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念佛的現世利益與人類的安身立命>>

 

開顯經文「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念佛的現世利益與人類的安身立命

實語法師集述

           (全文21846字)

 

一、前言:

學習偉大佛陀的大慈大悲,關愛芸芸眾生,照見他們內心有種種煩惱、恐懼不安,這是因為眾生在無始劫以來,經歷無數次的生命輪迴、轉世投胎,一次又一次地強化了貪嗔痴慢疑這些煩惱的種子,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與恐懼,而這一切,全都記憶在深層意識,也就是阿賴耶識之中。五濁惡世的種種染污,會促使這些消極心理情緒從深層意識,顯現到第六意識中來,如此一來,煩惱、痛苦、恐懼不安就會層層纏繞,描寫其心理真像是「心有千千結,數不盡,理還亂,照無眠。」

 

魏譯本《佛說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因地身為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前長跪,以偈頌宣發誓言「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如今他成佛了,他有大神力,能令「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可是仍然有無量眾生內心懷有種種恐懼不安,其責任不在於佛,責任在眾生這一邊。是因為眾生對於阿彌陀佛的光明威神功德或者不得聞、不得知,或者疑惑不信。即使相信極樂凈土,念佛求往生的人,也會有種種的忐忑不安,這是因為你老是盯著看自己有貪慾、有煩惱、有嗔恚,懷疑自己不夠格往生極樂,懷疑佛不會來接引你這樣的人,根本原因是沒有讀懂佛心佛願佛德佛力的偉大呀!要想真正消除恐懼不安,就有必要明白凈土教理,認識到有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作為強力增上緣,就使得念佛往生一法成為了能夠讓萬修萬人去的妙法,往生人人有份;還需要明白念佛有殊勝的現世利益,即是善導大師《觀念法門》中依據多部佛經所集述的五種增上緣。

 

國學精粹有儒釋道,學儒作仁義禮智信的賢善人,學道作逍遙物外人,學佛做心無掛礙、自在洒脫、安樂無憂、普度眾生人。極樂凈土也叫安樂凈土的信仰和修行法門,在兩千多年多國民眾的親身實踐中,久經考驗,的確有諸多的實際利益。在世間法的層面,能夠消災免難、增福延壽、增進各項事業、有利於治病得健康,使身心安泰、身心和諧、人際和諧,戰勝心理危機、心無掛礙、遠離恐怖顛倒夢想,培養出優良品格和優秀的心理素質,既能吃苦又能享福,既能創業又能守業,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困境中保有希望、得意時不會發狂。從出世間的修行層面,佛弟子可以擺脫生老病死、得生極樂世界獲得壽命無量、使生命獲得真正的永生,得到永恆的幸福快樂。歸納來說,凈土信仰可以使我們在任何時空態中安身立命,包括安心安身、立人立信、立德立道、立家立業、立功立名、立邦立國、立菩薩慈悲普度眾生的偉大事業。

 

二、清淨髮心引導語:

請大家跟隨我念誦:「在茫茫人海,我像滄海一粟,在浩渺的宇宙,我像一顆流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當求出離,到安隱處。充滿競爭的社會,必然產生弱勢群體,愁衣愁食,前途迷茫、愁苦不堪,我於心不忍!我願意回饋社會,去做力所能及的善事,我願人人幸福快樂,永享和平安寧。追問人生的價值,追問生命的真諦!在茫茫紅塵,我願尋覓!我願覺悟,我願智慧。願佛法僧三寶,慈悲引航,給我方向,給我加持,給我力量!使我安身立命,積極開創幸福的人生,安詳舍報後,得生安樂國。南無阿彌陀佛!」

 

三、簡介凈土宗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修行法門

1、極樂依正莊嚴昭示出西方極樂世界是宇宙中最為美好的世界,經常憶念、思惟、觀察,能夠滅罪業、消業障,生凈土。

 

《佛說無量壽經》上卷末尾:

「阿難。彼佛國土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凈色身。諸妙音聲神通功德。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眾妙華香莊嚴之具。猶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時。七寶應器自然在前。金銀琉璃車磲瑪瑙珊瑚虎珀明月真珠。如是眾缽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足。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彼佛國土清凈安隱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其諸聲聞菩薩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余方故。有人天之名。顏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佛告阿難。無量壽國其諸天人。衣服飲食華香瓔珞。諸蓋幢幡微妙音聲。所居舍宅宮殿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寶二寶。乃至無量眾寶。隨意所欲。應念即至。又以眾寶妙衣遍布其地。一切人天踐之而行。無量寶網彌覆佛土。皆以金縷真珠百千雜寶奇妙珍異。莊嚴絞飾周匝四面。垂以寶鈴。光色晃曜盡極嚴麗。自然德風徐起微動。其風調和不寒不暑。溫涼柔軟不遲不疾。吹諸羅網及眾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皆得快樂。譬如比丘得滅盡三昧。又風吹散華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澤馨香芬烈。足履其上陷下四寸。隨舉足已還復如故。華用已訖地輒開裂。以次化沒清凈無遺。隨其時節風吹散華。如是六反。

 

又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葉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亦然。煒燁煥爛明曜日月。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佛告阿難。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普欲度脫一切眾生。阿難。彼佛國中。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是二菩薩。於此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

 

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滿深入諸法。究暢要妙神通無礙。諸根明利。其鈍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阿僧祇無生法忍。又彼菩薩。乃至成佛不更惡趣。神通自在常識宿命。除生他方五濁惡世。示現同彼如我國也。

 

佛語阿難。彼國菩薩承佛威神。一食之頃往詣十方無量世界。恭敬供養諸佛世尊。隨心所念。華香伎樂繒蓋幢幡。無數無量供養之具。自然化生應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轉以奉散諸佛菩薩聲聞大眾。在虛空中化成華蓋。光色晃耀香氣普熏。其華周圓四百里者。如是轉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隨其前後以次化沒。其諸菩薩僉然欣悅。於虛空中共奏天樂。以微妙音歌嘆佛德。聽受經法歡喜無量。供養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輕舉還其本國。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為諸聲聞菩薩大眾頒宣法時。都悉集會七寶講堂。廣宣道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即時四方自然風起。普吹寶樹出五音聲。雨無量妙華隨風周遍。自然供養如是不絕。一切諸天皆齎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普散華香奏諸音樂。前後來往更相開避。當斯之時。熙然快樂不可勝言。

 

佛告阿難。生彼佛國諸菩薩等。所可講說常宣正法。隨順智慧無違無失。於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去來進止情無所系。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競無訟。於諸眾生得大慈悲饒益之心。柔軟調伏無忿恨心。離蓋清凈無厭怠心。等心勝心。深心定心。愛法樂法喜法之心。

 

