自己,真正入了一體的境界,哪裡有人、哪裡有自己?這才是真正圓滿的大愛。愛心的原點在哪裡?就在父子有親。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那種親愛,那是愛的原點,這是我們最容易體會得的。我們跟父母一體,這個大家都知道,我們身體從哪裡來?父母那裡來。所以《孝經》上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的身體每一樣器官,小到一根毫髮,都是從父母那裡得來的,父母生我們出來,把我們養大,所以我們從愛護自己的身體開始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孝敬,這是自愛。自愛才能夠真正愛人,自重才能夠尊重別人,把這個愛心擴展,父母跟我一體,所以我要尊重敬愛自己的父母,一切人跟我是一體,我也要尊重敬愛一切人,逐步擴大自己的心量,最後這個心量涵蓋宇宙萬物,這樣的人就叫聖人。
你看曾子在《孝經》里向夫子提問,「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他問聖人的德行可不可以說比孝的德還要再高出一籌?換句話說,除了孝德以外,還有沒有一種德可以是更高的,堪稱聖人之德?結果你看孔子是怎麼回答的,孔子說「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孔子說得很明白,聖人的道德哪裡能夠說比孝更高?換句話說,聖人之德就是孝道,把這個孝心做得圓圓滿滿那就是聖人。所以儒家的教育是以對父母的那種愛心為中心,從孝開始展開,對待兄弟一定是友愛和睦,對待夫婦一定是講究道義、恩義、情義,對待領導一定是忠誠,對待人民一定是全心全意的去服務,這是從愛父母的心推展至愛萬民。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就是說,對待自己的父母、老人尊重敬愛,然後擴展至對一切比我年紀大的人都要尊重敬愛,這個老字就是尊重敬愛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對待自己的晚輩,比自己年紀幼小的人,都要像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是兒女一樣,這都叫孝。所以聖人提倡以孝治理天下,以孝治天下必定能得到和諧社會、和諧世界。
孔子在《孝經》里講什麼叫聖治,他說「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聖人用什麼來治理天下?用教育。教育又以什麼為先?《禮記》上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學又以什麼為先?以教孝道為先。為什麼?因為他所依的,就是所依靠的孝是人的根本,用根本來治理天下,自然得到政通人和,國泰民安,這叫做「不肅而成」,你不必用嚴肅的法律去治理,自然就能夠有和諧社會。法治哪裡比禮治好?要用禮治、用教育,這是個必要的手段,讓大家都能夠孝敬父母,自然能夠民風和睦,孔老夫子說這就是古聖先王治理天下的至德要道。
所以整個《弟子規》不能小看,它裡面含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不僅是修身、齊家,還能幫助我們治國、平天下,平天下就是現在說的和諧世界,讓天下太平。從哪裡做起?和諧世界從我做起,不能夠要求別人做,要求別人做自己不做,那就會起爭執。聖賢之道都是要求自己,沒有說拿聖賢教育去要求別人,那就全搞錯了。從我做起從哪裡入手?就是從生活小事點點滴滴那裡去培養自己的孝心。「入則孝」這一篇裡面所談的內容都是生活小事,如果在這裡面看不出門道你會小看它,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好像不值一提的,為什麼要拿出來大講特講?這樣子想法就錯了,那是不會學。真正會學的人都是從小事、小道理裡面去體會聖賢人的存心,去體悟治國平天下的治國要道。所以這些事情,我們立志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確實每一件都要認真落實。這些事情是什麼?本篇講的二十四樁事情,這也是舉個大概,每一條裡面涵蓋的意思都無限的深廣。《弟子規》,別看這好像是一本童蒙的教材,可是每一條都具有無限深刻的聖賢哲理,看我們會不會學,所以淺的人看就淺,深的人看《弟子規》它就深。我們來看第一條:
【父母呼。應勿緩。】
這句話在字面上解釋就是父母叫我們,我們要馬上去答應,不能夠遲緩。這要求小孩從小就要學,這是對父母的一種恭敬。如果父母叫我們,我們拖拖拉拉,遲遲疑疑,表現出來的樣子那就是一種傲慢,恭敬心就沒有了。所以孝,第一要培養的是敬,孝敬孝敬,孝字下面還有一個敬字,合起來,所以沒有敬就沒有孝。孔子有一次說到,如果對父母能夠用物質去供養,你給父母很豐厚的生活補助養父母,這個算不算是盡孝?孔子否認,這不算是孝。為什麼?孔子說「至於犬馬皆能有養」,就是你養狗、養馬那也是養,養狗、養馬跟養父母有什麼區別?夫子說「不敬,何以別乎?」如果對父母沒有恭敬心,那你養父母不等於養一個寵物,有什麼區別?那能叫盡孝嗎?所以孝必定要跟恭敬心連在一起講。而真能夠有這種恭敬父母的存心,我們說這個人就有福了,他在家裡已經養成習慣這種對父母溫和柔順的態度、恭敬的存心,他踏入社會他這種氣質一定會引起很多人對他的重視,領導一定喜歡這種人,這種恭敬的存心就是他幸福成功的源泉。
