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一本了,最經典的《中國古代文學常識》 | 書社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王力 著 

主編:王力

執筆者:馬漢麟等

出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

版次:2014年11月第1版

·  

書稿編寫修訂的時間總跨度有四十多年,傾注了三代編寫者大量的心血,歷經千錘百鍊,是集體創作的成果。

本書是王力教授主持並召集眾多專家共同編寫的關於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簡明讀本,出版50餘年來前後歷經4次重要修訂,到今天仍然是大眾認識中國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礎參考書。全書分禮俗、宗法、飲食、衣飾等十四個方面。本書曾在港台地區出版並被譯成日、韓等語言流行於海內外。

 

本次修訂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請在美國任教的漢學專家劉樂園(Lewis Eden),以中國考古學黃金時代的成果為出發點,通過近世考古發現與傳統文獻相結合的「古史新證」,從考古學和人類學的角度增補最新文化研究成果。修訂的文稿和圖片注釋無一句空話,深入淺出,新意連連,水平之高為數十年來同類出版物中之翹楚。修訂的內容中增加了一部分與文稿相配合的圖片,某些關鍵文物的照片解析力之高也是驚人的。完成後的修訂版文稿,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趣味性,修訂委員會還專門為有興趣的中學生閱讀本書掃清了字詞和基本概念上的障礙。


選載:

清代刊本《百家姓》

    姓和氏都是宗族血親關係的代號。姓和氏的概念及來源本身的問題也非常深奧複雜。從古代文獻結合甲骨文、金文的情況來看,姓,原本是指母親一系的血緣關係;氏,原本指的是父系的血緣。我們今天概念的「姓」,實際上是先秦時代的氏,是父系血緣宗族符號。而先秦時代原本的「姓」的概念,在戰國時逐漸淡薄,到了西漢已經消失得非常徹底,以致於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有時竟然把「姓」、「氏」相混淆。先秦所謂「同姓不婚」的原則,原來也是指母方同血統者不能結婚。

  非常有趣的一點是,漢代以後「姓」發展成父系血緣的代號,而「氏」除了指父系血緣之外(比如「山東丁氏旺族」「江西劉氏宗族」)居然常被用來指母系血緣。比如劉姓人家的女兒嫁到陳家(舊時女子大多沒有學名),就被稱做劉氏或者陳劉氏。「姓」和「氏」的涵意和指代關係的這種交換至今未見到任何合格的學術解釋(這個問題也極少為人所知)。姓氏問題本身也被有的學者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轉化的證據,但是這種立論未必嚴謹。弗洛伊德寫的《摩西與一神教》和《圖騰與禁忌》兩書所闡述的問題與此相類似,或許能提供有益的啟發。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佛說盂蘭盆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瑜伽焰口》

中元節是中國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親人的節日,意義不在清明節之下。中元節的傳統在20世紀50年代曾一度中斷,不過近年在民間又自發地得到了很大的恢復。

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盂蘭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譯,這個詞原意為"從苦難中拯救",中國舊譯"解倒懸"。盂蘭盆節的來歷和目犍連(也就是中國民間目連戲的男主角目連)救母的故事有關。

這個故事就記錄在《佛說盂蘭盆經》里:目犍連得了六神通以後,用法力觀看世界,發現自己已經去世的母親墮入餓鬼道中。目犍連送給母親飯食,可是飯一遞到母親手上就化成火炭。

目犍連哭著求佛陀解救。佛陀說,你母親生前(喜歡吃魚籽,所以殺生數量太大)罪孽深重,想要解救她,憑你一人之力無法完成,憑我一人之力也無法完成。我們只有憑藉佛、法、僧這"三寶"的力量,才能解救她。佛陀告訴目犍連,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我們都要集結佛法僧三寶的力量,超度我們的七世父母。

這個故事的內涵,其實還遠比它表面上看要來得深刻。最初的佛教是小乘佛教(梵文Henayana),也就是只管修行超度自己,不理世事,只能裝一個人的"小車"。而盂蘭盆經講的是大乘佛教(梵文Mahayana),也就是除了自度之外,還要"度人"(超度別人)的,能裝很多人的"大車"。(梵文中yana意為"車乘",hena是小,maha是大,henayana就是"小乘",mahayana就是"大乘"。)實際上,佛教界內的人大多認為盂蘭盆的故事講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轉化的原因。為了超度自己故去的親人以及拯救孤魂野鬼,小乘佛教就發展成為需要結合佛法僧三寶力量的大乘佛教。(在中亞發源、北傳到中國的佛教到唐代以前還小乘、大乘並存。唐代中國流行的就基本上全是大乘佛教了。當然,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轉化的真正原因和過程遠比目連救母這個故事本身複雜得多。限於篇幅這裡不介紹。)

在每年陰曆七月十五,也就民間俗稱的"鬼節",中國人都會給家裡去世的親人燒紙錢。佛教寺廟裡也會舉辦法事活動,超度亡靈,給餓鬼施食,同時祝年長者健康長壽。這種法會活動,就叫做"放焰口"。

"放焰口"原本是佛教密宗的儀軌,現在卻廣為北傳大乘佛教寺廟採用。按照《瑜珈焰口》的說法,餓鬼頸如細針,不能進食。做法事的法師結合佛、法、僧三寶的力量,用密咒使餓鬼喉嚨變粗。法師們向空中撒米,使得餓鬼能吃上一頓飽飯。這裡的"焰口",就是頸如細針、面上噴火的餓鬼的名字。講放焰口起源的故事的佛經是《救撥焰口惡鬼陀羅尼經》,故事內容與《佛說盂蘭盆經》有相似性。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酉(yǒu)瓶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  距今約6000年  高46 厘米  1958年陝西寶雞北首嶺出土

這種瓶子過去學界通常定名為"小口尖底彩陶瓶",用作汲水器(日常生活中取水用的瓶子)。學界認為瓶子之所以做成這個怪形狀,是空瓶置入井中後它會自動平倒下,瓶口落到水面,方便井水灌注進瓶里;等瓶中的水灌滿,瓶子則會自動恢復成豎直狀態,利於從井中提出。瓶子的尖底還有利於它的放置:尖底可以很方便地插在鬆軟的土中。

問題在於,新石器時代的人基本上還不會打"井",他們主要是從河裡汲水,而這種瓶子從河裡汲水幾乎沒有任何優越性;當時日常住所的泥土地面在生活中被往返地踩來踩去,會導致"地面固化"。尖底瓶在固化的地面上豎直放置穩當的困難程度顯而易見:泥土"鬆軟"到可以插得住這種瓶子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學界將它解釋為日常生活取水的汲水器並不合理。

這種小口尖底瓶在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看上去很多,但絕大多數都是殘碎的,能選出典型完整的標本很少。小口尖底瓶的出土數量和分布等性質以及器物本身的形狀、結構特性說明它們並不是大量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器,而更像是一種和宗教或祭祀有關的器物。蘇秉琦認為,小口尖底瓶具有"神器"的性質,為神職人員所專用。

其實這個瓶子應該被定名為"酉瓶"。"酉"在甲骨文中寫為""或"",它象徵一種小口尖底的酒器的形狀,引申有"酒"的意思。《說文》也說:"酉,就也。八月黍成,可為酎酒。"酎(zhòu),《說文》上說:"酎,三重醇酒也。"酎是用糖度高而酒精度低的醴(lǐ)代替水,加到米和酒麴中製成的重釀酒。重釀酒的酒精濃度最高能達到10%。《說文》對於"酉"字的解釋是說:酉就是八月成熟的黃黍做成的重釀酒。酉是"酒"和"尊"的本字。後來"酉"被借用去表示天干地支,為了區別,人們在"酉"字旁邊加上"水"的偏旁,這就是"酒",而表示盛酒器則是在"酉"旁邊加上了一雙捧著酒的手"",這就是"尊"。商周青銅禮器里非常重要的一類就是作為盛酒器的尊。

仰韶文化的酉瓶是被專門用來裝酒的"神器"。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本文選自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
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如何? 看看這份大數據    每日商報
俄羅斯舉行紅場閱兵夜間綵排 中國方陣亮相
日誌中國:交誼舞再現大會堂露出舞禁初開苗頭
新中國六十年60本經典書庫

TAG:中國 | 文學 | 經典 | 常識 | 古代文學 | 古代 | 中國古代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