滅諸煩惱。離惡趣心。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得深禪定諸通明慧。游志七覺修心佛法。肉眼清徹靡不分了。天眼通達無量無限。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覺了法性。以無礙智為人演說。等觀三界空無所有。志求佛法具諸辯才。除滅眾生煩惱之患。從如來生解法如如。善知習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修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生身煩惱二餘俱盡聞甚深法心不疑懼。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遠微妙靡不覆載。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慧由心出。於佛教法該羅無外。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凈超踰日月。

 

清白之法具足圓滿。猶如雪山。照諸功德等一凈故。猶如大地。凈穢好惡無異心故。猶如凈水。洗除塵勞諸垢染故。猶如火王。燒滅一切煩惱薪故。猶如大風。行諸世界無障閡故。猶如虛空。於一切有無所著故。猶如蓮華。於諸世間無染污故。猶如大乘。運載群萌出生死故。猶如重雲。震大法雷覺未覺故。猶如大雨。雨甘露法潤眾生故。如金剛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如梵天王。於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類樹。普覆一切故。如優曇缽華。

 

希有難遇故。如金翅鳥。威伏外道故。如眾游禽。無所藏積故。猶如牛王。無能勝故。猶如象王。善調伏故。如師子王。無所畏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摧滅嫉心不望勝故。專樂求法心無厭足。常欲廣說志無疲倦。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進心不退弱。為世燈明最勝福田。常為師導等無憎愛。唯樂正道無餘欣戚。拔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勝莫不尊敬。滅三垢障游諸神通。

 

因力緣力。意力願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聞之力。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觀諸通明力。如法調伏諸眾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莊嚴無與等者。恭敬供養無量諸佛。常為諸佛所共稱嘆。究竟菩薩諸波羅蜜。修空無相無願三昧不生不滅諸三昧門。遠離聲聞緣覺之地。阿難。彼諸菩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我但為汝略言之耳。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

 

以上經文昭示出西方極樂世界是宇宙中最為美好的世界,無衰無變,建立常然,永恆不滅,人人都有無量壽命,成為不退轉位的大菩薩,有六種神通。沒有生老病死,求不得苦。沒有戰爭與罪惡,沒有天災人禍。

 

《觀無量壽佛經》昭示出,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能夠滅罪業、消障礙,生凈土。

 

「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凈國,心得無疑。」

「此想成己。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

「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

 

針對此三段經文,在善導大師著作《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中有《依經明五種增上緣義》給闡釋道:

「又若有人依觀經等畫造凈土莊嚴變,日夜觀想寶地者,現生念念除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又依經畫變觀想寶樹寶池寶樓莊嚴者,現生念念除滅無量億阿僧祗劫生死之罪。」

「又依華座莊嚴觀,日夜觀想者,現生念念除滅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又依經觀想像觀真身,觀觀音勢至等觀,現生於念念中除滅無量億劫生死之罪。」

 

既然有如此廣大的功德利益,就應該經常實修,實修法就是在一周之內,至誠恭敬地讀誦二至七遍,隨文入觀地思維觀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以便啟發信心,由信導願,由願導行,這樣安立凈土信願行!經常觀察如此高妙的報土,會使我們朝思暮想,心馳神往,自然修得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徹悟大師說,對比之下,極樂如寶所,娑婆如茅廁。

 

我們不要一味地天天讀誦《無量壽經》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那樣做容易導致消極的悲觀厭世,甚至有的念佛行人也走向自殺身亡,因為他缺少思維觀察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沒有產生心馳神往的光明希望和動力,加上他所學習的是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看不到凈業成就的希望,再加上他生活得很不如意,導致有些念佛人自殺,有不少念佛人心懷憂慮不安地活著,念佛十年二十年,還在為了臨終一念能否正念現前的往生而終日惶恐不安。

釋迦牟尼佛降生於古印度,宣講佛法、普度眾生,兩千五百多年來,極樂凈土,人人嚮往,念佛往生者層出不窮。

 

2、《凈土聖賢錄》記載的往生極樂世界的真實事例

 

   晉朝的覺明妙行菩薩,是在晉明帝時代,一個極端貧苦的男子,連續七晝夜稱念阿彌陀佛,修證到無生法忍位,著作《西方確指》。

 

   住在廬山東林寺的凈土宗第一代祖師慧遠大師組織123位僧俗二眾結成白蓮社,專修念佛三昧,全部成功往生極樂世界,每個人都有顯著的瑞相作證明。

慧遠大師居山三十年,跡不入俗。專志凈土,澄心觀想。三見阿彌陀佛聖相,而沉厚不言。義熙十二年七月晦夕,於般若台之東龕,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在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註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遠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至八月六日,端坐入寂,年八十三。慧遠大師三次見到阿彌陀佛,他依佛教導,密護身口意三業,不泄密給他人。劉遺民居士在定中去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菩薩讓他品嘗了極樂世界七寶池裡的八功德水,非常甜美,他出定以後,全身汗毛孔中散發清香延續了十天十夜!

 

唐朝光明善導大師證到了念佛三昧,畫出了三百幅西方極樂世界變相圖。少康大師,念一聲佛號,口出一尊佛像的影像。

 

唐懷玉,一食長坐,蚤虱恣生。誦彌陀經三十萬遍。日課佛號五萬聲。常行懺悔。天寶元年六月九日,見西方聖像,數如恆沙,一人擎銀台來迎。玉曰,吾一生念佛,誓取金台,何為不然。聖眾遂隱。玉倍加精進,忽聞空中雲,頭上已有光暈矣,請趺坐結印,以俟佛來。越三日,異光滿室。玉雲,若聞異香,我報將盡。書偈雲,清凈皎潔無塵垢,上品蓮台為父母。我修道來經十劫,出示閻浮厭眾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離娑婆歸凈土。說偈已,香氣盈空,聖眾遍滿,見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身紫金色,共御金剛台來迎,玉含笑而逝。郡太守段懷然,作偈贊曰,我師一念登初地,佛國笙歌兩度來。唯有門前古槐樹,枝低只為掛金台。

 

宋朝瑩珂法師,壞毛病很多,受不了清規戒律,有酒就要喝,毫無節制,有一天突然反省到自己的清凈戒行有所敗壞缺損,害怕墮落到三惡道中,於是向同住的僧人借取了戒珠禪師編著《往生傳》,閱讀以後,心中大有感動啟發。於是選擇一間清凈的屋子,面向西方敷設座位,斷絕食物精進念佛。經過了三天,夢見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告訴他說:「你的壽命還有十年,應當要精進自勉。」瑩珂稟白阿彌陀佛說「此娑婆世界濁惡不凈,容易失去正念,我惟願早生凈土,去親近奉事極樂聖眾。」阿彌陀佛說「你的信願既然如此,我三天後來接你。」佛三天後,他讓大眾念誦《阿彌陀經》,突然間,他說「阿彌陀佛和清凈的眾多菩薩來接引我了」然後就安詳地往生極樂世界。

 