『父母呼』,這個呼,如果是父母開口叫到了,當然要『應勿緩』,父母沒有叫到的?我們也要去體會父母有沒有這種需要。父母有時候不一定是口上在呼叫我們,口上呼叫已經是萬不得已,我們要懂得聽到父母的心聲、父母的需要,不待他開口我們就要應勿緩,這叫做真正的孝道。在《孝經》裡面請問孔子的學生曾子,他就是個大孝子,他真正「父母呼,應勿緩」做得很圓滿。有一天他上山砍柴,曾子的母親一個人在家,結果來了個朋友來找曾子,曾子的母親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怎麼樣招待這個朋友,想著曾子上山砍柴,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怎麼樣去把曾子喚回來?那時候也沒有手機,突然心生妙計,就用牙齒把自己的手指咬了一口,咬出了血,我們說十指連心,一咬破手指,心痛,誰心痛?曾子在山裡面已經感覺到心痛。你看曾子是念念都是念著父母,所以母親的心一痛他都感覺到,在山裡面有這種感應,趕緊就跑回家來,不知道家裡發生什麼事,回到家裡一看,原來是有朋友來訪。母親就告訴他說,因為朋友來了,我想趕緊把你喚回來,又不知道怎麼來叫你,就只好咬我的手指,讓你能夠感應。你看純孝之心可以有超越時空的感應。所以《孝經》上有句話說,「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孝悌存心到了極處,真的可以跟天地萬物一切生靈感通,這叫做通於神明。四海都能感通,為什麼能感通?因為是一體的,只是我們太麻木了。為什麼會麻木?因為我們的心裏面都存著自己的物慾、自己的慾望、自己的想法、妄念,把本有的那種感通的功能給障蔽住,屏蔽起來了,所以不能體會到父母的呼聲,不能感知父母的需要。
有一個單位的年輕女子,在休息日都跟朋友到KTV場所去唱歌,每天唱歌一唱就唱到很晚,晚上又去酒吧喝酒,等到回到家裡來的時候都已經是深更半夜,在回家的路上才看到手機上面留著有很多個未接電話,都是家裡父母打來的,回到家裡看到父母因為在家裡等待她,等到面色都憔悴。父母的呼叫都沒能夠聽得到,被KTV的那種大喇叭、大音響的聲音給覆蓋住了。其實哪裡是喇叭、音響的聲音可以覆蓋得住?是自己的物慾把自己的心給覆蓋了,所以不能感知到父母的呼聲。為什麼曾子可以感到?為什麼我們手機、電話都不知道?所以要真正能盡孝,平時要懂得在格物致知上面下手。《大學》里講的「格物致知」,格物就是革除我們的物慾,才能夠得到真知、真智慧。如果不格物沒有辦法致知,為什麼?智慧都被物慾給蒙蔽了。真正把物慾放下,讓我們的心地清明透徹,這樣才能跟天地萬物感應。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只要父母有絲毫細微的起心動念,我們也能感知,這是一個純孝人能做得到的。所以我們要學習就要先從「父母呼,應勿緩」開始,慢慢提升自己的境界。要知道,真正能做到「父母呼,應勿緩」,他已經在這裡積德積福,如果父母呼他不肯應,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往往會出亂子。
有個將近三十歲的青年男子,他讀《弟子規》,翻開第一頁就讀到「父母呼,應勿緩」這一句,心裏面非常感慨,他說想起自己少年時代遇到的一件事情,讓他刻骨銘心,那是他上初中的時候,他住在父親單位的一套宿舍裡面,常常跟院子里的同學一起玩樂,有一天幾個男同學招他一起給一個女同學過生日,開生日Party。正在他要出門的時候接到了媽媽打來的電話,告訴他說今天澡堂開放了,你跟我一起去澡堂洗個澡;這是北方人,她要到澡堂洗澡。這個孩子當時就在猶豫,是聽媽媽的話還是要跟自己的這些同學一起去玩樂?這個人算是有孝的根基,他想到媽媽從小到大為自己日夜操勞很不容易,媽媽叫到了就應該聽媽媽的,所以就毅然拒絕了同學們的邀請,他就不去玩樂,就去澡堂洗澡去了。這件事看起來好像是很平常。當他洗完澡以後,第二天上學了,結果上學以後才發現,原來昨天晚上他的那幾個同學跟那個女生一起喝酒作樂搞到很晚,結果那幾個男生喝醉了酒,竟然把那個女生給玷污了,當場被警察給抓住,把這些少年人都送進了少年管教所,這一過就是幾年。後來這個聽他媽媽話的孩子考上了重點中學,又考上了重點大學,而且畢業以後到一個很好的單位工作。當他工作的時候回到家裡,偶爾也會遇到那些兒時的玩伴,曾經住過少年管教所的人,看見這些人從管教所出來以後也都沒有振作起來,年紀已經不小了,有的人就是蹲在大院裡面下下棋,有的人可能搞一點非法經營混日子,看到這位事業有成的人回來,大家看到他也都不好意思,躲躲閃閃的,或者是跟他苦笑一下,也沒跟他說什麼話。你看兩條路截然不同。兩條路截然不同,在路分判的時候,也就是這個孩子一念之間的時候,他一念生起感恩父母,他做到「父母呼,應勿緩」,因此就走上了正路,不至於墮落。假如那時候「父母呼,應勿緩」他沒做到,跟這些同學們去玩,自己喝醉了也難免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來。所以回想起過去,這個年輕人非常感激自己的母親,可能他的母親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但是他真正了解聽父母的話多麼重要。
