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集紀錄片《世界上最恐怖毒蛇大比拼》

簡介:非洲是蛇的天堂,世界上共有2900中蛇,其中最毒的143種生活在非洲,而且它們往往是致命的,甚至一口可毒死多人,排在前八名的毒蛇是究竟是什麼樣子?第1集虎蛇屬眼鏡蛇科(Elapidae)爬蟲,學名為Notechisscutatus,產於澳大利亞。其毒液含凝血劑和神經麻痹劑,常使人斃命。向人攻擊之前,頭和頸部膨脹成扁平狀(眼鏡蛇的方式)。虎蛇為常見種類,澳大利亞南方地區的沼澤地數量極多。體呈多種顏色,一般有褐色和黃色條紋。平均體長1.2公尺(4尺)。體長約1.3~1.6米。蛇身厚實,頭部寬大,身體呈淺暗橘黃色或茶色,並伴有黃綠色、灰色或橘褐色箍環,生於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島半乾旱區域。虎蛇攻擊性強,含劇毒液,是致人死亡的主要蛇種棲。 同時也是傳奇遊戲中的一種怪物。第2集大部分蛇在春天出蟄以後,就開始出洞尋偶交配。雌蛇的皮膚和尾基部的腺體,能分泌出一種特有的強烈氣味,吸引雄蛇前來交配。蛇類冬眠時,許多蛇一起集群居住,可以增加來年春天出蟄後,雄蛇與雌蛇交配的機會。交配時,雄蛇只用兩個半陰莖中的一個。雄蛇把其中一個半陰莖,由內向外,經過泄殖腔孔旁側翻出,精子沿著半陰莖表面的淺溝,注入雌蛇的泄殖腔里。有些種類的蛇,精子在雌蛇體內的存活期長達3~4年,仍有受精能力。交配時,公蛇母蛇交纏在一起,狀似麻花捲,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們在打架。第3集古生物學界的一部分學者認為,蛇是由陸地蜥蜴的一個分支進化而來的,在進化的過程中,它們的腳逐漸退化消失了,而身子則變得越來越細長。另一種流行觀點則認為蛇的前身是海蜥蜴,後來海蜥蜴的一支開始在陸地上生活,進化成了今天蛇。這種蛇是由海蜥蜴進化而來的觀點在上個世紀已經很盛行了但真正獲得能說明問題的證據還是在1997年,古生物學家對在色列出土的大約9千萬年前的化石進行了分析,最終認定這些化屬於蛇的遠祖。據科學家介紹,這塊名為「帕奇瑞斯」的化石擁幾處與蛇相同的特徵:比如細長的身體和獨特的頭骨等。第4集樹棲蛇類,尤指游蛇科(Colubridae)者。捕食鳥、樹棲蜥蜴和蛙類。著名的過樹蛇屬(Dendrophis)產於東南亞至澳大利亞一帶。澳大利亞僅有幾種游蛇,其中最常見的是分布在北部和東部地區的綠樹蛇(Dendrelaphis punctulatus)。其頭小,體前部細,長達1.8公尺(5.9呎)。第5集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田鼠是蛇的主食之一。第6集蛇的食慾較強,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後吞食。嘴可隨食物的大小而變化,遇到較大食物時,下頜縮短變寬,成為緊緊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從動物的頭部開始吞食,吞食小鳥則從頭頂開始,這樣,鳥喙彎向鳥頸,不會刺傷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與食物大小有關,蛇5~6分鐘即可吞食小白鼠,較大的鳥則需要15~18分鐘。Barton認為非洲岩蟒只有在確定捕獲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時,才開始吞食。蝮蛇亦有判斷捕獲物頭、尾的能力。第7集蛇的個體差異很大。分布在加勒比群島的馬丁尼亞、巴貝多等島上的線蛇,是世界上最短的無毒蛇,只有9厘米長,最長的線蛇王也不過11.94厘米。最大的毒蛇是眼鏡王蛇,最長達6米。分布在東南亞、印尼和菲律賓一帶的蟒蛇,一般都超過5米,最長的可達7米左右。而南美洲的水蟒則更大,體重100多公斤。世界上最毒的蛇為細鱗太攀蛇(俗稱內陸太攀蛇),無論運動速度,毒液毒性還是攻擊力,都位居榜首,是不折不扣的毒蛇王。世界上還存在著一種名叫海岸太攀蛇的蛇,很多人誤以為海岸太攀蛇更厲害,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海岸太攀蛇在的毒性稍微較細鱗太攀蛇弱。第8集蟒蛇是當今世界上較原始的蛇種之一,在其肛門兩側各有一小型爪狀痕迹,為退化後肢的殘餘,現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蟒蛇還是世界上蛇類品種中最大的一種,長達4~10米,最大品種水蚺體重達227千克。 屬無毒蛇類。泰坦蟒是現代水蟒和大蟒蛇的祖先,重達1噸,體長45英尺(約合14米),遠比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蟒蛇更大、更長。由於體型龐大,在古生物學家從哥倫比亞的露天煤礦中挖出其骨骼時,還以為發現了大鱷魚。 Titanoboa版本的巨蟒在2009年2月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初次亮相。這個龐然大物不僅對當今蛇類的研究至關重要,還對科學家了解地球氣候變化有很大幫助:如何在平均溫度達86華氏度和93華氏度之間的環境下生存,相比之下,那裡的溫度已經變為82華氏度。或許,地球以後的溫度會達到那麼高的水平。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們最需要擔心的應該是Titanoboa巨蟒的回歸。第9集關於蛇的民間傳說有很多,在非洲大草原上流傳的蛇傳說與《白娘子》可大相徑庭。蛇這個讓人又敬又怕的"恐怖"生物在非洲有著哪些詭異傳說?第10集蛇類其貌不揚,形狀色澤奇特、渾身披鱗,頭頸高翹、軀尾擺動、快速行進、尋偶鳴叫、泅水過渡、實在難以逗人喜愛。作為同種生物,人類通過語言交流,那麼蛇是怎麼交流的呢?第11集眼鏡蛇 (Naja naja atra)在民間的俗稱是飯剷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體背黑褐色,間有十多個黃白色橫斑,體長可達2米。具冬眠行為。以魚、蛙、鼠、鳥及鳥卵等為食。繁殖期6-8月,每產10-18卵,自然孵化,親蛇在附近守護,孵化期約50天。 眼鏡蛇被激怒時,會將身體前段豎起,頸部兩側膨脹,此時背部的眼鏡圈紋愈加明顯,同時發出"呼呼"聲,藉以恐嚇敵人。

雨中笠翁圖書館歡迎您
推薦閱讀:

感謝那個孤獨的你,帶自己向外行走
佛眼看世界
為什麼人一出生就該屬於哪個國家,就直接被國家和世界統治,誰決定的呢?
全球七大洲,你知道這七大洲有多大嗎?最直觀的數據告訴你。
新版吉尼斯世界紀錄精選圖集

TAG:紀錄片 | 世界 | 恐怖 | 毒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