現代弘一大師往生極樂世界前預知時至,提前留下墨寶「悲欣交集」。各地臨終助念往生極樂的例子是很多的。動物往生的有鸚鵡、雞、蛇、貓、猴、雀、豬等等。

 

3、念佛法門是安樂易行之道,是萬修萬人去的妙法。

 

《觀無量壽經》說「至心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阿彌陀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念佛能夠消災延壽,免災殃。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是阿伽陀葯,萬病總治。祖籍南京,遷居九江市的張洪患有敗血病和紅斑狼瘡兩種不治之症。他94年信佛修密宗,98年轉修念佛並且經常放生。99年2月,張洪在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複查,兩種頑症全部治癒了,令醫生十分驚訝!河南省有艾滋病患者,一天用兩三個小時念佛一萬聲,能夠下地干農活了。患肝癌的四川省張天傑居士至誠稱念阿彌陀佛,感得夢中來一個穿白衣的醫生給換了一副好肝臟。

 

這就有必要理解為甚麽稱念彌陀名號能夠治病、能夠了生脫死。只要我們認真研讀《無量壽經》,看阿彌陀佛發願、修行、成就的歷程,我們就會明白了。

 

我們有必要離開觀察自心煩惱,換一個角度,去看偉大的佛心佛願佛德佛力,就能得到大安心。只要多讀誦《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重點是康僧愷的翻譯本及其本內的四十八願,就能體會佛心佛願佛德佛力有多麼偉大!《無量壽經》經意顯示出四十八大願和念佛往生一法,是阿彌陀佛思維了五大劫形成的普度十方世界眾生的圓滿方案,他用來救度眾生的「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又是經歷無央數劫勤苦修行、積功累德修成就的,當然名具萬德,有如靈丹妙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宋朝法賢翻譯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說:

 

  我今對佛前  而發誠實願

 獲佛十力身  威德無等等

 復為大國王  富豪而自在

 廣以諸財寶  普施於貧苦

 令彼諸群生  長夜無憂惱

 出生眾善根  成就菩提果

 我若成正覺  立名無量壽

 眾生聞此號  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  妙相悉圓滿

 亦以大慈心  利益諸群品

 願我智慧光  廣照十方剎

 除滅諸有情  貪嗔煩惱闇

 地獄鬼畜生  悉舍三塗苦

 亦生我剎中  修習清凈行

 獲彼光明身  如佛普照曜

 日月珠寶光  其明不可比

 願我未來世  常作天人師

 百億世界中  而作師子吼

 如彼過去佛  所行慈愍行

 廣無量無邊  俱胝諸有情

 圓滿昔所願  一切皆成佛

 

法藏比丘發此誓願之後,用五大劫的時間,思維攝取了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清凈之行,稱性發出四十八大願,構思了極樂世界和攝取一切眾生往生之法。第十七願「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後,是經歷了無央數劫勤苦修行、積功累德,才成就了極樂世界,也成就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萬德洪名。法藏比丘的四十八大願成就之後,他才自然地圓滿成佛,叫作阿彌陀佛。

 

第十七願成就文「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第十八願成就文「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可見他經歷無央數劫積功累德的修行,遂使得他用來普度眾生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涵納了他為普度一切眾生而修行積累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這個萬德洪名成為了神奇的摩尼寶珠、萬病總治的阿伽陀葯!就會使得「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就能夠「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所以在曹魏康僧愷翻譯的《佛說無量壽經》下卷,釋迦牟尼佛讚歎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讚歎說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龍樹菩薩在《大毗婆沙論》易行品中,根據第十八願及其成就偈頌的意思,闡述說道:「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諾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由此可見,「乃至十念」就是「稱名自歸」,持名念佛自然會歸向西方極樂世界。「常應憶念」也就是上盡一行(盡行壽),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一聲一念的念佛。臨命終才遇到念佛法門的人,則憑藉十聲一聲一念的念佛,也可往生。

 

研讀佛經至此,我們就明白了,原來是因為阿彌陀佛果地功德的徹底回施,使得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深信切願念佛名號必得往生!當然在另一部巨著《觀經四帖疏》中,善導大師還詳細論證了末法時期一切善惡凡夫,只要真信切願念佛,皆能乘托阿彌陀佛大願力和功德力往生極樂。

 

大家一定要讀懂:長劫以來,阿彌陀佛保證接引十方眾生的簽字就寫在無量壽經裡邊,就是第十八、十九、二十願!這屬於攝受眾生三願,是阿彌陀佛簽字的保證接引往生的保證書。攝生三願表明接引三大類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細心體會這個攝生三願,人人都能符合條件往生。

 

第十九願「設我的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保證書第十九願是接引那些能發菩提心的人,約定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在凈土宗,一心發願念佛求往生,不退成佛為度眾生的心就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是指捐贈錢款造佛像或印刷佛像,印經書、捐贈衣物錢糧扶危濟困作慈善事業,乃至為人指路,布施和言愛語,隨喜讚歎他人善行。

 

第二十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保證書第二十願是接引那些「植眾德本」的人,經過「至心迴向」,欲生我國,必得果遂。意思是「植眾德本」的人也可以憑藉他廣修福善,至心迴向極樂,換取一個往生極樂的果報。「植眾德本」是指去做好人好事,積德行善,到佛門供僧供齋,種植福田。

  

4、佛經開顯了當生當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我們還要讀懂《無量壽經》下卷的開始,有一段經文是講第十七願和第十八願的成就文,非常重要!「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段經文詮釋出,念佛往生一法不是漸次修證才會符合往生條件的教法,完全是阿彌陀佛把他無央數劫修證得到的果地功德,無條件地回施給一切眾生,使得眾生能憑藉信入、接納果德回施而得以往生。《阿彌陀經》「若一日。。。若七日,執持名號」是講的是臨命終往生的情形。

 

然而佛經也開顯了一念信入佛心佛願佛德佛力的偉大,具足深信切願,當下就獲得決定往生,住不退轉的情形。一處就是《佛說觀量壽經》第三得益分「爾時世尊,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諾多羅三秒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再有一處就是根據《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的成就文,顯示出來的。「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這種人是因為讀懂了《無量壽經》開顯的凈土教義,從而「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大家要思維這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就是你這個大活人,活得好好的,能夠一念「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你就能「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假使狹隘地、偏執地認為「往生就只能是從娑婆世界咽氣死亡,神識到極樂世界蓮花化生」,那麽就會使獲得了「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的人馬上咽氣死亡了,就會變成「信一個,就死一個。」生信的人全部馬上死亡了,念佛法門就成了念死的法門了,我們念阿彌陀佛的人就不能好好地活著嗎?凈土宗是大乘究竟圓滿的教法,不可能有如此嚴重的缺憾,不會只有往生後才獲得圓滿,往生前只能忐忑不安地過日子。

 