我們自己回想一下,從小到大,其實父母在無意之間救過我們多少回,所以父母的恩德真是恩重如山!我們要報答父母這個恩德,要常常提起這句「父母呼,應勿緩」,這就是報答父母的恩德。很多年輕人長大了,也有很好的事業,就很忙了,父母的呼聲已經是充耳不聞,父母的需要已經是麻木不能感知。我們看到在去年的母親節廣州日報採訪了不少的父母和兒女,特別採訪母親。首先問這些兒女,母親節來了,你們都談一談你們要怎麼樣盡孝?結果這些兒女們都說,我要掙大錢,我要買洋房、買汽車供養我母親,他們認為這樣是盡孝。又問一下這些母親,你希望你的兒女為你做些什麼?結果這些母親沒有說要兒女給她買洋房、買汽車,而很多父母都說:「我只希望兒女不要太忙,這個周末能夠陪我吃一頓飯。」你想想,父母的這種需要,對我們的希望,我們能不能夠體會得到,我們能不能夠「應勿緩」?反而可能常常用一個忙字做為藉口,這個周末太忙了,公司還有事情,或者是說領導請吃飯,反正種種的藉口,就把父母給搪塞過去,總是心裡沒有把父母放在首位,把他的公司、把賺錢、把討好領導放在首位。別看這是生活的小事,小事當中就能看到我們有沒有真實的孝心。人忙於名聞利養的追逐當中,心就會愈來愈麻木不仁,忙到最後,真的人生的方向都盲目了,到最後心裡是一片茫然,忙到底,人生的意義又何在?所以父母的呼聲我們不可以忽略。
當然,父母要培養孩子孝心也要懂得用正確的方法培養。有一幕這樣的情景,一個年輕的母親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小孩正在地上玩,年輕的母親就要拉他回家,但是這個小孩不肯回去,在地上耍賴打滾,就是不肯跟他母親回去。結果母親叫了好幾聲,這個孩子都沒有理會母親,這個母親就想出一條妙計,從她的口袋裡掏出了一顆糖果,然後胸有成竹的走到孩子跟前,對著孩子把這個糖果晃了一下,就這麼一晃,孩子眼睛就盯在糖果上面,然後母親就拿著這個糖果在他眼前慢慢的拉了起來,就看著這個小孩一下子身體就直立起來了。我們看到這幕情景就會聯想到什麼?馬戲團訓練那些動物就是這個樣子。結果當這個孩子站起來的時候,這位年輕的母親就問他:「你想不想要吃糖果?」那個小孩二話不說就要雙手去抓,結果母親早有預防,把手一收回來:「你想吃你得跟我回家。」於是這個孩子就服服貼貼跟著他媽回家去了。這一幕場景大概很多人看到過,可能大街小巷都能看得到,很多的父母都是用這種方法來管孩子的。我們試問一下,這樣去管孩子對不對?你想想,她用糖果可以讓孩子服服貼貼跟著回家,而母親的呼聲叫了多少次,孩子居然充耳不聞,所以在這個三、四歲的小孩心目中,糖果已經比他母親更重要。
在這麼小,父母就已經給孩子心田裡種下這種功利的種子,他可以為了功利而不要道義,想想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假如他上了小學,他可能為了要一個手機而千般的來打擾他的父母,因為他的慾望隨著他的年齡已經增長,他已經不只是要糖果,他要的是手機。再長到中學的時候,手機已經不能滿足他的要求,可能父母要去買一台手提電腦才能夠滿足他的慾望,上了大學,可能父母要給他買一部小汽車才行。隨著年齡愈來愈大,他的慾望也就無止境的在這裡擴張,最後當父母已經沒有能力滿足自己兒女的慾望的時候,兒女會怎麼做?我們看到一幕幕的人間悲劇,多少的父母到年老的時候被丟棄街頭,甚至我在馬來西亞還聽到有一些華人,聽說有「放生」這個詞。放生這是佛教里講,愛護動物,把它的生命放了,放條魚到河裡或者放鳥到深山。結果這些人對父母也來放生,把父母運到深山老林裡面就丟棄不管,去放生了。甚至也聽到兒女為了爭奪財產而謀害父母,種種的人間悲劇都是從小教育的理念錯誤,他教的不是「父母呼,應勿緩」,他從小教的是「糖果呼,應勿緩」、「手機呼,應勿緩」、「電腦呼,應勿緩」,說到底就是「物慾呼,應勿緩」,他所應的不是父母的需要,而是自己的物慾,長此以往,社會怎麼會不亂?所以現在道德教育比什麼都重要,挽救世道人心。
「父母呼」,我們看到父母已經不僅是我們自己家裡的父母,包括社會裡每一個家庭的父母,他們的呼聲我們有沒有聽到?他們呼聲是什麼?呼籲自己的兒女回頭孝順父母。我們學了聖賢的教育,學了《弟子規》,懂得一些中華文化,面對社會中大眾那種急切的盼望,希望倫理道德的教育恢復,那我們年輕人也要應勿緩。既然已經學到了這麼好的中華文化、倫理道德,要自己去依教奉行,然後也要把它廣泛的宣揚,介紹給社會大眾。所以我在去年底就辭掉了昆士蘭大學的終身教授工作,重新來到我的老師凈空老教授身邊做一名學生,來學習傳統文化,學習的同時也來講習,把這些優秀的教育介紹給大眾。這是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所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和諧社會教學為先。
