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第一步——從皈依開始講解篇日誌
- 贊(25)贊(25)
- 轉載(334)
- 評論
- 複製地址
- 舉報
- 更多
已經是第一篇 |下一篇:過去七佛是哪七位...
文章來源:網路 編輯:慕凌佛畫堂
1、 為什麼學佛一定要皈依! 無論是哪一個宗教團體和社會團體,在加入時都會有一個加入的儀式。目的是告誡自己和他人我已是其中的一員,必然會有一個行為準則的規範。佛教中的加入儀式叫做「皈依」,皈依之後成為正式的三寶弟子。白衣、居士、優婆塞、優婆夷等都是對在家學佛人皈依後的稱呼。 有些人認為信佛心誠就好,何必要皈依呢?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皈依好比一名學生入學必辦的手續,黨員入黨前的宣誓等等,這才真正獲得某種身份的認證。學生學習是逐級晉陞,不可能上完小學就上大學。學佛也是有逐步的漸進,三皈依就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走好第一步才會走好第二步乃至第三步。從佛教中受戒差別的不同來看,皈依三寶是最先的基礎,往上還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薩戒,一切戒都以皈依三寶為根本。一個不受皈依自稱是佛教徒的人,雖然可以在佛法中得到一些好處,但最終也不能得到某種身份的印證。佛教本著慈悲濟世的精神不舍離一切眾生,所以可求受皈依的尺度是六道一切眾生,不分男女老少,老弱貴賤,貧富差別,或龍或神,或天或鬼,一切發心者都可以皈依三寶。故佛在經中云:「世人雖行善,終不能滅除先世的惡業,若能受了三皈依戒,便能滅除先世的惡業。
2、 皈依的詮解 皈依從字面上來解釋,皈是迴轉、歸投,依是依靠、信賴,凡是迴轉依靠,或是歸投信賴的行為,都可以稱為皈依。皈依不是佛教專用辭彙,孩子歸投向母親的懷抱,依賴母親,信賴母親,有所安全感,一種安全感的產生便是皈依的力量。因此由於歸投信賴而能產生安全感的行為,都可以叫做皈依。凡是由信仰而能產生力量的事理,均可列入皈依的範圍。也就是說信仰佛教叫做皈依,信仰其它宗教乃至妖神鬼怪的信仰、崇拜、供奉等行為都可稱為皈依。細則可閱讀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 我們眾生沉淪六道,備受重苦,不得出離。只要我們真心的皈依三寶,依教奉行,三寶大船就能救度我們,出離苦岸。 所謂【生死為海、三寶為船、眾生皈依,即登彼岸】
3、 皈依的對象?為什麼稱之為寶? 一個人信佛學佛必須先來皈依三寶,但要在皈依之前,先了解皈依的大意,否則莫名其妙的皈依,便不能稱為真正的皈依。 皈依佛、歸依法、皈依僧為皈依之對象,叫做皈依三寶。其意義: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入正道、是我依靠佛教的教義而求得真理、是我依靠僧伽的指導而正信佛教。 [一、歸依佛],梵語佛陀,華言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名佛也。歸者,反還之義。謂反邪師,還事正師也。依者,憑也。憑佛大覺,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於佛,終不更歸依其餘外道、天神也。(三途者,刀途、血途、火途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歸依法],法即軌則之義。謂佛所說,若教若理,可為眾生修行軌則,故言法也。歸者,反邪法,還修正法也。依者,憑佛所說教法,得出三塗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於法者,永離於殺害也。 [三、歸依僧],梵語僧伽,華言和合眾,謂出家三乘之人,其心與佛所說事理之法和合,故名僧也。歸者,反外道邪行之侶,歸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憑信出家正行之伴,得出三塗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於僧者,永不復更歸依其餘外道也。(此段三皈依的解釋來自《三藏法數》) 世間以金銀珠寶的價值最高,功用最大。所以人們稱之為寶貝。由於三寶的化導,可以使人平安的在人間生活,更可以使人在人世間離苦得樂,所以說三寶的寶是超出世間寶貝的價值。眾寶之上的寶,不是金銀財寶所能比。(三寶有六義不在分解,可自行查看)