切莫忘了凈土一法是暢佛普度眾生的一個最徹底的教化、最究竟的一個教化,這個方法是極易往生之法,是即得三種利益之教誨,佛在因地就想到要給眾生三種利益「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慈心,利益諸群品。」這三種利益,我們大家要對它有一個慢慢的認識,《無量壽經》反覆在這三種利益上告訴我們,就是阿彌陀佛出現於世的根本願望是「使一切眾生咸入泥洹道,使一切眾生即作菩薩者令其作佛,即作佛已轉相教化、轉相度脫,如是輾轉無有窮盡。」這是阿彌陀佛出世的願望,是阿彌陀佛之所以被十方諸佛所讚歎的最根本的不可思議的功德。

 

所以在康僧鎧所譯的《無量壽經》這個原譯本上,有這麼一段釋迦佛來解釋阿彌陀佛的出世本懷的話,佛對阿難說:「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成就往生正因,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威神功德是什麼呢?「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段文字是阿彌陀佛的出世本懷,聞名即得往生,住不退轉。聞名即得往生,不是聞名即死亡啊!聞名即得住不退轉、聞名即得了生脫死、聞名即得無量威德、聞名即得一切總持、聞名即得圓滿果德之給予,因為凈土一法是給予之教。我們世間父母養育兒女,尚且毫無代價,把兒女生下來,不辭辛苦,從小把他們養大成人,即便受很多苦、受很多罪,但都是毫無代價的。

 

阿彌陀佛發的願望就象這些父母一樣,欲使一切眾生成佛。阿彌陀佛以他的願力威神光明攝護一切眾生攝取不舍,直到能聽聞南無阿彌陀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決定攝護直至使此人出離生死苦海,直至成佛。所以阿彌陀佛也稱為攝取不舍,阿彌陀佛這個萬德洪名給予一切眾生,欲使一切眾生在今生了生脫死,所以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的功德在於「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這是阿彌陀佛的願望所在。這個即得往生就是必得往生,安詳舍報後決定得生極樂!就像韋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一樣必得往生。這樣就能夠即得安心、即得歇心,我們知道佛教最主要的是使我們得到歇心、安心啊!我們之所以有苦,我們輪轉在世間之所以苦,是因為沒有安心、沒有歇心之地啊!

 

阿彌陀佛給我們這個萬德,建好極樂世界作為我們一切眾生的本家本國,這也是一切眾生的佛性成就的顯現。阿彌陀佛國土是大家的本家本國,我們都必然得以往生,這是決定無疑的、這是最究竟的趨向,也是一個決定的趨向、不可動搖的趨向。因為阿彌陀佛出現於世的根本願望是「使一切眾生咸入泥洹道,使一切眾生即作菩薩者令其作佛,即作佛已轉相教化、轉相度脫,如是輾轉無有窮盡。」

 

佛的大願力和不可思議功德力永不止息地在推動著法界產生這種運作,就如百川奔流不息必歸於大海,每個眾生的迷悟不同、緣分不同、造業不同、生信發願的早晚不同,故得生極樂的遲速不同,但是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勢在必然!

 

所以稱為帶業往生。我們大家得到安心,我們不要忘了自已的法,凈土法門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佛性,啟用自己智慧慈悲方便的一種教化,使我們大家得以覺悟,覺悟人生、覺悟法界、覺悟本心的一種善巧,是一種方法、是一種加持、是一種給予,我們要以情計來推測它、來測度它,那就很殘酷了,那前邊說的這個利益就減弱了,所以即可帶業往生。

 

5、關於帶業往生

 

帶業往生,這個問題爭論很大,很多很多的爭論都從這個帶業二字上發起。認為這個帶業,就是我作的一些罪惡。絕對不是!佛教講真實之教,因果絲毫不爽,業報還是決定不饒我們。真實之教,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與諸佛無二無別,那為什麼會有眾生,會有諸佛呢?這就是所謂的業。這個業是虛妄的、是夢幻流轉之業、是不可得之業,雖是如是,因為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有業可得,所以枉受輪迴!

 

要是我們沒有對因果真正徹底的認識之前,還要行諸善法,還有從明入明的善報。現在社會上流傳的一些因緣,就是所謂的不計因果而「帶業往生」,這樣就會動搖世間之善法,就會擾亂世間,非是佛陀的教誨呀!佛教是出世間入世間兩種教化,也不可以墮入世間。

 

帶業往生的這個業是夢幻之業,是見思二惑所產生的無量差別,這個業從其究竟來說是夢幻不實,所以稱帶業是本來不可得之業,於一切眾生作安慰說,於一切眾生作究竟利益說,即可帶業往生。所謂帶業者,就是過去所作的種種過失、種種善法皆不可得,這個不可得也就稱為帶業!

   往生二字,不是死亡,現在我們大陸上,大家一說起往生二字,便以為往生就是死亡,就是所謂的命終。我們中國到處都有打往生普佛,就是念佛超拔這樣的因緣,這樣就有一個誤導,因為千百年來,已經形成了這樣一種習慣的教導。

   往生啊!上品往生者,就是現下利益,覺悟人生!識破一切世間夢幻、識破一切有為法如夢幻如泡影、識破九法界之差別了不可得,歸於佛陀圓滿教誨、識破一切眾生究竟不過是一些夢幻的感召,知人本原,即所謂佛心,這樣你可以即得往生,所謂不離煩惱即證菩提。在凈土法門往生二字也有證菩提說,就是覺悟之說,在秘教所謂的即身成佛,在宗下所謂的明心見性,在我們凈土稱為往生,往生不是死亡,這個往生就是當下利益。

 

因為現在講凈土法門的人比較多地運用一些資糧道,所謂現在念佛達到功夫成片、達到事一心不亂或理一心不亂,臨終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佛土,這個臨終就是壽終,這樣的講法是最為普通的。在經典上,《阿彌陀經》也有這樣的說法,但這是佛的悲心所在,不能把它誤解到往生就是死亡。

 

因為凈土一法是暢佛普度眾生本懷之法,並不是單單的所謂死亡之說。現在在我們整個大陸上,對這個往生還有很多怖畏,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念佛,很多人聽了凈土法門之後又要感嘆:唉!我到了六七十歲再念佛才好呢,因為再念幾天佛就可以往生了,不然我早念佛、早成就往生,就早早死亡了,我才不想早死呢!大家都把往生就當作一種死亡,認為只有死後才能夠得生極樂。

 

6、辨析韋提希夫人與五百侍女的當生當下的決定往生

7、 

應該質問心懷疑惑的人為甚麽不好好思惟《觀經》結尾的[得益分]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觀經四帖疏》

「三就得益分中,亦先舉.次辯。即有其七。

初言說是語者.正明總牒前文,生後得益之相。

二從韋提已下,正明能聞法人。

三從應時即見極樂已下,正明夫人等於上光台中見極樂之相。

三就得益分中.亦先舉,次辯。即有其七。

初言說是語者,正明總牒前文,生後得益之相。

 

