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為什麼要重用洪承疇?讀清人筆記

作者:史遇春

明思宗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明廷調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維繫東北邊防,防衛清人。

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三月,清太宗皇太極命濟爾哈朗、多鐸等人領兵修築義州城(遼寧義縣)。

此時,明錦州守將祖大壽向明廷報稱:

「錦城米僅供月余,而豆則未及一月,倘狡虜聲警再殷,寧錦氣脈中斷,則松、杏、錦三城勢已岌岌,朝不逾夕矣。」

明廷命洪承疇領王朴、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位總兵,率步騎十三萬,往援,以解錦州之圍。

洪承疇不敢冒進,駐紮寧遠,探視錦州態勢。

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誓師,率眾抵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

二十九日,洪承疇命總兵楊國柱率所部攻打西石門,楊國柱中箭身亡。

之後,明、清雙方在乳峰山戰事膠著,「清人兵馬,死傷甚多」,清軍失利,幾至潰敗。

八月十八日,皇太極帶病急援,晝夜兼行500餘里,至錦州城北戚家堡(遼寧錦縣齊家堡),包圍松山一帶。

明軍與清軍決戰於松山、錦州地區,皇太極秘令阿濟格突襲塔山,趁潮落,奪取明軍屯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明軍「因餉乏,議回寧遠就食」,分兵兩路突圍。突圍過程中,「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總兵吳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進塔山。

洪承疇等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幾次組織突圍,皆告失敗。不久,「轉餉路絕,闔城食盡」。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投降,以為清軍內應。

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洪承疇、祖大樂兵敗被俘,押送至瀋陽。

三月八日,祖大壽率部獻城歸降,清軍佔領錦州。

四月二十二日,清軍用紅衣大炮轟毀杏山城垣,副將呂品奇率部不戰而降。

至此,松山、錦州、杏山三城盡沒,松錦大戰結束。

洪承疇為表示忠於明室,宣布絕食,到了五月,他剃髮降清。

松錦大戰標誌著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基本崩潰,最後防線僅剩吳三桂部駐守的山海關。從此,山海關外,明廷僅剩寧遠一座孤城,關寧錦防線被摧毀。

根據清人昭槤的筆記《嘯亭雜錄》卷一《用洪文襄》一節記載:

松山城破之後,明薊遼總督洪承疇被清軍擒歸。

起初,洪承疇感於明朝皇帝的知遇之恩,他曾有誓死不屈
推薦閱讀:

(535)[轉載]袁東峰四柱八字分析筆記
事實真相!學好記好的一個訣竅:上課不記筆記,縮小複習範圍!
八字筆記講解
有道雲筆記 語音速記,可能就是個雞肋???
卜文高級面授班筆記之九

TAG:筆記 | 滿清 | 洪承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