這個父母可以引申,不僅是自己的父母,包括我們的老師、包括長輩、包括一切比我們年長的人、也包括我們的領導,他們的呼聲我們要應勿緩。所以在學校聽老師的話,老師希望我們做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我們要老老實實的遵循老師的教誨去做到,這叫應勿緩。父母、老師、長輩們對我們的希求、對我們的盼望,都希望我們長大成人做個有德君子,將來能夠報效國家、報效人民。再進而把心量擴大,擴大什麼?涵蓋宇宙萬物,真正認識萬物與我一體,這就成聖成賢了,這統統都是孝。所以《孝經》上講,孝分成三個層次,「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道第一個層次是孝養自己的父母,這是孝的開始,事親的階段;從事奉雙親到事奉君國,君就是領導,他代表祖國,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忠於祖國、服務人民,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是第二個層次;第三個層次,終於立身,真正立身行道,修養聖賢的品格,這就把孝做圓滿了。所以「父母呼,應勿緩」這句意思太深了。哪一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我們做個有德有才、有一番事業的人,我們要去實現。真正的好老師他也是這樣子,我們的國家、祖國、人民對我們也是這種期許,真正做到了這才能夠把這句做好。
所以你看《弟子規》裡面講的道理,每一句裡面都涵蓋著無量無邊的意思,看我們能不能夠體會得。《弟子規》也體現出一個最高的哲學精神,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任何一條,《弟子規》所講的任何一條都涵蓋著一切的意思,剛才講的「父母呼,應勿緩」這一條也涵蓋著聖賢圓滿的修學。因為當我們不能夠事親,不能夠忠於祖國、服務人民、貢獻社會,不能夠成聖成賢,孝道不圓滿,父母、老師對我們的呼聲、對我們的盼望,我們沒有圓滿的應到。所以真正把「父母呼,應勿緩」這條做到了,那就是圓滿的聖賢,這聖人,聖人所做的也就是「父母呼,應勿緩」而已,你看是不是一就是一切?一切聖賢之道都涵蓋在這句話裡頭,而這句話也涵蓋著一切聖賢之道。這樣去學《弟子規》,那個受用無窮。所以為什麼我們的師長凈空老教授他跟我們講,《弟子規》你把它列印出來也就是一頁紙,放在天平上面來稱,左邊放一部《弟子規》,右邊放《四庫全書》,把儒家所有的典籍都放在右邊這個天平上,它們兩個重量平等,他用這個比喻來說明《弟子規》的分量、它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儒家一切典籍。《弟子規》是根,根亦涵蓋著樹木花果,「父母呼,應勿緩」這一句也涵蓋了所有儒家的典籍,儒家典籍就是教你成就聖賢,成就聖賢就是父母的呼聲,你要去應勿緩。
所以從這裡就能夠體會得《弟子規》不是簡單的一本給童蒙養正的小教材,它是一本幫助我們成聖成賢的大教材。我們懂得這樣學習這就是有悟性,縱然不能夠學到像孔子的學生顏回,這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悟性最高的,他能夠聞一知十,我們雖然沒這個悟性,也得會舉一反三,這樣學就學活了,不是死呆板的。如果只是把「父母呼,應勿緩」理解成父母叫我一句我就動一下,那就叫做學呆了。下面第二條:
【父母命。行勿懶。】
你看看,講了一個多小時才講了一句,這是第二句,證明《弟子規》裡面是大有學問。這句『父母命,行勿懶』的意思就是父母對我們的教誨、對我們的命令,他叫我們做事情我們馬上要行動,不能夠懶惰,這是字面上的意思,這也是小孩學習孝道也要從這裡學起,養成一種隨順父母的意思的這種心,孝順心。孝後面也帶一個順字,孝順孝順,順才能夠得到孝,如果不順父母意思,常常跟父母違逆,甚至頂撞,那就不能稱為孝,所以學習就要學「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叫我們做事,我們能夠很迅速的行動,養成這個好習慣,這會一生受益。等到你到學校裡面也能做到「老師命,行勿懶」,走到單位你也能做到「領導命,行勿懶」,成家以後,「先生命,行勿懶」、「太太命,行勿懶」,這樣的人走到哪裡都受人歡迎,所以他最後得到的是他自己幸福快樂。
記得我二十二歲到美國去留學,在那個學校里跟一位大教授來做研究助理,這位大教授在美國也是一個比較著名的經濟學家,他的工作效率很高,產出率也很高,要求自己的學生、要求手下人那個要求也很高。當時我是剛剛到美國,什麼都不懂,甚至英文也說不成片,在他手下幹活那可太吃力了。他給我們的工作量,通常給我們一份工作,我們都要請問一下他,這個工作什麼時候要完成,這位教授就會說:「我昨天就該要了。」意思是說你還要問嗎?趕快去做,已經過期了。他給的工作量要求做的時間都很長。像我們按照工資來算,因為我們為教授做助理也能拿點工資,每周要做二十小時,這是我們的獎學金涵蓋的報酬。如果是這個教授給我的工作量,二十小時絕對完成不了,我都是要用四十小時才能夠完成,雙倍的時間。這位教授要求這麼嚴格,也行勿懶,不能夠懶惰,要扛著走,也是自己在學習。他要我做的都是一些處理數據,用計算機建立模型,做統計程序的運算等等,自己學到很多東西。所以我也不介意,很歡喜的替他工作,從來沒有跟他講「我一個禮拜本來只要做二十小時,現在給你做四十小時」,我也沒這麼說。結果摸索著這麼走,這麼工作,後來他要求的工作量我三十小時就能完成,後來二十小時就完成,再後來我十小時就能完成,因為熟了,熟能生巧,所以效率是愈來愈高,結果自己的工作能力就愈來愈強,最終得利益的還是自己。因此我做研究我也是請他做我的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因為跟他已經合作很多年,他的這些研究方法都掌握了,做起來很快,所以四年就完成碩士、博士的所有課程和論文,畢業了。當時我們的系主任都說我是我們學校博士畢業完成課程最快速的一個人。不僅如此,後來我跟這位教授成為長期的研究上面的合作夥伴,我跟他兩個人合作寫了很多優秀的論文,都在美國著名的、世界上著名的金融學、經濟學的雜誌上發表。
像來到昆士蘭大學,昆士蘭大學在亞洲排名很高,當時我們商學院每個教授他們的產出率是一年平均每個人產出零點六篇論文,就是每個人平均來說一年寫不出一篇論文,但是我平均的產出率是一年四篇論文,而且質量都很高。所以真正肯服務、肯行勿懶的人,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老師、父母或者領導要求我們做的工作,不用介意說怎麼這麼多工作量,好像自己吃虧了。自己沒有吃虧的,天下沒有自己真正吃虧的事情,要知道吃虧是福,你吃的不是虧是福。父母衍生來講可以說是人民,所有的人民都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我們也要行勿懶,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公司開明的領導都有這種意識,知道「父母呼,應勿緩」也包括「客戶呼,行勿懶」。我們認識的一位北京的老總,他在公司裡面推行《弟子規》教育,讓所有的員工都來學習,結果很多售後服務部的員工分享「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很有心得。有一個員工說,過去接到業主的電話,有的是投訴的,有的是要求上門服務的,總是懶懶散散不肯去動,現在學了《弟子規》知道要把客戶也看作是自己的父母一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所以只要接到業主的電話就趕緊上門服務,立即行動,結果發現業主對公司的產品那種滿意度大大增加,當然這個企業也因此聲譽就提升了。所以把《弟子規》裡面這句話用到公司企業裡面,公司企業也能夠很好的發展。這裡是講「父母命,行勿懶」。下面講的是第三條:
【父母教。須敬聽。】
這句話字面上的解釋是講父母的教誨我們要恭恭敬敬的去聽取、去領受。父母比我們年長很多,俗話說「他吃的鹽比我們吃的飯都多,走的橋比我們走的路都多」,所以他們的教誨對我們身心必定有好處,對我們的人生必定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所以是應該虛心恭敬的去聽取,能夠幫我們避免走彎路。如果對父母的話置之不理,往往會吃虧,俗話都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父母都是真心愛兒女的,都希望兒女能夠好、能夠有成就,我們如果能夠聽父母的話,那就叫有福了。我記得我從小就非常聽父母的話,尤其是我母親,我母親在我心目中是個非常有智慧的人,她的言行舉止處處都是我的好榜樣。她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在思考我的人生規畫問題,所以當我上小學的時候,她就幫助我上廣州市最好的中學。我們家住在廣州,廣州中學最好的當時是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結果當時在母親的培育下,我以廣州市黃埔區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華師附中。上了中學,我母親又不斷的督促我、鼓勵我,目標要上重點大學。當時因為我想著我母親不希望我離開太遠,希望我留在廣州市內,所以當時雖然成績還不錯,也報考我們廣州市的重點大學中山大學。當我上了大學以後,我母親在我十九歲時候的生日賀卡,這是我上了大學以後第一個生日,她給我一個賀卡裡面就給我寫下了人生的一種規畫,那是十五年前的事情。我把這個賀卡念一念,跟大家分享一下:
「茂森兒,祝賀你十九歲青春的年華,這是你邁進大學的第一個生日。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只有失去時才知道它的價值,這就是青春和健康。希望你做一個智者,身置廬山之中而知廬山之美。你已經成年,今天和你談談我對你人生的總體策劃。假如環境沒有意外,你的道路是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攻讀博士獲博士學位,爭取到當今世界發達的國家學習和工作。成家要晚,立業在先,遵循古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修養方面,克服浮躁,一心不亂,增加自控能力,寧靜致遠,行中庸之道。三十歲前,學習,積累,打基礎。三十歲至五十五歲,成家立業,干一番事業,五十五歲後,收心,攝心,總結人生,修持往生之道。這樣,當你回顧往事的時候,可以自慰的說,我活著的時候很充實,離去的時候很恬靜。永遠愛你的母親,一九九二年五月。」
這是十五年前母親給我做的規畫,回顧十五年走過的路,我也很欣慰的可以說都是在母親規畫的人生道路上走,愈走愈踏實,愈走愈歡喜。確實有不少母親的希望我已經做到了,比如說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得到了世界發達國家一個很好的工作,包括成家要晚,我還沒成家。不過有很多的事情母親的希望我還沒有做到,比如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克服浮躁,一心不亂,增加自控能力,寧靜致遠,行中庸之道,這些都是聖賢人的品行。所以母親所希望的,我這一生不僅僅是有一個成功的事業,還要再進一步要成就聖賢的品德,這個確實是我要終身力行的。跟很多同齡的年輕人來相比,自己也非常慶幸自己是一個幸運者,也算是一個成功者。成功的秘訣在哪裡?沒有別的,就是聽話兩個字,「父母教,須敬聽」。不僅要聽,聽了之後要照做,要依教奉行,這個聽就沒白聽,這才叫敬聽。聽了以後不肯去做,那怎麼能叫敬聽!而聽父母的教誨,得利益的還是自己,父母對我們是無私的愛,我們能夠聽父母教,父母對我們沒有所求,我們自己得到最好的福分。
「父母教,須敬聽」也可以引申不僅是自己家的父母,所有的長者、有德有學的人,他們的教誨我們要敬聽。包括我們老祖宗的教誨,孔子、孟子這些聖賢對我們的教誨我們也要敬聽,聽了之後要照做,不辜負老祖宗對我們後代的期盼,把中華文化能發揚光大。而發揚文化最關鍵的是人,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夠把一個道、一門教育、一種文化發揚光大,而不是這門教育、這門文化把一個人捧起來,不是,所以關鍵是人要去做到。我們現在做為一個炎黃子孫、做為一個中華兒女,現在還能夠得到全世界人的恭敬、都讚歎,為什麼會這樣子?因為我們的老祖宗有著五千年的道統,五千年的文化,令世人敬仰,我們這些做子孫的都沾了光,我們如果躺在老祖宗的光榮的本上而不肯依教奉行,怎麼能對得起我們的老祖宗?「父母教,須敬聽」還可以引申,我們要把一切人看作自己的父母,一切人對我們的教誨我們都要去敬聽,別人給我們提的意見我們要虛心恭敬的接受。這些意見,如果是正確的,可以幫助我們改過自新,幫助我們進步,那我們應該對他感恩,因為他能夠提醒我們,能夠提醒我們的這種人真就是好人。你想想我們步入社會,誰還能夠對我們常常提醒,耳提面命?只有兩種人可以做到,就是父母和老師。
所以有人能夠給我們提意見的,我們要把他當作父母一樣感恩他。如果他提的意見不對,或者是他故意來找碴的、來挑釁的,這樣我們怎麼辦?我們還是要須敬聽,對他還是要虛心恭敬,把他還是看作父母一樣。為什麼?他說的不對,如果我沒有這種過錯,他提的意見不對、提錯了,那我們也不要放在心上,既然自己沒過錯,心裡就應該很坦然,他說得不對那是他的問題,跟我有什麼關係,不是我的錯,為什麼要生煩惱?還要跟他去辯論,沒必要。這是把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讓自己生煩惱,這是愚蠢的人才幹的,聰明的人絕對不會幹那種傻事。他能夠給我們提這個意見,我們還應該感恩他,起碼他有這種膽量,他有這樣的一種行為就讓我們感動。就像過去唐太宗納諫,有人跟他講他的缺點,即使是有人講錯了,唐太宗也不介意,反而會獎賞他。別的臣子看到了,跟皇帝說,他跟你說這個缺點說錯了,你怎麼還能獎賞他,懲罰他才對。唐太宗說,你們不知道,如果他說錯了我就懲罰他,那以後再也沒有人跟我提意見了,我獎勵他是獎勵他這種提意見的精神。你看看,聖明的君主有這種心量、有這種智慧,他的成就就大。所以「父母教,須敬聽」,我們這麼做是為了養成我們虛懷若谷的聖賢品格。好,請看下面一句是:
【父母責。須順承。】
字面上的解釋是講父母對我的責備我們能夠忍受,能夠好好的反省自己,承認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是一種態度。對待父母的責備、批評,我們都要歡歡喜喜的接受,這是孝心的體現。父母的責備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出自於愛心,沒有說父母生了一個兒女,剛生下來就恨這個兒女的,這個我們還沒聽說過。真正了解父母對我們這種愛心,對父母的責備我們就能夠順承。父母說對了,我們要趕緊改過,假如父母說錯了,我們心裡明白,也不必跟父母頂嘴,明白之後,對於父母的這種意見我們要記在心裡,沒有這種過失要注意防範,怎麼可以說父母對我們的責備我們心裡不滿、不服,甚至產生怨恨?