二從韋提已下,正明能聞法人。

三從應時即見極樂已下,正明夫人等於上光台中見極樂之相。

四從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已下,正明夫人於第七觀初見無量壽佛時,即得無生之益。

五從侍女已下,正明睹斯勝相,各發無上之心,求生凈土。

六從世尊悉記已下,正明侍女得蒙尊記,皆生彼國,即獲現前三昧。

七從無量諸天已下,正明前厭苦緣中,釋梵護世諸天等,從佛王宮臨空聽法,或見釋迦毫光轉變,或見彌陀金色靈儀,或聞九品往生殊異,或聞定散兩門俱攝.或聞善惡之行齊歸,或聞西方凈土對目非遠,或聞一生專精決志,永與生死分流。此等諸天,既聞如來廣說希奇之益,各發無上之心。斯乃佛是聖中之極,發語成經,凡惑之類蒙餐,能使聞之獲益。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得益分竟。

 

可見韋提希夫人與五百侍女沒有經過閉關念佛或者念佛七,就是在聽經聞法的當下,「心生歡喜」,就證得了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世尊悉記,皆當往生。」有人說她們是「豁然大悟.逮無生忍。」是證到了無生法忍的大菩薩了,所以「世尊悉記,皆當往生。」其實這種認識是一種誤解,我們先要弄清楚韋提希夫人是在聽聞《觀經》的那一段時,當下證得往生的。

 

上面善導大師指出了「四從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已下.正明夫人於第七觀四從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已下.正明夫人於第七觀初見無量壽佛時.即得無生之益。」可見是在第七觀「初見無量壽佛時,即得無生之益。」這就需要分析她第一次見到無量壽佛,能得到一個什麼層次的無生法忍的收益。

 

那麽看第七觀中「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

 

《觀經四帖疏》:

三從說是語時下,至不得為比已來,正明娑婆化主為物故,住想西方,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斯乃二尊許應無異,直以隱顯有殊,正由器朴之類萬差,致使互為郢(yin引)匠。言說是語時者,正明就此意中即有其七。(一)明告勸二人時也。(二)明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也。(三)明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分析]「(二)明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也。」是說這表明釋迦牟尼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話音一落,阿彌陀佛應聲立即現身,住立空中。韋提希夫人看到了,原來真的有阿彌陀佛!凡夫習慣以眼見為實,親眼見佛的時候她相信了,因為有了「信心歡喜」,她當下就「證得往生也」。這種「信心歡喜」的情形正是符合第十八願成就文「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分析]「(三)明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是說「阿彌陀佛在空而立者,這是顯明,只要人們能夠誠心正意念阿彌陀佛名號,回心發願,願生極樂,立即決定,必生極樂。」我們再參照徹悟大師、印光大師和曇鸞大師的觀點,就會確信無疑了!《阿彌陀經》說「舍利佛!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注意:佛勸眾生「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佛沒有勸我們要念到功夫成片或者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再生彼國土。是不是佛忘記囑咐了呢?佛是一切智者,根本不可能有該說未說,忘記宣說的失誤。徹悟大師語錄中有著名的十信,第七信是「願生即生,已今當願,已今當生,經有明文,豈欺我哉!」印光大師說「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曇鸞大師《往生論注》說「『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凈土,佛力住持,即入正定之聚。」

 

為甚麽信願念佛,願生即生呢?

 

因為信根具足者能理解接納阿彌陀佛不是為自己成佛,是為普度十方眾生而發四十八大願,而作無央數劫積功累德的勤苦修行,如此的大願大行大功德力也都涵納在萬德洪名之中。他能相信「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他能相信阿彌陀佛一切都為我們考慮好了!因為經歷了五大劫的思維,才稱性發出四十八大願,圓滿規划了極樂世界和接引十方世界無量根基差別的眾生!他能相信阿彌陀佛一切都為我們準備好了!只要我們願去就行了。

 

因為四十八大願是為了眾生而發,為了兌現,讓願望成真,就必須為了眾生修足功德,才能使一切善惡眾生得生高妙的報土,使得住於正定之聚,一生不退成佛。發四十八大願之後,他真的用無央數劫積功累德勤苦修行,所以,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阿彌陀佛一切都為我們準備好了!安置眾生的極樂國土準備好了,往生高妙報土的功德已經預先修好了,多善根福德因緣也準備好了,只要我們願去就行了!

 

藕益大師著作《彌陀經要解》說「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也。故能遍嚴四種凈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複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此則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善男女者,不論在家出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昭德,磬無不盡。」

 

阿彌陀佛無央數劫的大願大行使得念佛名號即獲得多善根福德因緣,使得一切眾生生信發願即得往生,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裡邊苦口婆心地三番勸我們發願往生。第一番勸發願往生「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第二番勸發願往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第三番勸發願往生「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嗚呼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乃至十方諸佛說誠實言證勸發願即得往生的一極悲心在此經徹底袒露無遺,而末法心懷疑惑眾生難信難願,故使我佛連連慨嘆,連說四個難字,以表此「信願念佛即得往生之法」實為難信之法,而信受奉行者實為難能可貴!「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再來分析韋提希夫人究竟證得了一個怎樣的「無生法忍」?

 

《觀經四帖疏》:「四從時韋提希見無量下,至作禮已來,正明斯乃序臨凈國,喜嘆無以自勝,今乃正睹彌陀,更益心開悟忍。」

 

善導大師先說「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可見韋提希夫人是凡夫不是聖人,這也是釋迦本師明確指點出來的。在《觀經》講第一觀之前,「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得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大師又說她「今乃正睹彌陀,更益心開悟忍。」她是「心開悟忍。」

 

《觀經四帖疏》懸義分「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者。問曰.韋提既言得忍.未審何時得忍。出在何文。答曰.韋提得忍.出在第七觀初。經雲.佛告韋提.佛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音勢至侍立左右.時韋提應時得見.接足作禮.歡喜讚歎.即得無生法忍。何以得知。如下利益分中說言.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非是光台中見國時得也。

 

問曰.上文中說言.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此之一義.云何通釋。答曰.如此義者.但是世尊酬前別請.舉勸利益方便之由序.何以得知。次下文中說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次下日想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觀已來.盡名異方便也。欲使眾生於此觀門一一得成.見彼妙事.心歡喜故.即得無生。斯乃直是如來慈哀末代.舉勸勵修.欲令積學之者.無遺聖力冥加現益故也。」

 

[分析]要留意「欲使眾生於此觀門一一得成,見彼妙事,心歡喜故,即得無生。」這裡的「眾生」是「五濁惡世的一切善惡凡夫眾生」,「見彼妙事,心歡喜故,即得無生。」得到的這個「無生」只能是信位的「無生法忍」,凡夫信心層面的「無生法忍」,不可能是聖人的「無生法忍」。因為善導大師判定《觀經》是為五濁惡世的一切善惡凡夫所講,九品往生的行人也都是凡夫,不是聖人。

 