4、 三寶的分類。 古來對於三寶的分類有多種分法,不外於事相和理體上的不同: 事相上的三寶,有「住持三寶」與「化相三寶」。 理體上的三寶,有「一體三寶」與「理體三寶」。 住持三寶: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並三寶章: [一、泥龕塑像為佛寶],泥龕塑像者,佛滅度後,以泥木雕塑為像,住世不絕,是為佛寶也。 [二、黃卷赤軸為法寶],黃卷赤軸者,即今大藏經卷是也。以其住世不滅,是為法寶也。 [三、剃髮染衣為僧寶],剃髮染衣者,謂剃除鬚髮,著染色衣,即世間之僧,以能流通佛法,是為僧寶也。 因為佛陀入滅後的佛教,端靠這一類的三寶,為之延續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傳布佛教的教義,所以叫做住持三寶 化相三寶:這是唯有佛陀住世應化之時才有的相狀,所以稱為化相三寶。 [一、佛寶]釋迦牟尼在印度成道而到入滅的階段中,釋迦便是佛寶。 [二、法寶]佛陀當時所向弟子們宣講的種種教示,如四諦,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等等的道理,便是法寶。 [三、僧寶]謂稟佛教法,當時常隨佛陀出家的凡聖弟子,便是僧寶 一體三寶:即是佛法僧三寶之中,每一寶各各皆具三寶的功德。 1、又名同體三寶,或同相三寶,意謂三寶中的每一寶都圓具三寶之義,即:(1)佛中含覺照義,是佛寶、含軌則義,是法寶、 無違 諍過,是僧寶;(2)法系佛法身,是佛寶、憑之能出三界,證涅槃,是法寶、依法修行,是僧寶;(3)僧具觀智,是佛寶、具軌則,是法寶、具和敬,是僧寶。 2、慧海禪師說:「心是佛,不用將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將法求法;佛法無二,和合為僧。即是一體三寶。」 理體三寶:是說一切眾生,各各本具之三寶。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佛寶,佛性中,具足一切凈法,即法寶,無違諍義,即僧寶,此名「理體三寶」。
5、 應該以那一種三寶,做為皈依處呢? 上面三寶雖分四類,但只有兩種性質,不出事理兩個方面,事相三寶比較現實,所以我們比較容易理解,容易懂。理體三寶, 是很抽象的,所以不太容易懂的,除非已經開悟,已經證得自性真如,否則總會感覺到陌生。所以大家先不用去理解「理相三寶」體性;認清「事相三寶」價值,由深刻的信解慢慢來體悟理性的真諦。 《大方便報恩經》優波離問佛:「若以法為師者,於三寶中何不以法為初?」佛言:「法雖是佛師,而法非佛不弘,所謂道由人弘,故以佛在初。」如今佛雖不在,但其弟子尚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今修學沒有師父的引導也很難證得理體三寶,末法時期佛陀入滅化相三寶不顯,唯有住持三寶,在燈燈相傳,延續法藏,續佛慧命,所以如今住持三寶才是我們修學的皈依之處。
皈依三寶,不能離住持三寶,但從皈依的心情說,應把握皈依三寶的深義。皈依本是一般宗教所共同的,佛法卻自有獨到處。三寶的根本是法,佛與僧是法的創覺者與奉行者,對於佛弟子是模範,是師友,是佛弟子景仰的對象。所以皈依佛與僧,是希賢希聖的憧憬,與皈依上帝、梵天不同,也與皈依神的使者不同。因為皈依佛與僧,不是想『因信得救』,只是想從善知識的教導中,增進自己的福德智慧,使自己依人生正道而向上,向解脫。談到法,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道德的規律,是佛弟子的理想界,也是能切實體現的境地,為佛弟子究竟的歸宿。初學者皈依三寶,雖依賴外在的三寶,引導自己,安慰自己,但如到達到法的體悟,做到了佛與僧那樣的正覺,就會明白︰法是遍一切而徹內徹外的緣起性,本無內外差別而無所不在的。皈依法,即是傾向於自己當下的本來如此。佛與僧,雖說是外在的,實在是自己理想的模範。所以歸依佛與僧,也即是傾向於自己理想的客觀化。從皈依的對象說,法是真理,佛與僧是真理的體現者。但從歸依的心情說,只是敬慕於理想的自己,能悲智和諧而實現真理的自在者。所以修學者能自覺自證,三寶即從自己身心中實現,體悟理體三寶的妙用。
