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打孩子才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真的是大有學問

打孩子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否定打孩子的行為。

如果孩子可以打,那麼由誰來打?這是很有講究的。我們的建議一般是爸爸打而不是媽媽打。因為是「慈母嚴父」而不是「慈父嚴母」。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是有分工的,母親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犯了錯母親要寬容,但是父親必須給予管教,否則孩子就慣壞了。

現在的很多家庭,要麼是父母都很放任,要麼是父母都很兇,這都是很大的問題。有教育專家提出父母在孩子教育問題上要一致,比如孩子犯了錯父母應該一起來懲罰孩子,這樣才能有效果,不能一個懲罰一個溺愛。這種觀點看似有道理,其實存在很大的問題。

孩子犯了錯,如果父母兩個群起攻擊孩子,那就是兩個大人共同欺負弱小的孩子,對孩子心理的傷害是很大的。比較好的做法是一個懲罰另一個迴避或者不說話。當然在父親懲罰孩子的時候,母親在一旁掉淚,這種配合的教育效果就非常好。

很多人經常問為什麼不能是「慈父嚴母」?因為大多數都是母親帶孩子,孩子跟母親在一起的時間長。如果母親太嚴,孩子就一直擔心害怕,因為不知道母親什麼時候就會發火,孩子一直處於這種緊張的狀況下,大腦的神經元就會受損。相反,母親是慈愛,孩子即使犯了錯,母親也是接納的,這樣孩子有什麼話就敢跟媽媽說,孩子就會處於輕鬆安全的狀態。

母親是情感與愛的象徵,父親則是理性與規則的象徵。兩種比較好的結合,才能培養出理想的孩子。但是現在很多的家庭是「慈父嚴母」,結果就出了很多問題,比如那位明星家庭的孩子「李某某」就是典型的「慈父嚴母」,結果孩子進了監獄。

那您可能要問了,孩子有問題的時候,難道媽媽不管嗎?當然應該管。母愛沒有條件,但是卻有規矩。怎麼管?媽媽要表達對孩子的負性情緒——憤怒、失望和擔憂。

 

憤怒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比如打和罵,還有就是生氣。當然憤怒容易引起對孩子的傷害,因此建議用失望。當孩子犯了錯時,媽媽表達對孩子的失望,比如「你再這麼做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失望意味著媽媽愛的撤除,孩子基於對媽媽的愛就會改變行為。當然最好是表達擔憂。比如「媽媽真擔心這樣做你的腳要受傷啊!」擔憂的表達一方面否定了孩子的行為,另一方面卻表達了濃濃的愛意。

我們也建議當爸爸的也要學會使用這三種負性情緒的表達,孩子有不良行為,首先表達擔憂,不行是失望,再不行是憤怒。憤怒又分三種程度,首先是通過面部表情表達生氣,然後是語言表達抱怨,最後才是打的方式。

說完了由誰打孩子。接著說說打孩子的時機與方法。這也是個大學問!這裡向各位推薦曾仕強教授的觀點:警告孩子五次,父母才可以考慮打的問題。

當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不會平白無故打你,更不會因為自己心情不好就打你,一定是你犯了很嚴重的錯誤,而且是屢教不改才會這樣做。比如一個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一隻碗。父母說:「碗破了就破了,你的錯不是打破碗,而是做事不小心,以後要注意。」第二次又打破了。父母就要警告了:「這是第二次了,怎麼還是這麼不小心,非要打你才能記住嗎?」孩子說:「不需要,我能記住的。」那當然就不能打了。

如果第三次又打碎碗了。父母告訴他:「再有下次就真的要打了,因為不打你記不得。」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不是要打他,打他是幫他記得不可以做錯事。

到了第四次,父母就要問問他:「這是第幾次了?」孩子說:「是第四次了。」父母再問他:「按照我們說好的要怎麼樣?」孩子說:「要打了。」孩子準備好要挨打了,父母最後才說:「我打你幹什麼?你記住就好了,我也不是喜歡打你,這次我不打你。」

如果真到了第五次,父母沒什麼好說的了,五次都改不了:「你要我打你哪兒你說,你說打手就打手,你說打屁股就打屁股。」孩子想想還是打手心好了。父母再問他:「用什麼打你選一個?」最後問問他:「你真的知道了?」真的要打孩子,要有這樣的一個過程。很多時候,父母打了孩子自己卻不知道為什麼打他,孩子挨了打也搞不清到底是因為什麼,這樣完全沒有意義。

其實如果你的孩子在2-11歲之間,除了打之外,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同樣能夠起到懲戒孩子的作用,而且這種對孩子的傷害遠不及打那麼深。這個方法就是「暫時隔離法」。

推薦閱讀:

Belli這個孕期洗護品誰了解?安全性好嗎?護膚效果如何?
保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效果不好的原因是什麼(看懂少走彎路)
2013廚房裝修效果圖 年度人氣廚房設計搜集
簡約風格客廳 > 效果圖列表 1
如果你恨一個人,那就讓他養哈士奇吧,一隻沒效果就兩隻

TAG:教育 | 孩子 | 學問 | 才能 | 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