就在第七觀的時候,佛給韋提希夫人講,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宣說除憂惱法。這一說完,空中現出西方三聖,阿彌陀佛放出熾盛的光明,照觸在韋提希夫人的身上。就在這個時候,韋提希夫人得到了無生法忍,得到了決定往生的保證。

 

這個無生法忍包含三個方面的意思,一個是喜忍,一個是悟忍,一個是信忍。這個喜忍就是彌陀的光明傳達的一種信息,不是說非要你觀想成就才能往生的,由於四十八大願對你往生的救度決定於你的信心,你只要信願持名,就可以了。不管你是散心,還是定心。所以這個光明一傳達到內心,韋提希夫人接納到這個信息,他就得到了信心。信心就歡喜,由於往生原來是阿彌陀佛給我們的利益,一定可以往生,所以就是這就叫喜忍。

 

第二是悟忍,通過這種心性的歡喜,這種歡喜心光的產生,就有一點智慧,就能夠領悟理解到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救度眾生是無條件的。這就叫悟忍。

 

第三是信忍,這時候她的信心的智慧,認可,一念只要至誠,願往生的一念感通彌陀願力,就得往生。所以這個無生,這個韋提希夫人所證到的無生法忍,是凡夫層面的事情,不是聖賢的無生法忍。

 

這樣的無生法忍,我們都能夠證到。因為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已經給做保證了。

 

  實際上這是因為阿彌陀佛的第三十四願,聞名得忍願成就了,才會產生這樣殊勝的結果呀!

 

第三十四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意謂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種種種類的眾生,聞信我阿彌陀佛的名字,都能得到菩薩的無生法忍,以及諸多深妙的總持功德。如果這一願不能兌現的話,便就不取正覺。

 

這一願,突顯聞彌陀名號的功德,他所攝受的對境,是種種眾生,包含聖凡,幽冥種種眾生。這裡從通途的教理,菩薩的境界來看,他如果聞到這個名字,斷惑證真的速度會加快。「無生法忍」,在通途教理,至少是圓初住的水平,究竟了達是七、八、九地的水平,得到這樣的無生法忍。無生,無生法,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自性。這個忍是忍可,慧心忍可,這樣不生不滅的自性。所以至少是破一品無明,證到同生性這樣的境界,才稱為無生法忍。

 

那麼對見到西方三聖,佛光照觸所得到的無生法忍,一般注經家,都說這時韋提希夫人是法身大士。然而善導大師,站在凈宗的立場,獨具慧眼,註解這個無生法忍,不是三賢十聖位菩薩的無生法忍,這還是信位菩薩的無生法忍。

 

那麼從這一願來看,對於我們這些他方世界種種眾生,聞信彌陀名號,能夠信心歡喜,當他得到了喜忍,悟忍,信忍的時候,這時候他就屬於這樣的範疇。得到了這樣凡夫信心層面的「無生法忍」,就能決定往生,往生到西方凈土才是阿鞞跋致菩薩,才能證入賢聖位,才會不退轉。

 

8、凈業行人應當「安心、起行、作業。」

 

從凈土法門的根本來說,這個往生就是安心,識得阿彌陀佛的這個國土是一切眾生的佛心所成就的地方,識得娑婆世界是暫時的客居,識得極樂世界是我們的本家本國。識得本家就稱為往生,就是現前利益的發起,不是死亡!所以帶業往生是即可帶業往生,不是講死亡啊!即者就是當下,我們都知道在宗下,禪宗的這種教導就是所謂的明心見性,即身成就!那麼凈土一法是暢諸佛本懷之教,這暢來暢去變成死亡之教,那就是有誤解了。

   但臨終往生也是佛的徹底悲心所在,是徹底的悲心。

阿彌陀佛無央數劫積功累德勤苦修行,已成就了「不可思議光明威神功德」,全都涵納在「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之中,以至誠心念佛,必定得十方諸佛之所護念!使我們事業增上,化坎坷為通途!乘佛願力,定得往生,無疑無慮!是故凈業行人應當遵從善導大師教化「安心、起行、作業。」

 

凈土一法是以安心、起行、作業這個次第來行持。凈土宗二祖善導大師著作五部九卷,遵循著安心、起行、作業修持。「安心」就是《善導大師全集。往生禮讚》深刻闡釋《觀經上品上生章》講到的「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闡釋此三心的含義,肯定「圓發三心,必定往生。」這樣就能使眾生安心。一者「至誠心」: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讚歎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察彼佛,凡起三業,必須真實,故名至誠心。二者「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願往生,故名迴向發願心。

 

「起行」就是《往生禮讚》闡釋天親菩薩《往生論》所說的「禮拜、讚歎、觀察、作願、迴向」等「五念門」的含義:又如天親《凈土論》(即是往生論)云:若有願生彼國者,勤修五念門,五門若具,定得往生,何者為五?一者身業「禮拜門」:所謂一心專至,恭敬合掌,香花供養,禮拜彼阿彌陀佛。禮即專禮彼佛,畢命為期,不雜餘禮;故名禮拜門。

 

二者「口業讚歎門」:所謂專意讚歎彼佛身相光明、一切聖眾身相光明、及彼國中一切寶莊嚴光明等;故名讚歎門。

 

三者意業「憶念觀察門」:所謂專憶念、觀彼佛,及一切聖眾身相光明、國土莊嚴等,如《觀經》說;唯除睡時,恆憶、恆念、恆想、恆觀此事等;故名觀察門。

 

四者「作願門」:所謂專心,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三業四威儀所作功德,不問初、中、後,皆悉真實心中發願願生彼國;故名作願門。

 

五者「迴向門」:所謂專心,若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聖凡等所作善根,深生隨喜;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我亦如是隨喜。以此隨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與眾生共之,迴向彼國,故名迴向門。五門既具,定得往生。一一門與上三心合,隨起業行,不問多少,皆名真實業也。應知。

 

「作業」就是《往生禮讚》闡釋「恭敬修、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等「四修」的含義:

 

又勸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何者為四?

 

一者「恭敬修」:所謂恭敬禮拜彼佛,及彼一切聖眾等;故名恭敬修。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二者「無餘修」:所謂專稱彼佛名,專念、專想、專禮、專贊彼佛及一切聖眾等,不雜餘業,故名無餘修。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三者「無間修」:所謂相續恭敬禮拜,稱名讚歎,憶念觀察,迴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故名無間修。又不以貪嗔煩惱來間,隨犯隨懺,不令隔念、隔時、隔日,常使清凈,亦名無間修。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又菩薩已免生死,所作善法,回求佛果,即是自利;教化眾生,盡未來際,即是利他。然今時眾生,悉為煩惱系縛,未免惡道生死等苦。隨緣起行,一切善根具速回,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到彼國已,更無所謂;如上四修,自然任運;自利利他,無不具足。應知。

 

凈土一法是以阿彌陀佛的圓滿果德回施,為眾生建立極樂世界,使之成為一切眾生的本家本國;又成就萬德洪名,具足無量光、無量壽,藉助稱名以顯發眾生的真如佛性、自性真心本來的心體,同佛法身遍一切處是為無量光,本無生滅、亘古常在、寂靜涅磐是為無量壽,使一切眾生識得這就是我的本心,以此來實現大安心,安一個菩提心、究竟心、圓滿心、真實心。凈土一法是隨順法門,信順法門,知恩法門,如此信順全在於安心利益上。因此凈土一法是個安心的法,先安心,再來行持,就是報佛恩,念佛是為了報佛深恩。聞阿彌陀佛的名號引發信願行,即得萬德的給予,即得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力,即得往生利益。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也就是圓成佛在因地的本初心愿:「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聞名俱來是佛的本初心愿,也是佛願力導致的果德成就。這個願力能給我們一個安穩,回施給我們一個萬德,使我們有一個真正的歸向,歸向安穩的極樂世界這個本家本國,歸向自性無量光、無量壽的寂靜涅磐。這樣就使我們得到一個安心。如此徹底地安這個心,是佛「出生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蒙,惠以眾生真實之利」,真實之利就在於此。

 

眾生的心無所依託、無所歸向,所以流浪於生死苦海。阿彌陀佛給我們安了極樂世界的家,給我們徹底的大安心,使我們出離生死這種壓迫,使我們得到一個安樂國土,使我們得到一個圓滿的本心。這個恩德之給予,稱為安心法門。先安心,再來行持,安樂地作業,安樂地念佛,安樂地隨緣度日,阿彌陀佛無礙的光明能夠遍照十方世界無所障礙!信受接納佛在果地回施萬德的眾生,必然也能心地光明遍照,自然地行持信願念佛、安心念佛、安樂念佛、感恩念佛、報恩念佛。

 

8、、祖師的著作揭示出凈土宗是安樂法門。

  

八宗之祖龍樹菩薩《十住毗婆娑》易行品云:『菩薩求阿鞞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鞞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凈土,佛力住持即入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鞞卑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四、信佛念佛的修行有五種特殊的功德利益,就是五種增上緣。

 

依據《佛說無量壽經》下卷的五惡五痛五燒,生活在此娑婆世界難免有種種苦惱,佛的用意是讓我們看破放下,覺悟人生,切莫陷入五欲魔掌,世間無常,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要深知五欲過患,不染世樂,發出離心。要保持警覺,隨緣度日,信願念佛求生極樂。我們的身體是業報身,投生到五濁惡世是因為自己業力的感召,是受報來的,是還債來的,必須忍受,雖然父子至親,也不能相互代替呀!

 

此經此文,佛讓我等知五濁惡世八苦交煎,發出離心,信願念佛求生凈土,不是讓我們悲觀地消極厭世。我們還要知道佛有慈悲願力、功德力、護持力,能夠加持護念眾生消災免難、增福延壽、平安度日、解脫生死。

 

依據善導大師著作《觀念法門》中集述了佛經宣講的學佛會得到五種增上緣。

 

   問曰。佛勸一切眾生髮菩提心。願生西方阿彌陀佛國。又勸造阿彌陀像。稱揚禮拜香華供養。日夜觀想。又勸專念彌陀佛名。一萬二萬三萬五萬。乃至十萬者。或勸誦彌陀經。十五二十三十五十。乃至一百滿十萬遍者。現生得何功德。百年舍報已後。有何利益。得生凈土以不。答曰。現生及舍報決定有大功德利益。准依佛教顯明五種增上利益因緣。

 

一者滅罪增上緣。二者護念得長命增上緣。三者見佛增上緣。四者攝生增上緣。五者證生增上緣。

 

一是滅罪增上緣。

即如觀經下品上生人。一生具造十惡重罪。其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一聲。即除滅五十億劫生死重罪。即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二是護念增上緣。

即如第十二觀中說雲。若有人。一切時處日夜至心觀想彌陀凈土二報莊嚴。若見不見。無量壽佛化作無數化佛。觀音大勢至亦作無數化身。常來至此行人之所。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觀經下文。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觀音勢至常與行人作勝友知識。隨逐影護。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第九真身觀說雲。彌陀佛金色身毫相光明遍照十方眾生。身毛孔光亦遍照眾生。圓光亦遍照眾生。八萬四千相好等光亦遍照眾生。又如前身相等光一一遍照十方世界。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舍。總不論照攝余雜業行者。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十往生經說。佛告山海慧菩薩及以阿難。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我從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彌陀經說。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盡一生。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恆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般舟三昧經行品中說雲。佛告跋陀和。若有人。七日七夜在道場內。舍諸緣事除去睡卧。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真金色身。或一日三日七日。或二七日五六七七日。或至百日。或盡一生。至心觀佛。及口稱心念者。佛即攝受。既蒙攝受。定知罪滅得生凈土。佛言。若人專行此念彌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諸天及四天大王龍神八部隨逐影護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障厄難橫加惱亂。具如護持品中說。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依灌頂經第三卷說雲。若人受持三歸五戒者。佛敕天帝。汝差天神六十一人。日夜年月隨逐守護受戒之人。勿令獲諸惡鬼神橫相惱害。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凈度三昧經說雲。佛告瓶沙大王。若有男子女人。於月月六齋日及八王日。向天曹地府一切業道。數數首過受持齋戒者。佛敕六欲天王。各差二十五善神。常來隨逐守護持戒之人。亦不令有諸惡鬼神橫來惱害。亦無橫病死亡災障。常得安穩。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三是見佛三昧增上緣。

 

   即如觀經說雲。摩竭提國王夫人名韋提希。每在宮內願常見佛。遙向耆闍崛山悲泣敬禮。佛遙知念。即於耆山沒王宮出現。夫人已舉頭即見世尊。身紫金色坐寶蓮華。目連阿難立侍左右。釋梵臨空散華供養。夫人見佛。舉身投地號泣。向佛求哀懺悔。唯願如來教我觀於清凈業處又如此經證。非直夫人心至見佛。亦與未來凡夫起教。但使有心愿見者。一依夫人至心憶佛。定見無疑。此即是彌陀佛三念願力外加故得令見佛。言三力者。即如般舟三昧經說雲。一者以大誓願力加念故得見佛。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見佛。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故得見佛。已下見佛緣中例同此義。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四是攝生增上緣。

即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說。佛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是願往生行人命欲終時。願力攝得往生。故名攝生增上緣。

 

五是證生增上緣。

 

問曰。今既言彌陀四十八願攝一切眾生得生凈土者。未知攝何等眾生得生。又是何人保證得生也。答曰。即如觀經說雲。佛告韋提。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計念諦觀彼國。凈業成者。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得生西方極樂國土。今以此經證。但是佛滅後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即是證生增上緣。

 