6、 三寶一體不可分離! 佛經是由佛陀所說(也有弟子說,不離三法印,都可稱為經),再由佛的出家弟子結集而成,流傳後世;如果只皈依佛經而忽略說法的佛寶,以及流傳法寶的僧寶,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寶,這是忘恩負義的行為!佛經雖然以法寶為主,解脫之道皆由法寶中流出,但是法寶的產生,必須以佛寶與僧寶來完成,所以說三寶是不能分開的。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學佛人,只皈依佛寶、法寶,人稱「二寶居士」,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多是看不到自心的煩惱賊在作祟,以至膨脹的我執、法執,以自己片面、單一的角度看僧眾的行為,不能理解,乃至毀謗,這種過失是非常嚴重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因為還沒成佛,所以每個人都在學習,學習就是因為有不圓滿的地方,俗眾在學習,僧眾也在學習(學誠法師開示)。皈依三寶想成為正信的佛教徒,如果只皈依佛寶、法寶,而不禮僧寶,那是不可能得到解脫的,他根本就違背了佛法的修學。佛法之中,三寶不能分家,強予三寶分家,便是破壞佛法,一個違背佛法而又破壞佛法的人,想要得到學佛的善果,得到三寶的利益那是不可能的事。
7、 皈依三寶的好處。 1、 堅定信念,成為佛弟子——皈依三寶是我們學佛邁出的第一步,同時也堅定了我們對佛法的信念,不斷的完善自我。人成即佛成,身為佛子應當行佛事。 2、 受戒的基礎——萬丈高樓平地起,三皈同時也是今後受戒的基礎,無論是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一切戒的等次都已三皈為根本。 3、 減輕罪障——學佛就是了業,懺悔自己無始劫以來的業障。 4、 廣修福慧——能積廣大的福德,增長我們的福慧。 5、 不墮惡道——懺悔業障,廣修福慧,修諸善法,龍天護念,還怎麼能墮入三塗呢? 6、 人與非人不能擾亂——皈依三寶之後,便會有三十六位護法善神日夜護持。 7、 一切好事皆會成功——以清凈心,修學佛法,三寶自然會加持我們。 8、 成佛度眾——成就佛果,善說法要,普利人天。
8、皈依時注意事項! 無論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皈依時,最重要有兩點:第一,要注意皈依三寶是什麼意義。如果不解皈依,不解三寶,屬於盲目皈依。第二,當受皈依時,師父所說之語必須十方清晰,完全明白。如果聽不清,聽不明白,是得不到三皈的戒體。皈依證不能說明什麼,只是事相上的一種證明而已,不是你修行解脫的通行證。社會上有些人皈依的目的就是要個皈依證,進寺院進景區可以不收門票,還有可能混一頓齋飯,這種行為值得人們思考的。皈依也要有一個正規的儀式,其中的三皈三結是非常重要的,儀式的流程和其中的注意事項,都應在皈依的前一天晚上會有專門的師父進行講解。這才可以領納到三皈的戒體。佛法的傳承是師師相傳,師師相授。只有在出家師父面前皈依受戒才可以得到戒體的加持。也就是必須只能在出家師父面前求受。千萬不可在在家人前皈依,在家人沒有資格傳授三皈,更不要說其它戒相了。所以希望大家在皈依時能夠明理,正信、正解,從而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皈依,獲得無上的法喜。 本篇主要參考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的信佛學佛的開始、三皈依篇 |
推薦閱讀: