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太極養生是傳統養生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傳統養生如何影響太極養生嗎?

導讀/傳統養生對太極養生的影響

談到太極拳的功用,拳論「詳推用意終何在?延年益壽不老春」的說法已經廣為人知。然而,我們也不能低估中國傳統文化對太極拳的影響和滲透。現在,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養生思想對太極拳的影響,早已使太極拳遠超技擊的範疇。不過,雖然許多人都知道太極養生是傳統養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卻很少有人能說明白傳統養生到底在哪些方面影響了太極養生。因此,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傳統養生思想對太極拳的具體影響,而不是停留於泛泛之論;如果你對傳統養生,對太極養生以及對一般的養生思想感興趣,那麼本文就特別適合你閱讀,且最好是精讀。

 

一、 傳統養生思想的主要特點

 

傳統養生思想主要來源與中國傳統哲學、醫學等領域。養生思想的理論基礎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精氣神學說元素。這些元素構成了養生理論的主導思想和認識方法論。我國的養生思想奠基於先秦,形成於東漢,成熟於宋元,到明清時期得到普及。

傳統養生思想主要特點,一是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中說到的,人應該順應自然規律,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周易》以太極思維、象數理論和陰陽五行學說為思維工具和方法,融化到祖國的運動養生學之中,構成了祖國運動養生學特有的文化理論基礎。

二是以中醫的陰陽、臟腑、氣血、經絡等理論為基礎,以養精、練氣、調神為運動的基本要點。以動形為基本鍛鍊形式,用陰陽理論指導運動的虛、實、動、靜。用開闔升降指導運動的屈伸、俯仰。用整體觀念說明運動健身中形、神、氣、血、表、里的協調統一。

三是強調意念,呼吸和軀體運動的配合。即所謂調身、調息、調神的統一。統一是指三者之間的諧調配合,要達到形神一致,意氣相隨,形氣相感,使形體內外和諧,動靜得宜。

 

二、傳統養生思想對太極拳技術演變的影響

從風格特點來說,陳式太極拳是成型較早的太極拳套路,與其他太極拳比較他的特點是竄蹦跳躍、震腳發力,動作架勢較低,在太極拳技擊方面要求更多。習練的方法也和以後發展起來的其他流派有很大的差別。後來太極拳經楊露禪傳習併到北京逐步推廣開以後,風格特點逐漸轉換為舒展大方,功架較高,跳躍震腳發力的動作已大多去掉。動作緩慢柔和,氣與力更好的配合。這時習練者更多以健康養生為目的。

 

手型的變化透視著養生思想對太極拳技術演變的影響。陳式太極拳要求以心運身,以身運手,以手領勁,足從手轉,身手合一,但不外乎順纏與逆纏,從內勁上來講,出勁為順纏,人勁為逆纏。從形體上來講,大致可分為上肢的出勁為「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領勁」,太極拳要求以手領勁,所以對手上的「纏絲勁」也不可忽視。手的靈活程度全憑手指配合運用。陳式太極拳的手型為瓦攏掌,要求大拇指與其它四指合攏,其目的與傳統的陳式太極拳要求技擊相符合,瓦攏掌更與人交手時更容易解脫,不會被輕易的擒拿。而發展到和式太極拳就要求五指自然張開,到後來的楊氏,孫氏太極拳要求大拇指完全張開。從追求自然的角度出發,五指自然張開為最舒服。從氣功學角度來講,五指張開也是更有益於氣血的運行,更符合養生的要求。

 

頭頂懸,下頜內收,可以使頭部端正地安置在頸椎上,運動自如,又便於提起精神。立身中正,使全身脊椎安適正直,平衡自如。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既可以保持全身的圓活,又便於使肩臂放鬆,以肩帶肘,以肘帶腕,從中心向外運動,以達到力由脊發的要求。以腰為軸意義重大,因為腰是命門之所在,人體重心之所在。古人將下腹部稱為丹田,認為丹田是人修鍊元氣的根本所在。從運動的角度來說,身體的重心穩實不僅能使身體安如磐石,而且也容易調動內氣,使上下左右的活動都能柔圓,靈活自如,使胸腔、腹腔及各個臟器在外動與內動中受到極好的鍛煉。

太極拳十分重視腿上功夫,無論是馬步、弓步、仆步都講究虛實轉換變化,使雙足成為力量的根基,運動時上虛下實,上如楊柳般舒展如意,下如銅鐘般穩固,加上虛實轉換,自然容易做到前進後退或左或右都能穩健轉化。如此,才能使我們在練習中行雲流水,渾然一體,節節貫串,一氣呵成。這種連綿不斷,井然有序的運動,正合於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有序的健康生理要求。

太極拳動作要求呼吸做到柔、勻、細、長,即有節奏、有規律地吸進大量氧氣,因為太極拳採取的是腹式呼吸法,通過橫膈肌的升降活動來擴大肺容量,進而可以吸進更多的氧氣,是真正有效的「有氧運動」。這對於推動體內氣化,提高人體健康水平意義重大。同時,太極拳的立身中正,以腰為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等姿勢,也都可以使胸腹部處於良好的生理位置上,並有利於發展橫膈肌的升降活動,有利於加深加長腹式呼吸,從而達到健康的目的。

太極拳運動通過調身、調息、調心的有序活動,有力地增強了人體的抵抗能力,維護了人體的陰陽平衡,鞏固了有序的穩定狀態。正所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而達到「正氣強者,邪不可干」,同時也體現了「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範原則,從社會角度來看,練太極拳者心理穩定,胸懷坦蕩,對於各類社會刺激,也能坦然面對,泰然處之,不至於因「七情」過度而損害健康。

 

三、 傳統養生思想對太極養生理論形成的影響

 

傳統養生思想始終貫穿於太極拳理論之中,也不斷地影響著太極拳理論的成熟,傳統養生思想真正被太極拳理論吸收的一大標誌是陳鑫的《太極拳圖說》。其中詳細記載闡述河圖、洛書、伏羲八卦方點陣圖、文王八卦方點陣圖等中國傳統哲學,已將中醫經絡學人體十二正經和任督二脈的路線以及主要穴位列入其中。並首次將中醫理論中的陰陽、五行、精氣神學說應用於太極拳的理論。太極拳理論的發展豐富了它的養生延年內容。

 

(一)道家養生思想對太極養生的影響

 

古代道家思想在太極拳的發展中滲透較深,道家本體論是太極拳思想理論的基礎,道家的氣論、道論等都成為太極拳養生思想認識論的根源。我們了解道家泛指以先秦老子、莊子學說為中心的哲學流派,以及後世的道教而言。老子曰:「道者,萬物之奧」,「似萬物之宗」。武術家們認為拳技的千變萬化離不開「道」。道家還用了「氣」來表述其本體觀。道家認為精氣是構成萬物的要素。萬物的生成與毀滅,都是由於「氣」的凝聚或消散的緣故。「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精的充盛是人體健康、延年益壽的關鍵所在,生命運動是「氣」的運動。

在習練太極拳中強調「外練手眼身法步,內修精神氣力功」、「外重手眼身法步,內修心神意念足」。這些都是強調習練太極拳既要注重練人體外形,又要注重練人體內意和內部器官,以求內壯外強。其中的「內練」包括神經系統的心(指思維器官)、精神、意念;呼吸系統的氣息與內氣(內呼吸)以及運動系統的力與功,即所謂的「形神兼備」。因此,「練氣」、「養氣」成為太極拳養生功必備的基本功。如《少林拳術秘訣》有一章「氣功闡微」就是專門論述練氣要領;太極拳更是處處以練養神氣為綱要。在太極拳練習中,普遍要求「氣沉丹田」,以培養充實本元之氣,達到「中氣充足、精神百倍」的效果。

 

「道家貴生」的養生思想同樣影響到了太極拳養生思想的形成。道家將生命看成最寶貴的東西,通過養生、避世、清心、寡慾等方式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太極拳將這種思想演變成習練的宗旨,在於強身健體。這種養生思想,對太極拳規範作了種種界定。更為重要的是極大地促進了太極拳養生體系的形成。因此「道家貴生」的觀念不僅促進了太極拳的「功與防」;同時已關注「養生」的成份,從而產生了「強身、健身、防身」並重的機制。

 

《老子》說「夫為不爭,故無尤」。有些學者據此認為「老子學說」是消極地逃避紛爭的。其實,這是對「老子」思想的曲解。縱觀「老子學說」,其思想中有進有退,一切以自然為法。「不爭」是效法自然的一種最高明的「爭」的方法。「不爭」即「爭」,其基本的「守靜致柔」養生思想反映在太極拳技術上就是「以柔克剛」。

太極拳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方外之術」。它深受道家養生思想的影響,其練功方式和技法原理多取之於道家。「以柔克剛」是形之於實戰的表現形式,其更深的心理層次和臨戰心態卻是「守靜致柔」,即持守虛靜,保持柔韌,鋒芒內斂,以逸待勞。在技擊方面,守靜致柔表現為「不爭而爭」,即先行退讓,然後利用對方的破綻,實施進攻。退守在前,進攻在後,以「不爭」達到「爭」的目的,即「有不為,而後可以有為」。太極拳不僅強調從人性自然需要出發,更有較為具體的健身養身措施、行為道德規範、藝術表現技巧以及鬥爭進取的具體方法。所以說「老子」的「守靜致柔」既體現了道家養生思想對太極拳的影響和滲透,也鮮明的體現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二)儒家養生思想對太極養生的影響

 

中華武術所表現出來特有的「崇德」精神具有強烈的儒家養生思想色彩,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滲透了濃厚的儒家養生精華,無論是從習武的過程、方法來看,或者從練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來看,中華武術都是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儒家文化中的養生思想與中華武術之間的關係是源與流的關係。由於儒家主張以「中庸」為修身養性之法,並且儒家的鼻祖「孔子」又是養生的主張者和力行者,因此儒家的養生思想豐富了武術運動的方法和內容,促進了武術健身觀的形成。

孔子首先提出「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方可長壽。所以,武術的倫理思想中滲透了「仁義」觀念。少林秘典《羅漢行功短打》介紹,創造點穴是「聖人不得以而用之」,是為了使人「心神昏迷,手腳不能動,一救而蘇,不致傷人」。可見創造使用點穴法,是從「仁」出發的,而不是致人於死地。「中庸」與「武術技法」以「孔孟之道」為代表的儒家養生思想特彆強調的是「中和觀」,主張以「中庸」為修身養性之法,也就是說,「和而不流」、「中立不倚」,既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不偏不倚之謂中,恆常不易之謂庸」。這既是中國人對人生體驗的哲學概括,也是人性修養的一種境界。

 

(三)中醫養生思想對太極養生的影響

 

中醫傳統養生思想是祖國醫學的瑰寶,數千年養生實踐所形成的大量的文獻典籍,創製的經典方法和驗方經方都為我們研究古代養生理論思想及完善現代保健理論提供了寶貴的財富。

 

首先它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治未病」思想的提出和發展,彌補了治療學領域「病後醫治」的不足。「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後防復」的思想極大地增強了人們自我自主抵禦疾病的能力。其次,它推動了太極拳的發展,奠定了太極拳養生思想理論的基礎。

 

陳鑫的《太極拳圖說》任脈督脈論提出:「……人行導引之術以為修仙之根本,打拳以調養血氣呼吸順其自然,掃除妄念……每打一勢輕輕運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運行則水火自然混融……總之任說千言萬語,舉莫若清心寡欲培其本原以養元氣身本強壯,打拳自勝人一籌」。經絡學說被首次引用在太極拳著作中,表明中醫理論已經滲透在太極拳拳理中,並使太極拳理論更加完善。

 

源於自然,是人類修身養性,強壯身體,防病治病,益壽延年的實踐活動。《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管子·樞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命之本始」,《呂氏春秋·盡數》「天生陰陽,寒屬燥溫,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辯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管子·形勢篇》「起居時,飲食節,寒暑適,則身利而壽命益;起居不時,飲食不節,寒暑不適,則形累而壽命損。」

養生源於自然,與自然變化休戚相關。《黃帝內經·素向·四氣調神》「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養生四要·養生總論》「養生之道,只要不思聲色,不思勝負,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心無煩惱,形無勞倦,而兼之以導引,助之以服餌,未有不長者也」;《黃帝內經·本神》「故智者之養生也,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辟邪不至,長生久視」,又是《黃帝內經·素向·上古天真論》:「恬澹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清·顏元》「健人筋骨,和人氣血,調人性情,長人信義」,「動,小之卻一身之疾,大之措民物之安」;《三國志·華佗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還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等自然思想一脈相承、互滲互融。

中醫養生和太極拳養生均是以中醫的陰陽、臟腑、精、氣血、津液、經絡為理論基礎,以養精神行氣作為運動第一要務,行動作為保健形式,注重虛、實、動、靜的平衡,用整體觀和「中和」、辨證的思維理念說明人與自然、形與神、動與靜、虛與實、內與外的矛盾與平衡在辨證統一中把握生命運動,揭示影響生命運動的對立統一關係。兩者是一脈相承的,並在實踐中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為中華民族寶貴遺產中的兩朵奇葩。

太極療訂閱號公眾號:taijiliaody  


推薦閱讀:

扁桃體發炎適合吃哪些水果
飲食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tjming的拳道養生
小滿季節如何養生
丨小心「富貴包」要了你的命!

TAG:養生 | 傳統 | 影響 | 太極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