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到底該不該殺,「忠賢若在,不至於此」崇禎真的理解了嗎

1644年大明王朝走到了最後,李自成攻進北京稱帝,崇禎帝上吊自縊,清軍入關順治稱帝,明朝、大順、大清三朝交替,漢人王朝也走到了最後。大明王朝的最後衰亡即是時代的交替,也是忠於大明王朝臣民的悲劇,崇禎帝本來想扮演救國角色,無奈明王朝沒有給他足夠的時間。崇禎帝也是一個矛盾的皇帝,上位之後大力清除閹黨,尤其是快速的清除掉了魏忠賢,可是他在臨死前還下令要厚葬魏忠賢。

魏忠賢在中國古代的太監裡面算得上是個大人物了,能夠做到「九千九百歲」的太監歷史上差不多就這麼一號了。魏忠賢的出身於大部分的太監一樣,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也是在外面活不下去,才想到放棄一切進宮謀個機會。很顯然魏忠賢是找到了不錯的機會,進宮後也是認識了大太監王安,接著又跟皇長孫朱由校的奶媽客氏對食,一步步走到了權力的前面。等到朱由校繼位之後,皇帝只想做木匠活,他的江山、後宮都不管不顧,魏忠賢開始真正的陷入了權力的漩渦。

魏忠賢非常的受朱由校的寵信,加上朱由校的奶媽客氏的一層關係,兩人基本上是專斷國政,甚至是嚴重到了有人只知道有魏忠賢而不知當今皇帝。為了更加的鞏固自己的權力,魏忠賢在朝中也是不斷地排除異己,宮廷的爭鬥在大明王朝中是最為激烈。但是在魏忠賢這種奸宦治理下,明王朝的對內對外戰爭還是能夠穩定,其實魏忠賢對於大明不說都是沒有貢獻的。

至少在國家大事上魏忠賢是有原則的,魏忠賢啟用了一大批的能人,趙南星、袁可立、孫承宗等人都是直臣、能臣,並且在天啟年間所建立的關外防線還是非常有效的阻隔了清兵十幾年的,這一點是比崇禎朝時更加優秀的,對外魏忠賢並不是一味的只知道把玩權力,他沒有在國家存亡上做手腳,魏忠賢主政期間遼東局勢相對平穩。對內魏忠賢主政之後是反對過分壓榨農民的,例如就在徵收戰馬一事上,魏忠賢是通過控制強售禁宮騎馬權,來籌集馬匹,他還可以強調向中上層徵稅,並沒有加重農民的稅賦,所以當時的農民並沒有大規模的起義造反,這個可能與魏忠賢的出身有關,他清楚認識最底層農民的辛酸,所以魏忠賢主政期間內政相對平穩,甚至魏忠賢還自己捐款幫助遼東購買軍械戰馬等。

不過魏忠賢就像所有的皇帝一樣,沒有活到萬歲,他的九千歲也是一樣,朱由校駕崩之後,信王朱由檢繼位是為崇禎皇帝。崇禎上位之後立刻開始整治閹黨,1627年十一月份,魏忠賢被錦衣衛擒拿,最後想想自己的凄涼生活,他選擇了自盡。當初被除掉的東林黨再次上位,他們的上位並沒有跟著崇禎一起挽救這個開始快速崩塌的王朝,而是讓出現穩定的政權變得更加的緊張,他們取消了天啟朝的賦稅,再度加重了農民的賦稅,甚至是之前未交的都要補上,很快崇禎又在農民這裡失去了信任。崇禎上位之後,遼東局勢反而失去了穩定,很快內部起義不斷,外族開始不斷騷擾,崇禎的救國夢最後還是沒能實現。1644年,希望得到封王而被拒絕的李自成攻進了北京,不願看到亡國的崇禎殺掉妃子、女兒,安排兒子逃難之後選擇了上吊自縊。臨死前他下令侍衛太監,重新厚葬魏忠賢,恐怕是他真的了解了那句「忠賢若在,不至於此」。


推薦閱讀:

明朝為什麼會出現:除魏忠賢易 去李自成難
東林黨爭?魏忠賢亂政?其實這才是大明滅亡的真正原因,警醒後人
怎麼剛殺了魏忠賢,大明朝就垮了?
魏忠賢才是明朝後期最大的功臣,如果他不倒,明朝能多活幾十年!

TAG:理解 | 崇禎 | 魏忠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