有這麼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女孩子因為跟她的母親吵了架,她母親罵她,她自己忍受不了,就離家出走,就到了一個飯店,自己身上身無分文,又飢又渴,在這個店的門口徘徊著,很想吃一碗湯麵。大概是這種神情被裡面飯店老闆看到了,老闆很慈善,走到門口就問這個女孩子:「你是不是餓了,來來來,我請你吃一碗面。」這個女孩子聽了之後心裡就非常高興,這下遇到好心人了,就跟著老闆進去店裡頭,老闆給她端出來一碗熱騰騰的湯麵,她就歡歡喜喜的吃下去。吃完以後老闆就問她,「女孩子一個人出來做什麼?」這麼一句話一講,這個女孩子又忍不住淚如泉湧,就哭著對這個老闆說:「老闆,你真是個好心人,給我一碗這麼好的面。我因為跟我媽媽吵了一架,所以我就跑出來,結果遇到你這麼好的好人,哪裡像我的媽媽這麼絕情!」這個老闆聽到這個女孩子這樣說話,就馬上跟她糾正說:「你不可以這樣講話,你想想,我給你這一碗湯麵你就已經這樣的感恩,這麼歡喜,你的母親從小到大把你養大,給你做了多少湯麵,為什麼你對你母親都沒有一點感恩?」這句話提醒了這個女孩子,是自己錯了。一個萍水相逢的人給她布施一碗面,她都這麼樣感恩戴德,認為他是一個好人,那自己的母親?母親對我們付出了多少,哪裡是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對我們的付出可以相比的。所以父母偶爾對我們的責備,竟然就積怨在心,這叫大不孝,要知道,父母對我們的責備就是對我們的成全,讓我們積累福分。
我的母親常常跟我講,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真心批評你、責備你,除了父母、老師以外,只有父母和老師才有這樣的愛心,能夠對你嚴厲要求。她跟我講,我們從小到大,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到大學,都沒有遇到過什麼大的災難,沒有受到什麼運動的影響,可以說是一生一帆風順。她跟我講,你的祖輩、你的父輩都遭受過戰爭的苦難,都遭受過很多各種各樣的運動的折磨,很多的坎坷,而你從小到大一帆風順,要知道,沒有受過磨鍊,很容易栽跟斗。所以如果有人能夠對我們責備、批評、來磨我們,這種人就是大恩德。我媽媽常常告訴我,「福是逆著加的」,真正是你的福分,怎麼來的?逆著來的。就是一種責備,一種批評,甚至是打罵,加到你的頭上就是給你加福。我從小到大,從上幼兒園開始,一直到讀完博士畢業當教授,真的一帆風順,這多大的福分!要知道我們自己修了多少福,能不能夠有這樣的福分享用,如果說父母對我們的責備、別人對我們的批評我們不能夠忍受,這種人就沒福,等著他的是苦頭。
我的母親很有智慧,她對我的培養絕對沒有溺愛,雖然我是一個獨生子,但是她對我教養非常嚴格。我記得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的母親帶著我上幼兒園進行全托,當時我們在廣州,母親把我送到廣州市最好的幼兒園,叫廣州市第一幼兒園,禮拜一把孩子送過去,禮拜六父母才接回來,這是全托。當孩子的總是念著父母,不肯上幼兒園,每逢星期一早晨要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總是拖拖拉拉,總是在那裡找藉口不肯去。母親也一點沒有心軟,拉著我就上幼兒園。我們上幼兒園走路去,翻過一座山,大概要走四十分鐘,母親讓我自己背著上幼兒園用的這些書、衣物,書包很大,我才四歲的孩子,就背著這個書包,我媽媽就拖著我走。結果在路上有些媽媽的朋友看到,就大吃一驚,對我媽媽說:「你怎麼可以讓這麼小的小孩背這麼大的書包?」就批評我媽媽。我媽媽也沒有跟他辯論,就在他面前把我的書包接過來繼續走,等那個人走過去了,然後把書包還給我讓我繼續背。所以我從小身體就鍛煉得很硬朗,小腿就很粗,那是走路鍛鍊出來的。母親是為了鍛煉我的素質,為我加福。到我長大以後體質就不錯,所以上了中學、上了大學都是學校田徑隊的選手、游泳隊的選手或者是籃球隊的選手,都是在孩童時代奠定的基礎。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我母親對我從不溺愛。
送我上幼兒園,我當時是很調皮的一個孩子,經常違反紀律,很多老師就抱怨,說你這個孩子很難管教。大概我從小就好動。結果我媽媽就對這些老師說:「請你們盡量的嚴格管教茂森,如果茂森調皮搗蛋,違反紀律,你們就進行處罰,甚至罵他、打他都可以。」結果老師得到我媽媽這種授權以後,真的對我就不客氣,我就老實了。你看看,現在有像我母親這樣開明的父母都很少了,現在我們常常聽說孩子在學校里遭到老師的批評,稍微嚴厲一點,孩子就哭哭啼啼的回來跟他父母告狀,父母就卷著胳膊要去學校跟老師論理,甚至要告這個老師。所以現在的老師哪敢認真教孩子,就讓孩子放任自流,不可能真心教他的,父母沒有這種意識。所以真正要把孩子教得好、讓他聽話、讓他孝順,父母首先自己要有這種理念,要懂得來責備我孩子的,批評我孩子的,不僅孩子要順承,我自己也要順承。有這種態度,沒有教不好的孩子,而孩子長大以後必定會感恩父母。我到現在三十多歲的年齡,回想過去,對自己父母是無限的感恩,嚴格要求,真的讓孩子能夠成才。古人講得沒錯,「棒頭之下出孝子」,你對孩子有打有罵的,拿棒子的,那種可以出孝子。我就是這樣出來的,我的父母在我小的時候對我也是有打有罵的,這都是幫助我形成孝順這種品德,所以這是父母為我們加福。