在大經結尾說「佛告彌勒,於此世界,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者也。諸小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末法凡夫都屬於「諸小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依據此句經文,念佛者都應當確信自己必得往生,每天作得生想,期盼往生,滿懷著信仰、希望、菩提心、普賢誓願、倒駕慈航普度眾生的願力,這樣的安頓身心,工作學習生活修行才符合佛願。

 

五、凈土法門與人類的安身立命

六、 

   人類社會的首要問題是人類的安身立命,信受凈土法門後,自然就安頓了身心,佛教正見指引下的安身立命,最為正確有效、最能自利利他、利國利民。

 

1、真信凈土法門之後,自然就會安身立命。

佛行善人必定得生極樂世界,對此信心具足的人會遠離恐怖顛倒夢想,沒有心理危機,建立最安穩寧靜的心靈家園,會有充足的精神財富和生命創造力。例如香港旭日集團董事會的楊氏兄弟,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信佛之後,到大陸各省份出巨資興建寺廟、扶貧、助學、找水打井、布施錢糧醫藥等功德善事,使得他們二十多年中趕上了歷次的市場機遇,公司事業飛速發展,在佛門出錢出力所得的功德和回報及其巨大,正如《地藏經》說講的「舍一得萬報」。

 

他們談出的感受是,做企業是在成就員工的幸福人生,員工也在成就著老闆的大善大行。經營就是享受著幸福快樂,就是在利益他人、利益社會,也是在成就著自己的修行解脫,得生佛國。自利與利他是兼得的,是和諧的。信佛之人做事業可以廣結佛緣、廣結法緣、廣結人緣、廣結善緣、廣結財緣,把大量財富布施出去之後,很快就會增值回來,財源不斷。

 

信佛之人對財富的獲得與財富運用有正確的認識,富貴從布施的善因得來,無財也不抱怨仇視社會、仇視富貴,有財富也不亂花錢造作惡業,一心惦念布施錢財,行善積德,給子孫後代培植福德。拿錢財在佛門做功德,永不散壞。

 

一個平民婦女動員了三十二位婦女,募捐錢財給佛像貼金,以此功德她就升到了忉利天做國王,其他三十二位婦女也轉成男身成為了三十二位小國王。就是因為這個因緣,情況特殊,共有三十三位國王,因此忉利天也號稱三十三天。那個總國王就是著名的玉皇大帝,千年萬年也遠遠不到退位的時候,壽命福祿長久遠超幾百萬年。許多企業家設立家庭佛堂、公司佛堂,給員工創造條件學佛修行,成就真實的功德。

 

 

2、做好人好事以及修凈業三福有大功德利益,就是萬善同歸極樂凈土。

 

依照《觀無量壽佛經》修凈業三福,也是要把三福作為資糧迴向往生極樂。佛以這種修法攝受這一大類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凈業三福是「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皈,深信因果,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依照18、19、20三願和凈業三福修行,都可以得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見虔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是根本修法,其他修凈業三福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種菩薩六度法門,也都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重要修行方式,所以說種種的修行、積德行善也是可以「萬善同歸極樂」的。

 

 

3、兩個基本的規律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一是六道輪迴的規律揭示出人的神識是生生世世輪轉不息的,在天人道、人道、畜生道、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這六個道里輪轉不休。

 

二是因緣果報的規律,揭示出人的身口意所造作的所有善惡業的集合,決定了今生命運的架構,也對未來世造成決定性影響。自己的貧富貴賤,吃苦與享福,都是因為前世造作的業力決定的。自己必須對自己的言行承擔全部責任,不存在一個可以庇護罪惡不得報應。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公平的宇宙法則。自己造作的善惡業促使自己在六道輪迴中時起時落,從無始以來,富豪、國王乃至天王我們都作過,平民、乞丐、修羅、畜生、惡鬼也不可避免地作過。

 

因此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只有依照佛教修行才能跳出苦海無邊的六道輪迴,得到生命的徹底解脫。跳出輪迴的易行之道就是念佛行善,得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且能夠快速成為不退轉位的菩薩普度眾生,還能快速成就最高的佛國果。

 

4、  凈土宗教理指導下的安身立命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楷定古今地判定九品往生者都是凡夫

上 上 品     大乘上善凡夫人

上輩 上 中 品     大乘次善凡夫人   大乘凡夫

上 下 品     大乘下善凡夫人

 

中 上 品     小乘上善凡夫人

中輩   中 中 品     小乘下善凡夫人   小乘凡夫   九品唯凡

中  下 品     世間上福凡夫人

 

下  上 品     十惡輕罪凡夫人

下輩   下 中 品     破戒次罪凡夫人   遇惡凡夫

下  下 品     逆惡重罪凡夫人

 

 

 

《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罕有一人得道,從而轉凡成聖,你能轉凡成聖嗎?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印光大師所勸「老實念佛,莫換題目。」先信願念佛得生極樂,再住於正定之聚,得不退轉,壽命無量,一生成佛,才是可能的。

 

這就啟示了我們現實的安身立命處,一是守不住戒律者,懺悔念佛求生極樂,會落在下輩三品。

 

二是持戒修善可以力爭中輩三品往生。三是真正發菩提心的人才,可列入大乘行者,可以上輩三品往生。

 

《普賢行願品》又啟示我們,修行普賢十大願王可以上品上生。

 

依據以上佛經,我們想在五濁惡世熄滅妄念、轉凡成聖是不現實、不切實際的,因為念佛夾雜妄想而惱恨自己是愚痴的,凡夫之人必有妄想夾雜是很正常的,沒了妄想就不正常了,你就不是凡夫而是聖人了,你的業報使你脫胎於此五濁惡世,註定你在此世界是不可能轉凡成聖了,不然阿彌陀佛接引我等凡夫去極樂世界住正定之聚得不退轉就屬於多此一舉,就是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了。因此現實的努力方向是安心於做一個老實念佛的凡夫,力爭做一個大乘上善凡夫,瞄準上輩三品,力爭上品上生!

 

 

5、 安身立命勵志語:

 

  請大家跟隨我一齊念誦: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不忍眾生苦,不求獨自樂。願佛加持我,事業廣增長,不貪於財富,布施苦眾生,報恩為祖國!」

 

「 凈土法門能夠給我徹底的安心,紮實的安身立命。」

 

「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皆是未來諸佛,我願尊重,我願幫助,我願守護。廣結人緣,廣結善緣,廣結佛緣,廣結法緣。我願在有生之年,努力建設人間凈土,在生命的終點,回歸極樂凈土。」

 

「所作諸功德,願清凈迴向,普共諸眾生,同生極樂國!南無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人類的宿敵:女權婊/女權癌
讀《到底是誰造就人類的主宰,人的來源是來自那裡?》有感!
人類最忠實夥伴——狗的智商不可小覷。
金星離地球只有100天的距離,為什麼人類捨棄了他?
綠豆實驗:人類意志創造實相

TAG:人類 | 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