誰有這種觀念?我們看到明朝的袁了凡先生,他寫過一篇「訓子文」,叫做《了凡四訓》,給他的兒子,四篇的文章,這是他的家訓。《了凡四訓》裡頭怎麼教導孩子的?它裡頭有句話說,「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這就是常常要有一種居安思危的心態,哪怕是你自己很榮顯的,要常常有一種貧困、落寞的心理準備,人哪裡能夠保證一生平平坦坦、順順利利?要在有富貴的時候,要在順利的時候,要在豐衣足食的時候,要在家世望重的時候,修養自己承受風雨苦難折磨的那種心理承受能力,這是孩子的素質教育。古人都常講,「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常常想到我不如意的時候怎麼辦?即使是自己很有學問,也要常常想到自己還是很淺陋,有一種謙卑、恭順的態度,這樣的人就叫有福的人。要有這樣的一種心態,如何培養?就是要從「父母責,須順承」這上面來去養成,不怕吃虧,不怕被人責備。被人責備、吃虧,正是增福的時候,學會恆順,學會「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那你的福分才能夠長久,你的學問才能夠提升。
在明朝有一個讀書人叫張畏岩,他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很有文采,寫文章寫得很好,也小有名氣。有一次他去考鄉試,就是考舉人,結果在考場把榜揭出來以後,發現榜上無名,自己落榜了。於是他非常的氣憤,就大罵考試的那個主考官,說他是有眼無珠,老子寫文章這麼好,怎麼你都沒看上,真是有眼無珠。正在他罵的時候,旁邊站著一位老道人笑咪咪的看著他,好像看什麼馬戲團演戲似的,張畏岩看見這個道者這樣一副態度,心裡愈發氣憤,就遷怒於這個道人,道士就說:「相公,你的文章一定寫得不好。」張先生聽了之後更加氣憤:「你也是瞎眼,你怎麼沒看過我的文章就說我的文章寫得不好?」結果這個道士說:「我只聽說寫文章最關鍵的是要心平氣和這四個字,像你這樣子心不平氣不和的,文章怎麼能寫得好?」結果這幾句話張畏岩聽了之後也覺得很有道理。古代的讀書人都很講道理,你跟他把理一提出來,他能明白他就屈服了,氣焰也就下去了。然後就問這個道士說:「如何把文章來寫好,如何能考上功名?」張先生請教道士。這位道士跟他講:「中不中、考不考得上全在命,你有這個命就能考得上,你沒這個命,你雖然寫文章寫得好也沒用,你自己需要轉變你自己。」張畏岩聽到道士這麼說有點不明白,他就問了:「既然是有命定的,怎麼可能轉變?」道士就跟他講,(講的這句話是一個很深的道理),道者說:「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這說明什麼?雖然有命運,但是立命之人不是老天爺,是我自己,我自己掌握我自己的命運。
怎麼樣得好命運?要力行善事,廣積陰德,這樣子你的福就多了,哪能說福報求不來,你想得功名富貴都能得到。結果張先生說:「你說去做善事是好,但是我是一介貧窮的書生,我沒錢,要做善事都很難。」結果道士說:「善事、陰德都是我們心造的,只要有這個心,常常都為善,起善心、起善念,自然就是功德無量。比如說謙虛,這是一種美德,它又不費錢,你剛才考不中,在這裡大罵考官,說他是有眼無珠,你這不是等於損了陰德嗎?為什麼不好好反省自己,自己德行不夠,不夠這個福分,所以你考不中,你有好文章也考不中,沒這個福報。」張先生聽到道者這麼一說,明白了,知道原來行有不得要反求諸己,君子養德行。孔子說得好,就像射箭一樣,你這個箭要是射不中,你會不會說這個箭是哪個廠家生產的,怎麼質量這麼差!這個弓是哪個地方出口的,怎麼這麼差,害得我射不中。真正有理智的人絕對不會這樣抱怨,他只會抱怨自己射箭的功夫不夠,所以射不中靶心,行有不得反求於自己。當張先生明白這個道理以後,他就回去好好積累自己的品德,每天護持自己的善念,不動惡念,增長德行,別人來批評我、責備我的,我都能夠順承,「父母責,須順承」他做得很好,果然三年以後考上了舉人。所以要知道,功名富貴,我們說一生的吉凶禍福,其實都是要靠自己去創造。自己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修養自己的厚德,我們福分就會愈來愈大,幸福人生、成功事業能做到,乃至於最後成聖成賢都不是難事。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好,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機器學習博士如何系統提高科研水平?
※雙博士教授從事書法教學和實踐多年,功底深厚行草隸書清麗瀟洒
※三十歲 考博士 靠譜么?
※有哪些適合博士的電腦桌面圖片?
※選擇博士導師時,其論文的引用量有參考價值嗎?
TAG:教育 | 香港 | 學習 | 博士 | 幸福 | 成功 | 弟子規 | 心得 | 佛陀 | 協會 |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